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没结束,漫画汉化刚开始,很多剧情还不好猜测。
就这一部来说,意象表达不错。
(以下分析皆基于本部动画,以后剧情更新再说)一、印象与记忆记忆不是记录,是人的心理活动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产物。
“印象”有创新之处——一种新型的洗脑方式;但也不能算多创新——还是那种记忆操纵的套路。
记忆被控制确实非常可怕,那会完全破坏人类的人格统一性与连续性,让人不禁疑问,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我自己实际经历过的,什么又是被植入和修改的。
但这一部的“印象”能力并不是作品的关键意涵,毋宁说是打开一切问题的钥匙。
山、谷、锁,这三个意象其实是三位一体的。
山是高光,谷是低谷,锁是人的心防。
pet的可悲在于自己没有任何感受山与谷的能力,更不会形成自己的锁,从而既无法与外界交流,也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这一点上,pet就像需要父母保护、引导、教育的孩子。
“锁”是格外有意思的存在。
人活在社会上不可能没有心防,防人之心不可无,社会的发展水平还远未到每个人都可以赤诚相见的水平;可是心防太重的人又容易没有朋友,谁敢去结交一个城府太深,你永远都搞不清楚他在想些什么的人呢。
这就说明,人与人交往中最难把握的是“分寸感”。
话该说到什么地步,事该办到什么程度,人该怎样才算靠谱,这些复杂的问题会纠缠住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而人不得不一直寻找答案。
“摧毁”(潰し)是“印象”能力运用的极致,完全颠覆、消灭一个人的记忆,进而使其人格毁灭。
但我觉得,即使锁再深厚,摧毁仍然是可能的。
记忆是与人的社会性紧密结合的,是人对外界社会的一种重要认知。
如果无法从社会性入手消灭掉一个人,那么,就物理性的将其摧毁就是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高墙不是防贼的最好手段,只是最容易的手段罢了。
二、父母、子女、家庭关系山父(父母,混含有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给了pet“山”,林是为了让司和悟离开无知状态自由生活,司是为了让广树完全成为自己的所有物(必要时甚至可以利用、摧毁司),可以说是两种典型的父母心态的代表。
反过来,pet(孩子)就其本性自然会对山父(父母)有依赖,有的孩子会一直依赖甚或超乎寻常的依赖,他们似乎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而是处于其父母的各种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延长线上,像是有样学样的提线木偶,这种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缺少独立思想的人”;有的孩子在依赖父母的同时会慢慢探究自我与世界,并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各种观念,在回溯父母道路的同时,走上自己的路。
“家庭关系”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整个家庭内部的父母子女和睦相处、互相关爱,但这很难得。
司杀掉林,如同俄狄浦斯般弑父,并没有带来自己的成长,反而让自己深深陷入痛苦;林就像一个大家庭的父亲,即便他宣称公平的爱每一个子女(司、林、美玲),孩子们在内心也不免猜忌并觉得不公平,甚至兄弟反目、父子成仇。
父母子女的关系不该是水火不容的,毕竟都是血脉至亲;但家庭矛盾的产生又是不可避免的,为此便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用自己的智慧与同情去解决问题,极端化的解决方式并不值得提倡,因为那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即便对使用极端化手段的那个成员都是苦痛难耐的。
三、组织与组织中的人父权形象家长制的会社(就是“组织”),驯化、异化、同化着旗下所有人,就算是社长,从他人性丧失的程度看,也被自己的会社所束缚和戕害着。
司是塑造最丰满的人物,真切体现了一个人是如何被组织驯化、被体制同化、人格被异化,他的愤怒和痛苦从来不向着一切的始作俑者即组织,而是向着同样的弱者(悟、广树),甚至是自己的山父。
广树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他是最明确的表达不愿服从组织、不与组织同流合污、不想为组织工作的人,同时,虽然他深深爱着并依赖着司,他仍然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想。
广树除了爱司,他有自己的善恶观念与好恶倾向,在被司利用、司去做错事的时候,他会心痛,也并不支持司的观点,但因为爱司,他又不得不某种程度包庇、帮助司,这也使得广树难于跟组织做个彻底切割。
其实,人作为某种社会组织中的一员,大部分情况下的感受就是“又爱又恨,又讨厌又离不开”,这样刻画的广树反而很真实。
最后,尽管广树希望悟修改广树自己的记忆,但在看过那片美丽的风景后,他也许会向着自由出发。
悟最初是一个有些摇摆的人,最后,他成长为了一个向往自由的人。
一方面,他深深依赖林,并听从林的话融入组织;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善恶观念,他知道组织做得事情是不好的。
开始,他说“自己思考是困难的”,后来,他通过跟涟涟等人对话、回想林的话语、尤其是目睹林的惨状后,他开始独立思考,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最后,他带着广树看到了那片美丽的风景,并开始憧憬自由。
桂木这个形象很有意思,可视为组织中相对普通的旁观者和执行者,或曰帮凶。
他对组织很忠诚(尽管是因为被改造过记忆),可另一方面,他也是组织内的受害者,他不能与自己的亲生女儿涟涟相认。
龙是组织的真正忠犬,又或者他本就是组织中高层的一员,与组织有完全的利益共生。
他其实是最心狠手辣的那一类人,与社长一起造成了所有惨剧。
片中未完全出现的气功术师们,当初想要彻底摧毁这个组织,但不幸失败并几乎全灭,只留下了林与桂木。
我之所以不分析林,也是因为不了解他当初为何会出卖气功术师,林的剧情仍然很神秘。
就气功术师的反叛而言,不太清楚其目的是为了毁灭组织还是为了夺权,总之,他们的失败造成了组织的变本加厉。
在这种传统型父权结构的家长制组织形态中,以上的所有问题,就其体制本身而言几乎是无解的。
任何体制都不完美,但有些问题在特定体制中是找不到真正方法的。
一旦系统自身框死了自己的进化轨迹,除了革命便再无出路。
(家庭革命、社会革命、世界革命等等)组织与组织中的人的关系,就像国家体制与国民的关系;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个微观社会中的关系。
这些关系时而扭曲,时而疯狂,时而又像是救赎。
自由或许并不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当人被体制驯化并同化时,救赎的道路也就异化了,也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他们而言也是一宗救赎。
但最可悲的还是人的悲剧,在这扭曲的疯狂中,人性退场,只留下无尽的黑白相间的光影世界。
逻辑自洽,脑洞满分但不火,我个人觉得,很正常大部分普通人能跟正面角色共情,为正面角色感动,希望正面角色最终胜利,看着他或她克服重重困难,适当地给甜头,制造爽点是支撑观众追番的根本动力没有人真的喜欢跟随一个痛苦,压抑,无能为力,在泥潭里越陷越深,被迫着越来越坏、越来越黑的可怜虫的视角哪怕在最后一刻,可怜虫被洗白,观众们终于能够了解可怜虫的无奈,终于能够同情那个可怜虫中间这个过程太压抑,太压抑了!
我看到一大半就几乎忍不住弃剧了,关上视频的瞬间,就莫名其妙地感到愤怒要不是真的无聊,我大概率不会追完这部佳作但,如果,我们跟随的主视角换成 悟,哪怕林,这个故事可能会变得烂俗,但一定会更火
司幼年时得到了山父的馈赠:意象和爱。
却在不久后被悟“夺走了”林的陪伴与关爱。
司开始嫉妒,开始扭曲,开始对林抱有强烈的执念,随后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夺回”林。
他做出了“baby”,这也许是他渴望对林做的,后来他也做到了,彻底摧毁了林。
司满心满眼都是幸福——照顾着不能自理的林......他很快就找到了广树,把他培养成自己的pet。
将自己渴望从林那得到的一切都给予了广树。
执行任务时,也是优先广树的心情,所有广树不愿意干的工作全都由自己接下。
他开始给自己的山设下重重叠叠的锁,那是最初的景象——林为司展示他的山,林是一如既往地温柔,司还是纯洁可爱的孩子。
纷繁复杂,连他自己也解不开。
最后司也毁于此。
广树,也是被公司用来买卖器官的活体储备。
被司看中后,开始了与司的生活。
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广树视角)。
司是广树的山父,对他温柔,宠溺。
是如同兄长般的陪伴,如同父亲的关爱。
广树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为任性的少年。
提出任性的要求——搬出公司,和司一起经营观赏性的鱼店,不再为公司工作。
司满足了他,自己默默承担了绝大部分公司委派他俩的任务。
美好的生活似乎已经来到,可是林的重新出现打破了这个“梦境”。
广树被迫陷入了公司与林的争斗,他逐渐发现了司与林的过往。
在这场争斗中,他失去了司,与悟逃离了公司。
我很遗憾,直到最后司还是病态地执着于林。
他误会了林,摧毁了林,又在最后得知了真相,毁了自己。
我很欣慰,悟与广树逃离了公司,并且计划夺回林与司。
结局是bad ending公司是最大反派,可司也做了很多错事,林温柔也败于优柔,后期忽视了司是他最大的错误。
只有美玲,广树和悟是无辜的。
心痛于林的无可挽回,寄希望于后面的故事——广树和悟的成长,司的挽回。
司是即夜神月以来我认为刻画得最复杂最成功的谋略型暗黑系男主。
接受反驳,反驳的麻烦顺便安利一下番😁被悲惨过去塑造的司,虽然通过创造自己的PET广树,暂时压抑了林抛弃自己带来的伤痛。
但那种印随般的对林向往的本能,并未因广树的存在消失,而是在和林相见的瞬间将多年积压的由深爱转化为的委屈不甘嫉妒愤怒仇恨一股脑自毁式的倾泻到林身上,甚至顾不上理解林不断告诉他的“带你走”是何原因和含义。
而在摧毁林之后,原本以为的满足感并未到来,更被一种不愿承认的悔恨逼迫到疯狂,他拼命否定过去这件事成为了他新的想极力否定的过去。
于是这次司将嫉妒的怒火对准了悟,这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抢走了林的无辜的人。
不难想象司有多少次希望自己是悟,是被林选择的人。
当悟被射击,司以为终于达成将悟摧毁的目标后,只有那么一瞬司感到了大仇得报的快感,然后他马上意识到林和悟都是想解救自己的人,而一直追求自由的自己却亲手杀死了自己自由的可能,只因被仇恨和嫉妒蒙蔽了双眼。
司被自己的伤痛禁锢的太久太深了。
这一刻的司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悔恨,并再一次试图用摧毁的方式消除自己的痛苦。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试图摧毁的是他自己。
司是可悲的,正如摧毁屋这一存在,通过抹杀、篡、改否认记忆的方式以求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也是司从小到大学会的唯一的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
所以当他想要获得林的爱却无法得到时,他仿佛别扭的撒娇般用这一方式摧毁了林、悟和自己。
而悟最后证明,过去是不必被否定的,根据下一步的行动,过去的行为的意义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世间是存在不必摧毁就能达成目的的可能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至于司对广树的好,全然是一种并非基于对广树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怜惜的情感,将广树和自己的关系等同到自己和林的关系上,通过爱广树,代偿自己未能从林那里获得的爱。
正因如此,司可以一边对广树产生极强的保护欲,一边一次次利用广树达成自己的目的,包括让广树顶替摧毁林的罪,让广树摧毁悟,以及让广树摧毁自己,全然不顾这些事会给广树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伤害。
因为司是真的一直打心眼里觉得司是属于自己的PET。
是PET,是对自己唯命是从的PET,是独属于自己的PET,但不是人。
所以司最后癫狂的考虑如果广树不按自己说的来,就要将广树变成被摧毁的林的样子,我相信司在这样想时是伴随着一种自恋的自我感动式的情感的,他将自己对广树的物化的占有欲误以为是爱。
从未获得过真正的爱的司,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这样想来,悟最后能赢司,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幸运的呆在林身边十年,而林教会了悟真正的爱,包括如何爱自己。
“山”和“谷”的设定很有意思,能够篡改记忆的能力既是拯救,也是摧毁,令我觉得毛骨悚然:普通人如何能留存属于自己的记忆?
(不过,即便没有这种超能力,时间和经历或许也会一点点侵蚀/强化/扭曲脑海中的记忆。
)几乎全员BE:神经冷漠的桂木被自己女儿杀死;晶小姐无知弑父,在不认得自己的父亲的记忆中见到了最美的母亲;林先生以为当初被迫离别让司听从公司命令的话能够保护司活下来,却没想到双重束缚下扭曲了司的感情和人格,最终被自己的pet摧毁;司聪明一时,却什么都没有,不知去处,因而逃不出束缚,以亲手摧毁自己的山父使得矛盾内核撕裂而终;两个逃出去的pet失去了自己的山父,最终见到了灿烂,结果不枉然却也徒增寂寞和忧伤。
和记忆主题有关的故事,往往离不开非线性和跳跃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文本不容易被直观理解,因此后半程情节曲折又意外。
例如司给我的印象从腹黑超能力者→反派男主→可怜人罢了。
司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的山重重上锁,谷与谷环环相扣,却也间接导致广树拯救的失败。
内心空间的设置和他缜密细腻的性格相呼应,却也映射性格里执拗、偏执的一面,对从无到有曾经抓住过的东西紧紧不放手,难以释怀。
这是其悲剧根源所在。
曾经想把司和悟对比,才发现俩人差距太大了,单单是林先生陪伴二人成长的时间与离别二人的时间就大不相同。
如果林先生没有在那么早的时间匆忙与司分别,那么司内心或许多一分柔软和理解,去面对林先生的离别。
在本作设定中,那些成为记忆核心的“山”:有极光的海面,有风、河流、彩虹和花香的旷野,静谧深邃的海底……在旁人眼光中或许微不足道也,可之于记忆拥有者却意义非凡,堪比生命般厚重且珍贵。
因此,须臾璀璨,偶尔亦能惊诧旁人。
尤其对pet和山父的羁绊关系来说,隐秘情感的共享和继承意味着第二生命的赋予和传承。
高度敏感却封闭的自闭儿童,内心更加需要终极关怀。
这也使得“山”之于一个独体个体神圣不可侵犯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为完成任务,每一次同步都是在窃取隐秘,每次一次人为篡改记忆都是冒犯和亵渎人心,从而不断模糊真实和虚假的界限,使统一的人格和记忆中出现“不和谐”的裂缝。
只是人为操作程度的深浅,决定了影响恶劣程度。
主角团背后的黑帮反派野心昭然若揭,残局仍有扑朔迷离的地方,但林先生留下的路线(方向)唤起了年轻的希望,足以拭目以待。
熬夜到凌晨三点,终于看完了整部番。
我看到的,不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而是自己的映射。
没错,我小时候就是一个自闭的孩子。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甚至可以把所有玩具(人偶,机器人,小动物)摆满三四个瓷砖,那里是我的世界——在别人看来,我在那和空气对话,其实那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玩这种游戏,原因很简单,我几乎没有朋友。
哈哈,这种孩子是不是需要个山或者谷吧。
的确,在我脑海深处有一个地方,有一位万事通老爷爷,什么都懂,总是在引导着我。
我本以为这种事是我儿时的秘密,没想到和动漫里这么像。
我们这种人,山都是虚构的,其实摧毁我们这种人更容易吧。
一句话改变了我们这种人天生的悲观。
未免不要太悲观,这山的景色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吧。
所以,务必遵循着初心前行,一定可以逃出去的。
哭死我了,“嚎啕”大哭。
最喜欢也是最心疼的当属司了,我也觉得司是塑造的最好的角色,其次喜欢广树小天使。
悟是核心人物,而故事更多的是从司的角度展开。
司一直活在对山父林“爱而不得”的仇恨当中,林没有告诉他他的重要性,只告诉他“要听公司的话”,这成了他一生悲剧的开始,逐渐崩坏被染黑的他,依附着仇恨向上爬成了唯一活着的动力。
广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救赎着他,拖缓着他下坠的速度,但无济于事,沉下去的,只有他。
“名字思想记忆回忆,都给你”,“失去所有的我还能呼喊你的名字吗?
”op中歌词(大意)总是在戳泪点。
广树不愿意放开他的手让我稍感安慰,但始终还是离开了,把他扔下了。
将自己严严实实锁起来的司,让广树替换回忆时也许已经预料到了失败的下场,可以说,他用放弃一切回忆赌一个希望。
没有了一切回忆的司算是已经死在了那个小黑屋里,或许这也是一种救赎和解脱,成了白纸的司可能会被公司继续利用,但至少是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我相信广树会救他出来,得到真正的自由,再不分开。
桂木也是一个很悲惨的人,幼时家庭不幸,后遇人不淑,惨遭毒手,落下个怕猫的“可笑”弱点,遇到的爱情是绝大多数快乐的来源,是“山”,为了给他完成一个家的梦想而丧命的妻子,被迁怒剥夺回忆和女儿的后半段人生,被超能力者玩弄于手中的人生,最后还被在催眠中杀了女儿的爱人而被不知真相的女儿误杀,一切的一切,都好tm致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编剧杀疯了!!!!
但也是真的好看啊呜呜呜。
其实我事先并不知道这是个充满了散装普通话和C国黑帮的有点gaygay的心理番,但看完以后真的倒吸凉气,太优秀了,主要是对于我现在的心理状态而言,这个故事真的正中了我的心脏。
剧中设定没有完全一一对应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或者定义,有一定程度的化用和整合。
对应一下的话大概有:PET们:对于他人的情绪异常敏感的人,幼年活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边界。
“山”和“谷”:快乐幸福的/悲伤抑郁的两类重大事件,在番里这被视为人格的基础。
上锁:情感隔离;山父:健康人格的示范/指导PET获得自主的情绪处理能力;在这之外,“意象(image)”是一个完全架空的设定,它是一种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PET本人的化身,也是使得PET能对人的内心与记忆进行浏览与操控的媒介,PET们通过这一化身在内心世界的山和谷中来去。
在剧情中,“山”更加健全,但“谷”不够牢固的广树就是没有被社会和命运毒打爆锤过的赤子,更没有防备之心,更善良,容易与人共情。
而“谷”异常牢固复杂的司就是被命运磨平了棱角甚至被扭曲的社会人,更加冷漠、坚韧、警惕、不易受伤,但一旦崩溃就是大厦将倾。
整个主线中PET对自己山父态度的设定和刻画非常到位的,对于一个让自己感到快乐、安全,给自己的生命以高光时刻的人,依恋/剥离之痛的呈现都很戳心,至少我是真的疯狂投射了。
广树和司的关系里能明显发现广树需要司作为情绪处理的容器,悟和林分离的时候染头发打耳洞改变形象是不是像极了失恋的你(不)13集一集封神真的不是盖的,甚至我觉得对我来说把整部作品拉高一颗星的就是最后一分钟。
全剧发展从司和林相见开始就变得又黑又抑郁,每个山父都和自己的PET在强烈的情感连接、命运的游戏、求而不得的痛苦中纠缠和扭曲。
大多数依靠林的“山”活下来的人们内心的“山”有着和林的“山”相似的景象,并把自己的“意象”变成自己山父中的一部分:司变成了水,广树变成了鱼,美玲变成了蝴蝶。
由此可以明白,他们生命中与人格形成中最重要的时刻完全来自于他人,因而他们对这个给予者,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山父产生了巨大的恋慕和依赖,并由此生发了痛苦。
而只有悟的意象是自己的任意门,也暗示着悟成为最后的引领者。
最后广树和悟按照林留下来的逃亡路线前行,发现从林的内心中复刻的“山”的景象在现实中呈现在面前,成为自己真实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独立个体的生命体验。
在这一秒PET们才真正剪断了与林相连的精神脐带,“我”的生命的每一个重要部分都是“我”亲自见证、感受与决策的,不是他人的映射,不依附他人,“我”终于拥有了完完整整的人格边界。
自此一个处处描绘着毁灭的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迎来了一个关于重生的动人结局,让我缓了很久。
就很希望故事在此结束,但明显还有更加开刃的第二季……另外最后一话广树删除司所有记忆的桥段实在是太俗了!!
但还是把我的心扎成了筛子_(´ཀ`」 ∠)_……消散的美好记忆这种梗,从《翼·年代记》开始就是我童年的阴影和最让我伤心的意难平之一。
我相当迷恋司这个角色,并不是说认可他,就只是一种迷恋……这个角色拥有的毁灭倾向、扭曲、灰暗、占有欲、不为人知的忧郁脆弱都太有张力了(prprprpr)。
真的就让他定格在被广树毁灭的时刻吧,破碎太美了,不要变成复仇工具人,也不要救赎。
(可惜绝美颜值只在OP)
这场关于意象和记忆的博弈相当有意思,其中各个角色的意象和《鲁鲁修》中的Geass一样也很有深意:林的意象本体是风,难被控制,向往自由,背景生机盎然,包罗万象,令人向往。
在现实如风般飘荡,挣脱束缚,一直追求如意象中的生活。
司的意象本体是水,不能掌握,易受玷污,难以自净。
现实中受到组织的控制,性格偏执,却无法自醒自救,只能靠他人救赎。
广树的意象本体是金鱼,金鱼是宠物,需要照顾,在小小的鱼缸里就能自在地生活,鱼离不开水而活,但独立活泼,能跃出水面,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现实中他依赖司,但不受组织约束,只想和司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
悟的意象本体是任意门,能链接两个世界,走进他人,他接纳了林的意象,心地更善,还多了一道彩虹,而其他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
在现实中,他和林很像,只是防备不足,穿梭在人心之间很被动,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可,容易被制造的假象所迷惑。
美玲(baby)的意象本体是蝴蝶,美丽却易消逝,容易被人捕捉,随意摆弄。
现实中是被操纵的人偶,毫无自由和尊严可言。
Mari说过人类潜意识里的恐惧会幻化成魔鬼的样子,进而又被魔鬼操纵,换句话说,魔鬼会以你害怕的形式出现并进一步控制你。
这个人读取到了受害者潜意识中对猫的恐惧,因此他幻化成猫的面孔来欺骗他。
真是太精彩了。
高级形而上学。
Mari说过人类潜意识里的恐惧会幻化成魔鬼的样子,进而又被魔鬼操纵,换句话说,魔鬼会以你害怕的形式出现并进一步控制你。
这个人读取到了受害者潜意识中对猫的恐惧,因此他幻化成猫的面孔来欺骗他。
真是太精彩了。
高级形而上学。
算作是具象化的洗脑,当时比较痴迷隔壁的异度侵入
开始和异度侵入开始有点撞类型,后来果然就nbcs了…不过概念是其次,pet虐还是挺虐的…
故事不错但细节有点不足的感觉 另外作画有点拉垮 声优辛苦了 能感受到练习中文是下了苦工
蹩脚的中文台词极度影响观感!!!
相比被各种神吹的《异度侵入》,个人感觉这部反而更有逻辑、人物刻画也更细腻有趣。建议第1-2集一起看,第1集是初步引入能力的概念和结果,第2集再具体展示篡改记忆的方法,以及主角们为了保住被害者性命而做的额外努力。这种屈从于现实又尽力不违背良心的做法,和对能力的高要求都是很不错的看点。“山”和“谷”的理论也非常形象。原以为接下来会走入接不同案件的单元剧模式,结果4-6集开始大反转:不仅往剧情向发展,各种对弈更是神仙打架!而且越到后面越感慨,这还是我开头看的作品吗?可见其发展之出人意料。原本我只期待它不要烂尾就好,谁曾想看完大结局后直接5星吹爆!就没见过在最后一集里能放那么多精彩反转的动画,害我从桂木的过往一路哭到最后。高开低走的番剧那么多,《思维覆写》表示我只知道什么叫“高开疯走”。
男同卖的有点硬了,我一喜欢BL的都不行
开局不错,后半段拉胯,过多的塑料普通话配音虽说是符合世界观设定的,一上来也很新鲜,但是观感真的不好,可能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感觉到的不满,最后愣是没看完。
咋说呢。。。反正哪里怪怪的(并不是中文讲的不好
冲着设定来的,被熏走了
可以的比基番还gay,日本黑帮都普及中国话了😂 因爱生恨,一步错步步错,司陷入自己的囚笼中可悲又可怜,人在扭曲的环境中做出扭曲的事可以理解, 漫画原作本就是男人对男人的执♂念,做成这样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没太看明白……而且国语未免太出戏了,不要勉强cv啊😂
表现不俗的漫画改编。记忆心像的操纵伴随着更多伤口撕裂。踏过地狱般的绝望谷过后方能一瞥希望之峰
男🪣赛博刚交
山与谷设定满有趣的 制作上也能匹配设定的风格 就是崩得太多了 不过我真的好烦里面pet表现出超级粘人 还有蜜汁脸红和表情的桥段 不是不喜欢基情四射 只是感觉这部卖得有点低俗 剧情还算不错 准备去补漫画来看
汉语含量真高啊
夢境裡潛行時化身金魚和水怪的設定很特別,op驚艷。弘樹你是有多喜歡司真的很愛吃醋啊喂!
黑道+意识流+鬼畜司~~我晕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实例
结尾超神
本来以为是局外人,结果是舞台中心的演员。画风不喜欢。日式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