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虐之诗

自虐の詩,自虐的诗,Happily Ever After,Jigyaku no uta

主演:中谷美纪,阿部宽,远藤宪一,西田敏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7

《自虐之诗》剧照

《自虐之诗》剧情介绍

自虐之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小就生活在不幸中的幸江(中谷美纪 饰),结婚后依然过着苦情女的生活,丈夫(阿部宽 饰)不仅没有工作、嗜酒豪赌成性,还经常对她粗鲁相待,但幸江始终死心塌地地坚守在丈夫身边,不管看不下去的邻居劝她离婚,也不管有钱店主的求爱,在她看来,只要和丈夫在一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直到有一天,刑满出狱的父亲(西田敏行 是)出现在幸江面前,生活开始发生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春逝爱在度假屋迷途之人楼奴神探夏洛克:福至如归在下李佑赤血营救猎狼犬功夫乐翻天百万个幸福现在黑白小姐第二季六个气球青春密语第二季地狱来的女人不爱不散家在铁西监视逃脱大师前提科学小怪蛋刀手美国夫人愚人节K-DOL爱心增加学院春风物语她之觉醒第二季刻刻扪心问诊第二季匹诺曹花牌杀人

《自虐之诗》长篇影评

 1 ) DL

刚开始的那段色彩很艳。

挺不喜欢这种处理镜头的方式,像西班牙的艳情片,像《大电影2》。

后半部分,尤其是从幸江做手术急救开始,才发现片子的真谛。

《名侦探柯南》有集曾说过,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应该死的,因为当一个人死时,就会有或多或少的人为之伤心。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凝结着或多或少别人的关心和爱。

当然人们总是习惯羡慕别人,不曾想过其实自己健康的成长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学会感恩和知足,生活才会更加积极,才会更加幸福。

 2 ) 自虐,我乐意

中谷美纪第一次接触是《松子被嫌弃的一生》,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打吧打吧,总比孤单单一个人好....看《自虐的诗》,完全是因为这个名字,结果越看女主角越熟悉,原来又是中谷美纪,为什么她总是演绎这种有自虐倾向的女人呢。

当然,她也不想这样,只是,她总是轻易的就会遇到自己爱的人,而这个人偏偏又是残暴的痴情郎,让人又爱又恨,遇到了这样的人,就算自虐,被虐,也乐意吧...

 3 ) 幸せになれますように

“不论幸还是不幸,都值得珍惜,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幸江在海边靠在勇夫的肩头这样想。

看到这一幕,我也长舒一口气,幸江总算得到了她应得的一切。

日本的影片好像都喜欢缓慢的铺陈,像是一个人在耳边缓缓述说,却往往又在最后给你一击,让你颠覆先前所想,偏偏还觉得一切太过自然。

这是一部喜剧定位的电影,它改编自业田良家在日本被誉为催泪且颠覆第一位的四格漫画名作。

自虐,顾名思义,本是一种病症,指通过自我折磨来达到自我满足感,其实也是精神分裂的体现当自虐成为一首诗,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整部影片讲的其实就是女主幸江的生活,她是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与自己的丈夫住在一个小阁楼里,自己平日工作在拉面店。

可她又和很多人不一样,母亲自她出生便抛弃她,父亲因为抢银行被捕,身边的同学远离她,仅有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熊本还分隔两地,去神社给自己祈福竟将摇铃都拽了下来,如她所说,她是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不幸的人,所以电影一开始,幸江就在问着“妈妈,你为什么生下我,又为什么抛弃我?

”片子最著名的梗就是海报上的那一幕,勇夫掀桌。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男主一次又一次的掀翻了还没有开始用餐的饭桌,其实这是一个可笑的场景,可又让人很难笑,刻意的慢镜头让我们把幸江那一刹那惶恐的神情和飞向我们的饭菜一览无遗。

影片的前半部分身为男主的阿部宽大叔基本没有多少台词,但是他用自己连续的掀桌吸引了太多焦点,这是一个分文不赚,好吃懒做,脾气古怪暴躁的男人,而身为妻子的幸江却习以为然也心甘情愿。

这些不免会让人联想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乍一看,幸江就像是松子的翻版,在不苟同的眼光和声音中永远一副not your business的样子。

整部影片的高潮在后半段,到这里一切才逐渐明朗,虽然我个人更喜欢前半段,节奏缓慢但充满了戏谑的味道,实在对日式家常的画风没有丝毫抵抗力。

如果说前半段都是所谓的“自虐”,那么后半段便是一首名为生活的“诗”。

揭开来自回忆的谜底,谁也不曾料想看起来温柔又体贴的幸江曾经有着疯狂的过去,而看起来沉默暴戾又有着黑道背景的勇夫又是那般深情。

这完全颠覆了先前对男女主角的人物设定,但又给观众先前的一串串的问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出人类间的相互救赎,却给人内心泛起一波又一波爱的弧度。

“我们该怎么办?

”“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过我们的生活。

”“我们下次再来,看海。

”这是勇夫给幸江的承诺,幸江笑了,美得令人窒息。

那时候的幸江应该是第一次触及到了幸福的温度,勇夫给从未感受过幸福的幸江带来了生活的光明,而幸江也给了勇夫不一样的新生。

这时候方能明白,为什么别人在说服幸江离开勇夫时,她两眼闪着光芒,“虽然他表面是那个样子,却是有很多优点的”,那个模样像极了大话西游里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的紫霞仙子。

虽然从回忆回到现在,幸江的偶然出事后剧情开启了老套的日剧煽情模式,可是意外的很对胃口。

当勇夫飞奔到医院的时候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多年前为爱不顾一切的少年,手术室外站着满满当当的朋友,病榻上的睡着的幸江听见了来自母亲的声音。

“跟你爸爸商量,帮你取了这个名字,幸江,就是幸福的意思。

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所以你是被很多人关爱着的。

”老实说,影片里的每一个人都一直在自虐,幸江,勇夫,父亲,面店老板,房东太太…对于他们来说,正因为实在太过平凡,所以更害怕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曾轻易得到,在得到以后就会使劲儿攥在手里。

在自虐中感受自我,不断摆脱又不断的自虐,循环往复,这是来自人类的惯性。

在每一段寻找幸福的路上,都必然存在着对自我的否定与肯定,这否定可以来自于旁人,也可以来自于自己的判定,还可以是对于周遭事物的自我代入,尽管不断的感受到“不幸”或者苦恼,可是每一个人都在积极的向上生活着,从来没有倒下过。

幸江最后写给遗弃自己的母亲一封信,“妈妈,我从小失去了你的爱,然后我拼命的追求,不断的追求,我想得到别人的爱,可是到现在才在自己这里找到,一直紧紧地握着双手,偶然间张开,才发现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片子的主旨在于引导我们去正视爱,对爱追寻和探索。

对比《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都在寻求一个在她回家的时候能说句“你回来了”的人,其实幸江也在寻求一个能给自己安稳生活的人。

影片时常重复 “幸せなりたい(想要变的幸福)”,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诉求。

关于最后朋友重逢的设定,想必也是为了给幸江的幸福画上一个圆,所幸那时候相依为命一起不幸的她们如今都成为了美好的大人。

“在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什么幸与不幸,有得必有失 有舍才有得。

比如失去一样无上宝贵的东西时会怎么样呢?

我们哭喊,呆然,但这是可以用幸福与否来衡量的吗?

我终于发现,失去无上宝贵的东西,就是对它真正无限的拥有。

幸与不幸都无所谓了,不管哪个都有同样的价值,因为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意义。

”人生就是一场自虐的诗,在吟诵的时候,不要忘记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强推本片的OST!

来自日本作曲家泽野弘之(有兴趣可以收集他的其他作曲,一定不负众望!

)附上我很喜欢的几首:ALL IN ALL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幸せになれますように心の声近くにいても、远くにいても、嬉しい时も、悲しい时も気仙沼牛乳I LOVE YOU(词:今井麻纪子 唱:关山蓝果)

 4 ) 为谁而“虐”?

最爱的日剧之一。

中谷美纪和阿部宽的演绎非常棒。

影片讲述了女主幸江追求幸福、最终寻得幸福真谛的故事。

“哪怕一点点也行,想要变得幸福!

”这句话贯穿影片,也是幸江一生的梦想。

从小丧母、父亲入狱、丈夫不仅嗜赌成性还非常粗鲁(一言不合就掀桌),生活在不幸中的幸江努力地寻求着幸福。

影片将女主追求幸福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平淡的故事-压抑着似火山喷发的能量。

被摧残的幸江在影片中很喜欢幸江与丈夫相遇这条线,一个是黑帮一霸与一个是妓女。

那时的幸江是堕落的、被摧残的、毫无幸福可言的,直到她遇见了勇夫(男主),勇夫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并想和她结婚,可幸江却害怕了,手足无措了。

她渴望爱,也渴望幸福,可当幸福突然降临时,她却畏缩了,无所适从了。

她陷入了怀疑,她害怕失去,害怕一无所有。

陷入回忆在一次“接客”后幸江出现了幻觉,看到一只由日元幻化的无毛小鸟攻击她,她用力驱赶结果用刀割了自己的手腕。

勇夫及时赶到并将她送到医院……出院后的幸江接受了勇夫的“想以一个洗心革面的自己来迎接你”。

(泪目)

Last:关于这部影片,喜欢它的叙事风格,喜欢它讲故事的手法,也喜欢影片中人物带给我的感动,不止一点点。

花痴幸江

 5 ) 你比松子要幸运

这部电影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童年缺爱的女人,在成年过程中,交友,恋爱,情感所经历的波波折折,只不过松子遇到的男人一个死,一个玩弄他感情,一个是渣男,一个是好男人可惜时机不对,一个是爱他的,但却不懂得如何爱,经历了沟沟坎坎,最终在爱的绝望中离去。

而这部片子传达了人对幸福的追求,人这一生穷尽都是为了追逐幸福,只不过对有的人来说,追求幸福是件容易的事情,对有的人来说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试想一个从小拥有丰富爱的人,对爱的选择和辨识能力变得极强,而对有的人来说,从小缺爱的人来说,真的是饥不择食,于是伤害变得轻而易举。

无辜的人受着无辜的伤害。

好在自虐之诗中的女主角,她的男伴反省了,也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女主终于获得了幸福,也算是一个好的结局,比松子这个结局好了不知多少倍,人生本没有标准答案,一路前行中,能自我体悟同时改变现实生活的行为,就能真正跳出那个轮回。

 6 ) 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

带着浓重口音的日语,缓缓地读着给抛弃了自己的母亲的信,半透明的蓝色水母忽上忽下的游着,抑或是本能的漂流着,平平淡淡的度过自己一生的简单生命。

得到小小的幸福马上就会发生不幸的少女,问着“我会幸福吗?

即使只有一点点幸福,真的也就满足了啊。

”乡村,不幸的少女,祈祷着一丁点幸福可以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却有更多的不幸陆陆续续地降临在她身上,她寻找追求,从乡村到上东京到大阪,她寻寻觅觅的却仍对幸福的定义无解,直到最后,她不再追求幸福不在奢望幸福,幸福才慢了很多拍的来到她身边。

《自虐的诗》,有些人单单是看了名字和“日本制造”的标签就会对这部电影敬而远之了吧,其实整个电影只是一个微苦又微甜的故事,一个女孩子向往幸福得不到幸福,放弃向往却又平淡的得到幸福。

演员方面有贞子姐姐中谷美纪还有大叔阿部宽,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几大段简单的插叙就令整部电影丰满起来。

既然是自虐的诗,就不可能是一个甜的发腻的纯情故事,也不是传说中的恐怖或者变态的故事。

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对于这个叫幸江的女孩来说却太过于难以得到了,只是因为她太想得到了。

这不是跟随套路的剧情,接受度却并不比那些俗套的电影低,因为她只是把人人都关心的幸福的定义扩大化和个体化罢了。

电影有些讽刺也有些搞笑的配上了由小号,小提琴和钢琴为主乐器的三段配乐,小调欢畅的跟春天的雨似的流畅,但却不是喜悦,而是戏谑。

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不知道从哪儿看来的这么一句观后感。

越想做什么什么越做不成,越怕什么什么越要发生,越追求什么什么愈发遥远,人生中事与愿违的事情比事半功倍的事情多得太多。

这好像是传说中的莫非定律,自己永远觉得自己很倒霉。

“能不能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越是发问,越是不了解问题是什么,更别说得到答案了。

哪个人不是在生活中挣扎着、奔跑着、追逐着、冒冒失失地跌倒又站起来,人人都生存在一个自虐的世界中,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缓缓地割着自己的皮肤,流血了再舔伤口,复原,却又开始割新的伤口,反反复复,都是为了自己的执念,甚至是偏执。

幸江的故事只使用一个弱女子的声音说着如果能不再执着于放不下却一直得不到结果的追求,是不是可以放下,然后平平淡淡地过下去,搞不好马上你的追求就会降临地让你措手不及。

因为人生就是一首自虐的诗,自己放弃虐待自己的时候,兴许命运也会放弃继续虐待你,给你所要的幸福吧。

 7 ) お勧めします。

「嫌われた松子の一生」と同じように、また涙が出るほど感動させた映画を見ました~「この世には、幸も不幸もないのかもしれない。

何かを得ると、必ず何か失うものがある。

何かを捨てると、必ず得るものがある。

例えば、たった一つの掛け替えのないものを、大切なものを、失った時は、どうでしょう?

私たちは、泣き叫んだり、立ち竦んだり、でも、それが幸や不幸で量りのものでしょうか。

掛け替えのないものを失うことは掛け替えのないものを真に、そして永遠に手に入れること、そう気付いたのです。

」とこのストーリの主人公のサチエさんの言った通り、幸も不幸も一つの標準で量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不幸というより、幸せで有意義な人生への試練だと言ったほうがいいじゃないでしょうか。

いばらの道を切り開いていろいろな難局を乗り越えて、やっと成功を取ったその瞬間ほど、感動させる時はないでしょう。

人生とは困難との戦いの連続だと思います。

この戦場で何事も恐れぬ戦士になって、勇敢に立ち向かおう!

とにかく、いくら苦しくても、勇気を出して、未来に進みましょう!

 8 ) 妈妈,你到底为什么,要生下我呢?

其实应该改名叫“翻桌的艺术”?

开玩笑如果是以幸江为蓝本的生活,苦逼中带有强烈的喜感,倒也是不错的人生。

在电影的前半段以乐衬哀,这样的手法在小时候听老师讲多的,不过还真第一次看见有作品能把这一点发挥得如此极致。

一方面我们同情幸江痛苦而无意义的日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打人的丈夫、辛苦却工资低微的工作、多年前因抢劫而被捕入狱的父亲、小时候就离家出走的母亲;另一方面我们却笑得不可开交,因为幸江乐观的积极态度。

幸江的态度就像她只是一个对生活极度迟钝的女人,甚至是笨蛋。

幸江活该么?

明明还是有好男人喜欢她不是吗?

如果仅仅听别人述说我大概会这样想,但真正进入故事里面,我却没有了这样的念头。

我无法在故事中找到任何一个坏人,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底层人物的苦逼物语。

甚至连她的丈夫,在故事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引起我的厌恶。

她的丈夫只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的人。

我们看到最后会发现的确是这样的。

导演刻意在前半段描写他的缺点,但也很注意的没有让他做出任何违背他本性的事:没有打骂过幸江,没有混入黑道,也没有外遇。

如果细心的人留意到,大概也能提前猜到导演的用意。

所以我们会为丈夫突然出去工作这一行为充满感动,在故事极度苦逼的铺垫下我们忘了基本的幸福构成——其实丈夫出去工作是应该的。

同时为丈夫替幸江出气而感动。

在幸江不幸的生活下,我们为她感动的事情,变得以她为标准。

可是我们的丈夫大人,在工作的第一天就丢掉了饭碗。

我们以为幸江只是个笨蛋,明明那么不幸,却不会改变。

直到我们看到了她写的信,就像电影开头的那句话:妈妈,你到底为什么,要生下我呢?

幸江并不是没有思考过,她察觉到自己的不幸。

然而为什么不作出改变,这正是整个故事的要点所在。

后来幸江的爸爸出狱,好男人店主先生的求婚,丈夫赢回来了一大笔钱。

这些重要的事情突然变得都不重要了——因为幸江怀孕了。

再后来,幸江和丈夫分手。

她掉下了天桥,快要死了。

故事的基调从怀孕开始发生了改变,故事变得偏向了思考力的一方。

我们好像看到了幸江的成熟,她不再撒娇,因为她知道她不能害了孩子。

她问丈夫是否生下来的问题并不是要答案,她知道答案,她只是需要一个方式告别。

幸江第一次以自己的意志对生活做出改变,她不再对命运撒娇。

其实幸江不作出改变的行为到这里看来并不是奇怪的,她只是想把一切的不幸归咎于命运,她害怕就算自己去做出改变,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就是她一直处于被动的原因。

后面的两段回忆——幸江的初中生活和与丈夫的结识——给故事做了完整的解释。

初中的幸江本来拥有同样贫穷的朋友熊本,常受到别人欺负的两人关系很好。

但幸江后来却“背叛”了,她接受了“好学生的好意”(本人最讨厌人人生而平等这句屁话)。

这里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幸江的被动。

就像幸江自己说过,“只要一点点幸福就好了”,于是她的倒戈导致两个人的决裂。

而打架的戏码和与丈夫过去的结识中打丈夫的戏码非常相像。

前者是熊本(幸江的穷好友)在拒绝幸福,后者是幸江在拒绝幸福。

这里抖出了幸江的第二个属性——逃离幸福。

如果我们把上述的结论总结一下,发现幸江之所以不幸是因为她的“一点点幸福就好”的意识和“逃离幸福”的恐惧的结合。

所以当微小幸福到来时幸江会紧紧抓住不放手,而当更大的幸福来临时她却不敢跨出这一步,因为害怕失去。

其实如果整部电影到这里完结已经算是很出色的电影。

但更绝的是电影在最后加入了导演的自我思考与深化,他让幸江醒来,以不一样的眼光看看她的人生。

那些围绕在她病床上的有着糟糕生活的人,又何尝不是幸江的幸福呢?

幸与不幸根本不重要,每一种人生自有其收获。

如果能好好地活下来,去审视人生,一定会发现比幸福更重要的东西。

我想,这就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东西。

最后说点轻松一点的话。

我猜想看这部电影时一边笑一边哭的人一定不少,而且能造成这种效果的情节在电影里真的有一大堆啊(笑)。

另外看着丈夫奔跑过去病房的画面,明明观众都已经在心里默默为丈夫加油感动,导演却还要加入喜感的情节(推倒众多路人),实在佩服导演的玩心太重。

 9 ) 喜欢这段话

喜欢这段话:在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什么幸与不幸      有得必有失 有舍才有得      比如失去一样无上宝贵的东西时会怎么样呢      我们哭喊 呆然 但这是可以用幸福与否来衡量的吗      我终于发现 失去无上宝贵的东西      就是对它真正无限的拥有           妈妈我从小失去了你的爱      然后我拼命的追求 不断的追求      我想得到别人的爱      可是到现在 才在自己的心理找到      一直紧紧地握着双手 偶然间张开      才发现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妈妈无论以后发生什么      我都不再害怕      我现在充满了勇气           幸与不幸都无所谓了      不管哪个都有同样的价值      因为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意义当做鼓励我自己的话了!

我也要幸福!

 10 ) 密谋的幸福

“不论幸福或不幸,都值得珍惜,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片尾的时候,幸江在海边靠在丈夫的肩头想着。

电影如是温馨的结束了。

在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她一脸的幸福都带着乐天知命的意味了。

从化身松子以来一直让人怜爱得心疼的中谷美纪大姐终于在这一刻让广大治愈系电影爱好者长舒一口气内流满面了。

看到结局是旧有重逢的同学们,你们错过了片尾字幕之后真正的结局。

当然是松子,看完这个片很自然让人想起松子,相同的女主演相似的境地。

诸多相似之处以外,两者还是很有些区别。

松子是孤身一人在谋求幸福的路上且败且战,最后变成卖火柴的小女孩去了天国。

而这部电影则是环形的结构,在最后回到现实的时候情节完整,故事也圆满了。

影片前半段主要讲了幸江的不幸经历以及她的乐观与坚强,就在幸江重伤眼看故事就要沦落到狗血的时候,镜头及时转到了从前,画完了影片的另外半个圆。

原来这个片子不仅仅有幸江柔弱者的坚强,还有一批人为她密谋的幸福:父亲、老板、朋友、楼下阿姨,还有最重要的,丈夫叶山。

由于比较圆满,配乐一如治愈系的动人,画面有别于松子,是写实的风格。

主演中谷美纪饰演这个角色自然是轻车熟路,一如松子的坚强善良惹人怜。

阿部宽大叔则以其非同一般的酷共同撑起了整部影片。

苦情也好,哀情也好,片中时时刻刻对幸福的呼唤,还有那句流传极广的“要坚持,一定要幸福啊!

”都表明了片子励志的本性。

穷人、陋巷、破旧的火车、底层劳动者、妓女、黑帮古惑仔,没有意识形态,有奋斗没有解放与斗争。

关于小人物的生存,却没有沉重的气息。

它是对追寻幸福的一种轻松地探讨与表达,却不似《顽主》需要依托一个特定时代。

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的,只是似乎还没有出现过。

看看国产片里充斥的“假大空”方式表达的“虚伪黑暗或者幸福光明”,难免让然难过。

《活着》当然是一部好电影,只是广大劳动人民已经够“活着”了,何必添堵呢?

党的政策亚克西票房低又低,群众眼睛有时候是雪亮的。

要么抛开现实架空历史,要么低俗媚俗庸俗娱乐至死,要么一副苦情样被压迫的被损害的,让人无所适从。

本片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是很有启发性的。

集中营题材都能拍出一部《美丽人生》,何况现当代。

当然了,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一点根据我火车站票的经历,深表疑惑)。

对幸福的探索、追寻与体验是片子的中心,也是中心事件。

这是人之常情,也就成为了一个和现实接轨的良好突破口。

幸江的幸福有自己的努力,有幸运的偶然,也有那些她不知道的“密谋”。

电影一步步展示了痛苦的表面,然后又一步步剥开了层层的痛苦,展示了温馨的“幸福阴谋”。

我有种感觉,人们在密谋让我幸福。

刚刚过去了艰难的一年,换个思考的方式吧。

我觉得也许每个人都被这种“密谋”包围,每个人也都在密谋者他人的幸福。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么无私,那应该是没有意识到。

如果没有觉得自己处于这种“阴谋”中,那很自然,让你知道了就不是密谋了。

如果某人幸福了,那么肯定是这种密谋的结果;如果某人最终还是不幸,很简单,那个密谋失败了。

2010年初的北京下了好大的雪。

凌晨五点在窗口看到暗黄的路灯下没有人影。

那是看上去很温暖的颜色,像是烛光。

没有人影,四处都比往日要亮,没有人影,雪上也没有任何痕迹。

新的开始吧。

朋友们新年快乐。

《自虐之诗》短评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配乐不错,剧情没什么大意思啊,阿部宽就是弹子店打弹珠,松子打工挣钱,磨磨叽叽半天也没什么推进。

7分钟前
  • 査鑫
  • 较差

日式暖黄色滤镜 混乱肮脏的质感

9分钟前
  • 潮汐青
  • 较差

又一个松子吗?!

10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剧本不错,拍得一般。

11分钟前
  • 柳三行
  • 还行

阿部宽+假发≈夜叉王= =|||真的很像啦

13分钟前
  • 无心柳
  • 推荐

知我者芭娜娜也:D

16分钟前
  • 杜布勒维
  • 力荐

中谷美纪又演了一次松子

18分钟前
  • 哦哇哩
  • 还行

配乐实在太赞,另一版的松子,结局却是好的

20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力荐

结尾真的是又臭又长

23分钟前
  • 🌊
  • 还行

很一般啊。不喜欢宽叔的造型,对苦情女的戏码也无爱。倒是熊本的戏好出彩。最后的HE有点生硬,写给妈妈的信总有种小学生作文用来概括主题的感觉。

24分钟前
  • 李奥洋
  • 较差

阿部宽牛逼

27分钟前
  • 寂静猫WISEFAKE
  • 力荐

莫名其妙的表达方式 个人get不到这种幽默 主题是温暖的

31分钟前
  • 龙装骑士小美
  • 较差

幸福是换来的

33分钟前
  • 人形好帅
  • 力荐

只看了几十分钟,松子即视感,网速卡,于是不看了。日本的电影,哎,没几套能让我提起劲啊,为什么

36分钟前
  • 汤姆贝利芬
  • 很差

海原的月

40分钟前
  • とりいのとなり
  • 还行

(ノ-o-)ノ⌒┳ ┫┻┣

44分钟前
  • 荔蘿
  • 推荐

就记得一次次掀桌了 - -

48分钟前
  • 纳兹
  • 还行

喜欢朋友那段

52分钟前
  • 王筱驴
  • 还行

一星给片名,一星给宽叔,如果还要加半星,就给掀桌子和修脚那段吧。最大败笔结构不稳和风格不统一,另外大段関西弁听得我直挠头,用这个来搞笑我真的接受无能,总之:过誉了。

55分钟前
  • 关键帧
  • 较差

幸福

57分钟前
  • 没有鱼丸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