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奥黛丽·迪万
主演:诺米·梅兰特,福田知盛,杰米·坎贝尔·鲍尔,黄恰恰,黄秋生,娜奥米·沃茨,哈里森·阿雷瓦洛,玛格丽特·达布林,西蒙·尹,栢天男,索菲·罗耶,胡凯,伊莎贝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法语,英语,粤语年份:2024
简介:故事设定在中国香港,艾曼纽(诺米·梅兰特 Noémie Merlant 饰)去当地出差,因此展开了一趟与许多人相遇、寻找失落的欲望的旅程,她遇上一个叫Kei的男子,对方却一直躲避她。详细 >
为啥大牌拍这些?而且全程磨磨唧唧。
太过浮空的创作孤岛……浪费了这么一个极具颠覆性的、主客体凝视反转下的现代女性解放+批判新自由主义晚期资本殖民化的象征主题,尤其是当其拥有了香港城市电影雏形之后,这种急需释放的能量在平静奢华的表面中不停碰撞难以得到释放,如同它想要讽刺的对象——欲望的迷雾被困在酒店,作为身处金钱牢笼象征中的观众们,酒店外的自由视野如同情欲吸引着狩猎场的每一个人。风暴、噪声、人群,太多可以放大的危险嘈杂等待着一无所知的异乡人,而迪万和她大部分同为“外来观察者”的作者一样,非常不专业地抛弃了一切可能性,对于地域文化特质的发现习得远没有阿萨亚斯来得更深入,就连兹罗托斯基一如既往擅长营造的情欲游戏也完全没有在这里晕染开来,影片所专注的现实基础便逐渐枯萎耗尽前期建立起角色主体。这并不是一种自由的解放,只是僵硬傀儡的悲伤。
太好了,后面那段拉扯太绝了,下来的楼梯,楼下的馆子,仿佛花样年华。对话的描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的形容,没有接触但似似接触,最后的旁观不在其中身在其中。奥米太美了,好健康好丰腴的身体。
福田知盛真的好辣……
还蛮喜欢的,外籍有钱度假人士=本地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豪华大酒店的这种建构很完整,某种意义上是缺少了香港本地看法的《Expats》电影缩略版,比起原版要有很多除了情色女性主义(?原版真能打上这个tag吗)之外的新意义,在建立所谓东方第三世界刻板印象的同时,也戏谑地讽刺并享受。而如果不摆在于华人语境下有特定文化土壤的地方也应该能更令人接受……吗?至少好像想到了类似于“话就话local就食两送饭,但系local都分有钱冇钱”的想法,而且最后听到福田知盛装local的粤语真的会笑得想死,但他容貌上的AI感和这个微妙地比Chatgpt差的转译功能也是能有更多未必是创作初衷的、更加符合这个男人≈女主角心中对本土文化的幻想的解读。顺便情色桥段会看到蛮多导演的创作考量,真轮到香港上映有机会还是想看看大银幕。
故事性不强但画面感十足,好的电影不需要优秀的故事,光影声音的合理组合足以诞生优质的影片
如今走这个路线的片子不好拍。
枪版magnet:?xt=urn:btih:A1E995FB88C419293DC94072309993DF28DD55C4
【1】什么情色惊悚,简直就是年度滑稽闹剧。任凭导演想一出是一出地意淫和无克制地发展。除了香港地貌无法抹去地背景音之外,感觉香港人均法语,搜罗一群与此无关的人尬讲,仍由荒谬的故事,荒谬的语言发生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我费解电影的每一处剪辑点和情色镜头的使用。《完美物质》被批判剥削女性,本片对身体器官的使用尤为更甚。你问我这个电影唯一的好处,电影里也以第三人称告诉你了:“你很满意你的那些小音乐?”“是的。”烂到三大都没人收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唯美的场景,诱惑的身体,莫名其妙的剧情
人設是性慾旺盛但選角性冷淡臉的法國女人看對眼兒了一個性無能的日本神秘男人,最後在這男的的語言指導下和一個香港長髮男做了。人無語的時候是會笑的。
有几个女人是因为灵魂的美而被爱呢?——张爱玲《我亦飘零久》导演接受采访,她说第三世界里的西方管理的高级酒店,像是刻意保留的后殖民文化标本。通过服务为借口,继续享受殖民者体验。电影是一场充满矛盾的哲学实验。它试图以身体政治解构传统道德,却陷入资本与凝视的新枷锁;它渴望通过跨文化对话叩问身份,却沦为东方主义的复刻;它描绘现代人的存在困境,却因叙事失焦让虚无沦为空洞的口号。正如影片结尾艾曼纽依然迷茫的脸庞——这场探索最终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艺术电影在哲学深度与大众表达之间的艰难平衡。
破玩意
有刻意为之的猎奇东方视角和语言迷雾,影片呈现的也正如其尴尬的情节一样,关于后资本主义语境之下的个体的存在危机。这种危机通过高档而空洞的酒店奇观传递出来,而最终落在对身体、对性爱的争夺之上。酒店质量检测这一职业本身就具有十足的异质性、奇观性,角色的空洞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然而影片本身的质感又是廉价的,对白之诡异、情节之不可预测和表达上的力不从心,都让人无法真正进入,但又想看看这朵奇葩到底能长成什么样子。
跟上部看的Queer合体堪称难看领域的“卧龙凤雏”,一个主打啥也不舍得露,一个主打恨不得啥都露,但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在忙啥。香港甚至连背景板的作用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尴尬的纯设定,就连粤语都完全替换成了法语配音,难以入戏。一个来自西方的开放女子,遇上了一个来自东方的神秘男子,展开了一段莫名其妙的邂逅,整体就是空洞且冗长。另外,没见过哪个导演可以把福田知盛拍的如此又丑又油的,导演拍成这样罚你把金狮奖座还回去吧。
WHF?
8.5分 4 Stars for an instant… 大概明早就会改回三星。 但此刻我只想说——它太美了… 美得不可思议。 而这最深邃的美,正流淌自迪万自始至终对性感二字的自我阉割,并用这个狗屁不通的剧本消灭了其成为杰作的可能,而这种情绪性的自毁在无比迷人的导演、卡司、艺术指导、摄影以及配乐的交相辉映之下,走向了魅力天平的另一个极端。 以及最后一幕——它在并不冲击通篇之僵化而任性的基调下极尽边缘之能事,怎么不算是年度最性感的sex scene呢? 更新:四星就四星吧!鼓励独特的创作,以及,奥黛丽迪万是个值得被原谅的导演。
金馬61
一说到性,女人很难处于主体性,何况大部分女人都是异性恋,一旦跟男人在一起,女的很难不落入异性恋男性占主体地位的视角之中!因为我搬运zy时没看到提示,看电影的时候还在猜是不是在致敬1974年的同名电影。看到结尾发现果然是用了1974版的原著。恰逢1974版艾曼纽上映50年,也可以一窥50年女性在电影中甚至在社会中性和职场中的地位!毫无疑问,2024版艾曼纽是有主动权的,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最后三人行她是发号施令的人!1974版女性的所有性爱戏都是被动的!展现了职业女性的孤独,其实电影中女经理女亚裔建筑师制片人监控师傅都是艾曼纽的分身,职业性、出身、专业隐身大佬、虚以逶迤、暗中观察!女经理大概是理想化的女主,所以暴风雨停电施工地漏水女主才会帮经理!看过1974版,觉得这部高明太多了,差评太苛刻了
画人画皮难画骨,不够艾曼纽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为啥大牌拍这些?而且全程磨磨唧唧。
太过浮空的创作孤岛……浪费了这么一个极具颠覆性的、主客体凝视反转下的现代女性解放+批判新自由主义晚期资本殖民化的象征主题,尤其是当其拥有了香港城市电影雏形之后,这种急需释放的能量在平静奢华的表面中不停碰撞难以得到释放,如同它想要讽刺的对象——欲望的迷雾被困在酒店,作为身处金钱牢笼象征中的观众们,酒店外的自由视野如同情欲吸引着狩猎场的每一个人。风暴、噪声、人群,太多可以放大的危险嘈杂等待着一无所知的异乡人,而迪万和她大部分同为“外来观察者”的作者一样,非常不专业地抛弃了一切可能性,对于地域文化特质的发现习得远没有阿萨亚斯来得更深入,就连兹罗托斯基一如既往擅长营造的情欲游戏也完全没有在这里晕染开来,影片所专注的现实基础便逐渐枯萎耗尽前期建立起角色主体。这并不是一种自由的解放,只是僵硬傀儡的悲伤。
太好了,后面那段拉扯太绝了,下来的楼梯,楼下的馆子,仿佛花样年华。对话的描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的形容,没有接触但似似接触,最后的旁观不在其中身在其中。奥米太美了,好健康好丰腴的身体。
福田知盛真的好辣……
还蛮喜欢的,外籍有钱度假人士=本地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豪华大酒店的这种建构很完整,某种意义上是缺少了香港本地看法的《Expats》电影缩略版,比起原版要有很多除了情色女性主义(?原版真能打上这个tag吗)之外的新意义,在建立所谓东方第三世界刻板印象的同时,也戏谑地讽刺并享受。而如果不摆在于华人语境下有特定文化土壤的地方也应该能更令人接受……吗?至少好像想到了类似于“话就话local就食两送饭,但系local都分有钱冇钱”的想法,而且最后听到福田知盛装local的粤语真的会笑得想死,但他容貌上的AI感和这个微妙地比Chatgpt差的转译功能也是能有更多未必是创作初衷的、更加符合这个男人≈女主角心中对本土文化的幻想的解读。顺便情色桥段会看到蛮多导演的创作考量,真轮到香港上映有机会还是想看看大银幕。
故事性不强但画面感十足,好的电影不需要优秀的故事,光影声音的合理组合足以诞生优质的影片
如今走这个路线的片子不好拍。
枪版magnet:?xt=urn:btih:A1E995FB88C419293DC94072309993DF28DD55C4
【1】什么情色惊悚,简直就是年度滑稽闹剧。任凭导演想一出是一出地意淫和无克制地发展。除了香港地貌无法抹去地背景音之外,感觉香港人均法语,搜罗一群与此无关的人尬讲,仍由荒谬的故事,荒谬的语言发生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我费解电影的每一处剪辑点和情色镜头的使用。《完美物质》被批判剥削女性,本片对身体器官的使用尤为更甚。你问我这个电影唯一的好处,电影里也以第三人称告诉你了:“你很满意你的那些小音乐?”“是的。”烂到三大都没人收真的不是空穴来风。
唯美的场景,诱惑的身体,莫名其妙的剧情
人設是性慾旺盛但選角性冷淡臉的法國女人看對眼兒了一個性無能的日本神秘男人,最後在這男的的語言指導下和一個香港長髮男做了。人無語的時候是會笑的。
有几个女人是因为灵魂的美而被爱呢?——张爱玲《我亦飘零久》导演接受采访,她说第三世界里的西方管理的高级酒店,像是刻意保留的后殖民文化标本。通过服务为借口,继续享受殖民者体验。电影是一场充满矛盾的哲学实验。它试图以身体政治解构传统道德,却陷入资本与凝视的新枷锁;它渴望通过跨文化对话叩问身份,却沦为东方主义的复刻;它描绘现代人的存在困境,却因叙事失焦让虚无沦为空洞的口号。正如影片结尾艾曼纽依然迷茫的脸庞——这场探索最终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艺术电影在哲学深度与大众表达之间的艰难平衡。
破玩意
有刻意为之的猎奇东方视角和语言迷雾,影片呈现的也正如其尴尬的情节一样,关于后资本主义语境之下的个体的存在危机。这种危机通过高档而空洞的酒店奇观传递出来,而最终落在对身体、对性爱的争夺之上。酒店质量检测这一职业本身就具有十足的异质性、奇观性,角色的空洞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然而影片本身的质感又是廉价的,对白之诡异、情节之不可预测和表达上的力不从心,都让人无法真正进入,但又想看看这朵奇葩到底能长成什么样子。
跟上部看的Queer合体堪称难看领域的“卧龙凤雏”,一个主打啥也不舍得露,一个主打恨不得啥都露,但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在忙啥。香港甚至连背景板的作用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尴尬的纯设定,就连粤语都完全替换成了法语配音,难以入戏。一个来自西方的开放女子,遇上了一个来自东方的神秘男子,展开了一段莫名其妙的邂逅,整体就是空洞且冗长。另外,没见过哪个导演可以把福田知盛拍的如此又丑又油的,导演拍成这样罚你把金狮奖座还回去吧。
WHF?
8.5分 4 Stars for an instant… 大概明早就会改回三星。 但此刻我只想说——它太美了… 美得不可思议。 而这最深邃的美,正流淌自迪万自始至终对性感二字的自我阉割,并用这个狗屁不通的剧本消灭了其成为杰作的可能,而这种情绪性的自毁在无比迷人的导演、卡司、艺术指导、摄影以及配乐的交相辉映之下,走向了魅力天平的另一个极端。 以及最后一幕——它在并不冲击通篇之僵化而任性的基调下极尽边缘之能事,怎么不算是年度最性感的sex scene呢? 更新:四星就四星吧!鼓励独特的创作,以及,奥黛丽迪万是个值得被原谅的导演。
金馬61
一说到性,女人很难处于主体性,何况大部分女人都是异性恋,一旦跟男人在一起,女的很难不落入异性恋男性占主体地位的视角之中!因为我搬运zy时没看到提示,看电影的时候还在猜是不是在致敬1974年的同名电影。看到结尾发现果然是用了1974版的原著。恰逢1974版艾曼纽上映50年,也可以一窥50年女性在电影中甚至在社会中性和职场中的地位!毫无疑问,2024版艾曼纽是有主动权的,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最后三人行她是发号施令的人!1974版女性的所有性爱戏都是被动的!展现了职业女性的孤独,其实电影中女经理女亚裔建筑师制片人监控师傅都是艾曼纽的分身,职业性、出身、专业隐身大佬、虚以逶迤、暗中观察!女经理大概是理想化的女主,所以暴风雨停电施工地漏水女主才会帮经理!看过1974版,觉得这部高明太多了,差评太苛刻了
画人画皮难画骨,不够艾曼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