这部电影是我08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你无法给它下任何定义,它是爱情片,也是悬疑片;它是文艺片,也是恐怖片。
整部电影找不到一点差劲的地方,一切是那么完美,一切都不拖沓。
不得不提余男,要不是她,我也许一直都不会看这部片子。
她在《图雅的婚事》与《双食记》里的表现让你无法相信这是同一个人这就是演员就必须的,演到让人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
这部戏还成功帮助我对吴镇宇和江一燕另眼相看。
吴镇宇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演员,当今速食面般的港片根本就是毁了他。
这一次,他花瓶似的角色才是最大的玄机。
这部戏里,小三没有赢,正室没有赢。
男人没有赢,女人也没有,所有的人都输了涉及爱情就是人类赌注的开始。
一个男人,谁让他吃两家饭呢?
一个女人,谁让他为一个男人做饭?
每个人都寂寞,都不懂得怎么满足。
一个女人要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
——题记看《双食记》,是在一个晦暗的下午。
阴冷的教室里,所有的窗帘都被拉上,阻挡了本已稀薄的光线进入,照亮这个故事背后的真相。
吴镇宇,这个经常在荧幕上以黑帮头目形象出现的男人,这次却以另一种坏男人的身份站在我的前面,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
这个故事讲述的应该是婚姻跟饮食的关系,而不是男人跟女人的关系。
如果忽略性别,燕子跟coco这两个女人更像主角,尤其是燕子。
而陈家桥,不过是一块砖,一块抛出来引玉的砖。
有一句话说:一个女人要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
《双食记》里面,燕子在教授coco厨艺的初始,就用一种异常冷静的口吻说过一次。
婚姻跟饮食,对于一个未成人妻的女人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太过微妙,无法轻易体会。
就如同coco,即使在陈家桥背后做了很久的情人,但是角色没有过渡到妻子,所以在陈家桥性情暴躁的时候摔碗走人,也不得法门,只能够坐在地上黯然神伤。
燕子不一样,燕子已经久为人妻,懂得夫妻之道,更深得婚姻之道。
因此,在coco面前燕子说起教来轻描淡写:“知不知道,要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
”她手把手的教coco做菜,教她怎样留住陈家桥的胃,也教她,怎样“经营”这段地下的感情。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这句话在《双食记》里面,在燕子和coco这两个女人之间,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燕子毕竟长于coco,身为人妻,她可以不动声色的站在情敌面前,目睹丈夫对自己的背叛。
她对于饮食跟婚姻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她对coco说的那么肤浅,是一个女人留住男人心的工具。
她对于饮食不断的深入了解,也让饮食不仅仅是一个留住男人心的工具。
因为她足够聪明,这个工具变成了一种刑具。
在她的精心布置下,这场饭食的惩罚不声不响。
《双食记》里,Coco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单纯的女子,而这份单纯对于是陈家桥情人这个身份的她来说,有点过于讽刺和可笑。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莫名的进入她的生活,探知她的隐秘情事,她一直后知后觉,居然可以把自己的信任毫无保留的双手奉上。
作为一名空姐,她精致的外表无可挑剔,可惜她没有办法做到美貌和智慧并存。
稍微客观一点来说,燕子可以说得上是老谋深算。
在燕子这样的女人面前,coco顶多就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女孩,她介入陈家桥和燕子的婚姻明显是一个错误。
因为,除去道德上已经没法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之外,她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当中,个人的战斗力也太差太差。
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说说陈家桥。
富商,多情汉,风流浪子。
这样的角色在当今这个社会上太普遍。
这样的男人,身上有两种器官最依赖女人——胃和生殖器。
当陈家桥对发妻燕子的身体太过于熟稔而不得不到别的女人身上寻找欢愉时,他和燕子婚姻开始有了裂痕。
燕子要挽回这场婚姻,自己身体已经没有办法作为有力的筹码,那么,就利用陈家桥的胃吧。
但是,似乎一开始燕子要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挽回而已。
从机缘巧合之下,燕子因为目睹陈家桥和coco偷情而不小心出了车祸,失去了女人最重要的人和最重要的器官——孩子和子宫开始,燕子要的就不是一个挽回那么简单了。
当一个女人的嫉妒和绝望同时调配在一起,足够让一颗曾经善良的心中毒,失去本性。
燕子中毒了,那么,陈家桥中毒也是必然。
“一个男人,谁让他吃两家饭?
”饭食,本来是女人除身体之外用来留住婚姻的另一个办法,此刻,因为燕子的怨恨毒辣和coco的天真蒙昧,变成了一种一旦开始就无法挽回的惩罚。
陈家桥在这场阴谋当中,因为自己对婚姻的不忠受到最大的惩戒。
他的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叛了他,接受了两个女人对他的好,让潜藏的病害以最佳的效果发生在他身上。
头发,眉毛,体力……当作昭示着男人尊严的东西一样一样失去,他才幡然醒悟,在玩白鼠的燕子面前凝重的说,“一切一切,都是我的错!
”不过,一切也都已经太迟。
犯了错就应该有所担待,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
所以陈家桥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两个女人之间荒诞的争夺。
而燕子似乎也是错了的,对于婚姻太过于执着,对情仇太无法释然,将毒植于最平常的饭菜当中,去实施一场如此隐秘而残忍的惩罚,将陈家桥逼上了绝路,,也将她自己的爱情逼上了绝路。
Coco呢?
也许她是无辜的吧,她只是要一段稳定的爱情,期盼一场虚无的天长地久。
可惜的是,她找错了对象。
所以,她终究还是错了。
《双食记》里的三个人,在这场婚姻和私情的较劲当中,各自受到了惩罚,失去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看到最后,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捍卫婚姻,一个守护爱情,她们进行拼杀的武器竟是寻常的饭食。
原来《双食记》改编自殳俏的小说。
饶有兴趣地看,尽管我很讨厌余男,果然,她演的是我讨厌的角色,可惜吴镇宇也是让人讨厌的。
电影始终是没有小说好的,人物设置上就已经输了。
男女爱情的世代轮回,电影里没有,只是加进了现代化元素,赋予了吴镇宇地产公司老总的身份。
而海客瀛州果然适合拍爱情悬疑片。
电影里的重庆一点也不美好,阴沉,灰暗,让人不爽。
唯有当那些颜色鲜艳的食材摆将出来时,眼睛才稍微舒服些。
不过电影告诉我们,现在的男人已经不满足于吃上那么一桌好菜,抓住男人的胃不一定就抓得住他的心。
如果要给人的五脏六腑配上星座,心应该是最自由的水瓶座。
水瓶座容易酿成悲剧啊。
电影也不美好。
吃什么不好呢,偏偏虾就遇上了维C,砒霜啊!
所以啊,千万别得罪医生或者护士,尤其是会做饭的医生或护士。
之前还看了一半《苜蓿地》,晃得我的小心肝一跳一跳的。
本想挣扎着看完,以免日后被人嘲笑不懂如此新颖的拍摄手法,可是我确实一点也不哈LOST那套,而且对那些变异的怪兽也不感冒,所以还是算了吧。
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他的心,就算抓不住他的心,也能毒死他的心。
ps:我觉得这跟妖精喜欢唐僧是一个道理,能当自己的小白脸就当,不愿意了,吃了还能长命百岁。
一个男人,游离于老婆和情人之间。
一本食谱,一半是汤品一半是菜食。
第一次,情人做了椒姜盐排煲,老婆炖了西瓜莲子羹。
羊排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男人食后,大大伤了元气。
第二次,情人做了香酥脑花,老婆煲了花生乌鸡炖参汤。
脑花安神补脑,乌鸡止咳提神,但是脑花与盐、酒在一起,影响男人的性功能,伤其肾脏,使之力不从心。
第三次,情人做了清蒸大闸蟹,老婆炖了番茄芋头牛肉羹。
螃蟹配柿子,伤人内脏,所以男主人公会出现腹痛等疾病。
第四次,情人做了豉爆鲶鱼,老婆烧了麦冬菠菜牛肝汤。
鲶鱼与牛肝同食,可攻人心脏,使其产生心绞痛。
第五次,情人做了麻辣田螺,老婆炖了甲鱼。
第六次,情人煲了老鸭汤,老婆做了羊肉。
以上二者,均可致人中毒。
最终,男人在所有秘密被拆穿后,吃下最后一餐饭(其中有虾),于卫生间内服用大量维生素C自杀。
没错,虾加VC可形成砒霜,致人死命。
男人临死时,对老婆和情人说:“一个没有秘密的男人,还可爱吗?
”其实,能怪谁呢?
一个男人,谁让你脚踏两条船,吃两家饭?
不是只有食物才生生相克,老婆与情人也水火不容。
你若亲口许诺老婆“你必须相信,从今以后,我只爱你”,又何必按纳不住荷尔蒙的分泌,多次把情人搞上床?
难道你的大脑,真的指挥不了你脐下三寸的那根东西吗?
我很遗憾中国现在的婚姻和家庭许多已名存实亡;我很遗憾如今人们的情感道德观越来越低下;我很遗憾结婚证书和诺言都维系不了一个男人的忠诚;我很遗憾夫妻感情到最后只能以争吵撕扯彼此伤害甚至死亡来结束当然男人不怕你指责他道德败坏,男人只怕鱼死网破,如果他能料到偷情的惨烈后果,在脱下裤子前,他肯定也会三思而后行。
这就是男人为什么明知有风险,却还要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玩婚外情的原因。
只是,他们往往忘记了一个道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所以,莫说最毒妇人心,因为是你先做了“青竹蛇儿口”与“黄蜂尾上针”。
爱人、情人恋爱、婚姻有那个女人愿意做情人呢?
人人都享受恋爱的感觉但是婚姻就不一样了。
喜欢这部片子,很爱!
怨妇电影适合我这种怨妇看。
这是一部“狠”电影!
前半部分教男人们如何下狠手,赢得美人软玉温香春梦一场片子。
后半部分则是教女人们如何不动声色后发制人。
我觉得余男那句“要先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表情有够狠,但是还是不及后来平平淡淡怨一句“谁叫他脚踏两条船呢?
”,可看到后面才被这“谁叫他吃两家饭呢?
”肉跳心惊了一把。
吴镇宇在知道真相后和小白鼠的那场戏我很是喜欢,一个奄奄一息的男人,一只总也跑不出笼子的小白鼠。
他们不知道世界是圆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们不知道老祖宗留下“报应”一说不是简单用来幸灾乐祸的。
所谓“轮回”不是“无穷动”,而是它根本就没动。
看到这场戏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想用“当爱情失意时,我们拿男人做小白鼠”这句话当成我的影评标题,看完整部片子后我在后面加了一句“……做成药毒死自己。
”爱么?
很爱么?
爱谁?
爱他。
他是谁?
爱自己,爱折腾。
在重庆拍的片子总是有一种游离感,即便是只是用重庆这个名字,也会让这部片子雾蒙蒙的看不清楚。
我总喜欢说重庆是个暧昧的城市,从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开始,从刺激味蕾的麻辣开始,从那一层看不清楚的薄雾开始。
以前听一个姐姐所过一句话,“很享受恋爱的感觉,但真正确定关系了也就不觉得好玩了”。
在不确定以前总是猜测的、神秘的。
像麻辣火锅,远远闻到一阵让人垂涎的香味,刚吃的时候觉得鲜香味美,时间长了火锅熬出味道了就开始痛哭流涕大骂“受不了”了,可是几口啤酒一下去舌头消停了,还是忍不住又去夹几筷子。
周而复始!
暧昧如此暧昧之前不知道什么是暧昧,关系确定了才知道什么是暧昧。
真正知道火锅鲜香美味的人一定是被辣到痛的人,在镇定的那一刻才想再去冒一次险。
为什么现在很多青春逼人的美女们基本上都有一颗恨嫁的心?
因为当美女们青春不在的时候就只剩逼人了,折磨男人折磨自己。
不知道江一燕以前演过什么片子,但我总觉得她身上有章子怡的味道,瘦瘦的,容貌好,也青春不过还好不那么逼人。
男人消失了乖乖的等,一副娇弱凄惨的样子。
傻到不知道被骗,不知道怨妇布的局,一步步上钩。
余男的角色确实是一个极品怨妇的标准样子,永远沉稳永远把事情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就算被怀疑也大大方方带对方去家里。
因为她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以退为进基本上是怨妇们高端秘籍。
但是,女人永远狠不过男人,狠不过有钱有势的男人。
她能控制得了一个,却控制不了保险箱里的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文字。
她能做什么呢?
她只能相信,只能相信她老公爱她一辈子,而且只爱她。
这也是他老公结婚当日告诉她的,可惜所有誓言都记住了偏偏记不住这几个字。
最终人还是不会相信同类的。
何况男人跟女人只是大致相同。
偷吃没问题,但是偷吃之后还要回家继续吃就会致命。
当所有创造出来的美好消失殆尽的时候,毁了它才是事物应该的样子。
恐怖片看多了,对感官刺激和凶灵恶鬼倒背如流,毫不恐怖。
其实在观者看来,人害人的谋杀故事才容易让人感到恐惧。
在希区柯克电影面前,这不可否认的事实却为中国电影找到一条出路和资源。
如《双食记》这样的心理惊悚片本就具备希区柯克风格的内涵,虽然不能神似,却已经貌似。
不是赵天宇的《双食记》可能与大师相媲美,而是真的可能通过或悬疑、或惊悚的玩法让观众获取与恐怖片等同的心理震撼和惊慌,以期可以认真直面人类天性中的恐惧感。。
因此,内地电影剔除种种限制之后,心理悬疑电影迟早会登上大雅之堂。
悬疑片不仅可以规避政策要求,而且贵在很少的投资换来很大的回报。
内地电影不允许搞“刺激”,而缺乏刺激的电影也肯定无趣。
正在振兴的中国电影每年屈指可数几部商业大片。
参差不齐的水准不说,单是影片的制造成本就不可能实现批量生产。
而对于电影工业讲,只有卖座大片显然是偏激危险的。
在成熟的北美电影市场,不计其数的二流电影才让大片可能显山显水,这是电影工业的基石。
估计中国观众并不希望每次看的电影都是美国制造,估计行业工作者也明白韩国电影如何振兴兴起的。
现在,有了自己的大片,有了自己的观众,有了自己的市场,就需要研究如何壮大已有的实力。
最明显不过,诸多的小制作电影应该抢滩而出。
而且,中国观众对于故事性的要求很高很深很需求,保准比美国人强。
而作为低成本进入的电影,只要将故事讲得有趣生动,不愁没市场。
《双食记》选用的题材早已老朽了——婚外恋引发的谋杀。
借着希区柯克的外壳,观者在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被影片悬疑成分吸引。
这个状况不是导演赵天宇的功绩,而是托大师精神和人性本能的福分。
但这个俗套故事还是有些新意的。
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作为最大噱头成为谋杀工具实在不错。
拍摄烹饪过程其实就是摄制MV,让讲究的中国菜更容易成为视觉看点。
在如今一切追求绿色的卫生时代中,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美食文化中,《双食记》的视觉效果虽不华丽奢侈,但导演文质彬彬的将各种食材琳琅满目,间或快切那些象征意味的残酷宰杀镜头。
在冷色系的画面中,依然突出了影片主体氛围和烹饪美食的奇妙。
厨男厨女们享受了烹饪幻想,更重要的是将美食作为凶器的设计相当新颖别致,相当中国。
可惜的是,导演赵天宇与他的合作者张一白相同,显然对于惊悚悬疑电影的制作还没彻底上路。
悬疑片要求的环境和场景必须真实可信,影片的选择也没错,但问题在于,导演从风格总想刻上一些文艺片气息,这种文人态度好高恶远。
然而,影片表现的题材却是现实社会的常态,因而这种不实风格导致影片精彩度大幅下降,很恐怖的将真刀真枪的惊悚悬疑变成了文艺气质的文人说事儿,怪味豆一般。
同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一样,用敏感易见的社会现象打造一部时代气息的悬疑惊悚电影,也同样将文人气质融入。
也许,这样的处理可以削弱题材的敏感容易通过审理,但这种羸弱的唯美精神实在不合适充满阴谋的悬疑剧情片,反是适用于黑色电影的精神内涵和表达方式。
《双食记》原作小说展示的绝望主题不可谓不深。
尤其是吴镇宇的角色,男人的聪明狡诈,男人的好色之心,男人的自尊伪善,最合理最深切的是男人精神世界的崩溃垮塌。
这些很能说事儿的内容竟然都被文人的文艺氛围要求削弱,有些无病呻吟的虚假之感。
总之,影片情节的某些硬伤以及导演技巧的生疏并不是致命的,最核心的失败还是显示了中国导演易于沉溺个人情感宣泄的问题。
真的,好像没有一个内地导演可以控制自己的作品不走上自我宣泄的习惯,处处营造的都是一个离谱的小世界,那种很自我的世界。
对于大陆导演,总是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观众。
即使如此,《双食记》贵在小制作影片的摸索探寻。
中国电影也着实需要这样的作品来丰富填充巨大的结构空白。
而对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只要有一丝前进的势头,都是好的。
和《双食记》较真儿,肯定发现错误多多。
但真的一部国产电影用美食做素材、用希区柯克做线索、用谋杀展示婚姻和情爱本质,想想也忒不容易了。
剧情早就看过介绍,所以没什么悬念了,本以为拍摄会很注重那几道相生相克的大餐的特写,结果失望,没看到,大概是怕真的有人学去吧。
过了一天,回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倒是片头的大厨房,那么多大厨忙活着,各种生猛海鲜、飞禽走兽就那么下了锅。
有几个镜头还真是残酷,都有点不敢看了,比如某种鸟类的头,先被拧了360度,然后斩首,还有好几个血淋淋的斩首镜头,看着心里一阵阵发颤。
想吃素了!
这个电影,爱情啊,男人女人啊,就是这些,不说了。
如果拿这个片子当个说教片看,有真实案例,情节生动有感情,还是不错。
所以说几个看后得出的生活经验,尤其针对女孩子。
1)健康知识不可不学。
抽烟喝酒熬夜,路边烧烤垃圾食品,明知道对身体不好还是仗着年轻胡疯胡乐。
疯了乐了,做了没关系,但一定要知道,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有些事情对身体不好但可以做,有些就决不能尝试。
否则像陈家桥一样被人当傻子捉了,还以为自己是大补呢。
2)不要找已婚的男人这个是多少过来人的血泪教训了。
这里不说这个男人会对你怎么样,光是他家里那位要是发起疯来,也足够受了。
说起来,这部电影就是讲了一个被婚外恋男人刺激变态后报复的故事,不是么。
真是是会有人选择“报复”这条路的。
所以你要得到刺激和爱,不想忍受分别的痛苦,就也要承担风险,甚至是像这个coco一样,差点就失去自由失去正常理智了。
我不想说要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
爱了,就没什么不值得。
但所以最好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出了事情,是不是心甘情愿承担?
3)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个,大灰狼的故事,不用说了吧。。。
coco是自己点头答应让报复仇家进来的。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骗人害人的人!
4)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coco不算吃,但她信了人家的菜谱,有时还把人家做的菜带回家给情人吃。
这个和小时候路边陌生人给糖不一样,人家是没在菜里下迷药,但是是一样的道理。
吃东西只是全盘棋里的一颗子,不致命,但已经把你拉进圈套。
5)不要单独去见不安全的人 不安全的人,就是所有可能对你产生威胁的。
说真的,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居然是让我第一次比较感性地明白了,真的有人会害人。
任何电话和邀请,心里觉得不踏实,就一定有潜在危险。
coco当时给朋友打电话是对的,只不过人家在看电影没接到。
否则故事也就没了。
6)相信自己的直觉 coco的短信让我心里踏实了一下。
这条和上面一条有点重复,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相信直觉”。
“我怕出事”。
恩,是有很多情况,你会觉得心里不踏实,但又实在狠不下心拒绝,比如见老情人,比如见某暧昧帅哥(哈哈)。
但是还是那句话,你心里不踏实,就说明这件事有不安全因素。
所以一是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去赴约,二是如果去,找朋友陪,再不成,留下自己的信息,让找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去哪里了。
电话打不通,纸条,短信,邮件,都是好选择。
我喜欢冒险,冒险的人生才是酣畅尽兴的。
但冒险其实更像人生梦,在梦里人生圆满了,梦醒了,还要回到生活中来。
所以记着给自己栓根安全的缆绳,不要在危险的坠落中真的丧命。
7)还有什么呢?
有个贴心靠谱的朋友最好,是个警察更好; 学点中医养生知识,有灾防灾,无灾自勉(这个说过了……); 还有,就算是相处了三五年的男人,也有可能某一天突然消失,于是在别人看来意味着“你被骗了”,这是真的(我不是说电影……) 其它的,太多太多安全知识需要女孩子们学会,不光学会,要在能用的时候用上,保护自己好好长大。
可谓“人生凶险”啊。
最近看电影看故事,看人生无常,常常这个词就浮现在脑子里。
也许我真的长大一些了,哈哈。
看这故作惊悚的题目 就知道我是看了什么电影受得这份刺激《双食记》 英文名:Deadly Delicious 我觉得英翻中的话 可以叫《夺命佳肴》《致命美味》之类的大囧名这片很有种阴谋诡计+变态残忍的调调。
吓得我够呛。
妖魔鬼怪哪里有人类的罪恶可怕。
我就考虑这阴森森的气氛是怎么营造出来的。
女主角低沉的慢悠悠的语气。
偏冷偏暗的色调。
对做菜手法不动声色的镜头。
还有人少。
这片子里人特少。
角色少,群戏也少。
男主角之所以被老婆控制得死死的,也是因为他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同事甲乙丙老打探他行踪。
所以,各位,如果不想被人非法监禁,请多与周围人交往,越多圈子越好。
最好你消失一分钟,就有人坐立不安。
我一害怕,就拼命想,我怎样做才能免于陷入主角这种绝境,我怎么做才能逃脱主角的绝境。
让我想出办法来,就不害怕。
否则会纠结致死。
这电影,我知道一点剧情,于是一开头就被吓得半死。
于是我试图将它当一部饮食电影。
不过它的饮食部分也就体现在把菜端出来的程度。
而且主题还是菜色背后的性能和功效,看不见摸不着。
后来我试图将它当成一部百合电影,劝自己两个女人最后杀掉坏男人在一块也很好。
可是我好爱吴镇宇。
片子里那俩女的显然也是,根本不给对方和我任何YY的机会。
好吧,这就是爱情剧。
爱情谋杀剧。
爱你爱到杀死你。
结果我居然哭了。
不是被吓哭的啊囧。
是看到妻子和情人摊派的部分。
两个人在那里说呀说,我一个人跟屏幕前头,傻呆呆的想,那个死男人肯定不会明白,不会明白做饭这件事。
能给自己喜欢的人做饭,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情。
即使我这个不会做饭,没有恋爱的人,偶尔在给亲人朋友处理食物的时候,也是那么那么的高兴。
也曾经一想到,也许有天能给某人做东西吃,就会在课堂上对着老师傻笑出来。
做饭真是太幸福了。
比其他方式都更加有满满的爱。
做出的食物带有人的温度,到了对方那里也是有滋有味的。
想着这样他就暖和他就饱足了,就好像手里捧着地球一般的有安全感和成就感。
自己的爱,就被对方悉数接收了,一点点也没有洒出来。
电影里的女人好可怜,无论是表达满满的爱,还是满满的恨,都只能用一桌好饭菜。
我想那个妻子看着丈夫无知的吃下致命的饭菜,心里在报复之外,肯定有些许幸福感。
这个时候看他吃饭就是看他吃饭。
事情就是我做的东西可以让你暖暖饱饱的,我很爱你,我希望你好好的。
尽管实际上我恨不得拍死你,但看你吃满桌的东西,鼓着嘴抬头看我,眼睛看着我说你吃啊,我就舍不得。
再恨也等你咽下这口再动手。
如果一个女人愿意给她的男人做饭,陪着他吃饭,那她心里就一定还有感情在。
反之亦然。
什么时候她说,你自己随便叫个外卖,我忙。
那就请小心。
所以我一直怀疑我妈不爱我。
因为她总是那么厌恶恐惧给我做饭。
这部片子么,其实在44分钟结束刚刚好。
情人终于起疑,跟踪到妻子家,发现了真相,两人摊牌。
情人离去。
留下恍惚而固执的妻子在阴暗的牢笼里,细声细语的给丈夫猛灌毒汤。
我觉得到这里刚刚好。
不要后面那么冗长纠结的监禁以及狗血的回光返照结局。
我家温柔可人的二在给我描述这部电影时说,这男人非死不可。
我当时吓了一跳。
非死不可。
二其人就烧得一手好菜,对喜欢的男人,一会爱得死心塌地一会恨得咬牙切齿,但终归还是按捺心中纠葛为他做这做那。
对照着二,这片子的真实度,大大增加。
那些看似温柔的女人,爱得时候能为你抛头颅,恨得时候也一定不介意放你几坛热血。
我想,男人看这电影的时候会检查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女友的行为,暗自担心自己某天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死于非命。
而女人呢,也许会在心里赌咒,敢外遇小心我收拾你。
但心里更多的会检查自己的食谱,有没有问题,会不会让他掉头发?
可不可以做得更好?
然后在心底小小声的说,我的他不是这样的,我会把他保护得好好的。
我想看完这部电影的情侣一定很尴尬。
女孩子挽着男孩子的手臂,亲热热的在心里想我做好吃的绑住你的心和胃。
男孩子脖子都僵了,心里想你会不会一任性就把我毒死了?
我不想死啊。
也许还会因为男主角是否该死产生争吵。
反正我不推荐情侣一起看。
就如同夫妻不要看《手机》一样。
最好是在男生得意忘形的时候,闲闲的说,有个电影叫《双食记》,你看过么。
9分钟的故事讲了90分钟~~~
这货。。。是喜剧片。。。
挺无聊……
男人看了会留下阴影
2008-7-23 13:16:09 6/5.6(39) 态不是这么变滴。。。
垃圾
一直很喜欢余男的演技,当人做擅长的事时就会特别有魅力,无关外貌。拍的不错,就是余男的角色让人不寒而栗
美食桌下死,做鬼也风流- -
吃两家饭的后果
本子相当不错,细腻的用光,每个镜头都美丽中透着股寒气。可惜三个主角都很失败,吴镇宇演风流才俊实在很勉强,余男每次出场都像场灾难,小江很漂亮,只是前半段无比做作。。。
张一白的徒弟拍了部升级版的《好奇害死猫》,主角还是“小三”,故事悬念不断,又有美食相伴,可惜收尾太干净、太罗嗦、太画蛇添足了
我一颗星也不想给。
创意和构思还不错,但是拍的实在是差强人意哦
一个有潜力拍成消失的爱人的故事,被导演编剧的三流电视剧思维拍瞎了
比鬼片恐怖,引人深思?
老子的口水哗啦哗啦
从1/3时段起就开始义无反顾地狗血了。
这种电影都是刑事工具书。
吃货的悲剧……
谋情害命 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