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观也是没救了,一个是有夫之寂寞主妇傻白甜,一个是出狱小混混生活中的真.Loser,两个人“神交”各种调情跟QQ聊天有啥区别。
女主老公前面至少没看出来有啥不对的地方,后面也是知道女主疯癫的"真相"后才采取行动。
反而是女主从一开始对老公各种欺骗,有点不如意就各种不满意加放纵,主动和男主神交配,反正就是全世界都欠我的。
男主秉持帅就是正义,最后利用开锁技能帮女主逃脱,然后两人一起跳火车奔向幸福生活。
留下我碎了一地的三观及对豆瓣评分的蜜汁尴尬。
1分就这么多了。
当我想回复置顶帖的时候居然告知我无权访问权限。
————分割————1.女主的老公很爱她当得知她有外遇后还是,坚定的给她治疗精神疾病(如果你身边的某人一天这么神叨叨的跟自己说话,你难道不会觉得它有病么?
)2.美国人的爱情观我真是无法直视。
一部前半段还不错的文艺片,从自摸开始变成了一个冠冕堂皇为了爱情自由的奋斗片。
实质上就是一个女查表跟一个屌丝逆袭的扯淡俗套的剧情。
虽然拍摄的还不错。
但是也不至于像这个影评那样描写的如此深刻具体生动!!!!
这很明显是枪手写的并且一大堆水军顶到置顶。
从这部片子,我看不到励志,看不到激情,看不到同情,更多的是为女主老公不值!
这部电影之前在学校看了十几分钟,觉得索然无味弃了,昨晚看完后才后悔当初为什么半途而废。
为剧本的创意构思点赞,看来编剧平时没少YY,或者这是他本人异地恋的添油加醋升级版。
前面铺垫的略显冗长,喜欢后半段紧凑的节奏,很多人说看到Joseph Whedon的名字你就不会讶异结尾的高潮段落,于是特地百度了一下这个被津津乐道的大人物。
好吧,原来他担任过《林中小屋》、复仇者联盟、玩具总动员等作品的编剧,还以导演、制作人、演员等身份参与其他电影的拍摄,真是无所不能,顿时膝盖中了一箭。
据说这个剧本筹备于90年代,反复修改后才被搬上荧幕,披上科幻外衣的小清新爱情故事为肃杀的冬日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惊喜。
简单浏览了一下豆瓣的评论区,我特别欣赏这位老兄精辟的发言——两个人随时随地免费4G视频通话,不用耳机不伤耳,还畅享高清画质,通过触感进行视频ML……片子的科幻设定真是异地恋必备神器啊!
这段脑洞虽然是神展开,但是完全get到了省话费省流量的重点啊,中国移动提供这项服务吗,我也想找一个大洋彼岸的精神伴侣啊。
很多人都觉得本片女主Zoe Kazan美cry,其实我倒觉得一般,可能因为目之所及只顾着对男主放电了。
男主分分钟帅我一脸血,片中的每一件衣服都很称他,小脸蛋标志的很。
不得不提的是他们隔空秀恩爱逼死单身狗的少儿不宜片段,女主身材棒的没话说,男主的话,我只注意到了他的胸好大,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然后盘点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首当其冲是我们的呆萌男主。
某一天他们通话成功,校对完毕时间后,男主说你是在未来啊,2小时后的未来,女主说我只是在不同的时区,那啥孩子从小地理没学好啊,要不就是穿越剧荼毒太深。
有一幕是男主对着镜子不停地抽自己大嘴巴子,你有考虑到旁观者的感受吗?
你不肉疼我心疼啊,爸爸love you,爸爸爱你。
最感人的对白出现在女主打算抽身而退拒绝男主的时候,Dylan问你怎么知道我就会从此不再找你呢,Rebecca答因为你爱我。
是的,爱你是我的死穴,只有这个软肋会让我心甘情愿地妥协。
论如何使这部影片成为神来之笔,有人说结尾他们在车厢上相遇时可以来一个平行时空,意味着相见但是触不可及,好邪恶的想法啊。
如果是我,我会在结尾处把某一个定位成精神病患者,另一个形象是他(她)分裂出的一个人格,OK,一部悬疑片诞生了!
如果你在编剧栏里看到乔斯·韦登的名字,或许你不会再讶异结尾的高潮段落,为何会变成一场急转直下的追逐与逃亡。
你理解我,我珍惜你的两情相悦,对于成年人的世界,不足以改变两个人原本的生活轨迹,一个无业女和出狱犯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
因此,乔斯·韦登可能连自己也觉得仅仅如此,不足以将故事推进到观众所预期的happy ending中,于是丈夫、朋友、监管员瞬间变脸,以社会改造者的压迫形式出场,履行反派的义务试图泯灭主角生命中的最后一丝自我。
所以造反了。
所以私奔了。
凭心而论,In your eyes的开头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男女主角在痛苦时的视知觉是相通的,却彼此互不相识。
也因为如此,他们都被当成各自生活圈中的一个怪异的存在,受到别人不同程度的非议和挤兑。
直到一次意外,双方知晓了彼此的存在。
于是兴奋、喜悦,与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分享生命中所有的点滴。
圣经中提到,女人是上帝用男人身体中的一根肋骨造就的。
或许因为文化根源,西方人对爱情的认知总是和对自我的追寻联系在一起,因为曾经是一个整体,所以人物彼此感知对方的方式先是通过自己,然后寻找默契,于是选择最能让自己流露出真实自我的一方,哪怕流露出的是幼稚和童真。
Dylan和Rebecca第一次见到各自长相的段落是用照镜子的方式。
他们的视觉相通,通过镜子看到彼此,“看”的行为在这里一语双关,先是自己而后是对方。
彼此打招呼说“嗨”的时候,其实也是对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
“看”这个动作在情节设定中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就像印象派画作中人物的“看”,简单的动作,被赋予着现实意义上的道德诉求。
这类故事中的人物一开始可能都在一个莫名其妙地环境中做着别人眼中希冀的角色,或者落拓、或者孤独。
直到有一天相遇,然后释放压抑的自我,获得爱情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的回归。
同样的命题也出现在不同的爱情电影中:Titanic里不适应上流社会的露丝,在遇到杰克后越发的奔放;Her中孤独的西奥多与虚拟恋人的相爱,分明是依着自己的喜好,创造了萨曼莎;The Notebook中的艾莉放弃富家公子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诺亚的面前可以流露出最童真的自我;而Days of Summer则直接写着一段恋情对自我的塑造。
影片的高潮段落,Dylan和Rebecca马上就要见面,他们跑过一片空地,画面的关键词是雪地和汽车。
雪地是Rebecca童年时的创伤、在影片的开头,也正是这一次事故,让观众知晓童年的Dylan和Rebecca间的联系;报废的汽车是Dylan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出狱后的他住在一辆破旧的房车里,为人聪明,却因为社会偏见,只能在洗车厂打工度日。
两个意象的重合,预示着他们终将相遇,以连接彼此痛苦的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子中自抚的做爱方式,分居两地的两只手突然出现在了一个画面中的同一个时空,十字相扣,象征着双方自我和彼此双重的心灵抚慰,让人眼前一亮。
大多数优秀的西方爱情电影是不太在意强调物质条件的苛求。
因此主角可以是生活中的各阶层人士,而这类故事在完成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同时,也达到了真正服务大众生活的艺术目的。
相较于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天朝,影院里只见各种名利双收、利益互利的男盗女娼,似乎天底下的女人只需要懂得如何选择优秀的男人,而男人只需要懂得如何赚取更多的钱,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或许,万恶的资本主义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其实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望着你,看见我,又有几人的无理取闹值得对方奋不顾身日以继夜的去争取成功?
人们都期待有一个“完全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所思所想,不需说话就能击中自己的需求,我们称之为“灵魂伴侣”。
多少人在一段又一段亲密关系中寻找这样的对象,然后一遍又一遍从新鲜到厌倦,再到无法忍受。
而在这部电影中,男女主作弊般地做到了——通过完全的、彻底的感同身受。
你的快乐是我的快乐,你的痛苦是我的痛苦,你眼中的世界,也一如呈现在我的眼中。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巧妙地达到了”同理“的最高境界。
每个人终其一生寻找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缺损的另一半,就这样幸运地被上帝安置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只是,电影呈现的终究只是简单的童话,导演没有探讨他们上了火车后会怎样生活,剧情仅仅停留在了“王子和公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阶段。
两人虽然五感相连,但却是独立的两个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价值理念。
连接让他们终其一生绑在一起,如果以后有了争吵分歧,会怎么样呢?
他们分不开、剪不断,这是种难以回避的、甚于血缘的关系。
归根结底,他们并不是“灵魂伴侣”,这种关系也并非正圆,只是比他人绑得更加紧密的两个半圆罢了。
不过这倒从另一方面启发了我,倘若人类能够自由地和他人建立五感的连接,世界会不会因此更加和谐?
情侣、夫妻、密友、父辈和子辈,我们愿意去感同身受吗?
还是觉得,那只是烦人的额外的负担?
回到作品,电影本身拍得实在是俏皮又可爱。
整部观影过程像是谈了一场甜蜜的恋爱,其中两位主演功不可没,贡献了自然松弛又活泼生动的表演。
剧中的两个角色,生活得并不快乐,但每到两人交流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兴奋、新奇、满足、愉悦,不仅呈现在两位角色之间,也通过影像完整地传达给了观众。
像是暖洋洋的太阳,让人暂时忘记了现实中的痛苦与压抑。
不错的小品级疗愈片,五星好评~~
让我想起了抱着手机谈恋爱的高中时光,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太幼稚了。
爱情应该更脚踏实地,菲利普的黑化太生硬了,纯粹是为了使女主出轨看起来不那么令人恶心剧情不那么突兀而黑化。
穿插整部电影的特殊能力可以看做是男主和女主赖以联系的约炮软件,一个精神不太正常没有工作的女主——一个三十岁左右却像十八岁小孩一样幼稚的女人。
一个有犯罪前科在假释期因为神神叨叨失去工作的男主。
因为时时刻刻的联系产生了一种两人都很陌生的感情——原因是男主没有谈过恋爱。
这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约炮桥段。
抱着手机聊天然后产生共鸣,进而见面约炮,我想没有人因为这些就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
退一步讲,菲利普如果没有令女主爱上俩人怎么会去结婚,说明菲利普与女主有感情基础,并且两人应该分享过自己的过去,而女主单纯的思想和在菲利普优越条件庇护下缺失的生活阅历使得自己行差踏错爱上一个假释犯人退一万步讲,女主没有生存技能,男主也没有特长,生活怎么继续。
世界那么小,小到你即使踏足大半个世界也寻不到真正懂你的人;世界又那么大,大到你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无论你变化成如何模样世界依然有条不紊。
前者是Rebecca的世界,而后者是Dylan的世界。
人是群居的生物,或者说,人是害怕孤独的生物。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渴望着寻找着那么一个人,真正懂你,陪伴左右,互为依赖,绝对重要。
只不过遇见太难,可能一辈子的时间都无以足够。
而Rebecca与Dylan,或许是由于超自然联系让他们心意相通萌生爱意,又或许是由于他们本就是彼此对的人才有超自然联系,但是不管怎样,她的孤单,他的堕落,都止于他们的遇见。
他们是幸运的,至少我是羡慕的。
可能我看电影总是过于投入,习惯把自己代入一个角色进入故事,在In Your Eyes中,我是从Dylan的角度看完全剧。
不得不说,感触颇深,至少近两天脑海里都是他。
人们总说,一个人的状态总是最糟糕的,长期独处的人大多都会自甘堕落,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毕竟,历史上从不缺少忍受寂寞奋发图强实现梦想的故事。
一个人之时,当你略微有所成就,却没有人能够看到,转过身无人分享,这时手中的这成就似乎也没那么令你愉悦,久而久之,奋不奋斗是否成就似乎也无足轻重。
就像刚毕业你最后离寝,突然在游戏里得到珍贵装备或是完美全胜,兴奋地回头准备得瑟一番,却发现床椅空空只有你一人,霎时兴致大减,那点游戏的小成就似乎也就是那么点破事;相反地,当你染上点坏习惯,即使自己足够清醒也很难做到防微杜渐,或许是人性本恶,没有关怀没有注意的目光,只有自己的世界,似乎你干什么都颇有胆量,包括bad things,而你变化成再不堪的模样似乎也没什么所谓,毕竟,人,总是那么轻易地对自己妥协。
说了那么多废话,我想说的是,可能,Dylan就处于那样一个人的状态里。
父亲只字未提,母亲在他拘捕后甚至没等到审讯结果便离开也没有再看过他,有一个兄弟,相隔千里远在它处,"he would not have to loan me any more money",总向Dylan借钱,如此大概也可以想象那位兄弟的模样了。
不擅长与女生交流,有过几个约会便崩的女朋友,家里也许久没有人拜访,除了那两个恶人与黑胖警官,无趣的洗车工作,偶尔酒吧也多是匆匆便走,一是没钱,二是没交心的人。
矫情点说,Rebecca的出现是Dylan黑暗世界里的光。
忽然间有个人陪伴左右,可以无话不谈,可以绝对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她是他的希望, 让他萌发把自己变得更好的念头,让他重获认真向上生活的动力。
他在意她对自己的目光,他愿意为她再次奋斗,整理房院,种草养花一改颓废,悬崖勒马,不再参与偷窃罪行,认真工作,并思索着找更好的出路。
Dylan从她的眼中看见落雪纷飞,看见戴着围巾的雪人一脸憨厚,看见那般真实的她一言一行带着满满的sweet,扯动着他的目光与心情。
"The only thing about me that I like is you."他说,如今他唯一在意的就是她。
既然进入我的世界,就不允许再离开我的视线;既然给了我希望,就不要再留给我更大的失望与更深的孤独。
从Rebecca出现在Dylan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不可能走得干脆,也不应该全身而退。
先不说Rebecca长期封闭自我,始终无法融入那个虚伪的圈子,灵魂已然孤寂漂泊已久,而在Dylan的世界里她却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他懂她,这一点便足够了。
而对于Dylan,倘若Rebecca真的离开,接踵而至的必定是Dylan世界加速分崩离析的坍塌声,是的,绝对会是加速。
的确,正如有些人所说,结局是许些俗套,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反道德的味道,是第三者介入。
然而出于soulmate的渴求,我还是选择袒护Dylan。
至于这个略梦幻的结局,我想说这是人心所向吧,若最后是断绝的再也不见,也太过于残忍。
什么是残忍?
残忍就是把美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至少,看他们在彼此面前那般自在,能够轻易地触摸对方的视线,感受对方的世界,"In your eyes,I am real myself",我心甘情愿接受这个或许算是庸俗的happy ending。
理性一想,似乎他们过于冲动,一个是世人眼中的精神病人,一个是被警方追捕的抢车犯人,没有足够的钱财,只身两人空无一物前往陌生的加拿大,可以预见的是以后的物质生活必定艰难颇多,而不知这热恋的激情是否能抵挡住琐碎生活的消磨,这神奇的超自然联系是否会浮现消极作用反而阻碍长久的温存。
加拿大美国的世界我不曾切身体会,而若在中国,他们的未来可能多是不大明朗的。
所以,不去管所谓的将来吧,此刻的幸福好好珍惜足已,而我,也宁愿他们的故事截至在这一刻:火车咣当咣当爬过铺满白雪的山间,Dylan暖暖的目光穿过空气中纷飞的尘埃一直落到那双深蓝的瞳孔里,Rebecca伸出手小心翼翼触摸上眼前那人微微胡渣带着微笑的脸颊,然后他们亲吻,背后,冬日的阳光跨越千万距离的宇宙空间,洒落在白色的雪花上,暗红的车厢中,还有那两个再也不会孤单的世界里。
而以后,如果有人再问我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孤单一人,我会笑着对他说,有空去看看"你眼中的世界"吧。
—————————————————2015.2.2
一见女主是Ruby Sparks中的 才女Zoe Kazan,立马到处找片源,兴趣很足的看完这片。
这种主角们超时空的连接以往有不少,就比如我最爱的The Lake House(¯﹃¯),但是以这样的视角,还是挺让我欣喜的。
正如片名,In Your Eyes...37分钟时奏起连声鼓点The Riot's Gone(santigold),附和着两人开始熟悉并享受对方的存在。
最爱这种阳光满溢的桥段,两人歪着头看着雪人,那个是全片最让我铭记的画面,好Q好美。
有时也会听到这种疑问,到底是因为爱而让这两人有这样的联系,还是因为这样的联系而产生爱恋。
电影嘛,往往不会说明具体的缘由,为啥就他俩能够有这样的牵绊(我们观众也想吖)。
如男主说的,因为女主的出现,让他有了新的希望。
其实这个希望换个角度说,个人认为无外乎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伴,每个个体都是很害怕孤独,真心需要个愿意认真聆听自己的过去,愿意共同经历自己的未来的那个人。
虽然无法感知对方的思绪,但是能看见对方身边的一切,相伴!
当习惯了对方的存在,熟悉了对方的一切,或许,就成爱情了这样说也不是拉低了爱情的美好,只是觉得爱情的开始或许真的很简单。
然而,有了喜欢的人,男主整个都改变了,细心的整理着家里的一切,额,用车配件栽花真的酷,男主家的小院好喜额,还是不能太剧透。
喜欢清新小电影的瓣们别错过了。
三星半。
你自幼成长于一个不完整的家庭。
虽说有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先天亲情的残缺,还是让你对异性充满了不信任的狐疑。
母亲的溘然逝去让你痛不欲生,你像一个快溺水的人,疯狂的抓寻着周围任何可以让你活命的物体,直到遇到了现在的丈夫。
他富足,他体贴,有稳定的生活,一个华丽奢豪的家,多少带来了一些安全感。
他带着你出入上流社会的晚宴,纵身于达官贵人的觥筹交错中。
你尽可能面带微笑的应酬着不擅长的一切,你感受到了暧昧又不怀好意的目光,各种空洞无聊的话题,格格不入的落寞,无人可以诉说的孤独。
从小到大,你一直感觉到冥冥之中有另一个他在你心头萦绕。
他是那么缥缈,你从来不知道对方的长相,但他又是那么清晰,那么不可思议的占据着你的心:对方快乐你会笑,对方哭泣你会低落,对方承受痛楚,你甚至也有肉体上的感同身受。
你以为这是幻觉,是自己的青春期的悸动,是女生的生理期作怪,浮现在眼前的光怪陆离,只是自己的臆想。
而随着这些不期而遇的喜怒哀乐如潮水般涌来,你会情不自禁的在庄重的场合里失控大叫,会在丈夫的关心面前恍惚茫然心不在焉,会寂静的画室莫名其妙的窃喜笑出声。
这种伴随了你二十年之久的情绪滋生渐长,你开始被大家人前人后的议论纷纷,昔日温存的丈夫也疲倦生厌渐行渐远。
而你可以做的,只是日益厚实的缄默,它是你唯一的盔甲。
这种苦闷的日子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命运安排你遇到了他。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真的,世界上真有另一个这样的人存在。
两个人经历了一番初遇的坑坑巴巴惊慌失措以后,开始了第一次心灵上的互动。
幽灵一样的阴影背后是一个鲜活的人,还有一把温柔细腻的声音,这简直像梦一般的不可思议。
两人好像初恋男女般的羞涩扭捏,在镜子面前第一次窥见了对方的脸和身体,一瞬间竟有了久违的面红耳赤。
年轻,英俊,强壮,这不是曾经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
他是个怎样的人啊?
好奇心让你不断的去叩敲他的心门,不,这个心房对你而言是没有门的。
你可以出现在他每天醒来睁眼的时分;可以跟着他去酒吧,因为他对女生搭讪的笨拙而放情大笑;可以身处在大雪的新罕布什尔州,心却陪着他在加利福利亚州明媚的阳光下,一起倒腾那些开得灿烂无比的花花草草;你悄然无声的潜伏在他的日常,他的一切生活都在对你敞放着,包括他的心,都是如同玻璃一般清澈透明。
而他的心声仿佛就是另一个你的对话,你惊讶的发现,你们是那么的相似啊,众人不解的目光下藏着是善良,敏感,孤高得来还有一份小聪明的狡黠。
男女相恋,我们常用一见倾心来形容。
这回可是名副其实的倾心,倾囊而出。
你的那些小情绪,脑海里最深的记忆,包括种种年少无知时的羞耻和尴尬,在这份心灵共通的面前都是徒劳的。
你们开始如胶似漆的日夜相守,激动的回忆着彼此的从前,那些曾经有过的心灵碰撞,即使丈夫收起了所有相册,但不能阻止你们共享这份“云”的记忆。
于是乎,这一份奇妙的“异地恋”就这么产生了。
你迫切的想见到这个真实的人,用指尖轻撩爱抚他的身体,亲吻他滚烫的嘴唇,渴望一份体内最深的灵与肉的相交,这份感情很自然的就升华到了床笫之间。
那个难忘的深夜,你和他躺在各自的床上,听着他的喘息声,迎合他来自远方的呼唤,两人的十指在不同的空间里的神奇的相扣,灵魂在这一刻出窍相爱,一阵巫山云雨的交融,一场缠绵悱恻的春梦,浸湿了彼此的床褥。
梦醒时分,更加坚定了你要见他的决心。
爱情就是一场眩晕,眩晕让人发狂,你决定不顾世俗的目光,抛下一切也要和他私奔。
同样的,他也不惜犯下各种大祸,和同伙决裂,盗窃车辆,与警察上演飞车大战,拼命的向着你的方向奔来。
爱情在你们俩身上疯狂的燃烧着,吞噬着那些欲望的氧气,带着即使化为灰烬也在所不辞的义无反顾。
两人见面后生疏又热切的拥吻着,故事便在这一趟疾驰奔往前方的列车中截止。
未来是怎么样的,已经不需要去探讨。
冷静的爱像月亮的光,明亮却不温暖。
即使两个人再也不能见面,这一场火车边上对爱情的追逐,对幸福精疲力竭的奔跑,已经足够让他们在剩下了的人生里回味一辈子了。
电影由一部1992年的小说改编,那时候的人还没有想到未来的今天,虚拟现实,VR眼镜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如此如火如荼。
远距离的见面,甚至接近真实的触觉,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好像电影里那身临其境的模拟性爱,现在已经接近实现了吧。
命中注定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是一见钟情,还是但久别重逢?
今天影Sir安利的奇幻爱情片,它可是刷新了影sir对“命中注定”的看法。
至于什么互换身体啦,时空交错啦早就烂大街了好吗。
片中男女主角《你眼中的世界》是由乔斯·韦登编剧,布林·希尔导演,佐伊·卡赞,迈克尔·斯塔尔·大卫主演的一部欧美小清新爱情电影。
影片讲述了两个美国大陆东西两端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男女之间,不知为何被不可思议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共享视觉听觉嗅觉的爱情故事。
不喜欢。逻辑不通,异常甜腻。
精分外化电影
不知道从何吐槽,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幼稚了
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总的来说是部屡见不鲜但总是很奇妙又美好的故事。
稍微傻逼
64/100 是不是每个深陷生活泥潭的男女都希望有个真命天子来带他们飞?男主展现了出色的演技,大部分时间里电影纯靠剪辑叙事,剪得如此自然很考验功夫,结局部分差点让我以为是你的名字上身。
后半段一直翻白眼一直翻白眼
成本低可以理解。但选角不能随便啊啊啊!清新浪漫爱情喜剧女主颜值都不在线,要拍蛇?就不强求自然的演绎和不糟心的台词功力了。羡慕15年前可以看大把梅格瑞恩和卡姐等甜心的观众。
什么鬼???
尾灯的科幻小清新,男女主都挺可爱。
那是时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想法很很新颖,但导演对于电影的剧情叙事节奏太差了,台词也不太让人有好感,导致了这部电影毫无亮点,除了本片的奇思妙想
是真的浪漫,但是假的爱情。续集应该是:两个人发现生活永远被另一个人所监视,永远无法拥有个人的隐私空间(是的,再相爱也需要空间)时,他们疯了,最终杀了对方。20161113
音乐很好听
创意给十分,其他所有都是减分,最后到及格。严格来说就是个小奇幻,拍起来便宜且有效,但故事写得实在是太单薄,人物设定也不讨巧,典型的小聪明,联系美方翻拍,这帮孙子爱答不理的态度也是没谁了
完全为了男主的颜。非常好奇他们滚床单是种怎样的体验。想到沈师那句「绝交是种怎样的体位」233 所以「神交是种怎样的体位」233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98919/?br
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吐槽
亦不跑偏的电影,本身可以高大上的,结果硬毁成了婚外恋的低格调!严重的不合适!
无聊人妻与吊丝青年的跨时空意淫,联结起他们臆想的不是科幻,只是古老的通灵术,其实把《海边的卡夫卡》搬上银幕恐怕也是这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