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说我喜欢的东西:第五名是在章鱼烧小店前偷偷摸摸写明信片的松本朔太郎,第四名是被口香糖机关整到的烂好人松本朔太郎,第三名是总弄掉钥匙坐立不安的松本朔太郎,第二名是让我别演朱丽叶的松本朔太郎,第一名是那一天为我撑伞的松本朔太郎。
” 因为想表现出最好的一面而勉强自己很正常,可无论如何,还是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遇到一个能告诉我“你保持原来的样子就很好”的人。
ep2 绣球花那一段真的太美了。
ep3 父母并肩坐在海边抽烟,侧影融入夕阳中,这种无需多言 能相互支持的感觉真好。
ep3 从突然变轻的自行车脚踏板想起初学会骑车那天和爷爷的约定,“失去一个人原来是这种感觉啊”,喜欢这样的镜头语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所谓的世界,就是愿意拥抱你的人。
在那个人的怀抱里,好温暖。
”那一天,我在你的怀抱里,感受到了整个世界。
ep4 “我本想一个人过完这一生,只要每天过得很忙碌,人生就会很快过去…当我发觉时 已经过了17年。
” “已经可以忘记了吗?
” “还是没办法。
” 在死之前,还有几个17年?
我还必须呼唤几次你的姓名呢?
我还要迎接几万次流泪醒来的早晨呢?
我已经 快要撑不下去了…一切都没有变,只有她缺席的世界,一片冰冷。
“我会记得你们两人的事,你就安心地忘了她吧,再载着某个人,往前走吧。
” ep7 失去的同时也代表着另一种获得。
ep8 “我讨厌的只有以上这些,剩下的都是我喜欢的,全部都喜欢。
” ep9 “人生本来就是由每一天堆积出来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尽情做现在能做的事。
” ep9 两位父亲的对话: “我的女儿…或许已经来日不多了,如果我是朔太郎的父母,一定会说不要拍这种照片,因为我觉得这对留下来的人来说会比较痛苦。
” “不是这样的。
我想…留下来的人一定希望能拥有此刻的幸福吧。
” ep11 不知道为啥,当看到和尚面对亚纪的遗体,哭着说出那句“我喜欢你”的时候,才终于落泪。
(真觉得柄本佑演得很好!
“一想到这就是亚纪,我还是放不了手。
我想一直带着它。
” “因为你不想忘记你与她的一切吗?
” “不,是为了让我不要忘记,亚纪已经死了。
” “我已经无法追上飞奔而去的亚纪,只要我还活着,你我的距离就会不断拉远吧,但是,我不会停止奔跑,因为我不断奔跑的脚印,就是你曾经活在世上的证明。
当我跑完我的人生旅程时,应该可以笑着见到你吧。
” 一部不仅有青涩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的剧,对各种情感抽丝剥茧,以最适合共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感人至深。
永远也忘不了21岁熊猫的侧脸。
看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在一个深夜,万籁俱寂的时刻很容易滋生出脆弱和敏感。
长大成人的朔太郎与亚纪衰老的父亲相遇,十七年后的朔太郎在面对昔日恋人父亲的时候不改当年的慌乱,依然像个在女友父亲面前不知所措的少年。
两人的对话与场景重现,但是间隔了十七年绵长的光阴。
不知为何,突然我的心弦就被打动,眼泪和鼻涕开始肆意滂沱,这部剧之前的生离死别因为过于理想化而显得刻意,相反,这样平淡的日常对白却因一种氤氲着感伤的气氛而更容易触动人的心弦,那是一种在多年后对逝者哀而不伤的怀念。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主演绫濑遥和山田孝之是我非常喜欢的日本演员,之前在《白夜行》中已被两人的精湛演技所折服,但没料到在《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又被深深虐了一次。
两者是完全不同风格的电视剧,《白夜行》展现了两人行走在黑夜中无法摆脱的绝望人生,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则回顾了一段隐藏在白日里不可言说的疼痛青春。
《白夜行》的故事开始于一次谋杀,男孩亮司目睹了父亲对女孩雪穗的兽行而失手弑父,雪穗又为了保护亮司免于牢狱而杀死母亲,两个十余岁的孩子从此便在谎言和背叛中携手同行,并在之后因为嫉妒和欲望的唆使而一步步滑向深渊,在两人所犯重罪即将暴露之际,亮司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去保护雪穗和他们共有的黑色秘密,雪穗也将在没有亮司的白夜中继续她已然无望的人生。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则缘起于一个雨天,男孩朔太郎出于见义勇为的初衷去为雨中诵读悼词的女孩亚纪撑伞,从而开启了一段懵懂而青涩的纯爱,就在两人准备正式交往之时亚纪却不幸罹患白血病并逝世,深陷于这段无果却刻骨爱情的朔太郎始终难以忘却早逝的女孩,在经过十七年的内心折磨后朔太郎终于选择回到家乡去以追本溯源的方式解开心结,以理性而柔软的方式与记忆中的亚纪告别。
然而贯穿这两部剧情迥异的电视剧的核心都是“爱”,只不过一种是蓬勃向上的纯真爱情,宛如樱花般绚烂而短暂,而另一种则是根植于罪恶泥沼的恶之花,相依为命的畸形爱恋。
在同时观看这两部剧的时候,不仅容易产生精神分裂的错觉,更是处处都能感受到鲜明的对比,就像白天和黑夜般昭然,但在结构方面又是如此相似,甚至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衔接之妙,如一对男女的前世今生般令人唏嘘喟叹。
在细细回想这两部剧的时候会发现很玄妙也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人物设置;未来和现在;信物和经典台词。
先说第一点。
首先我关注的是这两部剧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我脑补过度,总觉得他们的名字暗藏玄机,是命运的哑谜。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朔太郎的名字在剧中被揭示说是其祖父根据日本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家而起的,我搜了一下,私以为应该就是日本的早期象征主义诗人荻原朔太郎,于是我忍不住臆断朔太郎对早逝的亚纪近乎痴迷的守望和十余年的怀念如同诗歌般美妙而迷幻,这也算是一种解读吧。
而亚纪的名字更令人回味,亚纪在剧中透露说自己的名字就是“白垩纪”的意思,是父母希望她像小恐龙般健壮的美好祝愿,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何亚纪在剧中是一名短跑健将,在未发病前身体素质很好,但是我不禁又想到恐龙那种地球的霸主最后也消亡了啊,所以亚纪的病逝也是冥冥之中的劫数吗?
这两部剧分别都有一个留下来的人,《白夜行》里是绫濑遥扮演的雪穗,《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则是山田孝之扮演的朔太郎。
但不同的是,他们一个心系未来,渴望用金钱去构建她所匮乏的安全感;一个沉湎过去,通过回忆早夭的恋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这两部剧也分别都有一个离开的人,《白夜行》里是山田孝之扮演的亮司,《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绫濑遥扮演的亚纪。
亮司为了替父亲赎罪,也为了守护雪穗的幸福而以死亡作为对她最后的疼爱,亚纪则是被上天薄待的可怜少女,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饮恨而亡。
这种人物的设置非常有意思,我们会看到这对男女天真纯洁的初恋,也会看到被黑暗腐蚀的邪恶。
朔太郎和亚纪若是不谙世事的天使,他们是在太阳的庇护下自由玩耍的孩子,那么亮司和雪穗就是满手血腥的恶鬼,将彼此作为太阳般信赖却不得不永世在黑夜中沉沦。
无论是亮司的自刎还是亚纪的病逝,对于他们自己来说都是苦难的结束:亮司不再为了满足雪穗的私欲而做违法乱纪的勾当,饱受良心的谴责和灵魂的拷问;亚纪也不用一直接受痛到彻骨的白血病治疗,羸弱得像一片风中的枯叶,在随时被死神带走的惴惴不安中虚度时光。
但是对于留下来的人,痛苦才刚刚开始,雪穗虽然不用再担心自己的罪行曝光,但她失去了唯一依靠的人,注定今生今世都要在噩梦中辗转反侧;朔太郎失去亚纪仅是悲惨的序曲,之后的十七年中他无法融入一切情爱之中,用漠然的面孔懒散的脚步踟躇于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街头。
(未完待续)
本着小遥和山田去看的,看完后僵僵地定在那里,眼泪止不住地滑落,有种失爱的痛,完全地融入在他们的世界。
朔太可怜了,重赴着爷爷的命运,就像是一个轮回,但不幸的是亚纪还是离开了人世,生活总是这样差强人意,在朔遇上天使般的亚纪时,上天又匆匆地将亚纪召回,在没有亚纪的日子,朔的未来只剩一片空荡的黑白夕阳。
朔就在经历过这短暂天堂后的无味的世界里孤寂下去,在没有亚纪的世界中心呼唤着没有回声的爱,这让我想一句话,若我没去过天堂,或许我还能忍受地狱。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重要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还要活着。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朔再痛苦的活了十七年以后终于还是选择忘记。
虽然做出了这个选择以后的片尾,终于让整部剧有了和开头照应的幸福感,但是为了亚纪留下的泪水还在我的眼睛里没有干掉,看到朔终于展开了眉头,心里却涌上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女主角绝症是催泪爱情片的杀手锏,从韩剧到台剧到日剧,果然我还是最喜欢蓝色生死恋的结局:在俊锡迎着车子走上去的时候,我的心很痛,但是有了完满的感觉。
很小的时候,看薰衣草,就不知道季晴川为什么回了美国,为什么还是和那个女人一起。
活着的人终究要活下去,但是活下去意味着与离去者距离的渐离渐远。
虽然说,足够了,我有回忆,我有美好的回忆。
靠着回忆生活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天天游离在现实之外,很努力的想曾经的点点滴滴。
但是曾经的这些回忆,偶尔想起是一种幸福,但是天天依靠着这些东西生活,获得的到底是幸福还是痛苦呢:多么痛苦啊,原来我曾经这么幸福过强迫自己不要忘记逝去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吧。
另一种是带着离去者的愿望,努力的生活。
偶尔想起曾经,然后伤感,过后感慨,最后幸福。
我知道,当一个人想到过往会感到幸福的时候就是可以完全放得下过去的时候。
但是呢,回忆是静止的,回忆终究会被鲜活的现实所代替——曾经多么努力被创造的回忆会被全部代替。
对于活着的人,甚至于周围的人来说都再好不过了。
但是对于离开的人呢,她曾经那么想要活着那么想要留在生者的生命里那么想让回忆随着时间更新,就算她希望自己的爱人忘记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还是觉得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说着你还在我心里这种话,谁都会讲。
当你不再为回忆痛苦,不再为她的离去而流泪的时候,你告诉我,怎样证明你还记得她!!!
我知道这种感觉很偏激,也许是因为我是一个迷恋决绝感情的人。
讨厌逐渐忘却的感觉,讨厌逐渐归于平淡的感觉。
当一切归于平淡了以后,曾经的一切又算什么呢。
话是这么说,但是又怎样呢。
选择了活下去就意味着同时选择了离曾经越来越远,选择了随她而去就是抛弃了她最想要的东西,她会不高兴,周围的人也会难过的。
这种终极的选择,我只能庆幸幸好自己不用做。
朔呢,过了十七年痛苦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他很痛苦,亚纪爸爸说你很努力了。
我想这种因为朔的决定而失落的感情是因为没有见证没有体会没有想像到他到底有多痛苦,如果真的体会到了以后,我应该也会为他的决定而欣慰吧果然我的感情很矛盾:虽然我是站在离去者的角度写了这篇文章,但是我还是很想说,亚纪留给朔的最后一句话是“小朔,我喜欢你”实在太残忍了。
虽然也许这是亚纪最想说的话,但是——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是哭着说的亚纪你太残忍了,这么说还让生者怎么活啊,坚强如斯,一句撒由那拉就够了
完全是冲着山田孝之和绫濑遥看的,感觉他们两个人实在是太般配了。
两个人的演技也超赞,尤其喜欢绫濑遥的笑和山田孝之瞪大眼睛傻乎乎的样子。
《白夜行》里看得不过瘾,这里完全是两人的感情对手戏。
就像看《白夜行》的柔情版。
故事本身很感动,也只有初恋才能如此疯狂和刻骨铭心。
回忆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色彩,蓝色的天空,粉色的八仙花,红色的土地……其实不太喜欢朔的个性,太懦弱,经过如此惊心动魄的爱,就算孤独地活了17年,又怎样呢?
如果他真的去了海中,就能永远和亚纪在一起了,真的很讨厌亚纪的骨灰撒在路边,还要去向亚纪的父亲再要,何必呢。
为什么要开始新的生活呢?
不过站在中年的朔的角度,也能体谅他的孤独和无助,这就是现实,没办法去死,自私地还想活在这个没有亚纪的世界,那就敞开胸怀地渐渐忘却吧,过去的爱情自有别人为她们记得。
只是我却永远无法把年少的朔和中年的朔看成一个人,这个故事,其实根本与中年的朔和那女人无关,“当你刻骨铭心去思念一个人时,会不知不觉活在世界的中心,虽然坚信彼此所有的幸福会生生世世绵延,但却无力阻挡深爱的人一秒一秒的逝去,而这是可能发生在你我之间的青春纯爱物语。
”就让那个懦弱、孤独的中年朔过着他的生活吧,带着青涩、纯真、期待和希望的少年朔,才是永远属于这个故事,属于亚纪的。
一年十二个月,三月看起来是普通的。
虽然已经进入春天,但是北方的天气丝毫没有暖和的意思,偶尔看见路边发了嫩芽的灌木,才能提醒着你“哦!
原来春天已经来了。
”三月的第二个周末,翻了一遍《白夜行》,又找了相关的日剧看,看了之后感觉有些压抑,不经意间发现我遥和熊猫主演的另一部剧《在世界中心呼喊爱》。
按照平时的观影习惯一般不太涉猎这类言情剧,因之前对《白夜行》里雪穂和亮司的结局唏嘘不已,想弥补下遗憾,索性看了这部《在世界中心呼喊爱》。
这部剧是2004年播出的,那年的绫濑遥19岁,山田孝之21岁,正当青春年少的好时光。
故事背景发生在1987年的夏天,俩人在剧中配合默契,看完后立即取代了《500 Days ofSummer》里的囧瑟夫和佐伊,成为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银幕情侣NO.1。
当年主流言情剧的中的必备元素——少年与少女、校园、初恋、两小无猜、白血病、生离死别,这些现在看来略微狗血的剧情,并不影响这部剧的质量。
严谨的叙事逻辑结构,漂亮的分镜头,闪闪发光的台词脚本以及人物心理细节和故事节奏上的良好把控,让这部节奏略慢的剧看起来非常的舒服。
片中饰演亚纪父亲的是著名演员三浦友和,当年一部《血疑》不仅让他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更是成为妈妈那辈人心中的“男神”。
这剧也是开当年言情剧套路的先河,不知道三浦大大在看后辈们演绎旧瓶装新酒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感受?
会不会回想起自己和山口百惠当年的青春故事呢?
总之,歆羡于男女主之间的情比金坚,现实生活中恐怕很少见这样的感情和关系,尤其是现在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很难让人静下来专心一件事或一个人。
突然就想起木心在《从前慢》中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诗里面的心境,大概也随着那个年代的言情电视剧一去不复返。
对,这又是个绝症纯爱故事,我知道你们看的多了,比如《一公升的眼泪》又比如《太阳之歌》。
这个也是经典了,还有长泽雅美主演的电影版。
但是日式纯爱还是不一样的,不同于韩剧的那种不一样。
已近中年的男主回忆起了自己苦涩又甜蜜的初恋,男女主相遇在开学典礼,突然天降大雨,男主勇敢的去为演讲中的女主撑起了伞。
之后就是纯爱的戏份,然后女主就病了,为了男主努力奋斗,纠结,却敌不过病魔。
可是就是这样的剧情依然让人感动,日剧女主总是不同于韩剧的那种积极向上,男主并不是精英,可是就是这样互相鼓励成长着。
最后男主的生活move on了,女主也停留在了世界的中心。
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第一次刚看这部剧的时候觉得还挺好的,也是第一次接触日剧,都不知道还有电影版的存在。
但是自从看完了电影版的就觉得TV版的有点太磨叽了,这种感情其实用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效果会更好,短暂不拖沓而且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其二就是男主女主长得都太丑了,并且山田前些年还拍了几部大尺度电影,真的辣眼睛,总之是真的没有电影版的耐看。
就当我自私吧,我不喜欢朔和女二和小孩在一起,我不喜欢小孩强行认爸爸。
前面几集真的是让我代入感很强,我喜欢亚纪,我遇到这样得女生我会爱一辈子,用一辈子怀念。
还好中年的朔不是熊猫演,不然我真的要被他气死了。
你用17年怀念亚纪,剩下的那辈子让我来怀念吧。
我可以更好。
后面其实有点看不下去了,不喜欢懦弱的男主,不喜欢逞强的女主。
我放不下,我就是放不下。
片尾曲很好听。
我希望,这辈子遇到那个人。
虽然被安利过很多次,但是我一向对所谓的“纯爱”嗤之以鼻,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在褪去纯真的年纪激素萌动的时节突然精虫上脑了,加上白血病和车祸的狗血桥段,算哪门子的“纯”,哪门子的“爱”。
终于,在天国与地狱中毒期看了男女主男二三人分别都参演过的题材,电影版乏善可陈,但剧版是真的把我深深地感动到了,哭的稀里哗啦的,还跑去看了原著。
看完想着沐浴焚香对书影剧三者的异同写个剧评,结果又莫名其妙的鸽到了现在(可能就跟心理学上讲的启动阈值设的太高就,动不了了呗),趁着感动还在,写写自己的感触吧~影版有一点可取的地方,就是跳出了“纯爱”的感动,指出这种“纯爱”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是因为它的遗憾。
如果“纯爱”变成婚姻,变成柴米油盐,可能就魅力不再了吧。
并且这些感慨借由主角双生一体的爷爷指出,这种抽离的感想,在纯爱题材里面比较难能可贵。
原著最主要的内核也是这个。
但这种精神内核完全撑不起一部好作品,多少会显得男主和男主爷爷有点渣,初恋失去的只是生命,但您怀念的可是纯洁美好的爱情和青春期的兽欲萌动啊,跟身边人过的那几十年养育的几个儿孙相比,还是初恋更可贵啊~让人感慨这都什么玩意儿啊。。。
剧版则不同,与其说在拘泥于讲小情小爱,不如说在探索人生在世生与死的大命题。
因为剧版充足的时长,也将亲情友情师生情娓娓道来,更补充了与初恋不同的身边人之间相互扶助的另一种爱情。
而亚纪,也通过影剧不一样的安排,从单薄的初恋上升到另外一种更宏大的符号。
首先是剧版安排男主单身了十多年,这个桥段后世的纯爱剧给用烂了,但在这部剧里,这个桥段体现的并不仅仅只是男主苍白的“看我有多爱你”的自我感动,而是与女主亚纪的生命共生,与女主的死亡共生,与自己也会终将一日走向的死亡共生。
由于对女主“活着”的执念,17岁的男主没有办法在当时与死亡的女主告别,无法面对自己也终有一日归为虚无的命运。
这种无能为力的表象是男主在后面的岁月都无法恋爱,实质是男主无法真实的活着。
剧版对亚纪骨灰的处理也是另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
我记得亚纪的骨灰原著里面是在男主修学旅行之后完全被撒到了“世界中心”乌鲁鲁,用浮夸的行为遥远的异国去撑起名为“浪漫”的空架子,好像雄鸟求偶一般的炫耀行为。
剧版则因为男主的无法告别和“任性”保留了一部分骨灰,这部分骨灰则在男主救身边人的时候莫名其妙的丢了。
这个桥段设计的很巧妙,是男主与女主真正的告别,是男主与死亡和解的重要道具,自此男主开始真正的学会活着。
骨灰的丢失伴随着舍身救人,男主的生命开始发自内心的真正去关心另外一个生命。
俗气点说,骨灰的消失我认为象征了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别人能够更好的活着。
男主对死亡的执念随着骨灰的消失而结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也变得完满。
另外剧版与影版不同的一点是剧版的亚纪在小岛昏倒之前一直对自己的病情是不知情的,而影版的亚纪则是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白血病,在明知的基础上还任性的登岛游玩。
这一点看似闲笔,却非常关键。
我觉得这决定了“生命”和“爱情”两个命题谁是谁的陪衬的问题。
我的取向是“生命”是比“爱情”更宏大的命题,因此我更喜欢剧版的处理。
剧版里,在亚纪登岛晕倒之前不遗余力的在渲染亚纪青春生命的极致绚烂,美貌、学习好、性格好、体育比赛上的争强好胜、对性的朦胧的探索,这些都是亚纪美好生命力的体现。
而在岛上游玩昏倒之后急转直下,亚纪这朵刚刚开放的花苞面临了病魔的雨打风摧,身体状况恶化,亚纪的情绪也从不知所措到愤怒再到消沉。
男主也在亚纪病势渐笃的过程中,从普通的青春期萌动,到为了实现女主的遗愿而奔走,最终升华到生命历程上的纠缠。
最旺盛美好的生命,与猝不及防的死亡相伴相生,前后对比,让亚纪上升成为一种终将逝去的生命的符号,残酷中让人得到美学上的体验。
影版则有点“死了都要爱”的感觉,有点反正都要死了还不如抛开一切纵情的享乐,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表达。
真正的爱情是对除自己以外的另一个生命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兴趣。
因为生命是有涯的,才要去抓住每一个美好,去真诚的对待有涯的自己和有涯的每一个他人。
我们用有涯对抗无涯,用一瞬丈量无穷,可能就是这个剧给我的最大感触了吧。
说是这么说,但日子过的还是间歇性鸡血,长时间行尸走肉的(ノಥ益ಥ)。。。
绫濑遥和山田孝之这对经典的无敌组合,总是给人留下如此经典难忘的角色。感动无以复加,逝去的爱与回忆的美,日本人对于情感的掌控实在到了极致,干净得让人心无杂念,心静如水。纯洁无暇的青春,好好珍惜那份真爱。
这一部应该是我看过的铺垫最漫长、全面的一部,远超想象,最后几集感受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最后两集的生死观在不断的动摇与反转中不断上升不断奔跑,到达了我绞尽脑汁都跟不上的哲思高度,并且把如此剧烈的过程化入平凡坚忍的爱的互动中,最终达成对生命的理解。“亚纪”是白垩纪的意思!
这个应该是我高中时候的电影吧。记得刚出来那会儿就下载了,然后放了很久没看,等看的时候,看了十来分钟或者更长一点儿时间久看不下去了...
配乐非常不错,山田孝之也很帅
对这部当年红到无以复加的世爱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可能这类剧跟韩剧的情节相似太多吧!
补分。男女主角让人出戏。
喜欢你的女王范
爱离得很遥远
天呐雷的我真的起鸡皮疙瘩起的好辛苦...一颗星给仲代达矢,一颗星给善良的小和尚吧。仲代好可爱好可爱,唯一眼角滑过热翔的时刻是第三集的爷爷闪回。【论这个逼互联网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看到“把骨灰扬了”这个行为只觉得是在骂人= =
绫濑遥 除了萤之光 一概不喜
几乎从头哭到尾
只是一味地纯爱得死去活来的。。不觉得有多爱彼此。。
比起闪光的初恋记忆,父母爱之深沉更触动我。无论如何,生活在继续,那么积极向前吧!
太伤情了
nerd说还不如看全城热恋感人呢 无语
没有你的世界,一片冰凉
表演还行,但剧本真是太苍白了,很少看到这种能猜出剧情的日剧啊……太难看了……五集弃
没有想象的好看。
为什么一开始就决定它是一个悲剧呢?。。郑银啊,你给我推荐的啥子电视剧哦!!!
都係為咗睇綾瀨遙…唔鐘意山田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