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Samsara,转生幻梦(台)
导演:路易斯·帕提诺
主演:Amid Keomany,Toumor Xiong,Simone Milavanh,Mariam Vuaa Mtego,Juwairiya Idrisa Uwesu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老挝语,斯瓦西里语年份:2023
简介:年轻人阿米德(阿米德柯曼尼Amid Keomany饰)正在照顾一位即将离世的老妇阿梦(席梦娜米拉万Simone Milavanh饰),他随身带着〈西藏度亡经〉,为她朗读典籍中生死奥秘,帮助她能顺利往生。阿梦的人生即将灭熄,阿米德的成年生活才正要开始,他乘着小舟顺着湄公河划行,遇到年少僧人毕恩(熊图莫Toumor ..详细 >
@Berlinale2023 可以放进美术馆的影像。人死了之后还会短暂地拥有听觉,所以邀请我们闭眼聆听,透过眼睑观看闪烁的肉色和黑斑犹如太阳表面。结尾何必多此一举地点破,当《四次》珠玉在前?
为什么这么糊
带有实验性质的片子,可惜我那天有点累睡到昏死过去。
睡睡醒醒间体验了一次视与听带来的转世。只是结尾导演的直白直接让影片祛魅。有些东西说出来就不灵了。
中间有15分钟的时间,千万别以为放映设备出问题了。那是在轮回……
从此以后,你会听见各种声音的共振与内噬,看见各个事物的盈缺与生灭,你亲临一切的状态如蜂鸟煽动翅膀,瞬息万变,趋于无穷,亦是无尽的轮回。你说“来吧”,我说“去吧。”
景色很不错,睡眠很不错。
神奇,震撼到在轮回的时候掉眼泪,至于是被感动的还是生理眼泪,不清楚。
邪门歪道
#Berlinale2023
2.5 电子转世,很符合西方人的oriental幻想
4.5/按照提示闭上了眼睛,开始一段漫长的所谓中阴时刻的旅途,耳边是碎语,是初来人世的吵闹声,时缓时疾,五颜六色频闪刺激着微闭的视网膜,居然获得了蜷缩在母体中,通过母亲的五感感知世界的那种初体验。在河流中,乘着小舟漂流,在瀑布下枕着水声睡一足觉,步入雨林看到大象,如梦似幻。所以说感谢人类还会做梦,有故事可以诉说,有梦境可以体验。如果说人生惊觉一场梦的话,成他者,成小羊成小狗成电子蝴蝶都还不错,换个视角再来看看这个世界,怎么看得够?
寮国原来就是老挝,纳闷这个国家把出家作为公民的义务吗!中间有段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跟着逝者穿越中阴去轮回,最后转世为非洲某国一只小羊羔,真的是正儿八经讲轮回,挺无感的,倒是老挝僧人的生活和非洲岛国加工海带的过程有点意思……
自然与朝圣者互相映衬其中,仿佛真的去到了妙喜世界,得来空空如也,伴边一世轮回其得道者也乘船向前而行~
每个场景都漫长得毫无必要,节奏粗暴生硬,恐怕唯有被迫留在电影院的观众,才有幸消受这趟转生之旅,在线观影很难不快进跳过。导演是西班牙人,对佛教的理解怕是仅有皮毛,“有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不从容”。取景美,不如做成摄影集,放弃那些十分浅层的对话和文本,意境能更加深幽
整体结构和局部细节都工于设计,容易引起反感的刻意不胜枚举。但在此之下是两个极其朴素乃至简陋的民俗传说,业余演员生硬地将全部主旨和目的和盘托出,以毒攻毒调和“刻意”,反倒有轻松的拙态,如同儿时会向往的那些故事。
看睡了
8.2 灵魂出壳的触觉穿透了影像的距离,基本上是对前作《红月》全盘推翻,用日常的民谣替代了僵死的姿态,行过阴阳两界。
单看第一部分的老挝丛林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和第二部分桑给巴尔海岸劳作风物的人类学图景都无比好看,问题竟然出在了中间衔接的这个噱头上,摄影机重生转世的阵痛,帕提诺给出了超越红月的震撼视听,直逼2001太空漫游的灵魂出窍,从莎士比亚学家皮涅罗那边学来的色块暴击,如加斯帕诺唤醒下一世的永恒之光,可是这样也太刻意为之了。(我又瞎在了电影院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