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手法不算纯熟,有些地方的过渡比较牵强,剪辑上显得比较稚嫩。
演员的发挥属一般,比较中规中矩,为表演而表演,缺乏个性化的发挥。
情节还算过得去,但在取舍上有些偏颇。
最有亮点的是,有些画面的感觉很协调,颇具大师风范,不知道摄影师是不是高手,或许导演本人对此就有很深的功底,尤其最后,画面非常有美感。
给三颗星就是因为风景不错,该片作为旅游观光向导可以,身为一部悬疑片还不够格,再说黛咪摩尔也老了,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发生艳遇显然已经不适合她这个年龄了,片中只有当丈夫把她从船上推下水,摩尔露出小腰的瞬间稍稍显示其当年的风韵
只是刚好碰上我的心情很是个一般般。
既然都这么一般般下去了,就恶毒地评论吧。
这是一部非常拙劣的电影,如果他是本书的话,还可以,看书的时候有时是可以接受一些超自然力量在不应该出现的场景下出现的。
但是如果是电影,就很难处理。
前三分之二都处理得很好,包括女主的朋友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那场,很经典。
但是当女主朋友出现在小屋里给雇佣的男配钱之后,整个剧情就急转直下的差。
这是一个阴谋,就请老老实实地走这么一个阴谋故事来,完善它,让女主识别它,突破它自救。
既然有些安排是特意的,那么就让这些特意的安排露出本来面目,不要想想又加个温情鬼故事进去,不伦不类。
尤其是男配被附身,这种狗血的情节也能搞出来,编剧才真的是缺乏想象力,更别说后来还把场景搞成七年前重现,跟预言似地。
最后那个可爱的老头说要让安德森的灵魂安息,我刹那间觉得这原本应该是一部专访安德森的鬼片才对吧。
一个鬼被卷进了一场阴谋,不愿意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和屋子被利用,于是真实现身,发泄自己的怒气……总而言之,这部戏,DEMI MOORE已经老了,编剧又毫无逻辑,导演也无所谓观众的判断力,是阴谋片的败笔,给个两星不过分不过分!
拍此戏的时候 我已经有点接受不了曾经的大美女也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老的够快了 那时候我在电影院和有好感的男孩一起看 还分不清好坏片的差别 但我记得里面的男主角 不帅 可是就是有着那股子的迷人味儿 或者是男人味儿 让我怦然心动 而摩尔穿着UGG的棉靴跟便装 是那么的吸引我以至弥补了她那被岁月摧残的脸 四年之后 在家自己重温了这部电影 让我有点揪心的怀念 我想我怀念的不是这部电影 而是当时的场景和当时的人 我们不也都逃不过那岁月的摧残么
我去看这部电影很大因素是因为DEMI,明显她已经够老了。
故事的寓意,前后两起凶杀,前后“三起的葬礼”,背叛总是没有好结局的。
也有几处看不大懂的地方。
觉得有2个地方:1、写字板的和水中提起的“别忘了看看你的背后”,不知道是不是有更深刻的含义。
2、“死去的人也许更想念活着的人?
”,ANGUS去拿胶卷是为了毁灭证据还是为了怀念?
有大明星的恐怖片一般都不怎么恐怖,我认为!
我说这位美女咋那么眼熟捏,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黛咪摩尔,失敬失敬!
其实,整部片子我还有有疑问的地方,主要是在最后一个三个预谋杀害瑞秋的坏人窝里反的时候,PATRIC(有没拼错)看到钩子放下来的时候眼神很恐惧的样子,是看到鬼魂了吗?
还有,最后PATRIC跳崖之前说,我不是PATRIC,那时候到底有没有被附身呢?
难道一切都是要历史重现??
还是我一向的观点:鬼都不讲道理!
如果这部电影不打着希区柯克式悬疑惊悚片的招牌,我觉得影片反响起码比现在要强一些。
这片子让你很难评价。
感觉导演既想拍得风起云涌,又舍不掉云淡风轻。
以至于片子的节奏和风格始终在两者之间游走徘徊。
而结尾又落入了好莱坞悬疑、惊悚类影片的大俗套,让人觉得乏味。
如果结尾能做的再巧妙一些,影片的质量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黛米摩尔确实老了,和年轻英俊的男主角站一块,明显是大姐姐和小弟弟,看他们谈情说爱觉得有些别扭。
影片中的出场人物稍微有些繁复,倒不是人数太多让人眼花缭乱,而是很多人的出场让人误以为是导演埋下的伏笔,而等你看完电影才发现,原来都只是些跑堂的过场而已。
噱头大于实际内容,也就是说这部所谓的悬疑惊悚片其实并没有达到吓人或者说惊悚的效果。
几个吓人的小桥段的运用也稍显老套了一些。
故事主线有些松散,故事的发展进程中也时常出现让人不知所云的段落。
影片整体构架不够干净利落。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对拍摄地点的选择。
小岛,灯塔、海边的小屋以及小镇,都是很赏心悦目的优美场景,是个适合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景色怡人是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
此外,影片的配乐方面也算精良,较好的烘托了主题思想。
好莱坞其实不乏好的导演和演员,也不缺美元来烧,但最缺乏的,其实还是一个好的本子。
没有好剧本,其他条件再优越也很难拍出真正的精品。
如果按照希区柯克悬念小说来设计这个电影的结局,我想到Racheal回到灯塔,发现一切都不曾有过,就算是一个扑朔迷离的结局了,我们始终在猜想究竟light keeper是鬼魂重现还是由于Racheal的精神问题看到的幻觉呢?
但如果是幻觉为什么7、8年前已经死亡的人会那么清晰地甚至完全吻合的出现在自己的眼中呢?
所以我们相信落脚点这应该属于人鬼之情。
只是可惜溺水的儿子始终和母亲阴阳相隔,只是在噩梦惊醒的时候出现半梦半真的幻觉和深深地内疚情绪。
由死去的儿子的营造的恐怖氛围原来并非真实,但母亲与儿子冥冥之中又能有种灵犀,这就是似是而非,亦幻亦真。
电影给我们一个婚外情的疑似结局,让一切唯美的猜测成为幻境,原来不过是卑鄙的谋杀全套,当Racheal慢慢沉入海底之时,却是儿子的提醒让她死里逃生,让儿子的闪灵由真入假又成真,还好结局有惊无险。
light keeper终于最后关头亡灵重显再度上演7、8年前的惨案,一夜之间3人死亡。
不想追究故事结局和情节,也无所谓闪灵的真假,我惊叹的是我是如此深爱电影拍摄的地点,英国北威尔斯地区的 Llanddwyn岛,看海风、海水、礁石、海滨小屋、马,在镜头下构成一个与世无争超自然的和谐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大自然的原貌让人心动,觉得神圣。
恰好那夜心情抑郁,没想到看完片子后,觉得很轻松,一个人似乎也很完美,苦苦地笑:)
刚看完,觉得这个片子拍的很不错,有些出乎意料。
画面很美,岛屿上的风景很唯美,灯塔、岛屿、海边的马、草地……镜头感很强。
个人觉得整个故事的叙述手法也很独特,随着影片的推进,很多疑团慢慢得以解开,一步一步都扣人心弦,越到结尾越发吸引人,可以说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很完美。
影片的背景音乐超好听,那首《暴风雨中的女孩》,旋律优美,看完后就找了下载来听,越听越有味道。
钱,这个东西真害人不浅,不论是朋友还是情人,居然都因此出卖她,不得不让人心酸。
很不错的片子。
虽然片名翻译的不是……太好。
以为是科幻性质的。
其实,应该算是部爱情片。
非常唯美,无法形容。
如果最初知道是部爱情片,我可能不会去看。
人和事物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错综复杂,充满了迷惘、交错与惊喜。
世间男女,几多浅薄与世俗的闹剧,难得有这样简单又深邃的片子可看,要谢谢那个把片名翻译成《神秘群岛》的人。
喜欢里面的音乐。
浓郁的苏格兰风情,很久没有再被音乐感动的经历了,这次例外。
听到了就一直想哭,没有来由。
Demi moore老了,却老得如此有风韵。
那么美丽又孤独的一个爱情故事。
女主角虽然最后死里逃生,可是,她注定要孤独的走下去。
如此苍凉。
在百度和天涯上,大家都想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这些音乐,不知道作者,曲名。
我在Itunes的商店上找到了,可是不接受中国的Paypal,唉,世事总有遗憾。
记一下作者的名字Brett Rosenberg ,还有他的音乐网站 http://www.bigdogmusic.com.au ,可以在那里听一下这些音乐(Audio)的sample,非常的,让人忧伤。
非常。
值得去看的一部的难得好片。
悬疑惊悚片拍得跟爱情片一样美。
摘去背景时代,简直就是完美的哥特小说故事。虽然剧情上没有出人意料之处,但是从配乐到节奏都很好,如果是古典惊悚悬疑故事爱好者的话(譬如我),这部电影简直正中红心啊。五星虽然够不上,可谁叫我好这一口呢。。。
女主演技不行一点也不想丧子的妈妈
看完基本无感,女主角挺漂亮。
情节紧凑有张力,导演不错。
理由一样。06.12.10
与父母同看,剧情不记得了
还是那样喜欢黛米
20061107@中华广场 同某人看得暧昧之极的一场电影, 但当时及后来什么都没有发生....情节什么的烂得要命.
丧子女作家瑞秋为了离开充满儿子回忆的伤心地,动身前往乡下渔村继续写作,远方的灯塔和神秘男人给她带来了浪漫而危险的灵异情事。也是两千年时特色的美式恐怖,大牌演员、悬疑为主和纯粹简单的情感内核。该片剧情转来转去还可以,没想到06年引进到国内的片子是有鬼魂存在的。电影里最优秀的是强大的古典气息配乐,非常出色,还有取景地的优美宁静。
很美的电影。2024/3/3大森家
以为是恐怖片,原来是谋杀片
我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在苏格兰。配乐很好。海景和灯塔都很迷人。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深夜咆哮的大海。
想玩倒行逆施,先学学这个,抛除优美的风景和凄美的音乐,这片子在故事上也不错,没有完完全全的阴谋诡计,从中间开始翻牌,这就意味着,一些超自然力量会在结尾和高潮中显现,做人太恶毒连鬼都看不过去,影片在一些地上上的处理太粗糙,令人出戏,但总体还不错,黛米的表现也很棒!
节奏过于舒缓,前面有点拖沓。整体还是很喜欢的。
1、蕾切尔和莎朗第一次讨论蕾切尔要去的海湾时,那镜头也太怪了吧,分别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镜头给到对方而不是说话的人2、电影分别有托马斯和安格斯两个已逝之人的鬼魂,他们分别在不同方面帮助了蕾切尔,不同于一些恐怖片中鬼魂作为伤害源
3.5扣掉半分是因为“为了女主角能活,死骗子被迫爱上了女主角”
唯一一部在电影院看的恐怖片
很耐看的悬疑剧,剧情发展单一、节奏真的太缓慢减少一星
摄影很舒服,从来对灯塔没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