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
“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这便是人生,我愿意做你的伙伴。
”突然也想要一个伙伴,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孤军奋战,逃避所有的亲密关系,把每一个朋友推开。
但是好像会很累喔:-O看到季春奶奶对不是孙女的孙女还能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对自己的爸妈突然肯定了。
总是贪得无厌的说他们不够关心我,可是他们对我的支持不会比季春奶奶少啊,虽然可能是自己不能接受的方式。
但是每一点一滴都值得珍惜吧。
毕竟,自私的我从来不会去关心别人。
抑郁了这么久感觉生活毫无出路,但还是感谢冥冥中总有一种力量带我走向阳光。
看到这部电影之前正好看到《自卑与超越》,只懂得战胜负面情绪总想着自己怎么这么苦,即使有极大的渴望痊愈都会与快乐倍道而行。
想要停止抑郁,要关心别人和合作。
大概是佛家说的“无我”。
被溺爱了太久,又被忽视了太久,所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自私又冷漠,冷漠之后又感觉孤立无援,之后又把自私冷漠变成防护衣,一层又一层,像茧一样,呼吸越来越微弱。
怎么办呢?
只能鼓起勇气,开始从茧中伸出手,去牵另一个灵魂的手。
开始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自然就没那么多执着和嗔恨了吧。
希望别人能越来越自在,也希望自己能越来越自在。
看过很多韩国的温情片,像外婆的家 、七号房的礼物、 和声 、素媛等等,每一部都让人泪流满面,它们所表达的情感的伟大与无私也无一不震撼和感动到我,这次季春奶奶恰逢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周末看的,有时间想好好的记录一次看这部影片情感的波动,真的各种细节情节的起伏都太棒,真的很值得一看。
全片主打温情牌,从奶奶和小慧智相处的点点滴滴再到小智慧失踪后奶奶的悲伤与绝望再到时候几年后和孙女的再次相见,每一部分刻画的都是那样生动,每一幕都不会显得多余。
奶奶对孙女的爱是不容置疑的,只是奶奶不知道这个几年后再次相见的孙女其实并不是她真正的孙女,她真正的孙女早就已经车祸身亡了,这个女孩只是为了她的财产而来的骗子。
但最终奶奶还是知道了,她那样的心酸与绝望,可仍然想念着慧智,即便她得了老年痴呆依旧如此。
奶奶最终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慧智,但那是在天堂。
就这样吧,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去描述这位老人既悲凉又可怜的一生,之所以写那么几句也是为了留个纪念实在是因为这个片子引起了我太多的情感,这样的奶奶可亲更可敬,愿她在天堂安好,以上。
一个五岁的孩子丢了,一个可爱善良爱画画的孩子丢了,一个她夏天的小甜心冬天的小棉袄丢了,一个她说,“就算人生再累再辛苦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的人生希望丢了…在无数个丢孩子的白天与黑夜,她过得怎样?
有没有吃苦?
有没有挨饿受冻?
有没有遭遇坏人?
有没有过得快乐?
有没有改变模样…无数个停歇的间隙,无数个寻人启事的瞬间,这个问题在她的脑海里无处不在。
十二年后,当看到寻人启事的恩珠,她曾和智慧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所以,她选择了以慧智的身份出现在季春奶奶的面前。
而真实的慧智,永远死在了一场车祸中。
最初恩珠的到来只是为了躲避一场与自己有牵连的人祸。
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当她看到寻人启事上的悬赏金额时,她心动了,毕竟是一千万韩元。
投奔后的生活总好过她有上顿没下顿,混吃混喝坑蒙拐骗。
但习惯生活中阴暗的恩珠从没有想过毫无血缘关系的季春奶奶对她毫无怀疑,甚至毫无保留地不提防,待她如亲人如孩子…但恩珠并不知道季春奶奶生活的只是一个贫穷的正在开发中的乡下,比不了城市的繁华。
这里生活条件脏穷差,她不喜欢,不适应。
一辈子做海女辛苦生活的季春奶奶就投其所好,那个无论如何都不会变卖房产的倔强老人不见了,瞬间她成了可以为归来的孙女立刻签订合同变卖房子的温顺者。
季春奶奶毫无疑问是善良的。
小慧智只是走丢了,她并没有失忆,小慧智同恩珠描述家乡的生活。
所以恩珠在相认于此奶奶非亲奶奶时,若留意细节,你就能明白她绞手指时的手无举措,并不是出于生疏。
而是选择与季春奶奶相认的这步棋,只是未成年的恩珠太过于走投无路了。
她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的自己给思念了一辈子孙女的季春奶奶的命运能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当一份DNA鉴定结果放在季春奶奶面前时,季春奶奶甚至不为所动。
她不是糊涂,而是面前的这个孩子,也是同样那么爱画画,也同样知道有个叫屎蛋的黑猪,手上带着走丢前的两串手链…这些足以给她的孤寂的人生进行了续航。
而影片中最为投机的素材也在于:恩珠和慧智都有绘画的天赋。
小时候,慧智问奶奶,“是天空宽阔还是大海宽阔”。
奶奶说:“大海比天空宽阔”。
后来当季春奶奶问恩珠同样的这个问题时,恩珠几乎是生理本能一样,回答了天空更宽阔。
也许习惯了判断ABCD的我们,一辈子也不曾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而季春奶奶年纪大了,即使被小丫头骗她也甘愿。
毫无疑问尹汝贞以精湛的一流的表演,成功地把一个倔强的顽强的有些守旧的季春奶奶的角色深入得植入了我们的心里。
在恩珠再次受到父亲的胁迫,管她要钱;当好朋友身陷威胁困境,她进退两难;当她不再讨厌脏穷差;当她的绘画得到老师认可;当她打开心扉关心这位悲情色彩的奶奶…虽然一切看似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只有掩盖真相的她知道,她在意这个冒牌的身份,在意这场欺骗。
所以那个即将被融化却刻意选择结束一切的恩珠说,至今依旧觉得阳光很陌生。
时间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是药还是毒呢?
一切唯有等待。
遇到一个支撑自己绘画兴趣的人,对于一个原本人生没有多少希望的恩珠何其幸运。
就如季春奶奶最真挚的言语间流露的,她愿意做她的那个伙伴,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季春奶奶一辈子喝海水生活,但她的一辈子她的一切只剩下慧智。
她希望孙女能摆脱她海女的命运,不能像她,要吃油生活。
但出入社会太久的恩珠的心被太多东西羁绊住了,年轻的她,当局者迷的她,不懂应变的她,无法处理那些问题。
也许处于黑暗低谷下的她从未向往过另外一种精彩的生活,另外一种带有彩色的美好人生。
虽然恩珠的那份参赛作品在比赛中得了大奖,而她也随之消失在了人海茫茫。
当老师把作品带到季春奶奶面前时,虽然季春奶奶说出的话是抗拒的,但她的心还是看了。
当油画中,她牵着恩珠和慧智的手从海里游向天空时,她一下全部释然了。
恩珠那刻的告白,那是不善言语的无言的爱,而季春奶奶真的全部都懂了。
影片并因为恩珠离开季春奶奶,而戛然停止。
直到季春奶奶患了老年痴呆,走丢了。
知情后的恩珠在慧智走丢的市场里寻寻觅觅到了季春奶奶。
寻找与等待的煎熬让季春奶奶和恩珠变得更坦诚。
虽然季春奶奶离去了,但影片的结尾却告诉了我们很多事情。
有时,只有时间久了,我们才能明白一些事情。
比如,为什么大海比天空宽阔。
比如,为什么不是大海在拥抱天空。
比如,她甘愿成为大海,让她在她的天空自由。
比如,深沉又不善言表的爱。
讲述的是小时候因为遭遇事故而失踪的孙女,十年后再次和奶奶相遇的故事,充满了令人流泪的感动,她们身上的秘密也令人好奇。
韩国的影视技术好的惊人,最深刻的是很多次梦中都会回到那个老房子,姥爷在床上躺着,你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晃晃悠悠,我打开门,你看到我,说了句:姗姗,回来了?
醒了以后泪湿满襟。
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长得不漂亮,嘴又不甜,也不聪明,贪玩儿不爱学习,不讨喜又倔强,为什么你们还会那么不计回报地宠爱我。
姥姥,我好想你。
韩国电影中典型的亲情相关电影,电影拍摄手法平淡温和。
季春奶奶是一个传统的海女,年纪一大把了独自抚养孙女,孤苦但又坚强。
原本奶奶、孙女、屎蛋(家里的猪)幸福的生活着。
孙女在十二年前被拐走,奶奶十二年中没有放弃寻找慧智。
另一边慧智成为了问题少女和社会上结识的朋友偷东西玩仙人跳。
偶尔间看到了牛奶盒子上的寻人启事,故事就此展开。
慧智回到那个村子,重新学习,绘画天赋被老师发掘,慧智和奶奶一起重温以前的日子。
但是渐渐的发现这个慧智并不是真的,真的慧智已经背负着这个慧智的名字死了。
其实奶奶早就发现了,虽然有着同样的名字有着过去的记忆有着同样绘画天赋,但是一些细节之处还是露出了马脚。
即使认出了这个慧智不是她的慧智,奶奶任然相信那就是自己的孙女。
她想和这个慧智一起生活作为伙伴。
随着亲自签定的到来,随着绘画大赛的结束,慧智离开了,季春奶奶又变成了一个人。
电影的结尾,走上正道的慧智得知了奶奶得了老年痴呆,回到市场寻找奶奶,和开头呼应。
导演的叙事节奏平和又埋下许多伏笔,配角们人物风格鲜明,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怂恿奶奶卖房子的,到最后他也为慧智和奶奶的重聚出力。
奶奶是出演过澡堂里的男人的尹汝贞扮演的,顺带一提她还参演过超感猎杀,演技精湛感人。
慧智是金高恩扮演,金高恩算是那种第一眼不起眼的美女吧。
奶奶对孙女的爱是如此的坚定,十二年都没有放弃寻找,即使得了老年痴呆依然记得。
大海宽广还是天空宽广?
大海宽广,你看大海伸开双手拥抱天空。
慧智得奖的那副画里,季春奶奶手拉着戴手链的两个慧智游向光明的海面。
希望在天堂的奶奶过的幸福,不在经历人世孤苦磨难。
这部电影开头,那片金黄的花海和那蔚蓝的大海,我就知道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影片。
因为这俩都是我很喜欢的电影元素。
再结合影名,我知道它很温情,也很温暖,更让人感动。
看着,看着,我很确定,我在本科的时候看哭过。
现读研究生的我,虽然剧情有些忘了,但我还是感动的稀里哗啦。
也许是电影里的季春奶奶让我想到了我奶奶;电影里慧智半夜上厕所害怕屎蛋,使我想起小时我也害怕夜起,所以奶奶也放了个尿桶;电影里奶奶在花海里找慧智,让我想起儿时那片油菜花,儿时在菜地里追着羊儿跑。
原来,人不能同时拥有童年和对童年的感受。
也许因为,我从小也是留守儿童,也是由奶奶养大,所以对影片里的人物特别能共情。
记得开头里,季春奶奶牵着慧智上集市买衣服,曾经奶奶也是带着我上街买衣服的场景立刻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原来,我曾经也拥有过如此美好的时刻和瞬间。
如今,奶奶一天天老去,而我一天天在长大。
上周,我恰好回了一趟奶奶家。
她会早早给我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好给我准备,她会在明知道我喜欢睡懒觉但不愿我挨饿让我吃了再睡,她会在我睡觉时安静的坐在旁边看我,她会在我想要做任何事时陪我。
而我,也特别喜欢跟在奶奶的身后,和她说说近况,和她谈谈变化,和她聊聊未来。
那个小屋,虽然有些简陋,却很温暖,红色的砖墙泛着金光。
影片最后季春奶奶离开了。
这让想到人活着的意义。
其实,我一直都有在思考。
余华说,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
我之前认真的想过,如果想要知道活着的意义,那么可以想象离开人世的时候,那么在那个时刻,才会真正明白活着的意义。
离开后,什么也不能干,而活着就可以体验很多事情。
不管是美食,音乐,舞蹈,书籍,还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都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事物。
要享受这些,前提就是活着。
当然,这些天我一直写论文开题报告,忙的不可开交。
我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叫“人类”了,因为人活着“累”。
既然人生中会有那么多累的事情,为何不再慢一点,多体验一点,多感受一点。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尽情的享受,不管是艰辛的,迷茫的,还是紧张的,快乐的,然后再奔赴下一刻。
亲情是韩国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类别之一。
尹汝贞奶奶,最开始认识她是《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后来是全度妍的《下女》,还有我正在追的《我亲爱的朋友们》,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奶奶级演员,剧中她一举手一投足、哪怕脸上的皱纹与老年斑都是戏,我把故事按照奶奶的各个阶段切割:丢失孙女—找回孙女—知道孙女不是自己的亲孙女—清醒的握着恩珠的手离开,去天堂与智慧团聚。
丢失心爱孙女后,没有描绘任何找寻孙女的场景,但是镜头一转出现的是十几年后的奶奶,外在形态的衰老、精神面貌的反差,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到这十几年她寻找孙女所经历的痛彻心扉。
金高恩和狗焕是异曲同工,狗焕是丑帅、丑萌。
金高恩应该是丑美吧~金高恩以一个社会混混的形象出现,开房仙人跳,结果惹祸上身,走投无路之际,看到牛奶盒子上的寻人启事,她与奶奶相认了,她戴着奶奶丢失孙女智慧的手链,并且知道奶奶家猪的名字叫屎蛋,我一度认为她就是慧智,可是电影前三分之二金高恩的情绪一直压着自己,总是不愿正视面对奶奶浓厚的爱,一种不敢接受,怕承担不起的感觉,我想故事最后可能会有反转。
奶奶找到孙女之后的日子,应该是人生中最最幸福的日子…孙女去首尔参加画画大赛,叔叔送来一张亲子鉴定报告,他告诉季春奶奶眼前的这个慧智不是真的慧智,奶奶在海边问慧智“海宽还是天宽”,也许听到慧智的答案时她就知道这不是她的孙女,只是她不想去拆穿,不想去面对这个问题,或许这样死去更好。
在首尔的警察局,金高恩向奶奶说出了实情,她不是智慧,智慧当年出车祸时去世,父亲让她顶替了智慧。
影片后半部分尤为感人,季春奶奶老年痴呆,冬天在济州岛的院子里,智慧画着雪中的奶奶,那个画面我定格了好久,整部影片我最喜欢的就是最后冬天的那一段,寒冬与亲情的热度强烈对比…最后奶奶临死前,清醒的知道眼前是恩珠,握着恩珠的手,告诉她好好生活,而自己要去与智慧团聚了。
一个奶奶用爱与信任将一个被社会蹂躏的生命中只剩下冬天的孩子,在经历了欺骗与救赎后,生活中重新展开一个充满阳光的春季!
<图片1><图片2><图片3>
准确的说我是被外婆从小带大的,从约莫五六岁的时候一直到我18岁成人且考上大学,我一直怀疑自己是凉薄的个性,对身边的事物但凡无直接切身因果反应的我大体懒得去关心,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对于外公外婆,我确信是有着很深的牵挂的。
外婆和季春奶奶长得很像,身材矮小,圆脸,花白相间的卷发,充满生活的智慧,把满满的关心和爱你都给到了我,只是晚熟的我理解得太慢,以前做了很多冲动惹老人家伤心的事。
不过对于亲近如斯的人,这些都不是障碍,我们内心的距离从来没有因为最近十年来我的外出求学和工作而减弱。
年节时外出旅游带回来的银手镯每次回家约莫都能看到老人家戴着,老亲家公刚送来的杨梅还是没忘了叮嘱我带上,哪怕我总是嫌麻烦拒绝了。
外公是憨厚老实人,我一直以为我们家是有遗传到外公的憨直个性的,想问题比较直接简单,情商也偏低,但这恰恰造就了直来直去性情中人的个性,不管怎么说三观是正得不能再正了。
直到现在,外公蹬着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接送我往返于村子和镇上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总是不顾外公的劝阻每在上坡的时候就跳下车帮着推车。
这部电影实在勾出太多回忆了,仿佛小学时外婆得了急病躺竹躺椅上奄奄一息时我靠在门框上默默流泪的场景。
我从外公外婆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我像是善良和正直,也是死板的另一种叫法。
其实在我的脑海里还残存着爷爷奶奶的些许记忆,记得奶奶是在我小学3年级的时候去世的,爷爷要早几年,具体的年份就记不清了。
爷爷奶奶很疼我,由于爷爷卧床重病,我由外婆照顾,记得曾经有一次奶奶走了十公里的山路提着满满一篮鸡蛋到外婆所在的村子来看我。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会回自己家住上几天,记忆里爷爷总是卧床,房子里有着浓浓的味道,孝心的姑妈不辞辛劳地帮衬奶奶服侍比旁,我去的时候总会高兴的喊我的小名,让我吃桌上送来的糖果,待不了多久大人就会把我带离那个房间。
人总说只有长辈对晚辈无私的爱,而后辈对长辈的爱却显得浅薄,有好多道理只有长大以后才能确信,包括这一点,小时候每当大人问我你以后会不会像某某某那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啊,年幼的我那时候总是斩钉截铁地做出否定的回答,他人们总是围着我笑,有时候我也会在他们的笑声中怀疑,没准儿真如他们口中那般,十几二十年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就此我一度很惶恐。
今年我28岁,我终于可以断定,我终究没有也不会成为担心的那种样子了。
很多东西真的是三岁看到老的。
就此也不要惶恐,凡事一体两面,哪怕很慢改变,因果倒未必落定。
影片中“孙女”是通过一幅幅生前所作的画来留住奶奶的音容笑貌的,我不会画画,哪怕画张脸也不定能不能抓住哪怕一样特征好让人约莫能猜的出来所画为谁,我钟爱摄影,此后待我生活安定下来后一定要趁某一年小表弟放暑假的时间带上两位老人出去旅行一次,尽可能多地用相片记录下来。
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能让他发生在我身上,哪怕世人总是困宥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浑浑噩噩。
虽然最终没有流眼泪,但也有好几次接近了。
小女孩和奶奶一起的片段总让我想起和外婆一起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如今外婆走了,那份回忆也带走了。
剧情还是挺波折的 大蕙质居然是冒充的,可怜的奶奶那样高兴了一场,最后知道真相后受不了打击而老年痴呆,提前离世。
但即使这样,她还是用她对孙女的爱拯救了一个迷途上的孩子,让她可以更好的生活。
小岛上的景色很迷人,也有海女等元素,日本有部电影叫 海女 一直想看。
祖孙情感人。
让我想起 西方女巫已仙逝, 也是一部好电影。
痛苦就像信笺被投寄,但收信人却已离开,不再回来......——埃里克.迪迪耶《儿童精神分析五讲》南方的三月,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尽情绽放着,这让我不禁想起电影《季春奶奶》,里面也有一大片美丽的油菜花地,奶奶和孙女在花海中彼此呼喊着奔向对方......《季春奶奶》是一部关于爱的疗愈的电影,讲述了奶奶与孙女失散的痛苦、奶奶12年坚持找寻中的希望与失望以及12年后寻得孙女的泪流满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这部电影中关于爱的疗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ODI5NDk1Ng==&mid=2247483735&idx=1&sn=c586df3f0fcf67a8776ac2ef12b9f1c6&chksm=c21bb014f56c39021affc19b303bd68824d8d1b6efbcbaddd4b322c2a17b76a538dd336f755b&token=920588305&lang=zh_CN#rd
那段不尽人意的过往会变成毒还是药
煽情的太刻意了
煽情
无感
果然没什么可以感动到我
情节过度的桥段好生硬,为啥小女孩的爸爸要将她改变身份?就是因为有个奶奶可以去骗钱???那为啥不早点去,等到犯事了才躲过去?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太重了!
质朴温暖的亲情,乐观坚强、积极智慧的老者,总能治愈启发你的正能量。
两个演员真好。不过呢,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失孤的老人固然可怜,但是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真的好吗?这样不仅会迷失自我,也束缚对方。因为这种依附完全是虚妄的。有些失恋后要死要活的人也是这样。祖孙历劫重逢,奶奶这样说的:以后哪也不要去。哦,毛骨悚然。
两星给尹女士。金高银不漂亮
剧情挺乏味的 金高银妹子和长辈飙戏的时候总在用恩娇里的演技 尹汝贞真是演技爆表
“过去那些狗日子,对你来说到底是毒药还是解药呢?”感动我们的是,奶奶那纯粹出于包容和关爱的行动,是少女用画表达的坦白与忏悔。越经历寒冷,遇到了温暖就越发感觉真切动人。
像一片八股文,该有的都有,就是煽情过头。
尹汝贞真的是戏骨奶奶!
近期不會再看韓國的催淚大戲了,我最近看了太多了
很美的画面,很疼爱孙女的奶奶,可惜我从未体验过
3.5,多的这颗星给尹汝贞,演的真的太神了。
生有所恋,仍得善终,是电影极大的善意与催泪点。尹汝贞爆发极大演技。
尹汝贞的独角戏,孙女的角色基本没什么发挥,到了该煽情的点贡献点眼泪就好了。所以,这样没有情感根基的祖孙情怎么会让人感动,都是外化效果招数老套,这类题材该要换种拍法了。
“我很早就知道,但是我希望永远不知道”。理智与慈悲之间,季春奶奶永远选择慈悲。虽然未能摆脱很多韩国电影惯有的理想化、情节拖沓等弱点,但韩国国宝级演员尹汝贞十分出色,她的表演能够让观众们想起自己所珍惜的人,引发大家内心深处的共鸣。
金高银和尹汝贞的演技很好。济州岛风光片。但故事实在太套路剧情也太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