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
在观看《天上的菊美》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思考持续到了影片结束之后很久很久。
生活在城市中,喧嚣、物欲、华服、美食,也许占据了一些人的内心。
而在遥远的青藏高原,菊美多吉,生于斯长于斯,在自己身患高血压、医生建议调离高原工作的情况下,坚守这片土地,坚守内心的信念,为藏区人民谋福利,最后在开了2个村大会、走访了10多户村民后因工作劳累殉职,年仅33岁。
在青藏高原甘孜州,有一片未经开发的土地,没有热水器、人们住在阴冷潮湿的棚子里、没有像样的桥、甚至没有公路和电网。
而在菊美多吉的带领下,这些都发生了改变:公路建起来了,电网拉起来了,桥搭起来了,藏民们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里定居下来,还将安装热水器......每一处都可以见到菊美多吉亲力亲为的身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泥土,都记录下了菊美多吉的辛劳汗水。
“菊美多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坚贞永恒的不变金刚”,的确,工作中他充满激情,群众有困难他总是说“没问题,我帮你解决”,他总是奋战在基层第一线。
他正是这样做的,他做到了。
“群众那里一分钱的小事,在我这里都像金子一样重要”,菊美多吉如是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大如天。
像这样视群众利益为第一位的共产党员干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诠释,是对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
他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留下的脚步,一直引领着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踵武前贤。
“胸怀像草原一样辽阔,忠诚像雪山一样圣洁”,这是对菊美多吉的评价。
我想,菊美多吉所追求的,一定不是浮躁和享乐,他只是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为群众办事,就这么简单。
如果上升到一个高度,我认为应该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必定是充实的,快乐的。
这个平凡的康巴汉子,成为了一座丰碑。
这部电影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上的陈瑾,一身赭红色的衣袍,还以为是与宗教有关的故事。
虽然后来发现是讲述基层干部好人好事的主旋律片子,但是也没有失落失望,因为电影真的不错。
首先是剧本扎实,语言生动,很有当地特色,没有俗套和空泛,后来才知道编剧是藏族人。
再有就是演员表演到位,陈瑾自不必说,主演是一个帅气的藏族小伙,非常写实贴切,其他群众演员也是自然真实,连扮演男主妻子的江疏影也活脱脱一个藏族姑娘。
当然,最让我喜欢的,还是甘孜藏区的壮美景观。
因为去年刚刚去了稻城亚丁,一路上的见闻让我特别难忘,所以剧中的实景拍摄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扑面而来。
五彩的经幡,清澈的河水,辽阔的龙灯大草原,还有一幢幢四四方方的漂亮房子。
记得当时在路上看到那些房子就特别喜欢,剧中对此还专门做了介绍,说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叫做“从牛棚到别墅”。
看着藏区从医疗,住房到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体会到基层党员干部菊美的姐姐觉姆——一位女性出家修行者发自肺腑的赞叹:你们共产党做到的,我们做不到。
菊美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他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
我们要学习菊美多吉,以开阔的胸襟,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
要勤勉尽责,干事如牦牛般有劲。
人生在世,活一日须尽一日之勤;缺少干事奉献的人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人生。
菊美多吉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生的情和爱都播撒在高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值得我们钦佩,他那33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天上的菊美》真实、感人地向我们叙述一名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怎样带领藏区人民改变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
风格质朴充满诗意,向大众展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真实的生活状态。
摆脱了以往简单地突出崇高的“固有模式”,而是在影片情节内容上更加接地气、贴近老百姓,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基层英模“小人物”。
观众看着眼里,感动进心里,菊美作为一名尽职尽责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深入每个人的脑海,让我们对“小人物”又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天上的菊美》讲述了藏族基层干部菊美多吉短暂但感人的一生。
他是川內藏区的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在他心里,像牧民家的牛丢了,为当地修桥补路等都是头等大事。
正是由于过分操劳,他患上了高血压等疾病,但也没有能够耽误他为当地百姓服务,直至他在一次深入牧区的走访后,因突发疾病,在睡梦中去世。
和其他片子不一样,电影中没有刻意制造催人泪下的故事,没有做作的台词与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真实的一件件小事:工作,学习,家人,生活,爱情……让我们看到一个血肉丰满的菊美。
电影中,藏区的风景很美,蓝净的填,皑皑的雪山,无边的高原牧场,雪白的哈达……然而那只是看上去很美,主人公工作的地点,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生存环境恶劣。
高原,让人距离太阳了近了,但距离死亡也近了。
菊美多吉的的无私付出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学习的,他时刻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
菊美同志先进事迹是我们的标杆,我们的镜子,我们的教科书,菊美精神同焦裕禄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做立场坚定、政治过硬的好党员、好干部,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
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豁得出去,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做真情为民、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他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
党员干部要视责任为泰山,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做夙夜在公、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好党员、好干部,以身作则带领龙泉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习他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
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做坚持原则、秉公用权、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天上的菊美》,电影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做作的表演,也没有大红大紫的明星,只有真实和淳朴以记实的手法记录了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一生。
菊美多吉先后在道孚县最偏远的扎拖乡、龙灯乡、瓦日乡工作,为了藏区发展和民族团结,扎根基层11年,2012年5月因病殉职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3岁。
电影里他是那个憨直的藏族小伙子,黑黑的脸庞永远充满朝气,骑着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为了村民的各种琐事奔波不停,为了村里修路一次又一次地做工作,终于劝服了迷信的大叔。
为了说服游牧的老乡修建新房一次次奔波在草原,终于感动了固执的老阿爸。
他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却一心惦记着为乡亲们要来好的土豆种子。
他正直善良,热情似火,第一次见面就表白的傻小伙却没时间陪伴在妻子的身边,没有时间陪伴在家人的身边。
看着电影上的一幕幕画面我们深深为之感动,伟大不止是英雄式的保家卫国,还有默默地付出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执着。
菊美多吉,他是雪域高原上一只永恒的雄鹰,带领着藏区人民不断激发信心、不断努力、创建了藏区人民的幸福家园,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当他从我的生命中走过,我已泪流满面。
我是他的妹妹,小时的他是家里的宠儿,最爱吃阿妈炉上那烤的喷香的小麦饼。
他无忧无虑,像一团火,照亮阴冷的角落,映照着阿爸阿妈脸上那数不清的褶皱满藏的笑容,他是一只百灵鸟,他的声音穿过树梢,在空中打了个转儿,又落在那条生我养我的多多河上叮咚作响,为家人祈福出家的觉姆姐姐每每忆起他小时的样子,小时唱歌的样子,就像生命中那道迎风飘展的枣红色法衣,那是爱、生命的起点。
他这样的男子树落谁家?
巴姆,我的嫂嫂,她漂亮端庄,母亲河给了她一颗纯洁的心,高原给了她质朴挺拔的身躯,她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她就像一片洁白的云,专门等候升起的太阳,为他遮风避雨,生命就如那飒飒作响的幡,热烈舒展。
如果有人问见一面就爱上了,爱一辈子,快不快?
剥开礼束缚的扭捏,那是灵魂的发问:“你答应了吗?
”“你说吧,到底有什么困难,有困难给我说,打我电话。
”“群众一分钱在我这里,比金子还金贵。
”“就像农民种地、牧民放牧,干部就是要干事一样,你谢我干啥子?
”“你的耳朵听不见,你的心感受得到。
你的眼睛看不见,你的心感受得到。
”“有更多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那是我的愿望,我也不感觉累。
”“等牧民们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工作就轻松了,我就回来。
”“我一定对你好,好一辈子。
”“阿爸,儿子,等着我,我很快就回去。
”“只要你好好的,等多久都行。
”“我天天像等待太阳一样,等你到家里坐坐。
”不要说共产党人为民干了什么,干了什么,你不说,你只做,群众的心感受得到。
那一年,他33岁,我28岁。
菊美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他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
我们要学习菊美多吉,以开阔的胸襟,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
要勤勉尽责,干事如牦牛般有劲。
人生在世,活一日须尽一日之勤;缺少干事奉献的人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人生。
菊美多吉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生的情和爱都播撒在高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值得我们钦佩,他那33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藏区高原的干部真心不容易,他们在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的情况下,既要对家庭负责,又要对工作负责,努力的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点,健康早早的被透支。
很多人不了解高原的工作情况,那里的干部少、辖区广,在海拔3000左右的高原上,你能想象去村里一次来回要走4到5个小时以上的情况么?
你能想象,沿途无人区的荒凉吗?
你能够在这样枯燥的地方,离开繁华、离开时髦、离开一切你在大城市里能享受的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便捷吗?
就这样的情况,切切实实的发生在高原藏区。
虽然片子叙事的手法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但是,这是一部还原的基本事实的片子,这也就是这些干部的真实写照:平淡、艰苦、责任、矛盾。
今天上午看的这部影片,单位组织看的。看了其他人的评论,我觉得很不公平,有那么多优秀的干部为了别人奉献一生,竟有人觉得知不是真实的或者不屑一顾。年轻的小朋友们,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什么是奉献精神了。有些东西,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不能不尊敬,比如信仰!
主旋律哟 江疏影很漂亮
电影写实,不做作,质朴感人。对人物本身充满敬意。
看过都是阿妈焦黄的玉米饼的味道,破旧的金幡的颜色阑珊,巴姆的美丽,一个人朴素高贵的一生如高原上风的独白
很多词太生硬了..看的时候就是不忍直视,当然也许是剪的问题..
被单位抓去洗脑…
没那么糟...冲着长镜头下美到不能呼吸西藏也还是能看的...
我有个想法,你可以载我一程。我也有个想法,我可以载你一辈子。。。。so 快。。
好干部永远高大上,所以好干部永远在天上。
导演编剧就是个坑。
景色很美 故事表现形式很生硬
一直以为单位组织看的电影是为了完成任务,但是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想法。
藏区风景真美,片子就行,影片走了。
西藏很美。又是一个三顾家门而不入的为民干部辛勤工作最后积劳成疾的故事,怎么说呢,精神可去,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为人民服务的菊美是那么优秀,如果结局好一点就好了
单位发的票 本来想打一头走人 结果就看了下去 比起小时代 筷子兄弟 我觉得这个更能看下去
单位组织看的片子
滨湖影城,单位组织看的,其实画面还不错了。
用绳命当乡长的故事。台词过于浮夸了。。 。
对菊美巴姆的爱情描写太生硬了,从表演上看不到纯真质朴,只有一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简单粗暴的傻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