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营救》系列已经拍了两集,一集救女儿,一集救女儿他妈,看样子,《飓风营救3》终于轮到救老爹他自己了。
然而,编剧们没有这样的想象力和魄力,于是,电影还是这一家人,拉来扯去,玩的还是“爸不得爱你”之类的老把戏。
在中国人看来,老东西就意味着情怀,还有经验教训。
其实,老家伙也没什么不好。
自从《敢死队》系列火了以后,阿诺史泰龙等老家伙,舞枪弄棒得更起劲了,连成龙都敢从火山口上滚下来。
可是,看着苦大仇深的连姆·尼森六十几高龄,还非得跟人赤膊拼命,这已经不是行或不行的问题。
毕竟,别说演电影了(还是惊险火爆的动作电影),换成拍电影,中国导演到了这把岁数,大多已经拍不出像样的东西了,赶上风和日丽好天气,出门打打高尔夫还在行。
《飓风营救3》让连姆·尼森继续攀墙走壁、飞车下水,用又刁又狠的近身格斗,放倒了十几个壮汉。
可是,就跟看去年的《光辉岁月》那样——一堆还在吊威亚的香港老炮,虽然知道他们用替身,我却总在担心,下一秒钟,他们会从半空中掉下来。
连姆·尼森在电影里也给人这样一种尴尬,虽然知道龙套们对他完全不起杀伤力,但还是担心某一秒钟,一把老骨头的他会被人KO在地。
除了可以显摆下高龄岁数,《飓风营救3》就没有了其他野心,不管是叙事上还是镜头上。
所有的桥段都是老的,无论是被人栽赃陷害,钻下水道、高速飙车以及开保时捷撞飞机。
真的,我也非常讨厌被剧透,可是,这部电影完全不需要剧透,因为你闭着眼睛也能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我不只一次在想,如果把连姆·尼森换成李连杰成龙,把其他人变成黑头发黄皮肤,那个黑人变成英国佬。
那么,这就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香港警匪片——活动的地方太小,想整点爆破大场面都找不到地方。
但是很遗憾,这部警匪片的导演不会是吴宇森也不是林岭东,而是装腔作势的陈木胜或者陈嘉上,玩着上个世纪的警匪游戏。
疲于奔命的连姆·尼森,他就差把好人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前妻的那个坏丈夫,横竖看也不像是老实货——千万不要忘了开头的铺垫。
最搞笑的,莫过于那个脱裤子的黑社会老大了。
电影一直在说,他是个狠角色。
可惜,除了脱个裤子,真没看出他狠在哪里,倒地扫射的开枪姿势还挺不雅。
综合说来,他这个人物也代表了整部电影,“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或许,连姆·尼森当然还会继续拍戏,但我觉得,这个拍不出新意的《飓风营救》系列,可以寿终正寝了。
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三件事情。
一,如果你想当一个坏蛋,你要先学会盲打手机短信,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发送成功后,把它删除。
二,不要相信警方的话,尤其是一个喜欢吃甜甜圈的黑人警察。
三,天塌下来,我们的主人公都不会腿抖,叫他害怕的,只是一根双红线的验孕棒。
差点忘了,这部电影还是3D。
基本上,在当今的中国电影院,3D就意味着没有良心。
除了又摇又晃,害我头晕,我对《飓风营救3》印象最深的3D场景是开头字幕上的“基基美美影影业业”。
【凤凰网】
1 主角警车逃脱造成了高速路大车祸2 主角女儿要是那天想换一个口味酸奶怎么算,或者改强迫症,不要那个位置的桃子味酸奶呢3 主角怎么知道要去那个卫生间。。。
4 主角在卫生间跟女儿说,我一天没吃饭有点低血糖的时候,我突然心疼了一把。
5 主角在学校中为了逃脱,扔了一个手雷造成学校恐慌,不会引起踩踏吗!
还好电影票是送的,不然就亏了
虽然之前的第二部就已经乏善可陈,因而对这个系列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但毕竟当年的第一部还是惊艳到不少人的,所以本片一出,像我这样爱看简单粗暴动作片的观众还是忍不住要来关注一下。
这电影刚上映时,国外有热心影迷还专门做了个“连姆尼森杀人地图”,统计大叔施暴的足迹如何遍布全球乃至全宇宙。
记不太清之前是在《盗墓笔记》还是哪里看到过这么一种说法,说黄巢是目犍连尊者转世。
尊者为救母放出地狱众鬼,因此要转世成杀人魔王黄巢去保持生态平衡。
纵观连姆尼森大叔的演员履历,发现也与上面这种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曾演过救人无数的大善人,所以老了以后便转行转了个一百八十度做辣手无情的夺命硬汉。
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飓风营救》,当年那部电影一下子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这位身材魁梧、气质儒雅的大叔还具有这样一身让人侧目的特别技巧。
从那之后大叔的动作硬汉路线就开始“永不停歇”了。
说到这里,去年那部Non-stop《急速天劫》简直可以算是《飓风营救》的番外篇,大叔在那部戏里直接顶着本系列的造型,连最精彩的一段厕所打戏的动作风格都与本系列极为类似。
而我也真的情愿那才是《飓风营救1》的续集,而不是本片以及12年上映的第二部这两部狗尾续貂之作。
《飓风营救1》最大的看点就是四个字:以暴制暴。
剧情简单有力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如果你最重要的人平白无故的被坏人绑架了怎么办?
答:打出他们的屎来!
结合着超级特工的设定,连姆尼森大叔便带着我们一起满足了一回这番意淫。
然而跟狂撒血浆的B级片又不同,《飓风营救》里主角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导演也很有耐心的一点点给观众解释主角的营救行动是怎么展开的,让乍听之下显得虚无缥缈的营救计划经过分解之后显得合理而可信。
这一优点被保留到了第二部,却也被放大到一个近乎累赘的程度。
第二部中扔手雷定位是个很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而且最后果然也成了那部电影的标签,可是导演在这一情节上浪费了太多笔墨,把观众真正想看的打斗场面都挤压到了影片最后,导致影片节奏失当,味道全然不对。
到了第三部,打斗戏份倒是分配的比较平均,但是大叔打得已有些力不从心,凌厉程度远不如第一部,再加上硬挤出来的毫无新意的剧情,整体给人感觉非常鸡肋。
本以为福里斯特惠特克这次又是演个跟在主角身后手忙脚乱只能收拾残局的老实巴交警察,却没想到他在本片中的角色竟是个洞察力极强、深不可测、总是一副“我在吃一桌很大的席”的表情的干探。
这次的故事简单说就是这位干探一眼就发现了凶杀案的真相,但是为了方便手下的警员们学习观摩连姆尼森大叔的特别技巧,决定笑而不语、闷声吃大饼,任由大叔跟反派撕逼撕得昏天黑地、自己的手下被大叔拿来刷经验练级,到大叔折腾的差不多了他终于亲自出马去跟大叔谈笑风生。
有这样的干探在活跃着,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大叔一开始为什么要拘捕、冒着被通缉的危险也要自己去调查案子了。
像《飓风营救1》这种短小精悍的电影,原本应该见好就收,因为续集要么只能重复第一部的套路,要么就是另辟蹊径时步子迈的太大扯了蛋。
然而本片制片人兼编剧吕克贝松确实生财有道,尽管只写出了如上所述那么糟烂的剧情,仍然敢把电影拍出来,为的就是把这个系列的市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在此之前的《的士速递》《非常人贩》《暴力街区》等系列电影乃至更早的《尼基塔》已充分展现了吕克贝松深入挖掘品牌价值的能力,能拍续集的就使劲拍续集,不能拍续集的就把同一个题材拿来反复回锅烹制。
吕克贝松的本事当然不仅限于炒冷饭,去年的《超体》就显示出他仍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在自己做导演时也有较强的执行力。
只不过他这两年参与的电影多少都透着一点漫不经心,所以也希望他这次跟连姆尼森大叔合作再赚一笔之后能把这系列就此完结,放大叔一马,就让他以后安静的当个菊花上佩戴着菊花的美男子吧。
第一第二部都是在24小时内拯救女儿或者自救,过时不候,boss都是一根筋到底且没有太多曲折的心理战、悬疑解谜,对手精心准备布置,打怪是从低到高,但是玩的就是压迫紧张和看老连同志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劈怪玩命。
而第三部,继父终于成了罪魁祸首而且还是高(蠢)智商犯罪两边捯饬离间的大坏蛋,而小boss除了掰掰pose外,没啥能力,多余的胖黑独裁者影帝老警察再演一次《亡命天涯》纯属多余,我们的连叔不需要和警察打交道,只需要劈劈劈,开山劈石,劈出血路,几个蠢警察占用太多时间,老连又来玩退休暗杀小组群殴小黑帮,就导致了大小boss出境太少。
从侧面说老连真的老态龙钟了,毕竟是70的人了,现在还让他玩跑酷加打斗(实际也就是几个空手道劈斩)真的有点为难他。
整体说起来:3已经失去了Taken的原意,这里给老连压迫感的就是警察,而黑帮和蠢继父实属打酱油,有点本末倒置。
当年看飓风营救1时,就被连姆大叔饰演的慈祥的父亲和英勇的斗士所折服,这部电影和其第二部就是我强力推荐的。
现在来到了第三部,据说这一部是硬加上去的,还有中国投资,连姆大叔也十分排斥继续出演,想也知道,反反复复绑架自己的家人的剧情,谁受的了,所以本片终于不玩绑架的戏码,上来就把爱人给杀了还嫁祸给大叔,于是大叔上演着被追和反杀的戏码。
不得不说,剧情的确有很多硬凹的部分。
阿尔巴尼亚老头一家全被大叔干翻了,自己也作死了。
剧情编无可编,正好这几年和老毛子关系不好,于是大反派变成了俄罗斯人。
但会牵连到大叔一家也是莫名的悲剧(第一部虽然也是意外,但好歹是普遍性犯罪),前妻老公自己作死,还玩花样,意图害死所有人自己独吞,生生把动作片搞成了悬疑片,但悬疑氛围偏偏有没有,于是就莫名其妙的毛子被大叔一个个打翻在地。
必须要吐槽的是,这伙人的老大长相上倒是高加索型的,看着也变态冷酷,但作为俄国特种部队成员,是不是太瘦弱了点,不一定要健身的肌肉男形象,最起码精壮点也行呀,最后穿浴袍开枪看着他全身又瘦又没肌肉,实在很想质疑他的实际战斗力。
还要说的是,主人公的对手表面上是俄国黑帮,但影片大部分大叔都是在和正宗的美国警察斗争,而且斗争的很白目,开始明显的栽赃,也没有很多技术含量,为什么大叔不能和警察好好沟通,万一不行再想办法越狱嘛?
黑人警察老大心理明明心理有数还非要追着大叔不放,于是撞毁无数辆车,还烧了一栋楼,不沟通害死人呀。
一度我以为警察内部都内鬼或者大boss是警察,最后也然并卵。
结局时,大叔竟然和警察握个手就走了!
反抗执法,交通肇事,私自用刑,杀人(即便是罪犯)。
就算观众无所谓,警察也不能吧,这还是在法制希望国吗,而且前两部好歹是外国,可以解释大叔会跑掉最后回去。
真实的坏蛋,是妻子的前夫,这种鹬蚌相争的戏码居然被他精湛的演技骗过去了!
最后即将被杀时,大叔看着警车马上要到,居然威胁了几句就打昏了,这点我记得和第一部时,在电话里威胁绑架他女儿的人,已经截然不同了。
剧情上虽然有硬伤,但重点这是一部动作枪战片,连姆大叔毕竟岁月不饶人。
动作也不如以前利索,而且影片用了大量剪切镜头,估计很多动作不好用,或者用了替身,但精彩程度有所下降。
据说要拍第四部,我认为还是放弃吧,下次绑架女儿还是外孙(女)?。
据说有中国版孙红雷出演,我倒想给人贩子们来一个一锅端解解气。
不知道广电放不放。
昨天没事儿就想翻个电影看,随便搜搜就搜到了这部电影。
我记得几年前自己看过《飓风营救1》,酷炫老爸各种打击黑恶势力营救自己的女儿。
剧情也挺好,节奏也挺快的,打斗动作也蛮漂亮。
当时看时就觉得(⊙o⊙)哇这老头演员也太拼了,这么大年龄了都。
然后昨天看第三部这种感觉更强烈了,就各种打斗翻滚钻下水道什么。
太拼了。
然后男主的闺女长大了,没第一部时好看哈哈什么鬼。
我倒是特别喜欢男主的妻子,可惜领盒饭了。
就一上来就觉得这女演员我见过,可是在哪儿见过又想不起来。
(原谅我看剧少孤陋寡闻哈哈)导致我看电影的前半段老寻思这女演员演过啥来着??
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在X战警中演过琴的内个演员,我觉得她的眼睛好特别哦。
话说新X战警中饰演琴的苏菲特纳眼睛也好特别,总觉得酷酷的,有种距离感。
《飓风营救3》:73分。
第一部救女儿,第二部救前妻,这一部是自救+救女儿+为前妻报仇,三口之家里里能救的都救了,那这一部基本就是封山之作了,相比前两部,这一部作品打斗的力度没有那么强,故事还是可以看看,70分有的。
PS:2D的观影效果很好。
下面有剧透,敏感者勿入。
1、故事变化的部分:前两部基本没有警察介入,都是连姆尼森单枪匹马对手黑帮杀的天翻地覆。
这一集他既要躲避警察的逮捕,又要追杀杀妻凶手,又要保护女儿,因此增加了让朋友帮忙的戏份。
前两部追凶营救过程基本就是单线条,先杀虾兵蟹,最后杀大BOSS,营救成功。
这次过程悬念更大,最开始不知道谁是凶手,好不容易锁定一个,把人家连锅端了才发现,这人压根不是凶手。
遗憾的是,本作对戏剧冲突复杂度的刻意追求,却使得剧情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买保险),所以不算杰作。
2、故事不变的部分:是他永远的冷静和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达到他要的目的。
这点上我想当欣赏他。
3、叙事:略显啰嗦。
枪战戏和几场追车戏码的凌厉剪辑是交足功课的(尤其是飞机的那一下),但剧情推进有法国人固有的啰嗦。
4、演技:就是冲着连姆尼森去的,他当然还是那个样子,足以成为出门遇到危机的代言人。
弗雷斯特·惠特克的橡皮筋拧巴演技还是可以的,让我想到他演的独裁皇帝。
5、感想:如果你光看到的片中的动作和情节,那你没有领悟到《飓风营救》系列的精髓。
这部电影其实让你体会到,当面对的一切全都是逆境时的那种孤独,然后再看看连姆尼森在孤独中的冷静,极度冷静的把问题解决掉的能力,然后出了电影院审视下你自己的突发情况应对能力,可能对大家更有意义吧。
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我们总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独自去解决很多的突发情况,学会换位,学会冷静,学会找到帮助,希望所有人到那时都不要仓皇无助。
标准的美国式英雄主义电影是一个人救国家或者救世界,而这部片子只救闺女。
“为什么他那么牛逼”“为什么子弹就打不到他”“为什么...”这些都不重要,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
导演想描述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和妻子的关心。
如果要问问什么那么凑巧当爹的是个退役特工,那么答案一定是因为凑巧女儿和妻子碰到了犯罪事件。
肉眼可见的一部比一部低质量,虽然套路是一样的,片头铺垫感情,片中展现智商动作,片后展现主角光环。
但每一个部分都被弱化了,上一部还能看出父亲对于女儿交了男朋友后的心理表述,五味杂陈,带点敌意的真实表现,这一次虽然怀孕是剧情推进了,有更好的戏剧处理方式,但却是一笔带过,啥也没感受到,唯一的一处情感刻画就是父亲说自己低血糖,一整天没吃饭了,细节😌。
至于展现主角的专业能力,呈现的效果也一如既往的到位,身手不凡智力超群,其中稍微出戏的就是有2处直接从遇险切换到脱困的画面,一个是电梯爆炸,一个是汽车爆炸,这已经不是在描述人类了,这尼玛是超人啊,直接闪现保命。
这些都还好,还能接受,结局反派也来了段碟中谍的惊喜,而且主角是真的在拼命啊,大肚腩高年纪,还在奉献精彩的演技,虽然飙车的画面有点晕。
至于最大的吐槽,莫过于英明神武的美国警察了,从头睿智到结尾,在影片这么多的戏份却体现不出他的作用,体现聪明?
永远慢主角一步。
体现正义?
知道主角是冤枉的,却一直安排手下搞男主。
凸显男主的实力?
男主还需要警察来凸显吗,反派就够他打了。
给美国警察一个面子吧,让美国公民心里踏实一点。
看这个系列的电影,紧凑的剧情,快速的剪辑,搭配故事结构中对于动作戏与悬疑戏的相互绞和,促成了一部高分视觉动作大片。
导演对于电影戏份的把握,看似简单却充满着干净利落又不拖泥带水的快感,剧情一茬又一茬的飘过,在不用思索的过程中完成了戏份与戏份之间的转接,况且导演在反派的设置上又明显存在脸谱化人物设定的趋势,在每一张坏人面孔之下而值得让人怀疑的情况,导演都会满足观众对于角色怀疑的认可,从而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角色探索的乐趣。
欣赏这样一部电影,仿佛乘上了一部高速列车,在飞速的奔驰当中,让人享受飞一般的感觉,那种观影的快感有如释放欲望般强烈,一气呵成的节奏有的只是目的明确的复仇主题。
电影发展到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整部系列的终结,从整个过程中都能看出电影已经将剧情发展的可能全面的扩大化了,不但让主角背负起了最为沉重的情感负担,更为整个复仇过程当中充分升华与肯定了电影里所凝聚起来的感情,人物已经在整个系列的演变当中变得更为强势与直接,这也省略与简化了各种让人感觉拖累剧情发展的情况发生,用最为明了可信的方式去引导电影故事的发展,让整个系列故事成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观众在电影里视觉感官与娱乐刺激方面的享受。
电影在剧情的设置上有一种先礼后兵的谦让,在不断深化电影复仇的主题以后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悬疑设置的误解,电影有意的把我们引导进一个认知的漩涡,不但强有力的用动作戏份推进剧情精彩程度的同时,更给我们在制造悬念的氛围当中制造出了一系列迷惑人的烟雾,剧情给人一种非常简单的错觉,以为编剧是不是将故事简化成一部八九十年代的枪战片,虽然剧情并没有达到什么样的高深程度,不过还是为我们制造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小惊喜,电影在动作与汽车追逐戏上一贯沿用了动作片特有的形式,在高潮营造的过程当中虽然少了一份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却多了一份看清事实理清头绪的智商,英雄不再只有一身的本领与勇气,还有一颗能够看清本质的思想与心灵。
电影中的打斗可谓是非常精彩,没有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有的只是招招致命的硬功夫,虽然在动作戏与枪战戏上缩短了在电影中所占用的时间,却更能表现出电影在快节奏的推进过程中所达到的精彩程度,让人惊叹故事发展完全超出了想象之余,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动作场面,还原了真实情况发生的场景,也避免了电影落入俗套遭受诟病的口实。
当然,一人完爆黑帮的情况显然有些夸大了人物的能力,百般布防也未能阻挡闯入者的脚步,只能说电影所设置的反派黑帮如此之弱,让人们对电影里本期待可能存在的精彩情节大失所望。
总归来说,电影在剧情的设置上一反前两部电影那种抽丝剥茧彰显技能的炫技成分,反而变成了一部纯粹复仇性质的罪案枪战类电影,虽然一直保持着电影特有人物的动作风格,却和以往对剧情塑造的含金量缺失不少,电影里的感情只是表现在了被人陷害与痛失亲人的戏份上了,而人物的表现却过多的被追逐戏份所掩盖,电影一直将剧情延续在复仇过程中的追逐当中,而根本没有加入一丁点的时间去还原可能存在的真相,也许电影就是想要打造一种短时间内的紧迫感,所以没有充分的去考虑剧情里应该如何更高的丰富整个人物的性格与内涵。
连姆.尼森大叔可谓是宝刀不老,连续不断高强度的动作戏份丝毫没有半点吃力的表现,而且拳拳到肉,干净利落的打斗风格确实让人看的激动万分,大呼过瘾,而且他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有别于其他动作明星们所饰演的英雄人物,几乎没有什么道德上的约束让情感发泄起来畅快淋漓。
电影也一贯保持了吕克.贝松电影的风格,虽然不是他导演的本片,却有着《暴力街区》似的形式风格,再加上由他编剧的黑帮题材,让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都像极了一部纯法国式的英雄电影。
当一个系列中最后一部电影,往往在剧情上有的没的就比前两部少了很多可以发挥的亮点,在剧情的挖掘上没了可以开辟的新路子,也没有真正的形成一个可以循环演绎的剧情模式,让电影开辟续集的时候就难免质量降级。
不过作为《飓风营救》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还是跳出了在故事创作上的条条框框,不再是营救而变成了自救,不过依然还是没有脱离来电影系列的主题,还好电影的卖点主要还是放在了对动作戏的捕捉上,对于剧情的好坏丝毫没有影响到电影的欣赏,让这个系列迎来了一个完美的收关。
开始鬼混,不好好拍了是不是
看完123好想看布莱恩的前传,
大叔年纪越来越大,动手的戏份也基本靠剪辑了,不过飙车枪战该有的全都有;可是类似的片子我们已经看了太多次,新加入的福里斯特惠特克这条线也不出彩可惜了这么实力的演员PS:俄罗斯黑帮真是惨,刚被伸冤人里的丹叔团灭没多久又被连姆叔团灭
典型爆米花片,老爹果然已经打不动了镜头那个晃啊~不过老爹的发型永远一丝不苟外套永远光鲜亮丽就算从炮火里走出来都不用挥衣袖的~结尾的保时捷广告帅得一逼~事实证明没有主角光环的角色还是表装逼耍帅赶紧开枪啊不然果断便当~
现在成了靠剪辑来支撑一整部戏了
特别不严谨的一部,一秒钟剪三下的动作戏,混乱不堪的追车,犯了和《虎胆龙威5》一样的毛病,自顾自己追凶不顾老百姓死活,老连穿着barbour夹克还是帅爆了。
普普通通看过就会忘的电影
结尾没动手,减一星,所谓后患无穷就是如此。
闷,没什么惊喜了
第三部场面也太大了……估计叔造成的破坏比恐怖分子都要多。
中规中矩的"情感动作片" 柔情老铁汉依然是连母尼森的套路.. 不过就是爱看。
两星半。这部其实都算不上营救了,剧情是比较老的套路,不过就算是特工身份,自证清白,但是拒捕那段造成那么严重的交通事故,那么多无辜路人遇难,就算杀妻诬陷洗清了,这里不还是犯罪。另外追车戏主角有主角光环就算了,车都那么“无伤”,有点离谱。最后,老婆可以噶,女儿是永恒的不死宝贝对吧。谁都不能动主角的女儿。如果继续拍还能保护孙子/女。
渣...可惜
感谢标题党《救参96小时》留住我,接着看到主角,熟人啊,顺利看下去。之后每次进广告都要想想怎么读,“救shen”、“救can”还是“救cen”?意思懂,96小时的探案逃跑,打警察,打黑帮,打前妻的老公。。。。。。打得爽,画面有点暗,扣一星
为了大叔多加一星👨
大叔快打不动了噜
去日本看的最失望的一个大片。
虽然号称聪明的警察和无敌的特工,但是貌似剧情也太无力了,而且毫无逻辑,这么一个简单的案子如果不找找男主角的岔实在凑不出这么长时间,两星,看在这么大投入的面子上涨一星吧!
节奏感还是不错,要枪战有枪战,要飙车有飙车。美中不足的是虽然有两个女性角色但颜值都一般,尤其女儿这么多年越长越残。全片演技最高Forest大叔,智商最低也是Forest大叔……
如果说2差的话,那这部是真的救了2,这一部已经跟taken没关系了,变成了fugitive那部了,除了,nb警察变成了大聪明只会玩橡皮筋,三方势力deadlock,变成了单方面碾压,追车打戏都whatever,还有这部保时捷给了多少赞助啊,超跑那种脆皮还敢撞飞机还自己没事。。。emmmm。可能唯一喜欢的就是那个依旧没有moral restrictions的使用水刑了,结尾嘛,这不打死起码开枪把手脚打断啊,这能让人家在监狱舒服?哎,人变了啊,好基友人被枪打了,女儿被劫,ex老婆被害,这不折磨折磨再交给条子,我不是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