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

苏州河,Suzhou River

主演:周迅,贾宏声,华仲凯,姚安濂,耐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德国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0

《苏州河》剧照

苏州河 剧照 NO.1苏州河 剧照 NO.2苏州河 剧照 NO.3苏州河 剧照 NO.4苏州河 剧照 NO.5苏州河 剧照 NO.6苏州河 剧照 NO.13苏州河 剧照 NO.14苏州河 剧照 NO.15苏州河 剧照 NO.16苏州河 剧照 NO.17苏州河 剧照 NO.18苏州河 剧照 NO.19苏州河 剧照 NO.20

《苏州河》剧情介绍

苏州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海苏州河上,用摩托车替人送货的马达(贾宏声)接下送接纯真少女牡丹(周迅)的活,两人相处时,牡丹爱上马达,但就在她决定把终身托付给对方时,马达财迷心窍联合黑道朋友绑架了她,令牡丹心灰意冷跳进苏州河里。临跳前,牡丹丢下会变成美人鱼再寻马达的话。 五年后,为自己行为懊悔不迭的马达疑惑牡丹又回来了,开始四处找寻。当在某酒吧里看到扮美人鱼表演的美美(周迅)时,马达认定她就是牡丹,然而美美不过是另一个痴情女子而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有顶天家族信天翁汪汪队立大功大电影屈从早子小姐单身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燃烧之旅利勒哈默尔第三季蒂尼·维奥莱塔的新生活香蕉喵游世界狂怒圣彼得堡,我爱你女儿大人加个赖大道通天生活大爆炸第十季青鸟返乡你好倾城第二滴血逃亡僵尸岛狂怒告别高中的夏天东风破将军诺铁甲钢拳大叔之爱第一季九江十二坊守龙者万能钥匙独行侠

《苏州河》长篇影评

 1 ) 被现实裹挟的爱情

每看一部剧,总是容易被戏里戏外的角色搅浑。

整部剧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为背景,在摇晃闪躲的镜头下观摩苏州河,它破旧陈暗,劳作的人们以此为生存之道,在这条略微渗透着腐朽之味的河流上生活,还世世代代。

每条河乍眼一看都不甚特殊,可是,如果它有一个感动的故事作为底色,那么这条河的身价便直线上升,毋庸置疑,故事的渲染力是超乎我们的预计的。

美美是众多简单但对爱情充满幻想与猜测的女孩的缩影,影片开头便是周迅特有的低沉透着坚毅的嗓音在不断发问——美美: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男:会啊。

美美:会一直找吗?

男:会啊。

美美:会一直找到死吗?

男:会。

美美:你撒谎。

她连连的发问,这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悲凉的是她的单纯并不允许自欺欺人,她亲口推翻了这个谎言。

世界太多匆匆过客,在这里你我相遇,彼此相谈甚欢,到了下一站,我们命理离别,于是可以互道保重再见,各自踏上另一段旅程,去认识新的朋友,剩下的只是缅怀。

能相伴相守的仅此一人而已。

有的人甚至终其一生都在找这样的灵魂伴侣,就在不断的希冀中了此一生,走走停停间,爱情呢?

 2 ) 苏州河:最凄美的爱情故事

马达和牡丹的爱情。

究竟是悲剧还是童话。

摄影师和美美的呢?

是欺骗还是忠诚。

而马达和美美,只是彼此的岛屿。

他们从对方找到解答。

整部影片采用摄影师(美美的男友)的主观视角进行叙事。

主观摇晃的镜头贯穿始终。

先是如今的摄影师坐在船上流经苏州河,这是所有故事结束之后的他。

自然真实的环境音,苏州河边突突的马达声,泊船上的狗吠声,他平静的语气,大量的旁白。

开始娓娓道来这一段不真实的爱情故事。

无论什么时候,在哪,到处都是摄影师摇晃的步伐。

他作为一个旁观者,走过马达和牡丹呆过的每一个地方,目睹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情故事。

其中也不免有些他的臆想与猜测。

而导演究竟为什么要以身影时的角度来叙事。

也许,他是他们之中最理性清醒的人。

因为只有他,可以不动声色地客观展现这一切。

因为马达不可以,他陷在无尽的思念与执着的寻找之中,他心甘情愿为自己的过错赎罪,为自己的爱情付出等待与追寻。

所以,他是不理性的,他太深厚的感情与怀念,他是一个靠着回忆过活的人。

因为美美也不可以。

或者说,刚刚开始的她是可以的,那时的她是一个在酒吧表演的社会边缘人物,她的正式出场,导演采用《夜上海》烘托人物的身份,暗示了那时的她就是一个普通的穿着发亮的红上衣绿短裙的小舞女。

那时的她没有对他的摄影师男友有任何的不满。

因为她是活在现实中的。

但马达的到来,却打乱了她心中的衡量爱的天平。

面对马达的执着,她疑惑,彷徨,辗转反侧,她知道,他不是马达要找的牡丹。

可是,她还是接受了马达。

她的工作间,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在美美的脸上跳跃,这是一个画面蒙太奇,暗示了她心里激烈的斗争,终于灯光变成普通的白色日光灯,她决定了,要接受马达。

而决定之后呢。

导演采用一个妓女打扮的女人在KTV唱《解脱》为画内音乐,牡丹表情木讷地用口水将牡丹贴纸贴在腿上,窗外的霓虹闪烁不停。

难道这就所谓的解脱吗?

影片叙事采用一个大闪回,是摄影师向观者讲述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这里有两个剪辑点,即转换时空时导演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个,摄影师站在阳台望着窗外嘈杂的人群与车辆,摇晃的镜头闪过一辆摩托车,接着闪过苍白的天空,接着,苍白的天空下,牡丹穿着红白格运动衫出现了,这时,导演采用一小段轻快跳跃的钢琴曲来介绍人物的出场,这也与牡丹单纯的性格相符。

然后是马达的出场,影片随之换掉了牡丹的音乐,取而代之沉闷恐惧的音乐,这也预示着马达之后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

第二个剪辑点,是牡丹拿着小美人鱼纵身跳下苏州河,接着镜头一转,是美美穿着人鱼服在透明水池表演。

这也为牡丹和美美的身世之谜坐下了伏笔,留下了悬念。

影片的影调采用特技,是整个世界看起来呈现出青灰色,更有力地渲染了肮脏的苏州河,熙攘的人群,沉重的故事。

使整个世界看起来阴霾、乌云满布。

也映衬出人物的心情,爱情的轻浮与沉重。

在一些细节上,导演很下功夫。

红色和青色,是一对反色。

美美的着装就只有这固定的一套,红色上衣青色短裙。

这不仅体现出美美时刻处于疑惑和矛盾之中,更像是一种暗示,暗示了红色的牡丹花和青色叶子。

青色的旧门,青色的摩托,红色的美人鱼,红色的运动衫……这一切都好像有所指向有所预示。

自始至终,摄影师都没有露面,这是导演的有意安排。

摄影师可以不只代表一个人,他可以是脸谱式的的人物,他代表的是现代城市红男绿女的速食爱情观,代表对爱的不真诚不主动。

他是一个蜗居在壳里的生物,麻木不仁地生活。

对于他的面孔,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是什么样子。

也许,他就藏匿在我们的身边。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想马达那样来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那永远只能存在与童话爱情故事里。

 3 ) 垃圾与爱情

一个很怪异的联系,垃圾与爱情,毫无关联。

从江边宿舍到挑子湖路有一条捷径,一条窄窄的小街,它约定俗成的名字叫油烟街,一个形象的名字,可以想见街的脏和乱,但是我喜欢叫它小巷,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只是一个怪异的想法或者潜在意识。

没有太多为什么,小巷向来如此,每当一个人就一定会走这条小巷,不仅快,而且很安全,莫名的安全感,没有打扰。

小巷是所有能想到脏和乱集合在一起的想象,窄窄的街延伸的都是小的饭店,廉价的脏的小店,墙壁被烟熏得黑黑的而且泛着油光,潲水可以随便乱倒,凹凸的地面只要有一点水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踩得鞋子黑黑的湿湿的,垃圾到处都是,散发着饭菜馊了的异味,的确是很乱的,在很多时候很想数一遍这条巷子的饭店到底有多少,还是没有一次能够继续下去的,没有原因。

即使脏乱的现状,师大和师大附中的孩子们依然乐此不疲在这条小街上上演着人类最低的需求,拥挤的人群,演绎着各种各样人所不之的故事。

这条小巷住着很多世俗的人们,这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小说,用最美丽的词句描叙着俗世的男男女女们的爱情,简单的计较的俗世的爱情,爱情往往衍生在酒足饭饱后的某一个午后。

或许这就是油烟街文化吧,一种脏乱的繁殖细菌的文化,在这种脏乱下还隐藏着一些人们的简单情感,例如爱情。

当我看了娄烨的电影《苏州河》后,更坚定这种看法,在泛着垃圾的苏州河上也能产生象马达和牡丹那样的爱情。

相对来说电影还是挺奇特的,以写实的描写镜头开始,却以文学性的语言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整个故事,娄烨或许是想更突出爱情的主题吧,真的会用一生去寻找吗?

一个暧昧的结局,据说娄烨是有些自恋的,果然如此。

牡丹爱上马达,富家少女爱上一个速递员,后来他利用这种爱情绑架了牡丹,牡丹跳河然后马达再寻找,然后发现了另一个女子长得极象牡丹,然后就是纠缠的故事,一个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

剧情很特别,更特别的是在充满垃圾的苏州河上他们的爱情,一个绑匪和富家少女的爱情,爱情让绑匪变成诗人,是否应该打个问号呢?

出狱后马达执着地寻找,他说,我总相信牡丹还活着,她还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很喜欢他说这句话时的落寞而执着的表情。

娄烨似乎很喜欢用特写,牡丹的特写,马达的特写,美美的特写,不知疲倦地特写着,看多了视觉疲劳,镜头的失焦晃荡着每个人的心情,无休无止,没有终结。

很喜欢周迅在电影里叉着手走路的样子和闪烁的眼神,马达骑着摩托车和牡丹丢着京片子,潇洒的样子,周迅最后说如果我走了,你会象马达一样找我吗?

“我”没有去寻找周迅,他宁肯去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并不是所有垃圾衍生的爱情都来得可靠的,就象“我”和美美的爱情。

或许精致的爱情已经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了,人们更愿意看到奇怪的纠结的爱情,就象《新桥恋人》里的米雪遭遇丹尼斯的流浪汉的爱情,脏的无以复加,在最低的境界里碰到的最真的爱情。

文说她更喜欢干净一点的爱情。

是的,没有人热爱脏的世界。

在垃圾中总会找到人最真实的东西,在孤独的世界里游走发现总有一天要妥协,就象《阿斯匹林》的梅婷孤独地等待她的爱人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无法继续下去,只能妥协,屈就俗世的爱情。

继续走油烟街,继续去呼吸带着油烟味的空气,继续与那里的垃圾为伍,一天天地走过那脏脏的小巷,感受藏匿于脏脏的小巷里的俗世的情感。

 4 ) 苏州河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象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啊。

(语气肯定)会一直找吗?

会。

(语气减弱)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犹豫)你撒谎。

又是一部喃喃自语的片子。

用颓然而华美的语调讲述两个爱情故事。

一个因为伤害而导致不懈地寻找,一个因为寻找而终将造成伤害,伤感,颓靡,堕落,幻若烟花。

马达和牡丹。

爱情总在不该发生的时候发生着,由此而美丽,振荡人心。

罪恶是浑浊而黑暗的沼泽,马达深陷其中,罪恶的灵魂并未消亡,对牡丹的爱情成为马达对自己最大的讽刺。

牡丹带着自己理想的爱情跳入苏州河,幻化成她所渴望的美人鱼,她的眼睛在入水的一刻还停留在男人脸上,甚至笑容没有一丝扭曲。

马达和美美。

对于马达,美美成为牡丹的化身。

美人鱼的故事,在狭小的,阴暗的,低劣的酒吧里面复活,成为了招揽生意的方式。

马达在美美那里化解内心痛苦和创伤,使他背负着十字架的灵魂得到暂时的安歇。

而对于美美,从马达身上,她找到了理想的爱情境界。

她希望找到早已被浑浊的苏州河沉淀的爱情。

牡丹。

纯真、美丽、活泼、顽皮,家庭的破碎是她的感情世界苍白。

当马达这样一个英俊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弯下腰,为她系好鞋带的时候,她被整个的融化了。

从此为爱毫无保留地付出所有,爱得如此暴戾,放肆,纵情。

她微笑地跃入水中,不给自己一条退路,决绝地处置自己。

美美。

化浓艳而颓废的妆,在镜头前自在地摆弄各种自由的姿势,放肆地笑。

带着永远消失的可能。

她习惯把手臂叉在胸前,那是一种孤独的姿势。

看到她那样的姿势,我知道,她是孤独的。

她的失踪,她的询问,并不是因为她爱那个拿摄像头的男人,只是因为她的孤独。

从她的抱臂走在人群中的姿势,我知道,是这样的。

她不相信每天和他纠缠的男人,她只能自己抱紧自己。

以这样孤独的姿态,走过车水马龙。

在这座城市华丽的表象下流动着的、悄然无声的悲痛与麻木……这部电影,也不能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唤起你每一根因为寂寞而绷紧的神经。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象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啊。

(语气肯定)会一直找吗?

会。

(语气减弱)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犹豫)你撒谎。

 5 ) 苏州河

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一些特别的东西,老板比划来比划去,他才明白原来是为了招揽生意,让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

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美美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他骑着从盗贼那里买来的摩托车将来历不明的物品从城市的一头送到另一头。

一次,有人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

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

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

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

牡丹从此不见踪影。

为独占钱财,男绑匪杀死女绑匪挟巨款逃走,但被警方围捕,最后跳楼身亡,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

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

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美美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她接近。

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

马达逐渐明白美美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

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伏特加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摄影师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伏特加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

美美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

最后美美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结果摄影师并没有再去找美美。

 6 ) 转:关于一个人的怀念文|娄烨

         记得那是1989年,我正在为我的毕业短片寻找男演员。

在中戏宿舍,正在跟几个朋友聊天,他进来,借火,然后离开,朋友介绍说他就是贾宏声。

后来我们又找机会随便聊了一会儿,我说我在筹备毕业短片,不知道他是否感兴趣演,他说行。

就这样,他就成为我的第一部16mm短片《耳机》的主演。

也成为我的很好的朋友。

       毕业之后的那段时间,我们经常见面聊天,主要是聊电影。

我们经常会和朋友一起去资料馆、科影看片,然后在看完片后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喝酒到深夜。

还记得那段时间经常在一起的朋友有吴涛、花清、马晓晴、大年、张锡贵、王昱、耐安、王小帅、李俊等等。

就这样,一直到1992年的夏天,我们终于一起在上海开拍我的第一部长片《周末情人》。

记得之后王昱说影片的拍摄好像是一个大的Party,所有的朋友都聚在了一起。

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

     《周末情人》的审查工作非常不顺利,一直未获通过。

这让我们很消沉和痛苦,在这样的心情之下,1995年的春天,我在上影准备拍摄《危情少女》。

自然还是他来演。

他也觉得很当然,当时我希望他成为我的所有影片的男主角。

很多朋友都说我已经爱上他了,事实大概是这样。

       他来了,留着长发,还是很酷。

抽烟很厉害。

并且不想改变他的发型。

我说头发必须剪,不然你就不能参加这部影片的拍摄。

我们争吵,并且非常的不愉快。

我们彻夜长谈喝酒,但谁也没有让步。

结果是制片人耐安将他送上回北京的火车。

       之后断了联系,只是从别人那里偶尔听到他的消息,但是我每次在跟演员做发型工作的时候都会想到他。

       1998年,我开始准备《苏州河》,习惯性的我想到他。

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其实像以前一样还是忘不了他,还是喜欢他,喜欢他的所有,他的眼神,他的脾气,他的幼稚和不讲理,和他的所有那些毛病。

而且我也知道他很清楚我喜欢他。

       于是约着见面,在他家附近吃拉条子。

我知道之前他的状态很不好。

我问他行吗? 干得下来吗?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说行。

       因为他很长时间没有工作,所以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他有些不适应。

但对我来说这让他更迷人了,完全不像一个演员在表演,他在真实呈现他自己的内心,他的表情和身体是那样的感动我和摄影师王昱,让我们着迷,当然同时还有周迅。

记得在完成《苏州河》之后,我曾经有一次对周迅说:我们都应该感谢贾宏声,感谢爱情。

记得当时她一下子哭了。

       他就是一个人,有时候迷人,有时候脆弱,有时候迷惘,有时候坚强,有时候愤怒,有时候狂妄,有时候沉沦,有时候无助,有时候绝望。

这些和我们所有人一样。

但同时,他也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宏大的世界,这是他的真实,也是他的勇敢和优秀。

正因如此,他也比我们这些“拐着弯想上天堂”的人来得自由和快乐。

       我跟他约好过,他40岁以后再一起拍一部电影。

       在他离开的那个晚上,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我想他知道的。

       深夜,我收到《苏州河》副导演毛小睿的短信:“从此看《苏州河》不再是一部电影,不再是一段经历,而是对一个人的怀念。

”        不仅仅是《苏州河》,他参加工作的所有影片都将是他的生命的呈现。

那些影像连起来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的存在。

       我很荣幸也很自豪跟这样一个人共同分享过生命时光。

            娄烨 2010年7月9日,清晨,北京

 7 ) 幸福的马达

嗯,我是觉得马达是幸福的。

这是我第二遍看苏州河,第一遍看的时候,只给了它三星,我不是什么电影方面的专业人员,不懂什么术语,当时看苏州河,只是觉得很灰暗,画面太粗糙,电影自述的那个男人的声音听得我浑身发毛。

觉得这不过是一个被禁片儿,也没什么好看的。

可是一年后的今天再看完,我却只有一个想法,我觉得马达很幸福。

他从认识牡丹,绑架牡丹,爱上牡丹,寻找牡丹,到最后找到牡丹,与牡丹一起死在苏州河,不论他找了几年,最后他找到了,他与爱的人死在一起,他找到了牡丹。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被冠上了侨情小青年的封号,如果你让我选是麻木的活着还是死在最爱的人的怀里,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呵呵,我知道你会说我是在扯淡。

我从开始就在猜,美美究竟是不是牡丹,我想,也许美美就是牡丹,是受了伤的牡丹,是不再相信爱情,再也爱不上什么人,麻木的活着的牡丹。

她不认马达,因为她恨马达,在她最爱马达的时候却被马达伤害,我想她一步步变成今天的美美一定是艰难的,如今她有了一份工作,也算能养活自己,身边也有男人,谈不上什么富裕至少能过活。

而马达这时候回来算什么?

为时已晚。

所以她完全可以不认马达,让马达一辈子也找不到牡丹,带着悔恨一直寻找下去。

可是我猜错了,美美不是牡丹,牡丹的面容没变,像是那个长大了的天真的小姑娘,当个超市售货员,卖着带野牛草的沃特加。

只是,不知道她想没想到马达一直在找她,一直爱着她?

当美美听说马达死了还是哭的很伤心,说原来马达没有骗我,从来没骗过我,美美还是被马达感动了,只是感动了又如何,毕竟那些爱情故事里的戏码,没有几个人做的到。

我想现实生活中的人,包括你我,都会像美美与摄像师这样,萍水相逢,从认识到搞对象,分分合合的,经受的住或经受不住什么考验,受的住的则继续在一起,受不住的就分开了。

最后美美走了,她想看看摄像师会不会真的像马达那样找她,而摄像师却说,“可我不再去找美美,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只要我能够回到阳台上去,我的这个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我想说身为城市中的普通人,我们不过是各式各样的美美与摄像师,或悲或喜,或贵或贱的活着,你会像马达那样去寻找你最爱的人吗?

我们都不会是马达,而马达是幸福的,他找到了牡丹,与最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了。

而我是羡慕马达的。

如果有天我们分开了,不论要找几年,我希望我也能找到你,然后与你永远在一起。

相信我,每次我在你怀里的时候都想就那么死去,心满意足的死去,不再醒来。

 8 ) 人只不过是一堆无用的热情

不得不承认,我竟从中嗅出了女权主义的味道。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譬如,马达绑架女友。

譬如,摄影师问美美:先分手还是先做爱?

我难以想象牡丹和美美的心境,诸多的形容词在打转。

幻灭,大概如此吧。

我不懂,像美美那样的女子,竟也期待那样的爱恋,缱绻、决绝、至死不渝。

然而,幻想破灭之后,她还是要用一个极端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一个男人心中。

对谎言的期待和自我否决,是人的常态。

一句惊叹的终点往往是一连串的问号。

爱情的宿命,不过是被抛尸荒野。

爱情的虚妄,本是生命的悖论。

就像人们习于以永恒来形容,却总是于内于外品尝到酸楚。

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永恒,这语词的诞生也许只为了否定自身,给人清省。

撕裂的残忍与痛楚,总叫人对期待望而却步。

而爱情,却叫人义无反顾,破釜沉舟。

悲剧的力量不在于剧情本身。

而在于自知的受害者。

然而,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

我不会再去找美美 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 我想只要我能够回到阳台上去 我的这个爱情故事就可能会继续下去 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爱情哎 人只不过是一堆无用的热情……

 9 ) 关于【苏州河】的胡言乱语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故事由一男一女对话的对话开始,女子的声音有些喑哑和慵懒,男子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相信很多看过【苏州河】的姑娘都会问自己的另一半:“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来找我吗?

” 除了理性探讨的可能性之外 大多数都会在对话结束时为自己的另一半贴上“你撒谎”的标签。

其实心里还是会为ta肯定的答案而默默欢喜的。

很多时候,女孩子就是这样,明知对方许多话都是说说而已,但还是会相信。

有更较真一点的女孩会用行动去叫对方证明,美美就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她选择了在与“我”和好的时候离开,只留下一张纸条“来找我把”,她用她的倔强去证明了“我”到底是不是在撒谎。

——————————————————————————————影片全程都是用的手提式摄像机,这种手法制造出的晃动的画面,“粗制滥造”的效果 与 苏州河上的浑浊 市井的肮脏 以及“我”的视角的做法 非常的吻合。

是影片一大特色。

我觉得这部片子的成功在于演员周迅,她分饰牡丹和美美,都是倔强而有个性的姑娘,有对爱情的痴迷 也有爱情破碎之后的决绝。

最后,我喜欢的是一些台词:“我是个摄影师,以替人摄像为生,你可以在墙上看到我的呼机号码。

我什么都拍,婚礼,聚会,换衣服,上厕所,做爱都可以拍。

不过,你要是不喜欢我拍的你,可别怪我。

我早跟你说过,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我真的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这个混蛋那闯进了我的家,抽我的烟,喝我的酒,把我的生活搞的一团遭。

还口口声声和我谈论什么爱情。

” “如果美美没有走,也许我们会象以前那样在一起喝酒,一起在苏州河上飘荡,一直漂向大海,也许太阳会出来,河水会变得很清澈,我没有撒谎,你会看见……可我不会再去找美美,因为我知道,一切都不会永远,只要我回到阳台上去,这个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10 ) 得到男人的爱高于生命本身——美人鱼的存在价值

不到一个星期前,和一个男性朋友去电影院看了《白鹿原》,从电影院往回走的路上,我能明显从他表达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对田小娥“淫荡”的不满与厌恶,而为什么我看到的全都是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凉与女性对命运的抗争。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男性都喜欢《苏州河》,我实在不明白,许是这部电影不仅满足了他们对女性窥探欲的情色视角,以及将女性当做玩偶一样摆弄的快感,影片呈现的叙述方式还为他们恰当地贴上了文艺青年的调调,可无论是牡丹还是美美,我看到的都只是她们在所谓爱情中失去的全部自我甚至生命,而这一切在失去时的姿态还如此的圣洁,值得礼赞,这一切都只徒增我对《苏州河》的恶心与厌恶。

中山大学的艾晓明老师有一篇著名的学术论文《那一盆泡了两千年的洗澡水》,节选在此,不多说了:“中国第六代导演娄烨,其作品也不脱此俗。

他的电影《苏州河》虽然至今没能在内地放映,但它连获几个国际奖项,这对导演的个人风格无疑是极大的肯定。

正因为如此,电影里的性别与观看问题,值得在这里提出来讨论。

在它的VCD封套上写着这样的广告语:“当希治阁与奇斯洛夫斯基巧遇于二千年的上海,当王家卫初晤徘徊于重庆森林的两生花是则古老的神话,抑是个后现代的传说?

”这里涌现了五个导演加影片的符号,提示人们注意《苏州河》与其它电影语码的牵涉。

的确,希区科克式的命案悬念、奇斯洛夫斯基式精神上的孪生子、王家卫般疏离的城市影像,这个影片里都有一点。

但是就作品里性别关系的结构和女性形象的表达来看,不如说它和裸体、沐浴、偷窥与认同系列的视觉作品属于同一脉络,我指的正是男性凝视女性、进而依据这个被凝视的镜像让女性认同的脉络。

《苏州河》设计了这样两段故事,都由一个带摄像机的个体摄影师讲出。

第一段里,一个叫马达的青年弄了一辆摩托车,在送货过程中,客户给了他特殊的货品,未成年的孩子牡丹。

牡丹的父亲每逢叫女人的时候,就打发马达送牡丹去姑母处。

在这个交往中,牡丹爱上了马达,她甚至不惜在下雨天跑去找马达,表达对爱的需索。

为勒索牡丹父亲钱财,马达绑架了牡丹。

得知自己成为人质只是为45万块钱后,牡丹手持马达送给她的美人鱼跳进了苏州河。

在第二段故事里,马达出狱后回到城市。

他在城市里寻找失落的爱,遇到了在酒吧浴缸里扮演美人鱼的美美。

美美和牡丹长得一样(同样由周迅扮演)。

马达不断对美美叙述牡丹,美美为之感动,开始在自己的大腿上贴牡丹花,这标志着她已经认同并开始模仿马达叙述中的人物。

摄影师感觉到马达介入了自己的生活,他质问马达,而这时马达突然宣称他找到了牡丹。

镜头切入一个相认场景,牡丹现在是个平凡的售货员,她终于和马达破镜重圆。

但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摩托失事,他们双双丧命。

这个片子里有几个与我分析的 “苏珊娜”系列相关的符号:水、沐浴、窥视和被欲望的女子。

首先,水,在这里它是新写实电影风格里缓缓呈现的苏州河水。

其次,它是酒吧鱼缸里的水,美美在这缸水里被人观赏。

第三,这水是先让少女牡丹投河、最终又淹死了马达和成人牡丹的河水。

牡丹第一次投河,缘于对马达出卖她的恼怒。

她第二次丧生,则提示了爱情团圆的不可信-欲望的危险。

美人鱼是一个道具,它把两幕故事和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电影强调的是男人寻找的执著和女人对这种执著的感动。

在这个感动中,一切欺骗和摧残都得以化解。

美人鱼的神话意蕴是:得到男人的爱高于生命本身。

《苏州河》让一个失意的、神经有问题的男人充当爱情神话的主角,仿佛解构了爱情的不存在,这个设计也与疏离的话外音、从不露脸的叙述者相呼应。

它强调故事的虚构性,似乎预先防备着认真的文化分析。

但我无法放过的是,故事里把两个女子都设计为有待领养(反对虐养)的爱情宠物,有意模糊男主人公致人死命的责任,这究竟是为什么?

电影的讲述告诉观众,这是对明知不存在的浪漫爱徒劳的寻找,牡丹投河之死立即结束了第一幕,而马达神经质的寻找 (它体现为一系列跟踪、窥视和窥视下的画面)却是第二幕的重头戏。

明明是未成年少女牡丹是一场诈骗中的受害者,但在电影里她却被表现成主动的性诱惑者,成年男子马达则被表现为被动的,他的犯罪似乎是身不由己,而且是受制于犯罪团伙里的女人。

由于电影完全不考虑少女牡丹投河给她带来的任何身心创伤,因此,它所传布的文化信息是无理性的:寻找爱显得很重要,无论多么徒劳;而爱什么人、爱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女性在这个男主角寻找爱的历程中,她们分别扮演诱惑者、启蒙者、被认同和被寻找的目标物这些角色。

她们的存在烘托男性寻求,体现男性的重要。

《苏州河》最终可以让早年投河的牡丹一经指认,立即重返马达怀抱,正是基于这种对男性重要性的体认。

这个信息误导的问题在于,它把妇女的痛苦、妇女的生命代价一笔勾销了。

而女性的价值也仅仅在于她终于有了前来领养她的爱情主人。

电影里还有一个似乎不经意的信息,那个指挥马达作案的女骗子居然叫萧红(长相和萧红肖似)。

难以相信艺术家娄烨不知道萧红是谁,因此我无法把这个解读成巧合。

设想一部女导演拍的片子里某个罪犯叫鲁迅或者钱钟书,娄烨也会感觉怪异吧。

不是说不可以拿名人来游戏,而是说游戏的精神本当是戏弄权威、消解权势;如果游戏不利群体,那是在帮谁呢?

《苏州河》短评

十二年过去了,开篇苏州河的剪辑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

6分钟前
  • 拾叁空城
  • 推荐

马达是个送货员,牡丹的父亲一旦有情人到家里来,就打发马达送牡丹去姑姑家,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财迷心窍的马达决定和老B、萧红绑架牡丹勒索她父亲,钱拿到手后,老B直接捅死了萧红,但在被警察抓捕时坠楼死亡。牡丹得知马达欺骗自己并勒索45万元,气愤地跳入苏州河自杀,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马达5年后出狱,在酒吧遇见一个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美美长得很像牡丹,马达以为美美就是牡丹,想办法接近她,被美美的摄影师男友找人痛打了一顿。后来马达在一个便利店找到了牡丹,两人喝了太多的带有野牛草的伏特加酒,骑着摩托车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美美和摄影师前来辨认,才发现美美和牡丹的确非常相似。牡丹想表达的主题是“如果爱我,来找我”,但马达想表达的主题却是“爱你,但要卖了你”,三观很奇怪的一部电影,镜头晃的厉害,看着晕。

9分钟前
  • 似是故人来
  • 较差

喜欢前半部分,非常有文学性,后半部分反而急转直下变得很通俗。年轻的周迅太灵了,而贾宏声的脸啊,简直就是窦唯+李亚鹏……但是是非常有故事感的一张脸。娄烨的电影总是有一种湿漉漉的阴柔气质,有风雨飘摇的惘然感。

10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从火车站一直走着回福建南路,经过过苏州河。有点怀念,所以很蛋疼的看完,准确的说是听完。听的时候在练字,这样才不算太浪费时间。

11分钟前
  • 李翎竹
  • 很差

矫情而做作,故事欠打磨。部分镜头的细节值得称道,但画面质量抵消了它们。这应该不是娄烨的最佳状态吧。

12分钟前
  • cinvro
  • 较差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啊。”“会一直找吗?”“会啊。”“会一直找到死吗?”“会。”“你撒谎。”两个女孩重叠起来,最后,马达死了,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最后,美美走了,留下字条说来找我吧。然后他说,可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你撒谎。

13分钟前
  • 水母母
  • 力荐

豆友推荐。一个执念的女子与一个执念的男子之间的故事,带来第二个执念女子与讲述者之间的另一个故事。那晃不停的镜头是否如同那无法安放的情感?话说年轻的迅哥确实灵动而清逸。

15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较差

把我看急死掉了。镜头都快把我晃吐了。

19分钟前
  • 宁古塔头牌
  • 较差

连续补了06年那部和这部。电影眼飞速转动的焦虑目光,观察、纪录、窥视、见证,摄影机的“机”遁于无形,其“摄”却成为了最有力也最暴力的主角;但妙在被摄对象的“影”不只是“摄”的动作追随的,更作为捣毁者,“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之断言被美美的“你撒谎!”一头一尾两次厉声击破。双生的女性是河的两岸,是水中倒影,与《浮城谜事》异曲同工。看完立刻去买了一大瓶野牛草伏特加,成年人请在电影指导下抽烟喝酒。遥望去年此时自己在苏州河畔的生活,如果娄烨的电影中特定城市外的宇宙总是不存在,那我现在就是漂在宇宙里,与那段日子重合的上海城市空间在我的世界里是一个黑洞。“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20分钟前
  • 烤芬
  • 推荐

虽然故事表面看起来又是一贯娄烨式的痴男怨女,但灵气程度是很多同类型作品拍马都赶不上的。“男人都在等待下一段爱情,而女人则是在等待她的马达。”有时候恰恰是不相信永远的人,反倒没法彻底放弃对永远的追逐。看到牡丹从桥上一跃而下,看到美美留下“来找我吧!”的字条时,真的很难过。不知道是该说娄烨太懂痴男怨女还是该说他太懂饮食男女。周迅在这里好灵好灵,美的就像一条从荡漾水波中凭空出现的小美人鱼,在整个电影朦胧迷幻躁动不安的氛围里,她是唯一美到让人觉得特别清晰真实的存在,像雾中的月亮。贾宏声太可惜了,他演的真好。get到有人说秦昊像他就是菀菀类卿了。对娄烨来说可能确实如此。窦鹏的配乐很震撼。整部电影都有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娄烨式的挥洒自如。(片中的旁白是谁啊,声线蛮迷人的。——搜到了,是娄烨本人,哇……)

21分钟前
  • Burning ice
  • 力荐

爱情与欺骗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其实远远不够,就像你当初答应“会”,而现在只是情愿站在阳台上等待下一段爱情的到来

26分钟前
  • 哇哇哇哇哇
  • 推荐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它成为一条最脏的河。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在这里,他们靠这条河流生活”“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如果美美没有走…我们继续在苏州河上漂荡,一直漂向大海…”“可我不再会去找美美,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只要我能够会到阳台上去,我的这个爱情故事就可能会一直继续下去”有人享受被爱情淹没的窒息,有人期盼被找到的渴望,有人宁愿安乐于怀念和失去呼26089,留言:“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很像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的方法论+王家卫意识情感+德·西卡行动力+90年代大陆电影氛围的产物【7.8】娄烨从来都是践行理论的强者,不过未免有些空洞

27分钟前
  • 玄猫
  • 还行

开场如《在上海》的延续,虚构与真实的模糊界限通过叙事结构(及美人鱼作为意象)体现,因而Voice over就成立。看与被看(现实与映射)、乃至对拍摄本身的思考是另一条隐藏线索。

28分钟前
  • btr
  • 力荐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我和马达,一个选择等待下一次,一个选择相信永恒。如果不相信爱情,它就只是一个随风消散的影子,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我们懂得太多关于爱情的道理,却无法倾其所有相信爱情。

33分钟前
  • 高詩遠
  • 推荐

20年前娄烨就已经拍出这样的电影了,实在是佩服

35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力荐

《苏州河》的拍摄手法真的太像爱情了。很自我的表达,摇晃的镜头和无休止的独白。我们都想成为被马达念念不忘、不停寻找的牡丹,可我们最终只是不相信会被人惦念和寻找的美美和错过了爱情便抬头向前看的『我』。

38分钟前
  • 宋清淮
  • 推荐

4.5。娄烨的可能,中国电影的可能。希望,希望。

4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观影手记# 1577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找我吗?会一直找吗?会找到死吗?",篇首就奠定了基调,我讨厌的那种。这比要求“从一而终”还tm有病。文艺不是装腔作势。

43分钟前
  • 青山眉黛
  • 较差

在贾宏声逝世之后看这部影片,比较有纪念意义。十年前的周迅,清纯可爱。

45分钟前
  • 小狮子
  • 还行

前几天路过苏州河,想到了这部电影,于是周末找来看。娄烨的电影自带其风情,周迅很有灵气。

50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