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哈尼去首博看卢浮宫的希腊展览的书店里看到这部片子的。
当时就吵吵地对他说,回家就下吧,想看。
以为有了苏菲玛索起码会养眼,就像上次看她的那部《路易十四的情妇》只对她美好的身材和眼神有了印象,演技么,还是想再给她一次机会卢浮魅影,那么优美的名字,有阴森森的恐怖却不失浪漫。
一开始我还遮着眼睛从手指缝里偷偷地看,到后来就完全没有害怕的情绪了。
到最后我和哈尼还笑了场(当然是在家里)。
本来恐怖的埃及大祭奠师最后顺从地跑去让法国女人超度,说得竟然还是法语。
汗哪。
最后忍不住笑是竟然所有的画里的雕塑里的灵魂都飞出来跑走了,天,不是用古埃及法超度的么,对所有的鬼魂都有用呀,而且之前那些魂灵都干嘛去了...弱弱地补上一句,男主角比起女主角来,实在是太矮了。
虽然挺帅的,但身高只配得上我,嘻。
《卢浮魅影》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频率多角度展览“卢浮宫三宝”。
还别说,这真算是亮点。
因为三宝相隔远,没有大半天找不齐,游客买门票进去,一次绝对看不全。
而在电影里,就跟盲人摸象似的,几步路就麻溜地把三宝逛全了,像是聚在一个100平的厅里一样。
故事真没啥亮点,感觉苏菲玛索接这部戏的时候,大概正好手头比较紧。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这部片子在我小的时候很有名,那时候我还小,粗粗看过但是对于剧情已经完全没有印象,只记得卢浮宫很漂亮。
长大后再看,说实话,不能理解这片子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么红,是因为特效?
但那个时候特效比他好的也不少。
因为剧情?
这剧情真的挺普通的。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电影,但是在二十几年前甚至三十几年前,或者更久,比着有趣的电影多了去了。
片子看完,就觉得男主帅女主美,然后没了
美丽的姑娘丽莎(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和祖母一同居住在卢浮宫对面的大楼。
卢浮宫的修葺工程使老旧的大楼常出问题,丽莎因此结识了善良的电工小伙马丁(弗雷德里克·迪方多 Frédéric Diefenthal 饰)。
某次的施工无意中打通了卢浮宫地道与大厦的电梯间,丽莎与马丁因此夜入卢浮宫,走进了科学家们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实验室。
丽莎与一具木乃伊干尸对望,没想到却使木乃伊中的鬼魂进入了她的身体,从此每到深夜,丽莎便被鬼魂驱使在卢浮宫里游荡,搜寻古埃及的护身符。
馆长请来经验丰富的退休警察弗拉克(米歇尔·塞侯 Michel Serrault 饰)负责调查卢浮宫幽灵事件,从英国来的埃及学专家格兰达(朱莉·克里斯蒂 Julie Christie 饰)也帮了大忙。
但众人的努力是否真能制服丽莎体内的强大幽灵呢?
©豆瓣
丽莎住在卢浮宫对面的大楼里。
卢浮宫的修葺工程使老旧的大楼常出问题,丽莎因此结识了善良的电工小伙儿马丁某次施工无意中打通了卢浮宫地道与大厦的电梯间,丽莎与马丁得以夜入卢浮宫,走进了科学家们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实验室,没想到却使木乃伊中的鬼魂进入了丽萨的身体。
从此每到深夜,丽莎便被鬼魂驱使,争预约宫里游荡,搜寻古埃及的护身符电工马丁深爱着丽莎,他发现了丽莎的异常举动,并跟踪保护她,没想到被卢浮宫请来的保安误以为是卢浮幽灵将其抓了起来。
可是悲剧还在发生,经过努力,卢浮幽灵现出了水面,他们通过古埃及的语言进行沟通,使鬼魂得以安宁并离开了丽莎的身体,丽莎也在经过鬼魂的折磨后又回到了爱人的怀抱中
刚刚重新看了由苏菲玛索主演的《卢浮魅影》。
其实,我总是这个样子,非要等到再重新看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应该写点什么。
我想这是情感的慢热化和沉淀时间的冗长。
电影的画面带有法国电影典型的暗黄色调和时而缓慢时而激昂的管弦乐。
这是法国电影非常显著的特点,如法国经典电影《天使爱美丽》也是这样的,电影画面长时间都被暗黄的色调和馥郁的美丽所填充。
我很喜欢这样微微摇晃却不失浪漫的电影镜头。
电影的氛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诡异和浓郁的宗教以及信仰色彩。
无所不在的诡异氛围和苏菲玛索的美丽脸庞相互交缠,让人分不清是浪漫多一些还是诡异多一些。
又或者说是不用分清楚究竟是浪漫多一些还是诡异多一些了,单单就是电影本身就给出了足够的圆满感。
这部电影很久之前就被置于微词,认为导演让保罗的水平平平所以非常可惜了这部电影,其实我很想问的是是可惜了什么呢?
是难得的进入卢浮宫拍摄的机会还是法兰西玫瑰的娇艳?
但是不管是什么,不管究竟是可惜了什么,我想我之后所说都可被一一谅解,不可做得冷漠献世。
电影的开头源于神秘的埃及,枯黄的镜头中是埃及金字塔在风沙中露出的暗褐色的粗糙质地,像是蛮荒之地一般毫无生气。
电影剧本中所涉及的大量的古埃及宗教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古老宗教与信仰的人。
尼罗河孕育出的巨大文明一点都不逊色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的伟大,那些信仰灵魂永生的太阳的子女们,让我非常的崇敬。
就像曾经所说的那样,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的乖张冷漠,我们都应该怀揣着最温暖的梦想和最遥远的路途。
灵魂会在这一刻变得焦躁不安的话,许是受到些许震撼。
卢浮宫中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和洛可可式的雕花艺术,使得这部电影脱离了只有苏菲玛索这一个美丽装饰的蹩脚。
想至于当初,这部电影的拍摄是费了很大的力气的,要知道想在当时并不对外借拍的卢浮宫进行拍摄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电影之中并没有涉及到过多的感情戏,只是专注于剧情本身的发展。
其实,我本身并不认为这是一部惊悚片,我更多的倾向于这是一部救赎片。
它来源于对于信仰的执着以及获得灵魂安静的企及。
否则,那个飘荡了几千年的灵魂何苦这般执着于归去。
其实,电影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既优雅又诡异的暗黄色调,也不是复杂艰涩的古埃及宗教知识,也不是索菲玛索这朵法兰西玫瑰的娇艳。
电影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电影的结尾处,所有卢浮宫中依附在流传下来的古老作品中的灵魂,得到解脱,飞向灵魂彼岸,忘川的尽头。
那一刻,惊觉了什么是救赎。
我想,最珍贵的莫过于此,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即使有再高的地位,即使有再伟大的的成就。
也不及,这一刻,灵魂的回归。
我知道,这是我的迟来之笔,但是我想我还是想来谈论一下这部电影,不想就此像上次一般,看过,却就此忘记。
我善于遗忘,但是我也善于记录。
于我而言,珍贵如至此。
央视六台在刚引进这部片子时一直在电视上发预告,吊足了我这个精法(当时)的胃口。
然而因为作息问题,我错过了多轮放送,大概在一两年之后才终于在一次重播的机会中看到。
其结果却是相当失望。
作为一个小P孩,当时我对这片的印象只有特效生硬、鬼不吓人、打斗愚蠢、剧情无聊而已。
加上电影放完后主持人的评论更加让我确信了这只是一部法国对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拙劣仿作。
最近在B站重看,不禁感慨小P孩就是小P孩,没有一丁点鉴赏能力。
这么一个从摄影到美术到音乐到剧本安排都妙赞的精品,当年的我居然一丁点都没有接收到。
法鸡的电影底蕴确实放在那里,只是山猪儿吃不来细糠。
一,卢浮宫 这部片子最大的卖点便是卢浮宫实地取景,但这也是当初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因为导演并没有专门用台词和镜头来特意铺陈卢浮宫的夸张豪华,这也成了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当你理解了影片中入镜的艺术作品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后,整个片子哪怕空镜都是全程高能,全程彩蛋。
如果对卢浮宫本来就没有什么特殊感情,那么就像央视主持人说的那样,这也不过就是随便找了个华丽的背景板。
作为全片思想价值的承载者,卢浮宫博物馆绝不仅仅是提供彩蛋和布景这么简单。
影片进片头处采用的是卢浮宫改建时的记录影像,特别强调了贝聿明设计的水晶金字塔。
改造过后的卢浮宫古典之美与现代文结合体,有人对此赞不绝口,但电影作者对此显然有点微词。
他认为人们被对现代与科技(乃至世俗利益)的追求蒙蔽了双眼,已然让他们失去了对传统与历史的敬畏。
这条暗线贯穿始终,借着虚构的故事对美国式现代主义进行了一通嘲讽。
二,魅影影片中魅影的塑造乍看之下有点磕碜,尤其是不具备恐怖片应有的恐怖感和压迫感。
另一方面,用特效制作幽灵的本体即使以当时的技术看也过于粗陋。
抛开动态僵硬这种技术问题,单单只用一个透明骷髅打发观众实在是缺乏设计上的诚意。
这些在当时的确有些致命。
但另一方面,魅影的优雅从容、举重若轻,都在看似中二且十足戏剧化的仪态中悄无声息地俘获住了观众的心。
许多人吐槽的滑板平移,在我看来倒很有特点,倒是对于魅影穿墙的特效展现过于廉价。
本片的特效即使以01年的标准也全是扣分点。
主要卖点特效鬼魂的表现对于鬼魂本身的角色塑造和故事推进都毫无意义。
从美术上看,既不酷炫也不恐怖。
尤其真人扮演的魅影对比,更显出其技术力不足的生硬。
三,剧情尤其意外的是剧情。
影片仅96分钟,主要角色却有五六个。
影片不仅将他们全都生动塑造,在此之外还有若干能能让人记住性格的小配角。
相比某些导演两三个小时连男女主角都塑造不好。
或许是这部电影的上映是在我出生后一年,电影中收获赞誉的特效在现在的我看来并没有特别出彩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方,比如丽莎在桥上用魔力操纵男主角身体以及影片后半部分她在囚禁室里像蜘蛛侠一样发狂的场面,以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一些东西总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突破与惊喜。
故事本身也缺乏剧情性,比起剧情紧凑特效烧钱炫目的美国大片、重视剧情设计人物情感表达的中国电影,卢浮魅影这部法国电影倒是显得不紧不慢,把剧情敲碎了一点一点说。
值得寻味的是最后男女主接吻时,女主流露出的眼神。
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乐观的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happy ending,眼神并没有特别含义,悲观或者说谨慎多虑的人或许会认为这是另一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征兆。
这种悬念让观众一时之间难以平定思绪,与卢浮宫的瑰丽庄重一起留在了观众心里。
苏菲玛索主演的法国片。
名字挺吸引人的。
拍得倒是蛮吓人的,不过剧情实在是荒谬,一点都不真实。
从头到尾故弄玄虚。
就当动作片吧,明显不够刺激;当爱情片吧,没有深入刻划;当剧情片吧,剧情荒谬单薄;当恐怖片吧,明显不够恐怖……四不像啊那就用来听听法语吧。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客观的说,不咋地好.其实就是咱们拍烂了的鬼上身嘛,只不过场景搬到了法国卢浮宫.要不是有宏伟的卢浮宫与美丽的玛索垫底,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剧情交代的很不清楚,结局也仓促的可以.唯一亮点的,就是那个研究木乃伊的老太太,非常可爱,值得一乐.
都没什么印象了
很久以前在C6看过一次,那是没有看完,也没有把名字记下,昨天在YOUKU上无意的看到了,又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不过这次少了恐惧感了。
虽然假假的,但是每次CCTV6放我都会看。 - -!
不禁想起奶奶给我讲过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恶魔,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人们从来不敢看它,只有王子才可以毫不畏惧地望着它。有一天,王子盯着它的眼睛,慢慢说出它的名字。它终于再无牵挂,便无声无息地飘回到阴间去了。
。。。。虽然有sophie。。但还是烂片。。。
一般啦,苏菲玛索啊!
不知道这片子到底要讲什么!
除了卢浮宫的洪浑和苏菲马索惊艳的后背,此片几乎一无是处,可以看作曾经的法兰西头牌为永远的艺术圣地拍摄的全景广告。
十多年前就看过,那时完全被埃及元素的神秘迷住了,当然还有法国式的浪漫。。。十多年后再看全不是那时滋味:异域文化的‘’侵入‘’,被征服的是女人,剧中警察评价女主是个美丽却愚蠢的女人,这几乎是此剧的一种隐形表达观点。最后摆平危机的是爱情,是男主锲而不舍,忘我‘’伟大‘’的爱情。。
= =。其实我跟达芬奇密码里面那只警察看法有点像,我也不是特别爱那个玻璃金字塔。
一星给苏菲玛索。美女在片中除了有点面瘫外其余一切都不错
我没有被吓到。小时候在cctv6看的。
法式鬼片???
记得当时是在晚上十一点看的~~比较有感觉~感觉苏菲在片中很惊艳~
其实没什么意思的- -
补一个标记 #埃及童年阴影#
这题材能让卢浮宫特行先例也是够迷的
其实不恐怖啊~有些地方还很想笑- -
如果我02年看这片子,会喜欢法国的帅哥拉,巴黎的美景拉~现在只会关注下,哦~苏菲玛索就是那个芳芳啊/总体来说,古埃及的木乃伊加上现代卢浮宫的解密之旅,还是值得一看的。
情节和节奏感差强人意。除了苏菲玛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