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型男演绎文艺片值得关注,故事还是不错的,叛逃士兵与因年幼杀人而被送入修女院的修女在黑暗都市生活的故事。
Jason Statham依然是魅力非凡,女主角虽然有些苍老,但感觉很有气质,网上随便查了下,父亲居然是前波兰总理和欧洲议会主席Jerzy Buzek,当时就惊呆了o(︶︿︶)o 片中的伦敦中国黑帮似乎很牛比,为了钱什么都能做,这个观点果然被全世界都认同了。。。
自从看到电影宣传海报上杰森的造型和背后的霓虹灯光,我就觉得这部电影肯定不同于杰森;往常的动作片,而电影本身也证实了这一点,可以称之为肌肉男的转型之作。
电影本身运用了灰暗冷色调和压抑的氛围,刚开始看让人有点难受,而值得一赞的是肌肉男杰森走起了文艺路线。
杰森往常的电影通常是弱化剧情逻辑,以火爆的动作场面来吸引眼球,人物刻画上也是以硬汉为基准的。
而本片在剧情上的细致描述、细节的表现、主角的心理挣扎都相当精彩,单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认为此片是今年来杰森最好的一部电影。
下面来说说电影的亮点同时也是该片的主旋律:—、主角的黑历史,二、修女。
现如今的电影,特别是动作片,主角都有黑历史,一般都是做为主角在打斗时开挂的催化剂,这么说可能有点俗,但是细心的人可以去观察一下。
说到本片的黑历史,导演算是别具用心,运用了大量的穿插场景,和主角断断续续的回忆,以及主角幻想中看到的蜂鸟,将主角作为战士、丈夫、父亲和流浪汉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出来,正是这一点,弥补了杰森演技上的瑕疵,也为杰森的心理挣扎和一些行为提供了铺垫。
关于电影中的修女,有人认为演员太瘦了,我却觉得这是导演处心积虑的选择。
Agata Buzek(演员的名字)将修女略带冰冷的另类美丽和矛盾的禁欲心理表现的相当得体。
同时,修女也有着她自己的黑历史(童年阴影),我觉得导演在这一点上有点画蛇添足。
这两个都有着黑暗过往的人相互之间的暧昧、若有若无的情愫直至情感的喷薄而出,看得让人大呼过瘾。
最后,我忍不住再次谈论一下该片的主角约瑟夫·史密斯(杰森·斯坦森 饰),因为我觉得主角的刻画对于硬汉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
战场上主角面对生死时的产生了精神塌陷,以至于后来当逃兵流浪街头,面对妻子和女儿时又不知所措,和为女儿拍照(为了不剧透就一笔带过了),主角这些对于生死和命运的思考,对于自身的正视面对,都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
什么是硬汉?
不是刀枪不入,不是一拳能打死一头牛,应该是背负职责、自愈创伤;什么是柔情?
不是卿卿我我,而是关爱与良知;可以说这些因素的综合为本片造就了一个非典型的真实硬汉,可以让你看完大呼“bravo!” Ps:网上查了一下,该片还有个名字叫《Redemption》,中文士补救、救赎的意思。
这个片名是代表着电影中主角的自我救赎之路,还是代表着杰森对于电影、对于表演的拯救和思考,我想看完影片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这部电影有两个重点,第一是男主角的结局,第二是他的黑历史,但是作为合格的影评,这两个咱都不提,单单称赞下本片将肌肉男文艺化的努力同时再置喙下情节和人物设置。
这并不是2013年的第一步肌肉男转型作,年初的告密者也走了相近 的路线(接片子更多的岩石在G.I.Joe II里自己又转回去了这一点咱就姑且不论了)。
然而单单以个人愚见而言,告密者的剧本并没有本片的精彩,同时由于题材限制,给个人的感动也没有本片大。
相较之下,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告密者在真实色彩上竟然是有隐隐输给本片之势的。
考虑到本片全片的细节处理,这种差距很可能来源于剧组幕后某(几)位主创的强迫症,然而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之后的成品确实是一部迄今为止杰森少有的佳作。
与此同时,虽然并无指摘剧本的立场,然而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还是认为这位苦大仇深的囧瑟夫的救赎之中有几处设置过度处心积虑:一是修女的存在的意义,二是女儿以及妻子(或者是前妻)的情节设置,三则是男主角在战场上的黑历史。
美丽却又带有相当浓厚的禁欲气息的修女也有她自己的黑历史确实是增进两个人的感情的绝好机会,但是采用逻辑和常理分析在收到钱之前修女就认识流浪汉先生却只停留在了解他囧瑟夫的名字之类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她每天用教堂的钱给无家可归者饭吃之类的理由什么的弱爆了,囧瑟夫难道你从最落魄的时候就对修女姐姐心甚悦之了么?
导演编剧你们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是么?!
有大兵哥就一定有军属,有军属必然得有小孩纸,所以当囧瑟夫坐在车里偷看小萝莉的时候我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但是和疑似妻子的女人对峙的时候她喊出来的话着实令吾大吃一惊。
若是气话以极度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她自己的工作也就算了,若是真的在丈夫出事之后就因家计所迫开始从事皮肉生意,那么难不成丈夫出事之前她居然在做全职妈妈?
只需要照顾一个学龄女儿的全职妈妈是不是过分轻松了点之类的按下不提,只说这个母亲角色的这句台词,总有过度戏剧化之嫌。
这年头没有黑历史什么的大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角,所以男主的黑历史的全部内容直到最后电影的结尾才大大方方的讲述了一遍,然而还是和前文指出的雷同,编剧将他在战场上所犯的战争罪过分戏剧化了,反倒失却了电影由始至终的真实色彩。
如果能够将这段黑历史和前面妻子的黑经历写实化简洁化,私以为会大大提升这部电影的水准。
即便如此,瑕不掩瑜,杰森成功地证明了自个儿并不是一个动作花瓶(我承认这两个词非常,非常的不搭调)。
强烈推荐给广东以及懂得广东话的童鞋,吐槽影片里大段大段出现的粤语什么的还是很欢乐的。
又及:蜂鸟Humming Bird为英国片名,美国上映名称为救赎Redemption,后者虽然更切题,却实在不如Humming Bird更犀利。
没有黑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黑历史的人没资格演电影。
大兵哥有滥杀平民泄愤的黑历史,修女有割变态教练喉的黑历史,高富帅有施虐狂隐疾的黑历史,被雀占鸠巢的摄影师有性向的黑历史,更不消说中国街火拼的龙哥鼠弟,正在黑历史中熙攘……一切都暴露在蜂鸟系统的视野之下,无遮无拦。
动作花瓶儿杰森•斯坦森这次有了更多的内心戏,但逻辑却没有夯实。
泡在酒瓶里逃避痛苦的大兵哥突然重出江湖,又是健身又是健康饮,杀人机器满血复活。
难道就是为了配得上误闯民宅衣橱里的套装?
在他除暴安良的巅峰时刻却又戛然而止,身手敏捷地拖一只酒瓶重返街头,倒地立刻变酒鬼,让人误以为他在卧底。
悲摧的是,就像等待喜剧演员的悲情和AV女优的端庄一样,动作演员一开始思考,你就不自觉地开始为他读秒倒计时,等着这些劳什子的前戏赶紧过去书归正传。
每个人对世界或者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定义和判断。
外界有太多的东西会把你的眼睛蒙蔽,如果认为是对的,就要努力去实现他,虽然有时候会违背这现世的准则。
但又是谁规定这个准则就是正确的呢。
我们都有自己的活法,高兴的时候大笑,悲伤的时候流泪。
太喜欢克里斯提那那纯纯的微笑,不带一点世俗,包容万物的笑容。
以及酒后流露出的真我,是的,每个人都需要真正活过,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蜂鸟特攻》是我唯一看过五遍以上的电影,一看豆瓣评分发现只有6.4,大概看片子的人被海报和杰森斯坦森的名字吸引,以为是一部热血动作片,到头来却发现是一部动作镜头毫无看点的文艺片而大失所望打下的分数吧。
hummingbird是蜂鸟的意思,也是士兵乔瑟夫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无人机的代号。
回到伦敦他患上了攻击压力症,时常能闪回看到战友遇袭画面,满天嗡嗡乱飞的蜂鸟。
他给中国的黑帮当打手赚钱,但影片很多细节描写能看出乔瑟夫是个善良的人:打斗总是点到为止,对方无还手之力便停下;看到哭泣追车的小女孩,开始对自己做的事产生动摇;偷偷躲在车里看自己的妻女,不敢下车怕惊吓到她们;看到送外卖的就想起给流浪汉点餐,教训完小混混还不忘往地上扔钱给流浪汉;赚了钱就去找妻女,害怕惊吓到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女儿,蹲下来小心翼翼和她握手。
同时他又是个细心的人:酗酒以麻痹自己,遇到街头分发粥食的修女克里斯蒂娜,她抬头说了句“不要喝酒”,他回到住处后便把酒倒掉,在街头睡去,醒来看见克里斯蒂娜还慌忙解释自己喝酒的原因;克里斯蒂娜在小巷子里跳舞,顺手把酒杯放在窗台却掉了下来,他伸手去接没有接住,不忘把玻璃碎片捡起来;克里斯蒂娜边开车边说自己童年的遭遇,乔瑟夫听完贴心的问“要我开车吗”。
其实热血硬汉演下这类电影也很不错啊,铁汉柔情,况且杰森斯坦森说话还有可爱的口音。
最后的洗白并不唐突,因为有前面这些细节做铺垫。
至于修女,乍一看不是很好看,但很好地诠释了平凡普通,没有违和感。
如果叫斯嘉丽约翰逊、安吉丽娜朱莉这类大美女来演修女,那些流浪汉不把她生吞活剥了才怪呢。
而且女主演技不错,就感觉是真实存在的修女,瘦瘦高高,至于穿上红裙子,金色披肩长发确实很惊艳。
黑帮打手和修女,一段关于自我救赎的禁忌之恋。
十月一号这一天,修女一个人去看了芭蕾演出,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乔伊前去宴会,用自己的方式为丽莎贝尔复仇。
乔伊曾问修女要不要一起私奔,她轻轻捂住他的嘴,毕竟他们身上还有其他责任,毕竟这是一场不被世俗认可的情感交织。
最后修女收到了乔伊的照片去了非洲,而乔伊走上布满阳光的街头,等待被捕。
总是要有遗憾,almost lover,恋人未满。
遇到这种自我救赎的电影就有些压抑不住情感。
说实话,没有杰森几近结局处的那哭鼻子的场面,这部电影我实在是想给很低很低的分。
用朋友的话来说,看杰森的电影不就图个肾上腺素飙升嘛。
所以遇到这种感情文艺片,突然就觉得非常不习惯有木有。
换句话说,肌肉男演文艺片实在觉得有些大材小用,或者是导演用错了地方。
主角杰森,原谅我真的没记住他的名字,哈哈哈,作为一个从军事法庭逃出的前阿富汗特种兵,因为一车同伴被敌人杀死,于是气愤过度,干出了失去理智的事情从而被蜂鸟记录下来然后送上美国的军事法庭。
后面也不知道是如何逃出来的,反正就和一个波兰的妹子生活在贫民窟。
后面妹子被黑社会抢去卖淫,而杰森也在黑社会的追赶下也阴差阳错的进了一个土豪的家里,然后就阴差阳错的住了下来,并且改头换面,一改往日邋遢形象,西装革履,被之前贫民窟的人称为疯狂的乔。
当然房子虽好,主角也只能住一个夏天,因为过完整个夏天,房主就要回来了,所以整部电影发生的时段就在夏天。
整部电影波澜不惊,杰森时常被噩梦惊醒,战争后遗症岂止是美国大兵遭遇的伤痛呢?
总之就是感觉很可怜,很可怜。
甚至不敢与自己的女儿相认,怕留下不好的印象。
宁愿自己做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也不愿意让女儿知道自己是一个杀人逃犯。
这种日子真的很折磨人,所以杰森只能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一个修女身上,希望在修女这里得到安慰,缓解伤痛。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女主太瘦啦,估计80斤左右,哈哈哈,还有就是,电影选择修女作为女主,就基本可以断定这部电影不可能是动作大片了。
修女太善良了,像天使一般,我也喜欢修女,感觉有点像母亲。
心地都很纯洁,就是感觉在一起很舒服,没有任何压力,有话也可以倾心吐露。
相信杰森也是这样想的,也只有在修女这里,才可以获得这迷茫尘世间的一丝丝温暖,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不需要再靠酒精来麻痹自己。
在为和自己一起逃亡的女子报仇以后,也送走了心地善良的女主以后,杰森终于走出了心里的阴影。
并且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审判。
结局意味深长,具体杰森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暂且还不清楚,但是审判前提供的黑社会犯罪的证据相信已经可以让他减刑很长时间。
毕竟,他还是杰森。
而未来,也将在不久之后,再次重新开始。
-2016年10月23号21:31
这部片子是部走心的片子,特种兵和修女各有一段黑历史,两人都在承受着过去的不幸带来的持久的痛苦,两人也都在努力的走出这种煎熬。
其中修女穿红裙子那一段让人感动,在这个场景中修女的尘封已久的对爱情和美丽的渴望重新被激发了出来,那种羞涩、紧张和欣喜溢于言表。
还有一处亮点是最后一段的错觉蒙太奇,使影片主题从爱情又迅速回到了救赎,两个人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各自也要完成各自的救赎,影片保持了这一层悲剧的基调,突显了主题。
只是影片递进的层次不够鲜明,使得最后男女主的情感爆发没有达到顶点。
影片中有两条线索,两个主要人物的动作、心理、性格、结局都很完整,可以设想下从修女的角度展开故事。
在看这部影片前,我只把它当做一个动作的爆米花去欣赏杰森健美的肌肉和线条,同时欣赏快意的打斗,来舒缓一下自己的压力,但没想到开上之后,逐渐的发现了不对劲儿,杰森斯坦森居然开启了救赎之路,而且走起了文艺路线,导演用快速的蒙太奇以及非常规的手法铺设了他的救赎之路,在刚开始观看时,我并没有发现蜂鸟是什么寓意,等看完了整部影片后,我逐渐理解了蜂鸟其实是一种视角,再以一个上帝视角观察着杰森斯坦森的救赎之路,至于整部影片的导演嘛,如果我说他是拍摄过《浴血黑帮》的那位导演,是同一个人,可能我们看完这部影片后就感觉有内味了,这部电影很注重刻画了杰森斯坦森的内心变化,主要运用了他的情感变化以及前后所受到的影响,由颓废到振作,由暴怒到理智,导演想要引导观众去进入到男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去,从而理解他所想表达的内容,有点文艺范儿的杰森,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被导演调动的非常好,和之前以往那些纯硬汉比,是有很大改变的,但是这部影片我仍然觉得,他的蒙太奇切换节奏过快,导演所想表达的意欲过强,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有点局限,电影节奏把控的不是非常完美,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有自己的风格的
战友和伊莎贝尔,这是友情。
敌人干掉了5个战友,于是要血债血偿,同样,杀害伊莎贝尔的人,也必须得死。
妻子与女儿,这是责任。
无论之前发生什么,无论自己怎么样,都是肩上的责任,于是要担起这份责任,将所有的积蓄以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女儿。
修女和酒,这是自我。
在修女面前,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吐露心声,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于是喝着酒,努力做一个好人。
可能是不如预期的那样有大场面,满屏荷尔蒙吧,所以觉得一般,有些枯燥,但题材是好的
因为有杰森·斯坦森,片子也就跟着成了动作惊悚片,其实骨子里依旧很文艺很深沉,换成其他文艺演技派的男演员也毫无违和感,主题就是赤裸裸的自我救赎,一边为了爱而复仇,一边因为爱而努力做一个好人。编而优则导的斯蒂文·奈特处女作完成的还不错,一边文艺骚情,一边卖腐。★★★
片子改名为Redemption,很直接的救赎之意,心灵受到战争创伤的大兵,成为华人黑社会的金牌打手,然后在修女的精神和肉体感召下,被救赎成为修女的伏魔杀手,不是动作大片而是故事有些散乱的文艺片,不过低沉的大提琴背景音乐和着一些沉重的故事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节奏太慢
平淡的如斯坦森的头发
杰森斯坦森这次变成了疯狂的乔伊,进行着几乎没有动作场面的复仇,还顺便给尼康D300s打了广告。
典型的文艺片,杰森和修女的对手戏刻画得相当不错,全片无高潮。
一直觉得jason不仅擅长表现打戏,而且也擅长扮演高智商的角色,参见银行大劫案。而这部jason又证明了文艺范儿的苦情戏也照样hold住。终于能为jason同学扮演的角色弱势而捏把汗了~~
电影就像杰森·斯坦森片头的地中海加热带雨林发型,把一个正面的反派塑造得让人有了几分好感,但仍会挣扎在公义和道德中间,其他的地方糟乱得没有看见存在的必要。动作戏的稀缺使得斯坦森几乎卸去了动作明星的外衣,走上了内心温柔的感情戏路,但不得不说,他的确还是接些打戏更加适合。
第一次觉得在伦敦拍的电影也可以这么无聊。。。
结局不错啊...裙子真心好看........
当一些对罪恶的反抗被定义为罪,当绝望的反抗被流放于赎罪之地,当是世界错了的时候,当自我救赎在边界线中沉浮,可我们依旧要救赎啊。片子里的中国人,做着黑帮生意,却让年轻人读大学,开着妓院,却列着不守规矩嫖客的黑名单,偷渡人口,但也许是点光亮。片子里的修女、逃兵……是非善恶从未分明。
文艺黑暗版修女也疯狂。。。
总的来说,还是个烂片,剧情到故事内容,不知所以然
其实我还挺喜欢这个慢半拍的故事,杰森演这个文艺点的角色还挺带感。
杰森斯坦森的新作,我一直认为他是足以和施瓦辛格、史泰龙等相提并论的功夫巨星,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在他起步的时候,前辈们早就有好多不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他的功夫也不免融入了商业元素,再加上特技,纯粹的暴力美学已经被稀释的所剩无几,但是我还是力挺他的动作片。
这片子竟然拍得闷声闷气的,没什么意思,节奏很拖。
文艺啊。。
呃 实话说很一般
boooooooring,以为是个动作片,花了两小时居然是个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