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少年成长中必经对于自身存在和生命意义的追问。
每一个人类,每一个思维,都曾问过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上帝之手把神经系统造的太过美妙,它的成品甚至会自省。
而这个关于生命的问题超越了人类的存在,科学家哲学家终其一生追寻不到答案,所以大多数的人选择抛之脑后继续庸碌的生活。
而那种仿佛一个人站在旷野里,脚下只有苍茫大地抬头只有无际天空的感觉是作为无法感知其它智慧存在的孤独的人类的一种原始恐惧。
很多媒体都把这部宫崎吾郎的处女作描述成对其父亲的影射。
可是吾郎君在这部电影里做的只是把他的成长展现给我们,告诉我们他对上面那个问题的回答。
公子很有诚意的讲着一个故事可是听众是为其父而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瑕疵就是亚刃或者黎巴嫩的重新振作,太突兀而无力。
但是,这也许是宫崎吾郎的善举,他为观众省略了多少他在黑暗中的挣扎,他战胜所谓忧郁症的过程不必赘述因为他最终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解答。
宫崎公子不比其父之处在于当时没有掌控一部电影长片的经验,作品中没有一个人物有特别突出的魅力就像他们的脸一样,公子也没有迎合消费者口味的经验或者说他的风格还没有让消费者接受。
而且电影整体来看有些散乱,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有很多故事线,但最终结束的却是很不明显的那一条。
我觉得因为电影就是宫崎吾郎的人生投射吧,一个人回看自己的人生,总是有种不知从何说起的迷茫,因为这是自己的生命,每一分钟都有意义。
总之诚意五星,技术四星。
那么吾郎君的答案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怕死,追求永生不可理喻。
可是不用等到死亡的那一刻来临,当我看到蜘蛛死前那个干尸样并想到有一天我也会那样的时候,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年华老去,死亡意味着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会离开我们,很多人最先接受不了的应该是就是容貌的消逝吧,不过还有更可怕的呢。
《银翼杀手》里复制人Batty死前淡淡说到:“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我们死后,所有过往的欢笑、眼泪、成就都会随着大脑的腐烂而消失,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所想都会如雨中的眼泪一样消失了无痕。
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呢?
不是说人类这个物种存在的意义而是我作为我这个人而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既然都会消失,那为什么要教会我如何欢笑如何哭泣呢,最重要的是我为什么要存在呢?
宫崎吾郎的答案也是我的答案。
我存在因为某些人存在。
纵使我会老去,我会死去,但是在那些人的记忆里我一如初见般鲜活。
我的欢笑,我的眼泪都会被他们所珍藏。
或许他们记忆里的我并不是全部的我,但是我的存在、我的生命有了价值。
那些人死去以后,一小部分的我还得以在他们存在的意义里留存,生命就是这样以影响的方式延续,微观到基因,宏观到生命。
不光是群居的人类,就算是独居的其它生物,也在与环境的交互影响里具备着每个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
很简单的道理,伟人曾经的存在被一卷卷的文字或者影像资料所保存,我们的相对平凡的存在,则被一个或几个重要的人以记忆的方式所保存。
我的存在在那些人的存在那里找到了意义。
很遗憾,这样一部掏心掏肺的成长史诗被媒体给耽误了。
站在苍茫的大地上,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和悲凉的风笛,孤独的少年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父亲也好,忧郁症也好,都是心上沉重的压力。
然后,山坡上忽然出现了一群人,有手持魔杖的大法师,有温柔的母亲般的存在,还有一个沉静的少女。。。
少年最终拔出了剑,宫崎吾郎找到了答案,原书作者一阵气喘。
终于一睹了传说中的《地海传奇/战记》。
据说此原著是与指环王,纳尼亚传奇其名的魔幻小说,在泛英文国家很受欢迎。
没有看过原著,对这部动画充满了期待,一是因为吉卜力工作室的精品作风,二是好奇日本人眼里的奇幻能怎样通过动画形式演绎出来。
然后看到监督的名字不是宫崎骏,而是宫崎吾郎。
何许人?
原来是宫崎骏之子,心想这么一部重量级题材老子都不亲自上阵而是交给儿子去操刀,那此人必定了得。
满心欢喜。
结果大失所望,非但没有体验到这部“非典型魔幻”的魔幻大作,而且还完全不知道该它到底在说些什么。
第一,结构松散。
完全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把故事线串联起来的,感觉故事就是从一座王宫=》沙漠=》城市=》农田小屋=》破城堡。
其中最多的场景就是农田小屋与城堡。
本来一部可以气势辉煌的故事,就在这两个狭窄拥挤的地方开始与收尾,其他的场景一笔带过,与开篇交代的战争瘟疫,末日浩劫一点边都不沾,看起来就是两个故事。
第二,疑点重重。
很多该交代的根本没有交代,比如开场几分钟王子就把他老子砍了,这个情节一点铺垫都没有,而且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交代原因。
由于男猪脚的一脸正剧像,我还曾猜测是不是国王本身被邪灵附体了什么的这样荒谬想法。
后来其曰“因为我害怕”我彻底晕倒。
第三,人物虚脱。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极其弱,为什么雀鹰与男猪脚一见面就如故了,男猪脚与女猪脚不知道怎么就成冤家,又不知道怎么就聚头了。
在前面女猪脚还藐视男猪脚不珍惜生命,后面听到男猪脚说杀他父亲的原因是“害怕“时,女猪脚一脸镇定的安慰男猪脚没事,我那个汗啊。
两个人的感情无铺垫,无基础。
对白苍白无力。
反派的设计也是无力,感觉就像突然出现的大坏蛋来满足剧情需要的,话又说回来,这部动画有剧情么?
第四,无中心。
整部片子完了我都不知道监督想表达什么,爱情、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
遗憾,我都没有看见,倒是看到环保片(雀鹰告诉男猪脚世界和谐平衡一幕),禁毒宣传片(毒贩向男猪脚兜售被雀鹰阻止),爱国主义教育片(参见男猪脚女猪脚你耕地来我织布一段,套用豆瓣某人语是地海版南泥湾^_^笑喷)。
第五,无高潮。
恩没有发现该片的高潮,或是全篇皆是高潮?
囧。
写的同时看了看豆瓣的评论,上面骂声一片,偶有赞声,也只是说OST不错。
可惜了这个好题材。
地海传奇,只看见地海,没看见传奇。
很多片段都会让人想起宫崎骏的《风之谷》(沙漠、雀鹰的出现)、《天空之城》(蜘蛛大人和狡兔的人设)、甚至是《千与千寻》(比如瑟鲁爬城墙、上楼梯那会)。
可能是我比较笨,感觉电影开始的很多悬念,到结尾都没有得到解答。
莫名其妙的没有来由的龙,也许就是为了应雀鹰看到瑟鲁时惊讶地说:这个女孩不会是……原来就是一条龙。
难倒是影片开始时打架的两条龙中的一条?
可是它们为什么要打架呢?
黎白南为什么突然变阴郁了?
捅他爸时我还以为他爸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心里还纳闷没看出这人是昏君来呀……景色确实很漂亮,坏人确实很猥亵,结局的蜘蛛大人有点恶搞,跟整个片子不搭调。
总之是开始看的时候兴致勃勃,到了最后草草收场的感觉。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因着对于宫崎骏老爷子的喜爱所以爱屋及乌特地慕名前来观看此片。
但是宫崎公子毕竟年轻力有不逮,难免被说成辱没了父亲的名声砸了吉卜力的招牌。
片名为地海战记,不可谓不恢弘,但是这整部剧却着实无缘配得恢弘二字,地海战记算不上,也就是个王子斗恶巫师的三流剧情,地海的广阔没体现出来,战记的壮烈也看不到。
由于满携着期望而来,所以大失所望剧中各种硬伤时不时让人想吐槽为快。
1.情节推进节奏拖沓,节奏感是很重要的事情,节奏不对,很容易让观众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地方丧失掉兴趣,在不知所云中产生反感。
在亚刃在屋后去找恬娜回来吃饭的时候,恬娜在那唱了三分钟的歌,好听是好听啊,没准算得上此片最大的亮点,但是跟剧情的发展很难匹配上啊。
2.各种小枝节初看以为是伏笔能在最后画龙点睛,看完才知是笔误实乃画蛇添足。
譬如,贩卖毒品的老太婆那一出到底讲的是什么,跟该片主旨有何干系,当我看到后面蜘蛛给亚刃喝那杯黑色不知名液体的时候说喝了之后能让你平静,我就想起一开始老太婆给亚刃药丸的时候说吃了能感觉很幸福,当时还想难道是类似的东西,但是后面的剧情发展证实了这两处无丝毫联系。
3.好多情节太过突兀,生硬。
当初亚刃为何刺杀父亲,这一直是一个谜,剧中一直也没给出很具体的解释。
当宫女们向国王禀报王子不见了的时候,王后突然出现说不要用这种小事来劳烦国王,神情淡定自若城府很深的样子,我还猜想难道刺杀国王是王后幕后操控的,要不然一个年纪尚小的小孩怎么能生出行刺父亲的心思。
到最后发现这个最初看以为很有戏的王后一直就没露面了。
这个刺杀父亲的举动确实逻辑硬伤,到最后只好自我催眠说是王子的心理问题导致的,但是实难服众。
还有最后恬娜化身为龙也显得突兀至极啊,本以为最后亚刃会和蜘蛛大战三百回合呢,结果剧情开挂,让人眼睛亮瞎。
4.此片到底讲的是个什么主旨,想传达的是什么思想有点不太集中,用小学生写作文的说法就是没有中心思想。
我们不妨给它捋一捋看,一开始说的气势澎湃的平衡思想,咋看很高大上,可是后面却丢掉了。
到最后又扯上生死观,其实生死观跟平衡是能放在一起讨论的,只是该片缺乏引导,有着细节处理不够圆融。
我倒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如果在此剧加强一个画外音,可以一以贯之的陈述出导演想通过该片传达的统一的思想应该也挺不错的,更何况这个方法还可以化解之前的几个问题,在交代不明白的地方加上画外音以解释和渲染,剧情会得到更好的推进。
或许那些看过地海传说那几本小说的人看这部剧能有更明晰的思路,但是电影一旦独立开来却无法自圆其说实在不应该。
我后面去网上大致了解了一下这部小说的内容,发现此片居然是想把这好几本小说都揉杂进去。
这么做确实难度很大,让我不禁又重新审视起这部电影,其实还是能看得出来宫崎公子的野心和努力的,于是便对此片又产生了一丝同情,本来准备给两星的现在升级为三星。
电影《地海传奇》就很烂,后来得知动画版《地海》也不尽如人意,看了个简介,又看了勒奎恩的评论,也就知道了个大概。
但是,说实话,没想到真的比较差,已经不仅仅是没有“自己的特色”或者什么,而是显得太没才气了。
应该说《地海传奇》是不好改编的,因此才会大家都抢着要改编权,又都没编出个什么名堂。
作者大段大段地叙述自己的思想,而人物常常陷入无所事事中。
除了第一个故事里杰德的日子还算过的充实(不停逃避黑暗的追击),第二个故事中《古墓》中泰娜就度过了漫长的,沉闷的,当无聊的最高女祭司的生活。
第三部,按说也是动画片的主体,更加是杰德带着阿仁在世界各地漫无目的地追寻,阿仁不知道杰德在找什么,杰德说我是在跟着你走……绕来绕去最后我也没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走到天涯海角,还走错了方向的样子。
不过最后一段杰德在生死之界阻止光明的流失,和阿仁的转变,还是表现了很多作者的功力。
第四部则大段大段描写泰纳不当女祭司,也不学魔法,改当农夫的妻子,而且孀居了的生活,个人特别喜欢这一段,因为能完全落入作者所设定的一个古老的农业社会生活里,这正是奇幻小说的迷人之处,会让人真实地感到,这就是地海的世界。
但我还是承认,这一段同样不适合改编,因为严重缺乏视觉上的吸引力。
大概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宫崎吾郎选择的是四拼一,把所有的情节进行切割,变换,移植,组合……那么结果呢。
当然就是四不象了。
既不是厄苏拉的《地海》,甚至也不是一部吉卜力动画。
如果是厄苏拉的《地海》,那么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战胜邪恶巫师这么简单,浅俗的故事。
可以说《地海》所有的思想,这个片子都取之皮毛,精魄全无。
如果是吉卜力的动画,它应该做得更精致一些。
单看那首好听的《Terru之歌》,当他出现时,声音很美,画面也不错,但就是完全无法融合在一起,瑟鲁的口型和动作神态完全都对不上。
因此丝毫感觉不出是瑟鲁在唱歌,唱歌的是瑟鲁。
相较之当年的《侧耳倾听》和《大提琴手哥修》,其中人物在拉琴时的手指和运弓动作都是完全写实的,因此和音乐的起伏配合的天衣无缝。
这份功力,难道已经丧失了吗?
也不能说《地海战记》没有任何优点,至少那首歌确实非常美,是全片中最能让人联想到地海世界的。
作画上也大体保持了吉卜力动画的特色,虽然没有突破。
只不过,顶着吉卜力和厄苏拉的两大盛名,宫崎吾郎的表现确实让人失望。
难免更怀念过世的近藤喜文,据说他也曾是理想的接班人。
之前看過國際台播的地海傳說外國電視電影,對地海的故事背景有了小小認識,不過該電視電影以第一及二本小為藍本,在這裏不多提了。
以跟魔戒、納尼亞傳奇齊名的魔幻小說,地海的故事其實幾吸引,不過落在宮崎公子手上,似乎浪費了,難怪地海傳說原作者在她的網頁對其破口大罵。
入場之前都沒有抱任何期待了,因為網上一眾對其評價之低,前所未見。
不過,估不到結果比沒期望的預期還差,實在好惡頂。
宮崎公子終究也不是動畫界出身,外行人當這套動畫的導演實在很勉強。
這套動畫的故事劇情發展像東拉西扯般拼拼貼貼,無甚連貫及一截一截般,非常鬆散。
看了還不到半小時,已覺得渡日如年。
故事其實沒有太多人物,卻連這班人物的關係發展或背景闡釋也乏善可陳。
為何主角亞倫感覺不安就要去行刺自己老爹?
路上遇到雀鷹問也不見兩句就情同父子?
這種種都令觀眾難以投入。
真不知道宮崎公子是否照將書中的章節直接改為動畫便算?
有幾幕非常突兀的情節不能不提。
其一在城中不知何由無故出現一個毒品販子,與之前劇情毫無關連,好像為宣傳禁毒訊息而出現,簡直嚇死人。
另一處在亞倫救蒂露時蒂露無端端鬧亞倫不愛惜自己生命,前文後理缺乏解釋,異常莫名其妙。
片尾蜘蛛變了Q版般呻吟令觀眾個個捧腹大笑。
最最最突兀的是蒂露之歌那一幕。
原來在官網初聽到蒂露之歌時,覺得這首歌無比動聽,歌詞亦有深意,但在戲中的出現,是無原無故,無之前的劇情牽引,純粹突然蒂露想唱歌般就奏起了蒂露之歌,清唱足還要差不多三分鐘。
這個時候,戲院忍受了成個小時的群眾開始「開汽水」了,起碼有五、六人於這一幕忍受不了起身出場。
原來在官網所聽所期待的,到這一刻我極想當無睇過這一幕,只聽CD加自己幻想可能還會感受到這歌的味道。
本片唯一可取,可以算是開場那幅龍牆畫及亞倫兩個人格中影的設定(有點想起雀鷹的身世),看完這套片只會令你想快些看回原著。
總括一句,宮崎公子還是當回老本行吧。
他攪的宮崎駿博物館的確是非常好的,至於動畫都是留回給專業人士吧。
到底是否宮崎駿明知這回出問題,推自己個仔來當戰靶?
原文:http://tabitha.i-kiki.com
近几天看了地海传说的中文版,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想看这部电影的冲动。
虽然知道评分不高,但毕竟是由小说改编的,希望不会差太远。
可是,几十分钟看下来,便明白了为何原作者会不满,为何宫崎骏先生在观影时会离场。
这不是强调一体至衡的地海。
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人,这也许是个不错的故事,可是它注定成不了小说那般的经典。
开头就让我失望了。
亚伦谋杀了父亲。
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必要,文中的亚伦是被格得折服了的甘愿放弃王子身份而去流浪的少年,他的心中也曾产生黑暗,但那是被旅途的漫长艰辛折磨出的疲惫与不信任。
黑影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以这种方式。
亚伦不是这么脆弱的人。
接下来是卖布的女人。
她曾经是女巫,竟然说出堂堂魔法师如何会没有家眷这种话。
编剧并不熟悉地海的设定。
柔克的法师对自己设置了束缚咒,因此不会有男女之间的欲望也不可能有家室。
接下来瑟鲁出现了。
莫名其妙的。
一半脸上受过伤的女孩子,就那么乱七八糟的被亚伦救了,然后再消失。
于是可以预料到,接下来恬娜也被安进了这个故事里。
本应穿梭在各个岛屿的格得和亚伦留在了恬娜的农场里做工,敌对的法师也变成了女人。
我没有再看下去,也永远丧失了看这部电影的欲望。
期待愈高,失望也就愈深。
只能盼望有哪位熟读原著、深谙地海精神的导演将这故事忠实的还原,搬上荧幕,呈献给观众值得爱的格得和亚伦。
冲着宫崎老爷子的面子,看了宫崎公子这部动画,感觉颇不爽。
剧情介绍的并不完整,很多地方都比较蹊跷,比如上来王子就把国王杀掉,然后逃跑什么也没介绍剧情就发展下去,之后越来越多的类似的奇怪之处,这里不再多说,反正我看了一遍有很多情节都是看不懂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个情节,通篇没有什么令人看了感动,或者幽默的部分。
老爷子的动画的剧情就鲜明很多,虽然有些地方也有稍许奇怪,不过那些情节也是有“包袱”在里边,并且剧情中穿插着幽默的成分。
出现的人物虽然很少,但是并没有刻画出他们的性格,而且有明显的脸谱化趋势,好人都是一脸正直,方脸阔口,而坏人都是佝偻的身子,并且坏人从头到尾就是一样的嘴脸,没什么变化。
老爷子的动画变数就很多(其实也都能猜到了)坏人其实也不那么坏,好人也并不是那么好,谁都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某些举动,而且老爷子动画中出现的人物一般很多,而且人物内心都刻画得很细腻,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天空之城》中的那些海盗,上来穷凶极恶,后来却变成了主人公的朋友。
画风紧随老爷子的诸多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宫崎家的作品,人(东方的人),龙(竟然是西方的龙)。
风景的刻画也并不细腻(宫崎本来就是靠内心刻画来吸引观众,并不是靠那些风景画)。
音乐,由于动画做的太差,导致并没有仔细听音乐,不多评价,特别是中间穿插的那个脸上由疤的姑娘清唱的那首歌,听得我极为不爽,因为太突兀……一个人在大野地里唱歌,一唱3分钟,旁边一个人傻站着听。
反正我觉得太奇怪了。
传说公子做这部片的时候,宫崎老爷曾策划吉卜力工作室的人罢工。
当时心想,这老爷子脾气也忒大了吧,好歹是自己儿子啊,总该辅佐辅佐吧。
看完之后我明白了。
难怪。
宫崎公子野心有点大,选了那么一部鸿篇巨制的魔幻来拍成115分钟的动画,结果弄得整部片子没有重点,到处都是断头路。
比如你国王被儿子弄死了咋就没后文了喃?
那么大一国家,那么一国王,开篇出来偷了个影,然后就没了。
然后,那人和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平衡地相处着又怎么被破坏了呢?
还有,脸上有疤的小妹儿,你怎么是龙呢?
虽然你把真名告诉哥的时候哥猜到了,但你还是得给哥解释解释吧……再有了,一直都说平衡、平衡,世界的平衡,怎么到后来,突然又说人要珍惜生命。
说直白点,你的中心思想是嘛?
我承认在看这一段升华主题的时候还是很触动,但是、但是,这平白无故的,是怎么来的呢。
虽然看得出来宫崎公子很努力,想做一部史诗般的动画,想拼命超过他爹,但我还是只能很遗憾地说:这片子什么都想表达,结果,什么都没表达清楚。
宫崎公子就像那位王子一样,生活在他爹的阴影里。
伟大的宫崎老爷让他没有自信抬不起头,所以公子总是要反抗。
但伟大的老爷毕竟是伟大的老爷。
虽然这片子从头到尾都透出一股激烈地反抗劲,感觉宫崎公子就是想要跟自己骨子里遗传的他爹的气质反抗,但片里还是有很多宫崎骏的影子。
龙让我想起了《千与千寻》里的白龙,老女巫后来一直说“不要死、不要死”的调调想无脸男,她可以变成深蓝色泥浆这点像《幽灵公主》。
不同的是,宫崎骏的动画通常没有完全的反派,看完总是感觉很温馨、很温暖。
宫崎吾朗呢,感觉就是年轻人还没活通透,情绪外露且极端,所以传达不出那份平和温暖。
吾郎要想冲破老爷的阴影脱颖而出,还尚须努力啊!
P.S. 1. 手嶌葵的声音确实非常好听。
2. 吾郎给手嶌葵写了一首《旅人》,词写得非常好,可见是虎父无犬子,只是前途尚未明了。
除了那首歌还不错,除了背景的墙和光线不错,就乏善可陈了。
眼泪是灰的,宝剑是灰的,龙是灰的,,,没有色彩的动画片呀。
小姑娘的配音非专业级别。
小伙子的面容十分可怕。
建议——不要看某人说:宫崎竣怎么生出这样的儿子
我就是为了看海报上感觉很和谐的那一幕 结果睡了一个小时
看来 虎父不一定有犬子。制作层面没啥大问题,画面美幻、音乐动听,最大的问题出在剧本上,故事混乱,弑父…等情节没合理解释;宫崎骏说看到自己作品的影子也确实如此:亚刃犹如低配版阿西达卡,拉玛和亚克路有相似之处,雀鹰有些像犹巴老师,狡兔则像克罗托瓦,卖假货的“荒地女巫”,卖迷魂丸的“疙瘩和尚”,…… -2013.09.23
那首好听的歌原来是出自这个动画片,很不错,就是感觉宫崎吾朗相交于宫崎骏在人物情感方面的刻画还是差有些,但是风景还是一样的好
恍然发现原来我看过!
一直被众人诟病的点就是没有记忆点
大部分场景都很漂亮……故事有点白,歌声很好听,算是一贯的水准吧。
"因为现在的人不相信魔法只能相信看得见的东西" 这故事里面有非常深的东西。很多镜头是偷懒了,情结也比较凌乱。可以看出创作者的心没有宫崎骏那么明朗,更接近痛苦的王子。hort城很美 是东方的西方 是废弃的东西罗马之都
那歌很好听啊
恩...其实一般拉...感觉前头铺垫的好长
对“影子”设定的交代不清,而Cob-Kumo的具象处理实是不置可否……对原作“拒绝死亡,放弃活着”的说法很是心水……
哲理有余,惊艳不足,何以为生,何以为死,生命不过是个轮回的圈,以死的方式永恒地存在,把自己融入每一个生命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不过就电影本身来说,点子是不错,但是发挥的就比较有限,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了,难道是我老了吗,(捂脸。。。。。
情节太简单了,没有什么深度,小说改成电影的通病,看原著吧
6.0/10 作为宫崎吾朗野心勃勃的动画长片处女作,纵使在当年的票房市场上表现良好,但作品本身的质量其实远未足以成为吉卜力工作室的另一块金字招牌。从作画角度来看,本作以极高的水准延续了“宫崎骏式”宏大奇观的搭建与展示,尤以初见仿欧式古城之景的一刹最为震撼,入微的细节刻画和绚丽却统一的色彩形式仿佛带观众回到了<神隐少女>中的夜夜笙歌与<移动城堡>中的狂欢庆典。然而,咎于剧本设计的残破与漏洞(不知是否为了强化“史诗感”而有意为之),文戏上的薄弱(对白,人物性格,背景设定等皆自成一派)及对于奇幻作品略显致命的,想象力的缺憾,使故事在发展阶段快速失去了引人入胜的能力。于是,纵使满载了观众之于题材与形式的期待,这部新人首作也只能作为“遗憾”而被人不断谈起了吧。
音乐动人。如果哪一天全息技术成熟了,想坐在这样的城墙上看落日。
只是为了目睹一下传说中的垃圾能有多烂,四十分钟就把我看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还有七十多分钟,崩溃,最后五十分钟十倍速快进看完……也怪当年老子放嘴炮把声优都得罪光了,儿子用的配音演员……那棒读声线光用听就能让人性冷淡……
如果限定同一剧本换成他老爹来拍会改善多少?比现在能好点是肯定的,但似乎也好不了太多,硬伤太大了。
准一的声音。。跟王子不像啦。。儿子跟老子的差距啊。。
除了说生命的意义,其他的都没有怎么说明白。
比起爸爸还是嫩了点 感觉过于深沉了 有点矫情
20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