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丹颖我想有所经历我告诉自己经历过总好过不曾经历我想要生活唱自己的歌——《歌声不绝》
故事结束了,就像回到了开头。
淡入,淡出,几经劫历。
今天我想向你推荐的这部电影叫《歌声不绝》(《Song to Song》),在豆瓣上偶然看到关于它的介绍——“影片讲述一段性爱沉迷与背叛的故事,具体就是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音乐节上,相互交叉的三角恋情”。
它突然吸引我,大概并非是出于对重口味的猎奇,而是我急迫地想知道沉沦其中的主人公在这样复杂的情欲中如何让自己获得救赎。
看到最后我不知道人物是否得救,我也不敢承认自己是否完全看懂了整部电影,但那些断断续续的情绪,那些扑朔迷离、如意识流般的片段,那些似曾相识的挣扎与撕扯,的确迷人。
影片的意境很诗意,每一帧都仿佛在一个遥远的梦境里。
女主呓语般的独白,让我想到了一个词:ASMR。
平静的声音,像贴在你的耳边、你的胸口,你置身一个百无聊赖的雨天,由它静静流淌进你的血液、你的精神。
她的回忆唤醒你的回忆,彼处的隐秘丛林勾连出此处的隐秘丛林,她冷静解剖着自己,也逼你窥视自己的灵魂。
不论是表现失去、怀疑、爱,还是疯狂、怀疑、挣扎,当她在向你诉说时,语调无不显得性冷淡,但你能感到一种张狂的、破坏的力量,正如藏匿在音乐节癫狂喧嚣之下的暗涌——你置身其中,抽身而退,退入另一道时空之门。
像猎豹追逐猎物,人的本能驱使其不可自拔地追逐当下的快乐,那是自然的生命力。
而它稍纵即逝,你不知道哪一刻、哪一秒,它就不再属于你了,你要狠狠地握住当下,像抓住一把温热的流沙,愿意生命终结于此。
刹那永恒的顶点,真实幻化,你溢出不可名状的悲伤。
你想尽情玩弄生命的火焰,而火焰落幕,是冰冷的气息划过。
只有燃躁的音乐,只有欢笑,只有你和我,只有忘乎所以、不顾一切。
只要快乐,因为它是此刻唯一的救命草,背后是扑朔迷离的深渊。
音乐能让你自由,自由也许只是一种当下的假象。
几乎所有歌手都享受舞台上万众齐呼的时刻,巅峰状态的当下仿佛就能掌控世界,人群跟着摇摆,台上的“上帝”,随口向你下了一个命令,于是你获得了“神谕”。
“我们必须唱歌,让人高昂,以此助人。
”在激战的灯光、嗑药般的呐喊、集体的狂欢中,你被湮没,你也被燃起,你不认识谁,你又无时不刻不在直视着谁。
陌生的,熟悉的,生活的横切面,爱情,性,酒精,荷尔蒙,在空气里弥漫,翻滚,升腾。
人群在欢畅后离去,没有人需要去关心彼此的寂寞、虚无和落下光环以后的微不足道。
沉溺在音乐里,似乎只要呐喊声足够高,它便可以掩盖掉一切。
音乐节是一个试验场,如同一批陌生人上了同一艘船,进行一场远洋的冒险,他们放下陆地生活的纠缠,开始新一轮彼此之间的“野蛮”侵蚀与共生。
人们渴望爱,也渴望自由与安全,渴望在特定的场合向特殊的人暴露出自己的伤口,最后又希望能收回每一个伤口,饱经劫难的人,声称渴望回归简单的生活。
影片是献给曾历经过深爱的人,你会刻骨铭心地被同样的气味惊醒。
“我不喜欢看天上的鸟,因为我想你,因为你与我一同看过。
”“鸟儿们说,我们会相爱,爱永不止息。
”“我不会停止爱你,我觉得我停不了。
”“我不得不找办法,摆脱你,生活下去……”
爱,是一粒种子,一旦植入了你的DNA里,你无法靠意志摆脱它,你被它臣服,你只能永远地爱下去。
当你失去Ta的时候,你无法忍受再多看一眼那与过去同样或相似的风景,而Ta却更加真切地、如影随形地出现在你的身边,Ta的气味、Ta的声音、Ta的每一个动作与表情,一切的一切都会唤醒你的记忆、你的神经,你狠捉不到,扑空,再扑空,你无法再去凝视一幕幕,一幕幕却向你涌来,美好的事物总是刺眼而令你害怕,你逃无可逃,因为Ta已浸染了你生活的全部,于是你失去了一切的生活。
游走在真实与虚幻的边界、现实与回忆的重叠里,你眼前的一切都与你隔着一段无法跨越的距离,正如你与现实周遭有一层冲不破的网,令你窒息而沉沦。
有生活的人大概永远不会体会到,丧失生活者对真实生活的绝望与渴望。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话剧,女主对男主说了句大概是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在一起,我就有生活了”。
构成生活的故事、肢体动作、语言、具有烟火气的环境,正是生活本身的肌理。
欧文·斯通编著了一本梵高传,书名叫《渴望生活》,这四个字醍醐灌耳,生活的密度如氧气,越稀缺,越渴望。
“我喜欢痛苦,它就像生活,”戏中人说。
爱是建构生活的原始动力,而痛苦本身便是生活。
爱供给了绽放时高仰的头颅,痛是尘埃之下开出的花。
人们有时需要痛感,至少它是一种自怜式的自救。
痛与爱相伴相生,爱是向上的,痛是最后的防御,它让人异常清醒地意识到存在本身,以便在堕入虚无之潭前漾起涟漪。
电影中与现实的疏离感,让我想到荒木经惟所著的《东京日和》,当他拍摄那些枯萎的花朵、鸟儿啄过的苹果、干瘪的壁虎,是重新活过有阳子在的日子,他拍摄小巷、十字路口、河岸,是重新走过与阳子走过的路。
他的皮囊游离于现实,精神实则停滞于过去。
在他所捕捉的镜头里,可以看到挥之不去的物哀的气息,那是他与亡妻的对话。
时间的线条越往前走,虚构的真实越是往记忆深处倒流,“空”凌驾于所有的景与色。
而在本片里,你看到所有那些欢乐的场面,男女主弹着吉他跳着舞,从高楼的阳台上任性地抛下一卷卫生纸,美得不真实的夕阳与湖水,成群的鸟从林中扑腾而起……你能隐隐感到那些都是发生于遥远的、而今已成为“废墟”的生活现场。
幻象便在此产生。
片中一位性工作者说:“制造幻象,但别让自己相信幻象,只让他相信就好,别让自己陷进去,我售卖幻象,而非身体,我售卖幻象,我售卖白日梦给这些人。
”尽管影片从始至终弥散的几乎全是迷离的情绪,而它恰如一杯调好的鸡尾酒,在昏暗的灯光下,有时候你会怀疑它的意义,而它唯一的意义恐怕便是让你中毒,让你在诡谲幽深的漩涡里舔舐自己。
但你会觉得它很美,你获得了快感,你体味了忧伤和疼痛,你最终依依惜别地告别了它。
又回到安全的现实里。
不知道导演在拍什么,一部2小时的超长大cast轻爱情武打片?
里面有很多神乎其神、姿态匪夷所思的动作戏。
人们扭曲,倒立,nonsense……这是用躯体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空虚吗?
影片中的角色没有名字,只能用演员的名字称呼。
法鲨是最有钱的,因此可以为后来主角们满世界跑,挥霍,在各种大房子里走来走去,聊天,纸醉金迷,干点无题的事做铺垫。
我们的小mara,究竟在干神马???
给高司令带了无数绿帽,啧啧。
每次镜头落到她身上,她的眼角眉梢全是戏,一半阴影一半阳光下,她就这样抬头看着你。
忧伤的小女孩很有市场。
随便在街上一走说说话,就能被人带回家玩。
她站在哪里,坐在哪里,就会情不自禁的抚摸哪里,窗户,窗柩,沙发,地毯,粉刷后的墙壁,高司令的身体,捡到她的路人的身体。
她会翻滚,躺在桌上,地上,椅子上,做个小受,建立connection,每次都是别人脱她衣服,不过幸好她身材很好,大家都很享受。
她也会独处,一个人发疯乱舞,她想成为艺术家,她想要自由,她装作自己获得了自由,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当他发现自己其实跑不出那个枷锁,她就悲伤,哭泣……她实在是太美了,我认为她表达的虚无感,比娜塔莎波特曼更真实,后者倒是更像一个被有钱人法鲨保养的失业女工人,有点僵硬。
可能是因为,和高司令在一起更容易入戏,而法鲨的角色就有点世俗,像个follower,而高司令完全free,他是这片无聊之地中的宝藏。
重点来也!
高司令穿着平凡的T恤,衬衫,牛仔裤,难掩其魅力。
和不同的有钱人玩耍,他们相爱,嬉戏打闹,高司令总是能想出各种搞怪的事,他的灵魂比别人飞的更闪耀。
有种感觉,尽管大家都在一起发疯,但是他却有高人一等的骄傲。
他不似法鲨每日沉浸在肉体的欢愉中,他会做小手工,而且热爱运动,这些都是他在和mara、cate、法鲨约会玩耍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优秀品质。
和任何人对戏,他都像收敛着,很低调,却迷倒所有人。
完全没有盛气凌人,但是万事万物皆由他主导,十分可靠。
他没有指明人生目标,但是他绝不会自甘堕落,在无所事事中浪费时间,顺便秀一波钢琴。
Mara自顾自的走,不搭腔时,他为了和她聊天,说:“u can tell a complete lie,u could say anything u want to me. that is the fun about me.” 如果这样撩妹,很多人都要笑着扑上去啦。
娜塔莉的镜头最少,大多和法鲨一起的。
如果上面两位是平静的神经病,那他们就属于偏激的一派。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太随意了。
没有安全意识,卫生意识。
什么东西可以往身上仍,往身上抹,人也像一个物体一样,被人扔来扔去,或者乱跑乱撞,就很无聊啊。
一星给mara,两星给高司令,半星给动作戏。
这部R级的摇滚电影,除了看女王凯特·布兰切特与高司令滚床单,高司令与龙纹身女孩鲁妮·玛拉滚床单,鲁妮·玛拉与Frank法斯宾德滚床单,法斯宾德与玛蒂达娜塔丽·波特曼滚床单之外,还能看到什么?
——编者按
高司令主演的这部历时6年拍摄的音乐电影,终于可以让翘首以盼多年的影迷们,把伸长的脖子收回来了。
看完这部片子之后,作为乐迷的我,必须得说,《歌声不绝》要比他后来拍摄的《爱乐之城》好看。
《歌声不绝》由美国泰斗级电影导演泰伦斯·马力克自编自导,这位在电影史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的导演,交出来的作品寥寥可数,但是部部都是佳作——
天堂之日
细细的红线
生命之树相比以往的几部片子,《歌声不绝》的卡司阵容,堪称非常强大。
有目前正炙手可热的男星瑞恩·高斯林、人气爆棚的女演员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凯特·布兰切特以及深得文艺青年喜爱的迈克尔·法斯宾德。
这部拍摄周期长达6年的作品,讲述一段围绕在3个音乐人之间的爱情关系。
他们在追求摇滚、成名的路上,却也经历了背叛与诱惑。
性,作为诱惑,也作为一种道德和精神危机,将这种主要的异性恋故事与同性恋意识联系起来。
抽离掉最基本的爱情故事,以及各种滚床单的戏码。
导演用镜头完美地呈现了这个世界现场音乐之都——德克萨斯当下的地下音乐场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AyMzUyMA==&mid=2650964040&idx=1&sn=c24847e1cef6e9d482ef24a7da7f62f2&chksm=bd2738478a50b151cbbb3812cbfd42bd93caeefd8205bb7a47abe8d1f4a3f33a2f5bcfd089ef#rd转载请联系本人
About sex,love and desire,about money,status and power,about loneliness and the essence of existence. A way upward. Social realities. Also,love is just the emotions in your heart,the interior instinct attraction,and what you can do is to follow it. It is no use yo stopit,also cannot be stopped. Just “fight for him. love him really.” It is really amazing that “you are the only one I love,even after all this we have been through.”Besides,began to love all kinds of skirts the heroine is on.
很多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我承认,剧情的确拖沓,但我居然看懂了。
是什么让我撑着看完了这部片子?
我想也许就是那种情感上的挣扎与共鸣吧。
故事情节看似复杂,其实很好厘清,三角恋,也不能说三角恋,应该说是一对情侣,女主在认识男主之前,为了上位,和他们俩共同的老板有一腿,并且关系一直持续到男女主恋爱后,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关系混乱了。
女主爱男主,却摆脱不了老板给她带来的诱惑,因此迟迟无法结束这段地下关系。
在女主终于下定决心要结束与老板的关系,和男主好好在一起时,男主已经察觉了。
不断的质疑、不停的拷问,让双方都对这段关系感到疲倦。
因此,故事里的三个人,各自开始陷入迷茫,各自到红尘中寻找答案。
寻找什么的答案?
是诱惑。
是面临诱惑时的选择。
是对人性的思考。
是成长。
是回归。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诱惑。
人世间的诱惑,有很多。
前期有老板的名和利,后期有各式各样的人物,也就是电影要呈现给我们的后半部分:法鲨遇到了漂亮的餐厅服务员波特曼;高司令遇到了成熟的凯特;麻辣遇到了蕾丝边变身女同。
然而电影总是充满drama,生活也是,在经历过形形色色的情感过后,三位主角都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法鲨和波特曼结婚后本性依旧无法收敛,到处拈花惹草,甚至要拉着波特曼一起堕落起双飞脚,终日沉沦于性爱中,波特曼无法忍受法鲨的多情,选择自杀,最终法鲨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高司令和凯特其实不合适,因此也潦然收场,终于想起去看重病的父亲时,不停想起与麻辣的甜蜜回忆;麻辣过起女同生活后感觉找不回自由,遂想起那个能让她在爱情里感受到自由的人——高司令,于是情愫的种子又在心里埋下。
我们不得不说在爱情里人真是自私的不行,无论是高司令对麻辣出轨的质疑,还是波特曼对法鲨游戏人间的无法忍受,亦或是凯特感受到高司令对她的淡薄情意,都让人想感叹一句,多少我们的爱情败在了别人的手里啊。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觉得无法坚持,又不想放弃的电影。
就如影片里的情侣一样,无法坚持,却又不想放弃。
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那就从头开始吧。
看到影片的结尾,男主选择去西部当工人开始新生活,女主旁白说,“你想回归简单的生活。
”《布拉格之恋》的片段突然跃进我的脑中,托马斯在历经所有的诱惑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特雷莎身边后,他们决定回归简单生活,于是归隐乡下去当农民,开始新生活。
不得不说,这两部戏,太像了。
除了《布》是始终围绕两人展开的故事,《歌》是围绕三角恋展开的多角故事,剩下的,太像了。
《布》除了诱惑,还注重一个本性难移,这点和《歌》很像,法鲨、麻辣、高司令、波特曼、凯特魔王、蕾丝边、双飞......生活中的种种人事物,充满诱惑,难以抗拒。
法鲨比起其他角色,更是将诱惑一词诠释得淋漓尽致,在通过迷人外表、名利诱惑外界人的同时,他也是无法拒绝诱惑的代表。
和托马斯一样,女人、欢爱对法鲨来说,是一味慢性毒药,不知不觉中,便容易在情欲里沉沦。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像抽烟,像吸毒。
就像你明知它不好,对你有害而无一利,但你就是做不到从这里面抽离,因为这种感觉会麻痹你的神经,让你有心无力,最后可能甚至连感受真实的灵魂也被偷蚀了。
唉,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
戏里结局还是挺圆满的,电影其实没有很难懂,也没有很难看,越看越有味道,以至于我们看完,会有更多人生感触。
除了艺术家那些自我陶醉的矫情戏码,这部电影,还是挺发人深省的,值得一看。
每一帧都能截图,每句话都是情话。
“I didn’t believe enough in love, afraid it would burn me up.” “I wanted to escape from every tie, every hold, to have live at any price, not to settle, to go up higher, free.”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that I knew, everything came from that hour, I wish that it could last forever.” “I love the pain, it feels like life, sometimes I admire what a hypocrite I am, strange what you get used to.” “Are you happy? I think I might have misunderstood happiness, you know? I dream about it and stuff, and I sing about it sometimes, but I don’t... No.” “You get used to drifting, waiting, they say follow the light,where to find it? When you’re young, it’s not always easy to know what is the light. It’d be awful to have these good times and not have life itself.” “Maybe you need this world. The falsehood, the show. Maybe what stirs your blood is having wild people around you. You might have to be a sinner.” “What if I don’t become an artist? Don’t have one life. Don’t have the other. Running around, trying to be somebody. Snatching at life.” “I never knew I had a soul. The word embarrassed me. I’ve always been afraid to be myself. I thought there was no one there.” “I forgot what I am.Whose I am. You’re so far off. I’ll die if you don’t come soon. I don’t like see the birds in the sky, because I miss you. Because you saw them with me. Come. Save me from my bad heart.” “You’re the part that I don’t know that you don’t know yourself.” “Everything I could do to get free goes through my mind. Makes me evil. I used to think I could never be wicked. Wicked before, a long way out for me.”
It's like I'm on drugs. But In a pretty bad way. All I see are spinning pictures and unrelated scenes. I don't think I can hold on for even ten minutes if it hadn't been for the casts.Just can't admire it, almost throw up in fact.
He just projected his life philosophy on these tangled up chaotic relationships,his movie theory on the composition of songs.Even judging by traditional story-telling standard,it's pretty logical,just not much of drama.And the movement of cameras may actually cause dizziness and sickness
算是个很不成熟、写得很差的剧评处女作吧总算看完心心念念的Song to song相比起质疑和吐槽失望和不堪忍受我更倾向于的感受则是影片的Black humor真正意义上的来自迷茫中的诉说感卡司豪华并且人物与角色完全完全的匹配为什么这么说、高司令的温柔、浪漫下带着幼稚与些许懦弱自卑法鲨的性感、骄傲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是衣冠禽兽华贵庄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性瘾者、贪婪者最适合不过的就是鲁尼玛拉有着冰山冷淡脸+暗黑忧郁系的外表却内心中是个放浪、骚动的小婊砸完全骚动的内心与冰清玉洁的外表整合出整个人物的3D立体影像而娜塔莉波特曼则生动的表现出尽管物质她一无所有但是却有着性感高贵的气质感有着让人欲罢不能却征服不了的独特魅力虽然故事情节在很多人看来是个渣圈轮回因果报应可是我觉得这种切断式的画面以及穿插的第一视角更注重的是让观众去体验、理解、感受、回味并且切身的去经历人物自身何为经历人物?
是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她与此同时的站在他人角度去体会一个人的阴暗面和不堪的内心阴暗中的贪念、性瘾、酗酒、自私等等充斥着感受然而经历他,或许感受到的并不是厌恶而是自身的惭愧荀子曾曰:人性本恶当站在圣人角度你只会感受到他人的不堪可当你经历过他以后或许更多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惭愧与羞耻看似杂乱的剪辑实际上更多的反应出每个人的内心如同杂乱的剪辑一样内心也是一片荒芜与无序正所谓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正如影片中迷茫的自述也正如电影的名字歌至歌一瞬的美好终会被吞噬一切随歌而落#歌至歌# #歌声不绝[电影]# #song to song# #歌声不绝#
我的“看不进去三部曲”第三部,终于看完了。
如果说《通往仙境》是一团迷雾,《圣杯骑士》是一条河流,《歌声不绝》就是散落一地的积木。
我觉得这一部差于前两部的原因在于其有了连贯的对白,有了易捕捉的情节,使其变得半抽象半具体化了,于是不再能和泰伦斯·马力克式的跳切和时空上的大幅度跳跃。
影片没了那条细细的看不见的线联结,造成了切割式的情节。
再就是对配乐的滥用。
这一切加在一起马力克用再美丽的摄影都弥补不了。
电影的主题已经囊括了的音乐、爱情、背叛、性和欲望,还有一点宗教,后来又混杂了家庭和亲情实在是饱和了。
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和凯特·布兰切特几位姐姐的颜真能打啊,尤其是鲁妮·玛拉,里面好多镜头都畸变成那样了,竟然还那么好看。
最后就是我觉得我找到了一种实验性的观赏马力克这种电影的方式,就是在屏幕前,他晃悠我也跟着晃悠,他漫步我也跟着漫步,配合他的手持更加有沉浸感。
开场不到15分钟鲁妮玛拉就换了10种发型,这样说的话你能体会到这部120分钟的超长MV有多碎了吧?
文本浅薄又随意,无法拿捏住这漂浮的影像。只有迷人的情爱交叉组合失而复得,自由解放肉体,贴近亲吻摩擦升温。
浪费了卡死。。。。空洞无聊无病呻吟。。。
看的时机不对。如果左手持酒右手叼烟扎进爱人怀里,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啊聊着天,我想这样就会很合适……一个人盯着屏幕是真的会憋出内伤来,试了两次也不算草草放弃。以后再说……later ヘ(・_|
影像意识流,空灵飘渺,在频繁变换的视角和畸变严重的广角镜头下深究生命探求自我,追寻一种极致的张扬。一个个场景铺列,跳跃,情节被压缩至几近虚无,配合诡谧的音乐,抒写现代性存在下琐屑的心灵困境。
给一星不想再多,史上最强大阵容,一堆堆砌出来的杂乱无章片段,影片镜头自始至终一直晃啊晃直晃得我头晕想呕吐
malick是我看过的最tm装逼的导演,而我是一个连inarritu都不能忍的人。白白浪费演员和观众生命的人都可以狗带了
通往仙境我都觉得还好 主要这片女主实在不行
不喜欢,很不喜欢,导演这样子搞下去,是要绝交的节奏嘛!怎么不好好讲话呢?唱歌也行呀!和圣杯骑士一个调调。
7
感觉是10段MV拼贴起来的纯影像,岂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看透?!但是,看到两大男神同框就是很幸福的感觉,原谅我肤浅。好想成为麻辣兔,被两大男神撩。我觉得这部电影里的法鲨就是现实中的样子,各种撩,各种媚眼,各种调情。哇!好想被他调戏!!!
mv画面很美。
如何把15分钟的剧情片拍成129分钟的文艺片?马力克领衔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瑞恩高斯林、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凯特布兰切特一众大牌在《歌声不绝》中带你装逼带你飞。。。
片名有欺骗性,里面基本上没有歌。马利克越来越像老年的小津了,几部片相似度越来越高,如果演员再固定一下,挖出一个段落来可能都无法辨认了。他可能已经没法用“寻找生命的意义”以外的角度来讲故事了吧,看看俊男美女也不差,虽然主角换成一般人那就纯粹是矫情了,但反正我没睡着哈哈哈
有着神阵容却交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演员无病呻吟、演员走T台、演员凹造型、演员暧昧抚摸调情之演员全程不在演戏的风光类型片,矫揉造作、尴尬、别扭、空洞和有点蠢~~
不管马力克是怎么了,但我就是好爱,在大银幕看麻辣好爽,太漂亮。
法斯宾德那条线有点弱
高司令和石头姐分手后,最后和鲁妮玛拉在一起,这个结局我很满意。
是不是看不懂的都得说特别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