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惊天大案骇人听闻 中国警方远赴莫斯科第2集:陈尔力被劫持 赵莹欲抢偷渡客第3集:四海旅馆遭抢劫 倒爷联合欲报复朱三第4集:赵莹初识陈尔力第5集:牛振洗劫商品店 陈尔力以身犯险第6集:朱三打架进监狱 倒爷联合出面指认第7集:罗秀秀应聘文秘 陈尔力夜访二姐住宅第8集:五人组集体入狱第9集:秀秀与警方合作 牛振临时脱逃第10集:陈尔力结识李东平第11集:鲍里斯接到密令 牛振被抓获第12集:牛振中计泄露消息第13集:二姐展开报复第14集:马长江收留逃犯 中俄警方联谊第15集:牛振同伙落网第16集:二姐嫁祸中国警察第17集:谢尔盖局长醉酒出丑第18集:二姐抢劫货车第19集:陈尔力误陷警务室第20集:抢劫团伙分道扬镳第21集:警方枪战拉斯普丁第22集:连夜奔袭抓劫匪 赵二姐穷途末路第23集:警方全城通缉二姐 陈尔力设计查内鬼第24集:鲍里斯内鬼身份暴露第25集:二姐落入法网 陈尔力追击“漏网之鱼”第26集:二姐坎坷经历揭晓第27集:苗永林东欧遇险第28集:苗永林回到莫斯科 俄罗斯警方又生变故第29集:陈尔力救回苗永林 五人组私自押解回国第30集:五人组踏上归途 庆祝生日苗永林感慨万千第31集:莫斯科行动大结局:众劫匪接受审判 五人组二十年后重聚
今天看完了这部剧。
前面还行,后面有点拖拉了。
我开始快进了。
夏雨演技没毛病,其他演员也不错,包括边缘配角匪首的小弟,偷渡牵线的小胖都很到位。
里面各种俄罗斯大妞也很漂亮。
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地方是个人都能觉得有bug的,却还是要这样拍出来。
都2019年了,还这样真是……例举几个:1,陈尔力被朱三抓了,朱三喊他给老葛打电话。
老葛在那?
在公安局监狱里,陈尔力打过去貌似机智的找了老葛通话解除了朱三的怀疑…… 好吧… 那个大哥大可是朱三的。
当时没百度搜索马上查不到是那里的电话。
过后打一个呢?
2,赌场那段,路线图选了就那样随便放就算了,还没监控… 赌场中国服务员牛啊,路线图偷了辞职后还在俄罗斯大街晃。
3,定罪要受害人,是不是杀了人只要没人看到,把人全杀了,真就死无对证了。
4,嗯,全剧美元,俄罗斯这是美国殖民地吗?
全剧美元流通的模式。
剧荒的时候乱入的,因为小时候看过中俄列车大劫案改变的电影(童年阴影…),加之看见演员表里有夏雨和姚芊羽,还有改邪归正的“高育良书记”,都是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员,感觉应该不会太差。
网上的剧情简介:《莫斯科行动》改编自上世纪轰动一时的中俄K3列车大劫案,讲述一群犯罪分子潜逃国外,为缉捕涉案人员,公安部随即成立专案组赶赴莫斯科追捕犯罪嫌疑人,在异国展开一场曲折惊险的追缉之旅的故事。
网上剧照,侵删:
剧荒的时候乱入的,因为小时候看过中俄列车大劫案改变的电影(童年阴影…),加之看见演员表里有夏雨和姚芊羽,还有改邪归正的“高育良书记”,都是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员,感觉应该不会太差。
网上的剧情简介:《莫斯科行动》改编自上世纪轰动一时的中俄K3列车大劫案,讲述一群犯罪分子潜逃国外,为缉捕涉案人员,公安部随即成立专案组赶赴莫斯科追捕犯罪嫌疑人,在异国展开一场曲折惊险的追缉之旅的故事。
网上剧照,侵删:从剧照和剧集来看,制作还是比较精良的,听闻剧组是到俄罗斯实景拍摄了三个月。
其中部分影像应该是历史材料,但是有些场景一看就是现在,不过也没办法,因为很难恢复原貌。
总体来说,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剧集的。
1.节奏明快不拖沓跟美剧当然没法比,但是跟一般的国产注水剧比,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腾讯上看的,一共31集,已经算是良心剧了。
因为犯罪头目一共是4个,所以也有点类似美剧,几集解决一个犯罪分子。
而且没有为了照顾观众,强行玛丽苏或者大团圆。
比如说其中一个犯罪头目牛振,他本想利用自己的情妇秀秀,施展美人计绑架企业家余得海。
没想到反被秀秀利用,将他逮捕入狱。
按照一般国产剧的尿性,秀秀肯定得和余得海好啊,好在没有,起码是个有基本逻辑的电视剧了。
2.角色比较出彩主演不必说了,夏雨是影帝,姚芊羽也出演过多个流行剧了,但说专案组的其他几位,康志国圆滑机灵,姚凯正直成熟,老郑沉稳有经验,孔杰文弱内敛,还是比较好的传达出角色的神韵的。
还有配角也很出彩,比如蛇头马长江在面对犯罪分子的狡黠劲,小动作和小眼神,都挺好玩。
3.台词设计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凸显苏联的文学气质,剧中黑社会头目说话都充满哲学性,穿插夏雨扮演的陈尔力的旁白也会说出俄罗斯作家的作品,比如契诃夫。
蛮有意识的。
我吧看电视剧就是一乐,这部剧也算良心剧集,值得一观~最后吐槽下,姚芊羽是整容了吗?
以前多好看啊
8.5分,8分电视剧,0.5分给中国剧。
根据中俄列车大劫案改编,《余罪》导演张睿执导,很早以前就自己感觉夏雨和张一山有点像,那种气质一看就有演卧底之类的底子,这次导演果然让大金牙来主演这部演不好分分钟原地爆炸的国产犯罪电视剧,据说这部戏70%的钱用于制作上,相较于现在其他国产剧,请一个流量明星小鲜肉的钱占了成本的80%这类剧,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先说人物吧,剧看了7级,夏雨的英雄形象塑造无话可说,让我想到了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陆毅,而张志坚的局长一出现我就忍不住笑了,果然要玩这个套路吗?
而事实说明,在现在演出的剧集里,莫斯科行动完全可以追随人民的名义的脚步,亦步亦趋而不是像其他的剧望尘莫及。
非要吹毛求疵的谈夏雨的缺点也只能说是他的人物设定有点略微的英雄化,但是还是对比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陆毅,其实也是一样啊,国产正剧里需要一个如此正而且打不倒的人来撑起全局,而夏雨成功的做到了。
再说其他,好吧我只能说其他,因为确实没有几个脸熟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震惊,导演是从哪里找来这么一群演技好气质足最主要的是跟真实人物如此相近的演员的呢?
不信大家可以翻翻度娘,比如剧里的牛振和真实人物牛震长得差不多,相似度能有80%以上,可见导演是花了功夫费了心思的,而人物的塑造上,剧情的剪辑编排上更是让我感觉这是一部良心剧的最大原因,7集过后,每一个人的形象都跃然纸上,多疑狡黠到神经质的牛振,对自己女朋友的那几场戏更是把这个人物的心里刻画的淋漓尽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二姐,在抢劫中放过了那对母子,原来内心深处也有为人母的温暖,这里插一句,导演基本都是按照真实故事拍摄的,其中四个主角都有真实的形象,由于二姐人脉广,劫匪中确实有“二姐放一包常抽的翡翠烟在包厢门前其他劫匪都不进”的惯例,包括倒爷趁着车速慢逃跑而劫匪拉下火车制动停车去追的事,都是真实的,虽然最后四个主犯都是死刑,但是在我翻阅的所有资料里,俄罗斯火车大劫案的描述基本都是,抢劫,伤人,强奸,而没有杀人,我特别关注了,现在分析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不想太绝给自己留后路,二就是都是中国人还有点怜悯之心,这也就给导演更多的空间可以塑造出更加立体的人物,话说话来,还是二姐的人物形象上,她可以果断的去捞朱三,也可以赌场上阴朱三造成他和夏雨的嫌隙,也可以得知朱三抢市场的时候默不作声,更会在火车上放过那对母子,听猜测是她儿子读古诗的时候默默的记录什么,那一刻她不再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劫匪,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母亲。
好的一部作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脸谱化的,机械的制式的,就好比《我的体育老师》里面,没有坏人,家常事就能让人产生共鸣,而这部剧里,多元化的人物塑造,立体的呈现出来一个人物,才是现如今观众想看到的,刘江老师就是胡汉三,朱时茂就是正义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现在的胡汉三可能也会深夜起床给她的女儿掖一下被子,而朱时茂也可能在权力的面前从刚正不阿到步入深渊,人会变,人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恰好现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观众更想看到真实的一面,说句不好听的,每天接触社会都够虚伪的了,怎么我看个电视里面的人物也还这么虚伪呢?
所以这种真实的表达方式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说到人物上想说的太多了,比如唯唯诺诺的孙老师眼看着喜欢的李萍被强暴而无动于衷,李萍的眼神孙老师的躲闪,而李萍是离异的,孙老师看着老实却已经结婚还和她勾搭,到最后他主动站出来指认朱三,戏份不多却把一个想坚强却无力反抗的小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还有李萍,从被强暴后的郁郁寡欢到后来的鼓起勇气指认凶手,面临着被报复被人看轻的后果她的心理历程的转变,从动作表情表达的十分到位,最后的选择回国导演的安排也很合情合理,简单的几场戏,这几个人都演的活了,还有暴躁的匪首之一苗永林,如果说另一个匪首牛振是靠动作眼神刻画人物的,那么他就是靠语言语气刻画人物的,从最初的路人甲,到现在的印象深刻,他没有几场戏,但是却让人记忆犹新,这就是一个好的演员和导演的重要,包括俄罗斯的演员,两个小混混,还有鲍里斯,还有导演的各种填坑让人看的浑身舒服,在镜头和剪辑上也是值得肯定的,一些特写镜头让人看了很有美国大片的既视感,当然只是几处镜头,不多但是看到了会感动到,会感叹原来我们国产剧也会进步到如此的地步,比如俄罗斯黑帮行动的那次出场,二姐听古诗时候那个镜头,当然还有一些场景构图有一些略微的瑕疵可以忽略不计,不细看几遍或者专业人士基本都不会看出来的,那就说明很成功了,因为一部电影电视剧出来首先就是要满足大众口味需求吗,好了,困了,那就匆匆结尾,会持续追剧,可能会有补充,到时候再和大家探讨,总体看没毛病,最近看过的算得上最良心的剧了,期待导演下一部佳作,广电的2018年1号,真的很不错,值得一看。
逻辑的瑕疵太大了,强行看到16集就实在难以忍受了。
爆发点在于二姐抢赌场的钱这段剧情。
第一,这黑帮的应变能力简直是连小学生都赶不上。
第二,米哈耶夫的手下真的要蠢成这样子吗,真正的劫匪会大摇大摆不带面罩的在抢劫发生后街上乱转吗。
第三,作为被抢了钱的黑帮,你确定你了嫌疑人之后的第一件事难道不应该是想办法把钱抢回来吗,杀人应该在第二位吧。
整体很不错。
题材比较新颖。
平时看欧美或者讲述欧美的作品比较多,很少有国内电影电视剧描述俄罗斯的。
俄罗斯,这个我们的近邻,却很陌生,所谓的战斗民族,更像是一个揶揄。
整个剧最可贵的地方之一就是对俄罗斯社会,不管是当时,还是一贯以来的特性,予以描绘。
混乱,无理。
演员的表演很不错,各有特点,有好几个都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几个主演,很多配角也很好,演秀秀的那个女演员好像不是专业演员出身,但是演的不错。
马长江也挺有意思,最好的角色是康志国,体现了这个剧的很优秀的台词设置。
俄罗斯演员配合得也很好,玛莎和鲍里斯的表演也很卖力。
编导应该是俄罗斯文学的爱好者,我还看出来他应该还是余华的读者。
多次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整个剧的格调提升了,确实,说到俄罗斯,怎么能不提他呢。
孔杰说的关于布尔加科夫和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话,让我很惊喜,向米阿布致敬。
我还看出影片中还有几次向无间道致敬,有香港电影的一些影子。
片头音乐也很好,不俗气。
剧中有一些情节不甚合理,尤其作为影片高潮的抓捕赵二姐的情节,有些混乱,显得警察比较不够机智,没有做出很明显的正确选择,当然,或许现实中就是这样也说不定。
整体上多少有点虎头蛇尾,前半部很紧凑,后边太拖戏了,如果20或者25集之内演完就更好了。
领衔主演夏雨的表现不错,有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个角色。
20多年过去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刑侦大剧《莫斯科的制作团队,正是打造了《余罪》的黄金班底。
剧情质量妥妥的有保证。
同时,豪华的演员阵容也是给了小伙伴们一份惊艳。
夏雨,可谓是颜值演技双在线,曾凭借主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台湾金马奖影帝。
成为了当年的三料影帝,一举成名。
而后他拓宽戏路,先后参演了几十部不同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不断刷新着观众对他的认知。
本次在《莫斯科行动》中,他饰演的陈亚力是一名中国警察。
为了调查90年代初的一起中俄列车大劫案,他与几名同事组成秘密小组,来到了莫斯科。
由于中国警察在俄罗斯没有执法权,他们任务执行的并不轻松。
一面要调动有限的人手侦查线索,一面还要小心伪装,逃过多方势力的眼睛。
陈亚力作为组长,无疑是鸭梨山大啊。
据说,在行动中,他曾多次与犯罪分子正面接触,幸亏机智才能够化险为夷。
以绳命为筹码的斗智斗勇,简直不能更刺激啦。
姚芊羽,内地实力派女演员。
代表作有《笑着活下去》、《大当家》、《女人不容易》等。
其表演真实细腻,娇柔但不做作,曾夺得华鼎奖“老百姓最喜爱的影视明星”奖。
由于多次主演情感剧,小姐姐还还获封了“虐心苦情剧一姐"的头衔。
而本次《莫斯科行动》中,她画风突变,首次演绎年代反派人物。
这是励志要做黑帮一姐的节奏啊。
她所饰演的赵莹,人称赵二姐。
为人干练阴狠,与朱三,牛振,苗永林同为大劫案的四大主犯。
可以说是犯罪团伙的军师级人物。
做出这种中国人在俄罗斯抢劫中国人的坏事,可把你们厉害坏了,快叉会腰吧。
吴优,曾主演《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因为遇见你》等多部热剧。
其在《余罪》中饰演的“大胸姐”林宇婧,更是给小伙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本剧中,她饰演的宋琳没有卧底身份,但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性,她仍然有着神秘面纱。
在异国他乡查案,不仅要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更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在果敢聪明的宋琳面前,很多男人都要自惭形秽吧。
另外,由于是妹子,很多队长他们不好完成的任务也都交到了宋琳手中。
每一次公关与试探,其实都是虎口拔牙,心疼小姐姐三分钟呀。
张宁江,出演电视剧《一世情缘》,正式进入演艺圈。
而后演绎风格多变,从《歼十出击》中的帅气飞行员。
到《团圆饭》中的干练外科医生,可谓是个能文能武的小哥哥。
另外,他曾获得真人秀《防务精英之星兵报到》的冠军,并成为国内首位“全军征兵形象代言人”。
这次在剧中饰演警察姚凯,也算是一定意义上的本色出演啦。
姚凯身手敏捷,功夫了得。
算是本剧中的动作担当。
执行任务中,他还多次以身犯险,掩护同事。
最后秘密小组成功捕获罪犯,他功不可没!
于笑,参演《将军日记》正是进入演艺圈。
后续凭着精湛的演技,出演《建党伟业》,《有种你爱我》《百闻不如一贱》等多部影视作品。
于笑身材较好,肌肉结实,颇有几分硬汉风,更是成功吸粉了一票小迷妹儿。
本次《莫斯科行动》,他沿袭《余罪》中的身份,出演古惑仔洪小帅。
虽然戏份不足以霸屏,但他的演绎风格,还是拥有很高的辨识度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故事总是相似,不幸的故事却不尽相同。
故事一开始,在沉沉的旁白中,我们得知了这悲剧蔓延的背景,1991年,东方巨变,美苏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联邦成立。
那时的俄罗斯时局动荡,物质匮乏。
在这短暂混乱的岁月中,大量中国商人成为“倒爷”,投身此时的“淘金热”,源源不断的本国的商品被拿去俄国倒买倒卖,很多人一夜暴富。
生意好做到什么地步?
用片里话说:“就算你带一片尿布去,也能卖个好价钱。
”可谁能想到,开往俄罗斯最著名的K3国际列车,本载着无数人的幸福、希望,却在1993年五月那天蒙上了骇人的阴影,震惊世界的1993中俄火车大劫案悄然而至。
前后四伙匪徒疯狂对列车上的中国商人展开6天6夜的奸淫掳掠式洗劫,手段残忍之至令人无法相信而这帮匪徒居然同是中国人,金钱利益诱惑下的人性凶险可见一斑。
这让人想起了“湄公河行动”,和“莫斯科行动”相比,两者有着相同之处,也有诸多不同:相同的是,同为公安部统一指挥侦破的大案要案、同为保护在外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却有着南北之分,公开执法和秘密行动之分,尤其从案件发生的年代来看,湄公河行动发生在科技发达、通讯设备完善、武器装备充足的现代社会;而莫斯科行动却发生在25年前,中俄未建立警务合作机制,中国警察不能带任何武器装备,不能公开执法,没有任何高科技增援,仅凭擀面杖和弹簧车锁就万里赴俄追凶,历经18年将所有案犯抓捕到案,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十分传奇和值得尊重。
时隔2年,相同题材的剧本被搬上电视荧屏,由拍过大热刑侦剧《刑警队长》、《余罪》导演张睿执导,这不禁提足了观众胃口,因为人们一定想了解更多,更多关于火车劫案的秘闻,更多关于惩恶追凶的正义降临,若这部剧真的拍得成功了,那无疑具有里程碑的现实意义,为以后相似题材的剧本诞生开辟漫长的道路。
目前来看,这部剧仅上线5天,便在豆瓣上立下8.0的“丰”碑,这无疑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而当我深夜中走入这部剧中,夜渐渐散去,我褪去疲劳,开始沉迷于演员精湛的表演。
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令人惊喜的电影级质感,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远远超于普通电视剧所具的感官魅力,而仅仅前两集的内容就丰富到令人目不暇接:不紧不慢地交代了中国“倒爷”这个弱势群体的安危所在和K3国际列车上惊悚的抢夺经过,观众视野中的所见所闻刹那间从中国猛地拉至异国之地。
(极具还原度的上世纪末俄罗斯警察局和古旧的警车车型)而劫匪团伙中四个人面兽心、不同性格头目的登场更是押准了这场拘捕行动必是一场恶战。
中国警察派出的侦案小组来到莫斯科,犯案的小弟在北京锒铛被捕,而夏雨所饰的中国警察则陷入劫匪虎穴,周旋之间演技极度炸裂,一颦一笑都透露出一个出色警察的必备素养,卧底的姿色就此款款落成,人物性格也立即变得饱满丰富。
同时故事倒叙、插叙的讲述方式更是添色不少,故事节奏清晰明快,而这才是第一集真正彰显出的故事引人入胜的魅力。
在莫斯科,身穿棕色夹克的陈尔力(夏雨饰)被放出警察局,却被一帮凶神恶煞的人用面包车掳走,劫匪的头目之一走到尔力面前,恶狠狠地瞪着他,开门见山便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时间辗转回到几日前,陈尔力率领的刑侦小队初到莫斯科,一行人扮为倒爷住入四海旅馆
在与一个叫老周的倒爷交谈里找到了火车上被砍成重伤的一位女商人。
陈尔力放下警察的身份,终于获得信任,从而拿去重要的线索,顺藤摸瓜,先是在北京抓到了从犯之一老葛,这是一个和陈队打过多次“交道”的惯犯,陈尔力通过电话稍费口舌便令其吐出了犯罪集团的头目之一,朱三,此时就正关押在莫斯科的监狱里。
陈尔力为了接触对方,便故意滋事被押进了监狱,用自己的亲和在监狱里赢得了朱三的好感,可没过多久,朱三便被同伙保释。
没想到,顺利找到线索“出狱”的尔力刚离开警局走上街道,便接上了片中一开始的故事情节——被掳走带到朱三面前,原来朱三回到窝点后便将认识尔力的经过告诉了另一位匪徒赵二姐。
赵二姐觉得事情蹊跷,便令朱三想尽一切办法试探身份,幸好机智的陈队在生死关头,旋即打了一波电话给关在牢里的老葛,打了个圆场,从而才化危为安。
导演在此极力营造出当时俄国社会安定表面下的鱼龙混杂,这使得商贩们的生存本就步履维艰,这让人不禁想起尔冬升导演的《新宿事件》,同样是一群人流离异所为了生活落难聚在一起,他们在异国的受到蝼蚁般的对待,极大引发了人们对于他们遭遇的同情。
而更为精彩的就在于刑侦办案的过程。
在列车上已被逮捕的第一伙罪犯,他们都混在被误抓的中国商贩中,根据俄法规定,没有受害人指证就无法定罪,而担心打击报复,商贩们都不愿出面作证,需要受害人提供情况,来寻找突破口。
至于最后被强暴的受害人李萍如何声张正义,警方动用了哪些技巧让罪犯伏法?
超级好看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大戏,必须要去看了正片才过瘾!
此剧另一大看点就是拳拳到肉的真实格斗,凸显了动作场面的刺激性和可看性,看似平静局势下的波涛暗涌则凸显了谍战警匪片的悬念性,再加上本就扎实的剧本架构,看点绝对爆棚,
片中更是出现了众多精彩的对决戏,也一一引出了很多新人物,俄国演员娜杰日达•米哈尔科娃饰演的玛莎与尔力的交集令人眼前一亮。
而在与二姐的周旋中,倒爷的队伍里加入了一个鲜艳靓丽的女大学生秀秀,说是来和各位学经商的,但却引起了尔力的怀疑。
于是借由这根香烟便引出了她的真实身份。
而之后也证实了她确是匪徒团伙头目之一牛振的女人。
同时作为一部呈现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剧作,首先克服的一大难题便是时代感,这直接决定了人们代入感的强度。
而在这一点上,《莫斯科行动》做足了准备,首先画面整体的色调偏暗、有复古感,这种镜头感给人以萧瑟的感觉,就像莫斯科秋日的干冷,其次环境的塑造也极具年代感细节,且不说搪瓷盆、杯子、汽车、电话、电脑、钟表这些大的物件,柜子上贴的《大众电影》海报也是1992年的一期封面,而且老余墙壁上挂着的仿名画还是19世纪80年代初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以说非常有文化且用心了!
从商人搭乘的绿皮火车,俄国街头的景象,警察办案们的空间,甚至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的字迹,喝水的茶壶,墙壁上的壁画,都极为符合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同时加入各种空镜头的运用来展现异国风情,普及了大量俄罗斯文化特色,大大加强了时空代入感,莫斯科城市和郊外的景色,异国风光的展现等等,都注定了这部剧走的不凡路线,相信这都是别的剧中看不到的风景。
镜头在不同时刻、不同画面的运用也十分精湛,完成度十分惊人,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悬疑效果。
而在选角上也与当今大流背道而驰,没有动用任何流量明星,6年不曾接拍电视剧的夏雨领衔主演,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同时请教主人公原型,在拍戏过程中手指骨裂却依旧坚持,完整拿捏了“武能为匪,文能为师,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警身份。
同时反派角色的塑造也令人目瞪口呆,由一贯给予观众纤弱女子印象的姚芊羽摇身一变,成了机关算尽阴狠毒辣的“赵二姐”,可谓是四个犯罪团伙中最难对付的首脑。
由老戏骨张志坚饰演的行动总指挥段局长塑造了一个为国人利益奋战,一身正气的凛然人民斗士,横眉、字句间都透露着抓捕行动必胜的决心。
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几乎每一集里都有新的突进,剧情一会儿像深不见底的死水潭,一会儿又泛起激奋人心的波澜,
而抓捕行动也不再局限于直白的“猫鼠游戏”,反转又反转的剧情总出人意料地扎进脑海,在击倒朱三后,与赵二姐的周旋似乎就要走到尽头,这时另一个谜团立刻拦路出现,总之,在看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相信任何人,一定要抱着高度怀疑的态度,否则很快便会被编剧狠狠地欺骗。
从已发布的预告来看,后续更有俄罗斯黑手党、冷血杀手等新的角色陆续登场。
当通览目前已播映的10余集,《莫斯科行动》精良的制作具备了国际化的水准,让人不禁有了追美剧的那股热情,而该剧又是建立在一个传奇性的现实刑侦抓捕题材,不仅彰显了只要犯下罪行,我国公安警察无论追到天涯海角,也会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执法追凶的恪尽职守,同时以出色的剧本情节,成为2018国剧新潮流中一个新的巅峰。
影视女魔头——影视行业垂直媒体,全网同步发布,旗下拥有三档网台联播节目:《演员的素养》、《影视快报》、《剧组的秘密》。
不知道大多数观众心中的警察都是怎么办案的,作为一名从小生长在部队大院的记者,在省级新闻联播工作了7年,工作和生活中能接触到一些案件甚至了解办案过程,我会觉得这部剧里的方式才更接近真实。
按照要求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黄金档涉案剧肯定是要过公安部和广电总局审核的,不可能去着力表现暴力血腥色情,而是要树立英模、普法以及弘扬正能量。
所以中国的电影和黄金档电视剧一定是主题先行,我猜这也是近十年来鲜有真实改编涉案剧能进黄金档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前提下这部剧能这么有表现力真的很棒,现在很多人电影电视剧看的多了就认为这些跨国办案的警察不够精彩,忘记了大多数警察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有些警察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要面临普通人体会不到的生死危机。
这些人深陷困境中的斗智斗勇比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血腥暴力要有表现力的多。
导演应该把这事儿琢磨的挺清楚,所以用了画外音+手持摄影的伪纪录片风格,应该是在强调真实感。
8分给这部剧,1分对真实事件中的英模表示尊敬,一共9分。
我本人并不是很喜欢追剧,是无意间在APP首页看到了推荐,心情很激动:因为本人曾在莫斯科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外汇交易近五年,回国后更是阴差阳错参与到了公安刑侦工作中(具体内容和岗位不便透露),这部剧真是符合了我近八年来的经历,也正是这样,看剧的时候也颇有代入感。
国际列劫案,想必莫斯科的华人、华商都有所耳闻,早年的倒爷也正是剧中所描述的样子。
这起列车劫案,并不是多么的玄乎其玄,但其性质恶劣,影响极大;加之当年侦破手段有限,国内北方经济发展处于起步和成长的过渡期,要侦破这样一起跨过案件,自然会为之扣上一个“悬”的帽子。
首先比较欣慰的是,没有像大多涉外国产剧一样,五湖四海皆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俄语和汉语的内容交替恰到好处,对一些正在学习俄语的朋友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我这个俄语入门的选手脱离字幕也是能听懂70%左右的内容(有很多刑侦和犯罪的专有词汇不知道)。
其次年代的可考性,具体我也不是很有发言权,但是单就戈尔巴乔夫禁酒令、旧时警察的词汇“милиция”,其中还有一个梗估计只有常年在莫斯科各大华人市场的朋友才有体会:朱三计划抢劫批发市场前,一个华人在发消防检查的宣传单,旁边一位倒爷调侃道“以前是暴力抢劫,现在改成合法抢劫了?
”没错,这也是一直以来乃至现今华商在莫斯科的处境,会遭到不同程度以各种检查为由的“合法抢劫”。
简单说,剧中的милиция还是很友好的。
正如剧中所说“混乱不堪的俄罗斯、迷人的俄罗斯,不论哪一个,都是真实存在的。
”再来说刑侦部分,首先,这是部刑侦题材的电视剧,所以在逻辑性、悬疑性上,被观众从心里定了一个高标准,但实则不然,因为这是真实案例改编的剧,很多故事情节都是要以事实为基础,可以有小小添油加醋的改动,断然不能为了影视题材的标准而改的神乎其神、玄乎其玄。
切记,不要被影视剧的形式拘束。
在我现在的刑侦工作中,也经常会听到被害人问出一些只有刑侦剧中才有的“科幻”情节。
拜托,如果刑侦真的是那么简单,警察也没有必要分为普通民警和刑警了。
办案有难度,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盗窃案,有时群众看到的结果是“快、准、狠”,殊不知刑警同志们期间付出了多少精力。
当今如此,更不要说是20年前的办案环境了。
而且该案的发案归属地模糊,在一个人生地不熟、没有法律和警备支援的异国他乡,也只能表现到剧中的这种程度了。
看到很多朋友吐槽剧中警匪周旋智商堪忧,恐怕正是被常有的影视剧式的警匪斡旋或枪战火拼固化了,现实中的刑侦即使再穷凶极恶的嫌疑人,也没有那么多想当然的反侦查意识;现实中1998年,乃至当今的莫斯科,也没有那么多高智商逻辑缜密的华人犯罪者,如果有,那么剧中的“李东平”或许算一个,因为莫斯科有头脑的华人,都在经商,早年为了发财,大量涌入中俄边境的倒爷,靠的不仅仅是胆,也要靠算,有头脑的留下经商,没脑子的就只能挣完快钱回国挥霍。
当时俄罗斯的卢布确实好赚,但是俄罗斯人也不是傻子。
这里有朋友或许会问:《征服》也是真实案例改编的啊,拍的就很精彩啊。
《征服》采用的是放大个人性格来突出表现,加上孙红雷精湛的演技,相信大家提到《征服》,记住的也就只有“刘华强”吧?
一部好的刑侦剧,应该让观众能够关注、记住事件发展,而不是人物命运。
最后看演员阵容,说实话,除了夏雨、姚芊羽、张志坚,其余的演员我都不认识,但是整体演技都是很不错的,并没有让人有一种阵容不强演技下线的感觉,其实大多数剧在演员阵容上下足了成本,反倒舍本逐末地放弃了剧情、演技、道具等等真正能给观众代入感的,一部电视剧应有的素质,这可能也是一些老剧让人回味的原因之一吧。
文末表明一个个人观点:本人没看过《余罪》,所以对于一些朋友以对比批判的角度来评价这部剧不能苟同。
虽然导演一样,但总不能以导演为中心来评价或对比一部戏的好坏,窃以为这和地图炮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
像极了《毒枭》
不能再多。
题材好,演员还可以,剧本太糟台词泛滥冗余。叙述方式缺乏艺术再创造,结构没创意。
夏雨只能演他自己
题材好棒,夏雨好棒
难道就我看不进去?本来冲着大案来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前半場的節奏和演技都不錯,後面有點越磨越沒意思。這個故事內容也就拍個電影吧,拍個三十集太讓人頭禿了,內容撐不住就邏輯堪憂。辛苦編劇和導演了真的是。還有不願中途棄劇也不願N倍速的我,用了不知多久的中午吃飯時間,終於通刷。TAT
靠敌人的愚蠢取胜。节奏依然缓慢如老年。
还可以
好看好看
难得排国内公安可以拍的这么好看。
对于。一个不知道这起案件的人也看的滋滋有味 很不错!好剧!
4.5吧,还是这个团队把劲儿都用在开场的毛病,10集之后剧情开始拖沓,很多情节禁不起推敲,道具也有不少瑕疵。
莫斯科有眼泪了,WTF
这么好的题材居然可以拍得这么支离破碎,也算是一种突破了;旁白多到像一个纪录片,美术和摄影极其粗糙,演员颜值极其拉垮,远不如曾经香港的经典。
。。。。。。。。。
这么糙的剧,这么高的分,呵呵
中国警察在俄罗斯办案几乎快和国内一样方便了...俄罗斯被中国人占领了?要不然哪来那么多中国人?合着除了国内,国外到处是华人黑帮?
前两集还没什么吸引力,那个张锦程怎么这么像宋喆啊
题材是好题材,可以槽点太多。服装道具人物造型不符合九十年代,扣一星。部分剧情太假,扣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