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霍普金斯,在两部出轨电影都演丈夫,都是被妻子出轨背叛的有钱老男人。
出轨一,是1997年的《势不两立》;出轨二,是2007年的《破绽》。
出轨一的故事非常俗套,老夫少妻,妻子出轨帅哥,帅哥还想搞死自己,老男人被迫正当防卫,智慧老绅士战胜了单身肌肉男,原谅了妻子,保住了尊严,保住了婚姻。
出轨二的故事更俗套,十年后,老夫少妻,老夫更老了,妻子也不年轻了,但是又出轨了,出轨的对象升级为已婚肌肉男,老男人彻底愤怒了,他一枪把妻子爆头了,然后抓住法律的一个破绽,在法庭上被无罪释放了。
出轨一,展现了丛林法则,两个男人争女人,杀死情敌是双方都合情合理的选择。
出轨二,讨论了道德力量,人是谁杀的不重要,法律无法伸张正义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道德审判。
真正的有情人,应该可以为爱去死。
这就是公众舆论的道德标准。
在法官宣布无罪之后,得意洋洋的老男人走出法庭,走向自由。
他设计的圈套,毫无破绽。
但是,他的情敌在法庭外,对着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
用自己的命,撕开了一条缝。
这条缝就是,每一位戏里戏外的观众都能在心里听到的台词:我用鲜血证明了我们出轨的爱是真的,我们的爱是真的,你太太就是你谋杀的。
你谋杀了你的太太,仅仅因为她不爱你了。
你是一个无情、冷血、无耻的混蛋。
我愚蠢,我上了你的当,成为你脱罪的帮凶。
我承认,我已经让法律蒙羞了。
我是警察,我没法直接开枪杀死你,那将让整个司法系统失去公众的信任,社会退化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我对不起爱我的人,我对不起这身警服,我对不起这个社会,我的愚蠢,让人心又向丑恶走了半步。
我只能用我的生命,我的鲜血,赎罪。
斗智、斗法我都输了,但我的信仰没变。
真正的正义,一定不会迟到。
希望我的血,让正义的齿轮转的更快。
希望看过电影的观众,别剧透。
为什么两部出轨电影,都是一个有钱老男人在演戏?
备注:1.势不两立 The Edge (1997)2.破绽 Fracture (2007)
花了整整十分之九的篇幅来说检察官先生如何被玩得屁滚尿流的,蛮让人有钦佩高智商犯罪的感觉。
看过鸡蛋似乎无缝-破绽的破绽一篇论述以后。
首先不说其他的,先说这段:威利最后指证霍爷谋杀,是指他向他老婆开枪,还是他拔掉了他老婆的氧气瓶?
如果是前面的话,她老婆因为当时没有死亡,所以还是要算谋杀未遂,根据一案不二审,就算以上搞不清楚的问题全部解决了,霍爷还是可以按照原计划去旅游的。
而,如果是说他拔掉了氧气瓶的话,法律上来讲,他有这个权力,因此也不算犯罪。
这个算答案吧:Jeniffer脑中的子弹和Nullay自杀时的子弹是一样的,通过弹道分析可以证明出自同一把枪,这一点可以解释凶器是怎么被带出房屋的。
有了凶器和杀人动机,就可以完成美国刑法上的“Beyond Reasonable Doubt”举证责任,可以认定Ted谋杀未遂成立,但是由于“Double Jeapardy”的存在,他不能再次以“谋杀未遂”被起诉。
尽管如此,Ted中止Jeniffer生命的行为却不再具备合法性,而是二次杀人行为,并且构成了一级谋杀罪。
这里在法律上是环环相扣的,设计得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这个http://www.douban.com/review/1388532/应该解释得非常专业了,一罪不二审一般适用于无新证物提出的情况。
但是还有点疑惑:检察官先生无法证明去旅馆的就是霍爷本人!
因为前面也说到了看录像上只有帽子和墨镜,没有正脸!
就算能证明子弹是从警察那把枪里射出去的,还能证明什么?
就一定证明霍爷拿了这把枪杀人?
霍爷说我根本没去过旅馆呢?
顶死只能说明杀人的子弹从那把枪里出来,其他的一切都只能是推论,没有证据!
当然我看到有回复说这个只需要陪审团相信你的确是去过旅馆就好了。
我有点晕。
觉得需要补充点美国法律知识。
要是有确凿证据,然后陪审团一致说无罪怎么办呢?
安东尼霍普金斯演这类高智商罪犯真是出神入化了,顶级!
顶级啊!
我想豆瓣上四星大于五星的原因还是在于美玉微瑕吧,在最后的论证上不是太清晰(如果不很懂美国法律的话)
首先,感谢豆瓣,有豆瓣真好,昨天看了《破绽》DVD,然后可以到豆瓣看到许多精彩的影评,今晚又重温了一下结尾部分。
认为《破绽》的结尾很精彩。
老狐狸太过得意了,一案不二审,是的,但再次开庭的新案件是谋杀,而不是谋杀未遂,证据有枪、拔下插头等,有枪的证据在前,拔下插头就是不合法的了,是谋杀。
许多影评认为枪的证据性还是不足,我认为可能不足,但最重要的是帅律师和老狐狸平等的坐在了法庭上,再不是毫无准备,而且这次他掌握了主动,他在开庭前对老狐狸示意扶正领带,老狐狸扶了扶自己的领带,而不是像第一次和老狐狸见面,在老狐狸的示意下慌忙扶了扶自己的领结。
老狐狸百密一疏,并非疏在策划上,输在对道德毫无余地的践踏上,正是这激怒了帅律师。
最后,感慨一下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在编剧能力、讲故事能力和诚意方面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Ted用鸡蛋的例子做比喻,告诉Beachum,每个人不管看上去多么完美,只要离得足够近,都能发现弱点,只要照着那个弱点发力,这颗蛋迟早会碎掉,他说Beachum这颗蛋的裂痕,在于求胜心太强。
攻心开始看片子的时候我一直有种违和感:Ted遭遇了妻子出轨的事情,他受到了一定伤害。
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鲜故事,尤其是对已经活到那个岁数的人而言。
既然手中有证据,那么正常人的做法应该是摊牌离婚,协议或起诉,故事就可以结束了。
可Ted的选择是:杀死奸夫淫妇。
夫妻二人的爱情线交代为0,我只好默认了情杀的设定后继续往下看,结果违和感又来了:既然Ted具有充分利用法律漏洞的能力来控制审判走向,那么采取“息事宁人”的方针“闷声发大财”,把注意力放在技术和执行层面,做一个好演员才是最安全的,那么你一遍遍地挑衅甚至暗示Beachum有何益处呢?
直到看到Beachum说,Ted在enjoying这个过程。
原来是这样,Ted这颗蛋的裂痕,在于他的重度自恋人格。
对Ted而言,妻子的背叛是完全无法忍受也不可原谅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对妻子失去控制,和自身统治地位的否定。
在杀妻这件事情上,我没有读出情感,我只读出了逻辑。
枪杀妻子、以及终止妻子的生命维持装置的时候,Ted波澜不惊的眼神可以看出,这个女人对他而言和一件物品并无区别。
冰冷且没有任何悲恸审判开始后,我们看到随着案件走向越来越符合自己的剧本,Ted似乎慢慢忘记了妻子背叛自己的“小情节”,转而变身成了一个导演,操控起整场审判的节奏,并开始从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各“剧中人”身上获得了快感,似乎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罗列一些体现Ted自恋的情节:1.开篇时他将故障点“通知”给修理工的时候,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和转身离去的肢体语言;2.布置案发现场时从容不迫的动作;3.枪杀妻子后,面对奸夫警察时的镇定自若;4.不需要律师,我自己可以辩护;5.对定罪率97%的Beachum发出挑衅,说我喜欢你,就你吧;6.暗中调查Beachum体现了他对控制的重视,当然这个对于后面Beachum没有出卖良心采用假证据也确实比较重要(用了假证据,他在Ted面前就不再可能是个winner);7.寄蛋壳,以及在Beachum调查他办公室的时候打电话进来问要不要喝咖啡;8.庭审过程中,除去奸夫警察出庭作证以外的时间,他都像事不关己一样在笔记本上涂鸦;9.女法官、Beachum、Ted三人同桌会谈时,除了得意地问自己能否及时回家过节外,还有意无意地说“My dick is good”,像是在解释妻子出轨和我的性能力无关;
一语双关10.无罪释放后走出法庭时挑衅奸夫警察;11.切断妻子的生命维持装置,重新拿回控制其生死的决定权;12.在病房外再次挑衅Beachum。
细节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其实,Ted身上还可以看出更深刻的一些特征。
比如,他不具有情感、对恐惧不敏感、道德观念薄弱、不择手段、热衷戏弄他人等等,这些特征呼之欲出着一个更黑暗的结论:反社会人格。
只是剧本并没有真正刻画到那个程度,总体结论还是自恋吧。
可以说,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程度的人格,才让Ted具备了完成其完美计划的心理条件。
在操纵了他人生死,并完美摆脱了牢狱之灾后,Ted膨胀到了自认无所不能的地步。
在这个过程中,他把Beachum逼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并做出了脱离人设的举动,忽略了关键细节,过早地结束了妻子的生命。
所以Beachum关门离去时轻描淡写地留下的那句“医生说她其实可以活的比你我更长”,就成了爽到极点的完美反击。
第二次立案开庭时,二人调整领带的微妙互动,体现了Ted内心世界的变化。
灵魂暴击其实从Beachum身上,也可以读出一些自恋的影子,只是没有到Ted那个地步,还算是处于正常人的阈值,可以理解为年轻有为者的高自尊和高自信。
尽管如此,这还是被Ted利用,让Beachum吃尽了苦头。
除去莫名其妙在不合宜的时间点接下了这个案子外,Ted的每一次挑衅,基本都是10环,让Beachum把冷静丢在一旁,钻进了Ted给他留下的牛角尖里。
正中靶心最后想说,Anthony Hopkins的演技真是炸裂,尤其是讲话的节奏以及眼神。
这部片子里的很多地方,如果演技的功力不够,是难以体现人物深度的。
深渊般的眼神相比之下,本片的犯罪手法,虽然有些近乎无赖,但单说让物证消失这个诡计,其实也还是挺不错的。
先说删掉了的激情床戏,男主角和邦女郎在歌剧院对视之后,在优美的歌剧女高音伴唱下,两个人悱恻缠绵……不过邦女郎没有漏点,可惜可惜。
这一段激情戏导演准备了2个版本,一个含蓄一些,床戏镜头不多;一个直接点,不过最后都被删掉了,哪个版本都没使用。
再说两个另外的结局:备用结局一:Ryan Gosling进入老霍的豪宅,在拿到那把枪以后,两个人一场唇枪舌战,在Ryan Gosling指出老霍和破绽和拔掉妻子的呼吸机造成官司可以从新立案以后,以胜利者的姿态,从沙发上站起,将那把枪放进了那个最大的金属转球的模型,开门离去,留下愤怒绝望的老霍,拿起高球棍,将金属球模型打的稀巴烂,拿起“废墟”中的手枪……备用结局二:和上一个基本类似,不同的是老霍显得更加痛苦和绝望,另外在Ryan Gosling离开以后,门口的警察就进去了。
似乎这2个结局都没有原结局好,这样刻画老霍最后面对失败的失态和痛苦似乎和前面对老霍的铺垫不符,虎头蛇尾,也显得Ryan Gosling过于老练,确实都不该用。
喜欢Ryan Gosling的正义和能干,小伙子很帅嘛……喜欢老霍的一如既往的牛X,好编剧,好片子。
开始10分钟就猜到到底怎么回事了所以看起来也就没意思了结尾不好,人物都不丰满,不知道导演着重刻画的是哪位?
看的不舒服
看到评分才7.2就忍不住来写影评了!
很多人都觉得此片拖沓,破绽太多,情节可有可无,结尾莫名其妙!
细想之下其实一切不仅仅如此!
结局是一罪不二审的法律原则下高司令通过蓄意谋杀的罪名再次将霍老爷子拉回了法庭,导演选择在此刻戛然而止,开放的结局,无非两个模式:罪名成立牢底坐穿与当庭释放周游世界。
但导演明白首先要是破绽在法律上成立霍爷伏法此片只能沦为狗血犯罪片,如果霍爷逍遥法外那这片就是再鼓励谋杀并且狠狠的嘲笑了法律。
横竖不是人。
谈破绽。
很多人说,高司令最后和老爷子的对决其实是在激霍爷说出真相然后录音来做证据,按照第一次开庭我们得知的美国法律中的毒树之果原则,这个录音是不可能当有效证物的,霍爷完全可以说是在高司令拿枪的情况下被迫说明自己的杀妻!
要说豪宅有监控录像那更不可能,要是监控真有存下来的资料,第一次审理的时候肯定要拿来做证物的,这事也早就结案了。
然后再看换枪,虽然高司令明白了鸡蛋上的缝到底在哪,但这个缝是没办法撬开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枪是霍爷换的,那个酒店录像是否证明霍爷去过前边已经说明不成立,而且霍爷去过也不能说明枪当时被调换过了。
通过弹道监测与妻子头部的子弹只能说明杀死妻子的枪是警察的,霍爷也完全可以把罪名推到奸夫警察身上。
反正第二次审理的时候奸夫警察已经自杀,无法辩解,也不能找人做不在场证明。
还有霍爷既然能想到换枪,不可能不明白不换子弹吧。
就算换枪留下了指纹,可是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多人易手,怎么可能还能提炼到完整的凶手指纹!
细节上也很完美,看似没来由的杀妻后射空的三枪是为了吓跑园艺工人好让现场无人接近然后不明真相的报警,让警方误以为是人质劫持只能僵持等待人质调解员奸夫警察到达现场,趁着这个时间霍爷销毁身上的火药残留和衣物,擦掉弹壳上的指纹。
把妻子拖到门后,是为了指定奸夫进入现场后看到被枪击的情人然后情绪失控,不会发现枪还在那搁着会被换枪。
后面的迅速认罪是更是为了避免没有找到真的凶器侦破拖延奸夫怀疑枪的问题露出破绽,只要先认罪了,就可以提交法庭审判,然后霍爷在法庭上无视其他证人,等到警察出庭的时候把奸情公布,通过认罪书是在奸夫警察在场的情况下签的,按照法律可以理解为胁迫所以无效,且证据不足,一举翻盘!
高司令演的检方律师也很出彩,春风得意马上要出人头地的年轻律师漫不经心的接下了离开前的最后一个看似绝对胜诉的案子。
却始料不及的在霍老爷高明的手段下一步步掉入陷阱无能为力变成一团糟。
面对女友律师的不理解,上司同事嘲笑和排挤,推掉警察制造的伪证,想唤醒受害者却被医生打击,还有求未来法官岳父给的限制令等等细节展现了小律师对正义的坚持。
霍普金斯的演技更没得说了,一个优雅的老头微微一笑制造了一场完美的谋杀和一次无懈可击的辩护!
老奸巨猾到炉火纯青绝不为过!
这部片子很好的诠释了司法应有的公正性!
虽然是在指出了法律的缺陷,但反过来看却是保证了被告应有的权利和审判的绝对公平!
这样的制度虽然让一个霍老爷子逍遥法外,但却少更多的窦娥冤,尤其是对比我们,呵呵我就不用多说了吧。
看似充满破绽的情节细想却牢不可破,拖沓的情节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故事的完美,在霍普金斯和高斯林精湛的演技与超赞的背景音乐下,五星谋杀!
在我列出如下漏洞及无法成真的巧合后,你就不会怨恨我只给了两星。
1.杀妻犯(他)潜入妻子与警队队长偷情的酒店,用刚买的同款枪与之调换,虽难,但姑且暂设为成立,燃鹅除非整个洛杉矶只有一个警队(事实上影片交代都不止三个),且遇命案该小三队长必定到场,他的二次换枪计划才能实现,而这种概率很小,若有人事先这么计划,那他一定不是高智商罪犯,而是个等着撞大运的傻子。
2.即使上述大运被他撞上了,他又怎么推算出队长那样听话,孤身进门,不射杀他,并摆出谈判的姿态,竟还答应放下各自的枪?
这就不是撞大运了,而是傻子遇上了蠢货。
3.他挪动妻子的尸体是为方便二次换枪,他料定队长会动情,背对杀人犯毫无戒备,好让他从容地擦去队长带来又放下的原本属于他的那把新枪上的队长的指纹……侮辱观众智商到这个程度,劳资想骂人……哦,突然懂了,片名承认了此片破绽百出。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男主角一开始是一个连中间名都没有的,出身贫贱的小律师。
他通过自己努力与才智,才在公职机构站稳了脚跟。
他的女朋友则是一位被他的才俊所吸引的富家女。
本案发生时,正巧碰上他被女友借关系挖他到私企大律师行入伙。
这是一份报酬丰厚,人们孜孜以求的工作。
得到这份工作也就意味着你进入了上流社会,有机会结交上流人物,这样的机会可是你光靠有才华是办不到的。
就在他准备离职的前几个小时,他的上司派给他一个据说是幼儿园级别的案子,但却出乎意料的缠住了他。
本片看起来是破案,在其中重重阻碍和诱惑其实都透露出阶级思维的对抗。
女友和上司都叫他不要管了,将案子丢给别人。
他可以知难而退,拍拍屁股走人,然后按部就班的走着女友为他铺好的康庄大道。
而他最终却在两条路面前选择了艰难的一条路。
在他和女友的关系之中,他的女友处于主导地位,女友的家庭也是非常有权势。
最终他因为固执己见,输掉了官司,丢掉了进入大公司的机会,也丢掉了公职工作。
影片结尾他最终找到了破绽,案子重新启动。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他不坚持己见,迎难而上,而是顺势而行,犯人很可能会逃脱,但他自己会有一片大好前程。
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面对人生抉择,你会怎么选?
前程、爱情、金钱还是艰难的、不确定的真相。
最后律师那句but you just had to pull that plug,didnt you?
是说老头在医院做了手脚杀了当时病危的老婆是吗?
这才是新的谋杀,新的证据,新的审判。
这才是真的破绽吧?
还是我理解错了?
我一直理解的是后来的开庭是围绕医院那次的,因为那次他老婆死了,才是真的谋杀案,前面是谋杀未遂
好看。
Ryan Gosling挺帥的
节奏拖沓,整体风格又不够狂放,而且剧情上依旧有漏洞,最重要的是对戏不过瘾,当年的高斯林还是小生啊,跟霍普金斯一比着实落了下风;庭审的戏份本应是高潮,却只有短短一瞬,相当遗憾。
好无聊的结局
无论老少演员,表演真的是到位,但恰恰不给劲的就是剧本儿,说实话,最后的结果跟《王牌对王牌》很像。
霍普金斯和高司令一贯演技有保证,派克客串一个花瓶角色没有消失爱人亮眼,剧情嘛...其实略坑爹 不过整体算是法律宣传电影吧
演技派的老少对决,难得的好片,剧本也很赞
导演和编剧都已经很用力了...
悬疑有点简单,故事还算不错
一般般
情节太不紧凑了 这点事儿半个小时就能说完了 而且太没技术含量了。。。。
忘了破绽在哪
剧情还是太薄弱
开场比较好
ryan gosling的演出抓住了我的視線,很訝異這個年青人演來那麼細緻而且恰到好處。對他的樣子有點陌生,後來翻看資料,才知道他剛憑另一套片《half nelson》提名上年的奧斯卡。
又一次见识了米国司法制度的神奇,秉承宁可错放一千不可冤枉一个的原则,就算全地球人都知道他是凶手,但没证据就是定不了罪!所以只要你足够聪明,就来米国杀人吧,这里绝对是尼玛高智商罪犯的天堂。
其实要点更在于Willy自己内心的求生欲望和世俗眼光对战基本的正义感 内容有点扯了 可以有一万种方法不让ap出狱的 还有那个警长为毛要自杀啊。。。你要是想报仇反正也是一死那为什么不去把老头杀了再死。。。
没怎么看懂。。。
太让我失望了
凑合~悬念不够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