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
La mort de Louis XIV,路易十四的最后时刻(港),The Death of Louis XIV,Last Days of Louis XIV
导演:阿尔伯特·塞拉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维森·阿泰欧,菲利佩·杜阿尔特,何塞·瓦伦斯坦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语言:法语,拉丁语年份:2016
简介:1715年,八月。一次外出散步后,路易十四感觉腿有些痛。接下来的几天里,国王依旧忙于处理国家政事,但却难以入眠、发起高烧。他几乎停止了进食,身体迅速虚弱下来。这就是路易十四——法国最伟大的国王所遭受的漫长痛苦的开端,而他的亲戚和医生们都难逃干系。详细 >
欧盟影展。有趣,上一场《海上火焰》像在看剧情片,这部剧情片却像是纪录片。短暂花园戏开场后变为室内戏(想及《呼喊与细语》),近景,特写甚至大特写居多,十分逼仄。国王死去亦如常人,过程展现细致入微,摄影美如画。但说实话除了我最爱的小安托万,我真不知道看这片还有什么意义……
@filmoteca amb Serra+Léaud 时间的流逝被放到显微镜下,静默成为主宰,每一次呼吸都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塞拉并没有变,道具服装演员台词的繁复只是他重构另一个古典现场的质料工具,其美学核心的极简凝练已经超脱画面本身成为了更深层的概念与精神。11/12二刷@zumzeig amb Serra 肉体与精神恍如分离的演绎令人赞叹。
通篇都是宫廷油画质感一般的画面
现代性的真实感与古典故事的奇妙美学反应。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太阳王”,也没能逃过死亡,就像每个普通人一样
看到雷奥的名字惊了一把,看到他的脸又吓了一跳;整整五六分钟望向镜头左侧的静止长镜头;扯肚肠,捏脾脏;不知光源是否全来自那几根蜡烛
有好几次我都在想,走出这个房间,这群人,哪怕一秒也好。死亡的魔掌,寸步难行。
Well done You did it
欧盟展@百美汇;烛火明暗幽微,猩红昏黄内景,着迷于无限衰败的静默(苍蝇飞舞的运用),一场华丽惊心的死亡纪录;时间在他身后一分一秒地追赶,他一分一毫地被驱逐进历史的尘埃,毒菌蛰伏在体内,伴随弥留之际的含混呻吟,绽放残忍迷人的恶之花;打光和构图太赞了。
每一道皱纹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演技。从凡尔赛里年轻潇洒指点江山,到生命最后与时间和疾病做着必然会输的斗争。就连相见自己的爱犬,都只能在御医的准许下20天才能见一次。曾经引以为傲的功绩,却告诉自己的孙辈不要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而最后在医生的解剖下,仿佛只是与他人并无不同的又一个案例罢了。
#Cannes2016# |20160606Jean Vigo颁奖晚会后重看,加分|20160905 蓬皮杜开展重看
其实挺好的,但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三星半。漫长而煎熬的死亡历程,油画般的场景,纪录片般冷静而贴近的影像
【A系】看得人一直醒醒睡睡,电影时间和现实时间的模糊界限,突出纪实感,祯祯油画,身临其境。最后来了段解剖课,电影结束后旁边的大叔真的很认真地在分析路易十四的临床症状,解剖结果,认定是糖尿病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谁他妈关心这个
高潮了
路易十四躺在华床之上,留恋着,痛苦着,呻吟着,同死亡挣扎。我和他一道,躺在宿舍上铺,昏沉着,等候着,强忍着,同睡意挣扎。利奥德演得好,油画般的光影画面好,然而太矫揉造作,不好!
整个片都是缓慢死亡的气息。
外国人太崇尚科学了
路易十四的演员演得真好,将死的状态非常逼真,光线和颜色很讲究,油画质感,镜头很迫近,很压抑
脸部的抽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