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

無窮之路,No Poverty Land

主演:陈贝儿 Janis Chan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无穷之路》剧照

无穷之路 剧照 NO.1无穷之路 剧照 NO.2无穷之路 剧照 NO.3无穷之路 剧照 NO.4无穷之路 剧照 NO.5无穷之路 剧照 NO.6无穷之路 剧照 NO.13无穷之路 剧照 NO.14无穷之路 剧照 NO.15无穷之路 剧照 NO.16无穷之路 剧照 NO.17无穷之路 剧照 NO.18无穷之路 剧照 NO.19无穷之路 剧照 NO.20

《无穷之路》剧情介绍

无穷之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制作组在全中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分析每个地点采用的不同扶贫方式,例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细说各地在过程中面对的困难,经过无数人的血汗及努力,终于取得成就。节目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以往生活条件恶劣的同时,呈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双胞回声羊在火炉前走失了慢性娘心计克拉克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正欲禁止入內的鼹鼠去他*的世界第一季法网追击荣耀愿此刻永恒NextSeason真·三国无双八仙传奇迷毒之东风破西西里来信莫娣丑女之战克里斯蒂娜·帕茨斯基:妈妈基因安迪和其他的女人战火红颜我们并非国王之子11度青春之《拳击手的秘密》机器人竞赛拜错神黑暗楼层失踪的女人扫黑行动神勇女侠囍门洗笑录

《无穷之路》长篇影评

 1 ) 。

悬崖村位于15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因为山体过于陡峭,所以即使是半条车道也无法修建,因此村民自古以来,上山下山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藤梯来攀下千米悬崖。

对于城里的人来讲,出门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咱们最多注意一下红绿灯。

但对于悬崖村村民来说,每一次出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艰巨挑战。

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对于悬崖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村子里,大部分人没有读过书,少部分读过书的人最高学历,也仅仅只有小学。

村里的孩子想要上学,就需要每天两趟攀爬藤梯,即使你早上五点起来,当你到达学校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

为了解决上下山的问题——2016年,在悬崖村扶贫书记帕查有格的牵头下,由政府出资过百万,再加上村里的青年人和工人一起,硬生生在1500米的悬崖上凿出了一条天路。

他们通过人力搬运120吨的钢管上山,再一级一级的从山底搭建到山顶。

排除万难,钢梯,终于建成了。

同年,在国家的扶持下,山上的基建也在一步步改善——通上自来水,全村电缆铺设完成,通上4G信号……以前,村民最大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而且当他们千辛万苦从山上背到山下,如果让买家知道你是悬崖村下来的,还会被往死里压价——因为这菜我不买,难不成你还能背回去?

藤梯变钢梯。

钢梯变楼梯。

在《山海情》中,闽宁村花了20年。

而现在,悬崖村只花了8年。

你们坐过最便宜的火车是多少钱?

是20、50还是100?

他每次回家,只用一元。

从山东淄博到泰山的火车,最低票价1元,最高12元,42年从未涨价。

从西昌到喜德,5634次列车穿行大凉山,除了因为体型原因的牛不能上火车,其它猪、羊、鸭子和鹅都可以上火车,开车至今,从未涨价。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每年开设高考专列,十七年来共运送3万多名考生出大兴安岭高考。

而上述所有铁路,大多是地处偏远地区,需要翻山越岭,逢水架桥、逢山开洞的高成本投入,所以百姓支付的“1元车票钱”别说收回成本了,甚至连维护成本都不够。

但这种永远收不回筑路和维护成本的列车,中国铁路共有81列。

他们就像山间里朴素的老黄牛,任劳任怨负重前行。

所以,那些“以经济利益为先”的国家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扶贫”是个一开始,就知道稳亏不赚的买卖,为什么我国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实现全民脱贫,甚至还义无反顾的加大投入?

我想,大概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

 2 ) 无穷之阔

20220907先看了悬崖村的2集,主持人没煽情,我还是热泪盈眶了。

周边新型农业解决了住下来的问题,这个扶贫政策真是太到位了!

花絮里主持人是被背下来,感觉好真实。

难得的客观又有观点的纪录片,非常推荐!

20220909又看了四集,感叹自己的无知和狭隘。

怒江溜索改桥是2016开始发生的事情,许多人生的轨迹在那时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是完全的冲击。

看了天地之广阔,见过人生百态,很多对生活的疑问或质问就没有开口的必要。

 3 ) 无穷之路个人观后记录

真实,亲切,感人。

第一二集,四川的悬崖村,搭建天梯,迁居,做产业提供工作岗位,令人惊叹。

关注交通基建第三四五集,云南怒江,溜索变大桥,山上种草果增加收入,老溜索变运输工具,致力为边远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不仅学文化,还学习技能,尤其是改变女性未来。

甚至培养贫困少数民族学生考上了大学。

第五集,广西融安,大学生返乡创业,金桔产业借助电商帮助脱贫。

第六七集,宁夏西海固,移民,迁闽宁镇,戈壁滩种葡萄,发展产业。

留原地的植树造林,改善生态。

调农业专家等支持产业。

第七集,海南鹦哥岭。

建安置区,移民后单身汉都解决了婚姻问题。

原先的热带雨林生态也得到保护。

白沙,黎族人符小芳历经千辛万苦做出有机茶叶,带动村民脱贫。

第八集,贵州苗族村寨,华润帮助规划,盖新房,建基础设施,附近有温泉,做乡村旅游,解决当地就业,也减少了留守老人儿童,甚至老年人都能做民族工艺赚钱。

企业扶贫。

第九集,云南孟连,地少传统种茶种甘蔗收入低,佤族叶萍带领种咖啡脱贫,种出全国冠军,让女性村民能自己赚钱自己花,极大提升了当地女性地位。

第十集,四川理塘,开发旅游业脱贫,靠网红丁真爆火。

第十一集,四川甘孜,开发旅游业,出现网红局长等。

在解决路水电网的基础上。

最后一集,广西乍洞村,也是令人感动,拍摄的时候也是谢万举当值的最后一天,送别的老人也都哭了,洋助理尼克放弃本可以非常舒适的退休生活,为中国一个极其偏僻极其贫困的村庄脱贫奉献了好几年,这两人为乍洞村脱贫弄产业修路贡献巨大。

 4 ) 没有惊艳的一面

首先是片名,相信大家也是懂得是双关,无穷之路,字面是说没有贫穷之地,还有应该就是延伸出来的,致富之路的无穷无尽。

地点的选择是精心选择过的多样化。

西部各地依据自身特点的特色脱贫路:生态脱贫、生活脱贫、生存脱贫等。

当然最为艰苦的是生存脱贫,这边的扶智之路也最为吃力。

国家在这些地方的脱贫路上花了大力气,金钱、干部、技术、人员和政策等各种往这边来砸,结果终究是好的。

难忘的是,西南重男轻女的边陲小镇走出的咖啡致富路,女主人那自信的眼神,风餐露宿的外貌下这份自信更是增添了些知性。

难忘的是,宁夏前后不同的生态环境,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为的力量。

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基建的手臂也触及到了贵州等地,让这些地方不再危险渡江,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了,基础设施上去了,财富才会过来,日子才会蒸蒸日上。

知道国家在这方面花了大力气,大概也知道这纪录片是给香港市民的知识普及,也正是因为这原因,主旋律偏强,仿佛是披着羊皮的狼,换汤不换药,没有让人看到惊艳的一面,看到最后几集已经腻了,不用看就知道大概讲市什么的千篇一律,没有讲到不为人知的一面,当然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才有感动中国的获得。

 5 ) 敢叫日月换青天

一天看完了,意犹未尽。

贝儿和她的团队实地探访坐落在大江南北的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村脱贫攻坚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山海情”故事,都有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的心血与付出。

每个村庄的脱贫方式五花八门,不过都是先建设基建,要致富先修路是永恒的真理。

省份对口帮扶贫困市;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村;扶贫干部利用互联网模式致富等,这些脱贫方式实实在在帮助了村民们过上温饱不愁甚至还有富余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主题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从单一的物质脱贫到教育脱贫再到精神脱贫都讲到了,从悬崖村给予安置房到贵州贫困村让留守儿童返校学技术再到云南孟连叶萍女士女性意识觉醒,谋求自己的事业,走出自己的“咖啡人生”,率领全村靠种咖啡致富。

这部片子真的就是记录,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遮掩贫困,记录了宁海固从飞沙走石狂风虐的戈壁滩变成沃野千里绿意盎然的葡萄园,从贫困的最初模样质变到现代社会,宛如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化之大,令人振奋令人惊叹!

贝儿这个主持人既是个社牛又是个共情能力强的人,又能妙语连珠升华每集的主题,最佳主持人实至名归,期待第二季!

她没到一处都会体验贫困村村民以前的生活,爬天梯、溜索道、摸蚕等,这些令人胆颤的经历她若无其事地体验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这部片子的背景音乐太棒了,音色多变又清脆。

何其有幸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希望有更多的人脱贫;更希望这些已脱贫的村庄;不会返贫。

 6 ) 希望国内综艺少拍点明星

这样的纪录片,原来出自最爱的TVB之手,小团队小制作,但是脚本和维度让人感觉清晰,从之前的贫困🆚扶贫后的改变。

耳目一新、主持人的功底和素养感觉都💯,希望央妈给类似这类的节目多来点经费,tvb yyds感觉今年的心中第一有了,在某埋上看的,如果画质能更加清晰一点就好了,豆瓣的第一个点评献给它了,值得一个五星在我心中

 7 ) 路漫漫其修远兮,拼搏奋斗以脱贫

在过去两年里,关于全面脱贫的相关新闻报道、实践学习已经参加了很多,虽然也为那些惊人的发展数据骄傲,也因一些扶贫干部的事迹感动,但对于脱贫者的生活始终少了一些真实的体会。

这种疏离感使我始终难以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要为了贫困人口投入不计其数的金钱和人力,为什么扶贫干部们要坚持扎根农村,赔上自己的大好年华乃至生命?

但随着贝儿的脚步,我看到恶劣的环境是如何扼杀人们追求幸福的期待,而出身贫困地区的人们又如何为了幸福拼搏努力,我想这就是扶贫的意义所在。

跨越出身、种族、性别,追求生活的幸福满足和精神的自由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命题,即使是山深处直过民族的孩子,亦应当有机会认识世界,学一门技术,不去向老天爷讨饭吃。

贫困的原因大多相似,都是因为不宜居或不开放的自然生存环境,脱贫的道路各有各的不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等等。

贫困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影响了生态改造、技术教育、女性权益等方方面面。

贫穷的是物质财富,困住的是千千万万人生命发展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我认为这部脱贫纪录片尤其好的地方,它始终着眼于“人”,镜头以一种极为细腻的手法捕捉了人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希望与热切,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所共有,也因此能让观众深深共情。

渺小而平凡的人,于一无所有的低谷发出生的呐喊,向看似不可打败的命运扔去战书,在一次又一次直面困难时直着不服输的脊梁,人性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这个励志故事让人没法不动容。

 8 ) 若你迷茫,它会给你方向

断断续续终于追完《无穷之路》,这无疑成为新年的第一个收获,片中每个故事都热泪盈眶,每个笑容都令人动容向往。

我想,以后当我迷茫的时候,相信它会指引我探索的方向。

先是四川悬崖村——"天空第一村",从攀爬藤梯到修建钢梯,这条唯一的出路最陡峭的地方甚至有90°,每次的往返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次。

山上缺乏水、电、网,而且爬不了天梯等于上不了学,等到孩子能够自由攀爬,那就已经十一二岁才上一年级,名副其实的靠天吃饭、与世隔绝。

到最后实现的不仅是悬崖村从千米海拔大举搬迁到平原安置房,就连整个凉山州35万村民也被成功安置。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搬迁后的凉山州有了教育、医疗、农业的全套配置,瞬间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只要村民努力,曾经挣钱无门的苦日子就一去不复返。

再是云南孟连,佤族女性地位曾经是那么卑微,吃饭不能上桌,甚至不能够出门。

“想改变一点东西,想令大家知道女人有能力去闯出一片天”是叶姐的原始愿望,她在努力过程中饱受非议诋欺、旁人指指点点。

屋漏偏逢连夜雨,六年的颗粒无收无疑将她推进谷底。

但她依然带着不服气不认输,继续努力学习不放弃,从昔日的女人不能上桌、饱受指点,到如今的屡屡获奖、带领同村脱贫致富,村里女性享受着自己赚钱自己花的快感与满足,真正的树立了女权榜样。

以上仅仅是扶贫路上的一个缩影,片中每一个故事都深入人心,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全力以赴。

谢谢主持人以温情的口吻、轻松幽默而不失代入感地讲述着一幕幕。

《无穷之路》像是给我打开的一扇窗,看到的"生存"、"生活"一词的千百面。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迷茫、失落、无意义,但请看看远处的他们,为了温饱、为了自由、为了自己,都在不懈努力,小小的改变会让他们大大满足。

这让我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深感幸福和满足,降低不切实际的欲望,增加直面生活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不得不感叹,我们最日常、最简单的,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希望秉着爱生活、爱自己的人生态度,所到之处能有光。

 9 ) 《山海情》的故事,在这里延续

作者:Bind 一亿人口,什么概念?

接近俄罗斯、日本,差不多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但在2012年时,我国光贫困人口的数量就有整整1.28亿。

八年时间过去,随着庞大扶贫工程的进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跟随TVB主持人陈贝儿和其团队的脚步,见证这条 「无穷之路」 是如何建成的。

旅程的第一站是被称为「悬崖村」的阿土列尔村,一个因地势险要而闻名全国的贫困村。

其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大多数村子都是因地致贫,而它又是里面最极端的例子。

悬崖村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间平地中,与平原低地相比可谓是「天空之村」。

从前,村民们出村下山,要攀爬接近一千米的悬崖,落后危险的土路和藤梯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因为近乎与世隔绝,村民也就没有什么收入。

平日里如果种些普通粮食背到山下卖,微薄的利润和上山下山的劳力根本不成正比。

更惨的是要被人发现是阿土列尔人,那价格还会被打压,总不能再背回山上吧。

自给自足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年轻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去城里打工赚钱。

年龄大了的父辈因为腿脚不便不能下山,留守老人就逐渐成了村子里的普遍现象。

针对这样一个贫困村,扶贫书记帕查有格决定先从生产、网络等方面入手。

2016年时,村子里通上了自来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种植油橄榄、三七苗木。

同时连通4G网络,让从前消息闭塞的村民开始通过手机、电脑、电视与世界交流。

网络的普及带动了当地网红旅游业的发展,擅长爬梯的某色拉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年轻人用直播平台向网友展示本地的自然风光,让悬崖村一跃成为旅游景点,还开了民宿旅店。

当然,最基础的修路是扶贫工程里的重中之重。

对悬崖村来说,是修钢梯。

1500根钢管,约1000级台阶的钢梯,为悬崖村打通了去往外界的新路。

但归根结底,悬崖村还是那个悬崖村,不论是上学还是务工都有千米海拔的障碍。

为了真实感受村民的生活,陈贝儿一行人选择身体力行地爬一次钢梯。

什么感受呢?

一眼看不到头的漫长苦熬,最陡的地方甚至有90度,又累又惊,加上千米钢梯中间没有厕所,爬了六个多小时的团队里有人都穿上了纸尿裤。

所以钢梯虽好,但仍是挡在扶贫前的一块大石头,让阿土列尔摘不下悬崖村的名字。

既然基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就来个最「治本」的法子——易地扶贫搬迁。

2020年5月,悬崖村村民集中搬到了县城里新建的现代社区,并只需缴纳一万元。

配套的教育、医疗设施,提供工作的现代农业园区,一步到位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历时8年,从兴修基建到易地搬迁,悬崖村走完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下一站,发生在与四川紧挨着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故事。

关于这里几十年的贫困历史,当地人说不完讲不完的必然是切断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怒江。

汹涌的江水,巨大的跨度,想要前往对岸,人们只能依赖那看上去十分简易的溜索。

绑好带子挂上铁钩,当地人横跨怒江的出行方法仿佛一场危险的极限运动。

「滑索医生」邓前堆有时一天要过江四五次,曾经因为溜索故障还撞伤了膝盖。

撞伤还是小事,小小的溜索带人载货这么多年,被怒江吞噬的生命也不在少数。

虽然溜索勉强改善着居民的生活,怒江却依然无情地把他们按在了贫困之中。

时间来到2016年,投资14.5亿的77个「溜索改桥项目」开始实施。

被称为「亚洲第一高溜」、全长470米的金沙江溜索从出行工具变成了旅游项目,而怒江溜索也就此成为了历史,当地居民全面进入了「大桥时代」。

不过溜索并没有彻底消失,从江上到山间,它们完成了「下岗再就业」。

新兴的草果种植业,为人们带来丰厚报酬的同时,从山上背下草果又成了难题。

从山间拉一条钢索,让一袋袋草果顺势而下,当地人巧妙地发挥了他们的溜索经验。

为了进一步脱贫致富,教育行业也不能落下。

兴办学校,保证小学入学率,同时发展专业教育,让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技之长。

同样从基建开始,到为下一代人铺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顺利摘掉了自己的贫困帽。

这部陈贝儿主持、TVB出品、豆瓣9.6分的《无穷之路》无疑是今年最佳国产纪录片之一。

虽然制作团队来自香港,是第一次接触内地贫困地区,人员也只有五人,但他们却用镜头记录下大陆扶贫中真实的一面。

尤其是悬崖村在易地搬迁后,团队还特意进行了回访,拍摄了某色拉博幸福的新生活。

和客人一样与当地人亲切交流,主动尝试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陈贝儿在片中的表现格外出彩。

花六小时爬上千米钢梯,挂上溜索滑过怒江,有勇气又毫不做作。

当她听到邓前堆医生坚持自己对师傅的誓言,留守农村行医三十几年时,哽咽的声音背后是宝贵的真情实感。

内容真实,主持人真挚,该纪录片的标题「无穷之路」也破有深意。

结合扶贫主题,「无穷之路」指的当然是没有贫穷,也就是消除贫困的道路,而只看它的本意,扶贫工程确实还有最后一段路需要走。

九月初,国务院督查组曝光了贵州纳雍的扶贫农业园荒废五年之久,专项资金862万去向不明,57万元土地流转金拖欠不发,扶贫成了一纸空文。

上半年,央视报道洛南扶贫造假——五保户安置点荒废,村民喝不上自来水,当地工作人员抢夺记者手机……扶贫是好,但必须落实到最后一步,扶贫才能真正地惠及百姓、造福百姓。

目前《无穷之路》还未播出完毕,后面几集里陈贝儿还会前往四川理塘采访丁真。

安利观众开追的同时,也希望未来TVB能带来更多这样的优质纪录片。

 10 ) “直过民族”

印象最深是怒江那集,就像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世界,他们没有时间概念,谈及生日,他们会说“我从雷雨中出生,在湍流中长大”,他们的时间是自然。

“直过民族”女性的唯一命运是嫁人,存续民族血脉。

对于“直过民族”的子民来说,文字、时间、卫生等我们习以为常的现代化概念在他们眼中无异于马孔多村民见到的第一块冰。

现代化永远是一柄双刃剑,许多我们所谓之日常概念都是历史的产物。

现代人惯于盲视,人文社科知识分子只会满嘴“国家机器”,只会跟着域外的脚步咿呀着“capital control”“idealism control”。

他们看不见“直过民族”早已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命运,他们看不见如果“直过民族”真的去遵循他们创造的那套自由话语去生活,他们的命运只有迅速消亡。

究其根本,知识分子大概从来没想过,从来被自己视若神明的某些文化概念,只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便利而已。

“情动事实”——德勒兹说,它自己生产自己的客体,它为自己赋因。

今天,“直过民族”的一名女性离开自然,进入现代社会,她迈入了所谓的“国家机器”中,她再也不能贴近曾经的山林。

她被“禁锢”在现代时间里,知道了何时起床,何时睡眠。

她有了“卫生”概念,于是她不得不频繁洗手,并尽量保证自己的牙是白色的。

这样看,“直过民族”大概很悲惨。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度福柯化的“规训社会”语境中,她却发出了最振聋发聩的声音:“嫁人嘛,以后再说”。

再一次,现代人自己生产了自己的暴力,并扇了自己一巴掌。

而现代性的性别,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PS:陈贝儿简直是太亲切了!

《无穷之路》短评

感动

6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力荐

节目很震撼,真实有诚意,主持和团队很拼。当你觉得tvb不行了的时候,总是来那么一下让你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9分钟前
  • 波拉利斯
  • 力荐

无穷之路在制作上算不得特别精良 国内的一些纪录片比它的视角更加全面 也更深入 本片只是零散的记录下了几个点 但这部纪录片由于是香港人创作的 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跟国内那些主旋律纪录片还是有很大区别 这才是让这部纪录片最出彩的地方 本片看到了一些不那么光辉 甚至可以说是阴暗面的角度 并且秉持了一种实用主义 物质至上的态度 反而更加凸显我国扶贫工作的成果 以及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本片特别关注了少数民族脱贫经历以及一些女性的脱贫致富 真正体现出了少数族群权利与女权主义的价值 比许多空喊口号的要更具有参考意义

13分钟前
  • Mosquito史歌
  • 推荐

女主持真敬业 但是内容来讲 仅是展现了扶贫好的一面 那些我们真的下到贫困县了解到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只字未提

16分钟前
  • DSi
  • 还行

难得的是从香港的角度看内地的视角,还有陈贝儿的真挚,但纪录片本身就内容和深度而言都不算特别精彩。

17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因为是hk拍的 所以更被推荐吧 还行 贝儿主持的挺好的 推荐粤语版

18分钟前
  • 猜猜我是谁
  • 还行

4.5。实在太感触了,前两集有点震撼,易地搬迁计划,看到这里已经无比惊讶。这么大型的工程还是做下来了……「无穷之路」这标题真是贴切,消灭贫穷,未来无穷。

19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主持人➕团队厉害,但是内容就浅一点

23分钟前
  • 锵锵酱可爱多
  • 还行

纪录片不是应该不带立场,不带感情的记录真实么?本系列片的切入点不错,但是加入了过多的感情色彩渲染,加上华润集团投资的扶持,有沦为宣传之嫌,所以我觉得对不起9.5这么高的分,抱歉了。

24分钟前
  • YON2020
  • 较差

这种节目才应该多上热搜,多多宣传啊,看到国家为扶贫搬迁投入的数字,真是惊呆了。只需要象征性的交一万块,就可以住上精装修且家电齐全的大房子,这对山村里的人来说,想都不敢想吧。非常感谢TVB的团队,真的非常非常辛苦。10分。

27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力荐

刚看第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纪录片已经失去了调查纪实的作用了…过多的话不便多说!

29分钟前
  • 蓝闪闪与黄上上
  • 很差

每一集都是一个套路的

31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真的很好很好很好 主要是这个态度真的很好 主持人也让人很舒服看到牺牲的扶贫干部要用千来计数真的有点绷不住了我想的是 做领导真的要好清醒通透 这样一个扶贫的大计划 我是根本无法想象怎么开展下来的 最后一集的外国友人说 只有中国的扶贫不是只给你钱 而是让你有产业 这样才能给未来创造希望 山海情原型那里 带着村民走出去开荒的大哥 也说新地方也苦 甚至更苦 但是是有希望的苦 留在那里 是没有希望的无穷无尽的苦还印象深的是做咖啡的山村姐姐 说自己之所以这样也是为了村里的女人 有地位 有自己的事业 不会因为抛头露面就被指指点点 真的感动 那么多年的失败和没有收获 都只是让她更加追求品质 真的牛 有韧劲的人最牛

32分钟前
  • 张胖明
  • 力荐

追到第十集了,真的好棒啊拍的!待我写个长评!还有我好喜欢贝儿!

33分钟前
  • 於野Yuye
  • 力荐

好喜欢陈贝儿的性格,大大方方有亲和力,港女哈哈,这样跑来跑去的工作好有趣哇

37分钟前
  • 我是一个啦啦啦
  • 推荐

记叙还不错的政宣片,虽然有的画面还是感觉出摆拍的厉害

40分钟前
  • Love晴ル
  • 还行

有些话有粤语说出来确实好听一些。

41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还行

有点太宣传片以至于中段几乎没坚持下来,但最后一集真的动人

42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还行

很可以,这个主持人很不错

44分钟前
  • 小飞侠
  • 推荐

小姐姐好活泼开朗啊,虽然是扶贫但看的时候觉得被注入了活力!

47分钟前
  • 甜瓜不是甜瓜啦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