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江山美人盲山樱桃蜂蜜与四叶草如此等等皆在候选之列,挑选标准无他,1个半小时长度非大片,仅此而已。
我亲爱的周迅小姐自然拔得头筹。
话说怎么看周小姐怎么觉得变化大,看时间是05年的片子,化妆和衣服应该不只吧,在片子里她是我们最开始见到的文艺片诸如那时花开里的模样,单薄的身体,又尖又瘦的下巴,少女的表情和眼神。
想想现在每次她出场的艳惊四座,不得不说这到底是专业的力量还是爱情的力量。
对了,不得不提的是导演们无疑都有处女情怀的,总是安排美女们扮演少女引诱的角色,那个什么色戒也如出一辙,周迅演的这个少女叫晓菲,一句话总结,她以处女之身引诱了自己的未来姐夫。
地点在海边的破旧木屋,她为了这引诱穿上紧身旗袍和会让脚疼的高跟鞋,留声机放着老上海舞曲,发电机的黄色光线让她觉得温暖,然后面前这个男人也让她觉得温暖,她就这么把自己给了他。
姑且不论王志文在这一段略显生涩的表演,其实观众都是明眼人,周迅那样单薄的就是个孩子的身体,脸上抹着不恰当的烟熏,瞪大着双眼(本来眼睛也很大),拥抱着或者被拥抱,我们会想要人道主义的关切一下她到底懂不懂爱为何物,王志文所演的黄先生还在那一个劲的感叹真年轻真年轻,说白了还不是老牛吃嫩草,男人是永远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滴。
很显然这个不算爱情的开头也就不会有个爱情的结尾,晓菲一开始从羡慕姐姐到占有她的男人,黄先生一开始从客套到欲望,姐姐则一心沉醉在自己编织的结婚梦。
新鲜的花草被占有以后,才开始体会爱感受爱被爱折磨,晓菲开始变得像所有情妇一样,等待他等待情欲等待交代,丢了自己的学业梦想骨气以及当初视作生命的尊严。
如此看来,爱情真的是可以毁掉女人的,就像黄先生在厌倦了姐姐之后对她说的,“一个腐朽、愚昧、俗气的女人”,男人们自己的杰作到最后自己下了最精准的鉴定。
女人只能委屈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姐姐说的和所有女人想说的一样,“几年前你怎么不这么说我,你就让我等着你,等着你娶我,你让我一点尊严都没有!"其实这里姐姐还算是个新女性,是个名门闺秀,所以她还在意自己的尊严。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则是,女人不能被控制,否则她势必会被男人占有拥有之后被丢弃,并且没有人会可怜你,悲剧从来都是这么写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这么写的,排除那极少数的女先锋们凌驾男权之上所做的开拓,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最普通的女人,在两性社会里势必居弱势的女人。
关于爱情的故事从来都说不完,爱欲纠缠分分合合,我们只看结尾,我说过这不是个爱情的结尾。
黄先生在拳赛失败共党进城后一个人不回头的坐船离开,当初最想走的姐姐却没走。
姐姐和晓菲留了下来,并且在这里很建设性的感受了下新社会。
其实姐姐最后说的那句话才值得玩味,“好像真是不同了,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历史告诉我们,像这类资产阶级顽固分子遗留后代是绝不可姑息的,谁也保佑不了姐姐和晓菲,我们也别太较真,假装这是一个好的结局。
毕竟,你看,大合照里姐姐和晓菲的烟熏妆没了,素净的美丽也还是很好。
其实这里有个细节,李家一个漂亮的丫头妞妞跑来要跟黄先生一起走,从一开始她在晓菲面前的趾高气扬和她漂亮的脸,我们就大概猜到她必然要有一出不小的戏。
如果按普世价值来看,我们说也许妞妞在这里也是有爱情的,当然不敢枉论她的爱情是出于功利还是真心,当她一个人偷偷在楼梯上旋转而下扯掉花瓣放在耳边时,我们无法否认她是美的。
然而黄先生拒绝了她,并且在她耳边说了句悄悄话,这是导演和编剧玩的一个噱头,我们不去猜黄先生说了什么,我们只以此应证了另一个真理。
这也是一开始黄先生自己讲出来的,男人可以拥有很多女人,并且他可以正大光明厚颜无耻的说每一个他都爱,他把每个女人的照片摆在一起,多像战利品,我想这也是男人自大的一方面,女人也许会在某个阶段得到他的爱,但是这是他施舍的爱,多的没有要也要不来,你越要他越不给,你俯首称臣唯命是从他也许一时高兴给你欢喜,玩腻了还是一脚就蹬,并且美其名曰,爱情是不可以勉强的。
我们可以理解这世界变化快,却还是想不通为什么男人变的这么快。
黄先生说,其实每次开始都觉得她们是行的,都以为是最后一个。
翻译作,The one.男人会在开始的时候对女人说,you are the one,等到翻脸比翻书快时,又会说,我们不合适,你一定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人。
哈哈,这算不算一个悖论。
爱情太纠缠,我们不讨论。
此中有真义,欲辩已忘言。
用什么做结尾呢,其实特邀演员的台词最经典,没去了解这个扮演老赌徒的老太是何方神圣,但绝对是一身戏骨。
脸上夸张的妆容,臃肿的身体里却透着股雍容。
虽然结局这里用她的一番话来点醒晓菲促使其升华转变,不免有一些生硬和理想化,但最后还是女人们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活下来,还算是合理的。
你看这人世间,可以真正永恒相伴而在的,又有多少。
而显然,爱情的名义不在范围内。
“唉。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美人啊,你是一路的错啊,那英雄们,是错了一路,何必伤感情……”
青涩的有些让人心疼的菲,眼神固执,表情苍白,单薄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她身上的锋芒。
黑色旗袍压抑的姐姐,精致的妆容,透出那一个年代的深闺小姐的寂寞。
无从生厌。
也许从一开始就是,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让我觉得,女人的一生,都让人心疼。
旗袍是神奇的,中国女人是属于旗袍的。
曲线,玲珑,婀娜,以及浮想联翩。
“这是规矩”眼泪可以纵容女人女人所有的自私和妒忌,到底来自哪里?
可怕的爱情。
两个女人的空荡荡的大厅,有极明媚的阳光。
辛酸的笑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不管剧情和内容是怎样的苍白和空洞,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很俗套的一个布局。
但我一直都很喜欢周迅的电影,颓废糜糜但不低俗,亲近人心。
她的声音带有一点点的磁性,像是一坛芸年老酒,带有沉重笃定的味道,又像是四季雨水历经世事沧桑的一株中性植物,与这世间,始终保持着一种静静与之隔岸相望的静默姿态。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爱是不能随便的。
看了《美人依旧》,感觉海报比电影内容吸引。
硬照还是有想象空间。
旧时代蛇一样腰身的年轻女子……多少人梦中的期盼。
原以为电影会很激扬,豪门遗产,共军进城,在事业和感情上都充当赌徒的潇洒男人,两个有姿色的女人……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平淡,如同一杯贴了贵价的山泉水(其实是自来水)。
电影风格无疑是唯美的用心的,剧本却还是硬伤,角色塑造也让人无法体会: 什么大家小姐?
老父去世才几天,就穿红着绿了,还帮着妹妹梳妆打扮,一边是丧父的凝重,一边是迫不及待的欢娱。
大小姐没有一点大气风范,倒是家里的老妈子有见地,句句都是金。
连女佣也胆敢和大小姐耳语,真是一家亲了。
二小姐本是有志要做女医生的学生,该不是柔弱的小家碧玉吧,怎么就不停地在观众耳边念念叨叨欲断未断的奇怪的柔肠话?
穿了暧昧的桃红大花的衣服还套件旧校服回去上课?????
对于从前,就只是反复说母亲被送走,羡慕姐姐漂亮,这么简单的人生?
因为一时之念就生了嫉妒,去抢姐姐的情人?
既然是准备逃亡了,怎么没几个人是仓皇的神色,反而都是隐士的悠闲做派?
连学校的学生也一个不少地安坐等上大学的考试?
政局都不稳了,还顾得上什么法律条文,非要签那么一个名才能掠夺财产?
(太平盛世就怕打官司,乱世里面贪婪的自顾逃命的人还想做君子?
) 妞妞折花自带,多少有点勇敢,但从何时开始有这心思的呢?
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即便是生理上成了女人,政治触觉上也不会转变得那么快速吧,突然就觉得进城来的是清新的风??????
《美人依旧》不是现实的三角恋,是离越现实人世的爱。
爱,如梦,都是美的。
两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一个男人爱上两个女人。
故事是落入俗套的,然而在我看来,这个男人是不重要的。
这部电影,是属于女人的。
妹妹小菲是父亲与女佣的私生女,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无法得到承认,只能在父亲魂归天国之后才被允许回返故里。
这是一个倔强的女孩,不愿意认命,对照母亲的一生她不再愿意受人指使,重蹈覆辙,于是拼命学习争得奖学金为得是能够成为一名女医生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独自居于母亲的老宅中,腐旧的木板,昏暗的光线,看得见粉尘的坠落,空荡荡的屋子里光和影特别的多,那是深重的寂寞和孤独。
那座老宅给她的是整个压抑与失落的童年。
她常常怅然地想起自己的姐姐缨子。
她羡慕姐姐,因为她拥有自己无法得到的一切,被承认,被呵护,她在成长中所缺失的一切姐姐统统拥有。
同时,她也是爱姐姐的,那是无法割舍的来自骨血的亲情。
当姐姐提出接她回到李家时,她最终应允。
那个下雨的黄昏,她撑着雨伞,一步一步走进李家,手指轻轻地叩响正门,生命与失去的岁月再度相逢。
彼时的姐姐已经是成熟而风情的女子。
云鬓高挽,长裙曳地,冷艳妩媚。
初时她会接纳妹妹只是为了能够尽早地处理父亲的遗产然后与爱人远走高飞。
姐姐并非贪图财富的女子,她的全部心念只系于那个叫黄先生的男子。
在她的臆想中如果她和黄先生远渡重洋就等于去到了一个再无纷扰的世界,两人便可永远厮首了,这是姐姐在爱情中的天真与美好。
只可惜这个男人最终也没能给。
可她渐渐发觉自己对这个妹妹的一份无法舍弃的情感,她教妹妹如何把衣服穿得漂亮,教她如何跳舞。
午后的阳光丝丝缕缕从窗户缝隙中透了进来射在地板上,姐姐脱下自己的碎花外套给妹妹穿上然后她向妹妹伸出手。
两人执手在地板上旋转,笑声在阳光里氤氲成一片朦胧的暖意,妹妹的声音响起,她说:我看见了姐姐的眼睛,我想告诉她,我很需要她。
这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最温情的画面。
姐姐第一次带小菲出席晚宴时,她的头发高高挽起,粉色的花朵在黑暗中盛开,紧身绣花的旗袍,然而她只是站在原地张皇地不知所措,黄先生远远地看见了她,他走向她,邀她跳了一支舞。
他在回家的路上邂逅正在文具店里挑选书包的她,他把她带回自己的家从箱子里找出书包送给她。
她感觉到他对自己的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就这样,牵扯出剪不断的纠缠的情缘。
纵然她如何想主宰命运,最终还是深陷在情欲的旋涡,无法自拔。
这是一场女人之间理智与情感的较量。
她们并不清楚她们爱彼此的程度,无法割舍的亲情,漫长时光中生长于内心深处的对彼此的怜惜。
可是,对同一个男人的爱任谁都难以摆脱,彼此拉扯。
然而,时移世易,国军告急,民众四下逃亡,黄先生在拳台上落败,他在码头等待姐姐缨子,然而等来的却是李家的丫鬟,最终,他只能一个人黯然地踏上逃亡的路途。
曾经的恩怨,爱情,嫉妒,报复都化作一阵烟尘,无法追溯,守着当下的时光,纵使旧境不再,然而美人依旧,只是,这美,再不是旧时的美了。
胡安的作品。
这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只是一部关乎女人的电影。
因為世間的愛情太多輕薄,太多變數。
新人舊人的交替,像走馬觀花一樣。
女子的愛情也如花一樣開了又敗。
在舊公館的大廳里,那樣空曠,姐妹兩個一起跳舞,一起歡笑的樣子,讓我覺得心酸,讓我覺得感動。
心裡疼疼的。
唯有親情才是永恒的。
兩個渴望愛的孩子,只有在姐姐妹妹身上才能找得到。
那是永恒的,讓我來溫暖你,讓你感覺安全。
《美人依旧》是一部我期待了已久的片子。
因为很久之前看过周迅在宣传海报上漂亮的妆容搭配直率的眼神,直击人心。
终于把它看完,有些被欺骗的感觉,果然电影简介这种东西是不能相信的,而且文字越优美越不可信。
“每个人的出生,都有两种可能:或者做男人,或者做女人。
一些人成了男人,而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却成为了女人。
”开头是周迅的独白。
王志文演不出那风流倜傥的失意商人的魅力,而邬君梅更是缺乏李家大小姐的气质和魄力。
两人无论着装抑或言谈,总是破绽百出的。
好在周迅的姿容为这部电影添了一些亮点。
她在白色窗帘下微微昂起栀子花一般洁白清新的脸庞,用一种天真的神情看着楼下,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涩,让人怦然心动。
而王志文在风中伸出来一只手,风带动衣炔,轻轻飘动。
忽然让人有浪漫的感觉。
细小又青涩的感情,脆弱得随时都会随风而逝。
情节苍白而空洞,不自然的表演,发展过于仓促,感情交代得些微混乱而无轨迹可寻,无论是姐妹之间的感情,还是男女之间的感情。
那一声“姐姐”叫得真是矫揉造作。
又何苦硬要把时代背景和一场单薄的爱情混在一起发生呢?!
在大军进城时,周迅说:“我终于明白了,爱是不可以随便的。
”真是太可笑了。
看到最后我还在想着,千万不要是两姐妹抱头痛哭的画面啊。
果然,虽然不至于抱头,但居然“奇迹般”地和好了。
真让人不得不感叹,女人啊,果然是善变的动物吗?
呵,事实是,有哪个女人不自私?
有哪个女人不会因爱而生占有欲?
这结尾真是老套又毫无意义,又不是家庭伦理篇,搞什么家庭和睦的教育!
那张全家福照得莫名其妙,而邬君梅那句:“好象真是不同了,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然后立马上来一闪闪红星和几个人民解放军,看得我差点大笑出声。
这电影到这里,才真正叫做真是一烂片啊!
恩,高潮,高潮!
编者导语:一九四九年初,青岛。
旧势力面临全面瓦解,天际露出新时代的曙光。
纸醉金迷的旧时代,在连绵的战争中逐渐消逝,不同人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更迭发生改变。
三妻四妾、男人女人、佣人小姐、一切秩序在历史的舞台上被重新安排。
两个女人之间也爆发了一场战争......《美人依旧》剧本摘记男人旁白把大小姐二小姐都养起来,善待她们不就行了?
这男人不需要选择,多少代人的事都是这样,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女人旁白你真年轻啊,可是我更会找乐子。
唉,剪不断,理还乱,闷无边。
美人呐,你是一路的错啊,那英雄他们是错了一路。
何必伤感情?
姐姐男人不愿意负责任,就最爱用经济的理由。
真不知道这世上还能信什么?
那些身外之物我从未在乎过,你要是爱我就马上和我离开这里。
一个腐朽、愚昧、俗气的女人,这都是因为你。
我要是能选择,就不做女人。
男人小菲小菲,你不要有那么强的占有欲,这样会很丑的。
你太烦人了,你这样会让我讨厌的,我为了大赌赛准备了那么久,怎么会抬脚就走呢?
再说你也得等小菲签字。
你知道你现在看上去像什么吗?
你像一个腐朽、愚昧、俗气的女人。
其实我也是一个腐朽、愚昧、俗气的男人,也许我们才是一对白头偕老的怪物吧。
真希望我们还能好好地相爱。
我总是狠不下心去离开什么人,你这样,我也很高兴。
妹妹她总是让我自惭形秽的,姐姐什么都有。
我姓张,不姓李,因为我的母亲姓张,她是被卖进来又送出去的,我可以不用像她那样认命,因为我自己有能力。
因为我成绩好,我要成为第一个女医生。
你总是什么都有,我要让你也尝尝失去的滋味,没有退路了,只能迎上去,我不要孤独,我要去抓住温暖和感情,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反正什么都没有了。
真想冲到他们的房里去说个究竟,我克制着那股冲动。
我像在渐渐没顶的泥潭里挣扎,那种艰辛使我想到了死,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殉情。
我是特别的,我和别的女人不一样。
绝对不能软弱,不能软弱。
进城的大家像潮水,像新鲜的海风,我明白了,无论什么理由,爱不能随便的。
我终于理解了姐姐,她跟我是亲人,她和我一样,都是息息相亲的同路人。
记得小时候,姐姐常对我说,小菲,别怕,快来吧,有姐姐呢。
提问与思考:问: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说,“女人在爱情中会忘记她自己的存在,这是自然的法律。
没有她可以爱的人,她是不存在的,是一束散乱的花。
.......对女人而言,去爱一个人就是完全抛弃其他一切只为她爱人的利益存在。
”是否女人天生会因为爱情迷失方向?
答:这似乎是司空见惯的说法,女性由于生理性的因素,天然地比男人更容易在情感中迷失。
波伏娃也曾描述男人面对爱情通常是激情式的。
男人曾经发现在他们生命的某一段时间,,在他春心最荡漾的时刻,也不会放弃其他一切所有的,在他们的内心还停留在自我中心的状态,他所爱的女人仅是价值的东西之一,他们希望女人整个活在他们的生命中,但是并不希望为她而浪费生命。
我一直认为波伏娃的理论有些过时了,特别是我看到她自己与萨特的关系,让我怀疑她是否真的独立创作?
还是依附于萨特的灵感无法离开?
我倾向于认为女人与男人有平等的理性,只是需要不断地训练才能达到。
欢迎收听更具体的分析,播客链接:姐妹之间必定相争吗丨胡安的《美人依旧》
镜头旖旎,周迅漂亮,故事却是罕见的恶劣。
旁白极端松散,思路六神无主,晃晃悠悠,前言不搭后语,像初中生的日记,像方文山的歌词,像梦游。
我怀疑导演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广电总局的剪刀手们下的毒手。
原本只想给三颗星,但是,大雪封山,我的窗外是乡村的雪景,房子又仿佛空中楼阁,王志文和周迅站在面朝大海的阳台上看邬君梅的时候,我的房门被敲响,她披挂着一身的风尘出现了。
我一时分不出是在戏里还是戏外,混沌的感觉非常美好,所以给四颗星。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负面的,认为过于简单的情节和晦涩难懂的独白,像是导演要可刻意拼凑一出美学与爱结合的摄影作品,事与愿违的是,观众认为妖娆的妆容和粗糙的布景并不能给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加分多少。
我总是习惯在每部电影中寻找美好的光点,而并不是一味的批判,因为批判对于电影的创作者来说是过于残忍与苛刻的,就好比人家努力做了一件事,也许没有做好,但是我们应该宽容并且鼓励。
美人依旧里对感情的诠释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小菲与姐姐的感情,姐姐与黄先生的感情,小菲与黄先生的感情,丫鬟与黄先生的感情,还有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的父亲与小菲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我明明应该恨你,却难以自拔的爱你;我明明对你牵肠挂肚,却缠绵在他人怀里,我一直以为我是理智的,为什么遇见了你后变的如此恍惚不定,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原来的模样··我知道我比别人漂亮,我和别的女人不一样,我以为你会和我执子之手,我以为你有一天会离开她的怀抱。
怎么我的“以为”通通成了一厢情愿,留下的只有你的渐渐远离的背影,在光与影的交界处燃烧成一束光。
很喜欢拍摄旧上海的电影,即使有些故事情节显得冗长乏味,但是那个年代的人总有一种桀骜的表情,眼神里透露着忧伤与坚定,像是对爱情最向往最忠诚的一代人,可能与爱谁并无关系,这份执着是现代人已经渐渐遗失的本性。
我不知道这样的形容是否恰当,是否能被人理解。
很多时候,我自己是不相信爱情的。
美人啊,你一路错;英雄啊,你错了一路。
很诡异的歌唱,绕梁的悲伤。
坯子
要不是周迅,就只能一星了
王志文 。。。。。。。。。。天呐 出来吓人
有深层含义吗?
两个没人爱的女人~~这就是生活吧~男人就是喜新厌旧╮(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有很多东西,知道了还不如不知道。只是人都太过好奇,始终伸手去碰触那块禁区,最后自己荒凉。
这一辈子 她们有着两个共同的男人 一个 父亲 一个 黄先生 前者使她们离别 后者 让她们彼此
国产片也不带这样儿的
不喜欢!!!
不知所云
很久了。但记得不错的
美人哪 你一路错
做作未遂,商业又商业不起来,真尴尬
啊是不太好看
画面很美
恋人哪里抵得上手足重要。
开头是走得文艺路线,中间是混乱的与时代不符合的三脚猫故事,结局是莫名其妙的红色革命的醒悟。哪家丫鬟小姐这么放肆不羁没上没下的啊?乱来哦。
都没啥印象了
完完全全没有印象,可见大约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