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人依旧》,感觉海报比电影内容吸引。
硬照还是有想象空间。
旧时代蛇一样腰身的年轻女子……多少人梦中的期盼。
原以为电影会很激扬,豪门遗产,共军进城,在事业和感情上都充当赌徒的潇洒男人,两个有姿色的女人……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平淡,如同一杯贴了贵价的山泉水(其实是自来水)。
电影风格无疑是唯美的用心的,剧本却还是硬伤,角色塑造也让人无法体会: 什么大家小姐?
老父去世才几天,就穿红着绿了,还帮着妹妹梳妆打扮,一边是丧父的凝重,一边是迫不及待的欢娱。
大小姐没有一点大气风范,倒是家里的老妈子有见地,句句都是金。
连女佣也胆敢和大小姐耳语,真是一家亲了。
二小姐本是有志要做女医生的学生,该不是柔弱的小家碧玉吧,怎么就不停地在观众耳边念念叨叨欲断未断的奇怪的柔肠话?
穿了暧昧的桃红大花的衣服还套件旧校服回去上课?????
对于从前,就只是反复说母亲被送走,羡慕姐姐漂亮,这么简单的人生?
因为一时之念就生了嫉妒,去抢姐姐的情人?
既然是准备逃亡了,怎么没几个人是仓皇的神色,反而都是隐士的悠闲做派?
连学校的学生也一个不少地安坐等上大学的考试?
政局都不稳了,还顾得上什么法律条文,非要签那么一个名才能掠夺财产?
(太平盛世就怕打官司,乱世里面贪婪的自顾逃命的人还想做君子?
) 妞妞折花自带,多少有点勇敢,但从何时开始有这心思的呢?
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即便是生理上成了女人,政治触觉上也不会转变得那么快速吧,突然就觉得进城来的是清新的风??????
《美人依旧》不是现实的三角恋,是离越现实人世的爱。
爱,如梦,都是美的。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不管剧情和内容是怎样的苍白和空洞,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很俗套的一个布局。
但我一直都很喜欢周迅的电影,颓废糜糜但不低俗,亲近人心。
她的声音带有一点点的磁性,像是一坛芸年老酒,带有沉重笃定的味道,又像是四季雨水历经世事沧桑的一株中性植物,与这世间,始终保持着一种静静与之隔岸相望的静默姿态。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爱是不能随便的。
画面的构图力求唯美,人物造型冷艳到诡异,可是都掩盖不了剧本的单薄和一部艺术作品欠缺的生命。
——美可否也惧畏空洞
镜头旖旎,周迅漂亮,故事却是罕见的恶劣。
旁白极端松散,思路六神无主,晃晃悠悠,前言不搭后语,像初中生的日记,像方文山的歌词,像梦游。
我怀疑导演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广电总局的剪刀手们下的毒手。
原本只想给三颗星,但是,大雪封山,我的窗外是乡村的雪景,房子又仿佛空中楼阁,王志文和周迅站在面朝大海的阳台上看邬君梅的时候,我的房门被敲响,她披挂着一身的风尘出现了。
我一时分不出是在戏里还是戏外,混沌的感觉非常美好,所以给四颗星。
最后合影时五角红星出现,大家一身朴素,姐姐说“好像还真是不同了”。
直接笑出来,搁这升华呢。
片子虽然简单,但也有许多值得细细回味的地方。
妹妹从潦倒但有生机,到逐渐奢靡颓唐,挣扎着渴望嬗变,再到最后的回归;姐姐从生来闺秀,柳眉轻挑,华服加身,却菟丝花般缠紧男人,到最后幡然醒悟,铅华洗净。
年华流转,千帆过尽。
才发现美人依旧,美人在骨不在皮。
还想特别提一下,可以看到很多画面是隔着屏风、门窗、帘子等等拍的。
一开始是妹妹对姐姐的若即若离,想要亲近却又不敢,想要远离却又不舍,明知利用还存幻想。
后面则是妹妹堕落的隐喻——画面笼在虚虚的薄纱中,像一场不真实的梦,像烟枪吞吐的雾,说明一切都是虚妄,都需要被堪破。
姐妹俩一直是对照组。
前面是妹妹对姐姐的羡慕和嫉妒,但她又有很强的自尊,希望去抓住什么,希望去证明自己。
这也是她的可悲之处,觉得生来不同,却又在现实面前溃不成军、悲哀地知晓自己的平庸与无能,只能故作倔强,强撑着嘴硬。
但转念一想,我又何尝不是,世人又何尝未有《山月记》中迷思?
看不上眼,只是移情罢了。
而到了后半段,反而姐姐对妹妹羡慕。
因为她比自己年轻,她比自己更得父亲器重——妹妹学业好,自己只被期许当闺秀。
看着妹妹潇洒地搬出去,她说:她的母亲当年也是这么走的吧。
她也一直想要通过出国,和老黄过二人世界,去实现现实的逃离,追寻理想中影桃花源。
却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一厢情愿。
而老黄的一句pua,让她说出了那句“如果能够选择,谁还会做个女人”,道出了本片另一重内涵。
在男凝社会之下女人的身不由己:没有明媒正娶的后代不得回来,而想要妹妹回来又是父亲的遗愿。
社会风俗的规矩,父权的规矩,都是男人的规矩。
与老黄的相处也是如此。
即便老黄又老又丑又虚,还没有她有钱,但依然可以有过那么多女人,还引得姐妹俩争风吃醋(太典了!
)。
通过指责来剥削姐姐的配得感;在性爱时,也多由他掌控姿势;和妹妹,镜头扫过她的胸部,下一秒水杯打翻,男人就要来擦,溢出的男性恶臭,性爱时说的也是“按我的方式来办”。
美人从精神到肉体,都被凝练成一个符号,一种男权下的华美的纹身。
这是除去姐妹之间的羁绊,破碎的原生家庭带来的拧巴、缺乏安全感之外,影片影射的另一重更大的悲哀。
只能像影片里一样,希望迎来解放,带来一股新鲜的海风。
还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妞妞对姐姐说,她越来越像你了——杀人诛心。
妞妞要跟老黄走,她们都不离开,我跟你离开——太爆笑了,男人能不能少点普信,怎么这么多女人瞎眼。
公馆里老妪的打扮与妹妹别无二致,冠鲜花,抹朱颜,幽幽地唱词——奇异的宿命感,如同照镜,却又与姐姐巧妙地连结。
关注这部电影,是因为胡安导演的前一部作品《西洋镜》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虽然感觉《西洋镜》缺乏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无论从叙事、表演,还是美工、剪辑,在华语电影中都可以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所以这次胡安再度出山,自然要好好关注,更何况是和周迅合作。
从《大明宫词》开始一直都喜欢周迅,这个女人身上有着中国演员身上少有的灵气,天生就是个演员,更何况大家都是浙江人,所以基本上有周迅的影视剧是一个都不会拉下。
周迅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喜欢的张柏芝很相像,都属于天才型演员,但是不够努力,很多时候都是凭着小聪明在演戏,缺乏对自己所演角色的整体控制力,所以如果碰上了好的导演、剧本和角色,她们就会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但是如果剧本对角色的塑造不够完整,她们的表演也必将是残缺的。
这个真理已经一次又一次被证实。
很不幸,周迅在《美人依旧》中再一次残废。
这是一部充满了颓废气息的电影,颓废来自于形式上绝望的艳丽,来自于各个角色每天都好像生活在世界末日的情绪。
作为一个男性来看这部电影,总觉得很多地方让人不可理喻,特别不明白电影中女性的瞬息万变是本性使然,还是编剧剪辑的问题。
整部电影有着散文的气质,但是没有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导演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对不起,我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导演把一个小女生生拉硬拽地拉扯大。
剧本的残废必然造成角色的残废,周迅在每场戏的表演都无可挑剔,但是仅仅这样是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角色的,只能让人特别惋惜周迅的认真,换来的是这种结果。
都说周迅是破嗓子,但发现电影里邬君梅的声音还要破。
王志文的存在只是起到了一个花瓶的作用,奇怪王志文怎么会接这么一个角色。
唉,失败啊失败,失望啊失望……
两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一个男人爱上两个女人。
故事是落入俗套的,然而在我看来,这个男人是不重要的。
这部电影,是属于女人的。
妹妹小菲是父亲与女佣的私生女,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无法得到承认,只能在父亲魂归天国之后才被允许回返故里。
这是一个倔强的女孩,不愿意认命,对照母亲的一生她不再愿意受人指使,重蹈覆辙,于是拼命学习争得奖学金为得是能够成为一名女医生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独自居于母亲的老宅中,腐旧的木板,昏暗的光线,看得见粉尘的坠落,空荡荡的屋子里光和影特别的多,那是深重的寂寞和孤独。
那座老宅给她的是整个压抑与失落的童年。
她常常怅然地想起自己的姐姐缨子。
她羡慕姐姐,因为她拥有自己无法得到的一切,被承认,被呵护,她在成长中所缺失的一切姐姐统统拥有。
同时,她也是爱姐姐的,那是无法割舍的来自骨血的亲情。
当姐姐提出接她回到李家时,她最终应允。
那个下雨的黄昏,她撑着雨伞,一步一步走进李家,手指轻轻地叩响正门,生命与失去的岁月再度相逢。
彼时的姐姐已经是成熟而风情的女子。
云鬓高挽,长裙曳地,冷艳妩媚。
初时她会接纳妹妹只是为了能够尽早地处理父亲的遗产然后与爱人远走高飞。
姐姐并非贪图财富的女子,她的全部心念只系于那个叫黄先生的男子。
在她的臆想中如果她和黄先生远渡重洋就等于去到了一个再无纷扰的世界,两人便可永远厮首了,这是姐姐在爱情中的天真与美好。
只可惜这个男人最终也没能给。
可她渐渐发觉自己对这个妹妹的一份无法舍弃的情感,她教妹妹如何把衣服穿得漂亮,教她如何跳舞。
午后的阳光丝丝缕缕从窗户缝隙中透了进来射在地板上,姐姐脱下自己的碎花外套给妹妹穿上然后她向妹妹伸出手。
两人执手在地板上旋转,笑声在阳光里氤氲成一片朦胧的暖意,妹妹的声音响起,她说:我看见了姐姐的眼睛,我想告诉她,我很需要她。
这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最温情的画面。
姐姐第一次带小菲出席晚宴时,她的头发高高挽起,粉色的花朵在黑暗中盛开,紧身绣花的旗袍,然而她只是站在原地张皇地不知所措,黄先生远远地看见了她,他走向她,邀她跳了一支舞。
他在回家的路上邂逅正在文具店里挑选书包的她,他把她带回自己的家从箱子里找出书包送给她。
她感觉到他对自己的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就这样,牵扯出剪不断的纠缠的情缘。
纵然她如何想主宰命运,最终还是深陷在情欲的旋涡,无法自拔。
这是一场女人之间理智与情感的较量。
她们并不清楚她们爱彼此的程度,无法割舍的亲情,漫长时光中生长于内心深处的对彼此的怜惜。
可是,对同一个男人的爱任谁都难以摆脱,彼此拉扯。
然而,时移世易,国军告急,民众四下逃亡,黄先生在拳台上落败,他在码头等待姐姐缨子,然而等来的却是李家的丫鬟,最终,他只能一个人黯然地踏上逃亡的路途。
曾经的恩怨,爱情,嫉妒,报复都化作一阵烟尘,无法追溯,守着当下的时光,纵使旧境不再,然而美人依旧,只是,这美,再不是旧时的美了。
胡安的作品。
这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只是一部关乎女人的电影。
美人, 美人, 很美的名词, 不是么。
形容女人, 觉得很完美。
前些天在某处看到这句话, “女人不坏,请用力爱” 读后,感觉振奋, 觉得这是应该如共产党标语一样用红条幅题上悬挂起来的, 它是需要瞻仰的。
然而, 有爱 就会牵扯到感情, 感情, 就是自私的产物, 女人一旦自私,不会不坏, 只是旁人会因为她的原始动机而宽恕她的罪过。
所以, 没有不坏的女人, 但仍然需要用力爱,用力爱, 在你明白什么是爱的时候。
如果说女人可以去评判, 那男人就没什么可评判的了。
就像是选择题,但只有一个选择。
乌鸦放在哪里都是黑的, 只是有的时候一群乌鸦聚集在一起时, 你便不太注意哪个个体更黑了。
那时你便不会去意识到黑其实是白的反义词, 而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外壳, 一个普遍通用的外壳。
所以童话故事里, 总有成群的乌鸦扑腾着向女巫身边飞。
这 便是全世界了。
那个老男人在床边对女人说“你是个腐朽,愚蠢,落后的女人” 女人便撇嘴啜泣起来, 脸上黏有残妆。
“为何你几年前不这么说我” 女人这样反问, 只是语气是那么软弱。
我想, 如果彼此无关, 同样的话, 后果想必会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我期待这个时刻。
十分想像个伟大的领袖一样站在主席台上拿着麦克风做演讲, 意味深长的对着台下千万万妇女说, “你们很美丽,真的很美丽, 如果你的男人说你半点不好,请你不要哭泣,离开他。
” 你抬抬头,太多黑色皮毛的鸟在扑腾着翅膀, 它们比谁都想要个归宿, 虽然最后面对的只是个有着充分食物的囚笼。
老男人与少女亲近, 紧贴的感觉, 男人心里相比翻滚的太多。
如此新鲜的花骨朵, 没有盛开的妖艳, 但足以让其窒息和流连。
你已戒不掉如此沁人心脾的感觉。
反复递进达到各自极限, 但当你们站在底线的边界时, 就会发现你们相隔的如此之远。
也许没有比此更让你失望。
好像那个红衣服的女人在沙漠的木屋里倚着窗口对着镜子哀叹 终于是自己输了。
年华老矣
美人依旧,是挺久以前看的电影了.在自己的本本上看的,当时窗外阴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了大雨,一片雾霭弥漫.这种气氛倒蛮适合电影里阴阴郁郁,愁云残淡的.看到介绍时不感兴趣的,因为这种两女争夫,旧上海的洋派,暧暧昧昧又不知所云的情节向来为我所不耻.然而,可是,我还是看了,缘于周讯这丫头:古灵精怪又单纯清澈.我还是很喜欢她,很给她面子的,虽然我没有惠顾电影院,没有买正版碟,而是DOWN下来看的.我花了时间看她的作品,又透支精力写影评,就已经是对这部并不出色的电影最大的鼓励了.嗯,只能说这些了.我又不是吹鼓手.当时间流逝,我们不再年轻,不再美丽,我们还有回忆,还有涵意.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负面的,认为过于简单的情节和晦涩难懂的独白,像是导演要可刻意拼凑一出美学与爱结合的摄影作品,事与愿违的是,观众认为妖娆的妆容和粗糙的布景并不能给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加分多少。
我总是习惯在每部电影中寻找美好的光点,而并不是一味的批判,因为批判对于电影的创作者来说是过于残忍与苛刻的,就好比人家努力做了一件事,也许没有做好,但是我们应该宽容并且鼓励。
美人依旧里对感情的诠释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小菲与姐姐的感情,姐姐与黄先生的感情,小菲与黄先生的感情,丫鬟与黄先生的感情,还有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的父亲与小菲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我明明应该恨你,却难以自拔的爱你;我明明对你牵肠挂肚,却缠绵在他人怀里,我一直以为我是理智的,为什么遇见了你后变的如此恍惚不定,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原来的模样··我知道我比别人漂亮,我和别的女人不一样,我以为你会和我执子之手,我以为你有一天会离开她的怀抱。
怎么我的“以为”通通成了一厢情愿,留下的只有你的渐渐远离的背影,在光与影的交界处燃烧成一束光。
很喜欢拍摄旧上海的电影,即使有些故事情节显得冗长乏味,但是那个年代的人总有一种桀骜的表情,眼神里透露着忧伤与坚定,像是对爱情最向往最忠诚的一代人,可能与爱谁并无关系,这份执着是现代人已经渐渐遗失的本性。
我不知道这样的形容是否恰当,是否能被人理解。
很多时候,我自己是不相信爱情的。
美人啊,你一路错;英雄啊,你错了一路。
很诡异的歌唱,绕梁的悲伤。
糟蹋了好演员
好大一颗红星,被结尾雷得不轻...
极好的演员,空洞的剧本
自古渣男如此,痴女也如此。太真实了。
迅哥儿。
啊是不太好看
多好的演员啊 本子失败了
四颗星,也许有些盲目得给的。虽然片子有许多对文化刻画上的漏洞,甚至显得滑稽,虽然片子中的许多桥段也刻意矫情了,但是只因我是女性,对这部女性电影无可避免得产生共振,为曾经的岁月献上一祭吧,翻涌的终将平息。但愿片子能给女性一点自爱的提醒。
无论以什么名义,爱情不可以随便
邬君梅在里面的一段情色还挺惊艳地
二刷依旧
周迅美爆了
俗套的剧情,有章可循的导演风格,橘艳诡异的造型,开头知下场的惯用手法,组成一起,居然不见得坏到哪去。比起某些高贵冷艳的出产,这部作品不单薄,不俗气,不空。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王志文实力诠释pua
美人啊你一路错 英雄他错了一路
故事挺奇怪的,但周迅的旁白和模样太动人了(不包括后面的烟熏状)
搞不懂,totally的搞不懂
美得不可方物的周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