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如果这一季结束了,追CM就八年了。
我说过美剧能让我坚持追过8的不多,关于CM,对于它的记忆有太多的舍得舍不得。
虽然之前就已经知道Emily要在本季离开了,但是新的一季第一集里看不到熟悉的CM团队时还是多少有些不舍的,之前就已经离开的Giden和Elle,都让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无法适应,虽然留下的和新加入的也都不错,但是这样的情感还是让人唏嘘。
CM其实是可以归为美剧的某种类型剧的,但是和《bones》一样,出于个人情感我依然觉得它们是不同的;对于剧中出现的那些杀手,通过CM的团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各自不同的犯罪轨迹,不但知道了所然还知道了所以然,每一集的故事都有很多难以让人释怀的情节,不管它们来自这个团队的成员还是来自那些罪犯,一枝一叶总关情。
虽然犯罪令人恐惧,但是每一个罪案的背后总有一些让人领悟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不仅仅可以看到CM这个团队的团结与和谐,更能让人明白无论这个世界如何的糟糕,总有一些理由和原因会让我们去继续;虽然Giden爷爷和Elle因为罪犯的伤害黯然离队,但是留下的人仍在继续;这个团队中的成员,为了某种信仰或者兴趣或者不知道什么,在与心理犯罪的道路上永无止境的前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背负着因为这个工作而带来的伤痛;另外,那些与他们周旋的罪犯里面也有许多让人难忘,虽然有些是因为其残忍和变态程度,但是也有一些因为他们仍旧是善良的。
通过这部剧我知道了N多关于心理犯罪方面的知识,这算是另外的收获。
同时,每集开头和结尾处的那些名言,不但预示着剧集的核心思想,更是发人深省。
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些:延迟是最好的拒绝;凡人皆无法保守秘密,就算口风严实也会在举手投足间流露,每个毛孔都散发着背叛的气息;信者,无需证据;不信者,证据亦无助;爱所有人,信任少许人,勿伤任何人.......这些话在很多时候帮助过我,而我也将它们讲给其他人,帮助他们在某个时刻警醒。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还没有看到这部剧是否会被砍掉的新闻(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发生);但是这一季一开始却让我很伤感,可能是因为第一集的结尾预示着本季里的某一集又会有让人揪心的故事。
或许是因为又有新的成员加入,让我还不能接收。
或许这一季第一集的罪犯又是一个让人同情的角色。
不管怎么样,我仍旧希望CM可以长长久久的继续下去,这些可爱而又智慧的人陪我度过每一个秋天和冬天!
心理病,比起身体的病更加难以治疗。
在剧中,很多杀人犯喜欢杀人的快感以及看到尸体的感觉,他们多是在幼年时期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收到虐待,歧视,性侵犯等等。
这让他们心理产生巨大的阴影,等他们长大后企图从别人身上得到安慰,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要求。
若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受到伤害,特别是心理伤害,那么或多或少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表现得出来,这是一种潜在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但是身体上的病可以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治疗,心理的病则是很难的!
嘿嘿,这新来的更讨人厌。
哇哦,这剧组是不是在这八年里和之后的四年里,把能干活会干活的都气走了?
咋就这么爱赚钱呢,弱智cbs是真的,r宝谈恋爱那段还行,r宝表现很可爱,女朋友我寻思说还行,然后就被天台上的天才也要努力论恶心到了,我真服了,就能写出来这破玩意吗,编剧?
你们的脑子就只有天才也要努力来安慰自己这平平无奇的一生了吗?
这就是角色在生死关头,想出来挽救自己的话吗,为天才挽尊然后说我要看到我准男友逮捕你。
哥们,太恶心了。
哥们,啊不是吧,怎么你们自己写的变态自己都圆不满了?
我还要补充修改这条评论几次啊,我自己都累了。
我没想到我还能继续过来骂,哥们,新来的女的,您编剧能想出来的要破连环杀人案的动机就是,我要为自己证明,我之前确实搞错了一个嫌犯,而且还别现在的大领导穿小鞋了,所以我现在要加入这个团队破案证明自己,即使我已经破获了很多案件,但我还是要继续证明自己,所以我不能和未婚夫一起去哈佛教书当教授。
哥们,这说得通吗?
气死我了。
而且这把其他同事和被害人还有被害人家属当成什么了?
哥们,物化他人都不自知是吧,编剧别写了。
哇,我竟然又来骂了,我受不了了,前八季算是最重要的常驻辅助角色strausses就这么下线了,为啥?
而且这又有什么意义吗?
怎么了,人家阿姨演员也给了你们编剧组一脚吗?
事到如今,虽然很对不起gibson的职业生涯,但我已经开始寻思哥怎么没有第八季刚开始就给他们一脚了,早踹早被辞,我也就不用看了,气死我了我最后还是想来骂一嘴,很少见这么潦草的最后大案子,哥们,谁家两集联播,一个半小时的档口,就最后半小时是讲结季大案子的,新来的被抓走我甚至内心好无波澜,rossi耍的心眼也就那么一点点,是想让我称赞他什么嘛,真的很无语,这么潦草为什么还要两集连播。
第12集,专门写一集来虐小博士,编剧太过分了!!!
几乎每一集案件里,探员们都能做到刚好在凶手要杀死眼前的受害人的那一瞬间及时赶到,并且做到要么劝服凶手放下凶器或者在凶手动手的上一秒击毙凶手。
只有这一集,偏偏只有小博士的真命天女这一集,好几个探员都举着枪对着凶手,就刚好这一集没能救下凶手手中的受害者?!
尤其这一集的凶手明明看起来很弱!
说编剧不是故意的,我才不信!
太过分了啊啊啊!
我哭得好惨。
哭到13集都还在哭,到16集看到小博士没精神的样子都还忍不住伤心。
为什么要这样对小博士?!
他的身世已经那么苦了,他对抗自己可能是精神病的恐惧那么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个知心的真命天女出现,结果只是为了给他雪上加霜,让他承受更多的痛苦!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
看我们喜欢他,容易为他牵动心神,就故意设置他的困难给我们看吗?!
呜呜呜……
第八季和之前的质量有所区别,虽然CM的案件确实在节奏和类型上非常多元化,但是作为一个被设计的股市,从故事的角度分析还是能看出许多一脉相承的优秀元素。
可惜的是这项在第八季都被削弱了许多。
1.之前在找到凶手之前镜头一般不直接给到脸部,都会隐藏凶手的外貌,顶多给个手脚局部,模糊身影、背后脖颈之类的(除了要在录像带或者别的发现路人是凶手的案子)。
这在抓人的时候给人一种“真相揭露”“终于找到”的感觉,但是第八季对于凶手的容貌、身型都是直给,一下子就失去很多好奇和悬疑。
怀疑编剧团队没换,摄影团队一定有变动(分镜师、导演等角色)。
这个变动带来的是整个人叙事节奏的变化。
之前即使插叙凶手行凶镜头,也是模模糊糊,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气氛烘托大于叙事功能。
前七季叙事镜头都在BAU团队,虽然罪犯也很出彩,但很多时候我们都相当于在和BAU在一起,沿着他们的思路走、和他们共情。
现在处理成了双线并行,观众在两个视角中切换,破坏了破案的沉浸感。
并不是说双视角不好,但是形式永远是要配合内容,尤其是在已经用七季树立起了一个优秀叙事形式的情况下,打破它需要一个足够好的原因。
然而我暂时没看到这个原因。
有几集甚至有些水时长的嫌疑(给人喂肥料那个女罪犯)。
2.角色之间的差异度。
以个人特色最鲜明的Reid和G妞举例。
Reid的特质先不具体用词汇总结,但他的特质表现经常出现的有以下几点:(1)对可以数据化规律化的东西非常敏感,例如那个被害者有面部轻微不对称这一共同点的案子,以及大家提到什么十万分之一概率论时候的小课堂(2)知道很多有用没用的小知识,不然许多小课堂(3)阅读速度/语言分析等特殊技能,比如那次一仓库的阅读材料(4)对于感情方面的感知缺乏,比如G妞和Kevin。
这一季里他的特质还在,但已经很少有突出表现了,一些语言分析也都是短字条,不算高光或者是让他在队伍里显得不可或缺的能力。
而G妞,关于对她的表现的处理方面,变化更细节。
她一直都是在电脑前的技术人员,之前也能看出来她是很沉浸网络的。
一方面是她也喜欢那种每个人都在她面前变透明的感觉(无贬义,比如她跟着出外勤分析旅店老板儿子那集),另一方面也隐隐约约有一点逃避现实的意思(无贬义,之前有具体的语言表现)。
在这一季里,她的这种“沉浸”特质半被大大削弱了,作为一个本就不在现场的技术支持人员,她变得像一个工具包,就连造型也没有原来古灵精怪了。
至于其他人员,也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比如JJ的怀柔和语言控场,D.M.的冲锋和勇敢/永远是他在火线上、经常受伤,A.H.的布局和把控能力(他本就是一个高光不特别多但控场特别强的角色,之前对于他的控场有意表现,比如安排队员,决定发布侧写的时机把控,医院那一集可以说是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体现,但几乎每一集都有凸显他的主心骨地位)。
现在几乎每个角色的性格特质、能力/功能都被削弱后,他们混在一起了。
这是团队塑造的大忌,前面七季虽然不是事每一集都处理得特别完美,但总体上每个角色都有特色,这一季是全面削弱,都模糊在一起,台词和任务都像是换个角色来做也行的样子。
3.新角色的塑造。
Blake第一开始出现是有意凸出她的语言分析能力的,但是这个特质并没有在后续继续成为她的鲜明特色,她的融入也好像没有特别费心去处理。
对比一下Emily,(1)个人特质塑造:当时她一出场,先是被A.H.晾了一天,但是她一直等着,着凸显她的耐心和坚韧,绝不轻言放弃,而这一特质在后来她和Reid做卧底那一集,以及其他很多集中都有体现,她是最少出现泄气/沮丧情绪的那个。
(2)关于她的融入,她加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要去监狱里质询一个知道下一次恐怖袭击事件地点的罪犯,而只有她精通那门语言,她能区分出细微不同,这是她的独家贡献,借此她也成为了“不可或缺”。
而Blake,她的语言特长本就和Reid重叠,因此特色和不可或缺两项一下子都垮了,她也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高光时刻(连当初顶替JJ半季那金发女孩都有自己的高光)。
4.这一点暂时还不明显,或者说还没有太影响到观感,但是已经有了苗头:侧写的速度和程度、侧写对案情的帮助程度正在趋同。
之前侧写对破案的帮助差异非常大,(1)速度快、帮助大:因为恰巧都走在了正确的路上而显得甚至有点玄乎,推进很快而且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凶手。
(2)速度慢、帮助大:有的分析半天一无头绪,或者给出的侧写比较模糊但由于时机问题必须尽快发布,甚至在末尾被迫给出不那么确定的二次侧写。
(3)后半段才起到帮助:有的分析错了,甚至还有的前面大半集分析都对但啥用也没有,最后还是因为新证据的出现/老证据的回顾破的案(儿童绑架买卖那一案,最后是凭借一个早就知道的细节,做出了新推断,继而重新回顾老证据找到了犯罪者)。
这带来一种真实,有的时候一下子抓住了关键细节,有的时候线索给了但团队就是没有推测到这一个正确的可能性。
然而现在配合双线叙事,侧写的推进程度和速度都处于一种平稳推进的模式,对案情的帮助也不温不火。
几乎没有再出现过卡死了分析不出来、分析方向大错误、分析对了但几乎啥忙也没帮上或者最后一秒才帮上忙……这些情况。
即使某个细节分析不出来,侧写也还在继续推进(比如蛆虫/转生那一集)。
这导致单集叙事节奏也就少了些惊险、少了些曲折,整季总体看来也少了些多元化、少了些真实。
这种趋同很快就会消磨观众对案件的期待感和新鲜感。
总而言之,这一季观感大不如前,还是优秀的剧,但这些特色都在消逝。
虽然可以看出还在稳扎稳打,质量没有大跳水,但还是有些可惜。
不知不觉追了八季。
CM的单元剧格式和猎奇剧情常常是我在午饭时间难得逃离现实生活的媒介。
果然人际关系才是永恒的话题。
猎奇罪案不管是向着血腥暴力的感官刺激还是诡异悬疑的推理剧情方向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羁绊。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该话题下的子题。
过去时常觉得自己的受虐心理能更好地帮我面对生活中无法回避的艰难和苦难,在那些时刻里享受痛楚。
然而这种想法恰恰是深深扎于心底的自我厌弃的表现。
或许我也可以不再消极地应对苦难而是把它们视为我达成目标时的必经之路。
真正将你和家人联系在一起的不是血缘关系,而是对彼此生命的尊重和喜悦。
或许真正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不是剧情本身(第八季大结局在剧情方面之于我简直是依托答辩),而是BAU成员之间友情之上亲情未满的羁绊。
人越老越拥有泛滥的所谓“情怀”,以前的我会果断打出1🌟差评而现在给了3.5。
BTW任何不以提升犯罪手法而是通过对人物降智而展开的花里胡哨剧情都是耍流氓。
最近两位单身朋友A和B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他们遇到了聊得来的人,同时又在质疑自己与对方沟通的热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反应是,恭喜,无论答案最终指向何方,你都遇到了一个珍贵的人。
我经常讲一个故事,讲完又觉得悲伤。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简单说来就一句话:“猫头鹰为了感谢人的救命之恩,每天叼一只死耗子放在他门口。
”对猫头鹰而言,死耗子就是竭尽所能可以给的,最好的东西。
对人而言,什么都不是,甚至恶心。
这个故事里任一方都心怀善意,依然没有好结局。
再深的爱意,仍然无法填补思维上的巨大鸿沟,感情是那么脆弱的东西,粗粝的生活细节就能摧毁它;感情又是那么坚韧的东西,危难时刻可以披荆斩棘无往不利,区别在于那个人,是不是对的人。
这个标准仅存于人心,外人无法置喙,据我以往的经验,定义一段感情可能有多个维度,而聊得来,确实是其中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坐标点——起码证明思维在一个层面,有沟通的可能性。
当然可能沟着沟着成了朋友甚至兄弟,但万一真的是那个让人忐忑又期待的答案呢?
看犯罪心理的时候,关于Reid的介绍如下:1981年10月9日天才博士,拥有三个博士头衔(分别是化学、数学以及工程学),还有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学士学位,智商高达187,有超常清晰的记忆能力,每分钟能阅读两万字。
他在第八季的时候,因为一个问题请教生物学博士Meave,两个人沟通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对方与自己如此志趣相投,还没见面就已萌生深切的爱意。
弹幕里很多人质疑,有个人回答了我想说的那句话:“学霸的世界你们不懂。
”就像我经常提到的机器人博士小红,和她的博士男友能在图书馆约会一整天,谈恋爱先看对方论文,这种模式也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她研究那些项目名称的每个字即使我认识,连在一起仍然完全不知道是啥,若不是她知识面丰富且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我一个普通学渣如何欣赏得了?
看到Meave死后,Reid在梦中与之重逢,她那句“I want to hold you once before I’m a ghost of a memory”(我希望在生前曾经触及你)让我眼泪掉下来。
这世上真有那种传说中的天作之合,素未谋面的两个人,灵魂却如同一个圆的两半可以完美地拼合在一起,我无法因为自己未曾邂逅而否定这种存在。
这也是很多人坚持不肯妥协的原因,我尊重他们追求的勇气,也发自心底地希望都有幸福的结局。
因为,他们配得起。
当这个人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假的吧。
”但我们却总忍不住向TA靠近,与TA说话,无论是不是错觉,他们都是将这段人生照亮的存在。
只是人性那么复杂,生活诸多艰辛,这根爱意的导火索,能不能引爆余生绚烂的花火,凭的是两人各自其他的特质,以及,一点点运气。
有人说爱情就像鬼一样,谁都听说过,但却都没见过。
那么作为一个见过鬼的人,我是不是可以说,爱情或许是存在的?
所以,我这两位具备让人幸福能力的朋友,说不定也能撞到鬼呢!
想和我一起吐槽的小伙伴,关注公号sylviamjy留言吧,说说你们遇到的奇葩╮(╯▽╰)╭客官来嘛
在第八季里编剧终于想起给年轻的天才安排一个女朋友。
只是这次会面未免太过悲情。
在和实验室、书籍为伍孤影独行31年后,终于遇见一个智慧和思维跳跃无比匹配的人。
可想ride是何等的欣喜而又惶恐。
100.5天的交谈和倾诉,却完全不知道对方的长相。
他们在等,等那个时间。
ride和alex一段对话十分动人——A:等等,你还没见过她?
难道你不好奇她长什么样?
S:不,她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对我来说她已经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了。
只是,万一她不喜欢我怎么办?
看到这里我的心都要融化了,傻傻的ride,一个姑娘和你通信加通电2412小时,现在还提出见面,换做derek早就自信满满,慷慨赴约,而你却紧张的慌了神,问Alex "万一她不喜欢我怎么办?
"哦ride,该拿你怎么办呢?
故事发生在三个月之后,Morgan(去伦敦执行奥运会安保任务)和Garcia(帮助Prentiss搬入新家)从英国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长期在联邦调查局工作的语言学专家Alex Blake正式加入BAU调查组。
Alex天不怕地不怕,曾因为和Strauss的矛盾而闹得满城风云。
Garcia对这个新来的女人并不看好,但Alex高超的技艺最终让她转变了观念。
这是好事情——BAU调查组必须明白「团结才是力量」的道理,否则他们无法面对本季的新威胁。
在首集结尾观众会看到,某个反派角色不仅一直在嘲弄他们、骚扰他们,甚至在追猎他们。
直到本季的季终集,BAU调查组才有机会与这个狡猾凶悍的对手展开正面对决。
03集仅是目击证人不会每周开380公里的车去探监,人们通常会与罪犯保持距离,除非他是共犯。
07集凶手目标是杀死流浪汉。
他不断折磨受害人,将尸体抛弃在街头特意让人看见,因为他想制造恐惧,用以表达不满。
而怀揣着巨大秘密的人,感情生活不会很稳定,10集 真人玩偶案这一集有点恐怖,建议细看。
年迈的凶手在一次脑部受创后出现记忆混乱,他小时候曾目睹人偶师父亲被歹徒枪杀,他曾以为父亲的一对人偶是活的,并期望得到它们的解救但并没有得到回应,于是成年后记忆混乱的凶手以人体制造人偶想重现当年那一幕,最后当他被警察抓走时不停对台下观众点头示意,而那些观众只是一些陶瓷玩具。
犯罪心理第八季首播: 2012-09-26(美国)已看过豆瓣评分9.0
16158人评价《犯罪心理第八季》,Morgan(去伦敦执行奥运会安保任务)和Garcia(帮助Prentiss搬入新家)从英国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长期在联邦调查局工作的语言学专家Alex Blake正式加入BAU调查组。
Alex天不怕地不怕,曾因为和Strauss的矛盾而闹得满城风云。
Garcia对这个新来的女人并不看好,但Alex高超的技艺最终让她转变了观念。
这是好事情——BAU调查组必须明白「团结才是力量」的道理,否则他们无法面对本季的新威胁。
在首集结尾观众会看到,某个反派角色不仅一直在嘲弄他们、骚扰他们,甚至在追猎他们。
直到本季的季终集,BAU调查组才有机会与这个狡猾凶悍的对手展开正面对决。
1豆瓣9.0分,7年经久不衰
9月26日,电视剧《犯罪心理第八季》在美国正式开播。
《犯罪心理第八季》以往的破案追踪。
偏偏这季后BAU成员再也没有真正聚齐过了,人员的凋零,走的走、死的死,初始的美好一点点被破灭,好像什么东西把观众的心摧残了似的。
为此有很多粉刺弃剧了,不确定是看久了有了疲倦,而弃剧,还是真的对这些小组成员有了说不清的感情……其贴近人性的话题度、流畅紧凑的情节以及连续七年每年一季,豆瓣评分都平均9.0,演员自身也很有魅力都让该剧在播出后迅速收获了不小的热度——#犯罪心理#、#犯罪心理选角#、#团结就是力量#等使这部剧给观众带来了惊吓又传递了心理学知识。
2反映人性的问题,观众感同身受
《犯罪心理》不同于以往聚焦“悬疑推理”、“惊悚恐怖”的美剧恐怖题材剧,该剧是每一个犯罪案都有了来历。
犯罪、悬疑、推理、惊悚这样的剧我都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看过了,我即不看恐怖血腥的电视剧,也不看金庸笔下的那些神剧,是凡不贴切生活现实的剧,都不看,未来科技的剧倒是每年都会观看几部,只是《犯罪心理》一季一季地看过来,无排斥之感,或许这和我从一开始就从心理学的视角观看的缘故吧。
在当下我的春节假期,就这样在这部电视剧的陪伴下度过着。
没有感到十分的寂寞,但总不如怀抱大自然那么空气清新。
但这样的日子也不是年年都有的,也就随遇而安了。
正因如此,《犯罪心理第八季》的组员变动,才会让那么多的观众感慨,我看了很多第八季的剧评,也已看到《犯罪心理》终季的一半,我对这部剧看的不是热闹,不是变态的残忍,而是人性的世界,我想,这个春节是不是我可以看到终季?
这个电视剧反映了挺多社会问题的,不健康的成长,逆来顺受的命运,生命的可惜,那些心理病了的人却不在乎。
我们隔着荧频都觉得危险,他们却自以为得意。
也对不够血淋淋的人性坦露,又怎么能警惕人心。
该剧真实反映人都也有胆小的一面,我们都在颤颤惊惊的活在这世界上。
死亡看多了,屋子里蜗居久了好像看不见什么是光明了,甚至于根本也不按照生活钟去生活了,就像剧中那些流浪汉寄住在下水通道里或者黑暗的地下室里,一年四季看不见太阳,也感觉不到温暖的存在。
我在剧中看着心理变态的人,在现实中躲避着病毒的变态,不知道正常的光明多久到来,可是当下的这种危险看不见摸不着却近在咫尺,越想挣扎,因此而来的是悲哀。
3看官:超级心疼瑞德
《犯罪心理第八季》这部剧12集中,看的多少人潸然泪下,看着瑞德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频道的女友,第一次见面,就被一个得了嫉妒的变态狂自杀也拉个垫背的缘故看的让人心疼,更显得都能理解瑞德内心的荒凉和寂寞。
关于瑞德的介绍如下:1981年10月9日天才博士,拥有三个博士头衔(分别是化学、数学以及工程学),还有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学士学位,智商高达187,有超常清晰的记忆能力,每分钟能阅读两万字。
看到梅芙死后,瑞德在梦中与之重逢,她那句“I want to hold you once before I’m a ghost of a memory”(我希望在生前曾经触及你)心里总有一个阴影,这世上真有那种传说中的天作之合,素未谋面的两个人,灵魂却如同一个圆的两半可以完美地拼合在一起。
看到这集我咬着压根,忍住眼泪。
无限的伤心,无限的悲哀。
从剧中反观自身,会让人心烦意乱。
都是感情里的偏执狂,今生注定遇到对的人寥寥无几。
有些人的出现注定是让人神伤的该忘记的人一直惦记又能怎么样呢?
看着剧中,想着爱的无奈忍着眼泪,跟着瑞德学着颓废后的继续生活,继续工作。
《犯罪心理》注定被吊死的人,绝对不会被淹死。
4心若平静,何惧忧伤
人是肉长的,都有着五脏六腑。
不怕,怎么能不怕!
残忍的杀人手段……一集下来就会有好几条命没有了。
春节空闲时间太多了,一般三天就能看完一季,每看完一季,有时候有种空空的感觉,随后就会空空的开始看下一季。
有这部陪着,在瘟疫病毒弥漫的岁月里才是生活没有那么绝望,好像这是冥冥之中让自己停下来特意休息的安排。
学着洞穿人性,自充能量,在新的一年养精蓄锐,等待出发。
最终,我们都能触到时间的流失,阳光的到来。
不能想象的才是《犯罪心理第八季》的精髓。
看剧、读书,请加→长按扫码发现我
看完七季再看第八季的人可能真是习惯了,没有之前那么好看的感觉,因此略过好多。还是爱主线的BAU-family。
一直在看的剧,继续追。
Elle和Jason走了之后,先后来过/来了Emily、Rossi、Ashley,都在一开始经历过磨合期,最终都顺利融入。所以对Alex持欢迎和乐观的态度,并且坚信她强大的语言天分、稳重的女王性格和霸气的冷幽默会给第八季注入新鲜血液。
e12G果然演的反派 长出一口气 但小斯宾好不容易有女票 为嘛给整死了 好惨 e14那死孩子真变态
用生命看CM。新来的大姐好像很强悍的样子。剧情越来越平淡,狗血随便撒一地,最终BOSS太弱了,嘛,没有素材了。MGG导的两集还不错。要不是为了团队爱才不看了呢╭( ̄m ̄*)╮
第一次是初二在校门口儿的盗版盘地摊儿上买的,看了这么多年了,虽说再新奇的花样儿也不过是谋杀案,但还是越看越喜欢。
总体来说尚可,只是季中就埋下的伏笔。。。到最后发现没有想象得那么恐怖= = 略失望一点点~
[E5] cute kid, cool halloween costume. my favorite profiler in this show is also Dr. Spencer Reid!
这大boss...
虽然换了个老女人,但是还是不错滴~~
好平淡的一季
给reid一个女朋友是有多难啊...
大BOSS很不给力啊。。。reid女友虐到极致又轻描带写收尾。。。。新来的大姐比不上Emily万分之一。。。。再加上不待见好吃叔的新女友。。。我快要不上心了。。。。
陪我走过一段特殊时光的第八季,Reid找到他的爱也永远失去了他的爱
就是习惯吧
这一季生生耗了一年才看完。。下一季马上回归了~
总觉得Alex看上去像做领导的...
习惯性的在看。七年之痒吧,第八季我终于也厌倦了。
看到这不看了,感觉越来越无趣了
好难得每一季都这么赞!尤其马修导的几集都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