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者

Wolfwalkers,Le peuple loup

主演:霍纳·妮芙茜,伊娃·惠塔克,肖恩·宾,西蒙·迈克伯尼,汤米·蒂尔南,玛丽亚·多耶·肯尼迪,乔·肯尼,约翰·莫顿,诺拉·托梅,奥利弗·麦克格拉斯,保罗·杨,文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英国,卢森堡,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狼行者》剧照

狼行者 剧照 NO.1狼行者 剧照 NO.2狼行者 剧照 NO.3狼行者 剧照 NO.4狼行者 剧照 NO.5狼行者 剧照 NO.6狼行者 剧照 NO.13狼行者 剧照 NO.14狼行者 剧照 NO.15狼行者 剧照 NO.16狼行者 剧照 NO.17狼行者 剧照 NO.18狼行者 剧照 NO.19狼行者 剧照 NO.20

《狼行者》长篇影评

 1 ) 狼行者

画风真是太漂亮了,细腻唯美线条与色彩的交织中世纪人民思想的局限工作就是祷告。

你应该像其他女孩一样英格兰与苏格兰气味的世界这都是为了你好环保,人类主义,囚牢驯化与自由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 ) 囹圄还是自由,将如何选择?

还以为是个轻松愉快冒险故事,哪曾想这竟是爱尔兰人民反抗独裁专制的寓言。

短短100分钟竟涵括了反抗独裁统治、对抗父权驯化、女性之间的爱情、自我觉醒救赎等等深刻命题。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女主的转变。

女主很是个很典型的自以为是既得利益者的女孩,她生活在1650年英格兰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民众丧失了话语权,被禁锢在声称「维稳」的极端管理中,街上流传的童谣都是灌输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所有孩子都是满口民粹主义的愤怒战争机器。

偶然的机会下她认识了狼行者女孩,见证了更多真相与恶行。

就像插曲中那句「Locked or free, what would it be?」她唾弃自己的懦弱,但又无法彻底与自己的恐惧切割;多年来机械地听从规则和驯化,让她条件反射般对异族产生恐惧与恨意;长期父权思维的压迫,使她将“为你好”,“要听话” 等爹味说教脱口而出,险些葬送了同伴与自己的性命。

最终她还是看清了自己的心,当为皇权效力的父亲举起强弩,“别逼我将你关进笼子!

”而她张开双臂挡在狼行者前,站定,站直,一步未退,“可我早已身处牢笼之中!

”一瞬间脑海中有太多太多画面与此交叠,想起了《乔乔的异想世界》,想起了因为自由与爱而挣脱了脏污的血海与仇恨的人们,想起了面对已知的悲剧一往无前的勇士,想起了罗新老师所说的“相信人很重要,希望就从人身上来”。

但愿充满勇气与希望的人们也能与这部爱尔兰寓言故事一样,爱得以战胜恨,自由得以战胜恐惧,独裁者自戕,城墙轰然倒塌,迎接终将到来的光明未来。

 3 ) 与狼同行

剧情有些微槽点,但是凯尔特风格动画所带来的自然,美好,童真的感官享受弥补了这些。

其实剧情走向很好猜,给孩子看的动画也总是要大团圆才好,但是仍然会被人物生动的刻画,小姑娘们不加矫饰,最纯真美好的友谊打动。

爱冒险的两个小女孩,一个生长在树林间,一个生活在小镇上,都向往自由,都深爱自己的家人,对友谊真诚,一样的勇敢。

最喜欢她们成为狼在山林间打滚玩闹的片段,感觉自己也从城市钢筋森林里逃出来透了口气。

社会的分工角色禁锢和种种压力总是让人喘不过气来,我希望看完电影的自己晚上也能做一个成为狼行者的梦吧。

无论是狩猎杀戮还是在山林里肆意奔跑,希望我的血液可以像溪涧一样奔腾不息。

另外剧情背景设置也有自己的用意,爱尔兰与英国的民族冲突,宗教统治的压抑,人与自然延续至今的矛盾。

母狼的形象很有大地之母的女神感,红发母女的形象在我看来很神性与神话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

 4 ) 。

前半段我还感慨,哇这部的人物性格更丰满更立体了耶,比凯尔经的秘密要精彩。

结果巅峰即结束,后面人设人均崩坏大暴走,后面半小时像是为了水时长而拉了坨()。

和凯尔经的脱俗虔诚的剧情对比,这次的剧情戾气很重,对此编剧承担绝对主要责任。

明明剧情中金毛和狼女经历的每一次困境都是可以通过沟通合作来解决问题的,非要单打独斗。

不知道吧?

其实女孩子也是会互相合作的,这真是一个冷知识呢。

如果真是单打独斗打不过我都接受了,当你是战力设定吧。

可这个走向明显是为了表达编剧那点自以为很特别、实际上根本不值一提的自我主张而强行拖长,前面打不过的人只要一开窍就无敌了,耶稣看了都说这主你来当吧。

既然狼女的潜行能力是不用化狼身都能进城的水平,但凡金毛把这件事告诉她两个人一起策划,不说百分百,但成功率总比刚学会化狼的金毛去solo强吧?

后面被围剿,人家前线狼群打到一半,后方狼女为了救狼妈就直接把全部狼群撤走了,虽说救母心切但编剧你是不是太自私了呢我请问?

角色是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不知道前线打不过后方也要跟着一起遭殃吗?

再一次不懂得利用狼女和狼群的能力去和金毛合作来解围。

如果编剧懂得话,那么我只能说你是为了水时长故意的。

这代表着人物性格和剧情合理性都能够为你那不值一提的思想主旨而让步,而且我看完了也不知道你个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赤裸裸的情绪宣泄,很强烈,但是不好意思,无人在意。

 5 ) 冲破牢笼,奔向自由

影片一开头想起了幽灵公主,河这边的森林和狼群,河那边的人类城堡,原以为是人类与动物争夺领地的战争。

狼行者救了伐木匠,他们推崇保护狼行者;幽灵公主中的偷猎者却杀了森林之神。

护国公杀掉狼群是为巩固统治,为“驯服未开化的土地”,杀掉狼群才能砍掉森林,给人民开辟种植作物的土地。

但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完全不同于幽灵公主的爱尔兰传说,代入到当时的爱尔兰历史,很好理解从英格兰来到基尔肯尼的父女俩为什么不受欢迎,毕竟殖民地的人们难道会喜欢他们的殖民者吗?

1650年爱尔兰大饥荒,维多利亚政府却根本没能给与有力扶持,甚至“缺乏同情心”,“何不食肉糜”在哪都有。

维多利亚去殖民地的时候不被欢迎的样子与查尔斯王子去威尔士的时候不受欢迎的样子仿佛没什么不同,虽然是他们名义上的亲王,就像影片中的人们始终不满护国公的统治。

影片中护国公的信仰问题很明显,英国国教与爱尔兰人民信仰的天主教使双方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1569年利用宗教问题发动的基尔肯尼武装起义也才过去81年。

大概是不自由不独立毋宁死?

影片最后梅芙和罗宾自由奔跑的样子像极了脱离英联邦独立的爱尔兰。

联系上历史,这个故事就很有意思了。

 6 ) 结局与爱尔兰流浪者(Irish Travellers)

结局里Robyn父女和wolfwalkers母女重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坐着马车展开了旅行。

一般认为这结局象征着今日爱尔兰民族认同的形成——由原有的凯尔特爱尔兰人与新移民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相融合形成,虽然语言已被同化成英语,但文化认同上却仍截然不同(天主教、凯尔特传统和爱尔兰大饥荒等历史记忆),建立在反抗英格兰认同基础上的爱尔兰民族。

但今天偶然搜到了关于爱尔兰流浪者(Irish Travellers)的信息。

他们与吉普赛人/罗姆人类似,居无定所并四处流浪,唱歌、演奏乐器或讲述故事。

但从基因血统上来看,他们与罗姆人并无关系,大约是在350年前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期间从定居的爱尔兰人中分化而来,这也恰好与本片所对应的年代相吻合。

总的来说,相比英格兰入侵后经历从语言和血统上的同化的定居爱尔兰人,爱尔兰流浪者保有更多的凯尔特传统。

他们有独特的语言(Shelta/Cant语),依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方式谋生,并在爱尔兰传统音乐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也被爱尔兰政府在2017年认定是一个少数民族。

当然,在现代社会要维持流浪式的生活方式很难,旧的生活方式也逐渐的在被改变。

爱尔兰的狼最终在17世纪灭绝了,而电影的结局在明媚的开放式结局之外,多少有一种历史巨变已至,对旧日生活即将失去的挥之不去的惆怅。

参考:主创者Tomm Moore和Ross Stewart的访谈

 7 ) 杀死梅芙:《狼行者》的酷儿探索

《狼行者》主要被呈现为两个空间:狼的栖息地森林、人的居住地城市,并围绕着这两个空间所展开的一系列争夺探讨了殖民、环境、神话传说等议题,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酷儿表达。

电影开场就以人与狼的表面“冲突”引出自然环境和城市化的此消彼长态势,但恐怖画风一转,狼行者治愈了受伤的人类,也为这位被拯救的大爷后来被当权者关押示众埋下伏笔。

紧接着,镜头进入城市的封闭空间,一个似乎雌雄同体的青少年正在屋内苦练箭术、为刺狼时刻准备着,直到父亲称其为“女儿”才可令人判断其性别。

实际上,在电影剧本创作之初,罗宾是作为男孩形象存在,后来编导因“哪哪都不对”而改成女孩后变成“啥啥都对”,这一关键改动造成的结果是让影片从传统乏味的异性主角患难真情故事蜕变为女性力量一拍即合英雄相惜的酷儿叙事探索。

反映在电影中,对于未知的恐惧,绝大多数人是盲目的。

没有人见过狼行者,但大多数人都自信地抱着一种“得而诛之而后快”的正确情绪活在白日梦中,少数见过狼行者真面目的人说几句货真价实的经验之谈却都被噤声且囚禁。

平日里的人狼纷争可以被视作一种被统治阶级下放的“骂战”自由,毕竟,人与狼在各自早期城市化和保卫栖息地的心态对立上存在着天然的沟通乏力,但是当人类罗宾遇上狼行者梅芙时,这一道天然的屏障被她们的灵魂交流完全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由的共同向往。

人与狼的命运,往往是殊途同归,电影之外的意义,更是可以囊括地球物种共同体,这无疑远高于人类自身命运。

梅芙的母亲被关在笼子里,爱尔兰人又被英格兰侵略者限制在围城中,浑浑噩噩度日,他们有何资格看扁笼中野兽?

罗宾和梅芙的初次见面是重头戏,为之后罗宾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出柜”提供了强大的情感支撑。

乍看下只是臭味相投的小伙伴一见如故,实质是灵魂相通的命中注定。

一个丝毫不惧怕狼群并每天想着实战演练的女孩和一个有着令人闻风丧胆气质的狼行者相遇时改变了对方的固有认知,在重要事件上交换意见、达成一致,从敌意满满到爱意满满,不过是梳了一场头发的时间。

但真要是用初版剧本异性主角的思路发展,怕是既没了人狼的冲突张力,又没了女性灵魂契合的细腻魔力。

当然,这些都无法直接证明她们的恋爱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友情”通常是个过于虚幻的词汇,“朋友”更是个虚幻到无边的词汇,《老友记》六人行最终四个变成男女朋友,《打开心世界》好朋友才是好爱人,按本文作者的看法,《狼行者》目前只是她俩心路历程的一小步,如果之后续集到位,真爱流露无可避免。

I’m no girl! I’m a wolfwalker!最后提一句,梅芙说自己不是女孩,而是“狼行者”!

当然,童言无忌,但往往小孩的话才是最真实的话。

在如今性别流动时代,非二元性别逐渐进入主流视野,狼行者梅芙的非二元性别暗示和罗宾的跨性别可能让电影有了更多的解读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在两位丰富的情感流露之外,电影仍可作为一部酷儿叙事范本来看待研究。

1650的《狼行者》与1856的《打开心世界》

参考文献1. Non-binary gend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n-binary_gender2. Call Of The Wild: Inside 'Wolfwalkers', The Game-Changing Irish Animation https://thequietus.com/articles/29116-film-wolfwalkers-interview3. On Apple TV+: 'Wolfwalkers' Spins Irish Folklore And Queer Romance Into Sheer Magic https://www.pajiba.com/film_reviews/review-wolfwalkers-spins-irish-folklore-and-queer-romance-into-sheer-magic.php4. ‘The wolf is always the bad character in stories and movies so it's great that in Wolfwalkers wolves are the heroes’ https://www.independent.ie/entertainment/movies/the-wolf-is-always-the-bad-character-in-stories-and-movies-so-its-great-that-in-wolfwalkers-wolves-are-the-heroes-39890220.html5. 某个世界,某种女人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27826/6. mebyn https://mebyn.tumblr.com

 8 ) 《狼行者》:善良的狼行者与狼

这部动画片蕴含对强权的反抗,17世纪的爱尔兰被英格兰人统治,护国公自认为秉承上帝的意志来驯服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野兽——狼。

城市市民惧怕护国公的淫威,全都顺从,只有生活在森林中的狼行者和狼不怕护国公。

即便护国公拥有先进的枪炮,在最后侵占森林时,也遭到狼行者和狼的猛烈抵抗。

从护国公的立场上看,为了保护市民们安居乐业,他要消灭所有的狼,似乎也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人类误以为狼是吃人的,这在电影里是一种误解!

狼行者是善良的人,拥有治愈能力,曾治愈市民,也拥有与狼交流的能力,使狼听他们的话,不去害人。

城市小女孩罗宾的父亲是猎人,专门捕狼,她受到影响,一开始也认为狼都是坏的。

这种误解直到她遇到狼行者女孩梅芙才改变,被梅芙不小心咬了一口,然后治愈,意识到狼行者是好的。

更重要的是,罗宾发现自己的本质居然也是狼行者。

醒着的时候是人类女孩,睡着时灵魂跑出身体变为狼体。

人们捕杀她,而她知道自己不会伤害人类。

出于对狼行者的了解,罗宾才答应梅芙帮她找妈妈,以及后来帮助从护国公手中救出妈妈。

护国公带领士兵踏平森林时,要消灭罗宾的狼体,这时罗宾的爸爸居然觉醒了,变为大狼,他竟然也是狼行者!

大狼将护国公逼下悬崖。

然后和罗宾、梅芙一起用法术救活重伤的梅芙妈妈。

他们四人带着群狼离开了破败的森林,寻觅新的栖息地。

私信+++qun:

 9 ) 狼行者——自然神话题材背后是殖民融合历史故事

昨天特别挑了下雨的时间看了《狼行者》,果然看了一个超级VIP的单人专场,爽。

风格独特,手绘画风既传统又现代,中间还有化狼后的第一视角,非常有游戏感。

这种探索值得称赞。

剧情一开始以为是神话题材,慢慢看下去,很快我就发现其实是历史题材为骨干,神话题材为外貌,自然神话不过是历史的变化。

剧中主角女孩瘦长浅金发,具有高纬度地区移民的特征,擅用弩箭,剧中借一帮泼皮小男孩的口指出她是英格兰人,剧中另一主人公粗壮红发小雀班女外形基本是凯尔特人,狼行者有德鲁伊的特征,可以确定这就是发生在爱尔兰或苏格兰的故事。

故事选定狼行者,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古代英国,狼皮是献给国王和贵族的贡品。

国王的骑士们可以嬴得土地,前提是先把那块土地上的狼赶尽杀绝,这里意喻征服者获得土地。

猎狼派对通常由国王和贵族组织, 到16世纪,狼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灭绝了。

然而他们在其他地区活了更长时间。

在苏格兰,尽管贵族和苏格兰国王组织专业猎狼队,狼群仍然坚持将近200年。

爱尔兰狼直到18世纪中叶才消失。

到1760年,不列颠群岛上的狼被完全灭绝。

后世英国移民到美洲和新西兰,依旧是狼的灭绝者。

狼的灭绝和先民文化的灭绝是取其中同样意象,都来自于征服者的剿灭与异化,如同这个被英语文化异化的世界一样。

童话中的小孩子可以轻意跨越对抗的历史再加上护国公的登场,基本是克伦威尔的形象翻版,当然是以令人憎恶的独裁新贵族首领面目出现,结合护国公大人镇压掘地派运动,驱使中下阶层农民出身的战士开荒杀原住民( 克伦威尔大人的铁骑军从信奉清教吃苦耐劳的自耕农中选出,痛恨封建领主,虔诚地信仰上帝,纪律严明,可以坚信奉神杀人;后世北美殖民地开拓也是奉此衣钵 ),同时压榨贫民对于土地自由主张,出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历史。

克伦威尔在都柏林登陆,稍事休整后,即引兵北上,于9月3日包围了德罗赫达。

城陷后,克伦威尔下令将城内投降之敌以及男女居民全部杀光。

大屠杀整整进行了两天,死难者达3500名左右。

卡林福德和纽里的守军不战而降。

10月,克伦威尔挥兵南下,夺取另一要塞韦克斯福德,克伦威尔部队攻入城内,在大街和广场上有2000俘虏被他们屠杀。

“上帝对这些野蛮的可怜虫的公正审判,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无辜的鲜血”。

克伦威尔在一封致下议院议长的热情洋溢的信中赞美上帝为英格兰的胜利,他将上帝的选民与“以色列的战车和马兵”相提并论 (以上是护国公大人在爱尔兰的英勇事迹)。

以上历史与剧中情节一致,查了下导演是爱尔兰人,这样历史与故事的吻合确定无误。

当然,这是一部低龄儿童自然神话,面向世界发行,特别是面向英语国家发行的,所以并不能拍成是控诉英国的民族历史故事,只能是更国际化的自然神话题材,因此,故事中的护国公也不与历史一致,暴君形象的他在疯狂的驱狼烧地行动中死亡(驱狼烧地隐喻着灭绝德鲁伊文化和凯尔特人),护国公终结在一对英格兰狼化父女手中。

剧中最后是英格兰父女和爱尔兰母女一同驾车离开,似乎是组成了一个狼行者家庭。

这与殖民历史中男人被杀绝,战争工具落后被征服的部族女人与征服者结合,生下混血后代正与爱尔兰基督教文化诞生形成历史正吻合。

凯尔特人经常以部落为名(比如苏格兰),不以种族为名,历史上多被融合进日耳曼维京及其他征服者文化中。

(BTW:罗马天主牧师帕特里奇乌斯用爱尔兰当地盛产的三叶草向民众解释天主教的“三位一体” ,包括后来君临英格兰的诺曼人又征服爱尔兰成为君主,天主教逐步统治了爱尔兰地区,故事中的德鲁伊信徒只能安排进山林荒野。

三叶草象征的爱尔兰民族在被殖民影响中形成与凯尔特信仰文化消亡是同时发生的。

已经宗教改革后故事中的时代,坚持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在英格兰人眼中再次成了二等公民,至于英格兰人/圣公会vs盖尔人/天主教会的对立并没有在故事中展现,表现这个就太敏感了,现实世界的宗教领土问题,特别是能联想到北爱尔兰冲突,绝不可出现在童话中,因此用已经事实消亡的凯尔特德鲁伊信仰出现反而与环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时尚潮流容易关联)

狼行者新家庭故事中还可以看到文化冲突,许多人将其现代化为城市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冲突,其实就是征服者的清教徒与原始状态的德鲁伊信仰的冲突。

身为清教徒的克伦威尔极端推崇上帝旨意,用其苛刻的原则管理一切,认为夺取土地是上帝应许旨意,把一切自身行为神圣化,抱着必胜之心杀伐。

而与之相对,凯尔特人本身有原始图腾信仰,后来又接受了同是自然崇拜的德鲁伊信仰,德鲁伊信仰教义中“ 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德鲁伊,那么请感悟德鲁伊的教义,我们的心联系着大自然,当感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惊惶像野熊一样,从信念中得到力……”德鲁伊中男女平等,宗教领袖为凯尔特女性,而身为英格兰人的女主角则只能去做洗杂的工作,这与其理解为现代的女性主义,不如深挖看到其族群文化宗教分别的本质。

结局就是英格兰女性及其父亲德鲁伊化战胜了虔诚信上帝的清教徒护国公的军队。

剧中小女孩多次举手诵念就能治伤,包括后来以此为母亲治伤,这种诵念正是德鲁伊的特征。

德鲁依不仅仅掌管祭祀,同时也兼任魔法师、教育者、诗人、民间故事传承者。

这些人执掌文化知识,负责向青年进行传授,这种文化的传承,完全不依靠文字,而是依靠长期的默念背诵,口耳相传

护国公指挥英格兰陆军彻底平定(毁灭)爱尔兰

德鲁伊宗教领袖是女人,凯尔特神话中既有战争女神,也有司掌丰收的神。

旁边的花草丰盛既表示自然,也寓意丰收与宫崎峻的《幽灵公主》一样,同样是以大和族对虾夷人的征服化为神话故事,《狼行者》更是直接借用了德鲁依神话来讲了背景相似的事情。

区别在于,《幽灵公主》把历史故事融入更广大的人与自然之争中,历史只是背景,深化了自然主题的成人神话,《狼行者》则是用鲜明的动画风格讲了一个更具历史性的故事,同时作了低龄化与和谐化的处理,用女性与自然之爱弥合了本身血腥的一面,这样征服者的后代们也能以爱之名接受作品并赞颂之。

自然是文化象征与可供现代化解读的符号,自然在这里更是凯尔特文化中由原始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信仰,最终异文化异民族之人在凯尔特人的宗教文化中相互理解相亲相爱融合,暗喻否定基督徒清教徒以上帝之名将征服神圣化(毕竟在天启宗教大流行的西北欧与英语世界,直接抨击会遭受信者抵制)。

所以,不了解历史的话,这就是一个底层农民与战士反抗封建领主征地破坏自然的儿童神话,似乎是城市文明与自然生存的对立,或者更时尚理解为女性主义对男性父权,再往深处看,又讲了一个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故事,严苛无情奉主之名杀人开拓夺地的清教徒与自然主义原始信仰者的战争,只是落脚点不在于复仇,而是爱与理解,这封写给少年人的信中,和解是未来。

爱的名义下和解

 10 ) “我都是为了你好”——从家庭到集体的驯化

从《凯尔经的秘密》到《海洋之歌》再到这部《狼行者》,不得不说,汤姆·摩尔成功绘制了自己的凯尔特宇宙。

粗粝的笔触和如梦似幻的画面,仿佛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绘本,有种返璞归真的纯净。

在故事上,没有太多复杂的人性,直来直往,也没有旁逸斜出的情节,真就像说给小孩听的睡前童话故事,又带着说给大人听的凝重和沉吟。

在这样的故事里,有波涛汹涌的大海和英勇善良的小soldier,再加上异域的环境、古老的时代和凯尔特音乐特有的情调,整体给人通透澄澈干净、振奋却也忧伤的感觉。

影片故事发生在1650年,当时正是英格兰殖民扩张的年代。

女主Roybn本来与父亲Bill在英格兰过着自由自在的捕猎生活,但他们随着护国公来到爱尔兰,在护国公的高压统治下,狼被描绘成奸佞邪恶的敌人,于是号召全城人一起出动猎狼。

父亲成了压抑与机械的猎狼人,而他的女儿被他软禁在家,美其名曰保护她。

失去自由的Roybn一直不甘心,渴望再过上打猎的生活,于是她每天在家练习射箭,并且期待着偷溜到森林里和父亲一起猎狼。

终于她等到机会偷溜出来了,却发现打猎已不是她想象的那回事,森林里潜伏的“狼行者”Mebh友善而纯真,于是Roybn对狼、对父亲、对护国公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影片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解读,比如说环保题材,比如说后殖民时代对于殖民统治的思索等等。

我想先讲两个细节:其一,Bill告诉Roybn,不要到处乱跑,因为城里的孩子很讨厌他们英格兰人,事实上确实如此,街边的“野孩子”对Roybn的敌意很重,从他口里得知,因为护国公把他的父亲抓走了,而Roybn的父亲还在为护国公效力。

其二,那位不过说了几句护国公坏话的牧羊人,是被禁锢在断头台上的。

因为动画还要给小孩子看,所以这些部分展现的都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毛骨悚然又万分悲哀的时代背景。

关于这部动画我最想讨论的是这句台词,相信这句话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经常从Roybn的父亲里听到,到后面Roybn面对Mebh的冲动,也对她说出了这句话,可见父亲的行为已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Roybn。

但其实这句话所体现的思想不光反应在Roybn父女上,它是贯穿全片的,潜藏的另一处,是护国公对全城老百姓的态度:消灭狼、驯化狼,把森林烧光建立城市,把所有不满的声音戴上镣铐,老百姓的生活就安宁了。

护国公在为老百姓好。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相信中国的孩子没少听父母说,可是他们真有多少是为了孩子好呢?

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听话,丢掉独立思考,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

长久以来,关于美丽新世界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一直听到两种声音,一种说关闭所有不一样的吵闹,让不同的鸟儿唱同一首歌,这个世界就完美了;另一种声音说,我们的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

前一种声音不习惯后一种的吵吵嚷嚷,觉得成天这么吵完全不能带来进步;后一种声音不习惯前一种的桎梏与束缚,觉得深陷牢笼无力解脱。

可是进步是什么?

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和发票?

还是方方正正的手机和电脑?

进步的人还记得上一次听鸟鸣啁啾是什么时候吗?

文明急迫前驱的大踏步革新,在这部影片里,被春天、美梦和自由瓦解了——影片的背景是1650年,可它所讨论的问题,却是我们现代人亟需面对的。

如今赛博朋克风正在成为流行,它为我们描绘的就是对未来世界的解构:科技并不会带来长足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贫富差距愈拉愈大,机械化和无处不在的监视让城市变得冰冷,罪恶丛生,游走在街头撑着雨伞穿着黑色风衣的杀手反倒送来了渺茫的希望。

这种末日幻象的流行不是偶然,而是人们在充分回顾过去后对未来产生的笃定的展望。

当我们愈发习惯于文明的驯化时,我们已全然忘记,我们也是从自然里走来的动物。

我们的血液本该是流淌着活力的,我们不必羡慕狼对月嚎叫时野性与不羁的样子,只要我们愿意放弃一些东西,我们也是可以自由在草地里奔跑,伴着蝴蝶和花香,在超我的升华中享受灵魂的永恒的。

所以汤姆·摩尔为我们编织这一篇又一篇的童话,无外乎是想让我们从后工业的时代里走出来,抛弃身上那些被工业和数字化所异化的自我,在自然里超越,与自然融为一体,听一次老树的诵经,看云卷云舒。

拒绝一次文明的驯服,反叛一次那些总说着“为你好”的人,你不必负起任何责任,“质本洁来还洁去”,浪漫地活一回。

那些总嚷嚷着太累的人,真的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们不是要快速地迈向不可知的某个目标,我们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享受“此刻”,不是么。

终于还是决定开个自己的公众号:Imagine Heaven。

《狼行者》短评

Tomm Moore竟然在画风方面还能进步,真是太牛逼了。故事上稍微有点阿凡达化,但这画风,还要什么自行车。今年第一个五星。

7分钟前
  • 猫猫
  • 力荐

绘本动画。一首《Running With The Wolves》惊艳。实际在讲霸权阶级与宗教迷信对自然玄幻力量的惧怕,将其恶名化,制造民众恐慌,妄图以人定胜天的唯心主义驯服镇压,以达到巩固政权目的。寓言引申迁移,足够影射很多~

11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看完中文版点映,记住了一句台词“这都是为了你好”

12分钟前
  • 爱流浪的女巫
  • 还行

很美的动画片,融入了爱尔兰被殖民的历史、宗教的斗争、对女性劳动者的压迫、自然信仰的母系属性。剧情略显童稚,适合带小朋友看。(不幸误买了国语配音版,小女孩的声音莫名地有甄嬛气息,看得人坐立不安。)

16分钟前
  • 古宋松谷
  • 推荐

ugh

19分钟前
  • mm爱猪脑
  • 较差

情绪更加泛滥的《幽灵公主》,也意味着更具宣导性,在极为常规的人物白描式开场之后,几乎放弃了叙事层面的环环相扣,只为了迎接眼泪夺眶而出的激情时刻:一是奔跑的双重形态,逃亡求生和舍生忘死;二是在亲密的愚行和孤独的真理之间陷入两难。

2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相当不错...5星推荐。 电影原声加分

22分钟前
  • bugz
  • 力荐

线条色彩各一星

24分钟前
  • Sunny Xu
  • 较差

不觉得那么好看,一切太理想了

26分钟前
  • 猪猪
  • 较差

7/10,风格还是这么童话,但女主开始的盲从和父亲开始的懦弱都很胃疼。

29分钟前
  • WilliamOsborne
  • 还行

以女性情谊对抗父权驯化的童话寓言体系。英格兰代表着护国公执掌下征服性的基督文明,而爱尔兰象征的是母系狼灵守护的德鲁伊信仰的绿林。当文明的铁蹄画地为牢,童谣变成意识形态控制的濡染,父权的阴影扩散到每一处家长制说教,每一根触及猎巫的神经,母女纽带建立的自然家园却始终以音乐代替语言,以非消耗的疗愈生产指向自由宽容的大地之心。天生是猎人何须缚我以女仆装束,驯服我,规约我,保护我,囚禁我的挂毯已被撕裂,我的灵魂从悬崖边纵跃而下,与你狼行驰骋于春日的原野,与星辰共眠,日落后漫游在文明边界之外绿林最后的岁月。然而今日不愿被驯服者可逃离藏匿的森林与洞穴业已销声匿迹,自我放逐之人无处容身。但逃脱的叙事仍被继续书写,在化身狼灵的梦境中,写给所有属于绿林的自由民,写给文明困局中的囚徒,现代文明中渴望出走的异乡人。

32分钟前
  • 嵇澹
  • 力荐

6.5。比起愛爾蘭民間傳說,本片更接近一個被置入happy ending的《幽靈公主》。

36分钟前
  • Orpheus+
  • 还行

继续喜欢这种画风,就是故事有点一言难尽,原来boss就是我自己。。

41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抽象极简 色彩艳丽。画风着实适应了好一会。故事简单 清新低幼。英格兰与苏格兰 中世纪。后面节奏不错。竟然有小曦的running with wolves 可以 很应景。ps,日漫那种每秒八帧的一拍三 帧数严重不足 看着难受。欧美的就很流畅 甚至嘴型都对上。手冢治虫和铁臂阿童木万恶之源啊。

46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推荐

這是有著古典歐洲壁畫及玻璃彩繪風格的卡通,也像童書的插畫繪本,故事則有濃濃的愛爾蘭民族風,甚至帶著反英格蘭統治的味道。

51分钟前
  • 珠海小豬豬
  • 还行

画风极致绚烂瑰丽,色彩搭配赏心悦目,构图线条精美细致(规整直线展现城市生活的压抑憋屈,柔美曲线彰显广袤森林的自然活力),可谓将手绘动画的魅力发挥得淋漓极致。当然短板依旧明显,技术甚好但剧作层面太拉胯。专制父权与情感联结上的失语,英格兰与爱尔兰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关系。人物完全服务于情节,没能发挥主观主动性,具体表现:明明可以以人形尽早救出母狼却犹豫不决;以保护梅芙为名将其锁在笼子里;结尾强行配对一家四口是什么鬼。

54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3.5星,还是可以的,虽然不如卡通沙龙前两部作品(凯尔经+海洋之歌),但极具美感且风格化的手绘画风还是非常赞的。故事方面就一般了,幽灵公主+阿凡达,极致的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主题非常单纯,而且总感觉这次作品是在主流商业与作者诉求之间反复横跳,有点失掉自己的风格,果然是资本入驻之后的产物。但单凭这么养眼的画风,以及动听的音乐,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总之希望卡通沙龙未来会更好吧。

5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太好看了!Aurora的running with the wolves真是绝配!深感幸运曾看过她的演唱会

58分钟前
  • porKiller
  • 力荐

在诸多台词中已经表明隐喻的强大基督文明对原住民文化信仰的屠杀,17世纪的阿凡达。

1小时前
  • 孤獨江湖虛名
  • 还行

非常凯尔经,尤其分镜和后半段“屠狼”的处理,但画工【极大精进】(借用某短评:TM的画风居然还能进步!)故事上依旧是概念多但诠释弱的老问题,但如果他一直定位是“儿童动画”那到现在这个深度倒也还行【说吧,下一部我们还得等多久】Ps.蹲个院线

1小时前
  • 黑特-007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