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吐槽文前几日偶得某人推荐,说《阳光清洗》这个片子比《阳光小美女》好,还说我一定会喜欢,看完之后后悔90分钟就这么贡献掉了,而且还捎带手贡献掉了我“loser总是爱loser”这鸡立鹤群的形象。
我喜欢看催泪电影,对我有效的催泪电影不是大英雄功亏一篑最后死在敌人手里大功终未成的那种,而是平凡粗糙的人们想追求小小幸福没想到那也难以实现最后体现出民生多艰的那种。
(简单的说,就是loser寻梦那一挂的。
)其中偶有糙人勇攀高峰,试探英雄都难以触及的高度最后被砸个稀巴烂或者到底还是升华了的,当然这些片子一般都会获奖,因为最终还是主旋律了--观众喜欢为哭个痛快最后还是要笑个圆满才觉得值回票价--一直觉得,把观众情绪玩的团团转的才是好导演,起码赢了技巧。
这两年口碑不错的有《warrior》(勇士)和《sunny》(阳光姐妹淘),相比之下前者鬼扯一些,后者则太谄媚了。
《阳光清洗》虽然主题是loser一家亲,家里面每个人都有缺陷更要命的是现实环境不允许他们纵容自己的缺陷但是各位依然越陷越深,人物塑造这一关是基本过了,但是故事是个烂故事,导演叙事能力也差很多,剪得也差,看完之后总体感觉是一个好题材被几个能力不强的制作团队毁掉了。
连《唐山大地震》都懂的如果什么都不行最后可以靠角色发飙洒狗血的黄金技,《阳》都不屑于使用。
结尾也平庸的小团圆了一下,更是为此片的烂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女二emily blunt,麻花辫子,略浓的黑眼线还有比角色还要年长的皮相,多少有点中年妇女扮嫩的矫作感。
更矫作的是给她那场扒火车的戏,尴尬的紧。
站在一旁的蕾丝边应该被矫作女的小情怀吓尿了吧。。。。。。
从中段埋下伏笔的卡车上对讲机的符号感未免也太强了,估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个伏笔将来肯定会发作。
于是结尾便毫无悬念的发作了,而女一恰恰毫无理由毫无铺陈的发作得不是时候。
谁会在难过的时候特意跑到车里去拿个不知道谁在听的对讲机隔空喊话。
终于把全片的矫作气氛推向了一个极致。
看了loser系电影这么久,最害怕的就是不够脚踏实地的描写生活,随意找几个苦逼的角色拼凑然后时时处处逼疯角色,从而煽动观众掉眼泪是低级的导演才会做的事情。
以真实感来触动观众情绪的电影,如果脱离了写实这个根基,基本上想骗眼泪就只能靠撒狗血了。
这还是能让人掉眼泪的,说明导演能力还可以。
那些狂撒狗血的或者让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应该憋一会一直憋到电影结束的我就真的烧高香了,其中《唐山大地震》就是将这二者神奇的合二为一的代表作。
大部分段落都鸡零狗碎(反而有人觉得这是在铺陈),最后下一剂猛药踹得观众直哭,也不愧为当年的神作啊。
说到这我反而要表扬一下韩剧导演,虽然惯用的白血病啊同父异母啊尖刻的老婆婆什么的桥段都快玩疯了,但是控制观众情绪的能力我想还是很牛逼的。
这一点远非国内导演所能及。
光顾着开炮了,逻辑什么都忘了。
最后只想说,loser片对于不懂生活的人是根本就不要去拍,懂生活又有能力调动情绪的导演才是一个好的loser片导演。
另外,《阳光清洗》这么好的题材完全可以做部剧集出来,喜剧向灵异向侦探向都可以。
小人物的拼搏,本来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这部电影却讲的糟糕透顶。
女主角一开始就三观不正地当了别人的小三,后来又在同学面前死撑面子,看得我超级尴尬;女主妹妹和那位死者的女儿的戏份,也让人云里雾里,感觉像强插进来的。
清洁用品店老板本来可以更有点戏,但影片并没有展开。
总之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乱七八糟的节奏,想表达的没表达好,还扯出一堆奇怪的东西。
电影的结尾让习惯了大团圆的我们好像觉得缺少点什么,但回味之后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感弥散开来。
影片并没有把自己安排在大众既定的幸福规则中,就连充满寄希的人物们最后也并未修成正果,这种不向生活妥协的随心而为,使得它更像一场自我发现之旅,无论老、少和每一个不完美的人,都没有放弃寻找的脚步。
他们纷纷敢于追寻,敢于希望,敢于爱,这让一切都有了力量。
哪里有不一样的阳光?
(《阳光清洗》综述幕后,杂志不用的稿子)哪里有不一样的阳光?
作者:禾言阳光清洗Sunshine Cleaning 导演:克里斯汀·杰夫斯Christine Jeffs 主演:艾米·亚当斯Amy Adams、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斯蒂夫·赞恩Steve Zahn、艾伦·阿金Alan Arkin、玛丽·琳·拉杰斯库布Mary Lynn Rajskub、埃里克·克里斯汀·奥尔森Eric Christian Olsen 类型:喜剧、剧情出品:Overture影业首映:2008年3月13日故事:一对生活失败的姐妹花,姐姐罗丝上学时很风光,既是拉拉队长,又和橄榄球明星恋爱。
十年过去了,罗丝沦落成单身妈妈,情路坎坷,和一个警察做着不靠谱的周末情人,每日为让儿子奥斯卡上个好学校做清洁工。
妹妹诺拉是个不着调的家伙,至今还住在父母家,终日无所事事。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警察情人介绍姐妹做专职的犯罪或自杀现场清理工作,尽管这不什么高级活儿,相反非常恶心,但报酬还是大大不菲。
姐妹二人开办“阳光清洗公司”,在生活渐渐好转的时候,姐妹间的亲情和各自的爱情也在经受着微妙的考验。
自从2008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面世以来,《阳光清洗》一直也没有摆脱“《阳光小美女》第二”的阴影,除了小美女变成了大美女,片名、角色、主题、影像风格、幕后人员等等或许相似的地方都成为了话题,对于特例独行的独立电影来说,跟风或模仿的说法绝对是负面的,原本被预言为今年奥斯卡的一匹黑马,年末的强手如林和映期的反复拖延最终使影片错过了大好机会。
硬要谈到二部《阳光》电影的近似之处,只有一点是无法反驳的,两部《阳光》出自同一家制片公司“大滩”影业(Big Beach Films),五位制片人中只有一位不曾参与过《阳光小美女》的制片。
制片人之一杰伯·布罗迪对此并不在意:“如果从大的类型来看,这两部电影当然属于同一类,尤其在清新的小品风格和怪异的幽默感上。
在我内心深处,也确实愿意将它们当作姊妹篇。
”圣丹斯的影评人对本片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称《阳光清洗》在某些方面更出色,“这种比较没什么不好,反倒是相比较电影中不断复制的漫画英雄或连环杀手,我更希望多几部这样类型的影片。
而且只要你看过电影,你会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寻找阳光的好剧本《阳光清洗》背后的故事和影片中的情节一样不太靠谱,一连串的巧合和微妙的人生际遇造就了这部优秀电影的产生,生活可能没有电影美丽,但绝对和它一样奇妙。
本片的编剧摩根·霍莉曾执导过一部毫无反响的电影,从没亲自写过剧本。
第一次创作萌发灵感十分偶然,2005年她无意中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新兴产业的情况——代理清扫犯罪现场的生意,令霍莉展开了“如果我家中自杀了,会是什么样的人来清理我的房间……”这种胡思乱想。
新奇的真实事件通常都是良好的故事背景,霍莉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写两个小时,拖拖拉拉写了两个月剧本终于完成。
为了不让辛苦白费,她把剧本投到了维吉尼亚大学举办的剧本大赛中,没想到得到了优胜,赢了一笔奖金。
知名制片人基恩·威廉姆森是维吉尼亚大学的毕业生,受邀为母校的剧本大赛做评委,他就是《阳光清洗》的五位制片人中唯一没有参与《阳光小美女》的那一位(威廉姆森参与制作的代表作是《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也是“阳光”派的)。
当时那些陆续而来参赛剧本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快一年,维吉尼亚大学打电话催促他尽快作出评价。
面对一大摞厚厚剧本,威廉姆森偷懒将评委工作推给了自己的助手,助手读到第一篇就打电话告知他“这个很棒”,威廉姆森将信将疑地读完之后,立刻决定动身去维吉尼亚的夏洛特斯镇,他想见见这个叫摩根·霍莉的女人。
2004年在纽约成立的“大滩”影业是一个经营制作独立电影的小公司,创立者马克·托特图和彼得·萨拉将公司的品位定位为制作“聪明、敏感、愉悦、意味深长”的电影,之前制作的《真相大白》、《雪莉宝贝》、《阳光小美女》等片都因风格独特、质量上乘,赢得业内广泛认可。
威廉姆森在和摩根·霍莉见面之后,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他希望制作霍莉的电影,而且只有大滩影业最适合这个剧本的风格,威廉姆森说:“摩根有着严肃的、慢半拍的幽默感……这一点,和我、还有大滩的家伙们很像。
”“大滩”影业的老板彼得·萨拉一直是个出色的制片人,除了《阳光小美女》,早年还制作过奥斯卡影片《养蜂人家》和《改编剧本》。
一天他在听新闻广播时,被一则清扫犯罪现场的商业报道吸引住了,萨拉回忆说:“我立刻意识到这个点子可以创作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可是我他妈可写不出来什么。
”之后,当威廉姆森把《阳光清洗》的剧本放在他面前时,萨拉吓了一跳,“在我的想象里,清洁犯罪现场的故事应该是一个有点阴森的惊悚片。
但相比较摩根的剧本,我的思路太愚蠢了。
”接下来要谈谈与“《阳光》相似”的问题了,萨拉有两个孩子,女儿叫奥利弗(和《阳光小美女》中的主角小美女的名字一样),儿子叫奥斯卡,当萨拉的合伙人马克·托特图看完剧本后,兴冲冲地打电话给他:“怎么也想不到,我们制作了两部叫‘阳光’的电影,而且你孩子的名字都在其中!
”《阳光清洗》有着独到的作者风格和大滩出品的鲜明烙印,少见的原创精神,并存的真诚与狡黠,交织着心碎与感动,沁人肺腑又充满趣味,制片人们对剧本最初的评价与其后圣丹斯影评人的口吻完全一致,托特图说:“我没法对这样剧本说‘不’,这就是我们选择它的全部原因。
”最美的,还是最优秀的?
无论鲜花还是野草,都拥有在太阳下生长的权利,《阳光清洗》中的姐妹罗丝与诺拉是全片的中心,也是剧本的“双核”,一对在不寻常的领域寻找希望与自我的姑娘。
对于导演来讲,同时寻找两位年龄相当、外貌演技出众、且能够产生真正化学反应的年轻女演员,这无疑是选角中最困难的部分。
最终,当艾米·亚当斯和艾米莉·布朗特走到一起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发出惊叹,这几乎是目前可以想象的最完美的组合。
制片人杰伯·布罗迪说:“同时选中她们两个,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当她们签约后,我知道,这部电影不会失败了。
”托特图将在片场拍摄的两位女星形容为“未来最伟大的两位女性演技派一次碰撞”,“我对她俩说,以后,你们会像德尼罗与帕西诺怀念《盗火线》一样怀念这次合作的。
”编剧霍莉表示这两个人的表演超出了她在剧本中的想象,“当我在自己的房间写剧本时,我从没想过会有人为我的角色带来这样的复杂感。
”除了人生不够美满这一点之外,罗丝与诺拉姐妹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罗丝善良富有同情心、偶尔略带一丝狡狯;诺拉大大咧咧,率性自在。
先进组的艾米·亚当斯是制片人们的第一人选,从亚当斯以往的作品可以看出,无论是《魔法传奇》的甜美,或是《虐童疑云》中的深度都驾轻就熟,罗丝这个角色正好给了亚当斯一个将二者融合为一的机会。
为亚当斯选择一个恰当的对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亚当斯得知艾米莉·布朗特将饰演她的诺拉时,表演通常好的赞誉的她立刻感觉到了压力,“艾米莉是我最欣赏的同辈女演员之一,能有这次合作很让人兴奋,但我知道这次真的要好好的提高自己了。
”艾米莉·布朗特也承认,能和亚当斯一起演戏是她参与影片的第一理由,但看过剧本后,诺拉真诚散漫的个性立刻吸引了她,“我很有饰演诺拉的冲动,这是个很少见的角色,既讨人厌又令人愉快,性格鲜明,但在细节处还有着模糊和迷茫,作为演员来说,不会拒绝这样迷人的角色。
”制片人萨拉回忆起第一次看布朗特的电影是在5年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夏日之恋》,其后当他看《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时大吃一惊,“很难想象那是同一个演员,一个柔美热情,一个让你笑破肚皮。
”亚当斯与布朗特在拍摄时迅速找到了彼此的节奏,戏外也很快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友,亚当斯说:“一段时间后,很自然把艾米莉当作了亲姐妹,我想我们有着天生的默契。
”两个人同样都是片中父亲饰演者——老戏骨艾伦·阿金的粉丝,两个人第一次见到阿金时,都很紧张,生怕说错了话,只是睁着大眼睛作微笑状,“当时真是有点糗,当时以为艾伦一定会厌烦的溜走了,还好,他挺过来了,一直对我们很和善。
”相反阿金老爷子则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他参演本片的首要诱惑就是可以和两个大美女合作,其次才是回到《阳光小美女》老班底的舒服自在。
===================================真正有趣的喜剧是有内涵的——导演克里斯汀·杰夫斯访谈:如果说《阳光清洗》是一部女性电影没人会怀疑,至少,两个主演、编剧、以及导演都是女性。
女导演克里斯汀·杰夫斯上一部作品《西尔维娅》也是典型的女性电影,但那个女诗人的故事反响平平,之后杰夫斯沉寂了五年。
此次《阳光清洗》高质量的剧本再一次将她吸引回导演椅上。
艾米·亚当斯称杰夫斯才是这部“姐妹电影”中真正的大姐,她笑着说:“在和克里斯汀熟悉之后,我们就只有跟着她身后转的份了,因为她每一步都想到了所有人的前面,最后我们选择了俯首帖耳。
”问:是什么吸引你执导这部影片的?
这是部喜剧,还有一丝黑色的韵味,为什么要在喜剧中做这种转变?
克里斯汀·杰夫斯:1995我带着自己的短片参加了戛纳和圣丹斯,那是一部完全的视觉喜剧,没有台词。
所以当时我就决定以后要拍一部真正有趣的喜剧,但要有内涵。
我喜欢这种风格,包括演员和剧本,还有大家相处的关系。
我喜欢姑娘们在一起开心的状态。
问:与艾米莉和艾米合作的感觉怎么样?
克里斯汀·杰夫斯:太美好了,她们两个真的才华横溢,而且十分专注。
一切都让人满足,我不得不拍得很快,但是她们始终乐在其中。
问:片中有些场景很让人着迷,我不是导演,很难贴切地说我对那些画面的感受,那些精彩的特写镜头,比如一个嘴唇的近景,或快速的剪切,整个摄影都非常棒……克里斯汀·杰夫斯:对我来说,那些都是本能的事,我们没用一张故事板。
当你思考某个特定的情绪时候,或幽默的瞬间,那些画面自然会浮现出来。
就像快递自然会到达,我只是看着脑海里的画面,对摄影师说着“推、拉”之类的话就可以。
问:艾伦·阿金在片中表现得非常棒,我喜欢你没把他仅仅描绘成一个爱装蛋的傻瓜,而展示了他诚恳的一面。
克里斯汀·杰夫斯:没错,他的角色绝对值得自豪。
尽管会说“老子就这德行”之类的大话,但他确实不是在装蒜,而是心直口快的可爱家伙,不撞南墙不回头。
事实上这点非常可爱。
问:清洁生意在片中本身已经成为背景,是情节的催化剂,不是表现的重点。
但依然很真实可感,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这部电影的,关于清洁生意这种现实存在是否做到精确地还原了?
克里斯汀·杰夫斯:精确地表现是毋庸置疑的重点,我们曾和现实中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交流过,他名叫安利奎,就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
我们的艺术部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基本用到了我们资金允许下的全部条件。
这是非常重要的。
自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总是一个人为了寻求平静而把一群人推入了混乱。
对于不得不参与到后事中的陌生人来说,这种混乱是暂时的,容易克服的,甚至只是简单的打扫工作;对于深受打击的亲人来说,这种混乱是永恒的,无法逃遁的。
它包含着震惊、困惑、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愤恨、怀疑、悲痛、压抑和自责,注定会在每个人心中留下错综复杂的伤口,又怎么能轻易清理干净?
《阳光清洗》就像一本记录普通人在经历至亲自杀后的心灵成长的手册。
它用一份必需与死亡打交道的工作把主角和观众一并带到了死亡现场,在清洗现场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逼着我们直面死亡,寻求生存的理由,并最终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迎接新生。
影片一开始就让我们目睹了血淋淋的自杀场面,但它给片头笼罩的黑暗气氛却旋即融化在平淡质朴的情节和温暖轻快的配乐中,让人很快释怀。
更让我们关注的反倒是作为姐姐的女主感情和事业中的起起伏伏,这是电影情节发展的一条明线。
与此同时,女主母亲的自杀事件这条暗线也随着两位女主工作历程的展开渐渐明朗起来。
当Rose陪着失去老伴的婆婆坐在门廊上时,当Norah打开装着母亲遗物的盒子时,当Rose对着车中的对讲机和早已不在的母亲讲话时,当Norah对着火车飞驰而过的铁轨大笑、尖叫和仰面流泪时,我们都知道她们内心有一处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无论她们怎么努力地获得别人的爱或代替别人去爱,这个洞都是她们无法面对却又如影随形的伤痛。
对于至亲的自杀,任何人都不能在悲痛之余不带些愤恨、自责和追问。
恨自己没有拯救对方,恨对方不给自己做出任何补救的机会和对自己的抛弃,想要追问个为什么。
可以想象,Rose作为姐姐在母亲死后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她面对母亲的自杀相对来说更为冷静一些。
因为她要安抚妹妹,必须要做更坚强的那一个。
她必定从小到大时常逼迫自己要坚强起来,所以她对着镜子吼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自我鼓励。
她在高中同学面前不愿服输,要把清理死亡现场说的非常有技术含量。
她的温柔,她的甜蜜,她的脆弱只留给了一个不愿意同她结婚的男人,所以即使心有不满她也一度离不开他,甚至不敢拿话激他。
(从同学的讥讽中可以看出二者高中即是恋人,他也许是Rose在这世界上唯一敢依赖的人,所以Rose即使被背叛也不舍得放手)而Norah在母亲死时还懵懵懂懂,她一直拼命的回忆,却只记得那个和姐姐一起玩的那么开心的午后突然目睹到的悲伤和残酷。
但因为记不起,她永远不能明白为什么。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她除了怀念之外永远放不下。
她自豪地告诉别人母亲因为美丽和才华曾演过有台词的角色而母亲的那句台词早已烂熟在两个女儿心间。
当我们看到她们美如天仙的母亲在电视里用那句已成绝唱的台词掀起电影的高潮时,所有的怀念在一瞬间达到沸点,我们很难不和Norah一起泪流满面,也无法不为Rose在对讲机前温馨而又哀怨的独白黯然神伤。
然而幸运的是,与清洗公司的死而复生一致,姐妹俩也通过这个变故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在为别人清洗了生命遗留下的污毒腥臭的同时也迎来了自身的救赎,洗清了自己灵魂中的黑暗和阴霾。
当初下这部片只是因为Amy Adams在《博物馆3》里的翘臀和朝气实在让人过目不忘,而Emily Blunt总是有办法抢戏。
两人都非常适合片中的角色设定,她们受伤的眼神真的令人心折呀。
看片的过程中我不时想起另一部成功讲述姐妹情的《偷穿高跟鞋》,主角也是在妈妈自杀后遗症下长大的坚强而龟毛和姐姐和放纵而美貌的妹妹,二人也是在经历大的变故后扫清了心灵中的垃圾重归于好,也同样拥有无数温馨的细节。
在这里我把本片中自己喜欢的亮点陈列如下:1.断臂的Winston。
这个完美男人唯一的缺点却是他和女主角们最接近的地方。
他身体上的残障和女主角们心灵上的空洞构成了一种呼应,而他们也能通过找到彼此而完整自身。
他和Rose会走到一起从一开始就有了伏笔,这个细节不能不说是编剧的巧思。
这手臂断的的跟维纳斯一样,值得!
2.当小姐妹俩从外面跑进屋子看到母亲的死状时,先冲进去的姐姐虽然一面受到惊吓却一面用手拦着妹妹不让她往里进。
这个细节特别真实也特别令人感动;3.儿子和爷爷这两个活宝真是太可爱了。
当小小的雀斑男孩用对讲机向天堂发问时,与之平行蒙太奇的是Norah将手从铁轨下伸上去。
她说感觉像“发怒的上帝在对你吼叫”,她想从中发泄的是自己长期压抑的气愤、悲伤;也许,也是为了接近母亲所在的天堂;受伤,治愈,受伤,治愈,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我们结满疤痕却又无比坚强。
所幸有那么多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人支持我们走出阴霾,让我们相信自己的人生,即使不能完美,也值得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活一遍。
《阳光清洗》是对黑暗事件的温暖处理,乌云上的金边和凡人的伟大既是这个时代诸多电影的主题,也是精神压抑、对人生充满怀疑的都市人最需要的一剂心灵慰藉。
很温暖的电影。
这也算一种类型片吧?
困顿的人生,因为一份全新的事业,曙光初现,却又忽遭变故,将人灵魂逼到角落,最后一刻,拾回自我,战胜挫折,明天更美好,isn't it right?
可是有的电影流于形式,最后拍成了“我的奋斗”,不好看。
这类电影如果我在我心里打五分,那么必须是一次温暖的回归,不,不是一定要催泪,应该快乐一点,像他们最终找到那部推荐山核桃派的电影,微笑着落泪,思念倾泻而出,几十年的包袱放下。
重拾人生的路,笑容和泪水并行。
无意中听到了这首good clean love song,开始很喜欢轻快的吉他和干净的男声,后来却发现这首歌纯粹只是唱的是两性之间。
还以为唱的是人生的大爱呢,美好或不美好的现实。
在看一本叫管理心理学的书,里面有一点很棒:挫折并不是现实,只是个人的感觉,尤其是当你的预期与实际能力并不齐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认为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虽然我一直都喜欢sunshine类的电影。
little miss sunshine,以前的sideways,under the tuscan sun,以及这个sunshine cleaning。
说到底,都是独立制作的电影,主题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或是人生追求,都关乎winner和loser的问题。
真正的winner肯定不只限于事业,在了解了真正的人生需求后最终都得到了心灵的解放,进而体会到了得失真正的含义。
这类的电影不管看了多少部,我都执著的喜欢并想去看下一部。
尽管心里知道挫折不过是个人感觉却也无法简单的做到浑然忘我的超脱。
虽然想法的转变是来自自己,却需要电影来提点我们。
加上温暖的镜头,真正清新的配乐,这么多的sunshine类电影,我们感受的不是夏日刺眼的阳光,不是冬季里寒冷体会的一丝艰难的温暖,而是秋日里高气爽温暖的阳光,舒服而浑身自在。
比较在意的部分,妹妹一心想要帮助那个已死的妇人, 想要联系起她和她女儿的关系,但后来却只是被对方忽略,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
想想有多少次我们都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的帮助会怎样被对方感谢。
有的时候不过是自作多情了。
在不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时候的帮助并不一定是好事。
而姐姐,一直活在过去的辉煌多少有些勉强,高中时的cheer leader,辉煌又怎样。
从起初的为生活所迫到后来的真正喜欢上这份职业,放弃掉那个不是自己想要的男人,最后也是认清了自己真正的需要。
最后送上good clean love song的部分歌词,听写的:when u love somebody,u wanna make them happy,u're careful for one and another,be good to each other.u might need a littlt lotion to get things emotion,rubbing on your body is good for your body,it's good clean love.take your love and make it stronger.make it last a whole life longer.be sweet with one and another,it's good for your lover.u tell them that u love them.u kiss them and u hug them.u take it slow and watch it grow.don'be shy that i love your natural high.good clean love.ps。
最后看到那个family cleaning的车的时候,感动的我一塌糊涂。
啊,果然,还是alan爷爷最有型。
以面对生死来摆脱往日的生死带来的痛苦,其实人生不过是“面对”两个字。
通过犯罪现场清洁的方式制造生死接触和冲突很新鲜。
相对轻松的家庭生活题材片,本身定位没那么严肃,所以尽管探讨没那么深,仍然很触动人,是好片子。
圣丹斯的出品质量永远有保障。
房门边相互的抚手安慰,墙壁上自杀前留下的字条,都在面对生死和生活的痛苦间给人一丝温暖。
In a some small way, they help. And in the same way, they are helped.全片的最佳镜头:Norah在铁轨四溅而下的火星中仰天呼喊。
像是看到了生命。
眼泪不受控。
"It's like this big pissed off God and he is right up in your face and he is screaming at you, and he is so close. You can smell the metal from his breath. "Emily Blunt演得真好。
---我也想用那个直达天堂的CB,问一问奶奶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好不好,给她讲讲她离开后的日子。
华盛顿接连下雨,每天窝在宾馆里喝酒看电影,心情超低。
不过看了《阳光清洗》,心情渐渐好起来。
一对丧彪姐妹花,为生计打扫各种命案现场,被迫面对各种死亡,也逼迫她们去面对自己的生命,面对她们自杀身亡的母亲。
该捡起的要捡起,该舍弃的要舍弃。
那个总是给自己打鸡血的丧彪姐姐,给了我能量。
很多时候一旦电影被打上了独立制作的标签,就像英式英语一样很受人们的待见。
我想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在圣丹斯电影节拿了一个最佳编剧的提名两位演员也都是好莱坞蒸蒸日上的红星,象征性的收了点报酬,女导演细腻但是不失大气的导演风格,形成了阳光清洁。
我想,片名还有预告片似乎都有一定的欺骗性。
就拿《阳光小美女》来说,预告片还有片名似乎都在导向型的告诉大家这部电影是一部轻喜剧,但是实际上电影本身用一种近乎调侃并且带有一些黑色幽默风格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很复杂甚至有些黑暗的家庭伦理以及梦想和自我实现的故事。
《阳光清洁》同样也是这样,当时的预告片出来的时候,似乎整体感觉是一部很好的励志电影,轻松,幽默,处处充满了温情。
但是实际上,电影应该被划分得到刺痛性电影那一部分。
电影的大致情节就是说一对童年失去了母亲,在不切实际但是心地善良的父亲的抚养下成长起来,姐姐是单身妈妈,并且还和一个已婚男士保持性关系,而妹妹则无所事事,整日处在丧母的阴影当中难以自拔。
最后通过打扫犯罪现场开始清洁服务的故事。
故事听起来也是积极向上的。
但是拍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先说说姐姐的感情问题,姐姐高中的时候就是cheerleader,应该是万人迷的形象,但是现在却是一个贫穷无助的单身妈妈,生活很是悲苦。
爱上了一个已婚男人,而只能每个周末才能和他在一起。
其实姐姐在这段感情当中一直都在欺骗自己,就是相信男人是爱自己的,但是实际上男人不过是把她当做生活得一种调味品,可有可无。
女人的存在不过是自己无聊的婚后生活的调剂。
但是男人却是姐姐生命的全部。
对于感情,人总是会失去理智,其实仔细的把问题掰开来看,很明显,你放不下男人,你在衰老,男人什么都有,和你玩玩他也爽,甩了你也是轻而易举。
这么残酷的现实摆在姐姐面前,但是她就是看不清楚。
当然,最后也算是开始清洁工作的道路的功劳,姐姐最后还是走出了这段没有终点的情感。
就在一切都顺利发展的时候,妹妹不小心把一家客户的房子点燃,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父亲变卖了家产,改了名字,让清洁工作得以继续。
电影的后半部分就和《入殓师》有点相似了,就是当两个姐妹在清扫现场的时候,还会很善良的给与死者家属以感情慰藉,然后导演也就借此蜻蜓点水般的讨论下生死观。
但是当然,这不是电影的讨论重点,因为这毕竟是一部美国电影,尽管独立制作。
amy adams 是我最近才刚刚比较喜欢的女演员之一,觉得她大器晚成,很有拼搏意识。
但是在表演上面,这次个人感觉应该是个败笔。
似乎一切也都算中规中矩,但是咋说呢,有点做作。
艾米丽勃朗特是个英国妞,长相很英国,我觉得个性很强,而且还那么年轻,比较看好她。
不过还是祝福amy,因为毕竟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不容易。
最近很少看到佳片,一直在翻看以前的旧片子。
朋友总说我喜欢看闷骚变态的电影......彻底无语,其实要说主流电影谁不喜欢,我当然也喜欢浅显易懂,清新明快的电影,但是我们不得不说那不是生活的全部,或许当我们大家都在high天天high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们,其实生活的另一面是这样的,安详的生活假象背后是那样的。
当你颓了,天天颓,我会告诉你,生活的全部当然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另一面是那样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推荐你看《恋爱假期》,也会让你感受《彩虹女神》的缘故。
我想用电影告诉你,其实爱不重要,失去爱也不重要,因为你能再次找到。
本片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嗅出了普通独立励志电影的寻常味道,基本能够摸索出同类电影的脉络——遭遇,跌倒,沮丧,自省,悔改,发现其实一切都很好,站起来,新开始。
此片也是如此。
怪不得Roger Ebert只给了两星,可能因为他阅片无数。
对于我而言,Amy Adams和Emily Blunt的抓人的银幕造型实在是让人很难不想盯着画面看。
而正是等全片结束之后细细回味的过程,促使我给了5星。
你的高中绚烂无比,和橄榄球队的四分卫约会,所有人记住了你的美貌。
后来你成了给人打扫卫生的女仆,四分卫搞大了你的肚子就和别人结婚了,肚子憋了换来一个学校觉得太前卫的男孩子。
你有一个似乎永远在叛逆期的妹妹,一个老顽童的爸爸,和四分卫偷情的汽车旅馆的那些夜晚。
你清理死人呆过的房间,哪里有血有暴力有泪水你就往哪里跑。
你还有一个自杀了的母亲,她永远活在你和妹妹的记忆里。
你被迫应邀开着破旧的皮卡到了高中同学家里参加迎婴会,门口停着保时捷、宝马。
你弄了头发,换了身体面的衣服,正襟危坐,为自己耐人寻味的职业辩护,忍受名媛的眼神。
其实,你也看到了名媛的一生,你可能会羡慕,可能会觉得自己是loser。
但是要知道,这部1小时33分钟的电影,是属于你的,不属于她们。
Sunshine Cleaning震撼我如同2007年Juno震撼我一般——它全景式地展现给我一个人的生活。
主角Rosa生活很不如意,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整死她的方式。
编剧名不见经传,这是她第一部长片剧本。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她本身也和Rosa一样为了生计,辗转于各种卑微的工作之间。
她也有一辆破旧的皮卡,在某次上班的时候听广播里讲到两个女人专门清理犯案现场的故事——我震惊了,她当时听的是NPR的All things consider。
这让我想起我大一时听NPR Story of the Day的时候记忆犹新的那些动人的故事,我决定重新打开iTunes订阅这个Podcast。
——得到了灵感,然后对相关方面做了仔细的研究和调查,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这样一个剧本。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01794925在这个链接的节目里,编剧谈起整个剧作到电影成片的经历,充满了对朋友,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她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职业训练,但她本身就是整个电影的素材,就像Juno的编剧曾经是脱衣舞娘一般。
她们的生活注定了不寻常,她们对生活也有和我们这些波澜不惊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或者说更深刻的见解。
片中Rosa的孩子问妈妈:“私生子是什么?
”妹妹Norah回答说:“就是说你妈在没结婚时就怀上你了这没什麽大不了的你知道吗 再过几年你会发现这会很酷对吧? 或许还能组个乐队就叫私生之子你可以用它来泡妞所有的人会为你疯狂我知道你是最酷的私生子”不知道孩子长大了以后,他是否会记得这些话,是否真的组了个乐队,身边美妞不断。
影片结尾孩子向自己喜欢的女生秀了一下自己的假纹身,酷酷的。
我记得当我听到有同龄人去电影院卖爆米花的时候,我喊了一声:好酷的工作。
我也记得其实她并不觉得这份工作很酷,因为她需要这份工作。
我想,酷可能是对不幸的应答,是对不幸所表达的态度。
Rosa清理死人在过去让我说肯定是酷,但经历了她的1小时33分钟,我想我要换一个词。
很多人搞乐队,很多人上床,很多人搞电影,很多人做着寻常人看来很酷的事情。
可是这其中有谁是真正从骨子里酷的?
——从骨子里对生活,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态度,并且敢于做出实践的?
编剧在节目中说到,现在她还在其他的几个本子上有合作,但是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够维持多久。
或许明天她又得去找其他快餐店打工的工作。
由此也能看出,酷酷的事情往往不能一直到底。
名媛或许根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被拍成一部电影。
作为电影本身,本片没有太多的惊喜。
而作为又一部影响我的作品,它让我回味无穷。
核桃派给我重重一击。
什么玩意儿啊……无语
Even though the life is fucked up, the sunshine still can be there, from the bottom of your heart.
和《阳光小美女》一样不喜欢这样的片子
艾米莉的复线很累赘但是我依旧被她的哭泣动容了
讨厌紧张兮兮状态的演技 没人时刻把刀架在你脖子上 难道那就是你理解的生活艰难所以该表现出来的状态吗 讨厌多管闲事 讨厌笨手笨脚 讨厌装得过的好的样子去证明什么一样 所以最后生活是突然间变得美好了吗 想要的突然就得到了吗 什么都没做凭什么开走车公路旅行啊操
好轻松的片子啊,好久没有这种昂扬的赶脚了~~大晚上的我甚至都雀跃,觉得浑身都是斗志~~我知道不应该给5星,但这么励志,结尾如此优秀,不给5星对不起自己啊~~
无论如何都不怎么喜欢励志片
色调太暖了
把打扫案发现场血迹等一团mess的工作称为阳光清洗,这真是一种迷人的乐观。影片很励志,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需要勤奋;若觉得生活一团糟,需要坚持;若遭到非议,需要自信;若遇见困难,需要阳光,当你把脸面向阳光,阳光就会温暖你。影片是一副流畅温暖真情地3D空间,美丽动人!
职业不分贵贱,可人依旧分三六九等!换做是你,你给你高中时没有你风头劲的同学打扫房间,女佣工种,人家都是保时捷、路虎的,你啥心情。那么换了个给杀人现场死人的房间做清理的工作,也真没好到哪去!生活原本就是要折磨女主这种时不时出去鬼混的未婚妈妈,因为她还拥有好爸爸、好妹妹、好儿子。
晕,这么有特色的一个职业我居然忘了敲。故事还行,我喜欢奇特的职业
一点也不阳光
一只胳膊的winston挺有味道的。。。
年幼直面至亲的自杀 而后又一次次面对死亡过后的满目疮痍 清洗现场更像是一种隐喻 清洗心灵 为桀骜不羁的妹妹填补心中如影随形的空洞 给姐姐抹去自卑 软弱 犹豫和依赖 母亲出现在电视上那样美丽的模样 将故事推向高潮 这一刻很难不为之动容 爱总是可以被找到 喜欢这样温情的风格
糟糕的日子能否一洗如新,灰暗的时光能否一去不返,答案当然是不能,losers的故事再怎么圆满真实也有种戏剧感,但就算自欺欺人也要被治愈。爬铁轨对着上帝大喊,又或者看到屏幕上早逝的母亲的影像。一次次努力清洗满目疮痍的心灵,一团糟的生活中总有些伤口在慢慢愈合。AA坚强,EB烟熏妆美。
太平淡了一些 情节也都是能预料到的少了惊喜 生活却是一团乱麻是真实的,妈妈的出现有些生硬。
I believe you guys can get through it , just like I believe myself.
could v been better
真是温情的好片子,amy adams是怎么看怎么美,怎么美怎么有味道的女人呀。但唯独片子想要叙说的似乎太多,有些层面难免显得单薄,有些情节又戛然而止,但几乎没有降低片子的热度。后来姐妹在电视上看到妈妈曾经演过的电影,rose又躲在车里试图用对讲机与在天堂的妈妈对话的时候,眼泪险些就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