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保罗·达诺,布鲁斯·格林伍德,威尔·帕顿,佐伊·卡赞,雪莉·亨德森,尼尔·哈夫,汤米·尼尔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简介:故事发生在1845年,西部大迁徙的步伐刚刚迈出,想要穿越那片荒芜而又充满了凶险的蛮荒之地,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运气之外,智慧必不可少。三个家庭决定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自保,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的向导,希望他能够护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众人..详细 >
……
这部电影是一部反西部类型片,探讨了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观。也批判了西进运动的不合理性与野蛮性。没有财富,酒馆,警长,只有生命与尊严。惟一的缺点是前半部分太拖踏,情节更紧凑一些就更好了。PS:自以为结尾是点睛之笔,远去的土著象征着传统的对土地与生命尊重的远去。另外中间我睡了半个小时,太慢了!!
别扯什么探讨人性,这也许才是最真实的西部,没有黄沙小镇,凶残暴徒,左轮决斗~蛮荒、静谧、艰苦、漫长这也许才是那些探索西部的人群里最真实的感受~
拓荒者的向西之路无比艰险漫长。女人除了会织毛衣,还要会开枪,极长的枪柄,扣一板机上一颗子弹。女人制造混乱,男人破坏混乱。找到金子,但解不了渴。他们没迷路,只是在寻找方向。米克自己也找不到路吧。印地安人带他们找到了树,离开了。别的都不重要,就记住了西部的环境。
无聊透顶!!!
捕捉距离感,还是过于机械了,判断不出这种机械是有意设计还是人与环境就会如此呈现
山後面是什麼?這似乎是需要交代的。
非典型西部片 散漫至极。。。。
这片子怎么看得下去
6/10。凯莉用凝滞的镜头和方形画框的景深,将劳动的妇女围困在幽闭的景观中,在米克和丈夫们从远处讨论方案的时候,镜头聚焦于妇女们洗衣、编织、收集柴火做饭等视觉图景,她们的劳动维系着车队的生存,却无法参与男性的讨论,被排挤于父权社会之外。米克为代表的男权通过赶牛、暴力驯服原住民以支配环境,对自然实施统治,但他对旅程方向的毫无把握、丈夫们无用的争论,揭示了父权的外强中干,随着车队深陷荒漠的腹地,马车报废,米克丧失群众的信任,寻找水源的希望落在了女性的决策上,艾米丽决定相信原住民指路的能力,勇敢地拿起猎枪,向企图审判原住民的米克的权威发起挑战,结尾移民到达了水源/树下,车队内部对于继续旅途产生了意见分歧,艾米丽看着偷跑的原住民,犹豫的脸庞被定格在树枝交错成的封闭景框中,女性的觉醒被迫屈从于自然的困境。
==1==r 虽然有些沉闷,但题材我喜欢:人与自然的斗争,人性自身的挣扎。。。
无聊的“西部片”。
太闷了。
谁还敢用方形画框取景?
影像上还属于导演在探索中,但是确实已经足够高明。我本身对她的这部作品理解没有那么深刻,又或者没有到达我内心深处。但是看到有的评价又扯女导演什么什么的,那我干脆打个五星,本身这部作品也受得住。
摄影很赞,拍出了荒漠的寂寥,只是太过文艺的剧情很考验观众。
极简主义的西部
A / 在白昼的无效交流中人物的互动被压抑以服务于近乎缓慢凋零般的时空节律,继而被藏进漆黑难辨的夜色与不被理解的异域歌声中。没有先前作品那般的时间折叠,但却有另一种在此刻的时间绵延与人物不断向四周张望的心理状态之间的分叉并行。《野草蔓生》中通过独白提供的层次被转化为悬浮在“故事”与“观看”双重光亮之上的真空,因而观众始终能置身于电影叙事与人物飘游的精神之间的完成某种黏着或是浸没的体验。
莫名其妙。
除了风光外,我一直期待着什么,结果什么都没有。记住了米克最后说的话,到头来我们还是得听那个死土著,大家依然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到头来什么也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