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那些「有思想」的电影观众不一样,我是属于没有思想没有想法的脑残,我喜欢看电影很简单,让我更快乐。
所以我对一部电影好坏的评价标准就是是否能让我感觉到愉悦。
这份愉悦不光是指好笑!真心讲,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刘烨,因此并不多期待这部电影。
但是黄渤+张涵予导演管虎,就没有不去电影院的理由了。
开始一段,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我知道痞子、厨子一定是再演,因为太疯了,戏子稍微好点儿。
可我猜不到他们在演哪出戏,所以跟那种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区分开了。
(不剧透了)黄渤艳舞的那一段,我激动的恨不得站起来鼓掌,那小屁股撅的,尤其是那条花裤子契合神韵到了一个巅峰地步。
他是为喜剧而生的,他没辜负他那些年的努力、积累。
这是厨子。
张涵予的话,一直觉得他有一股爷们气质我极为喜欢,所以看见他演戏子哪泼妇嘴儿,一口一针的那个贱,挺逗。
可爱的戏子。
厨子的话。
我想刘烨应该演的很尽兴吧。
挺好的演员!剧情不多评价,因为我最不喜欢把电影立于思想之境界的人。
我觉得《娱乐至死》写的好。
在我看来,电影比电视确实要有思想,但是真正想获取思想讨论的人,大多都是用书籍的。
真正能从电影传达、获取思想的人,不会跟人去争论也不会浅薄的去非议一部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会有我最近常有的感触,羡慕那一代人。
深处风云时代,他们早早的成为各种大师,各种理想、抱负让让他们才华横溢。
不像我们,物质的可怜兮兮。
跟他们那一代人比,我无限自卑!
其实最开始知道管虎完全是因为一个八卦,马伊琍与管虎相恋五年被“好姐妹”梁静插足。
之前看过《女子特警队》,里面梁静演一个很泼辣的富家女,最后被身边的人所感动,努力训练,变成了很棒的特警队员。
她确实演的不错,在那个年代。
所以对她印象深刻。
既然两个女主角我都有所了解,八卦不谈,我确实也因此所以注意了一下这个导演。
最近几年,管虎的戏大多有黄渤、梁静、高虎还有王迅,基本也可以算是一个合作很有默契的团队了。
痞子黄渤虽然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但是演技真的很厉害。
从《民兵葛二蛋》到《101次求婚》,黄渤几乎次次让我觉得在突破自己,直到看了这部戏里面,黄渤那一段舞,真的是觉得,这娃真是用绳命在演戏啊!!!
厨子,管虎邀请到了现在在微博很火的火华社社长刘烨,也是一大看点。
虽然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刘烨的那种气质,但是不可否认,他还是很会塑造一些角色的。
蓝宇、爱出色、天堂口、硬汉、不再让你孤单。。
刘烨也塑造过很多个荧幕经典角色。
戏子,这部戏看下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张涵予太xx帅了,真的不可小觑。
有些男人就是这样,越老越有味道。
就像之前《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吴秀波也是这样,出道的时候都快40了,确实有味道。
其实说到越老越有味道,我觉得一个特别典型的人就是周恩来,我一直觉得,老了以后的周总理,那神韵,那作风,那味道,真的是帅毙了。
好吧,跑题了。。。
说回张涵予,他一直都是一个可塑性特别强的演员,首先他的声音可塑性很强,这个估计是因为最早他是配音演员出身。
其次,他的相貌也很有可塑性,在《十月围城》里面,我一直惊叹于,孙文竟然是张涵予演的。
最喜欢的他的角色当然是《风声》里那个硬汉了,那种隐忍和坚定,完全就是他本来的样子。
最后,他的演技也是非常出色的,他都快50了,我却觉得让他演二十几的叛逆青年都无所谓,就是这么的霸道!
虽然梁静在管虎的电影里面是固定搭配,但是还是要提一提,这一部戏里的梁静真的很出彩,她静下来就是一个共产党特工应有的样子,动起来真的就像个疯婆子让人嫌弃。
而且,不知道为啥,管虎的电影里,梁静总以一种不太好看的形象出现,让人觉得每部戏都在自毁形象,是不是管虎怕把梁静拍的太好看,就被别人拐走了。
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王迅,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名字的演员。
每一部电影里都操着一口四川话,以一种丑角的角色出现。
相信很多人看到他的出现就会说“哦,是他啊”。
他永远以一个小角色穿梭在黄渤身边,但每次的表现都让人过目不忘。
这部戏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删减的原因,感觉给他的这一部分剧情交代的很不完整。
一直都是一种很莫名其妙的存在,总觉得他会为厨子戏子痞子提供些帮忙,但有没有,反而是最后出现的那个日本女人给了他们帮助。
也没有交代他最后的结局,感觉就像《一代宗师》里的张震一样,删掉他的戏份,好像也没那么有所谓。
最后的最后,这部戏在我看来,真的是目前为止管虎最好的一部戏。
不像杀生那么分裂,也不像斗牛那么土气,选角也很给力,剧情也让人回味无穷。
最然开始的时候让我觉得过于戏剧化了,夸张而聒噪。
当证明确实是在演戏的时候,才理解了那一种因为责任感,因为想要达到目标,而付出的那一种努力。
电影结束时候,主创的访谈,还有配乐也都很棒,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怀念那一段往事,那一段历史,是最容易让人记住和感动的方式。
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五星。
向为了抗日奉献自己的战士们,致敬。
庆幸压制了懒癌用来回两个多小时去影院看了管虎的这部不算很旧的旧片,真的超级有个性。
真亦假时假亦真,几个戏子一台好戏,厨子拿腔作调、戏子金刚怒目、痞子流里流气,搭配起来天衣无缝,演员真的很棒。
戏中戏层次的喜剧感与主旋律层次的严肃感本是虚实割裂,却因被下药的太君和“三傻”使荒诞延伸到了戏中戏之外,就是觉得一个傻太君足以,兼以“三傻”有些多。
也很喜欢痞子做的西部开场,虽然只是小桥段,但让人看到中式江洋大盗也可以很有牛仔范。
还有各种中西配乐于气氛的贴切,敲鼓传送摩斯密码那一段画面和节奏感都美到爆。
非常庆幸今天在这么多影片强档的时候选择了《厨子戏子痞子》这部影片看。
说心里话,对于这部片子的期待远没有我看完后的感动来的多。
一开始我认为三大影帝只是噱头。
这么些年,中国影帝演出烂片的也有。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独身开始领略了一场“闹剧”。
因为是一部新戏,我就不像之前一样说影片中学到什么,看到什么。
让我们一起看看影片的亮点吧。
1:片头。
美式漫画版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
一开始就抓人眼球。
动感十足。
2:前半小时的闹剧。
前半小时,我想很多观众应该和我感觉一样,一头雾水。
厨子戏子痞子一一亮相,绑着两个日本人。
这闹的哪出?
而三个主角有板有眼。
个性鲜明到亮吓双眼。
当然还有一个疯婆娘。
3:拍摄手法。
今天看完我突然联想到11年有部影片叫《刀见笑》也是刘烨演的。
这部出彩就是新颖的叙述手法,但新颖的手法并没有为《刀见笑》带来很好额票房,因为这种穿插的叙述有点凌乱。
而今天的《厨子戏子痞子》用了类似的手法。
演绎,叙述,解释。
每一环都紧紧相扣没有多余,不显凌乱。
绝对是一种超越。
4: 意想不到。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而下一段总会告诉你,原来是这个原因。
最大的意外是侦缉队三个2货。
有时候是福不是祸,祸来了也未必不是好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
没有退路就是退路。
憋了一部戏的小日本最后松口,又认证了斯特格尔摩综合症。
(请百度查下什么叫斯特格尔摩综合症)5:中国的复仇者联盟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看到高潮激战的那一段,我看到了中国的个人英雄电影。
像《钢铁侠》;《绿灯侠》;《金刚狼》。
我们崇拜的外国英雄科幻电影,这一刻我看到了中国的英雄联盟。
那种热血,那种激情。
两个字:给力!
6: 谍战;抗日;密码如今抗日题材满天飞,谍战戏天天有的时代。
这样一部另类的抗日影片用诙谐的手法演绎了一个严肃的话题。
说道谍战,我觉得一直最成功的应该就是周迅和诸多明星的《风声》,去年的《听风者》虽有梁朝伟男神和周迅戏精出演,但并没有超越《风声》。
说道密码,摩斯密码这个东东,从《无间道》;《风声》;一系列国外的影片早就不新鲜了。
这次的摩斯密码让我还是有点惊喜。
打鼓,编钟,都是一种信息传递。
有必要研究下摩斯密码了。
哈哈!
7:感动影片看完后,演员在最后叙述的时候,很多观众已经离场,而我等到了最后。
演员的每句话让我都很感动。
这部影片让我们知道,历史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些故事。
他们并没有名流千史,他们没有脍炙人口,但是他们为中国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还等什么呢?
如果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记得一定要去看。
希望你有不一样的发现。
《山海经·北山经》中有记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食用河豚,而且知晓“河豚有毒,食之丧命”。
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豚,吴王成就霸业后,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明代大奸臣严嵩,据说80多岁的时候,纳了山东蓬莱一渔家少女为妾。
为了庆祝他新纳妾,属下别出心裁策划一场河豚宴来讨好他。
严嵩同意了属下的点子。
婚庆那日,当朝重臣、地方要员等宾客云集,热闹非凡。
当香喷喷的清炖河豚端上桌时,垂涎欲滴的宾客争相为食,一眨眼工夫,河豚被吃得干干净净。
正当大家余兴未尽品评着河豚的美味时,靠窗一桌有一穿长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倒地,口吐白沫。
“有人中毒了!
”婚宴乱作一团。
慌乱中严嵩勃然大怒,责问小妾:“何以解毒?
”小妾吓得脸色惨白,老实回答:“惟有黄汤。
”严嵩问道:“何为黄汤?
”小妾硬着头皮说:“粪水。
”严嵩即刻下令去茅厕担来粪水。
宾客们顾不上颜面尊严,争相端起碗扬起脖闭上眼将粪水喝下。
粪水催吐,宴席上顿时吐得一片狼藉,臭气熏天。
哪知众人正吐着,那位昏倒在地的书生悠悠醒来,看到周围一片污物,他捏着鼻子问,怎么回事?
众人也纳闷,这人刚才明明中毒,这会儿怎么就自己醒了?
书生解释半晌,众人终于明白事情的真相。
原来,席间书生外出小解,待他回来河豚已被一抢而光,他顿时怒从心起,癫痫的老病复发,抽过去了。
导演说这是一部向儿时电影致敬的片子,大家都是在玩,所以故事的背景就发生在那个抗日奇侠辈出的年代--果然这几个人岂止是燕京大学的学生这么简单, 哑女绝对是刘谦附体,她徒手就掰弯了鬼子的王八盒子,那一刻我是真的跪了。
厨子毕业于燕京,并师从德国莱比锡特种部队训练营,一把小匕首干掉鬼子敢死队17人。
戏子绝对可以媲美兵临城下的裘德洛,用狙击步枪爆头19人,再用自动发射机关爆头20人,最后抬出的密林更让丛林枪战达到高潮,恍若施瓦辛格和兰博附体全无敌。
最后是痞子,除了一手飞针暗器玩得出神入化,还是欧阳锋的传人,一把化尸粉让满地死尸消失得无影无踪,末了还一口吞下河豚肝,把731的毒就这么解了,他绝对是诺贝尔奖的不二人选。
最后说说川军团的骚鸡公,在民族大义前幡然醒悟,看着变身为人猿泰山的小红人(最后貌似升级成了阿凡达),张开大板牙就咬了上去,翻滚着,翻滚着,在漫天红霞中,洗涤了灵魂。
当主旋律再次奏响的那一刹那,我哭了!
民国三十一年,“虎烈拉”横行华北。
北平城被日军封城。
城外闹瘟疫,城里闹饥荒。
流氓(黄渤 饰)饿得不行,蹲在胡同里劫大户,没想到却把两个日本人劫到了一家日本料理店里。
店里只有店主夫妇和一个驻店唱戏的戏子。
中国店主夫妇,厨子(刘烨 饰)胆小如鼠,厨子老婆(梁静 饰)残疾弱智。
戏子(张涵予 饰)颠三倒四,神神叨叨。
故事就这么展开了,整部电影人物角色另类、戏谑而荒诞,对白夸张有趣,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打破了以往国内常见的主旋律电影和类型电影的成规与惯例。
影片作为泛类型电影,超越了一种类型的规则。
在里面黄渤跳起了艳舞,相比在《西游降魔篇》里的小试牛刀,黄渤此次身着艳丽服装,随音乐扭臀放电,不仅动作老练,娇媚表情也十分到位,实在是太搞笑了
有看到那些电影还没出来就开始打一星的矫情的小文青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写影评其实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自己写了可以梳理一下观影感受,别人看了不明白的也可以相互讨论。
悬疑片写个情节分析,文艺片写个生活感悟,娱乐片写点喜爱的明星等等。
但就是有那么些小装逼文青,喜欢搞得高贵冷艳,片子还没看过就开始矫情,真让人受不鸟。
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类人的常用装逼手法,以供参考,喜欢往这类人上靠的装逼潜力股,也可以当做教材。
既然是为了装逼,那就记住你的看电影宗旨就是——挑剔,挑剔,还他妈的是挑剔。
专业术语装逼的影评一般专业术语用的很多,比如说到剪辑 蒙太奇 ,必须提到前苏联的爱森斯坦,塔尔科夫斯基 ,巴赞的形式主义和格里菲斯的古典剪辑, 并且抄几句他们几位爷的观点 ,反正就是给人一种你是在北影深藏了50年的扫地神僧的感觉。
张冠李戴了也没事,或者干脆瞎掰一句,最后破折号,加个名字。
没人会为了一句破名言而去查一查到底是不是那人说的,他们只会觉得,哇你这都知道,真博学!
就是像这样。
————九筒布鲁斯对专业术语做解释时引用经典影片,随便拉出一个就是30,40年代的电影,不能是好莱坞拍的商业片,更不能是香港的,俗!
比如要说剪辑,绝不能把《谍影重重3》拿出来对比,得是《救生艇》《后窗》什么的。
语言文字必须中英文夹杂,除了必要的人名地名用影片中的原文外,必须时不时拉出几句影片中的英文对白,抄原文,或者原文稍微改一下,补上一句:“那死黑鬼声音太含糊了,都没怎么听清。
”注意抄写对白的时候要口语化,sort of得写成sorta,because写成'cause最新的米国流行语百度上搜一下,用来抒发感情时用,装逼也是要先备备课的。
最好整几句法语西班牙语, 不会没事儿,搜狗输入法随便打几句,没人会去查,真碰上高手了算你命不好经历随便开口必须是:我在美国时,高端一点的开头就是“阿姆斯特丹的风有点冷,吹得我看电影时心里的寂寞弥漫到冷风中了。。
”口音记住,装逼文青对口音有着如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的感知,基本上没什么是他听不出来的。
经典格式:“布拉德皮特那南方口音真他妈的受不了了。。
那北密西西比口音真他妈的难懂,我看的版本是没英文字幕的,好几句没听出来。。
”随时都给人一种 米国每一条下水道都摸的清清楚楚了的感觉,随便拉出一老鼠你都能分出布鲁克林口音还是皇后区口音。
版本装逼影评一般会喜欢扯一下版本问题,名著改编的话,忠于原著的就得批导演太死板,导演自我发挥的就得批他对原著作者不尊重。
如果是翻拍的,那就是越老的版本越好,这是永远不变的定理,哪怕是五六十年代的片子埋在电影学院资料室里堆了一层灰的,也得毫不犹豫的夸它好。
简单的说一下常规的版本装逼常规套路:“唉,这个版本真受不了,简直就是玷污原著,还是法国xxx那个拍的比较好,我看的德语原著也不错!
”态度装逼青年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态度!
除了一星就是五星,总而言之,态度鲜明。
不能含糊其辞,折中打分。
国产片绝对不看,态度得坚决,但分儿要打,片子还没上映,先打个一星。
“一看这阵容就知道又是烂片!
半星!
”再头朝45度角叹口气,“唉,国产片什么时候雄起啊。。
”然后抓了把按斤称的薯条爬床上,关上灯一个人看黄教主的片子,咯咯傻笑。
打星的原则就是,看不懂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装B就得是这样,打开《少年派》看了十分钟看不懂,直接打上5星,赞一个,把前十篇好评都给点个赞,然后用油不拉几的手拿出盗版的《泰囧》DVD塞进他那背着XP系统挣扎运行的电脑重新看了遍,笑得鼻子眉毛拧巴成一团了。
看完骂几句:俗!
真他妈的俗!
说实话,这部电影是我这几个月最期待的,没有之一。
管虎是一个很有想法却有点被忽视的导演,而且他对于演员的调教绝对也是一流的功力。
管虎+黄渤已经足够把人吸引到电影院里去,还有叔范儿十足的张涵予和老不正经的火华哥。
因此我觉得对于管虎这样的大厨和这三味上等的原材料,即便不是满汉全席,最不抵也能做出一盆香气浓烈的四川火锅。
看了预告片,惊艳的感觉让我觉得,即便这个影片剧本不太好,三个人的流畅表演也能撑到我不出戏的看完电影。
我相信管虎和这三个影帝每个人都配得上一个牛逼。
所以我把自己的预期值调的特别高,甚至看电影之前连影评的题目都想好了——《牛逼,牛逼,牛逼,和牛逼》。
事实证明在影院的观影感受实在是和预期要挂钩太多。
就好比去看《泰囧》之前,我寻思着也不知道这电影能不能逗笑,想着给我个烤鸡翅就行了,最后来了一大锅可乐鸡翅;在电影院,当我把《厨戏痞》的标准预调成火锅之后,再往后吃,我他妈居然吃出了白菜帮子和过期粉条子,当快看完电影的时候,我轻轻叹了口气。
这是不是大烩菜了?
不是,还不是烩菜。
结尾居然还让管虎一巴掌糊进去嘴里一只苍蝇。
抛开苍蝇来说,的确不算难吃,可是比起看完《斗牛》让我愿意连说牛逼,这菜还真有点噎着我了。
很显然,收获了《斗牛》与《杀生》的良好口碑与低落票房之后,管虎终于按捺不住,想要用票房来证明自己了。
宣传片里“好电影需要好票房”将其想法毫不掩饰的全盘托出。
管虎这个人倒是不装逼,你们说我电影好,那我就得和你们要点票房。
比起《三枪》和《非诚勿扰》这种都能过亿的电影来说,倒真有点委屈了管虎。
不过我觉得他还是稍微急了一点。
刚看到《厨子戏子痞子》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是山寨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不过把《虎烈拉》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是很明智的选择。
一来虎烈拉容易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二来厨戏痞给人三影帝斗戏的感觉,也便于营销宣传。
管虎之前的两部好电影都没怎么营销,这次做足了,也吊起来了人的胃口。
片子的前半部分还是很亮的。
巧妙的配乐与管虎炫技的镜头让我偶尔有种舞台剧的感觉,剧本的对白下了不少功夫,张涵予颠覆性的吐槽形象亮相骚气十足,火华哥把一个阴柔的厨子演的不能再贱,黄渤的痞子就不多说了,就连梁静的疯婆子也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管虎去揭开真相前,我以为她真是一个疯婆子。
前半段给人一种荒诞到疯癫的感觉,甚至有点闹。
但是这种闹并不过火,笑点铺垫也算合理,尤其是黄渤的艳舞,效果火爆,差点让我喝的一口水全喷出去,算是一个影片的高潮。
作为一部以“喜剧”为第一标签的电影,如果这样行进下去,也算一种不错的模式,即便剧本偶有不合理,也足够欢乐的感受这部电影。
或许是管虎太想迎合了,以致到后来让我感觉这种迎合有点用力过度。
演着演着,戏子痞子厨子全没了,而电影居然渐渐让人有种主旋律的感觉。
三个人屠杀日本人的那一段,像一种讨好国人的宣泄。
火华哥与黄渤华丽变身赛亚人以2敌N,而谷子地变身顶着物理免疫与魔法免疫的神枪手弹无虚发,那么大个目标站在楼上中不了枪也就算了,过了一会他居然弄出一个重机枪来豪气十足的扫射——卧槽,你们怎么把那么大个玩意儿弄进日本占领的北平城然后又弄到旅馆的?
亲,你不知道这种主旋律已经让我们足够狗血了吗?
前段时间火爆的手撕日本人的抗日神剧也让我们吐够槽了好吗?
还好黄渤中枪了——看到黄渤与火华哥倒下的那一瞬间,我简直要流下泪来。
管虎也算还有点节操,不然日本人真的要傻逼到让我吐血了。
结果还是没能幸免。
看到最后四人站在山坡上圣母玛利亚一样往下撒疫苗棉絮的感觉,就像我在一大口菜里即将吃到一只苍蝇的时候,猛地发现了,然后筷子停在了嘴边——结果管虎一巴掌糊了过来,硬生生让我把苍蝇和白菜帮子过期粉条子一口憋了下去。
这样的结尾,我可以考虑成是为了迎合观众,但是这不是管虎最好的方式。
把他的才气与牛逼进行到底,才是最好迎合观众的方式。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
倘若最后leon没死,这部电影不会让我念想如此之多,并且翻过来复过去的看。
而导演如果想迎合观众,大抵可以让大叔与萝莉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如果那样,《leon》的经典也必定会减分。
无论《斗牛》还是《杀生》,你都能发现管虎是一个善于在电影中巧妙的夹带自己想法与观点的人,并且这种夹带还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感。
《杀生》中探讨了我们社会中经常忽略的一个陈旧的道德守则对人性的集体压抑以及管虎对民族性的思考;斗牛从台词到剧情都有不少的中日对比。
管虎是一个善于思考,也善于反思的人,并且他也乐于让观众一起去反思。
不过前两部收获良好口碑的电影对于只想吃着爆米花看爆米花电影的很多观众来说有点隐晦与生涩。
这次的夹带,却让我感觉有点生硬。
影片完了之后,有一段小视频,是几位主演的说的话。
大致意思是,“现在的年轻人缺少点勇气、社会责任感和精神气儿,那种为了国家为了一件事可以舍生取义的精神已经不见了。
”他们说完了,我才有一种,“噢”的感觉。
原来管虎想夹带点这个。
现在的浮躁社会的确有这个问题,很多青年人年纪轻轻却有着中年人的中庸想法,毫无锐气与社会责任感…可是我在电影里怎么就没看出来这个夹带,还得靠最后几个人来说?
其实没有票房,管虎也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好导演。
奈何电影还是大众化的,想要证明自己,还是拿票房说话才能理直气壮。
管虎现在更多的是拍自己的想法,这次却又感觉用力过度。
厨戏痞的票房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但是能否有一个“好票房”,我却充满疑虑。
管虎对演员的调教、使用与安排,功力都炉火纯青。
他和黄渤是知根知底的,因此尤其黄渤在其手下,最能演出其本色,让人惊叹其演技。
在中国目前的演员里,演带点痞子流氓气息的小无赖,无人能胜过黄渤。
黄渤出身底层,成名中年,奋斗历程颇为坎坷。
能把痞子演这么好,一定和其个人多种生活经历与思想有关。
《斗牛》与《杀生》,甚至让人感觉黄渤演的是自己。
厨戏痞里这个略微带点侠气的痞子,黄渤拿捏的也算到位。
虽然我对于管虎这次的商业化有疑虑,但是他和黄渤的组合还是值得让人期待的。
倘若管虎逐渐向大多数观众的口味磨合,管虎+黄渤这样的配对,将在未来带来不小的票房冲击与号召力。
假以时日,其模板或许可以比肩冯小刚+葛优。
对于管虎来说,这只是一部三星的作品。
29号首映当天就冲到电影院去看了这部片子,比预期中还要好一些。
扛重狙的予叔威武雄壮气场无双,一曲送别吹得荡气回肠;黄渤流氓有文化科学家会武术全面开挂;火华社长长发飘飘小飞刀,又萌又帅。
不过最动容的可能是片尾几人在燕京大学的过往吧,可能因为我本人也是大学生,所以会更有些触动。
管虎是一个很爱玩结构和叙事的导演,迄今为止看过的几部《杀生》、《斗牛》和这次的《厨子戏子痞子》都是,穿插着各种闪回片段,间或几句独白,再加上各种大特写和碎片化快速剪辑,当真是华丽丽的华丽丽的华丽丽的……挑战观众的注意力加理解力加推理能力。
好吧,其实我想说悬疑推理剧用这种叙事手法拍在相当合适的同时也很容易玩过火,让人跟不上线索。
如果真要我说这部片子哪里不好,可能就是有点玩儿脱了吧。
虽然说不上是谁的资深影迷,看过的片子也不多,但是我觉得这种风格玩得最好的是英国的盖导盖里奇,其次美国的痞子昆,此外比较看好埃德加赖特。
在管虎的片子(或宁浩导演的片子)里其实是能找到以上几位的影子的。
但是你又不能否认在他们这种偏西化的风格下那种还是相对比较接地气的国产内核,有时候,就是成也内核败也内核。
可能这次败就败在导演心一软,成全了一次主旋律高大全,让几位义士活下来了,不然结尾的效果会更好。
说到抗日,一直是国人的一种情结,一个G点。
从小到大的历史书里一直强调强调再强调中国近现代史有多凄惨,各种抗日剧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热血,于是最后终于变成了狗血。
近年来讲抗日的电影除了比较沉重的十三钗之外,就是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和管虎的《厨子戏子痞子》了吧,两部小人物的故事。
比较敏感的还能看到这两部片子背后那部痞子昆的《无耻混蛋》(虽然人家抗的是纳粹)。
如果要用理性思维来看的话其实这三部其实都是漏洞不少的,或者说,不现实的。
但是,咱玩儿的不就是那种不现实么?
电影本来就是筑梦的艺术,昆汀可以YY出一支杂牌把希特勒乱枪打死,国内导演YY一次就被人说迎合观众,抗日神剧之类的,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好么。
其实抗日也不就是个引子,一个大背景,一个setting。
《黄》讲的是一个男孩在失去了种种之后成长为男人的故事,《厨》讲的是几个热血青年舍生取义的故事。
要说就这么放在抗日的背景下吸引票房也没错,谁叫大多数中国普通群众都吃这一套,都乐意花钱看打鬼子乐呵乐呵。
高贵冷艳的文青和影评人你们嗷嗷个什么劲儿。
其实电影不就是做梦加自嗨么,只不过是跟票房或评奖挂了钩,评论才显得那么重要。
一个人有了一个想法,拉了一支团队一起实现,这是一件事,之后的宣传上映评论获奖神马的就又是另一件事了。
貌似少年PI最火的时候李安导演说过,电影拍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导演了。
我觉得真正的导演要么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把片子打造得天衣无缝让人完全感受不到导演的存在,要么就剑走偏锋、玩风格玩得让人无法忽视无法超越。
管虎是后者,只要踏踏实实做电影,不骄不躁不急着求票房,总能成大师的。
还有就是我觉得吧,现代人少的不只是片尾花絮里几位主创说的那口气,还缺了一种想象力,包容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活得越聪明就缺了做梦的能力。
追求的东西越实在,就越看不到那些无形的美好的东西。
感觉就像人导演伸手邀请你一起做个梦,一起high,你pia的一下把人家手打开,抱着自己那点小觉悟小伤感不放一样。
最后说一句,其实我就是去影院跪舔我男神的,你们就当我是个花痴好了。
看完《厨子戏子痞子》,忍不住想要说两句1、片名的英文翻译实在太欠2、喜欢宣传语“卖笑”救国3、那些老看不起国产影片的也没什么让人能看的起的4、影帝果然不同凡响5、尼玛看了评论才知道原来火华社长操的是一口上海普通话6、唯一女角梁静很到位7、套上了抗战的背景有什么不好!
艹,这不就是历史么!
2B们都想回避还是怎么着?
8、前30分钟阶段真的很出彩,审问日本人那段甚佳!
对于这部电影来,其实,这就够了!
9、田中千绘还欠火候10、蠢货三人组那条钱真心太弱,同样的还有那个疯了的日本军。
他的后期任务处理变色就木有别的功效了么最后,我爱这部片,看笑了,看哭了,看到亮点,看到出彩,看到三个影帝飙演技就够了!
至于剧本,至于逻辑,留给下次在改善吧!
谁敢说这世上有百分百完美的电影呢!
电影舞台化,化妆、服装、置景都带有强烈的舞台风格。管虎继续玩转个人风格,走的依然是荒诞不经的路线,漂亮的剪辑和回叙式结构填补了故事的不足。
其实和《杀生》一样,管虎在叙事上仍然捋不出头绪,不停玩些几小时前的插叙,显然是最笨的办法。能看出这是一部玩心很重的片子,却又由于能力有限,只能装疯卖傻扮小丑。起先看个花哨热闹,看久了怪无聊的。故事漏洞一堆,反正就算对付完了。刘烨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东北话,表现很差,太影响微博形象了
要票房了,电影就难看了,意淫的太过了
什么玩意儿...
还是演员演技好 没办法 、、、
有点疯癫有点乱,还有一点无下限。花样百出,奈何功力不足。勉勉强强,尚可一看。
人物出场的音乐,语言情节的夸张,色彩的鲜艳,恍惚感觉在看一部日本动画片!风格很rock啊!只可惜后半段突然正经起来了,管虎你去拍混沌武士真人版啊!
啰嗦
在P大看的感觉你不懂。
前1/3拿腔作势笑点十足四星,看到中间1/3情节纠结逻辑不通三星,看完最后1/3雷点遍地默默无语给两星吧。ps,冷战培养了许多美国超级英雄,目测抗战片也正在向超级英雄片转型中。
个人觉得不错啊,是不同题材的抗日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贡献,为国家在努力,有很多的笑点!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纵然有黄渤和张涵予仍然没有逃出老套的抗日剧的影子。这四位主角就是中国版的神奇四侠!!
全片有一种躁狂气质,上一次让我有这种观影感受的还是可怕的《匹夫》。。。
表演太过癫狂,叙事杂乱,管虎玩得太过了
极其对我的口味,四主演明年估计拿奖拿到手软,绝对的试验性,赞。
这其实是挂着管虎名的宁浩疯狂系列的第三部吧——《疯狂的疫苗》,连扭转乾坤的也还是黄渤。话说火华社长是直接从无极片场穿越来的吗?
原来黄渤看多了也腻。
因为烂尾少了一星。但是就算烂了这么大一个尾,只少了一星,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少年有志
充满导演个人风格的不走寻常路之作,其创意与胆魄值得首肯,嬉笑怒骂之间颇有一种致力打造中国式Cult美学的野心,口音加上刘烨阴阳怪气的娘炮恶搞亦极大地保证了本片的观众娱乐性。前中段可以少用一些无谓的闪回和特写,手把手为观众讲解的做法不是导演太高估自己的叙事技巧那就是低估了观众的脑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