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19年1月31日,本剧男主泽林斯基的支持率已超过波罗申科与季莫申科,于乌克兰总统支持率榜高居榜首。
活久见系列,乌克兰人民心是真的大,放心让一个演员坐到总统的位置上,电视剧集瓦夏靠一别人偷拍的视频步入政坛,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泽林斯基本人在决定参加大选时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或许泽林斯基本人真能打开乌克兰政坛新局面也未可知,我们不知道他会不会拉来他的高中同学当自己的幕僚,也不知道培训总统的那一套流程与剧中情况是否相符(如果总统舔狗也能成为职业,我怕是能把泽林斯基舔的他妈都不认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晚年的回忆录一定会很精彩。
未来的人们可能将会如此回忆这一事件:现乌克兰总统因曾饰演过乌克兰总统而在乌克兰总统选举中打败前任乌克兰总统被选为乌克兰总统
不知道这是那个翻译组翻译的,有人知道吗?
这段演讲结合瓦夏极其具有感染力的声音和姿态,直接让我感动哭了。
摘录如下:我们生来下的时候,是正直的乌克兰人,我们生在这里,这是我们的命运,无论是我们,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的祖先,都是这样,我可以保证,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小小的,胖胖的,有着红扑扑小脸的乌克兰人,7斤沉,问题出在别的方面,这么一个7斤沉的小孩,怎么就变成了一个一百多斤的,油嘴滑舌的家伙了呢?
发生了什么?
我给你们解释,这是我们自己的错,亚娜,就是你我这些人,我们所有人的错。
从妇产医院的时候就开始了,孩子出生了,得塞钱,一定要塞钱,要给医生发红包,要是不给钱,就别想见孩子。
这个孩子,这个时候还是一个正直的乌克兰人。
等他开始记事儿的时候,他就变了。
他看到了什么?
首先看到的是爸爸,爸爸坐在那儿看电视,边看边说,都是这群蠢货的错,这群畜生,垃圾政客,别说边数着手里的昨天去参加游行挣来的200格里夫纳,而参加的这场游行,支持的正是电视上的那群蠢货和议员们。
没什么,这个游行爸爸不去,也会有别人去。
爸爸就想了,这些钱为啥要让别人挣?
而不是我去挣呢?
孩子就把这句话记住了,我们这个正直的乌克兰人,就一点一点变成了和自己爸爸一样的人。
你们觉得他还有一点良知没丢掉对吗?
并不是,全部都丢掉了。
他叔叔在外国人签证登记科工作,婶婶在技术情报局工作。
大家都要把这个孩子的生活安顿好,该怎么做?
送他到学费高昂的学校去,不对,是特别贵,特别贵的学校。
孩子中学毕业了,成绩很不错。
一家人去聂伯河度假。
这个孩子收到了文凭,各科成绩全优,肯定是全优啊,大家一起吃烤肉,一起喝白兰地,简直美味,垃圾怎么办?
垃圾有人收拾。
我们就兴高采烈地迈入了大学,一家人帮着做决定。
大学毕业了,我们去哪儿呀?
再去第聂伯河,可是河边怎么这么脏?
怎么到处都是垃圾,这儿立着牌子,禁止倒垃圾。
谁在这儿扔的垃圾,为啥人们,不知道把垃圾带走呢?
之后心情大好地开着自己的本田,那辆作为大学毕业礼物的本田,我们这个良知丢了一半的乌克兰人,在凌晨的基辅,在没有路的基辅狂飙,他肯定会影响到在这个时间睡觉的人们,吵到下夜班刚回家的人,或者一个打了两份工,疲惫不堪的母亲,她喂过自己的孩子,刚刚把他哄睡着,而我们的主角一路轰鸣,驶向未来,未来并不遥远,等他20到25岁的时候就能成为议员,这个正直的乌克兰人,会成为一个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混账。
他的生活会很幸福,真的,他的子女会去瑞士读书,不会在国内的,为的是避免成为那些混账,他也不会去第聂伯河度假了。
他已经在那儿折腾过了,他可以去马尔代夫,为的也是远离那些混账们。
在伦敦买房,为的也是离混账们远一点,离这些都远远的,和他无关,离他们远远的,这就是我们乌克兰人谜一样的内心。
记者们,你们还有问题吗?
有一种剧叫“看看别人家的剧”。
这种剧的存在,总能让我们反省自我,思考不足。
最近,有部正在更新的乌克兰剧,被称为乌克兰版《人民的名义》。
但是,剧情可比《人民的名义》有意思多了玩的好,黑的妙,不服不行!
——《人民公仆》Слуга Народа
主角,瓦夏,是一名普通的历史老师。
一次上课中途被打断,自己的学生全都被叫去投票,贴宣传单。
瓦夏十分生气,在教室里发起牢骚。
发着发着就忍不住了,像洪水决堤一样,对乌克兰的政治大谈彻谈,全程飙脏话哔哔声不断。
发牢骚没什么。
但是,却被一个学生全程录像,发到了YouTube。
过了一夜,这段视频经过持续曝光发酵, 全班学生都知道了,全班学生的家长也知道了,瓦夏可谓一炮成名。
当然,学校校长也知道了,就瓦夏的个人风气问题批评痛骂了一顿,差点没把瓦夏开除了。
但是,谁能想到,机缘巧合之下鬼使神差之中,瓦夏竟然当上了总统。
足足获得了60%的选票。
在某个起晚了的早晨,一家人吵吵闹闹鸡飞蛋打之中,瓦夏还在和外甥女抢卫生间的使用权,然后,总理便来了接新任总统就职。
国家元首由一位普通中学教师来担任,这不仅是乌克兰历史上,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前所未有前所未闻的。
这是乌克兰人民自己的选择,确实让人意外。
瓦夏新总统的上任第一天,先是各种包装,名表、皮鞋、香水,然后还得拍证件照,网络照。
在总理的安排下,顺便把各种宣传照也拍上了比如总统关心医疗、总统与工人亲切交谈、总统关心未成年等等。
全部绿幕背景,统一摆拍,加后期抠图,这种熟悉的操作即使我们国人看了也能会心一笑。
瓦夏的学生说瓦夏,像圣人一样完美无缺,没有房产,没有银行账户,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没有加入过任何党派,没有参加过任何有偿组织的机会,为了买微波炉贷了个款,每个月还贷74格里夫纳。
这突如其来的权力,并没有让瓦夏得意忘形。
他甚至没有把自己当作总统。
上班第一天,还惦记着今天是自己的还款日,要是不还,以后每天都得多交17格里夫纳(相当于人民币4.5元)的罚款。
总理带着瓦夏去了银行,发现排着好长的队。
在总理的协调下,瓦夏得以排到最前面办理,但仍然有人抱怨总统的加塞行为“凭什么”。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瓦夏,他被抽中成为活动幸运客户,所有的欠款都免掉了。
瓦夏开心的屁颠屁颠的走了前脚刚离开,银行里排队的老老少少便排成整齐一行敬了个军礼,大喊“为乌克兰人民服务”!
好家伙,原来这都是人民政府派来的拖呐瓦夏拒绝了乘坐出行工具加长版林肯,一头栽进了公交车,总理却低头悄悄说,你早说我安排些媒体呢
瓦夏能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做到不为之所动。
但是,穷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却迎来了春天。
那个总是乱停车的富二代一家全都搬走了,住的小区迎来了春季整修,商场主动为他们提供打折到“几乎不要钱”的衣服,有人主动为他们送上家具,和免费的装修计划。
瓦夏的姐姐还四处游说为自己谋职位,不仅打击报复,还收钱受贿。
总统整日在外反腐,总统的家里却一日比一日腐败。
最终瓦夏忍无可忍。
家庭斗争到最后,人财两空。
父亲与姐姐被迫将财物退回,瓦西里也被扫地出门,因为家里穷,需要将他的房间租出去贴补家用。
腐败是无处不在的,腐败甚至成为一种国情。
剧中,几乎每个政府职位,都成了官员谋求私利的寻租工具。
比如修公路这一段,虽然很戏剧化,但是你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从10亿格里夫纳一层一层分拨下去,到工程队手里,剩下的1000万格里夫纳,这路仍然是修不好。
撤换官员,重新来过,但结果同样。
提拔真正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做干部,或许切身体察民情,情况就不一样了呢结果没想到,贪污照样,这世界没有改变。
《人民公仆》虽然拍的是乌克兰,但我们国人也不会对剧中的情景感觉到陌生。
讽刺、自黑、幽默、神转折,有了这些,政治剧也变得好看了很多。
不过开心之余,也会觉得悲伤。
一个历史老师,一介草芥能成为总统,这本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乌托邦的幻想,是不可实现的白日梦。
编剧用自己的理想讽刺了乌克兰的腐败和对根除腐败的期望。
想看的小伙伴资源在我的公众号【天天美剧吧】,欢迎来撩
看这部剧的title写着【反腐】二字,记忆中乌克兰的清廉指数似乎不高,于是去查了一下,果然:
我大天朝看看自己排名七十几,然后默默转载了这条新闻……好了不开玩笑。
正事儿是从有一天一个班上的学生被拉去投票开始的。
班上的历史老师瓦夏对此很生气,开始破口大骂乌克兰的政治……骂得酣畅淋漓,只听得一片【bi】【bi】【bi】的声音。
这个场景被一个学生拍下来,传上YouTube,于是瞬间就火了。
之后学生通过【众筹】的方式为他筹集到20万的竞选资金,鼓动他去竞选总统,他的总统之路就此展开。
某天清晨他醒来后,镜头展现的是他在家里不受爸妈待见。
突然,一家人被告知成瓦夏为了总统,之后颇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意——早上住同一个小区停车挡住他爸爸的车的富二代搬走了,小区管理员马上修缮了拖了两年的家门口……【反差】是前几集的重点笔墨,普通的历史老师和国家总统的反差,家人对瓦夏的态度转变,校长本来想开除瓦夏来着等等。
比如,这位接地气的新总统,第一天还想着要去银行还贷款,要去学校开教务会,要给过生日的侄女买生日蛋糕和一张专辑。
瓦夏进了银行,要插队去还贷款,排队的人中有人还抱怨“凭什么”,银行的职员告诉他,他成为了近期活动的幸运用户,贷款全部免除,瓦夏开心地走出去了,却见排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站成了一列,向总理敬了一个军礼。
比如,瓦夏在对官员们说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因为“我的父母不是这样教我的”,但镜头一切换,便是他爸爸死命地往家里搬各种新家具、油画等没有花钱的东西。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瓦夏还是很孤独的,至少在他的总统部长团到来之前。
在瓦夏和一群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斗勇斗智的时候,爸爸、姐姐都在如何想利用家里的新总统来谋私利;在瓦夏艰难地推行改革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因改革触动了自己的利益对其冷眼。
可怜的瓦夏有两次被家里赶出去,独自在桥上游荡的经历。
接下来就是【反腐】。
瓦夏执意不要林肯加长车的车队,而是要坐公车去开会,几度要过马路,都被呼啸而过的车队挡住了。
瓦夏:“他们都是谁?
”总理一个一个地数:XX部长、XX部长、XX部长。
瓦夏:“他们要去干嘛?
”总理:都是去见你的。
一个例外,有一个是XX部长夫人要去做头发的。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明白瓦夏,于是总理在追上瓦夏的公交车时说:“应该提前安排记者的。
”面对瓦夏种种热情,老滑头总理和背后的三个寡头认为局势始终会在掌控之中,先让他小打小闹吧。
瓦夏辞退了自己的保镖团,还下令就搬迁了政府行政大楼,到一个比原来简陋得多的地方,在这里,最好的同事就在身边,最爱的伙伴就在对面……有一次要通过一个法案时,总理以“觉得议员们可能不会赞成”为理由搪塞,瓦夏便立刻跑到议会去,让所有人马上表决……正巧换了办公点,没有投票设备,所有人只能举手表决,又正巧总理在旁边使的眼色被议员误读,所以瓦夏这回合赢得了胜利。
剧中对乌克兰腐败问题的展示也可谓淋漓尽致。
一方面,所有工程和改革,通通没钱,银行的人说“国库里的老鼠都饿死了”,另一方面,官僚和寡头手中贪污着巨额国家财产。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三个寡头用真钱、真银行、真港口等玩【真人版大富翁】的场景。
还有国有资产的收益情况被报给总理时,总理一开始并不打算分一点给国家,后来才在工作人员的压力下将“10%”的留给人民→“那就15%给人民吧,不能再多了。
”各个官员贪污受贿的情况数不过来,他们为自己财产的辩解理由更是层出不穷。
后来有人受贿被发现时甚至妄图把钱都吃进肚子里。
官僚一层一层收刮下去,教师等公职人员工资三个月发不出来,国库拿不出钱搞建设、还贷款。
好不容易通过税制改革充盈了一点国库,瓦夏想要去修路(毕竟作为首都的基辅的公路上的坑都可以做spa了,瓦夏说的),原本施工队报上去的【一个月,XXX万(具体数字忘记了)】,到达总统耳中的就已经变成了【两年,20亿】。
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亿,讨债的上门,瓦夏不知怎么办,总理说:“向欧盟借,来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那怎么还欧盟?
”“向美国借呗”“怎么还美国?
”“不知道,这就留给继任者吧!
”然后就是【日常黑俄罗斯】。
陨石要来了,直击基辅,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克里姆林宫?
”瓦夏第一次见外国首脑,预演时“萨科齐”和“普京”的扮演者一起进入,后来发现此时的法国总统应该是“奥朗德”,于是工作人员立刻说“普京快滚出去”。
还有‘’面对吵架的国会、示威的人群,瓦夏很想说话,但没人听,他就会使出百试不爽的绝招,大喊一声“普京下台了”,所有人立马安静下来。
最后一集最后几分钟,剧中的设定是:【普京真的下台了】。
乌克兰有多想加入欧盟,就有多嫌弃俄罗斯。
当然,还有很多回忆杀、OS、随意YY各国元首等段子:各种与历史上的人对话,古希腊哲学家,凯撒大帝,称瓦夏为基辅公爵的伊凡雷帝,不被理解反被砍头的改革家路易十六等清奇的脑洞;谢尔盖带领我们学习金正昆的《外事礼仪》:外事场合要知同明异,尊重对方的习俗。
譬如说不能摸印度代表团,如何喝不同类型红酒……黑我大天朝:官员被发现20块名表的辩解理由是:这是中国制造的。。。
当然这部剧也是有瑕疵的。
譬如,谢尔盖除了和助理的cp感之外,还真没看出什么其他的作用……随意找的非专业政治人才要是真干成了大事,总有些刻意的感觉,并在最后一集轻易干掉总理,保镖对暗杀的悄然阻止也是挺神奇的……还有些地方显然是强行大团圆式大结局。
不过这些都是理想主义的美好愿望,可以理解。
前面可以说是非常惊艳了,相比起来,后部分有点后劲不足,剧情拖沓的嫌弃。
被美色诱惑的瓦夏,被砍掉得力干将的三个幕后boss,在下一季中会如何碰撞?
片头中瓦夏没有保镖,骑自行车去上班,路上遇到各种迷妹迷弟、受拥戴的场景能实现吗?
10.25更新:《瓦夏的故事》大电影已经出了很久啦,鱼子酱字幕组有翻译过来哦,一直没时间写点什么,囤着~第二季大概不久就可以回归了吧,期待一下。
大电影一次一个多小时真是爽,片中依然延续了第一部里的风格,瓦夏联合尤拉智斗寡头。
尤拉尽显聪明才智,瓦夏有时候就是……呃……蠢得一比……不过大电影一样套路满满,明显是走轻喜剧路线——从结局的反转来看。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瓦夏这种人怕是早就gg了,但在电影中,你不得不服编剧,这个反转很漂亮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北京时间2019年4月22日,泽连斯基获得73.07%的选票,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承认败选。
祝贺。
希望能给乌克兰带去不一样的面貌。
说到民主时,梦中的他大笑不止
他也不想要中央集权
说联邦制时他激动的掐住了神的脖子
说到社会主义时他整个人弹起来,反应强烈
说到专制时,他笑得很开心
剧中他做梦的内容就是他这届政府的政治暗喻?
拭目以待。
剧里一个历史老师当了总统,现实里一个演员当了总统,应该现实里更刺激。
不知道他四年前拍这部剧会不会想到日后真的当上了总统。。。。。。。。。。。。。。。。。。。。。。。。。。。。。。。。。。。。。。。。。。。。。。。。。。。。。。。。。。。。。。。。。。。。。。。。。。。。。。。。。。。。。。。。。。。。。。。。。。。。。。。。。。。。。。。。。。。。。。。。。。。。。。。。。。。。。。。。
…就因为他能力不足反而才更讽刺啊2333第一集开头就点明了总统就是个摆设,又通过总理对男主的一系列操作更能点明这一点,后来又通过前总统的形象更进一步的讽刺了“这个国家的体制已经从头烂到尾了,有没有总统都一个样”,所以剧中那个一直在找茬的女记者的存在才显得很讽刺,因为她攻击不到重点上。
同理,男主的团队专业能力是很弱,但这部剧也是通过这种反衬讽刺的,无能之辈都能带来改变,对比之下男主见到的前内阁成员一个个都是行业的精英却把国家带入了深渊,不讽刺么?
其实各国历史上很多最后有成果改革初期都是失败的,更遑论还有那么多改了还不如不改的改革。
但改变就是把一潭死水变成了活水,这才是最重要的,死水早晚会臭的,活水能带来生机。
当然,能随时脱离这谭死水的鱼自然不会顾及水是否会臭,脱离不了的鱼假如看不到自己生活的池塘境况自然也看不到水的死活,毕竟在他们看来鱼因死水而死是正常死亡,他们也慢慢习惯了。
对比这两种鱼,主角这种能改变鱼塘境况的鱼不是和鲶鱼一样很宝贵么?
他们不是宝贵在他们的使用价值,他们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戈洛波洛季科视察某地时,感慨万千,讲话如下:那么人呐,就都不知道,志己不可以预料。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志我奋斗,但是也考虑到历史的,这个行程。
我绝对不知道我作为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怎么就把我选到基辅去啦?
所以尤里同志同我讲话,说选民都决定啦,你来当大统领!
我说另请高明吧,我实在我也不是谦虚。
我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怎么就到了拉达来了呢?
但是尤里同志讲,大家已经投票决定啦!
所以后来我就念了两首诗,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所以我就当了大统领。
当了总统这十几年我也没干什么别的,大概三件事,一个建立了高中同学组成的内阁,第二个把乌克兰的总理送进监狱,还有一个就是,啊,打倒寡头。
如果说还有一点成绩就是马路夜间全都发光!
这个对行人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19年的连任也是很大的。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主要的就三件事情。
很惭愧,只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
剧好不应当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吗?
要当也是导演当啊,怎么会轮到主演昵,可见乌克兰的观众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搞不懂,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三连问收尾!!!!!!!!!!!!!!!!!
看来还是电视看得少啊!
啊哈哈哈哈我真是搞不懂啊哈哈!
,!!!
为何如此这般,这观众当的不称职啊哈哈
这两天最受关注的时政类新闻应该当属以下这则:一位毫无从政经验,被称为“基辅郭德纲”的喜剧演员泽连斯基居然以73%的超高支持率稳稳压过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成功赢得本次选举。
注意,这可不是什么洋葱新闻,而是正儿八经的国际新闻。
政治素人登上舞台,其实已经不算是什么能让人惊掉下巴的新闻。
无独有偶,斯洛伐克的首位女总统苏珊娜·恰普托娃在当选前是位律师,以及某位推特达人获选前,谁能想到商人也能执政呢?
但荒诞的现实总能带给人更多惊喜。
泽连斯基最有名的角色是乌克兰喜剧《人民公仆》中的乌克兰总统,他正是凭借剧中“反腐”“反寡头政治”的人设赢得了选民们的喜爱和信赖。
并且,就连制作《人民公仆》这部剧的工作室“Kvartal 95”也干脆成了乌克兰的执政党。
我连自传标题都替泽连斯基想好了,就叫《他改变了乌克兰》。
柯文哲市长其实也是政治素人到底是怎样神奇的一部剧,居然能推动乌克兰人民给一位喜剧演员投票?
为了解开迷惑,今天我就来盘一盘这部剧——
泽连斯基在剧中扮演的瓦夏是个平平无奇的历史教师,在学校不算风云人物,在家也没什么地位。
老妈忙着工作,连衬衫也懒得给他熨,老爸不光忘了叫他起床,还总嘲讽儿子没出息“中学毕业考进大学,为的是之后再回中学。
”瓦夏则回击道“对对,很抱歉,我没能跟你一样,成为一个车夫!
”边说还顺手抢走了老爸的早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没大没小的外甥女娜塔莎,动不动就“顶撞”自己的舅舅。
瓦夏呢?
身为家里“最有男子气概”的人,当然是乖乖认怂,自己去熨衬衫、倒咖啡、准备早餐。
故事就在一家人欢乐互怼的气氛中开始了。
试想一下,当你花了一早上时间,和家里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拌嘴、吵吵闹闹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在马桶上举着杂志,享受难得的清净时,却有一群西装革履的精英人士找上门来,开口对你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早上好,总统先生。
”任谁的内心都会是崩溃的。
从一家人懵圈的眼神里,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内心独白:“今天是愚人节?
““我没睡醒?
”“剧组拍戏呢?
”
当瓦夏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眼前的神秘男子强行拉上一辆豪车,然后就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自己当选乌克兰总统的新闻。
瓦夏:原来全世界只有我不知道,我已经是总统了。
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瓦夏十分不满自己班上的同学每次都因为学的是历史,就仿佛低人一头,总是被学校拉去做免费劳动力。
一时冲动,他开始当着其他老师的面,痛批那些虚伪的政客,满屏都是和谐词,哔哔哔喷了整整3分钟。
他把投票说成了“是在两个傻X当中,选择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傻X。
”说的文明一点,就是在矮子里挑高个儿。
至于包括他在内的普通人,对此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答案是不在意,完全就是 IDon't fucking care.
私底下发牢骚倒也没什么。
关键的是,这段“历史老师怒喷政客”的光辉时刻被某个学生全程录像,发到了YouTube上。
瓦夏火了,一夜成名,全乌克兰人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位敢口诛笔伐、对时局表达不满的网红教师。
于是学生们带着三分正经,七分恶搞的心态,又用了众筹资金的方法,擅自替瓦夏报名参加了大选。
再然后,瓦夏就真的当上了总统。
最滑稽的莫过于瓦夏当选总统后,之前对他抱着轻视鄙夷态度的人,突然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各种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巨大反差,共同塑造了许多啼笑皆非的闹剧。
比如学校里曾经雷厉风行的女校长,在新任总统的面前,简直判若两人。
瓦夏记忆中的校长是怒发冲冠,眉头紧锁,一边狠狠拍桌子,一边怒斥他给他们学校丢人的彪悍模样。
对校长产生了心理阴影的瓦夏,原本还站在办公室前不敢进去,结果一开门——校长却变得亲切又谄媚,一脸激动地给瓦夏送上蛋糕和鲜花,差点就扑进瓦夏怀里。
说话也是紧张到大喘气,仿佛随时都会晕过去。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迷妹见到了爱豆。
不光是校长从母老虎变成了马屁精,“我一直觉得您非常有潜力。
”办公室所有曾经冷眼旁观瓦夏挨批的同事,此时也纷纷列队迎接他的到来,露出了无比热情的笑容,有几位女同事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其实校长明面上是在讨好瓦夏,实则是想给自己讨一张赦免令,潜台词就是“总统先生,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千万不要计较我以前拍桌子吼你的事。
”
身边的同事们改头换面,班上的学生也变了。
原本对瓦夏很不服气的格罗托夫,现在字里行间对他透露着一种尊敬。
毕竟是有幸沾了总统的光,班上所有人的物理成绩才都得了满分。
瓦夏的父亲更是彻底膨胀了,生动演绎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明明早上还在对儿子冷嘲热讽,现在得知儿子意外当上了总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
有那么一瞬间,我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苏大强附体了。
炫耀还不够,他四处夸下海口,打着包票要把亲戚朋友的孩子都安排进体制内,仿佛自己才是乌克兰总统。
用瓦夏老妈的话说,那就是“已经把半个乌克兰都安排出去了。
”
剧中还试图用瓦夏突然逆袭的故事阐释一个“真香定律”——人们厌恶特权,除非,自己就是那个享有特权的人。
就像在成名视频中,瓦夏极力抨击特权,一脸愤慨地表示如果由他来掌权,第一时间就让那些享受特权的高层统统滚蛋。
但实际上,等到他当选之后,他迅速默认了这其中的潜规则。
上任的第一天,摆在他面前的是:奢饰品随便挑,高定西装随便选,安排美女秘书,还有特权车队保驾护航的幸福生活。
除了这些如众星拱月般的豪华待遇和福利,就连当总统前欠下的贷款也可以一笔勾销。
挑西装的时候还埋了一个“教父梗”瓦夏除了从一个大龄愤青变成自己嘴中“享受特权的混蛋”之外,他也在手足无措间变成了一个乖顺的演员。
在高层的安排下,他进行了一系列主题摆拍:和医生、工人、未成年人合照,展示新任总统对他们的关心。
最后甚至还有专门用于社交网站、展示给年轻人看的自拍照。
不由得想感叹一句:套路深。
瓦夏的转变和这些层出不穷的政治花招,让我想到了《琅琊榜》中的一段台词,皇帝对梅长苏说:“只要坐在这把龙椅上,人自然是会变的。
”
其实最有趣的还不仅于此,本剧背后的讽刺意味相当浓厚——普通人上台,就意味着寡头政治可以得到改变了,吗?
剧集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
男主角有机会选上总统,不过是乌克兰的政治寡头们一时兴起,玩的一场另类的“权力游戏”罢了。
毕竟还有什么能比高调把一个政治素人推上舞台,让民众误以为自己拥有选择权,然后看他如何在舞台上像个牵线木偶一样听从指挥的滑稽剧更有趣的呢。
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就让乌克兰人民来决定吧。
寡头: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反观现实,扮演这位历史老师的泽连斯基当上了乌克兰总统。
但他真的只是民众口中那股“吹进基辅的新鲜空气”和百分百接地气的普通人吗?
事实上,他的好兄弟之一伊戈尔·科洛莫伊是个犹太裔寡头。
他一手掌控了乌克兰的石油、银行业,就连《人民公仆》也是在这个寡头旗下的电视台播出,在投票前一天更是滚动播出他的所有娱乐节目。
所谓话语即权力,能让民众有机会看到他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瓦夏也好,泽连斯基也好,他们上台之后就能做乌克兰人民的拯救者吗?
瓦夏既然是历史老师,那他一定听过黑格尔曾说过的这句话——人类能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总之,讽刺、自嘲、潜规则、冷幽默、神转折,这部乌克兰政治喜剧远比你想象的优秀。
最后小声打个广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公众号鸭,会时不时推荐更多好看有趣的作品感谢阅读,感谢支持,欢迎留言讨论
什么玩意啊,开头两集还觉得挺过瘾,非常辛辣的指责了乌克兰的当权者,但是看到他认命这几个高中同学当内阁成员就懒得看了,这就不是在搞裙带关系了么?
但是听说他要出来选总统,就非常好奇乌克兰人民心目中的完美总统是什么样的。
结果这几个人完全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啊,尤其外交大臣那个秃子,什么都不会不懂,要是任人唯贤应该认命他那个助手吧,要是没那个助手他啥也干不了啊,唯一一个成功的工作就是把印度那个女的给睡了,莫非乌克兰人民认为最有能力的外交部长就是能睡各种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
他前妻,国家银行行长,一副非常有良心的样子,对民众公开承诺要赔付破产银行欠的钱,然后呢?
赔的钱从哪来的?
最后到底还没还?
如果这一个银行的钱还了别的破产的银行的钱要不要还?
这个消息出去造成了乌克兰货币贬值有什么解决对策吗?
后来出台再有银行高管卷钱跑路的应对政策没有?
还跟另外一个人被关在国库里了,俩人就自己这么走进国家金库里了,还关了一晚上没被任何人发现,你为啥不走走脑子,这种安全措施能放心吗?
你自己有道德不偷但是前任国家银行行长和带你进去这个人把金子搬空了怎么办?
为什么不查查啊。
国防部长跟瓦夏也很奇怪啊,就算你俩不贪污,但是乌克兰人民公仆不给发工资吗?
都国家总统和部长了,怎么全家一副吃不上喝不上的样子?
靠工资不能过正常的人生吗?
非要贪污?
国防部长的工资养不起一个老婆两个孩子吗?
瓦夏的工作最令人费解了,除了搬办公室这种表面工作,一点正事没干啊。
修路说了一整集,最后也没修成啊。
跟货币货币基金组织和瑞典银行俩女的喝酒喝多了,一下子拿出来一大笔钱还上,搞的国内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他自己还挺有理,什么玩意啊,没说应该欠债不还,但是至少要有计划吧,怎么开源节流有钱了再还上,怎么能跟人喝多了就直接还现金?
现实中发生这种事老百姓们八成游行示威弹劾他吧。
结果假装弄了个陨石的假消息危机竟然解除了,乌克兰人民上不了外网吗?
就算看不懂英语国家的媒体也至少看看俄罗斯的吧,有个能把整个乌克兰砸没了的陨石除了乌克兰以外的国家都没观测出来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结尾更搞笑,做那么个弱智的套就打倒政敌了,人家一个国家总理,怎么可能自己亲手数钱!!!
忘了第一集跟着的保镖就一堆么?
这么有能力的人说抓就抓了,这个国家不会动荡吗?
别忘了整个议会都看总理眼色举手表决,把他抓起来这些人为什么不弹劾总统?
对了,寡头们也很奇怪,那么有钱为什么要吃生青椒啊啊啊啊啊,吃点什么不好,穿金戴银的,竟然吃生青椒乌克兰这个国家,全民受教育程度良好,有石油有天然气有矿产有港口,农业发达,重工业发达,有航母有核导弹,可以在欧盟俄罗斯美国之间左右逢源,结果搞成现在这个倒霉德行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988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如果是在电视台播是蛮厉害的……………………but后面十集拍的都是些啥
怒打五星
不是说犹太人怎么样,但是被犹太人控制的资本市场以压榨别人吸别人的血为生,为了讨好西方国家害的自己的人民水深火热,这种人怎么能当上总统,还是好好的做一个小丑喜剧演员号
没追完
高中时看的,那时司机刚刚当上总统。
泽连斯基还是适合当演员……
太会玩了
有着揭露黑金政治的勇气却在关键问题上左右摇摆即反精英又反民粹剧本是硬伤 只有我觉得东欧姑娘不漂亮吗?
怕自己无聊我先把人民公仆看完吧,瓦夏当总统了人人弹幕里都在庆祝呢😂😂其实全看完后觉得有点过誉,只是深深地为乌克兰这个国家的荒诞程度感到震惊。
总统加油 太好看了 戏如人生 靠勇气鼓舞士气 等来支援 我真的为人类的勇气所感动,以及一个好的榜样对于每个人的意义。
还行吧
戏子误国!乌克兰人选择一个喜剧演员做国家领导人,多么悲剧,今天的乌克兰不可能会再度登上当年那艘破船
爽文男主照进现实。
stand with Ukraine!
历史上第一个扮演总统而被选为总统的总统。
乌克兰人民的脑洞和艺术细胞啊。虽然理想化,但是能够见天日就已经是人民的胜利了。前妻上了猥琐光头部下的车???差评!阿尼亚小婊砸还没有被怼,期待第二季!
24,23,16集厉害了,延迟退休,流行病,天灾陨石。一次两万人,腐败水平152位
这个时间点看还是比较解压的
8.5,不得了,泽连斯基同志真当总统了。生活永远比戏剧更魔幻
17集弃了,有些无聊,不过16集男主角对着媒体批判社会那段戏还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