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评论和影片介绍后,重看了第二遍。
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纯正的喜剧片吧,整个看片过程我都欢乐的不行。
完全不会因为节奏慢而急躁,喜剧的风格没有恶俗夸张那种刻意的搞笑,演员都特严肃认真的去演。
比如,后半段有位名演员客串一场戏,名演员屁股有痔疮难受的不行,但是表演时又严肃的不得了,旁边的工作人员也一本正经,镜头也四平八稳……就是这种设置反而呈现出一种幽默感,让我笑到不行,真可谓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全片最喜欢的地方是当男主姐姐回来参加男主妻子三周年忌日的时候,遇到出站口的僵尸检票员,到田边坐着的僵尸大妈,还有欢快的奔跑的僵尸小学生……太欢乐了。
大叔主角太萌了,绝对是大叔外形同时兼具少女心,尤其是很多小细节的塑造,比如开头早上做饭,拖鞋袜子自制盒饭好评,河边玩水,澡堂洗澡的时候靠着双手在水里移动漂移,看僵尸电影剧本看哭了,拍戏演僵尸被打到爬起来后还拍拍身上的土……等,塑造的太细腻太可爱了。
然后配角塑造也都让人印象深刻,个性鲜明。
看第一遍时觉得好熟悉的感觉,查一查,果不其然,和另一部电影《南极料理人》是同一位导演。
好喜欢这种日常的风格,就只是跟你讲一个好普通好普通的故事,没有什么生离死别,没也没有撕逼斗嘴,不靠剧烈的戏剧冲突……但就是这样平淡的故事,靠着独特的视角,打动人心的细节和幽默感,让影片就像秋日午后的阳光一样,给人慵懒的感觉,却舒服的不得了。
只是到最后,还是没有明白片名的由来,原因。
难道啄木鸟指的是男主角吗?
嘛!
算啦。
反正看了一个好片子。
1.小栗旬的角色很有趣很像我们不自信的时候,迷信着不能穿什么颜色的袜子,不吃甜食就会顺利之类的。
最终还是羞涩拘谨但是他不必迷信那把导演椅。
2.一个死气沉沉的导演带领着一个死气沉沉的剧组拍一个死气沉沉的电影。
3.啄木鸟大叔淳朴的伐木欧桑。
从一出场就很好的说明了他的角色。
穿五指袜和过世妻子的拖鞋。
给儿子做饭。
和儿子打架又心疼他。
4.非常日本的电影。
温吞的表达幽默。
温柔又不过度煽情。
虽然那个剧组真的是在拍一个荒诞且让人无语的电影,虽然日本好多好多剧都像戏里那个僵尸片一样让人无语...5.希望小栗旬演技能更好。
他的拘谨和紧张感可以更自然。
支持小栗旬和他的颜。
役所广司大叔演技一级棒!
6.作为kame和松本润的脑残粉希望杰尼斯让他们多接一些好的电影而不是口水片。
是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子的?
从最初的战战兢兢不敢声张到最后的有模有样信心百倍,然后从别人眼中的路人甲乙丙丁到最后受别人尊重愿意伸出手认同你的才能。
是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子呢?
每天理所当然地吃饭工作,如果没有人打扰,这种日子根本引不起你的任何关注。
但是如果有人用镜头将他们拍摄下来,将你和儿子对坐着,看着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每吃一口饭都用手指沾一块海苔放到食物上的样子记录下来,你也许会发现,这其实挺有趣的。
一个是有一些才能却完全没有自信的年轻导演,一个是每天按部就班认真活着的大叔,大叔还有一个不怎么懂事的儿子,两个人相遇了。
大叔对想放弃的导演说,“我觉得很有意思,看到最后,我都哭了。
”导演一直追问着,“真的吗?
你真的觉得有意思吗?
”大叔认真地反复给着肯定回答,“是啊,我觉得很有意思。
”也许是从这里开始的,导演开始信赖大叔,大叔开始觉得电影是一件比自己的生活要有意思多的事情。
一直隐忍含蓄的剧情,一直铺垫再铺垫的情节以致已经让人感觉到压抑的剧情到了现在,才终于让人有了明朗的感觉。
大叔成了剧组里最重要的人物。
他能帮剧组找到很多的人,能帮剧组找到合适的拍摄场景,还能在剧组里打各种杂工。
而之前描述甚少,似有若无的拍摄也终于变得重要了起来。
电影的拍摄变得顺利了起来,所有人开始对这部电影的投入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导演说话的声音开始变大,当人们问他还要不要拍时,这个随时准备逃跑的导演终于开始大声说,“拍,当然要拍。
”摄影师开始变得认真起来,开始为导演提出他自己的专业意见。
被请来的大牌演员,拍完戏之后,对着不自信的导演伸出了手,很真诚地伸出了认同之手。
一直随时可以解散的剧组坚持了下来,一部几乎就要被放弃的电影继续了下来。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直被压抑着坚持到现在观众到现在大概谁都会露出一种会心的笑容。
当不幸变成幸福,当放弃变成坚持,当人们变得认真而努力,任是无关者也会为他们祝福。
只是,不知道这种笑容是不是所有选择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
因为这部电影的感情表达实在太过含蓄,几乎已经到了稍走神便会察觉不到的地步。
年轻导演对大叔的信赖,自始至终,电影曾来没有正面描述。
只有在导演几乎就要撑不住的时候,大叔在他耳边说,“再拍一遍吧。
”然后无法做决定的导演答应了。
电影的拍摄,导演与大叔在温泉里交流着,明明应该是表达年轻导演与大叔之间感情交流的重要部分,但是两个人之间却没有多余的台词,电影只是告诉观众们,他们在商量着。
大叔对年轻导演的支持,没有一句明显的台词,没有一句类似“加油,坚持下去”之类的鼓励的话。
但是,大叔为导演做了一把不会让他感觉到不安的椅子。
大叔与儿子的感情,只有在别人对自己的儿子指指点点的时候,“我儿子他有自己的想法”大叔的那一声吼,似乎才让人看到了看似一直不对盘的父子间其实外人无法理解的亲情。
而妻子的三周年忌,大叔已经忘记了,而出走的儿子却会在家里准备好一切,然后才呼呼大睡。
点到即止。
那些感情,那些本该大肆渲染的亲情,友情,支持与信赖,本该用大量台词与肢体动作来表达的感情全都被一个点生生止住了。
本该在那个点之后爆发的情感却被沉默地停留在了原地,那份沉默里,电影希望观众自己能够体会那份没有用语言,没有用肢体却确实存在表达的情感。
而最后,偶然相遇的年轻电影导演与大叔,在故事发生后,还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里。
年轻导演继续拍着他的电影,大叔也继续回到了森林拿起了电锯。
只是改变还是发生了。
导演随身带着那把专门为他做的椅子。
也许日后他还会不自信,还会想逃跑,还会想放弃,但是因为身边的那把椅子,因为为他做椅子的人,他会变得比自己坚强。
而大叔在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偶尔会停下来望着深深的深林发呆。
他会想什么呢?
因为《横道世之介》看了冲田修一的另外两部作品《南极料理人》和《啄木鸟和雨》,这位擅长冷幽默的导演将于人与人性格、身份的差异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他并没有存在着对某群体的蔑视,相反,互相成全才是冲田修一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啄木鸟和雨》中,小栗旬饰演的怂货导演幸一拍摄的僵尸片因自己的优柔寡断而颇为不顺,因被役所广司饰演的伐木工克彦伐木打扰而要求其停止工作,这是两人第一次牵绊。
隔几日,克彦看到幸一堪景的车中途抛锚而做起了好人带领幸一看了一天的景。
就此与幸一的僵尸片剧组结下不解之缘。
一切都好像命运安排好一样,如果没有克彦等人的伐木,雨水就不会淹没幸一原定的拍摄地,而幸一也就不会堪景时遇到质朴的克彦,两人互相成全的一段历程也就不会开始。
先说故事主线幸一,幸一在真正了解克彦之前,对真枪实弹拍电影充满迷茫,台词怎么改、怎样对待有自己想法的演员、超时都是软弱优柔寡断的体现,在遇到克彦之后,因后者不了解其身份,直接以“没用的”直呼幸一,就好像啄木鸟一样,叨破了幸一被人冠以“导演”之名的自我屏障。
另一方面,克彦从局外人变为群演,再当起制片人、演员导演等等职务的过程中,幸一也因为与克彦儿子相近的年龄而受到后者的照顾:你不是不好意思坐导演椅吗?
我给你做一个,咱堂堂正正的做;你不是拍群戏没演员吗?
咱给你找;你不是没场务吗?
咱给你当!
而幸一也在克彦这样一步步实打实的鼓励中加速成长:从无法判断接收他人意见,到“好,我是新导演,采取有经验的人意见确实不错”再到最后坚定自己的感觉,幸一的幸不仅在于25岁就做了导演,更幸运的是更加对自己有自信,能够作出决定。
而作为一直在帮助幸一的克彦,因为与儿子关系疏远,同时儿子又不上进,所以难以理解儿子的想法,儿子离家出走,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干着急。
而幸一,一个25岁没有跟随自己父亲做宾馆反而做导演的家中长子,却让克彦明白自己可能没有办法理解儿子的世界。
当忘记亡妻忌日匆忙赶回家要准备祭祀的克彦回到家看到早已把祭祀用的物品准备好而大睡的儿子时,克彦真正的被感动了一番,而家庭聚餐时为了儿子与别人发火,也让儿子感动一把。
影片最后,由海边、大鲨鱼道具以及浑身鲜血的演员来看,幸一已经投入到下一部电影的拍摄中,而新的演员也是当红明星,侧面的证明他的僵尸片成功了;克彦的儿子也开始跟随自己的步伐开始做一名伐木工,两人的父子关系得到修复。
海边的幸一坐在克彦送给自己的“导演椅”上,意图回想克彦鼓励自己的那段时光,而克彦也在伐木过程中,望向远方,可能再也听不到“请停一下”的要求,但两个人的轨迹都已经被互相改变,往好的方向改变。
回想《横道世之介》中,世之介给辍学生子的朋友鼓励、帮助同性恋男青年克服不与人交流的障碍、让混混女改变人生轨迹,而众人也给世之介带来了精彩而短暂的一生,让他学会爱和关心;《南极料理人》中西村淳用各种美味帮南极观察站的考察队成员度过与世隔绝的考察工作,而自己也在考察结束时明白幸福的真谛。
这种没有蔑视、没有冲突,只有相互给予的态度,也许就是冲田修一想要表达的核心,同时也是这个浮夸社会下我们最需要的电影。
看过导演的另一部《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又看完本片,我初步感觉到导演喜欢表达的母题是“无聊”。
“熊谷守一”,在小院中不出门30年宅居生活,把“无聊”的生活过成了史诗。
通过放大镜一般的眼睛去发现无聊中的丰富、复杂、诗意。
在这部《啄木鸟和雨》中,日本著名的有情色电影之称的《失乐园》中的帅气儒雅的中年男主角,在本片中老了将近20岁,身份变成了伐木工人。
意外地、被动地卷入了在他的伐木林附近拍摄的一个电影剧组。
起初他不情不愿,无精打采,将剧组人员一再的帮忙请求视为对自己的打扰,但逐渐地他对他所陌生的拍电影产生了兴趣,变得热情主动起来,甚至显得过于热情主动,作为吃瓜群众把瓜吃得很香。
无意中认识了年轻的电影导演——一位沮丧得想要逃离的25岁年轻人。
在看了导演扔给他的剧本后,他对电影燃起了更大的了解和参与热情。
在他的精神鼓舞和实际参与下,剧组的拍摄也变得顺利起来。
年轻的导演终于走出了沮丧情绪,拍出了感觉和水准,得到了电影前辈的认可。
年轻的导演感激这位伐木大叔,然而电影竣工,剧组离去,伐木工人又回到了原先枯燥无聊的生活。
当他再次举起锯子伐木时,停下来看前方,期待再次有人来打扰,然而,树木除了鸟鸣,再无其他动静。
那一刻,我有种伤感。
剧组的来临、他对剧组的参与,给了他生命一段难得的假期,给他带来了新的生命体验,甚至让他迸发出了前所未见的潜能,他用他的热情鼓舞、拯救了另外一位年轻人的职业生命。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喧嚣终归沉寂。
生命中有些东西也许已经改变,记忆会留下一些趣味和温暖,但并未改变生命这盘大棋,继续沿着原先枯燥的路子进行下去,直到终局。
我觉得,这部片子真是把人生的无聊拍出了带感的高度。
就像那寂寂夜空,突然一朵焰火划过天空,让无聊的夜空,有了一丝活力,然而很快,焰火寂灭,夜空重归寂静,甚至比焰火来临之前来得更加死寂。
直到最后,电锯声停,大叔环顾四周,我才想起问,那么啄木鸟在哪里?
天气预报一直全国晴好,可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每个人瞠目结舌;平淡的生活一直周而复始,可突然闯入的人引起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从一开始,就有一条尚未弥合的父子裂痕如影随形。
一个难以理解,或者懒得去理解的儿子,一个同样刚开始看上去毫无责任,一无是处的囧货。
这个世界的青年人在大叔眼里,也许都差不多的不上进。
憨厚大叔就这样一点一点上了贼船,扮僵尸,看样片,偷偷的开始认上了真。
热腾腾的温泉里大叔呼啦呼啦的向囧货靠近,小导演就羞涩的缩向角落。
有趣么,真的有趣么?
囧货夜深人静地竟然要逃离,哪里知道,大叔有爱的在车里看剧本看得哭了鼻子。
囧货囧的连名字都跟大叔的儿子一个音,大叔心里还是想着儿子回转的吧?
开门却是这个畏畏缩缩的小青年,畏畏缩缩的吃着海苔,畏畏缩缩的承认了自己“工头”的身份,嘎吱嘎吱的边吃边下棋。
那个夜,从那个树墩开始,父子的感情应该有了弥合的机会。
哎哟,黑袜子不能穿,甜食不能吃,囧货连导演的椅子都不敢坐,害得大叔大咧咧的坐下,又怯生生的起身。
囧货皱起的小眉头里又是吃噎得难受,又是被催促的焦急,又是不吃甜食的郑重。
然后,华丽丽的柏木导演专用椅出场了,二十五的幸一,这一刻取代了10岁的浩一,跟着大树一起成长。
再次温泉相遇,大叔和囧货竟然对上了台词,热腾腾,暖洋洋。
村里的人们被大叔号召来帮囧货拍电影,大叔专心到深处,竟然忘记了亡妻的忌日。
生活似乎又归于平淡,亲戚,儿子,打理好的丧服。
在剧组新奇的日子,有点让人怀念。
大叔在水里回想僵尸,顶着毛巾的囧货笑吟吟的呼啦呼啦向大叔靠近,与初次相见恰恰相反。
心,慢慢都化在水里。
火爆大叔一手翘开囧货的嘴,打破了不吃甜食的誓言!
你爸爸一定不会后悔买了摄像机的。
说着这个的时候,大叔未尝没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态度吧。
你争我抢的两个人,早已不是初见时的牢骚大叔和自卑骚年。
天边一朵云,下雨还是晴?
怕虫子屁股疼经验丰富的老头子VS一丝不苟我行我素的囧货。
呆瓜遭表扬,竟然哭得梨花带雨,什么自卑呀迷信呀,都滚远远的吧。
大叔都破天荒的体谅了儿子,人心,都有放松的那一刻。
大雨下不停,囧货迂到了家,一个人闯到大雨里看天,忽然好像听到“天要晴了”,眯缝的眼睛奋力的透过重重雨幕望向山脚,慢慢的,费尽的张大,渐渐露出欣喜地笑容,大叔来了!
天,真的要晴了!
激情四射的全剧组,成功完成狗血的僵尸大胜人类,一声OKです喊出,天,也哭了!
囧货走了。
父子俩安静的吃着饭,听着新闻,天气预报又是全国大晴!
海边的剧场人员忙,柏木导演椅孤零零的看着海,看着人来人往。
囧货还是那个乱发,那个挎包,一本剧本。
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人喊,想搬着椅子走,又搬不动,恋恋不舍的看了两眼。
林间,大叔又开始锯木,啄木鸟在哪里?
其实已经偷偷的啄了很久。
或者哪一天,不经意间就能相见。
慢慢的看了四天,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不想放过。
这样安静的没有什么太多台词的片子,想评论,其实又评不出什么,想白描一样的纪录所有细节,其实不如再去感受一变。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些有些性格极致的人,一些暗暗流动的感情。
细细去看这些表情,好像就明白了所有的心理活动。
表演,真见功力。
“今天不要穿黑色的袜子。
”“穿蓝色的也不好。
”“在拍摄期间不要吃甜食,拍摄就会成功。
”“我对自己说的。
”看到这两个情节我想到很多生活中的对应。
紧张的话握住右手的无名指就可以缓解,做很多事情前数七下就能过关,高考放榜时守在电脑前,把手一只放在膝盖上,一只放在鼠标上,关掉其他所有页面,不能盘腿。
保持这样的姿势的话,就会有好的结果。
常常给自己很多心理暗示,如果这样做的话。
保持这样的习惯很久,也没试过去探究原因,但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有一次,预备要数七下的时候,忽然觉得“为什么非要这样不可呢”,然后没有数。
对一些事情的执念不再像以前那么深。
依然坚持的习惯还有些许,对此也只是抱有模糊的意识。
看到幸一的时候,感受到一种相似性。
只不过我从来不知道那是不自信的表现。
不像幸一的不自信是外漏的,也许有一些不自信是潜藏得连自己都不甚了解的,原来如此。
从以前就很喜欢小栗旬。
但是从“自己喜欢的人”到“能看到自己一点影子”的人的转变,好神奇。
大叔硬把甜食塞到幸一口里,然后幸一笑了,两个人开始争着吃的场面,是整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情节。
“今天不要穿黑色的袜子”然后幸一穿了黑色的袜子。
有时候,心里的声音不一定是对的。
如果你的心在逃避什么东西的时候,不妨相信肢体。
能认出各棵不同年龄的树的大叔,送给幸一一把自己做的椅子,幸一最后的“当然拍啦还用问吗!
” 还有结尾的海边。
每个细节都有动人之处。
那种忘年之交的情感很大气,让它不同于一般的文艺片。
很特别的故事和视角。
最重要的是动人。
原本只是想说找部电影来看吧,室友随便传了一部给我。
却完全是超出期待的喜欢。
也许最高兴的就是意外相逢时吧。
所以动人加上意外加上小栗旬,就等于看完后我到操场跑着跑着跑了五圈,还浑然不觉。
对于这样人物关系简单,事项单一,镜头美丽的日本慢节奏片有种迷之吸引力。
导演冲田修一之前片子《南极料理人》就是类似的画风,这部片子在绿意盎然的森丽取景更有天然优势。
正宗日系滤镜,景色优美的治愈系电影。
宁静山村的伐木工克彦桑,年过60,妻亡三年,与儿子关系略显紧张,沟通欠缺,近期比较在意的是妻子三周年祭,并各种叮嘱儿子空出那天,一起做仪式。
爱吃海苔,善于木工,连脚袜鞋,入戏易深。
幸一君是25岁的菜鸟编剧+导演,自编自导的僵尸片拍摄地选取在克桑所在的山村。
幸一现场安静拘谨,缺乏导演的现场导控力,不好意思随时挂在口边,低头啃手指,大帽衫踹手,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不自信的心理暗示并且随时准备从现场逃跑。
整个拍摄团队散漫,自己却又无能为力。
由legal high里的菜鸟律师作为副导演,与克桑鸡同鸭讲的第一次沟通开始了摄制组与克桑的联系。
通过接触,克桑发现那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这么没用的话直接辞掉就好了嘛,一点用都没有。
羞涩拘谨的导演依然すみません、あの。
通过一起泡温泉,送导演去车站(其实是逃跑),克桑对拍摄的剧本格外感兴趣,一脸期待的听导演叙述剧本内容,越听越兴奋。
导演也逐渐激动,但极度不自信的他已经做好放弃的准备,于是就把剧本送给伐木工克桑。
一方,开心的克桑饱含热泪的读完剧本,并将它放置在忘妻的忌台上。
另一方,幸一的逃跑计划泄露,副导演带人来又将他带回去,这个过程中被打骂的场记却趁机跳上了火车,与糟糕的摄制组撒有娜娜。
悻悻然中,幸一去找克桑要回剧本。
这一段中克桑不停吃海苔的关心脸,以及与幸一用黏糊糊的吃海苔的手下象棋的那段长镜头,特别有意境。
木讷质朴的伐木工基于友好和客气,不断地帮助准备不足的摄制组充当群演,解决群演不足的问题,甚至假装感冒旷工,拦住影响摄制工作的往来车辆,忙忙碌碌地当起了场记,让整个村庄都成为了摄制组的后盾,渐渐给予幸一信心,通过强制喂食甜食,打破了幸一固有的迷信思维,逐渐幸一成为了一个说话大声,把控现场的稍微成熟的导演。
对自己失望的幸一,孤独地坐在大叔下,将原本属于身份和尊严象征的导演椅空在一边。
拍完僵尸戏的大叔,很自然地坐在椅子上吃饭,被副导演提醒这是导演椅后木木地站起来,慢慢移向幸一。
指代不明地告诉他,树要参天,尚需百年。
你才25岁,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不好意思坐摄制组导演椅,克桑回家赶出原木的导演椅,目测是需要靠挪才能移动的重家伙,专门给幸一送去。
在与幸一逐渐深入的沟通,克桑也慢慢了解儿子,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把自己老一辈的思维强加在他身上。
两个人的互动片段颇有感觉,泡澡,下棋,大树底下吃饭,甚至有福利镜头——两人在温泉探讨剧本。
忙碌起来的大叔,在妹妹的提醒下才发现,已经把妻子的三周年祭忘于脑后。
怅然回家才发现儿子已经回到家,并将正装熨帖妥当。
与前面片段截然相反,父亲逐渐理解儿子。
拍摄即将进入杀青阶段,克桑发挥了天气预报的功能,让结尾片段在雨后天晴的片刻中完美成功。
摄制组离开宁静的山村,儿子跟着克桑留在山村从事伐木工作。
一如往常的克桑伐木的过程中略有停顿的镜头与开头相呼应,曾经被打扰过的心境并见证美好的回忆想必又回来了。
那些被叨扰,被需要的时光在未来岁月中伴随着呲呲呲声将会慢慢消失。
但无法否认,像雨后天晴一样,有个人年轻的导演因为他而自由成长,也是自己简单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幸一在下一部片子的拍摄中,带着克桑的礼物,却依然发挥了羸弱导演的本能,扛不动,但那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这种象征,因为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已经过去,所以最后,就让椅子安静地听大海的浪声,因为,我要去奔赴下一个征程。
“那个,这很有趣吗?
” “有趣啊,你快继续说。
” 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正确,祈求偏执的规矩可以让磨难自己溜走。
我无法肯定自己,所以被认可的时候,我生硬地向你道谢。
日本电影的柔和,不经意地将一切都安放好,所有的一切水到渠成,理应如此慢慢前行。
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总喜欢出现两个陌生人的相遇相知相互影响,特别是两个冤家一出场,你知道他们最后一定亲密无间搭肩看斜阳。
我仍喜欢人和人的相遇。
每一个个体,都独一无二丰富得像宇宙,两个人的相遇,都是更独一无二的浪漫。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经历和伤,再凑到一起彼此磨合。
所以无关年龄身份和相遇后的结局,无论好坏,都可以视作对方的痕迹。
日本乡村僵尸题材
看得我浑身难受
完全无感。。。也太长了,戏中戏也是我看过最差最无聊的。
民风淳朴 。 。
总感觉跟自娱自乐有点像,也是农民也是拍戏也是木架木架一团糟,但是这部电影似乎少了点胡扯的成分多了些温情在里头,相互救赎,日本电影最喜欢的啦~还有就是笑点真的比较奇怪,哈哈哈哈哈哈
嘈杂过后,还是树林和大海。
还是不错的,前半段很搞笑。
缓慢的节奏,简单的剧情,慢慢渗透出感动的情愫。
治愈系
脱力大叔萌是血萌。坐在树上两脚荡来荡去,在温泉里横向移动,一举一动,让人爱到血崩。全是生活,比爆裂片类型片好看多了去了。
典型日本片的节奏就是慢跟简单。擅长从生活琐事着手,讲人文讲生活。
前两天偶然听了星野源《フィルム》歌曲并看了其“丧尸”题材MV,网易云网友的评论让我得知这首歌是电影《啄木鸟和雨》的片尾曲,因而就决定(在重温《横道世之介》后)看下这部电影:1.虽然故事感觉挺有意思,但我还是挺怀疑田边幸一这样的人物性格能找到投资拍自己的电影?2.啥?“僵尸不会跑步”?田边幸一导演,你是不是没看过2004年的《活死人黎明》、2009年的《丧尸乐园》等片?3.片中两位主演役所广司和小栗旬在现实中亦均担任过导演。 ©豆瓣 → 在豆瓣查了下,目前为止,役所广司只导演了一部《蛤蟆的油》,而小栗旬也只导演了一部《五个暴走的少年》。
不相关的就不要扯进来啦!:)
一个好剧本对于导演来说确实是攸关生死啊......
一半棄~
太慢了,看不懂!
可能是个治愈的,细腻的故事吧,然而,可能节奏还是太慢了点,看了一个小时,大概知道想表达什么,却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了……
说实话,不是很理解这样的角色塑造。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导演,充满了废柴的气息,最后居然众星拱月,让他一举成功。我看不出他有什么潜力,应该是作者个人的想象吧。就像某些电影里,一无是处的废柴男主被白富美女主出钱,出力,出感情 力捧一样,都不是童话了,就是神话,神经病。
喜欢这类静水深流、笑点偶发的电影,就像真实的生活一般。
简洁流畅的叙事,细腻琐碎的故事。最难得的是有一种难得的气度。日本电影在小情怀方向走得很远,情怀大于故事,而那些不动声色的小幽默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电影化程度极高的结构和丰沛的配置填埋了戏剧冲突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