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追到16集,希望能留下自己的一点思考。
第一部横空出世,可能是三部之中完成度最弱的一部,但却最能吸引我。
因为一开始出现死亡名单以及 darker 的这个概念,是让人新奇的,以至于让我忽略了大姐头人设的问题,所以带着这份新奇我看了下去,在破案剧情设计上没别的突出优点,但也并不逊色,大致平常。
所以我第一部,应该看得是新奇。
第二部咬的很紧,追赶着上,这一部的剧情上有很多硬伤,BUG频出,我是在空闲时间穿插着看,第二部我看得是罗飞的人设。
第三部看过白老师的采访,团队对剧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于是在看第三部的时候我也格外的专心。
但却发现,有些地方实在是难以下咽。
所以在第三部目前可能在漫长的16集之后,会跌出我的首选。
我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人设:我是一个个人口味偏重的人,所以也偏好看《犯罪心理》,《疑犯追踪》、《不死法医》、《黑名单》、《心灵猎人》、《圈套》之类的多一些,当我看多了这些,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偏爱这些故事。
随后我发现,我热爱的不是剧集中玄乎其玄或者匪夷所思的杀人手法。
吸引我看下去的,是剧中的每一个常驻角色,因为我喜欢这些已经被演绎的无比真实的人,所以我才会去看他们破案,才会去关注那些故事。
而当我将暗黑者和他们对比的时候,发现了让我不解的第一个问题,暗黑者的人设之虚浮,超出我的想象。
主角团的人设给人一种廉价的塑料感,毫无生活真实感,每个人承担的职能也混乱不堪。
暗黑者3中,平均两集一个故事,编剧则将重心落在了看似颇为探究人性的内核上,他们为什么犯案??
可是人的记忆,来源于回忆,即使编剧想灌输的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世界,你要让我在两集的时间内对单集故事中的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的人物产生共情?
我做不到,因为陌生,因为我没有回忆的片段。
在我看来,要真正让人共情也十分的简单,需要一个有力的人设去链接。
而这个链接的人,就需要是剧中的常驻人设,比如罗飞,比如程序员,比如飘哥。
可惜的是,这些人设连自己都没有做到在观众心中落地,就更别说建立和观众的纽带了。
举个细节,犯罪心理中的小天才。
前期在剧本上,编剧不停的用“纽约有多少站街妓女?
”别人一脸懵逼而小天才一口答出的方式,给观众加深对小天才的回忆,小天才去酒会看到女人脸红结巴,经常被大家玩梗而不知,这些细节处的展现都是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这个人设。
而在观众理解了之后,编剧的下一步是告诉你,虽然小天才这么聪明,但他有一个烦恼,就是他可能会疯掉,因为家族遗传,他就有一个已经疯了的妈妈,此刻的观众已经开始同情小天才了,然后在具体的故事中,小天才的这个疯的前后驱动会让观众进入他的感受,在观众喜欢上这个人物的同时,你讲什么道理,我都能理解了,能共情了。
在比如白夜追凶中的周队长,除了现场之外,他和潘粤明智斗吃面,和副局长顶嘴,对小弟呵斥,给人展现的是细节上的真实感,就是这些细节处的真实,才让人记住了这个人设。
而这样的人物设置在暗黑者3中,却很少能看到。
我能看到的是,为了快节奏的剧情推进,两集一个案子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是办公室集合,案发现场集合,办公室开会,抓人,几个主角没有任何一个有私人的记忆点存在,我无法进入角色,无法爱上NPC,那只能放弃。
你完全可以在程序员身上玩程序员的梗,比如上一些程序员觉得牛逼,其他人觉得一脸懵逼的网站,却能在关键时刻让你豁然开朗的数据?
让熊元除了在办公室练拳之外,来一场感觉和他完全风格不搭的网恋?
化身小猫咪?
【瞎举例的。
】除此之外,主角团还有一个更无法理解的问题,职能分工不清。
所有人感觉都可以干一件事,但却又不是在干一件事。
以犯罪心理特长进来的飘姐,直到十六集我也没看出她有任何的犯罪心理的专业,除了调侃队友爆出来的几个专业词汇,别的呢?
在11年的一个法医破案的纪录片里,就有提及,犯罪心理画像已经成为重要的破案手段之一,那飘姐的专业呢?
犯罪心理呢?
梁音的法医专业呢?
鉴定呢?
解剖呢?
早在很多年前《犯罪现场调查》就开始描写一些列破案手段,为啥暗黑者里不能利用?
大家破案都是靠一拍脑门的推理和darker的提醒吗?
让每一个主角都不可或缺那就请给他们各自的任务和技能,不然我觉得他们连游戏里领取任务的NPC都比不过。
大部分的人设应该包含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我们在生活状态的细节中对这个人感兴趣,在工作状态的专业上了解这个人,合二为一之下,我们才能喜欢这个人。
而暗黑者里的人,只有工作状态。
剧情:第二个让我无法理解的部分,应该是剧情。
暗黑者3有监狱,黑社会,darker和罗飞,如此高话题度的排列组合,我想看到的是你死我活剧烈碰撞的剧情,然而看到16集给我的感觉居然还是,隔空放狠话,哥哥,都TM快结束了,你们到底打不打?
这个应该有人会反驳,需要铺垫,好那你铺垫,你铺垫了十六集?
不好意思,前戏太长,拒绝高潮。
拿同样是悬疑剧的19年的韩剧圈套来说,差不多的元素,为啥人家能一上来就搞对立,拳拳到肉。
暗线明线到最后才交织的剧已经不流行了,这种套路观众也已经看烦了。
现在写剧,所谓的强情节不是我破案的进度有多快,抓犯人有多快,而是正反冲突,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势力不断的去对撞,绝境反击再绝境再反击,这才是我在看这类型的剧的时候更想看到的吧。
否则如果你只是想要讲述你的单集剧情多精彩多感人多发人深思多醍醐灌顶,那我为啥不去看纪录片?
毕竟纪录片的背后就是真实,还少去我一层共情的思考成本。
综上所述,我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我喜欢的主角带着任务在和反派斗争的过程中揭示出人间真谛的故事,期待下一部的暗黑者能给大家带来这样的体验。
五星是给整三部剧的评价,这个题材很喜欢,看着感觉很爽,尤其是第一部和第二部,惩戒那些法律无法制约的道德犯罪(比如现在的富人仗势欺人,现在的网络暴力等等)但是不得不说,薛天入狱的第三部就不没有前两部的感觉了,惩戒的也都是法律可以触到的那部分(主要是darker换人了,不那么狠了😂)最主要的是竟然从前面的四十几集压缩到了24集,不爽(不知道是编剧的锅还是广电的锅)每次看的时候,都不由得在想,要是真的有darker就好了,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在剧中darker也有犯错的时候,没有人可以不犯错,如果darker犯错了,岂不是跟那些他惩戒的道德犯罪者一样?
所以剧的结局薛天还是死了,大概也是电视剧要表达的这层意思吧(期待有时间把书看完,毕竟有些内容广电不让播,哈哈哈)
第一集罗飞一出场,嗯,比前两季有钱了,但是更装了。
流水的尹剑,连官方都吐槽了。
梁音本季的妆容很好看。
皮肤质感依然很真实,罗飞那坑坑脸😂 这一季的达克们几乎每次行动都变成了警队的助攻。
让母亲杀死自己苦苦寻找的亲儿子那里,特别的割裂,感觉他们也在背离组织的初衷。
大概是反派还是不能太善良?
悬念依旧一堆,阿华这边感觉还没完全交代清楚,薛天最后好像也还是没死。
不晓得还有没有第四季?
(还是不要了吧 😣)总体感觉第三季不如前两季了。
其实前天就看完了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写剧评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写过剧评另外每一季看完我都有写短评,但每次都因为字数太多,很多想说的话就憋回去了😂可现在又想来啰嗦下,我怕若是不写会成遗憾,毕竟我是如此的热爱这部剧。
1、先写写我是如何认识这部剧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看这种悬疑推理刑侦类型的剧的,像《法医秦明》、《白夜追凶》、《信号》等我都看过,不是我口味比较重是我爱看的就是他们破案的过程。
三月份底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我关注的微博电视剧博主发了关于暗黑3定档的微博,我就去看了一下,才知道这部剧已经放过两季了而且前两季每季都有四十多集,我有个习惯每看一部剧都会在豆瓣看下评分,然后就看到暗黑1的评分很高,这就激起我想看的心,但是那时候我要准备考试一直要到五月份,所以我忍住了整个四月份我都没看电视剧,后来五一放假我就想给自己放松一下就开始从第一季开始看,这一看我就爱上了这部剧,不过中间又停了一个多星期看到二十集我就停了因为我要准备考试,到5月15日考完了我就开始补这部剧,一直到前天三季一百多集终于看完了,就有了很多想说的。
2、关于人物前面说了一大堆有点像“废话”😂,现在我要说说关于剧中的人物。
人物的一方面也是我爱这部剧很重要的原因,专案组的人员是让我苦笑不得的,可算的上是一群“奇葩”了,每个组员都有各自的特色。
剧中加了很多搞笑的气氛,罗飞---喜欢喝酸奶的分裂忧桑且逗比的内分泌紊乱的犯罪学教授,时常精分出的人格搞笑又逗比。
梁音---迷恋死亡黑暗元素的哥特萝莉属性的法医,对活人没兴趣也总会说“活人就是冷血”一直到第三季我才觉得她的妆正常了些。
尹剑---身材柔弱但观察入微的痕迹学达人,这个人物也是一季换一个人,这个梗在剧中始终没被放过。
穆剑云---S属性嘴毒傲娇的怪阿姨属性的心理学专家,第三季中没有她还是很遗憾的。
熊原---外表恐怖但却异常喜欢萌系宠物的爆破组炸弹拆卸专家。
韩灏---总在纠结而纠结的专案组组长,总觉得他在第一季中没多大作用只会说“查给我查,干活去”,而且我一直觉得他很自负也是导致最后他结局悲惨的原因。
曾日华---负责网络方面情报收集的黑客专家。
周皓---习惯性拍马屁,但却经常拍到马腿上的二队逗比队长,是韩灏在网游战场的好基友,二队长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了。
丁局长---自我感觉良好具有唐僧潜质但有些可爱的老爷。
另外在第三季中又加了一个新人物陆飘飘也是学犯罪心理学的,因为穆大姐出国了,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人物而且在第三季中也没看到她发挥多大的作用业务能力是完全不如穆大姐,和罗飞的风格完全不搭的。
还有一个人物要说那就是darker精通各种炸弹,机关,黑客等技术,擅长心理,犯罪,战略高智商布局,到最后准确无误的实施,专门去惩罚那些逃脱法律的罪犯,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随着一季一季的看下去,他们的身份也一点一点的明了。
第一季的darker是太强了无所不能以至于后来被禁了一段时间,进而导致第三季的darker被弱化了也会犯错了,就宣传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不过能理解编剧的求生欲很强。
3、关于剧情暗黑和别的刑侦剧不一样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法外制裁者darker的存在,罗飞和darker的斗智斗勇也成了看点。
还有就是这是我第一次看过破案子的剧带有喜剧感的这也是好玩的一部分吧。
也许看了第一季都会觉得darker是对的可是第二季中罗飞的一段话给了我更好的解释“这个世界不需要darker,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健全的法制不需要darker这样的法外执行者,需要的是我们用勇气去弥补这个世界的漏洞”。
darker是罗飞亲手创造出来的梦魇,罗飞一直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我认为在罗飞的第二人格中他是认同darker的从第三季他与第二人格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不过这也是我自己的看法,毕竟darker一直在罗飞的追捕名单上呢。
第一季节奏比较快也是我刚开始看的时候的感觉,有点跟不上反应不过来,到后来的两季节奏明显慢了些。
我比较喜欢第一季中的案件包括第二季后面的回归主线的案件,第三季的案件总体上讲比第二季好很多,像第一季中的《每个人都是刽子手》真的很引发人的思考,如果那五和人中能有一个做一件人事也不会导致老人的死亡,还有《流言》那个案件流言真的能害死一个人,《benzene》这个案件关于养老院的真的很辛酸人心毒的时候真的很可怕。
第二季中我比较喜欢的案件像《雨夜屠夫》最后没有凶手,因为那五个人都没有真正杀死那个人虽共同犯罪但在法律上没有真正的杀人犯,其实我很想知道法律会怎么判?
《全部成为D》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四重人格(善良的人格 小孩人格 杀手人格 darker)的犯人杀了人然后自己模仿darker给自己的杀手人格下通知单最后自杀,这算是第二季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案子了。
我还是喜欢碎尸案的推理过程也是这部剧本该有的悬疑和推理。
第三季中我比较喜欢《寄生人间》和《莫比乌斯杯》两个案子,同样是让人很辛酸,尤其是莫比乌斯杯,对一个母亲来说真的太残忍了母杀子?
darker有什么权利这么做?
也许第三季中黑化darker是必然。
第三季很奇怪的一点就是编剧把重心放在了罪犯为什么犯罪上?
是让人思考些什么?
第三季看了很多评价很多人对于角色的换人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对暗黑的评分就低了很多,但是我还是会给五星,从第一季一直追到第三季真的很喜欢,而且最近看完了还真的有点舍不得。
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看过第一二两季单看第三季除了有点看不懂外对剧情案件的感觉应该是不会差的,但是我还是喜欢第一季的案件以及悬疑感,毕竟那时候darker还没有完全暴露我们还能抱着darker到底是谁的问题看下去,但是后面就太清晰明了了。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尤其是罗飞,越来越喜欢他的推理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也让我越来越喜欢罗飞,超喜欢看他精分出的另一人格,罗飞的高智商推理和逗比风格真的让我很喜欢,还有塑料袋钱包爱喝酸奶也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暗黑者让我认识了实力派演员郭京飞,他演技真的很棒台词功底也就不用说了,其实每一季的片头片尾我都有好好看过,从一开始觉得片尾那首歌不好听到后来越听越好听一直听到第三季,没想到那是郭京飞唱的,真的把这首歌的灵魂唱出来了很不错。
我很喜欢第三季的一个安排就是给了罗飞独立分析案件独立思考的空间,在那个屋子里不仅有他与第二人格的对话还有对案件分析的过程,又一次凸显罗飞高智商的推理,不过对于孟芸成为darker是我不能接受的一点,尽管说darker是罗飞和孟芸一同创造出来的,就算说孟芸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替人顶了罪而成为了darker,但我还是不能接受,而这个结果对于罗飞来讲也是残忍的,而且也没有解释孟芸当年是怎么在爆炸中活下来的,她父亲的案子也没交代清楚,那个录音带里的内容是真是假?
文成宇最后还醒了,我甚至怀疑薛天也没死,结局还是有很多坑没有填完,我只期待能有第四季,希望编剧大大能满足我的期待。
darker被揭露了以后,就变成了孟云,杜明强,和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这一季看到杜明强出来就想快进,感觉完全对darker就是毫无兴趣了。
还叫死亡通知单干嘛啊,直接改名叫什么 专案组故事。
另外还有阿华的黑道风云,监狱的剧情拍了那么半天就是为了走阿华的黑道故事线?
请问这和darker有啥关系,这整个第三季名字叫暗黑者结果暗黑者本人反而像进来客串的,不如叫阿华历险记或者叫监狱风云,外面破的几个案子,弯弯绕绕一堆烧脑的事情,然后杜明强也不戴头套了,光天化日走来走去,整个暗黑者组织的神秘感荡然无存,孟云和那个女darker一个个坐那摆造型,装的好像能把警察玩弄于鼓掌之中,完全没有那种感觉。
总之感觉编剧越拍越不知道要拍什么了
等待第三季的空隙把小说听了好几遍,真的好精彩,今天看了前两集有点小失望:薛天换人,穆大姐不在,尹剑日常换人是第一个败笔。
监狱里满口台湾口音,不能充分体现人物性格,人物刻画的不够饱满,原著中平哥,阿山,小顺,黑子性格都比较突出。
监狱那一段也是最精彩的部分,监狱没拍好整个第三季就大打折扣。
很多原著细节一带而过,没有看过原著的估计很难弄明白怎么回事,比如杭文治在餐厅被抓,唉,为了过审剪辑师也是拼了,硬是剪成了24集……还有,记得第二季是文成宇通过咬断自己的手指毁灭证据,从而成为重监区唯一的五年犯,不知道为啥到了第三季薛天被抓进去了……相比第二季好点的就是广告打的没那么硬了,希望接下来能好点吧。
在这里还要吐槽一下,剧组可能是真的穷。
国产剧系列的能不能始终如一用原班人马?
广电就不能出个影视分级吗?
从原著看如果拍好了至少可以评分到9分以上,唉可惜了╯﹏╰给个情怀分吧
没看电视剧12部,只在几年前看过原著全集。
(更加坚定了我看系列剧从评分低的先看起的习惯)omg……这评分害死人,让我差点错过一部好剧……低评分的是不是有些都没看过原著啊?
原著主线就是阿华和监狱越狱……弹幕有什么好嫌弃这些情节的;关于选角,因为没看过前两部,可能更为接受一些。
陆飘飘这个角色一看就是来填补前两部女主的空缺,她和二队长成为了我第三部最不喜欢的角色塑造:拉长音调,刻板台词,过于喧闹而证明存在感,表现的一点都不符合人物身份,叽叽喳喳歪歪唧唧。
不讨论剧情案件bug,脑力不行。
看破案剧就图真相水落石出的那种畅快感觉。
除此以外,都是优点,值得五颗星,是我心目中悬疑破案剧的前三。
一是用心。
片头片尾都很良心,非常有意思:片头的动画都在暗扣主题,渲染每一集的氛围;片尾花絮放送,轻松愉悦的剧组氛围,缓解了破案时的压抑感。
把每集花絮放出来真的是个明智之举,避免了每一集重复的片头片尾,同时看到了演员们演戏的一些过程,欢乐的氛围,能让观众从血腥悬疑的场面中抽离出来,拥抱这些可爱的演员们。
不得不说尸体处理的妆容也很到位。
二是,演员。
俏皮的配角们,闷骚的主角们,都是在点缀别样的氛围,缺一不可,角色们立起来了。
尤其是每个案件的演员们,颜值演技都没话说,很舒服,很真实。
(前面吐槽的角色除外)便利店女孩的那种孤僻奇怪的真实感,演绎的太到位,大眼睛,迟缓的动作和奇怪的言行举止,演的很自然;狱警头子那种浑噩而随意的感觉,做决定前的各种小动作,太绝了!
三是私心。
太久没看过对口的电视剧了。
节奏快,演技好,有情节,有反思,有细节,真的太久没遇到了。
有时候真的不能对国产剧期望太高,这样能看的进去的剧会多一点。
感觉没有前两季有感觉,我就想问一个问题:天天到底死没死?????
总感觉达客儿不止四个人吧?
第一季虽然颜值不高但剧情高能神秘,二三季颜值上来了,剧情没有上一季好了,还有达克里就孟寒比较厉害,不会最后小天天被那个女人给杀死了吧?????
不是还有第四季吗?
什么时候播???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这两位“上仙”毁原著毁的很透彻,并且该剧也是漏洞百出,现加以总结:第一集8分56秒,接上部剧情,达克之一的薛天被抓,问题是,你左侧字幕打出来的内容,你编剧自己都会笑场吧,竟然把在中国犯罪的罪犯(姑且承认达克有罪)关押在了“东南亚X国路岛监狱”!?
What?
有没有搞错,这就好比在美国犯罪的美国人,把他不远万里关押到中国监狱一样搞笑,我都没听过有这么个理论,也真是难为编剧了,你要是害怕揭露某些东西,你干脆该剧就别播,你既然播出来,还避重就轻遮遮掩掩,你给谁做嫁衣呢?
第四集41分钟,该案件也是原著中没有的,但既然编剧加入新案件,就要保证案件没有漏洞,或者别让人啼笑皆非吧?
该案件女主许悠铃确实挺可怜的,家里是一个赌债家庭,还被哥哥出卖给了非法“服务机构”,造成女主性格扭曲杀死四名女性,想代替她们的身份,编剧这么编其实还挺新颖的,但最后一个是怎么回事?
那个被她杀害的女性,她还想拿着人家的护照跑路美国!?
是编剧眼瞎还是编剧感觉美国移民局好糊弄?
过安检也过不去啊,两个人相貌差距这么大,把另一个人杀死就可以拿着对方的护照出国了?
这不是找乐吗?
编剧是三岁小孩的智商?
第七集21分钟的台词,展现了编剧张鸢盎白莲花的性格,这段情节原著是有的,就是阿华的酒店被高德森的人嫁祸藏毒,阿华到场时,原著迎接他的是队长罗飞,但原著中罗飞在这段并没有白莲花,他只是告诉阿华会尽快找到毒贩,让酒店尽快营业,而电视剧版,却让二队长代替编剧充当白莲花,人家阿华也是同样抱怨说,你为了找毒贩,影响我一天的酒店收入毕竟封禁嘛,但二队长说的啥?
他竟然说“那你知不知道国家一天损失多少”!?
这句话我一直到现在都没看懂,抓毒贩不是你警察应尽的职责吗,再说了多抓几个毒贩国家GDP就能上去了?
那要按照编剧白莲花的理论,全民都不用工作了,天天上街抓毒贩就好了,这样国家经济建设就上去了,国家就富强了?
这段编剧脑子不仅坏掉了,而且还强行给观众洗脑安利,这真够无耻的😓第14集28分钟,编剧张鸢盎胡编又开始,原著中明明被炸伤,是人家罗飞抽丝剥茧在楼下电闸室发现的踪迹,最后锁定是卧底警察豹头干的坏事,怎么就变成阿华无意中抓到高德森小弟呢,而且人家明明也不是高派来的,编剧张鸢盎脑洞大开也就罢了,但心眼这么歹毒让人惊叹,为了不给警察正面形象抹黑,就可以这么胡编?
另外,第14集30分钟,突然出现罗飞会见阿华的场景,要知道在原著3中,只有两大主线,一个是阿华和高德森的争斗,另外就是监狱方面,你编剧张鸢盎非要在暗黑3中加入一些莫须有的杀入案件,加入也就加入了,你别影响主线啊,第14集罗飞正在调查卡车司机杀死红指甲油女人的故事,突然案件不管了,跑去和阿华谈女孩郑佳事情,这哪挨哪?
剧情前后不连贯,人家原作者周浩晖写的好好的,被你改正这样?
第15集13分钟也是,也是一个新案情,这里原著中就根本没有梁音这个角色,其实这部电视剧从第一部开始,我就看梁音不顺眼,我对梁音的扮演者李倩没有偏见,我只是说这个角色,从第一部开始,就被编剧导演弄的形象人不人鬼不鬼,画个浓妆脂粉气十足,就这样形象的是人民警察!?
编剧是有多恨警察,这是给警察形象抹黑啊,我在公安局工作的时候,我可没有看到我的女同事有这个造型的,也根本不允许,你画个这个造型试试,马上给你通报,到第三部了,编剧或许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给她画浓妆,但更加毒舌了,经常说一些有的没的废话,这角色原著本没有,却硬生生变了毒舌,让人更讨厌这个角色,该案件中,应志强和女儿应果,其实都是受了母亲改嫁爱慕虚荣金钱的刺激,但编剧偏偏避重就轻,最后也没有说到点上,第13分钟熊元和曾日华本来已经感慨这位母亲的节操了,却被梁音说成“一个个像怨妇,来了生理期”,这骂人不吐脏字,我也是服了梁音和编辑台本的编剧,你这么说话,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最后事实不也是如此,说这句废话有什么用?
第16集9分钟,也是很气人的剧情,本来原著中,阿华和女孩明明认识,期间没有掺杂利益关系在内,两人也是慢慢都有了好感,阿华虽然是坏人,但原著中,他也是有纯粹爱情的火苗的,但在这部剧中,竟然把明明弄成了为了弟弟不得不帮助高德森陷害阿华,这是哪门子剧情,尤其这段,高德森大晚上闲的,跑去骚扰一个服务员的弟弟,他就是做这个事情,身份也不允许他亲自出面吧?
况且还没有这个剧情,根本解释不通第21集编剧强行给人民的正义使者“达克”安罪行,又是原著中没有的剧情,竟然让达克扰乱一个丢失孩子二十年的母亲的精神,让她亲手去杀自己的孩子?
看过原著的都知道,达克办事风格是啥,编剧心眼儿真脏啊,你这么脏的心眼,你父母教育的?
就这样还好意思编排达克,达克动手从来不用枪支,就是推一万步说,他教唆母亲去杀孩子,那个母亲多年精神不正常,人生第一次用手枪,离这么远就能准确开枪爆头儿子?
手枪再次也有后坐力,她要是这么神射手,怎么国家射击队的不知道,应该为国争光去参加奥运啊,你说是不是编剧?
第22集36分钟,又是给观众洗脑的一个片段,原著中并没有这段剧情,罗飞的挚爱孟云,在这第三部中莫名其妙复活,但最后也没解释怎么在爆炸中活下来的,这也就罢了,关键这集还给孟云的爹安了个杀人的罪名!?
要知道,在中国考公务员当警察都是要政审的,虽然最后确认孟云的爹是被冤枉的,但案情过去了二十年才翻案,这没翻案的这些年,孟云显然是不能上警官大学的,她也不可能成为警察,这段编剧不仅理想化,还糊弄观众智商,让人匪夷所思!
我他妈等了这么多年你就给我看这个破玩意?
阿华这么多戏份的意义在哪里?
大量笔墨交代监狱为的是和阿华联系起来然后让薛天越狱?
这点东西一集可以交代清楚干嘛贯穿?
整个剧松松散散不紧凑,开头结尾审查可以理解,换演员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换个好的?
薛天上一季最后那个笑这么多年我都忘不了,且不论剧情如何,至少上一季演员演技在线,包括群演。
说完演员,说说剧情。
从第一季开始,整个剧的设定就很宏大,也看得出野心。
到了这一季,为了过审而做出妥协可以理解,但是达克儿逻辑全程在强掰,基本过程像是:1你看老子猜对了!
2你们都懵逼了吧3来听我掰4牛逼吧!
但是其中是不是缺少了什么?
对,缺少引导。
这一季最大的问题是剧情推理的过程中缺少引导。
所有理论都可以讲得通,论证过程也问题不大,但是观众获得有效引导太少,也就是在1之前缺少引导,导致观众在3时感觉强词夺理。
当然,该夸夸,我始终认为暗黑者的片头做的非常好,郭京飞演的很牛逼,李倩演技在线,原人马演技在线。
但是依旧失望,像是炖了几年的老汤开锅发现不是牛肉汤,是老鼠汤。
过审核不易,凑合看看吧,制片人说过只有24集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审核太严不得不剪掉太多。演员选角不错,演技也挺好,每个案子都有精心对应的片头,怎么也不至于只给一星吧?
剧情完整程度↓案件解析↓案件内容↓演员演技↓ε=(´ο`*)))唉
五星全给薛天
纯卖情怀,已凉凉,何弃疗。
节奏还可以,明快,三线叙事我还挺喜欢的。不过破案细节的确少太多,法医和网络简直不需要时间,主角思考也是飞速。切热点很多,凶手身份却太好猜。整体还是满意的,认为评分偏低了。
我尝试理解创作的难度,原著中大量心里描写和场景分析无法通过电视画面表现出来。我努力去理解,但始终对暗黑者3的质量无法接受,为了不因为电视机而毁掉对原著的热爱,只能遗憾地跟电视剧说再见
三季都五星。第三季制作水准更高,镜头更讲究。至于情节,每一季都好看。
还是挺好看的呀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在想,这部还不如就跟之前一样,卡着不播呢!不播起码还有希望,播了真的是bug了!新加的女的是第一bug,另外两条线是第二bug。三星送给暗黑者1,当做是纪念了。这部除了杀母案,没一个好看的orz
新加进来的陆飘飘是个什么鬼角色?编剧加这么个角色进来恶心观众的吗?颜值演技台词都不在线,声音还难听。看在其他几个原班人马的份上勉强给三星
个人觉得比一二季都要好,第一季太糙了,第二季广告多。这季审美和剧情都在线,就是有点太短了,没看够……没有一二季那种注水情节,剧情发展也比较出人意料……大家都讨厌的陆飘飘我还挺喜欢的,其实她是个女版的熊……收尾有点太仓促了,拍的时间不够,可以再拍细致一点的,比较综合了探案越狱黑帮三条大线,但集数却比一二季少了一半。
No.2666:度盘,24集全。最后一集两个人都被撂倒了,显得挺水的。
来重庆就对了
Are you kidding me?一星不能更多了,都给1、2部的情怀。只能说初心早就没有了,剧情,演技全部尬到死,故事线叙述杂乱,新增演员大部分尬演,一二的老人和新环境格格不入,专案组也没了当年的味道,为树立人设无限放大某一个特点,导致人物失去立体感。总之是辜负了三年的等待,让人失望
一开始的薛天让人失望的想哭,结果最后几集挽尊,这才是薛天,这才是暗黑者darker!
郭京飞也拯救不了的剧,失望。
怎么看都不爽,已经没有当初专案组的感觉了。铁打的罗飞,流水的尹剑,还是经超最帅。
比较喜欢监狱线
尹健又又又换人了,穆阿姨也不在了,就连薛天和孟芸也换了,看着看着总出戏,好在搞笑的二队长还在,爱喝酸奶的罗飞还在,唉,不换人,好好拍不成么~ 薛天死了,文成宇还活着~暗黑者就这样完结了。。。
比2还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