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直接开始剧情杀,节奏拿捏的特别好,将太宰的人物心理历程和各方势力对立通过太宰、织田、安吾三人的故事说明,也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黑手党会加入侦探团。
“合理”这个词在我看剧的时候感叹太多次了,每个人物的设定都特别有血有肉。
敦君从第一季一直自卑自怜到了第二季,我一开始都皱着眉觉得“你好烦”;但,这个设定非常合理,尤其是在露西出场后,他们的相似和不同处真的对比得很好,也让敦君的善良显得格外可贵。
还要一些出场不多的人,譬如玛格丽特,也因为拥有了自己的动机和背景而显得格外真实,更别说大Boss佛朗西斯,老婆奴+丧女的故事背景一出我简直震撼,原来这是一个懂得爱的资本家!?
虽然对大部分人物都抱有好感,倒也也没有特别喜欢谁。
全场唯一一句让我记住的是芥川对敦君说的,不要总是沉迷于自己过往的悲剧,因为现在的你不只由过往组成,只朝后面看的人都是蠢货云云。
这么燃又超级执着的芥川和真正的芥川龙之介相比感觉有点想笑hhhh 其实有想过为什么芥川和太宰不都在敌方阵营,然后芥川是病娇阴沉系之类的人设感觉也不戳。
还有,很喜欢第二季一开始三方势力大乱斗,然后黑手党和侦探社别扭结塑料盟;每个人都一副我要揍死你的样子,可是并肩作战的时候最帅了!
以及加入了西方文坛人物的构思也很不戳,第三季还要来俄国文豪了\(^o^)/ 好像没有中国文人的样子,有点可惜。
看到一个评论说如果加入白居易,发动的异能可以叫“琵琶行”也太好笑了hhhhh
又来给纸片人写小作文。
夜深忽梦少年事,存放一些自己青春期时对本作情感的追忆,主要围绕《黑之时代》即前三集前传部分。
想想高中那么喜欢看文豪野犬,虽然有被时髦设定吸引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朝雾很擅长刻画成年人和少年的关系性。
朝雾笔下的少年都是慧极自伤的,用青春的惶惑的眼睛打量这个混沌的世界;而成年人则保护、教导少年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才能而不至于被其反噬,最终达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解,两人之间甚至会发展一对一的类似柏拉图关系。
而成年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经也是“少年”,受过前人指引也走过弯路,通俗来说就是因为淋过雨而要为他人撑伞。
比如织田作对太宰,太宰对敦,福泽对乱步都存在这样的关系。
因此,青春少年对世界的惶惑和自身的存在主义危机,以及在成年人引导下自身的顿悟与和解,才是我认为这个系列最突出的母题,远比主线政斗吸引我得多。
而其中的醍醐味自然是织田作和太宰之间的关系。
整个《黑之时代》,就是一曲对荒腔走板的黑色青春时代的挽歌。
少年时期的太宰是故事中所有慧极必伤少年的缩影,一次次表演式的轻生举动,其实是在寻求他人的注意和爱意,内心比谁都渴望在这世界上找到归宿和存在的意义,这也完全符合我青春期的心态,免不了自我代入这个角色。
而织田作教给了他活着的意义,却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正是织田作的死标志着太宰治少年时代的结束,他要独自迈向自己的人生了,用余生去揣摩和贯彻织田作教给他的信条,他的余生就是他的葬礼。
织田作的死让太宰失魂落魄以至于惦念一生,也让青春期的我流尽了眼泪,人生第一篇完整的同人创作就是被这段情感折磨得体无完肤,亟需一个宣泄出口的产物。
羽毛未丰就被打碎蛋壳的雏鸟啊,你要他如何与这世界自处呢…但是故事不断发展着,太宰活下来了并且在某些方面有了几分出色大人的模样,而我也在经历生长痛之后幸存至今,只是在新作动画中看到织田作柔软的蓝眼睛那一瞬间,还是会像少女时代一样千千万万次心碎。
图片是一位微读网友的头像,织田作和缠满绷带的小猫还有小猫爱吃的螃蟹,太可爱就忍不住存了。
最初からわかっていたことだ、失いたくないものは必ず失われる。
求める価値のあるものは皆、手に入れた瞬間に失うことが約束されている。
苦しい生を引き延ばしてまで追い求めるものなんて、何もない。
那些不想失去的东西终究是留不住的,一切值得追求的东西在得到的瞬间就注定会失去。
苦涩的人生从头到尾,没有我追求的东西。
知道我为什么加入了港口黑手党吗?
因为我期待着哪里有些什么。
暴力或死亡,本能或欲望,只要能近距离接触这种暴露在外的感情,就能触及人类的本质。
我本以为只要这样,就能找到点什么活下去的理由。
人は自分を救済する為に生きている——死ぬ間際にそれがわかるだろう。
也就是说,不再想要活下去,是因为不再想要救赎自己,吗?
能填补你心中孤独的东西,不存在于这世界的任何地方。
你会永远彷徨于黑暗之中。
所以,你的,只有通过救别人才能救自己,你的,不断在别人身上默默倾注关注与救赎,也是因为,人是为了救赎自己而活着,吗?
不是为了活着,不论生死,只是,只是为了救赎自己。
刻画进骨血里,如此生活了长长久久的一段岁月,久到自己差点忘记了。
作为一个半独立的单元,前四集黑手党的故事真的很吸引人,内容更加丰满有层次,一环扣一环,对人物和情感的刻画非常到位,节奏渲染和偏暗黑调的氛围以及最后有点be的结局配合的天衣无缝。
带着黄昏色调的过往,用轻缓浪漫的语调讲述一段心碎的回忆。
感觉整体高度比第一季拉出了一截,完全可以单独分割出一个特别篇或电影!
和工会战斗也是高潮迭起,热血澎湃,相比第一季的松散整体结构紧凑且回味更强烈,不仅节奏紧凑,音乐和制作也很到位,而且把人物甚至一些配角的生动和魅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直以来对中岛敦的纠结全通过芥川宣泄出来,而且“即使头脑会出错,但是血脉不会”这句话一出直起鸡皮疙瘩,更不用说双黑出场根本就是让我彻底沦陷,这两对搭档(CP)真的很能抓住人的心,当然确实还有一些瑕疵,但几乎被我的喜欢掩盖了。
比第一季的节奏感好一些,第一季可能是由于刚登场,出现了前几集每集通过一个故事展示登场的主要角色的个性,在故事的主线方面没有特别大的进展。
第一季更像是在描写世界观和人物人设,一度让我觉得很无聊,直到乱步小天使的那一集才拉回了我一些好感。
虽然但是,最喜欢的果然还是乱步与坡对决白鲸坠落的那两集。
乱步与晶子被坡拉入异能中,无法使用异能终于使乱步意识到自己的超推理并非异能,早已察觉却被刻意忽视的事实无法掩藏,乱步终于正视了这一点,曾经福泽社长善意的谎言安抚了乱步并带他走向保护的道路,现在乱步已经长大了,早已心知肚明的谎言被揭破也无所谓。
相对于第一季,第二季前几集对过去的回忆补完了太宰的过去,人物的性格变得更加丰满了,我个人认为第二季显得不那么厕纸,相对来说在人生有了一定的探讨。
无厘头的搞笑情节也减弱了,组织的出现使故事有了进展,对敦为何被悬赏也做出了初步的解释。
虽然但是,最喜欢的果然还是乱步与坡对决白鲸坠落的那两集。
乱步与晶子被坡拉入异能中,无法使用异能终于使乱步意识到自己的超推理并非异能,早已察觉却被刻意忽视的事实无法掩藏,乱步终于正视了这一点,曾经福泽社长善意的谎言安抚了乱步并带他走向保护的道路,现在乱步已经长大了,早已心知肚明的谎言被揭破也无所谓。
实话实说,文豪野犬打戏稀烂,敦和芥川的打戏我能跳就跳,不跳就倍速,但是白鲸坠落的场面很美,组织事件告一段落后,坡参与侦探社的庆功会的表情真可爱。
坡的可爱和乱步的可爱加在一起是远超双倍的可爱。
不过,遗憾的是,这一季仍然很卖人设(虽然我很吃乱步的性格),部分情节也稍显牵强和没逻辑,更有部分杀人犯的洗白略不讲理,我知道他们现实中是文豪,但是故事就是故事,还是要有逻辑的,不能拿场外说话呀。
骨头社太会画帅哥,业界良心,作画和帧数都质量高得很安定。
音乐输出也合宜,两首op和两首ed都很喜欢,本身歌词也是对角色的刻画,且在剧情中的插入时机非常灵性。
声优演绎也是顶级,罗列不完了,特别夸一下mamo对音域跨度的把控,中音区的黑时宰,高音区的武侦宰,同一音质、同一角色,却能将其身上轻佻与肃穆的两种成分融合得天衣无缝。
也很喜欢分集标题的文学品味。
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感使其并不愧对人物身上文学家的皮。
不能说剧情非常自洽,但文野太擅长描绘两点:一是人的执念,二是人物之间的关系性,两者相辅相成,带来了优秀的群像效果,因此不够合理的剧情也可以既往不咎了。
“人活于世,是为了救赎自己。
”这句黑时宰的结语事实上是整部作品的中心,正如太宰的角色塑造与人物关系也是整部作品的中心。
太宰x织田作、无赖派、双黑、太宰x芥川、太宰x敦、新双黑,恐怕这几对称为关系美学的模板也不为过,人物之间的张力非常迷人。
在S2中间两度流泪,第一次是织田作对太宰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填补你的孤独。
”与生命共存的、无法找补的空虚,共情刹那间击穿我。
自杀不是为了寻死,而是为了找到生的理由,被这样的解读角度刺中,想再读一遍《人间失格》。
第二次是在芥川过激执念的所有铺垫后,太宰轻轻拍上芥川的肩,“你变强了啊”。
能有什么骄傲呢,只是希望你认可我而已。
着迷于一切过激的单向关系。
以及前几天也发了一些,总之就是很喜欢无赖派三人组的相性,mamo x 诹少 x 润三个人的中低音区声音演技也合适得要命,尤其润的安吾声线,很久没有听他这么漂亮的中低音色了,与未定里莫弈的那种女性向的华丽与沉着不同,安吾的主色调是混合了“精密性j人”与“吐槽役”两面的生动,辅以一点点的旧日感伤,非常别致。
2016年是第一次接触文野这个IP,带来了半个日本文学启蒙,也算是对我的文化调性有比较深刻影响了。
在本身的优质和其给予的启蒙两重意义上,对我来说都是很好的作品。
1.人对外界所说的每一次“我想自杀”,都是一次微弱的求救。
想死是真的,对世界似乎毫无牵挂;想活也是真的,把“自杀”说出口,好让他人帮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太宰治说了无数次“想自杀”,只有织田作好好地接收到了他的求救信息,并且以不容拒绝的方式,告诉他如何活下去。
2.人总会在意一些别人拥有的,而自己没有的东西。
正因太宰治拥有着死之欲,他才格外好奇别人是如何拥有着生之欲的。
而生之欲是什么?
很简单,“创造”。
若是仅有着生存需求,就创造生存环境。
若有安全需求,就创造安全环境。
若有归属与爱的需求,就创造归属与爱的环境。
若有相互尊重的需求,就创造相互尊重的环境。
若有认知需求,就创造认知环境。
若有审美、自我实现、超越的需求,就创造审美、自我实现、超越的环境。
有了需求,就去争取、去得到——这应是人类本能,就像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你会挣扎着呼吸。
这是生之欲。
是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织田作的遗言是,让太宰治去救人。
太宰治的每一次救人,其实都是在给那些有着生之欲的家伙们,一次关于“创造”的机会。
太宰治所帮助的每一个有着“生之欲”的人,都会反过来帮助他挣脱“死之欲”的泥沼。
织田作想借他人之手,告诉太宰治“生之欲”是什么。
想让太宰感受生命的意义。
然后好好地活着。
他于泥沼和黑暗中而生,他是颓丧绽开的花。
他是不眷顾光的神明,他是深渊的守望者。
他为一切宠爱所埋葬,他将一生献忠与死亡。
即使他是无谓,是颓靡,是消亡,他也是温柔在此世最后的回响。
——太宰治
当时喉咙好痛,无法呼吸,听见了谁的嘶吼,喉咙太疼了,才注意到嘶吼的人是我。
——织田五年前看过小说,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其中无法脱身。
前四集配乐、氛围、色调恰到好处,将人带回那段心碎的过往,灰色的、细雨不断的潮湿的记忆。
长久以来的信念、理想、拥有的最美好之物被毁于一步之遥,不能强求这样的人坚强。
生命尽头二人的博弈酣畅淋漓、美妙至极,是最后的轮舞。
性格、理想截然不同的两人命运却神奇地相似,交织着,在血泊中开出鲜花。
人活着是为了救赎自己吗?
人生来有罪、原罪,是为了赎罪。
活着需要理由,死亡不需要。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二十四节。
双黑魅力无敌,异能绑定设定挺好磕.. 新双黑值得期待。
个人认为芥川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只是芥川和中岛的心魔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克服,就算已经想通也需要时间戒掉自怜自艾的习惯。
人类既害怕死亡,又被死亡深深吸引。
在城市里,在文学作品里,死亡被不断消费着。
无法转换成任何东西的,仅此一次的死亡,那便是我的愿望。
——太宰治死亡也是伊甸园苹果树上的一颗苹果,可能因为社会阅历和年龄的限制,目前在我看来死亡是解脱,疼痛才是让我畏惧的东西。
我并没有在感伤,这道理我从一开始就明白。
不想失去的东西,总有一天还是会离你而去。
人们渴求的一切存在价值的东西,从得到它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有失去的一天。
不惜延长痛苦人生也要去追求的东西,一个都不存在。
——太宰治最后一句话can’t agree more。
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一开始以为这是人生固有的迷茫阶段。
但是找寻过、尝试过,确实是找不到可以以之抵抗痛苦漫长人生的热爱之物。
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完成既定的人生目标,实际上那些东西在我看来都无所谓,everything in moderation即可,但好像basic rule是活得普通就需要拼尽全力。
20岁了,曾经最喜欢的动画现在觉得越来越幼稚。
就像这部动画,借用张爱玲的话说,就像一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精美的画面无法掩盖人物性格的矛盾和剧情的混乱幼稚,就几点举个例子:1.一场毁灭城市的危机,最后却说是设计好的入社考验。
2.工会社长想要书,却强行先绑架人虎,后要毁灭城市。
3.麻瓜男主整天自怨自艾,弱的时候,被打两拳就趴在地上装死。
强的时候,能跟芥川55开。
4.打架从不打死人,每次都重伤放回去治好。
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照顾低龄观众,既不想让观众难过,又想让他们觉得这剧情不明觉厉,可惜在我眼中这样只会更加脑残。
无论是什么作品,都应该做到世界观和人物性格自洽,只有如此,才会有身临其中的感觉,才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
有人说幻想文学不用,我就笑笑,这意思说幻想就是胡乱想呗?
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这动画设定了里面人物都是智障,设定了男主的实力随机波动,设定了主角团只会重伤不会死,设定了入社考验可以随便毁灭城市?
太逗了。
近些年看的动画里,没一部是这样的。
如果我16岁,那么我会给这部动画5分,因为我只能看到那席华美的袍。
而现在,我只能给出2分,这两分给动画公司精良的制作。
《文豪野犬》终于全部完全落下帷幕。
最后一集燃爆!
所有人物登场,所有cv献声(最后那史诗级的声优表,感觉抖一抖都能掉下来银子) 感谢骨头社亲祖宗,打斗还是一如既往的帅气!
笑点也很萌~ 总得来说这部动画删了原作太多太多的细节了,所以跳的太快太遗憾了(致命的缺点)~场景一级棒,笑点一级萌,战斗一级燃,玻璃渣和糖都是顶级品质!
bgm略没有存在感但是oped都好听到死!
总之,看完以后只有“为之心碎💔”: 为其中所有的文艺字句点赞!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直击内心。
看似很悲观很无厘头甚至中二(?
),却在无形之中救赎着就快要被放弃的理想。
“无论是谁,都是为了寻得生存方式的正确答案而战斗着。
为了寻求什么而战,选择怎样的活法——没有人能给出这个答案。
我们所拥有的,只有迷茫的权利。
”然后永不放弃地挣扎,直到找到答案。
关于织田作之助的回忆颇有几分文艺气质,酒盏、枪声、雨泥混泞,尘封往事,尽数埋葬。
打发时间
前四集的前传故事最佳
設定很嚴謹 劇情都用心但說不出那裡不對
這趟重建何其漫長?人無法選擇他的命運,那是旨意,是字面上的 Destiny,即使它象徵著苦難。人能選擇的是要不要接受試驗,但廣義來說,又有哪件事不是試驗呢?他們因此有能力將它轉為贈與,「如果那是命運的話,必然有其意義,我會全部接受它們並變得堅強。」
我为何要这样勉强自己
钞能力烧钱啊
第二部就比较无聊了,弃了
较上季出色的多
171224-25.★★★★☆.叔亦如此,夫复何求。
虽然很厌恶用一种反文学的阶级体系去规范文学,但既然要用文豪名号作为涌上滩头的泡沫,我就实在无法接受洛夫克拉夫特被中原中橄榄,爱伦坡在江户川乱步面前唯唯诺诺这种弘扬大和民族精神的设计。抛开个人兴趣滤镜,异能的设计也不够吸引人,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看不见也到不了的横滨城市旅游宣传片
看解说都得快进,无聊。这个装逼套路真的很烦 |•'-'•)و
双黑超超可爱!到这季才看出,文豪不过一个幌子,野犬才是本质,彼此咆哮,互相撕咬,疯狂而又痴心地浪荡在横滨街头,保卫无人保卫的城市。但作为战斗,文豪的幌子也变得有趣起来,赞一下这个美国队设定,红字、白鲸和菲茨杰拉德能力都有趣,福泽谕吉的“人上人不造”用的太好了。
比第一季真是精彩不知多少。喜欢织田作。
什么东西,好装杯啊😥罗里吧嗦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
前四集还行,后边烂的出奇,只能说作者想到个好点子和设定,但没有才华。
看了第三季才过来看的第二季,讲真,没有第三季好看。
朝雾卡夫卡,该说不愧是你吗?剧情没啥意义,主要是时髦+鸡汤。我确实不是受众,只觉得困惑和轻浮……轻浮的感觉一方面来源于设定和一惊一乍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来自……不停说谁谁杀了多少多少人来刷能力值与时髦值,但实际上害怕冒犯读者一个主要角色都没死。这就是萌二作品吧。
前八集战斗作画和剧情简直一坨 最后几集才救回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