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

魔镜,魔镜3D,古镜怪谈,怪谈之魔镜,The Mirror,고경괴담

主演:孙坚,周泓,金恩圣,李彩英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韩国语言:汉语普通话,韩语,泰语年份:2015

《魔镜》剧照

魔镜 剧照 NO.1魔镜 剧照 NO.2魔镜 剧照 NO.3魔镜 剧照 NO.4魔镜 剧照 NO.5魔镜 剧照 NO.6魔镜 剧照 NO.13魔镜 剧照 NO.14魔镜 剧照 NO.15魔镜 剧照 NO.16魔镜 剧照 NO.17魔镜 剧照 NO.18魔镜 剧照 NO.19魔镜 剧照 NO.20

《魔镜》剧情介绍

魔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话》骨折女孩侑真(李彩英 饰)百无聊赖待在家中养伤,这天她偶然收到一个镜子的快递,之后通过手机和某个陌生男子聊天。聊兴正酣,她给对方发去一张自己的照片,而对方则回过来一模一样的照片,并声称就在她的身边。 《奶奶》爸爸妈妈赶着去上班,而每天都准时过来照看孙子楠楠的奶奶却没出现。无奈之下,爸爸只得让楠楠待在粉笔画的圈子里不准出去。少顷,没有影子的奶奶来了,领着孙子回到自己家中。 《电影》某剧组正拍摄名为《冥国1932》的鬼片。傲慢的女主角珍妮乱发脾气,财大气粗的制片颐指气使。正式拍摄时,饰演女鬼的女孩允儿声称看到鬼影而吓晕。片场鬼影幢幢,人人胆战心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门驿站之红头巾错位青春第四季死神千年血战篇-相克谭-笔仙魔咒魔鬼恋人OVA探长薇拉第十季锤神波拉特斗转乾坤公寓银河英雄传说DieNeueThese邂逅哈迪兄弟第三季练手3之乱世巨星妈妈是什么好女孩简血浓于水铁血淞沪我死之日假面骑士剑猎杀外星人天才第二季越洋救援旧单车萨特本雪天使特别难解之谜解答篇成为顶级明星的前一天有盼头走着瞧舞浪狂潮

《魔镜》长篇影评

 1 ) .

这几年,电影市场火爆,《孤岛惊魂》、《京城81号》陆续火爆之后,国产惊悚片今年有迎来破纪录的高产量,但同样惊人的是恶劣的口碑环境和低迷的市场票房,居然没几部过两千万的,我们不仅扪心自问,为什么总盘节节攀高,惊悚片却如一潭死水?

说白了,还是绝大多数国产惊悚片辑混乱,情节有硬伤,人物性格模糊伤害了观影群体,银幕上一惊一乍,观众笑成一片…… 拍惊悚片.........

 2 ) 讲真

说实话 其实就第一个电话还不错 逻辑性特别强 奶奶也可以 特别温情 又是说与老人的关系 又在讲类似留守儿童的问题 但无论是哪一种 真的都是爱 满满的爱 然而中国的这个真真是不能看 一直认为国产的惊悚恐怖 结局都不怎么样 谁知道这个竟然连过程都一般般 记得好像还是说几国联合的 国产恐怖真的需再提高啊

 3 ) 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

文/田金双近年来,国产恐怖片很多,经典鲜见。

相比之下,极恐悬疑电影《魔镜3D》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我一直觉得,一部影片的首要创作原则应该是“故事要好看”,而之于恐怖片或惊悚悬疑类型片中的恐怖,绝非夸张的音效、动作或表情,真正意义上的惊悚和恐怖更应该来自于心理上的悬念和压力。

在恐怖故事中,有关“镜子”的隐喻更多是招魂的道具。

极恐悬疑电影《魔镜3D》中的镜子也一样。

只不过,在该影片中,镜子除了恐怖营造外,暗示的亦是晃动不安的世道和变幻莫测的人心。

之所谓,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

若就影片结构而言,《魔镜3D》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年前香港导演陈可辛、韩国导演金知云和泰国导演朗斯-尼美毕达联合操刀的《三更》。

不过,若就影视文本对恐怖惊悚题材的切入来说,《魔镜3D》则延续了《三更》的辉煌,更将恐怖悬疑元素玩了极至。

而这种极至,似乎与佛法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观点不谋而合。

《魔镜3D》共由三个故事组成,这种感觉类似日本恐怖合集《新耳袋录》。

第一个故事《电话》是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执导,讲述的是一独自在家养伤的年轻女孩通过手机微信交友,结果却被冤魂索命的恐怖经历;第二个故事《奶奶》是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讲述奶奶去世后,四岁的孙子的诡异举止所引发的种种谜团;第三个故事《电影》是由香港导演彭发执导,讲述某剧组拍戏所遭遇的一系列闹鬼事件。

影片中三个故事中延续的均是“内心的晃动和不安”,这种不安,更多内心焦虑。

在《奶奶》这个故事中,四岁的孙子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老人相继过世,但在迟迟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孙子眼里他们并没有离去。

他还是如常地用爷爷奶奶给他的零花钱去胡同买爱吃的东西,而买东西的钱都是旧钞。

儿子的这些怪异举动让爸爸妈妈感到不安,他们决定揭开谜团……故事的结局,让人胆战心惊之均更是出人意料。

斯如影片中表现的情节,有时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在该片中,“魔镜”这一具有魔力的词汇似乎更多佛法隐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只不过,在导演和恐怖主义者的操持下,不管是剧中人还是剧外的观众,似乎每个人都很难看破。

而这,就是整个世界的真相,笑中有泪,不喜不悲,亦或悲欣交集。

在西方,“魔镜”是魔法相关的道具,斯如《白雪公主》中王后那句经典的台词:“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世界上最美的人?

”镜子可以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信口开河,亦可以不动声色沉默不语。

不过,且不管魔镜做何表态,都会引发出一个新的故事新的结局。

所以,在《白雪公主》这个童话中,白雪公主快乐地吃下了忧伤的苹果。

所以,镜子,其实只是镜子,只不过,在多变的人性和人心面前,镜子成了沟通善恶、阴阳的道具。

因此,一面很普通的镜子,拷问的却是人性。

当然,如果你胆子不够大,又经不住这部中、韩、泰三国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这部“人间怪谈合集”诱惑的话,不妨捧着《金刚经》连诵三遍,再步入电影院慢慢品味个中滋味。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看《魔镜3D》,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洞察的是自己。

 4 ) 还可以看

《魔镜》,这部惊悚片由三段不同故事结构模式组成,而且三个故事中都有一个神秘的镜子,正是这镜子让故事变得诡异。

这三个故事中,我觉得韩国的电话拍的算合我口味,泰国的奶奶看完我整个人都呀呀了,中国的电影算是一般但有点看头和吸引力,算是一众烂大街的惊悚片中还可以看的一部。

总之,爱看不看。

 5 ) 惨不忍睹破罐破摔下三滥

都说“优秀恐怖片会把人吓尿,拙劣恐怖片会把人笑疯”,三段式恐怖片《魔镜》无疑就是后者,路边道听途说的烂俗段子,三个惨不忍睹的微电影短片,生凑出一个所谓的“亚洲恐怖巨制”,骨子里却是臭不要脸与空洞乏味。

最让人毛骨悚然不是电影内容,而是这种超低成本的恐怖烂片模式的泛滥成灾,汇集几个三四线明星,搞这种3D恐怖噱头,大肆骗取商业利益,居然成了流行趋势,可悲!

可叹!

可耻!

整部电影让我最大感觉就是——空洞!

Pakphum Wongjinda+金成浩+彭发三位导演,基本都在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拿着路边下三滥摊货,瞎拍着玩!

《手机》是毁三观故事,石膏瘸腿女玩微信,见到镜子和聊天对象,只知担惊受怕,最终被毁容复仇女扔下楼,原来她撞死人逃逸,过程呢?

矫揉造作、心虚脑残、不伦不类;《奶奶》算是里面最好故事,至少想用泰式亲情,打动人心,但就会说“呀呀”孩子,突然被死去奶奶带走,搞出奶奶养爷爷尸体的故事,山寨《三更之回家》,却毫无创新;最后一个《电影》则恐怖未遂变闹剧,一个拍戏片场惊魂,女二号假装鬼上身吓唬人,转变成真“有鬼”,故事说不清所以然,剩下只是弄巧成拙!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老是玩手机,老跟陌生人微信聊天,不要酒后驾车,以及交通肇事逃逸,但对方就送一个带摄像头的镜头,就能开着外挂进来行凶,扯淡呢?

那个剪刀落下,扎到石膏里,更是异想天开。

知道谁是凶手,不通知警察,私自杀人复仇,违反乱纪毁三观。

第二个故事是说要关爱空巢老人和儿童,可惜儿童开始只会说“呀呀”,后面突然开口说话,显得突兀。

奶奶养爷爷尸体故事,篇幅太短,只知道拿废镜头凑时间。

第三个故事是说好的临时演员的重要性,导演狡猾与诡计,但这种硬滑稽搞笑,什么厕所里女鬼手抓手纸,什么女二号扮鬼吓人,什么泰国话你们都要死,为了凑鬼而凑鬼。

1999年,一部恐怖烂片《古镜怪谈》,凭借题材绝佳,凭借谢霆锋、林心如、黄百鸣、徐帆等大腕加盟,在全国票房超过1500万元,从此以后阿甘导演火了,开启了烂片之旅,这哥们除了《考试一家亲》《大电影2》没什么能看的片,就靠题材好、卡司硬、营销牛,慧慧骗大钱。

自从监制绝世烂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骗了十亿多票房后,必然想起如何将当初《古镜怪谈》炒冷饭噱头延伸出《魔镜》,偏偏Pakphum Wongjinda+金成浩+彭发都是混混导演,反正瞎拍有片酬免费拿,那就破罐破摔瞎拍滥糊弄吧,这样的《魔镜》能好看才怪呢?

如今,是个人就能拍恐怖片,以为DV扫几个一惊一乍镜头,以为最后有神经病幻觉,以为有女人惊叫、鬼影晃动、轰鸣音乐乱响,就能拍出所谓恐怖力作!

不过恐怖片行业赚钱很牛,远远比拍《赛德克巴莱》《一九四二》《万箭穿心》《投名状》这些良心精品戏划算。

吕建民导演《B区32》6万制作成本,94万营销宣发费用,全国票房超过1600万,杨幂几年前垃圾恐怖片《孤岛惊魂》500万投资,等她在《宫锁心玉》爆红了,拿出来放映,骗取9000多万票房,还导致《孤岛惊魂2、3》诞生,一片片《XX惊魂》,一片片《诡X》,每月扎堆一大打恐怖垃圾片,已经恶心了内地市场,那么《魔镜》不出,等待何时?

这垃圾片上映五天690多万,能否达到99年《古镜怪谈》1500万以上,拭目以待!

 6 ) 魔镜,魔镜,别吓我!

“魔镜,魔镜,告诉我这世上最美的是谁?

”虽然那魔镜生的像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但没有到恐怖、惊悚的程度。

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电影《魔镜3D》与白雪公主没有一点关系,倒是有点巫婆毒苹果的味道。

电影不是迪士尼的经典重现,而是香港东方电影集团1999年出品的《怪谈之魔镜》的续集。

这三位导演都有“鬼王”之称,中韩泰三种恐怖风格、一面惊悚魔镜,它照不出谁最美,但一定知道谁最胆小。

这面镜子(《怪谈之魔镜》)从明朝到1922年的大上海,再到1988年的新加坡、1999年的香港和2000年的台湾,现在以3D的面貌直逼眼球和心底。

来到韩国、泰国和中国,彼此串联,阴魂不散。

《魔镜3D》有《恐怖故事》的结构,分别由韩国金成浩导演的《电话》、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的《奶奶》和香港导演彭发的《电影》三个故事组成,一面镜子贯穿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电话》就发生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次酒后驾驶出现了车祸,Cici(李彩英饰)右腿打了石膏,在家休养的时候跟不知道是摇来的还是附近的陌生男子热聊起来,然而那个电话越来越诡异。

导演金成浩2001年首次执导电影《照出冤灵》即获得了釜山国际电影大奖,之后拍摄的《鬼镜》在韩国也颇具影响力,这一次“鬼镜”变“魔镜”,也要“照出冤灵”。

商场里的鬼镜里发生了连环凶杀案,那个鬼影晃晃悠悠来到了Cici的房间,其实要照出她内心隐藏的秘密,那个秘密才是事情的真相。

当她被跳楼致死的时候,真相大白。

至于障眼法的秘密,正如魔术师的门道不应该随便戳破。

《奶奶》是第二个故事,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

导演也曾拍过《骇人手机》,像是上一个故事中的电话一样,是导演继《13骇人游戏》后另一起手机谋杀事件,结合泰国当地时事物,考验人性偷窥慾的克制力,呈现人性对刺激快感的追求。

而《奶奶》则聚焦“爸妈不在家”的社会家庭教育现状,4岁的孙子楠楠只会“呀呀”,说不了别的话,像是韩少功笔下的“爸爸爸”,奶奶照顾他。

妈妈是学校老师,这和导演的身世很像,他的妈妈也是教师,父亲很多职业,主要是做园艺。

这是一部纪念自己奶奶的电影,奶奶去世了,然而孙子还在爷爷、奶奶的关怀之中。

昏暗的灯光和布满尘土的镜头下,那份深深的爱依旧动人。

彭发导演的《电影》试图让我们混淆电影和现实了,导演彭发以诸多优秀恐怖片作品为观众所熟知,如《见鬼》系列、《无声火》、《凶兆》等,孙坚和周泓贡献了扎实的演技。

《冥国1932》的剧组在拍摄民国鬼片题材新进组的一位临时年轻女演员被分配扮演女鬼,可拍摄过程中却随之发生了一系列诡异事件,剧组上下被吓得魂飞魄散。

不过,这一次导演倒是有些要揭秘恐怖片拍摄现场的感觉,拍出了“惊声尖笑”的效果。

尤其是孙坚和一个蓝幕对洞房花烛夜的深情戏时,笑声不断,然而也总让人捏一把汗。

一惊一笑之间,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恐怖片对“镜子”情有独钟,镜子也算是人类最大胆的发明了。

它能照出另一个与我们所在世界左右相反的世界,也能照出另一面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性。

《魔镜3D》让镜子更立体,也更大胆,也让我们知道自己多“小胆”。

 7 ) 分段式,有真鬼作祟(强烈推荐第二个故事)

文/梦见乌鸦别看华语电影恐怖惊悚电影市场那么惨淡和粗糙,但之前对这部《魔镜3D》还是比较期待。

并不是因为《魔镜》这个还算是知名的IP,而是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这是一部我比较心水的分段式恐怖片;其二来自中韩泰三国的知名恐怖片导演一同完成了这部电影,从外表上看,似乎与国内那些不入流的伪灵异片电影划清界限。

但该片的预告片效果又是那么烂,让人吐槽,加之该片档期飘忽,从最初的7月末,再到后来的8月中,最后9月底,然后又提档到现在的9月25日。

让人感觉这部电影没什么底气,如果真得是一部优质恐怖片你跑个什么劲啊。

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这部电影,总体评价,作为一个恐怖片粉丝来说,这不是一部惊喜的作品,但针对国内市场而言,《魔镜》绝对称得上是良心之作(但为什么宣传物料那么烂,又没什么底气呢),具体效果如何,如下分解。

首先来说,这部电影不推荐恐怖片粉丝去看,因为只要你喜欢恐怖片且有所阅历,基本都能看出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是抄的,只有第二故事好看,且个人很喜欢,但为一个短片去看电影实在不值当。

不过如果你平时不怎么看恐怖片,这部《魔镜》倒是可以看看。

闲话审查与片名《魔镜》分析该片之前,还要插一句,众所周知,国内恐怖片由于审查制度而言,是不能出现鬼的,所以如今有那么多的伪灵异。

但对于那些来自国外的电影该如何判定呢?

标准又在哪里?

《魔镜》从出品方来看,是国内作品,也是拿了龙标的,但其中有两个故事确实是两个外国导演拍得外国故事,算是进口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作合拍片。

那么审查制度对于这部在国内公映,但其中又有外国出品方的恐怖片该如何判定?

明确要指出的是,这部三段式作品其中确有一部鬼片,是真正的鬼片。

那么审查制度对这种如“俄罗斯套娃”一般的作品,国内出品套国外制作的电影,难道不适用吗?

当然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一部纯正的鬼片还是非常爽快,但就是想知道标准在哪里?

为什么有的国内恐怖片编导绞尽脑汁要回避审查,导致电影效果乏善可陈。

这样一部作品,其中一个故事却明目张胆的大走灵异路线,这是何故,审查标准在哪里?

难道是为了显示他国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而突出自身的优越感吗?

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只是有感而发。

(据说该片档期迟迟未定就是由于片中的灵异太过于暴露导致审查不过,但总体感觉像是片方营销的噱头,作为营销狗,这点小伎俩还是了解滴)还要说下电影的片名,《魔镜》,来源于上世纪1999年阿甘导演的那部同名作品,电影出品方是香港,后来内地公映换了个名字叫做《古镜怪谈》,当时网罗了谢霆锋、林心如、徐帆等两岸当红明星。

一块古董梳妆台引发三个不同年代的恐怖故事,虽说作为引进内地的作品,没有出现鬼怪,但恐怖气氛做的很棒。

但那部《魔镜》最大的意义还在于,为适应内地审查制度,而玩的“人扮鬼+精神分裂”噱头来掩盖灵异,该片是第一部!

对于这部小时候看得恐怖片也不知道爱也好还是恨也好,一部电影开了一个内地国产恐怖烂片的大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分段式恐怖片的优势而这部《魔镜3D》,还是阿甘(刘晓光)担任制片,在这个IP满天飞的时代,本片也是赶上了“IP热”。

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三段式故事中,除了第一个镜子是重要道具外,其余两个故事跟镜子关系不大,另外《魔镜》这名字总让人想起了白雪公主,不知道的还以为童话片,这是个问题。

而关于本片的三段式无可厚非。

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恐怖片模式,因为恐怖片本来就是一个被玩烂了的题材,吓人噱头就那么三板斧,90分钟的片长讲一个故事有时候真的找不到太多情节和噱头来支撑,反而这种如市井传说的小故事短小精悍,就像听鬼故事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拍得好了还能拍出更深的内涵和新意,比如本片中的第二个故事。

本片的三段式跟老版一块镜子串起来三个年代不同的故事不一样,后者是一条主线上的三段式,本片三个故事之间并无联系。

分别来自三个国家,跟当年的《三更》系列和《黑夜》倒是很像。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老版《魔镜》没有鬼,且开创了“伪灵异”的先河,这部《魔镜》这多年之后倒是真正的出现了鬼,会不会再开一个潮流呢?

此乃后话。

下面来看三个小故事,各有所长,且没有剧透。

来自三国三位导演,有两个共同点,除了都是各自国家比较著名的恐怖片导演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他们的作品分别都被好莱坞翻拍过。

《电话》:亏心事后鬼敲门本片的导演是韩国导演金成浩,国内可能不太了解这位。

他也是老牌恐怖片导演了,最出名的电影就是《照出凶灵》,后来这部电影被好莱坞买下版权,拍了一部电影叫做《鬼镜》,鲍小强主演,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看来金成浩还是对镜子题材鬼片很有见地。

《电话》是三片中与镜子联系最紧密的,故事很像泰国鬼片《死神十字路口》中的第一个故事《寂寞》,节奏完全一致,但主题是相反,后者一段阴差阳错的缘分,本片则是亏心事后鬼叫门。

大部分时间描写宅女发短信吊凯子,叙事平铺,节奏很慢,但循序渐进的恐怖片做得相当出色,后半部分才有点骇人的成分,最后女孩在黑暗中的摸索才是本片最为恐怖的地方。

也许这是铺垫故事的一个方式,由浅入深的恐怖真正的恐怖。

结尾的闪回让我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且这个自圆其说的故事并无牵强,收尾不错。

《奶奶》:阴阳相隔难耐亲情无界本片的导演是泰国的Pakphum Wongjinda,名字一堆英文叫不出来,但作品各个有名,《凶间疑影》、《骇人手机》,还有那部著名的《13骇人游戏》,同样也被好莱坞翻拍过。

这部《奶奶》是三段式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唯一一部鬼片,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玩灵异!

一个不会说话只会“yaya”的小男孩,父母工作在外,只能由奶奶照顾,由此产生的灵异亲情故事。

电影前半段循序渐进的渲染了祖孙情以及父母的冷漠,后半段奶奶意外故去,从而进入了恐怖的漩涡。

电影没有一惊一乍的惊吓,却有那种令人背后发凉的感觉。

比如小孩一个人独自穿越车流湍急(其中路面还有为车祸死亡人描出的白痕,这个细节大赞),去小卖铺买吃的,被问之谁带你过的马路?

小孩指了指空无一人的身边。

这就是让人感受到恐怖的地方。

尽管小孩不会说话,但谁都知道这是“奶奶”带着孩子来的。

但仔细想来,在惊悚之余体会到了温暖。

电影中的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特例,更是一个代表,本是一部纯正的鬼片,结尾处峰回路转,说鬼的同时也让人体会到了阴阳两隔的那种亲情。

结尾镜中的噱头明确了电影灵异的气质,这不仅仅是一部鬼片,他用了短短几分钟便说尽了三代人的真情,让人想起了叶伟信《回转寿尸》中最后一个大亮的故事《最后的晚餐》。

还需说一下,那个只会说“yaya”的小男孩,在泰语中,奶奶的发音好像是“kunya”,有没有“yaya”这个叫法也不太清楚,希望懂泰语的朋友给科普一下。

《剧组》:片场惊魂玩搞笑最后一个故事的导演是彭发,关于此人不再赘述。

只是说说这个故事。

整体《魔镜》这部电影的风格沿用了近期泰国分段式恐怖片中比较流行的模式,在几个纯粹惊悚的小故事之中,穿插一个由惊悚和搞笑组成的故事用来活跃气氛,就像高英培相声里那段《哭四出》一样,连续相同题材和风格的故事堆在一起看多了难免让人厌倦,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出来活跃一下气氛。

本片有点像《鬼5虐》最后一个故事《片场惊魂》,都是在讲一个拍鬼片的剧组,进而遭遇亦幻亦真的灵异现象。

这是一部无厘头作品,吓人场面不算出彩,但笑料极为丰富,光是看片中几个倒霉蛋“遇鬼”后洋相百出就能让观众忘记了这一部恐怖片,比如剧组成员听闻从胯下看对方能够看出对方是不是鬼,随后在拍摄时的形体各异让人笑掉大牙。

虽说电影里情节东拼西凑,可是整体上来说,这部无厘头的作品还是在这部电影中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另外导演彭发还自黑了一次,这与《片场惊魂》中那位导演恶搞自己的前作《鬼影》《连体阴》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体而言,这部《魔镜》在整体新意不大的情况下,用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故事完成了一部电影,在国内市场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同时电影的质感不错,尤其是第二故事非常好,电影这四颗星全是为这个故事打的,其他两个一般,且有雷同减一星。

如今的恐怖片,故事很难在90分钟片长中寻找出更多的突破点,不如分开各个击破,这也就是如今分段式恐怖片越来越吃香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段式,每个故事必须要做到风格迥异,否则单一模式下同样的风格,就会让人吃腻。

 8 ) 为何人们总是怕面对镜子?

谈恐怖片之前,我们不如先来聊聊“恐怖”的本源——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这种负面情绪比高兴、快乐以及幸福这些正向情绪来的更为原始和久远。

不光是人类,动物乃至植物,只要是生命体,生存压力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

比如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就会收缩,这是一种出自生存本能恐惧而演化的自卫机制,人类在进化到生物链顶端之后这种机制也没能高级许多,容嬷嬷扔个茶杯掏出银针,紫薇格格就缩在角落哭天抢地,说白了就是一株人体含羞草。

具体到微观层面,人体在遇到刺激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即我们常说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种微生理活动,其实就是很多人都患有的“密集恐惧症”的本源,看到莲蓬乳、空手指或者其他密密麻麻的东西,心理强大者都会头皮发麻,脆弱一点的别说看图片,就连听到网络上有关芝麻女孩的段子都会晕过去。

这种恐惧感是现代人从祖先身上继承下的毛病。

远在石器时代甚至之前的人类常常饥不择食,拿到什么吃什么,不仅吃出毛病,还经常吃进虫子,当感觉不适的时候原始人呕吐后发现一摊食糜里蠕动的虫子,就自然把虫子和疾病死亡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本能的恐惧。

所以当他们看到虫子从洞里爬出,或者虫子爬满手臂的时候,都不自觉的让大脑告诉我们的皮肤,锁紧一切毛孔,不能让虫子钻进去,鸡皮疙瘩就这样出现了。

和密集恐惧类似的,人类早在发明镜子之前,就对一切可以反映自我的事物(例如水面)产生出相同的心理情绪。

但是和虫子爬这类百分百负情绪相比,探究自我的好奇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自恋,让照镜子这一行为混杂了太多的因素,也让恐惧感的解释变得复杂起来。

而恐怖片正是利用了这种复杂的恐惧情绪,不断翻着花样用镜子制造出恐怖的意象。

这类套路,在经典恐怖电影《闪灵》里就通过镜头调度运用的十分娴熟,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里闪着雪花点的电视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镜面体。

但不管如何,镜子在恐怖片里的作用,就是构建一种心理层面的解离,镜子外的真实世界和镜子里的幻想世界,哪怕隔着只有零点几毫米的水银镀膜,也足够脑洞大开的人们在自己的头脑里塞入成千上万的厉鬼。

所以一旦想明白了,刚开始叫我去看《魔镜》,我是拒绝的。

一是因为和镜子有关的恐怖桥段都已经被前人嚼烂,不光是镜子,托恐怖片的福,顺带着被玩坏的还有厕所、床板、天花板、水龙头、楼梯间、电梯门等等;二是因为某局高举孔夫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口号,新中国之后,中国不光没有了妓女,还可以高兴地大喊“师傅,妖精都被俺老孙一金箍棒消灭光啦!

”,没有妖精没有鬼,只有神经病的中国鬼片也算是社会主义的另一大特色。

在这套无神论的逻辑下,中国恐怖电影何止是带着脚镣跳舞,甚至是只允许用脚趾头跳舞。

所有的谜题,不管是否已经扯出了银河系,都要以符合《走近科学》的精神自圆其说,以至于中国大部分的恐怖电影创作者已经放弃了治疗,他们不仅自己放弃治疗,也顺带着用脚趾头拍出无数烂片,白面红眼长发,只要有这个就是鬼片。

所以现在你要是看到从电影院冲出的旷男怨女大骂“这是什么个鬼电影?!

”那么你不用检查票根就能基本断定他们刚才看的真的可能就是部“鬼”电影。

再加上圈钱的行业心态以及五毛特效,民众对于中国恐怖电影产生了集体不信任,当电影院破败厕所闪烁的荧光灯管都比电影本身还要恐怖的时候,恐怖电影的集体慢性死亡倒计时已经在我们的耳畔敲响。

正是在这种零期待的心态下,《魔镜》反倒是出乎意料变得有意思。

故事拼盘的封装形式以及三段立意表现各异的叙述,像一剂肾上腺素打在了中国恐怖电影疲软已久的腰上,让观众波澜不惊已然冷漠到成为一条直线的内心出现了些许的跳动。

从结构上说,《魔镜》韩泰中的三个故事先天避免了鬼片常见的没情节音乐凑的毛病。

为了撑满电影时长的及格线,很多导演在剪辑室里只能逼良为娼,用大量毫无价值的镜头为投资方注水,以至于原本应该精瘦洗练的鬼片节奏,出场后都变成了浮肿的“猪头”。

韩方的《手机》,是三个段落里最接近传统表现手法的鬼片,受佛家影响深远,做坏事遭报应的因果论,在东方人的眼里是一条世界准则。

酒后驾车闯祸的美少女见死不救,被厉鬼缠身,最后在“罪有应得”的伦理批判下坠楼身亡,为了符合国情,《手机》里的“鬼”只是心中有鬼,导演最后还是强行把这个故事拉回到悬疑推理的现实世界,虽可以理解这份无奈,但无奈也正是如此,导致原本细思极恐的气氛最终像泄了气的皮球,成为整部电影中最弱的一个章节。

泰方的《奶奶》并没有重复这种一惊一乍式的鬼片套路,虽然有真鬼降临,但却是整部电影中最温情的段落,和《手机》里劝人向善的落脚点不同,《奶奶》以一种缓慢的节奏讲述了一家三代之间人鬼情未了的故事,不带有批判目的性的散文结构,塑造出一股带着温度的恐怖气氛。

遗憾的是,受限于时长的禁锢,整个故事没有展开完整,人物形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停在了直指人心的最后一厘米处。

而最令人惊喜的则是中方出品的《电影》段落,这里的“惊喜”就是字面意思,既有猛鬼之惊,也有戏谑之喜。

可以说这段戏中戏的鬼故事,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鬼片,一个拍《冥国1932》的剧组在资金紧张、演员耍大牌的多种矛盾中遭遇灵异事件的小故事,却在自嘲自黑的喜剧中嵌入恐怖元素,达到了难得完整、合理的程度。

这种笑一阵,吓一下的模式,不刻意吊胃口,让观众在保持轻松心态的同时还能接受心理锻炼,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未来国产恐怖片应当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

对于很多不敢看鬼片的朋友而言,《魔镜》差不多是近期可见的唯一一部可以拿来观影入门的作品。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恐怖片中一再强调强化的心理暗示,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难免的影响,《魔镜》里反复出现的关键道具——镜子,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让你想太多的恐惧源头。

接近凌晨,走出影院,夜已深沉。

我坐在驾驶座位上,总是不自觉地幻想后视镜倒映的后排座位会突然冒出什么人影,于是我颤颤巍巍摇下车窗,放大音量,借着城市的灯火给自己壮胆。

但是当车轮缓缓压入小区的阴暗道路,四周只有夜凉如水浸泡下的黑暗,最让人恐惧害怕、最让人无法愿面对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没!

有!

车!

位!

了!

 9 ) 《魔镜3D》:善恶有报,魔镜高悬

镜,在世界历史文明中有着特殊的一层意义。

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中,就有不少关于镜的神化功能描写。

在西方神话童话里,也有不少关于魔镜的情节。

当礼崩乐坏,法律与道德齐齐沦陷时,镜便被赋予了一种可以透视灵魂的重要功能,即将于9月25日上映的电影《魔镜3D》便将这个道具用到极致,将人性的善与恶“照”了出来。

有个成语叫明镜高悬,那在这部电影中,其实镜的作用就是“魔镜高悬”,以镜为载体实现善恶终有报的主题。

影片以三个小故事为结构,分别以韩国、泰国、中国香港为三种风格,中泰韩三位顶级导演执导。

这样的故事结构非常冒险,要将一个惊悚故事通过一部微电影的时长讲出来,还要讲得好,圆得妙,这很考验编剧的功底与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

好在《魔镜3D》完美得做到了,且做到了三次。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韩国,年轻女孩因酒后驾车撞人致死,逃逸后养伤在家长达三个月。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一个神秘包裹:魔镜。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陌生男人成为她的微信好友,这个男人对自己的生活了如指掌,制造了一系列的诡异事件,并直言来要找自己……这个故事用了典型的韩国悬疑电影的拍摄手法,注重细腻的画面表达,具有击溃观众心理防线的音效和光线的明暗层次运用,然后通过空间上的设计,如幽暗的长走廊(中国风水学称之为:枪煞),幽深的楼梯设计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感,完全将观众的惊悚感调至上限。

从开始时,长达近20分钟的慢节奏微信对话,到后来的节奏渐快,再到最终女主崩溃,在情节的推进上导演金成浩功不可没。

而镜的运用,是影片三个故事中戏份最重的,也是植入最成功的。

如果说做梦、小孩和镜子是惊悚片的硬性标配,那在镜的运用上(下文还会出现本片如何对孩子的元素进行成功运用),《魔镜3D》真的值得太多国产惊悚片学习。

如果第一个故事是画面精致、故事性占优的话,那第二个发生在泰国的故事则是以亲情、现实感取胜。

在观影结束后,笔者曾问几位影评人,结果是普遍对此故事青睐有加。

这个故事更符合中国受众的传统审美,父母因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奶奶则对这位孙子溺爱有加,这种隔辈亲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更甚。

有天奶奶去世,围绕孩子出现的悬疑情节成为这个故事的迷点所在……用有身体残疾的角色为重要人物线索,是中国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题材影视剧惯用的,类似于《红楼梦》中的癞头和尚、跛足道人。

而这个故事中的孩子则是一个半哑儿童,只会讲:呀!

呀!

这样的人物设计更加突出了人物神秘感和不确定性,可以起到增加剧情张力,又不失合理性的作用。

整个故事在悬疑手法使用上,同样是幽深的街道来体现空间压迫感,增加的铁门帘和一层底商,则是人性的禁锢和近在咫尺的自由形成了鲜明反差,其中镜子在其中更像是一个传播信息的载体。

有温情、有感动又不乏现实主义色彩,逻辑完整、故事精彩,画面虽然没有上个故事精致,但更加能打动人。

此外,必须为影片中的奶奶饰演者点赞,表演非常好,是整部影片中最为出彩的人物。

第三个故事,是以香港电影风格为主,其实更像一部上世纪90年代香港鬼片颠覆时期的作品,不算出彩但也中规中矩。

可以说,《魔镜3D》这部影片集东亚惊悚题材电影之精华,绝对是今年迄今为止惊悚题材电影的上乘之作。

 10 ) 《魔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惊悚片《魔镜》由中国、韩国和泰国的三国电影人完成,由三段故事构成,分别是:韩国《电话》、泰国《奶奶》以及中国的《电影》。

三个故事都是围绕着惊悚人心的元素展开,探讨的也是到底有没有鬼?

影片给出的答案就是:鬼由心生,善恶终有报。

远到欧美国家暂且不论,他们的鬼神论和中国的还有些不同。

东南亚的鬼神传统故事很是近似,毕竟文化同源,古代的时候东南亚的文化也互相影响,所以在你论起鬼神的故事和对人的影响,有很相通的理念。

《电话》讲述恶有恶报的故事,《奶奶》是从人伦和亲情出发的故事,《电影》则是批判电影院的一些丑陋现象。

三个故事讲的是鬼,其实是说人性的黑暗面,这也是惊悚片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好事和坏事,这是事情会给这个人带来好的和坏的影响,也是常言所说的善恶终有报。

虽然有点封建迷信,但一个人坏事做得多了,终究不会有好结果。

反之,总是做好事,也不会有太坏的结果。

串联起整个故事的线索是一块魔镜,这也是片名的由来。

这块镜子中似乎可以看到亡魂,从而让每个故事的主人公想起自己做过的种种善事和坏事。

在片中,不少场景真的达到了预期的惊悚效果,《电影》这个故事属于惊悚+喜剧,可能因为导演彭发见过剧组里的事情太多,比如女明星耍大牌、投资方缩短制作周期、剧组简单处理特效等等,这些不利于电影拍摄的事情都在这个故事里出现了,可以看做是导演自己的一种大胆披露。

《电话》是韩国的故事,实际上说的是手机,一个女孩做了坏事,遭到报复,手机成为她被威胁的主要工具。

这个故事的惊悚程度也不小,特别是结尾的一段,让人感觉似乎鬼怪真的有出现,同时也为事情的真相感到震惊。

导演可能也在批判年青一代人的不负责任和率性而为,从而导致很多事情受到难以估量的可怕后果。

《奶奶》是讲述人伦亲情的故事,这个故事稍微平淡些,但有几处惊悚效果做的还不错。

整个故事都是很明显的泰国风格,还带有浓郁的宗教意味。

这个故事的主旨很简单,就是要善待老人,这种道德观念在东南亚是共通的。

总的看下来,电影《魔镜》展现了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生活中不会有鬼,但因为心里的恐慌而吓到了自己。

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刻,人似乎得到了心安,不过导演没有让影片那么简单的完结,最后还是留了尾巴,是不是有鬼?

谁也无法确定。

《魔镜》短评

惊悚片最忌老梗,却碰巧三段都是致敬。从上海电影节开始期待,可惜了那场鬼片导演交流会。

4分钟前
  • 左子楚
  • 较差

很明显是真鬼电影的浅尝辄止,看得出来不敢太过深入,不过总算是开了个好头,也算是心意之作。

9分钟前
  • DC83
  • 还行

慕名而来。现在很流行这种中泰韩合拍鬼片吗?一人一段,比谁拍的更烂?开场1分钟,配音就让我尬出天际。当我以为只是声优烂的时候,开场5分钟演员就证明了在水平上他们和声优是一致的。当我以为只是剧组穷,请不起好演员声优时,开场30分钟编剧和导演就证明了整个剧组无比团结。烂故事烂演员烂配音

14分钟前
  • 簌色
  • 很差

抄秃噜了吧……

17分钟前
  • Idiot
  • 较差

怀旧古镜怪谈才看的,三段式号称3位大导演结果毫无新意,给两星是因为第三段的体位我确实笑了

22分钟前
  • 哆啦Z梦
  • 较差

终于突破了国产恐怖片必是神经病的怪圈 虽然只有一点点 还是给彭发点个赞

27分钟前
  • Cimol
  • 推荐

在国内能上的范畴算不错的了

32分钟前
  • 喵哩屺
  • 还行

孙坚那一段 倒是有点反应影视圈现状

35分钟前
  • Borrison Yan
  • 还行

还可以吧,凑活看

36分钟前
  • 小棍
  • 推荐

【7.1】

39分钟前
  • Yancy
  • 还行

国产都没鬼

44分钟前
  • lost
  • 还行

我觉得你们也别要求太多 要知道这部是国产恐怖片唯一一部有鬼真实存在的了!细讲的话,第一部翻拍的泰国片,第二部有点港式诡异的温情,第三部就是闹着玩,孙坚一秒韩子生上身直到那一句:我视奸(是坚)。

45分钟前
  • 冷淡鸡。
  • 还行

手机,吓人。奶奶,温馨。片场,修睿★★★★。

46分钟前
  • 泥万
  • 还行

低配版《死神的十字路口》+《三更》+《鬼三惊3》,本来还想给个及格分来着的,但是第三个中国拍的故事太烂了😂

47分钟前
  • Fear of God
  • 较差

😎魔镜魔镜,我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人么!

52分钟前
  • 白竹
  • 还行

呵呵,三国导演合作,第一个故事就是韩国导演翻牌泰国故事。呵呵

56分钟前
  • 徐徐连连发财
  • 很差

一邊寫稿子一邊看完的,第一個故事copy泰國那個「寂寞」,第三個故事copy「鬼5虐」。最搞笑的就是最后一個故事了,完全都是喜劇片。各位如果覺得能在國內看到這樣的鬼片就很知足,就好像廣電總局大發慈悲一樣,心裡就得到滿足了。。。只好說你們奴性咯。。。

57分钟前
  • 很差

多一星鼓励,国产恐怖片能拍成这样真的可以了

1小时前
  • blurblurblrrt
  • 推荐

火钳刘明,微博观光卡!

1小时前
  • 寒寒90S
  • 力荐

拍得很无耻!很无耻!无耻!

1小时前
  • 很感性趣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