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动画片中有着不少超萌可爱的小动物,尤其是两只年幼的小鸭子,无论是动作、神态还是语言,都能萌化不少观众。
片中各角色之间都拥有着非常浓厚的温情暖意,无论是主角大鹏与两只小鸭子之间,还是其他各小动物之间,种种行为也都能暖化每一个观众。
影片整体上充满着童真,同时还重点强调了责任担当的主题。
另外从大鹏身上也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变化与成长,从最开始的只追求自由,到后来逐渐地明白集体和家庭的责任感,这一变化很巨大,而影片在表现这种角色的成长上也很巧妙地做到了层层递进,既不紧凑也不拖沓。
很温馨的动画电影,太喜欢里面的小鸭子了。
可可爱爱。
觉得这部影片折射了一些现实生活:对于相处久了的男女来说,女孩子想要的是一个家,然后男孩子承担起责任;对于男孩子来说,他们总想在多玩一些时间,不想被束缚。
而当男孩子真正想承担起那份责任时,女孩子可能已经离开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不要陪一个男孩子长大的原因叭。
但是也有熬过一切走到最后的情侣,我是真的很佩服他们,不管咋说,都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2.2.6
首先吐槽角色塑造,第一个问题算是动画的普遍问题,总是喜欢把女/雌/母塑造的很明显…至于是怎么明显的呢?
就是眼线,口红,美三部曲。
这张图真的典中典 有的人可能说这样是为了分清性别,所以我忍了很久了,直到看到这个电影连个出生16天的小母鸭子都要画上眼线我真真真无语了,合着女的生下来眼线都纹好了😒。
再然后这部电影主要角色都是鸟类!
鸟类!
鸟类普遍都是雄美雌丑,这也能把电影里的雌的塑造的更好看,雌性大雁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是台词镜头更多的母鸡设计成白羽鸡,真的有必要吗,我请问啊?
都鸟类了还美必须是女/母/雌的特征啊。
说到母鸡,我更无语了,母鸡做梦:梦里的她老公公鸡是她男神,公鸡做梦:不能犯错误,对不起老婆…我请问?
这有什么用吗这个情节?
它塑造了个啥样的人物啊?
然后本来还想吐槽一下电影中英文夹杂,我都分不清到底是个国产,还是外国电影中翻了,但看了下职员表,导演中外都有,这就合理了,可爱的角色有雀斑也没那么突兀了。
剧情上,硬伤也不少,憩憩他们不是搬新家吗?
没去过桃园谷是怎么在后面一下子认出到桃园谷附近了呢?
这个还算小bug,后面人鸭之前的矛盾…… 怎么说呢,你如果说《捉妖记》里两个种族,和平共处我还能理解,你这样演,让我对吃鸭子产生负罪感了啊喂,所以我应该和男主一样去解救它们?
遭了,我成素食主义者了,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深,比较难表达,这么轻轻的带过总感觉哪里不对……就像电影中猫吃鸭子,坏鸭,鸭子吃萤火虫,很正常,一样让我感觉哪里怪怪的…除去这些,电影还算可以,还是有点过于套路了,期待以后的作品越做越好
画得还行,国产动画故事算比较完整,讲动物就讲动物,最好不要牵涉到人类的生活,人可以不要过度开发自然,但人类也是自然的一环,烤鸭子和保护自然没有关系,编者对这个主题头脑不清,按照这个主题想下去,大家都吃素好了,讲这个你讲不清楚的。
看动画片孩子居多,希望不要误导了孩子。
另外不明白唱英文歌的用意在哪里?
有些不伦不类。
及格吧!
6.5分
8分。
挺有意思的,居然是部国产动画,迪士尼出品的画质,配乐还是英文歌,台词接地气,不错!
剧情Mark-主角是只心高气傲的大雁,不按套路出牌,不愿墨守陈归,不愿承担责任,一意孤行,感觉导演也有在影射现在的一些年轻人。
觉得自己全天下最牛,没有团结精神,这样的思想很可怕。
故事从大雁即将迁徙的训练开始,主角不服从组织安排,害雁群成员受伤(“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一下”,哈哈哈)。
之后其他大雁踏上迁徙之路,而孤傲的主角认为靠自己就行,不需要跟随雁群。
然后开始一段搞笑之旅,主角倒霉事接踵而至,自己撞上太极铜锣(天道好轮回),翅膀受伤,无法飞行。
只好与两只小鸭子组成队伍迁徙,其实是为了危险时刻抛下鸭子自己跑路。
大反派猫格分裂的大肥猫开始追踪它们。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主角和小鸭子来到了鸡棚,妻管严的公鸡和充满母爱的母鸡,很有意思!
主角讲恐怖故事,吓哭孩子,母鸡说“你会不会带孩子啊”,哈哈哈。
第二天,主角又觉得自己行了,准备跑路。
可依然飞不起来,摔了个屁股朝天,骗小鸭子说自己在做瑜伽化解尴尬(“生命在于折腾”)。
重新踏上迁(pao)徙(lu)之旅,小肥鸭饿鬼缠身,大家伺候它找吃的,高能预警,哈哈哈。
之后展示雁吼功(以为要让大肥猫听到,成功暴露位置,没这段),之后骑自行车和进载猪车那段,也是低俗式的搞笑,但挺契合这部电影。
反派大肥猫也在“追车戏”中被肥猪镇压,主角们再次暂时逃过一劫。
之后小鸭子问大雁,飞是什么感觉。
主角说,“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自由,所有人都要抬起头仰视我,云彩都在我的周围”。
我也是,从小就希望自己能飞上蓝天多好。
之后淘气的小肥鸭进了山洞玩耍,在这里看到美如画的萤火虫星河,很赞。
在山洞里玩影子,很懂我们这一代人,很有回忆感。
之后反派大肥猫再次追上来,又开始跑路,小肥鸭吃了几只萤火虫变为手电筒,挺有意思的,哈哈哈哈。
逃出山洞,掉进瀑布,也挺搞笑的。
之后在瀑布下见到了雁群,但主角追不上,喊不动,愤而与小鸭子分之,希望赶上雁群。
然后遇到一只痞气十足的松鼠,帮大雁治疗翅膀。
而小鸭子汇入大部队,“进京赶烤”,哈哈哈。
于是主角前往营救,进厨房救鸭,与猫BOSS决战,达成“上天猫”的成就。
之后倒在雪地上,两只鸭子居然开启“涡轮增鸭”模式,牛顿和达尔文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不过这一幕景色倒是很美的。
然后媳妇来救啦,还说对接成功,看看,什么虎狼之词,哈哈哈。
顺利大团圆,撒雁粮。
这部绝对是催婚催娃的电影无疑了。
[捂脸哭] 跟老爸老妈跟你说的一样,你不成家不生娃,就等着孤孤单单过一辈子吧!
打动人的故事是皮,技术呈现是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经常看到一句烂大街的话叫做“好多国产动画的技术已经可以了,故事不行”。
作为希望国漫越来越好的一名观众,我跟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包括在看完《妈妈咪鸭》这部着实令人期待的原力开山大作之后。
而作为一名动画行业从业者,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会养成一个毛病:经常喜欢问“什么意思?
”、“为什么?
”以及“怎么办?
”。
1. 什么意思?
“好多国产动画的技术已经可以了,故事不行”,什么意思。
观众说“技术已经可以了”,并不意味着技术真的可以了。
作为从业者,深知国际顶级动画公司在技术上的产业优势,不论是自有软件和工具的开发,TD和R&D团队的规模,还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艺术素养等方面,都不是我们目前国产动漫行业的“草台班子”可以比拟的。
观众会说“技术已经可以了”,大概意思是你的技术再往上当然观众的体验会更好,但对观众是否认可你这部片子的影响,已经比较边际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不管一部电影的呈现形式是什么,3D也好CG也好4K也VR也好,真正打动人的,让观众买单的,永远是影片的内核,和故事设计。
阿凡达掀起了3D电影的大潮,但之后的千千万万的3D电影并没有超越阿凡达。
很多人盯着3D,觉得加上3D了观众就刺激了,就买单了,然后发现并不是,到现在很多3D电影全片最3D的部分是开场字幕。
有没有人去想,阿凡达就算没有加3D,也是一部好片,也能让观众买单,因为它的故事振奋人心。
正如我相信,寻梦环游就算是部2D无CG动画,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好片,票房一定不会比现在差到哪里去。
我们经常在闲暇之时,去温习一些年代久远的经典老片,而那些老片的画质、效果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会在乎吗?
一定是好的故事,好的演技,和一段令人怀念的时光和心境。
一部影片的内核与故事就像一部车子的马达。
不管你的内饰外饰多么奢华精美,你的内置科技多么的狂拽酷炫,没有驱动力,车子不会跑,所谓的豪车只是个摆设,没人会来买的。
2. 为什么?
什么叫故事不行?
为什么明知故事不行了这么久,故事还是不行?
到底是哪里不行?
怎么样叫行?
这看上去是个很傻的问题。
但有时我们看问题不妨可以回归到“白痴状态”。
故事不行到底是立意不够深?
还是不够搞笑?
还是主线支线不够丰富?
还是人物不够丰满?
不论是在产业基础相对夯实的欧美市场,还是异军突起的日韩市场,不可否认在内容行业,“讲故事”一直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专业以及值得敬畏的事情。
正如很多优秀日漫的作者都有极深的文学功底及艺术鉴赏力,在韩国影视行业编剧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更不用说历来把讲故事当做艺术来推崇的欧美国家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的观众会喜欢日漫,喜欢韩剧,喜欢好莱坞电影,喜欢宝莱坞电影,喜欢欧洲艺术片,但那些国家有多少人喜欢中国的内容?
看得懂国产片的故事?
你说有文化差异,那么为什么文化差异成了单边影响了?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借口。
编剧本身,和其他任何一个工种一样,是一份专业度非常高的职业,这种职业素养被称作Know How,直译过来是“知道怎么做”,大白话是“懂套路”。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废话么,不然为啥会有编剧这个行当?
那么,请问现在国产的影片,有多少老板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个想法,或“情怀”,实际上等同于编剧?
有多少所谓的编剧在为老板和金主打工?
更有意思的是,到底有多少真正经过系统学习和沉淀,具备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编剧?
对此我有很大很大的怀疑。
所以回归主题,为什么故事不行,因为:1)跟影视工业的其他环节一样,我们在讲故事这个环节上,缺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专业人才。
2)我们的好多动画公司是某个老板,某个“人”想表达自己心中“某种东西”所组成的杂牌军。
这不仅造成很多国产片看画面想尖叫,看剧情想骂街,并且公司制片流程独裁、混乱,内部管理、氛围一塌糊涂,浪费宝贵的人才资源。
3)我们的行业起得太快,玩家太多,缺乏对电影工业每一个环节的尊重,重“人”(名导、明星、名人)而不重产业基础建设。
这一点日本和韩国做得都比我们好,所以发展后劲十足,足以以小博大。
也许是我们的市场太大,捞钱实在太过于容易,水大鱼大,谁都想搞点事情,也不能怪谁,人性使然。
3.怎么办?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没有资格给出“怎么讲好故事”的建议,因为我不够专业,因为我尊重专业。
好点子不等于好故事,好故事也不等于好剧本。
但是我知道,在一个成熟的行业里,讲好故事有几个必须搞明白的要素:1)你的目标观众同样一句烂大街的评语,很多国产动画电影“小孩看不懂,大人没兴趣”。
我们的动画从业者动不动就“合家欢”,合家欢是最难的,好莱坞做了这么多年,也不是部部合家欢观众都买账。
我们的“小门神”里为什么会出现小孩在夜店里调酒,为什么“妈妈咪鸭”里的大鹏设定是个大龄恐婚青年,为什么“昆塔”里面以小毛孩为主角却“勇气”?
种种作茧自缚的故事设定和常识错误,反映的是我们的决策者误以为“讲故事”就是把他们心里的故事讲出来,却不明白里面的专业性。
2)观众为什么要喜欢你的主人公观众对主人公的接受度、代入度和共鸣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片子是否能打动观众。
如,家喻户晓的孙悟空成为大圣归来的主角无可厚非,片子的泪点和燃点观众也能接受到,因为这背后有这个古老民族对正义的渴望——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又如昆塔系列,很多观众看到“菠菜”(博采-_-)等几个角色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丑?
头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只有一只脚,看着好不舒服”等,大大减低了观众对主角的接受度;又如小门神里的神荼郁垒,一个因为一己私欲要放出年兽,一个糊里糊涂任由兄弟乱来,结果相比角色,观众更喜欢配音(白客、高晓松);又如“阿唐奇遇”,主角是个茶宠(?
),茶宠想变色而踏上冒险,请问,Who Tama Cares? 再回到妈妈咪鸭,主角大鹏年轻有天赋但缺乏责任感恐婚,请问是给谁看?
小朋友?
还是已经结婚的家长?
主人公的设定、行为逻辑、内心驱动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遵循逻辑,研究观众心理的,一招棋错步步皆输。
3)你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故事的主要矛盾点是什么,故事背后的信念是什么?
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说,矛盾冲突是故事发展的基础,矛盾之于故事,就如声音之于音乐。
观众被故事的矛盾吸引,被故事传递的信念打动。
如“料理鼠王”,观众被“老鼠也能做料理?
”这个矛盾吸引,被“只要能做出打动人心的美食,老鼠也能是厨神”传递的信念所打动;如“疯狂动物城”,观众被“兔子也能当警察?
”的矛盾吸引,被反歧视、追求正义的信念打动。
回到我们的片子,妈妈咪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没有矛盾。
片子是由一个由一个的桥段堆起来的,靠一些表演和段子在吸引观众,而不是故事的核心矛盾点。
大鹏在最后强行收获了责任感,但由于脱离了矛盾性的支撑,没有传递出信念,所以结局显得很平,观众不会被打动。
其他众多国产片同理,不做赘述。
4)没有好的故事,炫技炫团队毫无意义如字面意思等等原力在CG行业的实力和资历有目共睹,这次第一次做原创电影,也煞费苦心地组建了一个中美混血的7人编剧团队,而且令人佩服的是,老板赵锐并没有在编剧名单中。
虽然本片的故事稍显零碎,没有带来太大的共鸣和感动以外,至少是一个看得下去的,合理的并且完整的故事。
像妈妈咪鸭这样没有前期IP铺垫的作品,又没有档期优势,如果没有话题传播性以及自来水的后劲(参见大圣和大护法),要拿到高票房本来就不容易,但原力对于动画电影工业的尊重让人非常期待下一步作品。
反观近期毫无意外扑街的“猫与桃花源”(1700万),还是一句话,用错误的方式是不会产生正确的结果的,错误的人也一样。
让我们为国漫继续努力。
淘淘好可爱好可爱好可爱呀,毛茸茸的样子很可爱,口水音很可爱,吃东西也很可爱,不过吃不到东西发狂的样子就一点点阔怕了哈哈哈~口水音的淘淘说着好想吃饭的时候简直萌得无可抗拒,只想把所有他喜欢的好吃的全都给他
淘淘的姐姐憩憩是一只好乖好棒的小鸭子姐姐,有这样的姐姐好幸福电影的画面感太好了,瀑布的水流效果太棒了,看着这么棒的画面不禁感叹一句“都是经费啊”哈哈哈
眼睛好大好可爱电影画面实在太美了,一时没忍住截了好多图
老瑞也可爱 彩蛋里老瑞对大鹏一定是“真爱”2333
据说这里是依据张家界的景色来的 太美了没想到看个动画电影还能被喂一嘴狗粮 还是来自大雁的狗粮?
我不服!
口亨!
这种故事的结局肯定都是美好结局的 但还是想说这两只小鸭子太萌了 背景也好美啊
吴磊大大配音的猫实在是太亮眼了!!!
精分现场觉得这猫也很可爱啊(其实是声控吧(≖‿≖)✧)可能因为精分,所以弹幕都说这只猫有十八条命,然后每次猫出事了,都有弹幕在计算还剩下几条命哈哈哈哈哈(原谅我没给猫截图_(°ω°」∠)_)
一只公雁与一对小黄鸭姐弟,竟然一起踏上了征途,前者为了追上雁群,后者则为了回归赶鸭人的队伍。
大雁是由赵路老师配音,东北味倒是蛮好玩的。
大鹏还从中学会承担起了责任。
里面的大猫真的可怕,尤其在雷电交加的晚上,大猫突然的猫格转换,面目狰狞。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危险,但也有善意,就如收留他们避雨的鸡家族(妈妈叫春娇,爸爸叫志明,还有一窝小鸡崽。
)淘淘和憩憩(我原本以为是气气o_O)也在鸡妈妈那里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总而言之,这是个搞笑与温馨与冒险共存的电影。
不过最后淘淘和憩憩与大鹏一起回了雁群,之后要怎么生活呢?
第2148部2018年,喜剧家庭冒险动画电影《妈妈咪鸭》中美制作。。
特效确实是不错形象一般吧,不是特别讨喜,虽然看不惯迪士尼的夸张样子,但是这个确实有点丑算了,正常没开美颜的样子吧。
也可能是近期的同类作品做的更好一些吧。
言归正传,整体还算欢乐,剧情比较低幼,哄小孩子还凑合,别的就没啥了,最难受的就是中配相当不错,但是动画嘴型又是英文的。。
又但是英文里还有几句蹩脚中文,服气了。
让我欣慰的就是,让我涨了知识,原来南方也有长城,中间我都看懵了。
要不是简介说春运卡车,我还以为是飞到了越南或者老挝呢。。
还有那只猫,是真的执着,我哭死,路上就吃了一条大鲶鱼?
反正就是看准了主角三人组了,别的也没心情吃这就叫专业
就是电影中的违和感,一直是到结束说不清道不明。
可能这就是文化的碰撞吧(滑稽)我是中美分界线推荐指数:三颗星,中配值得一提,恩,就这样吧。
小黄鸭大电影《妈妈咪鸭》讲述了雁群往桃源谷迁徙的途中,“最棒飞行家”大鹏桀骜不驯爱捣乱,和他的女友晶晶调情时不慎撞散了一群赶路的小鸭子。
不服管教的大鹏决定单飞,不得已和两只落单的小鸭子淘淘、憇憇组成了“临时‘母子’档”,踏上了一路乌龙的寻亲和南迁之旅。
他们经历了一连串惊险、刺激又有趣的冒险。
划过壮美的梯田,爬过冷峻的山脉,遇上好心收留他们的母鸡和妻管严的公鸡、搭乘春运卡车的猪群、有半中医技能的松鼠。
路途中要时刻抵御想吃掉他们的恶猫,而且还险些成为“盘中烤鸭”。
大鹏与淘淘姐弟俩的命运紧紧关联,中途大鹏和淘淘、憇憇因大鹏帮助两只小鸭的真正目的而分离了一小段时间,但是孤傲的大鹏在和松鼠一起飞的时候,想起了教姐弟俩飞的时候,便决定回去找两只小鸭,也刚好救了马上要变成“盘中烤鸭”的姐弟俩。
最后大鹏也逐渐学会了责任心与耐心。
焕然一新的大鹏不仅得到了女友晶晶的原谅,还得到了晶晶爸爸的同意,于是和两只小鸭子组成了爱意满满的小家庭。
本电影让我知道了独立性行动往往是无法取得成功、获得最终的胜利的;只有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人才会获得梦想中想要的美好结局。
有时骄傲的人也一般不会有想要的结果,而却会得到一种不理想的结局;而跟随集体的脚步往往不会让你失望。
挺好玩的,角色名字很有喜感,从大鹏带着淘淘、憇憇走上归家之路,就变成了一部标准意义的公路电影,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来不及看风景,只有不停赶路,前面方向不明,困难重重,后面有恶猫追逐,危险逼近,大鹏的翅膀受伤不能飞,小鸭子还没长大,柔嫩的翅膀也飞不了,只能一路的跑,跑,跑。
特效挺好看的,剧情稍微弱智了一点。
国产动画电影居然第一次几乎明目张胆地出现了一对同性恋伴侣的角色
国产动画做到这样的还是值得鼓励
鸭子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鸭鸭!
制作不错 故事情节太一般了!给小孩子看的话猫那么吓人合适吗?最后结局几个意思?是呼吁大家保护动物不吃鸭肉吗?
没啥好说的. 国漫路漫漫
这评分对动画片也太宽容了。国产动画片还是坑多啊。
永远喜欢看动画片的我
中方负责“编剧”,美方负责“故事”,精神分裂了……
场景做的不错,故事情节不好,前面铺垫猫有九条命,那它为什么会在第七次遇难时死掉呢?这不科学!
故事画面都是一级的,适合家长带小孩子一起看的那种,看完之后挺感动。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部唯一的缺点就在于它完全仿照美国动画,甚至除了配音连配乐都是英文歌,中国制造不是中国创造,有点可惜
With 大树
是一部国产的拍的最想好莱坞的动画片,不过里面的人类形象还是有中国特色。里面有的小桥段会使人会心一笑。
短视频刷到,特别喜欢里面小鸭子的神态,看完原片,更觉得它可可爱爱了,不过剧情弱了点,更幼龄段一些。
三星半:以为飞行是大雁的特权,以为自由就是远离婚姻;以为长着羽毛的就是妈妈,以为桃花谷是唯一的归宿。折断翅膀才知道独立行走,仰望天空才知道世界辽阔,穿越黑暗就发现此刻耀眼,经历寒冬才明白紧拥温暖。你问真正的长大是什么,大概是懂得了被爱与所爱。
笑点蛮可爱,长不大的父母比小孩更皮
3.5 挺好玩
讲真,国产动画真的是越来越给力了啊
妈妈,咪呀。只能说与皮克斯迪士尼动画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