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T34

T-34,T-34坦克,T-34:玩命坦克(台)

主演:亚历山大·佩特罗夫,文森兹·凯弗,伊琳娜·斯达申鲍姆,维克多·杜布朗拉沃夫,尤拉·鲍里索夫,西蒙·特列斯库诺夫,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约书亚·格罗斯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德语年份:2019

《猎杀T34》剧照

猎杀T34 剧照 NO.1猎杀T34 剧照 NO.2猎杀T34 剧照 NO.3猎杀T34 剧照 NO.4猎杀T34 剧照 NO.5猎杀T34 剧照 NO.6猎杀T34 剧照 NO.13猎杀T34 剧照 NO.14猎杀T34 剧照 NO.15猎杀T34 剧照 NO.16猎杀T34 剧照 NO.17猎杀T34 剧照 NO.18猎杀T34 剧照 NO.19猎杀T34 剧照 NO.20

《猎杀T34》剧情介绍

猎杀T3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每一场战争都有一些传奇故事。根据二战真实事件改编。 莫斯科保卫战时,刚从坦克学校毕业的尼古拉被派往战场执行“自杀式”的任务,在以一敌六的情况下,他驾驶着传奇坦克T-34,奇迹般地击毁了德军耶格尔上校的小队,但自己却遭到俘虏。到了二战末期,耶格尔为了快速训练出德国希特勒青年团的坦克新兵,逼迫集中营里的尼古拉和另外几名苏联俘虏驾驶一辆翻新的T-34作为他们训练的活靶子。在其他人都在为赴死作心里准备时,尼古拉的脑子里却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驾驶T-34在训练中逃离德国军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死币路德第五季粗麦面疙瘩社区女支书美好正逢时温暖的皇妃监狱风云第五季生死劫杀1946武当派:美国传奇第三季我和他都是新郎。咿嘞呜!无敌英雄缇可之夏季篇风月·恶之花亨利之书铁血精英维京恶狼天使的声音时尚复仇记纹身大改造别闹,天使大人法理人生魔偶奇谭:至小帝国黄金大劫案(电视剧)爱丽丝梦游仙境羊崽妈妈再爱我一次无人之境笑林足球

《猎杀T34》长篇影评

 1 ) 猎杀T34

雪地中的黑色战争残骸,对比,画面感炮塔转向时间,预判死战,没有士气,送死军令,信仰下命令就好,不需要讲太多全地形通行,碾压,快速机动,战场视野一炮一个,太僵硬了,不灵活,视野受限穿甲弹,人太脆弱了坦克对狙,意志的对决你死我活,战场的残酷集中营,不是人与人,而是人与奴隶,生杀予夺,被狩猎形销骨立,残忍俄奸翻译官,战俘爱情,奢侈逃出集中营,乌拉开坦克来接人,真特么浪漫去加油站加油开着坦克去城市里抢劫,配合给你送东西轮回,开头在小城里埋伏敌人,结尾敌人在小城里埋伏自己。

不变的是从头到尾都是以一敌多坦克之间的骑士决斗与敌人的握

 2 ) T-34

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只有两个字——过瘾!

第一遍看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是仔细推敲后,其实细节上处理的非常合理。

从『村庄阻击战』早期型号T-34/76和Ⅲ坦克对决,到逃出集中营后『城镇夜战』里后期型号T-34/85对决豹式坦克,加上豹式坦克的坦克成员基本都是党卫军第12师的新手,基本一对一实力相当,没有实力碾压的情况,所以非常有看点。

两个主人公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立体,最后的对决颇有骑士精神风范。

另外,细节上处理的让人非常舒服:除了以上敌我坦克型号的演变,各型坦克的坦克瞄准镜的标尺划分也大有门道;德国坦克上国防军第11师和武装党卫军第12师师徽;先进而又罕见的豹式坦克夜视仪套件——FG1253型“食雀鹰”式夜视设备(Fahrgerät 1253 “Sperber”);各式苏德步兵与装甲装备都符合当年的历史情况。

本片的特效也是一个亮点,和《战争雷霆》同源,这点和紧张有代入感的BGM一起,构成了“看得过瘾”的必要条件。

(以下附几张构图特别完美的图)可能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在几年后的朝鲜6.25战争里,这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立下汗马功劳的装甲车辆,会再次在人民军的手里重新大放异彩,创造三天攻入汉城,最终南下到洛东江的“闪电攻势”神话……

Ⅲ号坦克瞄准镜的视角

T-34/76瞄准镜的视角

T-34/76在炮火中跃进

坚毅的回眸

T-34/76与Ⅲ号坦克对决

战俘坦克车组

T-34/85行驶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森林里

篝火旁的主人公和他背后的战车

写给母亲的信件

几年后,150辆T-34/85再次创造“神话”

 3 ) 瑕不掩瑜

先说缺点:主角开挂,幸运值max,虽然遭受苦难,但能报仇雪恨,还收获爱情,捡到的坦克带炮弹,且不像普通情况下榴弹多,炮手满经验加技能,各种弱点击杀,跳弹都能跳穿,用个位数炮弹创造导弹都不一定打得出的战绩。

德军弱智太多,不检查坦克里有没有炮弹,反派BOSS是个纯中二,不像男主那么阴险,战桩对抽就能赢非玩骑士决斗,手下更是一群倒霉鬼,自己打别人就跳弹飞没影,别人打自己跳弹都穿,甚至被单兵摸死。

优点:爽!

“炮弹时间”虽被滥用,但好在制作精良,且各不相同。

从被俘的T-34/85一出场,观众就知道男主一行一定会开着它,干翻法西斯。

那么是如何只用几发炮弹就把那么多黑豹按在地上摩擦呢?

这个吹出去的牛X如何圆呢?

大量的使用“炮弹时间”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这辆T-34这么牛逼!

以前老战争片:坦克开火,对面坦克火光一闪,就停下开始冒烟了。

这部电影成功表现了炮弹是怎么没的,击中之后:有的弹芯破裂,碎了;有的留个到此一游,就弹飞了;有的穿一小洞,带走不是主角的成员;有的造成殉爆,让对方成为夜晚整条街最亮的仔 记得以前玩WOT有坦克带狗,也有女坦克手。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那都太弱了,直接从战俘营救走个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多好!

兄弟、坦克、美女,男人的浪漫啊!

这仗打得,不止卫国还保家!

同时,也通过这部电影看出俄国人对T-34的喜爱。

其实,第一场战斗要是开辆KV-1(如果不抛锚),可能都不用被俘,不考虑步兵因素,那几辆坦克要是被埋伏了不被全歼都算跑得快。

不过谁叫咱T-34是主角呢?

于是来了个一换一,引出了后面的故事,也通过俘虏前后,成功把初期76mm和后期85mm“大脑袋”两种主要型号展示出来。

 4 ) 苏联T-34盘德国豹式!这部俄国坦克二战片拍出了战斗民族的血性

战斗民族最近在太空题材影片上大放异彩,连内地院线都先后引进了几部俄罗斯太空大片,足见俄国大片的实力不凡。

比起太空题材,胖哥最喜欢的还是俄罗斯的二战电影。

这是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延续下来的光辉传统,俄罗斯导演们拍起二战片来可谓得心应手,大量的题材,史诗的故事,英雄人物,是他们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提起二战,除了莫斯科保卫战,闪电战,最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当属“坦克战”。

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双方共投入了几万数量级的坦克冲锋陷阵,捉对厮杀。

双方通过战场情况,不断改良自己的坦克装备,靠技术竞赛,生产速度,对战斗的转折和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名声在外,但一旦提到苏联的T-34中型坦克,所有军事迷都会暗自称奇。

T-34虽然遭受了许多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苏联的“胜利坦克”,它的确是二战最“好“的坦克。

特别是1943年改良后的85型,在防护、机动以及生产性上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

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最近,一部以T-34坦克为故事核心的二战坦克片惊喜来袭——《T-34坦克》!

片名简单直接,俄罗斯的坦克片再度让影迷们热血沸腾。

需要打“预防针”的是,《T-34坦克》不像《28勇士》那般考究,有点夸张和“神话”的剧情让《T-34坦克》有着浓郁的戏剧化呈现和浪漫化书写。

甚至有影迷调侃其有“抗战神剧”色彩。

的确,多个场景的确有把T-34坦克和苏联坦克员捧上天的嫌疑,但这一点不影响影片的观感,节奏适宜,人物血性,大三段剧情扎实有力,坦克对战场景更是形象力爆棚。

说道“戏剧性”,其实好莱坞的坦克大片,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在第三幕高潮也出现了“一夫当关”的浪漫主义神话,同样的瑕不掩瑜,你依然能够在影片中获得观影快感,感受坦克战带来的装甲魅力。

从1941的抵抗,到1945的突围,《T-34坦克》用清晰的三幕,围绕坦克做足了文章。

1941年,德国闪电战突袭苏联,位于莫斯科30多公里的小镇上,少尉、坦克指挥官伊乌什金突围德军包围,将弹药送到了小镇。

当地指挥官收到命令,“战斗到最后一人”,不允许撤退。

德军上校,坦克指挥官耶格尔率领坦克部队准备围剿小镇苏军,进军莫斯科。

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乌什金突手里只有一辆T-34/75型坦克,虽然这是当时苏德双方最好的坦克,但寡不敌众,且人员伤亡惨重,伊乌什金选择避其锋芒,打伏击,用“空城计”。

开片就是“长坂坡”大战,伊乌什金率领小队大打游击战,利用地形优势,用一辆坦克就和耶格尔整个连打成了平手。

整个第一幕的大战持续了近30分钟,从埋伏到反击,到火并突围,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耶格尔和伊乌什金很快建立起了“难分伯仲”,“既生瑜何生亮”的复杂关系。

两个“绝对精神”的构建,“初始对立”的双雄模式是《T-34坦克》剧情推进和人物塑造的亮点。

但两个人相遇时,其中一个想让另一个人死,反之亦然。

但这不是出于愤恨,和感情也无关系,只是一个逻辑问题:两个“绝对精神”不能共存,同时又需要对方以求得到认可。

殊死斗争由此产生。

作为二战电影的《T-34坦克》是最容易表现人类冲突的类型片,最邪恶的敌人总是和他的对手结成一对“情同手足”的其特搭档。

第一幕结尾,双方打成平手,以耶格尔的背后一枪结束了双方的初次斗争。

时间一晃几年,1944年,二战接近尾声,双方局势大变,苏联反击德国,德国处于完全被动。

伊乌什金被打入集中营,期间7次逃狱都被抓回,因为他失去了战斗的武器,一辆苏式坦克。

耶格尔奉命训练新的坦克部队,迎战苏联坦克军主力T-34/85型坦克。

在集中营挑选苏联坦克指挥人员时,他一眼就认识出了伊乌什金。

两个绝对精神再次相遇,这一次必须“你死我活”。

耶格尔拉来了一辆前线损毁的T-34/85型坦克,让伊乌什金在集中营里维修,然后用其来训练德国豹式坦克人员。

当修缮一新的T-34坦克伴着天鹅湖的配乐出现在一众德国军官面前时,剧情就迫不及待的从“触底”反弹到了“上升”道路。

一场“监狱风云”后,伊乌什金暗藏弹药,卧薪尝胆,和其他几位坦克手指定了详细又大胆的计划,在第一个训练日时驾驶T-34逃跑到300公里之外,已经被苏联攻占的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幕,从突围,到小镇一对多,上演了精彩的苏联T-34对战德国豹式。

穿甲弹触地反弹进敌军机舱,坦克全力推进穿墙突围,大桥上的古典对决,S形迷之走位,炮弹和炮弹如子弹般对撞,

这些电影化的想象力呈现的确有违常识,但实在让观众看得过瘾。

《T-34坦克》以各类“花式”玩法,把坦克对战的戏码发挥到了极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征服了影迷。

但全片最引人共鸣的还是两位主角之间,“绝对精神”的较量。

片尾,伊乌什金从机舱爬出,他抢先掏出了武器,和几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两人的处境刚好对换。

但伊乌什金稍有迟疑,他没有开枪,而是和惺惺相惜的耶格尔握了手。

耶格尔放声大笑,松开对方的手,和豹式坦克一同坠下了大桥。

真是奇特的友谊。

先是殊死斗争,炮火问候,现在又是握手言和。

这就是绝对精神之间的矛盾关系。

若是没有对方,我们便无法得到认可。

那个唯一能理解我的人,我必须与他殊死搏斗,我必须杀死那个唯一能成就我的人生的人。

在垂死的时候,两个绝对精神,超级战士握手言和,很快英雄将再次陷入孤独。

两个绝对精神的人,都是绝对的孤独。

所以,故事结束时,不拥吻,但可以握手。

 5 ) 情怀坦克战,战斗特效佳,节奏衔接好,编剧略有不足!

情怀坦克战,T34作为中型坦克中,最具性价比的坦克,其传奇色彩不容错过!

针对其在二战中的突出运用,纳粹集团研发“豹式”坦克,企图通过机动性提升针对T34,电影中对于这两款坦克的外观和性能都有针对性的刻画,情怀无价!

同样二战题材电影,反对法西斯及各国民众对于战争的反响可以看出,世界需要和平,战争只有消耗而没有成就!

德国民众对于俄国人的态度反映了法西斯的虚妄理想在平民心目中是多么无力,同样适用于当前世界的霸权主义!

导演对于演员的调教十分到位,特别是各位俄国红军在本土作战及被俘后的身体变化,包括牙齿都表现的十分透彻。

特别是从集中营中逃脱,临近捷克时,战士们洗澡的镜头,充分表现了演员们对于电影的用心程度。

电影节奏紧凑,时刻抓住观众的神经。

不过剧情上有几处漏洞,特别是男主惺惺相惜的错觉,在第一次交战后是俘虏而不是对决。

但是随后的交锋又选择对决而不是击杀!

同样女主角(翻译)和男主角感情线一样模糊,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还是欲望,还是爱情,交代的过于牵强!

 6 ) 猎杀T34——战争年代的人性之美

猎杀T34——战争年代的人性之美俄罗斯的电影,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铁血,刚硬,充满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

看完这部影片,我又感受到了另外的色彩,那就是浪漫主义。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几乎完美。

从电影剧情来说,影片的几个部分衔接恰到好处,开头的战斗铺垫或者是中间部分的情节进展一直到最后的坦克决斗,每一段都很有看点,没有丝毫的冗余感。

电影中好几处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仔细品味其实是很有逻辑的。

比如坦克小队在受伤的T34坦克中找到了未装填的六枚炮弹,将这些炮弹掩藏起来的过程从一开始就在铺垫。

当坦克外面的罩幕被掀起来的时候,即使是集中营中生活了很长时间的战俘和看守都觉得气味难闻,这说明尸臭味确实非常大,存在德国人不愿清扫的可能性。

之后男主进入坦克后偶然发现了剩余的炮弹,从他进入坦克舱的从容到出舱时的呕吐这一反差,我个人认为是他故作此状以示舱内环境确实恶劣,从而让德国人彻底打消进入坦克舱的想法。

这些情节的铺垫都使得剧情更有合理性,而且站在德国人的角度也不可能会想到有这种事情发生,当然也低估了男主一行人的决心与行动力。

编剧尽力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过这些铺垫呈献给观众时显得不突兀,我认为作为故事片已经很让人有代入感了。

从整部影片来看,环境的烘托和战争场景的描绘也比较成功。

另一方面,演员呈现的演技也很到位。

男女主长得真的都在我的审美点上!!!

男主的刚毅与桀骜不驯太让人欣赏了,女主一开始出场时没觉得特别惊艳,但是逃出集中营之后的装扮实在是太美了(词穷)。

电影中两个场景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女主在公交车站等坦克到来那一段拍的极其唯美。

女主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表情一览无余,内心的煎熬到喜悦。

以及男主打开舱盖的时候幽默与之前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女主的欢快也与集中营时的沉闷截然相反。

这一个镜头看出了真正的浪漫情怀,是一种经历苦难之后对于希望的憧憬。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最后在桥上的时候,德国军官与男主握手又自己放弃生还机会,联系到之前的对决,这种骨子里的贵族精神和气质,对对手的尊敬真的很令人敬佩。

战争罪恶的是发动者,对于很多裹挟在历史洪流中的人来说,保留内心对人的尊重真的很不容易。

作为影片出品方,能将敌对势力的角色拍出这种气质也让人感觉到由衷的赞佩,是一种不丑化,不自卑,不以胜利者的角度洋洋得意的心态,是对这段历史的正视,因此也让人更加感动。

此外,影片中的坦克手们也让人印象深刻,那种视死如归的眼神,那种用坦克跳芭蕾的浪漫,那种对祖国的使命感都让人动容。

平心而论,这部影片是我近几年来看到过的最优秀的战争片,它挖掘了战争年代的人性之美,无论是战争场景还是人物刻画都相当优秀。

衷心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多拍出这种充满自信和浪漫的战争片吧。

 7 ) 好特效救不了烂剧本

这部电影,俄国导演狂妄自大得令人发指,从头到尾的战斗都毫无客观性可言。

如果你是俄军脑残粉,那么这部电影深度意淫的剧情确实能够给你带来快感,但对我来说,全当欣赏道具了。

相比俄国之前拍的“文艺片”《白虎》,这次的《T-34》确实在特效上进步了太多,然而在国内拍个《动物世界》也能特效起飞的当下,有钱就能砸出特效实在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可惜再强的特效也救不了导演强大的自负以及对历史和客观事实的蔑视,这部电影的本质就是俄版的手刃鬼子,在格局上和横店神剧都是一个档次的。

然而豆瓣就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如今中国人手刃鬼子可能都拿不到3分,俄国人用同样的思路加点特效就能拿到7分。

1. 电影前半段德军装甲部队开进苏联村庄,主角的T34躲在草堆里biu biu biu几秒钟干掉了数辆德军三号或者二号坦克(除了德军指挥官的坦克明显认出是三号,其他几辆道具车做得太不走心),然后暴露了位置,遭到德军坦克朝着它埋伏的草堆齐射,注意,T34这时候还没有退出来,但是这些德军坦克的炮弹就像打进了二次元一样被草堆吞噬了,T-34啥事儿都没有?!2. 接下来德军坦克就进入了“要么打飞要么跳弹”环节,这个就算了,为了让主角光环更加闪耀,导演在主角的T34秒杀一票德国坦克以后居然安排它被击中一发!

被击穿的T34居然还能继续作战!

德军的穿甲弹像巧克力豆一样在舱内散开,炸不死车长,炸不死装填手,反而烫死一个坐在角落里最不影响战斗的通信机枪手?

这个就有趣了,既然炮弹击穿坦克的结果是这样,也不会引爆炮弹,那么美帝也没有必要煞费苦心搞什么灭火抑爆系统了……3. 电影结尾前,主角换了德军送他的新车,T-34/85,这辆车上帝附体,轻松干爆4辆黑豹真的让我血吐一地……T-34我也喜欢,这车的历史价值有目共睹,但是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在二战中T-34和黑豹的交换比,真的这么无视事实的吗?

况且德军是来围剿你的,大费周章清空了全城,只来4辆坦克?

一个步兵都不带?

然后再把坦克像堡垒一样固定好让你去一一打爆?

二战德军玩得666的闪电战就是依托于坦克的机动性而提出的,结果导演你把德国人这样拍???

二战的日本人和德国人都不是脑残,不然他们也发动不了世界大战,但是如果你非要用幼稚的思路去扭曲历史事实,靠故意丑化对手来展示自己的强大,对不起,有脑子的人是不会买单的。

毛子电影现在的层次顶多进入了特效时代,但差一个好剧本,不妨去学学阿三和棒子吧。

 8 ) 记录碎碎念

1.影片开头用将近半小时的篇幅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坦克战,不乏坦克对狙的名场面,精彩程度不亚于《狂怒》,就坦克战的紧张场面而言(不纠结剧情和逻辑),《狂怒》挺吸睛,对观影情绪的调动不错(果然,据幕后资料:本片邀请了《狂怒》的军事顾问作为指导)。

2.主角有几个角度莫名像汤姆·汉克斯,尤其是大胡子时期。

3.影片开头,主角给德军来了一场漂亮的埋伏战,几乎歼灭了德军一个连队,影片末尾,德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主角也安排了一场伏击,这种对称倒是显得颇为工整。

这种电影中的对称之美,让我一度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经理带着跟班坐往返火车的情节。

4.逃亡路上,不知是剧情设置问题,还是主角尼古拉下的命令错误,众所周知,除非拥有绝对优势,否则在森林的夜晚,尤其在敌区,不能生火(虽然在发现敌迹的时候第一时间扑灭了火堆……)。

 9 ) 跳《天鹅湖》的坦克,爱了爱了

照例先说说喜欢的片段与画画,可能就有点剧透咯~【几个动人片段】1.跳《天鹅湖》的坦克;2.钢琴bgm下的发动机声;3.举着地图嘚瑟的姑娘;4.像美丽人生片尾一样出场方式的坦克。

【元素很是丰富】1.战争与策略。

太多了不举例子了。

2.英雄间的惺惺相惜。

第一战的那枪和最后一枪应该都没开,这里是个前后呼应。

以及最后俄指挥官也变成了湛蓝色眸子。

3.幽默部分。

加油站、哨兵、路边夫人等等。

4.信仰的力量。

包括圣母像、祈祷等。

5.爱情线。

嗯…略突兀按下不表。

【制作的精细】1.光影颜色背景音乐变化,与剧情极其一致,感情色彩鲜明;2.配音有真实感,最后桥上对狙握手后,德指挥官的喘气还带了鼻子抽动的声音,极其真实。

【基本符合逻辑】没有手撕鬼子一样的神剧情真是不容易,几个转折点、意外基本还都说的通,不过我不太懂军事可以请有关大佬来补充啦~

 10 ) 《猎杀T34》:一部俄罗斯神剧的看点

据说,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

饶是这样,俄罗斯导演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的《猎杀T34》,还是留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1941年,德国纳粹军队正行进在攻打莫斯科的途中。

在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德军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可叹的是,纵然尼古拉有着超人的指挥坦克部队作战的能力,T34坦克也没有辜负苏联王牌军械的美名,但是,德军的坦克也非不堪一击。

当尼古拉指挥的一辆坦克与耶格尔率领的一支德国坦克部队对峙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沦为德国图林集中营的战俘,尼古拉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苏联军人,所以,三年里尼古拉宁愿被严刑拷打,就是不告诉敌人自己姓甚名谁军衔为何。

然而,杰出的人总是让人过目难忘,就那么一眼,耶格尔就认出,那个被吊打得遍体鳞伤的苏联军人是谁。

一项毒辣的计划在耶格尔心里慢慢形成。

1944年,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已经败相渐现,武器就成了纳粹想要负隅顽抗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德国人颓丧地看到,他们的豹式坦克就是无法与苏军的T34坦克势均力敌,怎么办?

一眼认出尼古拉后,耶格尔以枪毙苏联姑娘安娜要挟尼古拉,让尼古拉从战俘中挑选几个人做他的助手,将他们训练成他的精兵强将后带领他们像3年前在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的小村庄里那样,驾驶一辆T34与德国坦克部队周旋。

所不同的是,3年前,尼格拉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现在,尼古拉他们在集中营里驾驶T34,是给豹式坦克部队当活靶子。

为了不让安娜死于耶格尔的枪下,尼古拉答应了耶格尔的条件。

这部电影的破绽,就是在这时展露出来的。

给尼古拉他们使用的那辆T34,是刚从战场上运回图林集中营的。

揭开覆盖着T34的油布时,尘土飞扬得令所有在场的人喷嚏不止,可见,这辆坦克从前线运过来停放在集中营里,已经有些时日。

这种情形下,那些战死的苏军尸体,怎么还会留在在坦克里?

德国人又怎么可能粗心到看不到坦克里的尸体下,还藏着6枚炸弹!

一部《猎杀T34》,由这样三部分组成:1941年的战场、1944年的图林集中营和尼古拉他们驾驶着T34尽情地戏弄以耶格尔为首的纳粹并成功摆脱纳粹的围追堵截,其中,最后一部分是整部电影的华彩。

假如没有这6枚炸弹,电影《猎杀T34 》的华彩乐章就无法唱响。

也就是说,尼古拉和他亲自挑选出来的助手在图林集中营里修复那辆T34后,将豹式坦克打得落花流水,再冲出集中营、冲进自由的怀抱,都是以深藏在T34里的6枚炸弹为根基的。

影片的华彩乐章建立在一个不那么牢靠的基础上,难怪有的影迷评论说,《猎杀T34》是一部"神剧"。

尽管那个大漏洞叫人没法不质疑《猎杀T34》的艺术价值,可我喜欢这部电影。

假如有这样的机会,我愿意坐进电影院再欣赏一遍《猎杀T34》。

因为,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想要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给影迷的,并不是尼古拉的战术素养有多高以及T34多么坚不可摧;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想要告诉《猎杀T34》观众的,哪怕是在战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就算身陷囹圄,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往美好生活。

为战争片《猎杀T34》增添暖意,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是通过为电影添加两段古典音乐来完成的。

两段古典音乐,分别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片段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天鹅湖》出现在尼古拉和他的助手刚刚修复那辆T34时。

看着那辆已成一堆废铁的T34在尼古拉和他的助手们巧手下,完好如初,耶格尔心情非常复杂。

他不希望尼古拉他们有这等本领,他又希望尼古拉他们修复的T34能运转自如,瞧他命令尼古拉他们试驾驶T34时的表情,真是色厉内荏。

耶格尔的内心活动,尼古拉他们怎能读不懂?

奚落他又不惹怒他的最好办法,就是让T34欢快地动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尼古拉他们将T34驾驭得仿佛正和着《天鹅湖》的主题音乐翩翩起舞。

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的处理,痛击了不可一世的纳粹,也让我们感悟到,枪炮声、纳粹声嘶力竭的呵斥声乃至集中营里的时时有囚犯丧命的恐怖气氛,都不能让尼古拉他们忘记总是能带给他们美好享受的《天鹅湖》。

被尼古拉从耶格尔的枪下救下来的安娜,早已痛恨集中营内令她胆战心惊的生活了,利用充当尼古拉与耶格尔之间翻译的便利,安娜得知了尼古拉他们大胆得让她瞠目结舌的计划。

驾驶T34逃出集中营,在安娜看来,几乎不可能,可她还是义无返顾地要求加入到尼古拉他们的行动中。

在胆大心细的尼古拉的策划下,T34 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逃出了集中营昂然挺进在蓝天下的森林里。

夜幕降临了,T34要休息了,尼古拉他们也要休息了,月光下清粼粼的湖边,受尽苦难的尼古拉和安娜相拥在了一起,此刻,我们的耳畔响起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拉赫玛尼诺夫,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颇丰,其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沛,我们听他的作品,常常会想到他的一句名言,"我离开了俄罗斯之后就再也没有创作欲望。

离开了祖国,也迷失了自我。

在这样一个远离了我的根、我的民族传统的流亡国度,我不再想表达我的内心",但是,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拉赫玛尼诺夫,又必须用自己的艺术才华给家人提供良好生活,因此,我们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总能听到忧郁,而在他最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第二乐章里,忧郁就愈加清晰了,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用这一乐章来衬托尼古拉和安娜之间也许没有未来的情感,太合适了。

同时,也再次印证了他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创作电影《猎杀T34》的初衷:正义的人们在世界最黑暗的时候也相信,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真是美得惊魂。

《猎杀T34》短评

无聊到快进才能看完。

7分钟前
  • 拔刀诀
  • 较差

俄国五毛的抗德YY神剧

9分钟前
  • tyocola
  • 较差

几场坦克对战还是不错的。

13分钟前
  • 伊菲吉妮娅
  • 还行

这。。。

15分钟前
  • TZ
  • 很差

抗德神剧,把敌人的德国和苏联的智商都侮辱了。

17分钟前
  • 魔鬼の翅膀
  • 较差

翻拍自65年的《T34 鬼战车》,演义性质的战争片,T-34/85单挑德国鬼子大队人马,坦克兵多年后重聚,类似于咱们《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能当评书听的那种,所以就不能以传统战争片的标准要求了,都没有血腥镜头。但观感很不错,CG弹道效果赞,就是一个爽片。作为伪军迷,对开挂战况不了解,但几处武器和道具设定还是很靠谱的。大反派像小雀斑啊

2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二战的T43有那么强?

25分钟前
  • 陆公子
  • 较差

特效场面不错,越狱过程惊险刺激。

29分钟前
  • yo
  • 推荐

看到一半,猛然意识到我的毛国伙伴推过双男主的cp😂不过这两人把战争当决斗,确实绝配了,磕了磕了

31分钟前
  • zz
  • 推荐

神剧模式看不下去

34分钟前
  • 记忆碎片
  • 很差

抗德神片 战斗细节和剧情逻辑 一泡屎

36分钟前
  • 一般见识
  • 较差

毛子主旋律,毛子的战争浪漫,可以清晰看到暖冷色调强烈对比、柴可夫斯基等激昂音乐、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热血贲张的传奇故事。坦克大战看的过瘾,打的嚣张,细节经不起推敲,但把坦克战的基本思路表达清楚明晰。开幕村庄伏击过于精彩,使得后续逃脱故事略显寡淡。

39分钟前
  • redrock24
  • 还行

最精彩的是坦克对轰,装弹中弹加了不少特效,但过多的慢动作细节特效也让整个场面失了真实感,再配上非那个时代特征的激情音乐,这是打二战又不是打游戏。还有弄个画外音是几个意思,很出戏的。二战大背景下的小框架故事,毛子的抗德神剧,可以一看,但对普通观众而言,观感一般

42分钟前
  • 还行

坦克战精彩绝伦,主旋律和主角光环也就算了,都过得去,就是毛子太喜欢给特写了~

43分钟前
  • 从一
  • 还行

主角光环都晃爆了

44分钟前
  • 河上清波
  • 还行

3.0|做作和耍帅无处不在,过多的无意义慢镜头,只会皱眉表达痛苦的演员,毫无空间感的导演,看得人昏昏欲睡,故事也是一眼望到了头,有没有抓住我的点,我为什么不看自己国家的主旋律片,过来看你们一帮男演员耍帅。不好意思,咱们的主旋律片无论从文本,还是镜头,还是艺术造诣,完爆老毛子这部。

46分钟前
  • 麦麦脆汁鸡
  • 较差

苏俄坦克撕德国鬼子爱国主义题材大片,摄影、表演、美术都在线,所以能保证较高艺术水准(德国军官的选角还是太刻板印象了),剧作上就是游戏式的打怪升级,爽片。

48分钟前
  • 陈裸
  • 还行

俄国人电影很好的的一点是外国人都说母语 不像美英片子 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全一口流利的英语 有时真的出戏 但不要配音只是字幕就好了 开头就挺猛 一个坦克打掉对方5个 没想到后面更抗德神剧了 尤其是德军军官为啥感觉有点看上俄军男主 让男主修坦克 答应男主给俄军体面的葬礼 叫他去办公室 认真看着他讲话 男主却一直看妹子 最后快死了 我以为拉手是要把男主一块拖下去 结果就是拉下手 要不要这么基啊 在惺惺相惜男主这个人才也不至于这样把 要不是遇到这么个军官 男主根本不可能活下去啊 坦克戏倒不错 可能只适合喜欢坦克的人看了 其次感觉毛子的电影好多节奏都是有点问题 开头往往很精彩 一下子吸引人看进去 然后中间节奏变慢 很多文戏看着很无聊 到结尾在来点高潮 感觉看惯了好莱坞那种快节奏的真的有点不适宜这种

49分钟前
  • Alice的兔子洞
  • 较差

自以为的浪漫幽默,我却觉得讽刺可笑。这一解放者的姿态潜在内在危机,危机在战争结束后半世纪内以同样的方式(坦克推进)持续爆发。在危难的条件下,红色战士捧起圣像,缩小了政治理念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知何故,我已经厌倦了主角。

53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不知道哪个坐办公室的人设计的剧情。

56分钟前
  • 一种态度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