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朱莉娅
وداعا جوليا,Goodbye Julia
导演:穆罕默德·科尔多法尼
主演:Eiman Yousif,Siran Riak,Nazar Goma,格·达尼,Issraa Elkogali Häggström,Mustafa Aiman Khalifa
类型:电影地区:苏丹,瑞典,德国,沙特阿拉伯,法国,埃及语言: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北苏丹人莫娜曾是一名歌手,结婚后退出歌坛。生活体面的她却被内心秘密折磨:她曾间接引发了一起谋杀。为平息愧疚,她收留了失去生活来源的死者遗孀和儿子:来自苏丹南部的朱莉娅和丹尼尔。在家庭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建立起意外却暗藏危机的友谊。由于无法坦白罪行,莫娜决定抛开过去,努力适应现状。但她没有想到,国家的动荡蔓延至..详细 >
《再见,朱莉娅》是一部深刻描绘种族冲突、女性主义等社会敏感点的电影,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作为苏丹导演处女作品实在有些惊艳了,以小见大的用两个不同阶层女性的故事折射出这个国家分崩离析的状态,在地缘冲突、种群对峙、宗教束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她和她无奈的在现实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其实都是在寻求谅解和说服自我,也是在通过不同方式告别过去迎接未来,就如同苏丹这个国家一样。最后女主角终于唱起优美的歌,而男孩成了极端分子的画面一闪而过,看的既感动又无奈。
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也非常震撼,每一帧画面都美得让人屏住呼吸。音乐配乐更是恰到好处,能够完美地营造出电影的氛围和情绪。整个观影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一场谋杀,两个女人,一个国家,分裂南北。男权暴力,女性隐忍。种族争端,时局困顿。议题丰富,以小见大。温柔和解,奔向自由。巧妙构思,惊喜之作~
在戛纳看过许多黑人题材电影,这是我的top 1。宗教、种族和性别融合在一起,两位丈夫分别代表了苏丹政局里的两股宗教势力,故事通过一场意外,将两个宗教和种族的矛盾嫁接在两位女性身上,大团圆结局蕴含导演的期望,可惜事与愿违。
6.0。提出了真問題,但受法哈蒂創作思路桎梏過深。
苏丹电影。剧本创作很出色,剧情留白的运用有些阿斯哈法哈蒂的影子。围绕着发生在两位女性身上的救赎和宽恕展开,莫娜通过帮助他人来治愈自己内心的创伤,而朱莉娅为了儿子掩饰了内心秘密,也接受了这份帮助。在困难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支持仍然可以带来希望和改变。很好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个人的故事,同时也勇敢揭示了苏丹社会中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南北对立、民族歧视、性别不平等、贫富差距等。
最近被綠了!出軌不得好死!!!
tiff错过的补上,虽然有些地方还是稍显稚嫩不自然但整体也太震撼动人了🥹
@26th SIFF 长三角放映 全片的叙事、摄影风格透着满满的娴熟、沉稳从容感,画面拥有很好的美感。看到这些影像被投映在大银幕上,再次感到电影深深的迷人魅力。曾经身为歌手,因为丈夫的约束被迫放弃事业的莫娜来到酒吧、校园里,再度登台表演的段落被拍得美轮美奂,流光溢彩。从看待苏丹南部的人们抱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对妻子无处不在地抱着规训、盘查的丈夫身上感受到一种对这类的人们、对有些女性的生存境遇的深深无奈。两位女性主人公的痛苦纠结,最终都随着拥抱化解,随着生活、世事的变迁飘散在晚风和夕阳里,继而翻开新的生活一页,即使它带有着缺憾、沉重的底色。
很明显的宗教歧视
南北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但爱的名义不会改变
要分裂还是要团结? 去南方还是留在北方? 做基督徒还是穆斯林? 是男人的自负自大还是女人的脆弱良善? 是穷人的狡猾还是富人的赎罪?这些都被很好地编织进圆熟的剧本,是“讲好苏丹故事”的电影节版本。
在不安定社会中人们的日常
可能是看的第一部苏丹剧情片,对我来说很惊喜呀。是交叉性做得特别好的故事,阶层、种族、性别这些交织在一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完,讨论的话题有很多,比如高阶层的人藐视低阶层的人(种族歧视),觉得自己可以操纵公权力就为所欲为,这些制度性和社会性的不公平让一个本来没有造成很大危害的车祸引爆成两个女人、两个家庭、两个阶层、两个民族之间的欺骗和对立。当然了,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展现了两个女主之间的友谊,虽然是粉饰太平,但是也证明了友好相处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这建立在谎言之上,也只是暂时的。最后一幕,丹尼拿着枪坐在解放领导人隔壁,真是感觉直击灵魂,说不上是身份决定立场,还是这些导致的杀父之仇,还是两者交织,让小孩小小年纪就知道仇恨了。话说这里的角色基本都像木偶,导演说都是非职业演员,倒是演出了本片的一种风格。
3.5
令人深刻,挺好看的
一部剧情简单背景复杂的电影,一场车祸,两个女人,两个家庭的故事,有救赎有种族歧视。女人最终走出自我,太难
南方的应许之地已在各方势力的争斗之下千疮百孔,北方的故土又笼罩在内战的阴云之下。
补 没被打动 太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