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反正从他一进寿司店就猜到是父女了, 也猜到导演会让他们发生关系..我不太看韩片, 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韩国人喜欢弄一些非常不正常的剧本, 不是父母双亡阿就是身患绝症阿要不就是妹妹爱上哥哥或者俩人相爱不知道是妹妹哥哥..这次是因为朋友给我拷了一个文件夹全是韩剧=.=..先看了一个"无赖老师", 老教育家中了彩票暴富,等孙子长大了逼着他去当中学老师, 理由是家里有钱结果没教育好孙子..这小哥的大龄女同事被把她甩了的前男友邀请去婚礼上弹奏钢琴祝福曲..结局是由于这无赖小老师把婚礼搞砸了,结果和这大龄女青年相爱了..然后又看了一个"猛男诞生记", 一个jj被哥哥由于扑火失足踩烂的小男孩由于不慎过度服用了灵药, 小弟弟变得超常的厉害, 同时也影响了定数改变了历史, 全村的男人都被抓去服兵役了, 结果这小男孩满足了全村的活寡妇, 集体怀孕..等男人们回来, 连月大旱, 这小子被当作祭品贡献给一头母熊..最后看了这个"老男孩". 我的一下午就荒荒诞诞的过去了.抛开画面处理音乐效果的技术, 剧本其实就像是网上的乱伦小说, 只不过是两个, 一个是兄妹一个是父女, 然后用一个"催眠"+"复仇",使情节变得不那么简单. 喜欢这个电影的朋友不要生气, 我就是这么觉得的. 大修和mido一见面, 我就觉得他俩是父女,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特别安排, 俩个人都说"怎么觉得这个人这么眼熟"..后来俩人发生关系, mido说,"我真的很疼, 可是可以忍受", 这明摆的潜台词就是下面就有让大修忍受不了的疼苦了. 什么痛苦呢? 顺着一想, 肯定是他被迫知晓他和mido的关系了..整体感觉片子里的人都有毛病, 这老男人因为嚼舌头窝囊了半辈子, 莫名其妙的被囚禁了, 结果屋子里还有有线电视, 还什么台都有.. 我要是那变态弟弟, 也就从门缝塞一张写了他新闻的报纸就得了. 大叔十五年又不见阳光又是每天被熏, 咬了口活章鱼就发烧感冒的结果愣是跑步追了一路摩托车还用一把锤子拔了一口牙砍了一楼道和一电梯的黑社会, 然后到了理发店为了套出线索顶着个帽子做头发完了发型一点没变..我有两点没有猜到.第一点是我一直觉得那个变态弟弟的白发保镖应该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结果没想到这个电影都快结尾了, 他就说了句"不要那么暴力"之后就死了..第二点我没猜到大修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知情, 剪去了自己的舌头. 这点我真没有猜到. 看到大部分的评价都是感动和喜欢, 可是我没感动也没喜欢.我是不支持乱伦的, 什么"真心相爱", 这样的"爱"是不正常的, 是不被祝福的, 所以乱伦的变态和一个被迫乱伦的大叔之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我是不看好的. 但是我仍然给三颗星, 是因为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讲, 还是不错的, 其实很多人在电影开始就已经猜到结局了或者猜得差不多, 但是我们不还是仍然被吸引着看到了最后一刻么?这首先说明了导演用心了, 而且也证明演员演得很细致. 而且有几处我还是觉得不错的.一个是关于蚂蚁幻觉的孤独论, 也许我们在看到一只臆想出的大蚂蚁孤零零的坐在地铁里垂着头的时候不会觉得恐怖, 反倒会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落单的时刻还有一个就是大修宁愿失去舌头来保护mido的时候, 他不是被催眠的, 这是正常人的心智, 作为一个父亲, 当他可以预见到女儿的痛苦的时候, 宁愿自己疼痛钻心精神崩溃身体残缺尊严扫地也要尽全力护住女儿, 还是很令人震撼的.再有就是最后当一切平静, 他最终选择了催眠来忘却一切重新开始, 是否也影射了我们现代的人们对于压力痛苦的无能为力, 唯有寻求忘却才能继续生活的无奈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么多人喜欢的电影, 我还是给三颗星吧.题外话: 有一个问题, 我们看武侠片什么的不都是咬了舌就自尽了么?怎么这里舌头都剪了还没事呢?..
因为知道是高分电影,所以看完电影后又看了很多评论,但还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我不能理解的是情节上实在太牵强了:1、催眠效果简直无所不能啊!
真要这样,那个催眠师不是想干什么都没问题?
还有老男人为什么不把催眠师杀掉,这是帮凶啊?
有人会说催眠师只是受到雇佣并不知情,但你要催眠一个人总要得到本人的授权允许的吧,这种职业道德都不讲的人最后却来帮他清除记忆,这很难解释的通。
2、几个混混就能把人囚禁十几年?
还不止一个人!
想想看,这是一件难度逆天的事情啊。
别的物理条件不说,那么多小弟,那么多客户,就没有一个意外透露这个秘密的?
小弟反水,客户良心发现,都有可能的吧。
还有你开门做生意,总要让别人知道有这个服务吧,那些受害者家属和警察就得不到这些信息?
3、在韩国拥有一栋或几栋大楼需要多少资产?
结合下中国的房价,这个数字很恐怖吧!
一个内心懦弱心怀怨恨的少年跑到美国,几年或十几年就有这种能量?
这可不是中一两次彩票就能积累的财富。
父母的资产也解释不通,家里有这么多钱姐弟俩直接跑国外去不就得了,父母应该会支持的吧,顶多女孩在父母面前咬死不说男的是谁好了。。。
4、箱子和跳楼男人怎么同时出现在楼顶的?
5、老男人和美道做爱时的录音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变态男有追踪器,但应该来不及提前跑到他们的旅馆里安装窃听器吧。
手机倒是有可能,但明显那个不是智能机啊。。。
6、网吧里杀他朋友那段,恰好网吧里就他们2人就算了,可用半面光盘就能杀人,太玩笑了吧!
光盘也许是可以刺破血管的,但需要高超的手法和很大的力量,不然很容易折断。
从画面上看,他是用以捅上身的,根本连衣服都弄不破。
其他这种情节上的疑问应该还有,我就不去细想了。
现在假设这些情节都是合理的,我们来看看这几个人的行为:1、老男人脱困后知道了被囚禁地点,为什么不报警,匿名也可以报警的吧?
(这也同样涉及到前面的问题,那些混混被人知道了地点居然也不跑。。。
)他把人打了一顿,拔下六颗牙,这样就满足了?
白痴都知道打蛇不死反咬一口的吧。
2、在第一次看到仇人本人时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还要陪他玩这个游戏?
知道为什么原因而被囚禁有那么重要么,反正老婆被杀了自己被关了15年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知道原因又能怎样。
明知自己一无所有还陪人玩别人设计好的游戏,他是怎么想的,他有15年的时间来思考这些利害关系吧。
唯一能掌握主动权的机会就这么丧失了。
3、人家给你那么多钱,为啥不搞把枪?
他打算用拳头去对付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对手?
为啥搞禁室的小混混们也没有枪?
有了枪很多事情都不会这么复杂吧。
4、美道义无反顾的投入一个刚认识的男人的复仇事业这也不合常理。
常人遇到这么诡异的事情:一个被关了15年的男人、神秘而强大的对手,哪怕对他有好感,正常的反应都会远远跑开吧,或者找警察?
5、变态男的复仇计划也很有问题。
他的计划其实并不需要自己的暴露,完全可以在父女乱伦后在将其他东西披露出来摧毁老男人。
但他为了享受这种猫捉老鼠的快感而暴露了出来,这其实很危险。
前面说了,对方要是手里有枪,或是匹夫一怒和他同归于尽,那什么都白搭了。
好吧,我们可以忽略情节的瑕疵和人物行为的不合理,因为这些都是为了要表现的内容服务的。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要表现什么呢?
我总认为,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给人一些什么东西。
要么简单愉快,哈哈一乐;要么温情脉脉,让人珍惜;要么别出心裁,激发大脑;要么展现罪恶,让人警醒;要么就是纯粹的视觉享受(或其他感官享受。。。
)这部电影有什么呢?
很抱歉我没有感到任何营养价值。
一个懦弱的不敢面对现实的变态男,一个是普普通通又不聪明又不够狠的中年老男人,俩人婆婆妈妈的表演了一出复仇戏,实在没能给我任何触动。
再说说对其他评论的一些看法。
有人说这部电影表现了真正的爱情,虽然是不伦之恋。
这个说法我很不敢苟同。
无意冒犯,那些说“这是真爱”的说法让我想起了宗教狂热者。
情形不是很相似么:“真爱”和神一样,是绝对正确和至高无上的,你即使不能理解也不可以怀疑,所有反对者都是错误的。
可惜,“真爱”这种东西太少,在绝大部分人的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
有评论说,爱情是需要暗示的。
这个推理只是根据电影中的两个个例,很难站住脚,至少不能推而广之。
总之,这部大家评价都很高的电影,我实在不太认同。
我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在这里将我的看法说出来,希望有人能够给我解惑。
很多年后,在剑桥看到了这个影片的重映,上座率超出我的预期。
虽然是不知是第几次看了,但确实是我在大荧幕下第一次看到原片,情节早就了然于胸,但却意外的对姐弟二人在学校亲热的那段戏有了一点儿新的理解。
之前看到导演采访以及一些影评提到:这部片子并没有完全讲一个属于韩国或者东方的故事。
所以,即便其换个背景、换个文化、换个时空,这个故事依旧成立。
然而,看到关于姐弟的那段情欲戏,若不是我过度理解,我反倒看到了导演其实对东方家庭中缺失的性教育和谈性色变的丝缕信息的捕捉和展现。
甚至再往更幽微的深处探查:东方人的性启蒙是在压抑和糊弄中,在男女性亲属中隐秘的获得的。
性别只有在为母为父时才可以被拿到台面上来标榜,似乎我们中只允许有女孩和母亲但却不能接受有情欲的女人,而男性中却只有男孩和伪装成父亲的男孩,却没有真正的男人。
说回姐弟的那段戏,其处理并没有采用像吴大秀和美道直白的情欲戏。
画面中二人追逐打闹间,气氛,味道,汗液正在唤醒两个红男绿女的本能。
而他们的肢体接触,看起来熟练的同时又很不得要领。
弟弟退下了姐姐的内衣只为看一看,然而比起发生实际激烈满足生理快感的关系,弟弟则是像依恋母亲般的沉溺在姐姐的胸前。
更或许,姐姐和弟弟都根本不知晓如何享受鱼水之欢的动作细节,只是笨拙却原始的回应身体的躁动。
姐姐在弟弟沉溺于自己的乳房之间时,反倒是拿出了镜子,欣赏自己“长姐如母”般的幸福满足模样。
那个动作的位置不免让我想起女性哺乳的画面,而那个表情却不是欲望被满足之后的畅快,而是一种自我牺牲后的感动,甚至是成就感的骄傲。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亚洲文化圈多有的对性的认知模式:男孩对女性的了解是来自于对母亲身体的探索,而女孩自我感到性成熟时,是一种母性情绪的表达和散化。
所以男人永远活的像个婴儿,对女性的贪欲一如从前对母亲的爱无限制地依赖与索取,造就其懦弱任性,外强中干,为了在外维护自己男子主义之形象,永远可以随时吐出含在嘴里的乳头,靠一声怨天尤人的啼哭便可以免去一切罪责,重新做人。
哪怕心中有愧也不是靠自我忏悔而赎罪,反而是仰赖其被包装成英雄化或男儿化的复仇来转嫁矛盾。
亚洲文化下的女性总有一种大地感,那种泥土般任劳任怨,不言不语,广博无私,富有生命力却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听之任之,肩负一切遭遇最后只能安静的靠自我修复的一种宿命意象。
哪怕是年轻的美道,她在影片中也多次利用自己的“色相”换取吴大秀需要的情报,多次照顾吴大秀的伤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多次不得不善后或者说被迫受吴大秀自我计划的影响。
她始终有一种牺牲奉献又默默无闻的服务感,即使是最后一幕,她看到雪中苍老憔悴的吴大秀,依旧母性般的埋怨心疼着说为什么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却并没有为自己的遭遇质疑辩驳半分。
最后那句“我爱你”,听到后我心里一沉,女性如同大地永远无怨无悔的爱着自己身体里的任何一颗种子一般一样。
说到底,爱是很伟大,但这里面的爱,却透着不那么平等的牺牲味道。
它突破了伦理,但却又符合东方的伦理。
这听起来悖论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这种反伦常的情感关系的诞生,恰恰是制造这种伦常关系和男女社会职能和地位的人一手培植的。
说白了,无论是姐姐爱上弟弟,还是女儿爱上父亲,都是母亲爱着自己的孩子。
吴大秀到最后都没有活的像个有责任的男人。
他为什么要请催眠师来让他忘记过往,难道不是因为自己担不起这种残酷真相的责任吗?
难道不是希望将来再与女儿欢爱时少一些负疚感多一些愉悦自己的快感吗?
他既贪恋美道的爱,又不想承担丝毫的代价。
若是换做美道,我相信美道可以面对真相坚定的爱下去,不需要像懦夫一样躲在时间和记忆的背面。
禽兽不如的混蛋是可以有活下去的权利,但不代表他们可以有像其他人自由自在快乐的活下去的权利。
你是个混蛋,就要承担自己过错所带来的惩罚,余生都要负重赎罪的喘每一口气。
韩国电影文艺起来很多时候十分离经叛道,但有往观看者胸口狠击一拳的力量,比如[撒玛丽亚女孩],比如[漂流欲室],比如本文要说的[老男孩]。
第一男主角是我最喜欢的崔岷植,这个亦正亦邪的中年男人身上具有难以名状的魅力,或者说,能够吸引人的东西。
那是高于外表、言谈,甚至高于他所扮演的角色的东西。
一张苦大仇深沟壑纵横的脸,时不时紧紧皱着的眉头,沙哑的嗓音,直视镜头时茫然的双眼,以上种种无不表露出他离世较远的悲剧性。
这个片子我前后断续看了大概八、九次,直到最近才把它完整地看了一遍。
本片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主题?
复仇还是代价?
或者以上皆有,但看我为这篇影评取的题目就知道,我打算把侧重点放在记忆这个方面。
人在世界上生存的过程中会遭遇一些好事和坏事,这二者的判断标准无非是从自身出发,看某件事对自己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有时候事发当时人还不能做出公平的判断,等到事情在时间里沉淀之后,也许会发现一切跟你想的其实根本就不一样。
一件事情可以分为很多个层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每一样要素都会影响事情的发展,每一样都不可或缺。
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故事只有付出代价才能看到结局。
但代价跟结局并不永远都成正比。
能够让人无法忘记的事情归纳起来也许只有两类,简单又复杂的爱或者恨。
这个片子讲的也是这么一个简单又复杂的故事,虽然主线是两个人分别向对方复仇,但在乱伦这个大背景之下,一切就不得不深刻起来。
名叫吴大秀的中年男人生活混乱,嗜酒如命并且有发酒疯的恶习,在某年女儿生日当晚喝醉后回家的途中被绑架,继而被囚禁在闹市中某栋大厦的某个房间内15年。
15年里只吃煎饺子,与乏味的电视节目为伴,每天到时间房内便会播放同样的音乐,并从一个孔里喷出催眠气体,有专人按时为他理发及清洁房间,除了不自由之外条件还算不错。
在经历了几次自杀未遂以后,他开始锻炼身体,对着墙壁练拳,以及用一根多出来的筷子在墙上挖逃脱的出口。
每过去一年便用墨水在手上纹一道痕迹,每过去一年墙壁上的洞就更大和深一些,直到十五年之后的某个雨夜终于把墙壁凿穿。
随之而来的是一次例行催眠,“把头转过去你会看到一片草原”,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在某座大厦天台,——被放出来了。
每件事情都有原因,所以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有疑问,他究竟干了什么事情以致被这样关了15年?
随着情节逐渐发展,他看似偶然其实是在催眠的引导之下认识了寿司店女厨师,并且知道关了自己15年并且杀死妻子的是一个跟他有仇的人。
但那个人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而要把他关了又放出来,还不断给出提示让他找到他?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他中学时期偶然撞破了学校一名同学的兄妹乱伦恋情,并在转学当天对自己的好朋友说了,然后他的好友又向更多的人散布,谣言越传越凶猛,导致乱伦恋的女主角自杀,存活下来的哥哥策划并实施了这一系列的报复。
直接把他杀了可能平息不了心头的怒火,所以把吴大秀关上15年是为了等他的女儿(寿司店女厨师)长大,并且在催眠的引导下使他们父女乱伦一把。
不得不承认这个布局实在太缜密太残酷了,可见其中蕴涵着多么深刻的仇恨。
照例要说上几句题外话,首先有个疑问:乱伦究竟是否有错?
从感情方面来讲,喜欢自己的妹妹跟喜欢一个陌生人应该没有差别,之所以乱伦被视为一种罪行,多半因为近亲发生血缘关系后会产下畸形儿,除此之外大概没有什么更恶劣的地方。
所以乱伦恋的男主角没有觉得乱伦本身就是一件别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问题之二:散布谣言的人是否必须承担责任?
很多人看到自己觉得新奇的事以后都会忍不住跟别人说一说,基本上就新奇而言我觉得这种行为最初是没有恶意的。
但谣言的传播不会受善意的控制,随着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其中添加的成分也就越来越离谱。
我觉得有人因谣言而自杀并不能一味责怪传播谣言的人,如果自己干的事无可指摘,那么何必怕别人说?
要是片中的兄妹乱伦恋真像哥哥以为的那样纯洁和坚固,他们又何必对别人的议论感到恐惧?
这是由于他们自身也不认同这种行为。
退一步来说,他要是真那么爱他妹妹的话,女孩自杀时他怎么不也跟着跳下去?
像个懦夫似的活下来还毁掉别人一生进行报复,虽然报复成功后他也自杀了,但又制造出新的受害者。
所以即便复仇者一生笼罩在怎样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之下,我也觉得他根本不值得同情。
吴大秀跟自己的女儿共同经历了一些事以后,他发现自己找到了真爱,他爱上了他的女儿。
很多人觉得吴大秀后来为了保住自己跟女儿乱伦这个秘密割掉舌头是全片高潮,我觉得他跟他女儿在小旅馆做爱时才是高潮。
从隐含条件来看,其实他们发生关系时那个人的报复就已经成功了。
后面的剧情之所以还有为了赎罪或者保住秘密割舌,以及最后为了活下去找催眠师抹去自己的记忆,都是为了给剧中那些被折磨的人一个貌似圆满的结局。
但这个结局确实圆满吗?
我觉得矛盾的重点到最后并没有解决。
要报仇的人死了而吴大秀还活着,虽然经历了很多痛苦的事情,最后记忆却被抹掉了,这不是跟没经历一样吗?
既然自己本来就不想活,也不想杀吴大秀的话,那么何必搞那么多事情出来?
说到底就是因为遭受着记忆中的内疚而仇恨别人。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就是在一开始说的侧重点:记忆。
很多心理有事导致行为和思想跟别人不同的人,在接受心理治疗时通常会经历催眠的阶段,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找出自己心病的根源并解决。
由此可见记忆在某些方面显得十分重要,甚至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这个人和你的行为方式。
在谜底揭晓之前吴大秀根本不记得自己曾撞见兄妹乱伦的场面以及自己曾跟别人说起,复仇者说:“你不记得是因为事情跟你没有关系。
”所以人是会有选择地记住那些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假设复仇者用另外的方式来进行解脱,他找催眠师清除掉自己对痛苦往事的回忆,那么就不会想报复,这个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吴大秀小时候一时多嘴议论了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导致一个女孩自杀,另一个男孩变成为了报仇而活着的变态,吴的好朋友和妻子也因此被杀,他的女儿更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爱上了自己的父亲并与之发生乱伦关系,而他自己被囚禁15年最后丢了舌头还不得不丢掉回忆。
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成为影响别人人生的要素之一,而我觉得致使这一切朝着恶性发展的根源就是他们的记忆。
人们不一定会记住曾对自己好的人,但绝对不会忘掉曾伤害自己的人,本性就是自私的。
至于最后报仇是否成功,我想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东西,又得到了另一些。
对于人生来说想有最终平衡是不可能的。
这个片子也有一些Cult的成分,比如用锤子把牙一颗颗拔下来,装在礼品盒里的一整只手,自己用剪刀把舌头剪下来,等等。
但在观看时不会觉得暴力是重点,这只作为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工具,所以非但不突兀,而且还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前30分钟里甚至还有不多的黑色幽默,崔岷植的表演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有时会觉得无论他扮演的角色干出什么离谱的事情都不奇怪,在使人惊叹的同时也让人伤感。
人无法逾越的永远只是自身的屏障。
[Old Boy]是个残酷的片子,这种残酷与复仇或暴力无关,而是人在面对自身各种欲望时所展现出的盲目和虚弱。
人生中有太多未知数,在没遭遇之前你永远无法想像什么是真正的残酷。
而最使我感叹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因和果,一个无心的过失在巧合之下会变成致命锁链中的一环,绕着绕着最后还是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笑,全世界赔你一起笑;哭,只有你一个人哭。
" 世上最难过的事是什么?
爱上不该爱的人,还是爱上以后轻易就放手?
“当然是后者。
”老男孩在阴暗的角落看着我,不屑的说。
老男孩李右真和自己的姐姐相爱了,另一个老男孩吴大秀是和自己的女儿。
一对是你情我愿,一对是被人设计。
可对相爱的人来说这个算不上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面对自己:我应该和她继续下去吗?
或者,我们如何继续下去?
李右真对这爱情的前途缺乏信心,所以在女孩跳河时最后还是松了手。
他恨的人真是散布谣言的吴大秀吗?
不是。
他恨的是自己。
他恨自己的怯懦。
他无法像吴大秀那样,为了自己的女人把舌头剪了下来。
一开始他并不明白这一点。
他费劲心思把吴大秀囚禁了15年,杀死吴大秀的老婆,把吴大秀的女儿抚养长大。
他把吴大秀和吴大秀的女儿催眠,让他们相爱,最后告诉吴大秀这一切只是个圈套。
他要吴大秀亲自体验他经历的痛苦,他想看看吴大秀会怎么做。
潜意识里,他大概希望吴大秀也放手吧,这样他就可以原谅自己。
但最后呢,复仇的对象原来应该是自己才对,于是他毫不迟疑对着脑袋开了一枪。
李由真把问题留给了吴大秀。
失去舌头的吴大秀,作为父亲和情人的吴大秀。
该怎么活下去呢?
吴大秀的选择是遗忘。
他让催眠师把自己再次催眠,忘掉自己是自己女人亲生父亲的事实,和爱人一起活下去。
在给催眠师的信里面,吴大秀说“不管我再怎么卑劣,我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 爱本身没有任何错,无论它是怎样的不合常理。
面对这样的面子,感觉自己写不出东西了。
想说的话很多,但是那些世俗道德又统统涌了上来。
转一篇喜欢的评论。
--"笑,全世界赔你一起笑;哭,只有你一个人哭。
" 世上最难过的事是什么?
爱上不该爱的人,还是爱上以后轻易就放手?
“当然是后者。
”老男孩在阴暗的角落看着我,不屑的说。
老男孩李右真和自己的姐姐相爱了,另一个老男孩吴大秀是和自己的女儿。
一对是你情我愿,一对是被人设计。
可对相爱的人来说这个算不上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面对自己:我应该和她继续下去吗?
或者,我们如何继续下去?
李右真对这爱情的前途缺乏信心,所以在女孩跳河时最后还是松了手。
他恨的人真是散布谣言的吴大秀吗?
不是。
他恨的是自己。
他恨自己的怯懦。
他无法像吴大秀那样,为了自己的女人把舌头剪了下来。
一开始他并不明白这一点。
他费劲心思把吴大秀囚禁了15年,杀死吴大秀的老婆,把吴大秀的女儿抚养长大。
他把吴大秀和吴大秀的女儿催眠,让他们相爱,最后告诉吴大秀这一切只是个圈套。
他要吴大秀亲自体验他经历的痛苦,他想看看吴大秀会怎么做。
潜意识里,他大概希望吴大秀也放手吧,这样他就可以原谅自己。
但最后呢,复仇的对象原来应该是自己才对,于是他毫不迟疑对着脑袋开了一枪。
李由真把问题留给了吴大秀。
失去舌头的吴大秀,作为父亲和情人的吴大秀。
该怎么活下去呢?
吴大秀的选择是遗忘。
他让催眠师把自己再次催眠,忘掉自己是自己女人亲生父亲的事实,和爱人一起活下去。
在给催眠师的信里面,吴大秀说“不管我再怎么卑劣,我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 爱本身没有任何错,无论它是怎样的不合常理。
感觉《老男孩》是一部奇特的电影,也许是我太久没看过这样非常规的影片的缘故。
它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不同于《公主复仇记》里面的调侃和诙谐,《老男孩》的故事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浓厚的悬疑,吸引人一定要探出究竟。
单从这点来看,导演朴赞郁已经做的非常出色了,因为他吸引着我再将近两个小时内眼睛没敢离开屏幕半寸,生怕因为错过某个关键的地方而错失了点滴精彩。
从开头吴大秀的莫名入狱,在狱中的歇斯底里心态扭曲,再到15年后的策划逃狱。
让我立即联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同样是伟大的越狱,难道本片借机向它致敬。
但凌厉的镜头切换,娴熟的旁白叙述,诡异的监狱氛围,直到他喃喃的反复的说着还有一个月就可以离开这儿,然后那个催眠师的出现,然后他躺在一个箱子里醒来,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地的时候。
我迷惑了,但是我也立即相信了,它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远不止。
逃出狱后,吴大秀的性格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变的暴戾,变的冷静,变的不相信任何人,同时,15年的狱中搏击训练也在一场打架中展示了威力。
但是,他和观众一样有一个疑问无法解答:他怎么出来的,谁放他出来的,放他出来做什么?
导演始终用这个鱼饵诱导着观众,同时他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抽丝剥茧般展示着事实的真相。
这种透露不是那种战战兢兢的一丝不苟的时时刻刻的替观众着想时不时的安排一个情节引导一下免的看不透吃不消,而是像上帝一般用自信到极点的镜头语言和自己强烈的风格肆意的挥霍着才气,让不经意的每个镜头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奇特那么饱含着某种信息。
而导演却在一边冷笑着看着我们这些观众操纵在他手中或笑或惊或哭或怒,这才是真正的掌控了全部。
越往后看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复仇,这个男人无端的被囚禁15年后唯一的选择。
乱伦,则是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
不同于其他导演的表现手法,朴赞郁把复仇的暴戾发挥到了癫狂状态,却并不像大多数导演用过分的肉欲来表现乱伦。
他有意的压制了其中的这些情节对主题的喧宾夺主,少数的几场情欲戏也张驰有度合情合理。
最让人叫绝的是片中吴大秀突然回忆起儿时发生的一切的那一段,一般回忆的片断主人公不会出现在其中,而导演则把大秀安排其中,用他的眼睛来记述往事,镜头的切换,人物的闪回,场景的变换,都带动着大秀记忆在一步步还原,给人一种朦胧的虚幻但却一点不突兀,完美的达到了记忆复苏时的那种恍惚和觉醒的状态。
这样的表现是我第一次见到。
着实让我惊喜了一把。
最后,当刘智泰扮演的那个乖张阴险的李右真不紧不慢用平稳得让人心寒的语言缓缓道出事实真相的时候,吴大秀彻底疯狂了,他的世界都为这个圈套而崩塌。
他在复仇,不想他的复仇却是别人复仇计划的一个环节。
他因为看到一段乱伦的感情透露了一个秘密,不想15年后因为这个秘密他和自己的女儿也发生了乱伦!
而李右真策划这个阴谋的代价是:竭尽一切非人性的手段,用最残酷的现实从精神上折磨吴大秀。
他已经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换句话说,他早已经丢弃了正常人的灵魂。
因为和爱上了自己的姐姐而产生的悲剧,最终的祸根其实在于他自己,可姐姐的死这个阴影早已经摧毁了他的意志,他不敢和不愿承认自己不可推卸的自责。
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只有靠把自己的痛苦原原本本的转加给泄漏秘密的吴大秀来作为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当他完成了自己所有的计划后,却开枪自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在姐姐自杀后就已经死了。
这些年支撑着躯体活动的,只是一颗复仇的心。
在这我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崔岷植臻入神境的表演,从第一个镜头出来的那个呆滞有点疯狂的恐怖的面容起,他就已经征服了我。
最出色的表演仍然是出现在最后得知实情后的那种无法遏制的疯狂,愤怒,无力,恐惧,悲痛,乞求,颤抖,一切情绪都交杂在一起,却是有层次的写在了他扭曲的脸上。
他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完全被攻破,他可以因为最后的一步---让女儿美桃不知道实情而跪地求饶,舔别人的鞋子,学狗叫。
面对这样的事实,尊严是什么东西呢!!最让我感到心痛的是他打电话给美桃时的表情,想要爱抚却无法触及,想要保护却无能为力,她的生命和那个尚未开启的盒子连在一起,而那个盒子,却操纵在他面前这个自己乞求的男人手中。
那一刻,他只能用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告诉她不要害怕,可就连这句话都这么无力。
影片曾经两次出现了这样一句话:“你笑,全世界跟你一起笑;你哭,只有你一个人在哭.”第一次出现在吴大秀刚出狱时,那时候的他还冷峻的充满了冷静。
第二次则出现在他翻那本相册时发现那个可怕事实的时候,伴随着这一行字的出现,他的脸上则惊讶的充满了恐惧。
这种对比则是李右真对他的讥讽,嘲笑他开始的无知,嘲笑他自以为是的放纵,更是嘲笑他此时的虚弱和苍白。
而这种嘲笑,岂知是一种刺痛?
它让眼泪都变成了儿戏,让噩梦都变成了现实。
《老男孩》改编自日本的漫画,这是我看完影片后才偶然得知的,这也让我的很多困惑得到了解答。
这样极端的故事如果出自于日本就很正常了。
虽然说朴赞郁用他高超的导演技巧和韩国特有的温情包装了这部骨子里充满变态和批判的故事,可影片还是有几处个人认为女性观众可能无法忍受的场景(其实我也有点接受不了呢)。
比如开头的生吞海蜇,中间的拔牙和最后的割舌,充满的是日本cult片的风格。
可这些镜头如果结合主人公扭曲的性格和与现实长期脱离的封闭来讲,也是比较合理的。
乱伦,催眠,复仇,暴力,动作,悬疑,cult片风格,超现实主义,对转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讨。
能把这些复杂的因素完美结合到一起并不让人感到杂乱反而让人感觉新鲜且深刻的影片,有理由不看吗?
当然,让我感动的还不止这些,还有最后时刻的那一抹温情。
导演没有像库布里克般让人类觉得活着毫无意义,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还算柔和的结局,吴大秀高诉我们:就算我是畜生,难道没有活的权利吗?
他身上邪恶的一半在虚幻中走完了它仅有的70步,之后剩下的,不单单是遗忘,而是回归。
摒弃了所有的仇恨和内疚,他终于回归到了爱情的平淡心情中。
“我爱你,叔叔!
”在这声轻柔中,我竟然在如此惨烈之后看到了童话的踪影:一对相互依靠的背影,在落雪中看着山边的夕阳......
<老男孩>是好看电影.悬念,暴力,情色,奇特的光影一样不缺少,还有伪君子们喜欢的隐喻.抛开乱伦不谈.大秀和美桃的爱情是被催眠暗示后的结果.首先是吴被暗示在出狱后直接去了美桃就职的餐馆,于是才造成仿佛一见钟情的偶遇;接下来被暗示过的美桃在电话铃声的诱导下"爱"上了吴并主动挑逗他,而吴同样在铃声诱导下昏迷被美桃带回了家,于是开始他们的爱情.这是一场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都事先精密安排过的爱情骗局.当事的双方都以为自己爱上了对方,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自己"已非自己,而是在潜意识里被暗示过的自己.当谜底揭开,吴发现这不是爱情,是复仇.如果就这样看,这就只是一段故事.但是我觉得它是带着隐喻的故事,通过这个隐喻可以了解爱情的真相.爱情就是暗示的结果,不同的是现实世界里发出暗示的是当事人本身.让我们重新安排一下剧情,把敌人的阴谋剥离出去,故事这样开始了:吴大秀,一个独居的男子,走进了一家餐馆遇见了年轻美貌的女料理师美桃,望着她修长美丽的后颈情不自禁,于是说出了一段关于女人手热不能做寿司的言论(片中这段话其实极具性暗示,因为在东方医学中手热手冷是和肾和性相关的),然后极其怪诞地吞下了一条活的章鱼.美桃,一个年轻孤独的女料理师,童年失去双亲,经常独自一人在地铁里冥想直至出现幻觉.这天她接待了一个言行举止怪异,年龄和她失踪的父亲相仿的男人,当她看见那个男人吞吃章鱼的时候,握住了他的手说:"我是另类,我的手是冷的."冰冷柔滑的手,沧桑的眼神,他们开始了.来看看这段新故事吧.作为一个独居老男人他一定不断地有各种对所谓"幼齿"的性幻想,一个自幼失去父亲孤独的女子一定也有着对老男人的幻想,这些幻想就是他们不断给自己的暗示,于是这段爱情同样是暗示的结果.故事终究是故事,然而在生活中,哪场爱情不是自我暗示的结果呢?暗示是在相遇前爱的基础,暗示是爱在发生时的动力,暗示是爱在进行时的能源,而爱最后消失,是因为从暗示中醒悟了.影片最后,明白了真相的吴让催眠师重新给自己催眠,是因为非如此他不能再爱美桃.隐喻的作用在于用对更为感性的彼物的描述来解释抽象的此物.影片中作为隐喻,吴要求继续催眠自己的理由是显见的:非如此他不能忘记美桃是她的女儿的事实.而现实中我们很难认识到爱是自我暗示的结果,所以在暗示消失无法爱的时候也不会想起重新暗示自己,于是我们说爱消失了.既然爱是暗示的结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自觉地在没有爱的时候暗示自己一个爱,在爱要消失的时候自愿地继续暗示自己,电影告诉我们:只要暗示不息,就真爱不止.因此我们认识了爱的规律,从此可以进入爱的自由世界了,我们缺少的只是暗示的意愿和技巧而已
拍摄技巧不错 但故事一点也不好看。
作为一个从小看各式漫画长起来的人 区区乱伦割舌你就想吓唬谁?
有人说电影表现了爱 这是放p。
明明是人人为己的故事—李宇珍的姐姐死去 是因为李宇珍他怕了 也许姐姐死去是最好的办法。
吴大秀要催眠 是因为他自私怕死他要活下去 哪怕像个畜生一样鲜廉寡耻 父女乱伦 四五十岁去祸害自家大好年华的女儿。
甚至开头那个自杀的人 他都要死了 连吴大秀这样的loser都不肯听他说一句话呢。
但是 但是 导演和编剧你为了讲个人性 用得着这么用力过度的编出一个不吓死人不罢休的故事吗?
我告诉你一个我观察到的小秘密—就像使劲吹嘘艳遇的男人一般都是loser一样 沉迷于讲一个充满烂俗噱头的电影也都是绣花枕头。
对 这部电影的技巧棒的了不得 特别是打架的那个长镜头, but so what?
沉迷于技巧而把电影本质忘记的电影人将永远是二流的。
如上。
有本事你咬我啊。
導演朴贊郁野心勃勃創作復仇三部曲:《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
《原罪犯》把復仇主題的關鍵詞闡析得相當透徹:仇與愛、暴力與柔情、理性與催眠……我們本以為這些二元對立的觀念,在《原罪犯》裡一一推翻,並且重新闡析。
復仇的最高點:感情流動不禁想起,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張愛玲的《金鎖記》裡七巧與長安的故事。
仇,要禍及下一代,才能顯示復仇的威力:不單是以牙還牙,而且以愛寫仇,以永恒擊倒一時(不是你死了便算)。
《原罪犯》的最大力量在於,以懸疑為包裝,原來別具野心地直達人內心最深處的困境部分:父女在不知情之下亂倫,愛情的種子經已萌芽,如何了結?
李宇珍(劉智泰飾)的復仇計劃的厲害之處,在於以彼之道,還諸彼身。
這並不是武俠或黑社會電影一命賠一命的膚淺復仇,而是有真正的感情交流,李宇珍要吳大秀(崔岷植飾)真正感受不可能愛情所帶來的絕望。
於是再分不清仇與愛(為了愛而復仇,還是為了復仇而復仇?
),也再分不清暴力與柔情(施行暴力的時候,什麼是最大的原動力?
),再分不清我們是理性還是被催眠(李宇珍理性地以催眠作為復仇的手段、吳大秀最後記擇以催眠修改記憶──復仇不正是最理性的催眠嗎?
),故事即使相當簡單,一因一果的復仇脈落,卻豐富地盛載了復仇心理的多種元素。
復仇的天秤:誰是受害者?
不難發現,《原罪犯》之中有多重的復仇:李宇珍為姐姐而復仇;吳大秀因為自己無故被囚禁而失去美好家庭和自由而復仇,朴先生因為金錢等利益而進行的假復仇。
一連串的復仇行動中,各復仇者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復仇?
復仇之後又如何呢?
《原罪犯》為眾角色打造了復仇的天秤。
吳大秀一直表現強勁的復仇力量,沒有理由的十五年囚禁與孤獨,卻在真相大白之時瞬間變得極度無力,原因在於他對女兒的愛,愛與仇在天秤上高上立見──吳大秀不惜剪掉自己的舌頭。
最後他的獄中手記變成懺悔錄。
李宇珍作為一個冷靜的復仇者,最大的動力卻是因為愛所衍生的憤怒、傷心和絕望,而復仇卻變成唯一的支撐:一旦成功,整個生命隨之崩潰;吳大秀的支撐之物由始至終亦是愛,但與李宇珍是一樣的──如果沒有愛他的生命亦會隨之崩潰──究竟誰是受害者?
到這裡《原罪犯》沒有再進一步探討「原」的問題,一個搬演仇愛力量的至高他者是誰?
相反,導演轉而聚焦於現實情愛的傾向。
這是新一代南韓電影的新暴力美學的奠基作品──暴力的溫柔。
不是盲目的煽情,也不是淨化人性,而是表現仇與愛的交叉作用及其重疊的灰色地帶──人性最複雜的地帶。
全電影最精彩在於最後的高潮部分:由吳大秀由激動轉到柔情、李宇珍由報仇成功的快感轉而至開啓了絕望的深洞、吳大秀掌握了李宇珍生命的遙控反過來開啓了與女兒亂倫的聲帶:復仇還是換來痛苦!
乃至李宇珍自殺,一切愛恨生離散場,餘下的卻只有無盡空洞:我們還有什麼呢?
最後導演語重心長用催眠解決不能改變的事實之苦:忘記是最大的療傷而不是復仇。
而只有忘記,受害者的連環鎖鏈才會鬆下來,化成一條柔綿江河。
my god 男导演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拍这种男里男气美名其曰about misogyny实则就是misogynist的电影!
扭曲,变态,魔鬼。为了自己的仇恨就连同别人的灵魂一起毁掉……对韩国越来越多的变态美学,用乱伦来揭示人性?实在是欣赏不来……
不接受这个剧本,垃圾设定。
韩国式抽搐的故事,虽然不大记得了,但我知道我看过了···
韩国大多影人不擅长表现细腻的感情。尤其是这种极致!
这种复仇的原因让人恶心.,变态片!!
未免太单薄。有些伏笔到最后也没揭开。甚至其实根本就只是噱头而已吧其可修!三部里最不喜欢的一部= =。看得我实在一囧一囧的。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变态,请看吧! 不得不说,金基德我还可以接受,那么这个我有点接受不来。有意思么?这部电影告诉我的一个最简单实用易懂的道理: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万一遇上个记仇的,会死得很难看。
先看的漫画,再去看电影就有点失望了,我是原作党╮( ̄▽ ̄)╭。不过结尾也太那个了吧……不知道漫画怎么样,还没看完。
打鬥場景的剪切很好看,還有就是朴贊鬱一直都很漂亮的復古畫面,微cult的感覺。不過開始就懷疑大秀和美桃的真實關係了,,畢竟年齡擺著呢。
朴赞郁把对道德判断的权利交给观众,但这个问题本就很难探讨。故事的本源很好,但是个人感觉电影叙事不尽成熟。但少有电影人有胆量,或者说有机会来拍这种类型的片子,所以《老男孩》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风格万岁!变态万岁!#整体上看是有佳段无佳篇,因为议题重心漂移和铺垫短促而节奏踉跄,可是在朴赞郁手下电影呈现的基本对象已经毫不关键了,主角是讲故事时炫目的怪癖,和抽搐式的激情。
做的够出格。
剪辑不错,特别喜欢最后镜子一段,略带变形的脸孔,将整个故事的氛围渲染得更阴郁。故事节奏流畅,只是觉得结尾有点多余。各种悬念的设置蛮吸引人 的,只是解密竟如此坑爹,令人想起蔡骏动不动就使用双胞胎的方式,难道韩国人都喜欢小题大做式的夸张么?
一星给演员演技,一星给导演炫技,复仇+乱伦的噱头挺大,但格局实在是不大,而今看来《基督山伯爵》何止是超越了时代,它超越了人性幽暗曲折不可言喻的沟壑,抵达了芳草香莘地(朴导啥时候拍三级片啊)
为什么要拍得这么变态,难道人口少的连恋爱对象都没有了吗?还有那个催眠,能不能再假一点,为了文艺而文艺,为了装逼而装逼,浪费两个小时时间。
朴导是不是童年受到什么影响总拍这种变态乱伦片子。理解不了,接受不了,也觉得特别可悲。电影虽然恶心,但看了影评我觉得更加恶心,“社会对于乱伦的可怕的暴力”,这是在批判社会对乱伦的不可接受吗。在人类文明接纳同性恋的下一个development是接受乱伦并为其摇旗呐喊吗。
看完极度压抑感,无力。爱上自己姐姐的人,由于自己的懦弱和别人的谣言姐姐死掉了,然后毁掉别人的人生。迁怒而做出更加恶心的事,还最后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得到了救赎?我可草泥马吧。任何一个青少年遇到这种事不长舌才有个鬼,你要真的杀就把所有人杀掉。巨几把恶心。希望所有不伦恋关起门做事。
周小蔓同学告诉我:“这种电影只有韩国人能拍,也只有韩国人能演。”看完以后才知道这不是溢美之词。
请在epic fight shot请些专业点的演员女主角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