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烟草

ケムリクサ,凯美瑞之草.,Kemurikusa.

主演:小松未可子,清都亚里沙,鹫见友美Jiena,野岛健儿,天泽神奈,三村优奈,关根明良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烟草》剧照

烟草 剧照 NO.1烟草 剧照 NO.2烟草 剧照 NO.3烟草 剧照 NO.4烟草 剧照 NO.5烟草 剧照 NO.6烟草 剧照 NO.13烟草 剧照 NO.14烟草 剧照 NO.15烟草 剧照 NO.16烟草 剧照 NO.17烟草 剧照 NO.18烟草 剧照 NO.19烟草 剧照 NO.20

《烟草》剧情介绍

烟草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被红雾包围,四周都是荒废的建筑物,在毫无人烟的舞台上——三姐妹努力生存的故事。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把头发扎起来为特征的凛、有着猫耳,总是成熟稳重的姐姐律以及身着女仆般服装,天真烂漫的气氛制造者丽奈。在扑朔迷离的世界里,姐妹们的目标究竟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绝地逃亡油桃红了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未来预想图虚拟革命目标卡姆依外传12到午夜再见时光迷失之民孩子你在哪里拉斯维加斯第二季之后4神速侦探~春天的诡计反击祭~了不起的盖茨比踏遍天涯路半妖倾城2云之阶梯黑钱那孩子出生了……在他的一生中驱魔大脚怪人来客往夏日夏夜我的幸福结局赤裸港口里根战门心路历程黑色河流

《烟草》长篇影评

 1 ) 把性侵粉饰成恋爱,就可以过好这一生吗?

每一次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发生,都伴随着一系列的反思,例如父母为什么在该出现的时刻缺席,社会为什么对受害者的包容不够,加害者为什么能够得逞等等。

但是出于对隐私的保护,以及各种难以启齿的原因,人们很少知道那些受害者被侵害后,会经历什么样的人生。

在美国,有一位名为詹妮弗·福克斯的纪录片女导演,她勇敢地把自己童年遭性侵的真实经历拍成电影,告诉了观众童年的不幸经历会对一个人造成多大影响。

《信笺故事》

影片的女主角詹妮弗由劳拉·邓恩饰演,她是一名年近五旬的纪录片女导演,至今未婚,有一名相处6年的男友。

某一天,詹妮弗的母亲发现了女儿40年前的一些信件,信件的内容非比寻常,母亲立即将詹妮弗叫回家对峙。

原来这些信件显示,詹妮弗40年前曾经与一名大自己很多的中年男人恋爱。

詹妮弗对母亲的大惊小怪感到不满,因为她觉得这只是一场正常恋爱,在她的记忆里,这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田径教练的故事。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詹妮弗依然记得,故事发生在一个暑假,她在一个马术训练营里遇到了美丽的马术教练G女士,以及英俊帅气的田径教练比尔。

在相处过程中,詹妮弗渐渐对两位教练产生好感,并且得知已婚的G女士与离异的比尔产生过一段恋情,但是G女士与比尔的关系“发乎情,止乎礼”,并没有逾越道德,是一段纯洁美好的恋爱,而詹妮弗也为见证了这样一段爱情感到幸运。

可是詹妮弗的记忆与母亲产生了差异,随后母亲通过旧照片证明,那个时候的詹妮弗根本不是“情窦初开的少女”,而是一名年仅13岁的女童。

为了搞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詹妮弗与母亲翻遍了当年的照片和信件,走访了马术俱乐部的老友,逐渐拼凑出事件的真相——G女士、比尔、詹妮弗三个人的关系并不纯洁,而是一段乱伦三角恋,并且比尔与詹妮弗发生过肉体关系。

为什么记忆会出现偏差?

其实有一个词叫“选择性记忆”,就是说人们往往会记住对自己有利的记忆,忘掉负面的记忆,甚至在遭到严重创伤后,大脑会篡改记忆,让自己能够继续生活。

在实施性侵的过程中,比尔没有粗暴的对待詹妮弗,而是利用教练身份潜移默化的对她进行洗脑。

比尔不断向她灌输:“你很特别,你看上去很成熟”、“婚姻生活是可怕的”、“一夫一妻制是不合理的”、“我比年轻男孩更有耐心照顾你”等等,利用了詹妮弗叛逆的心理,让她误以为两人是恋爱关系,从而满足自己的兽欲。

而看似美丽端庄的G女士,实则更加变态邪恶。

她身为有妇之夫,不仅与比尔出轨,还曾建议詹妮弗加入他们的3P甚至4P的性爱party中。

根据拼凑的回忆显示,像詹妮弗这样与比尔发生关系的女孩很多,而G女士就是帮助比尔狩猎的帮凶,训练营就是他们的狩猎场。

相比成年人,未成年在心智、社会阅历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使其更容易被加害者洗脑、控制,而且童年时期这种认知一旦形成,甚至会影响受害者一生的性格与价值观。

詹妮弗的母亲回忆,詹妮弗的青年时期非常放荡,喜欢与各种各样的男人上床,并且对结婚生子感到恐惧,这些性格的成因,很可能与童年的遭遇有关。

经过母亲的提点,詹妮弗才意识到她这几十年看似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其实行为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比尔的影响。

后来詹妮弗又与身边的人探讨自己的初体验,发现其他女性都是美好的回忆,甚至会伴随着性高潮,只有自己的初体验是恶心和一阵阵呕吐。

原来自己这些年一直活在阴影中,却从没有意识到。

面对残酷的真相,詹妮弗最初并不接受,也拒绝接受心理疏导。

当她向警察咨询时,拒绝使用“性侵”这个词汇,坚称这是一段“恋爱”;当男友说她是一名“受害者”时,詹妮弗表现的非常狂躁,大吼自己才不是“受害者”。

拒绝接受,这是人类面对悲剧时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

几十年来,詹妮弗都在这种自我催眠中生活,这让她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无法享受正常的婚姻和性爱,并且与身边最亲近的人互相指责、折磨。

相比侵害本身,更可怕的是侵害对受害者一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受害者本人也没意识到。

詹妮弗一直自欺欺人的认为,比尔是爱自己的,比尔每年都给她寄明信片,但是她时隔几十年再次站到比尔面前,当众揭穿比尔曾与13岁的自己发生性关系时,对方的矢口否认彻底击碎了她的幻想。

影片最后,导演让童年与中年时代的詹妮弗同框出现,对比两个不同的自己,詹妮弗失去的不仅是那份纯真与稚嫩,更是几十年美好的人生。

无论国内国外,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都是一项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93%的加害者都是受害者认识的人,而且加害者多是长辈、教师、教练等拥有身份优势的成年人。

在美国,除了声势浩大的好莱坞“Me Too”运动,体育界也曝出了多名体操运动员遭到教练性侵的丑闻,受害者中不乏一些奥运冠军。

过去多年,导致受害者不敢发声的原因除了羞耻、害怕报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加害者洗脑,不认为自己被性侵,但罪恶不会因粉饰而消失,那些“以爱之名,行禽兽之实”的人,不应该逃过法律与道德的制裁。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

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2 ) 爱的谎言,真的犯罪

Jennifer今年48岁了,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并在大学中授课,她订婚三年却始终未婚也没有孩子。

母亲收拾东西意外的发现了她13岁时写的一篇文章和很多来往的信件,非常警惕并暗示Jenni她可能遭遇的是一次侵害,但Jenni矢口否认并坚称自己拥有了一段爱情而不是受害者。

可心底微弱的声音和迷糊的记忆又似乎在提醒自己确实曾受到过不合理的对待。

于是Jenni开始寻找当年的见证者知情者和参与者,她终于在一次一次的询问纠结回忆中认清了现实,她遭遇了一场对未成年人的暴力。

这个话题是近几年不断有作品去讨论的,令人难过的是,这改编于导演本人的13岁时的作品(也是电影中提到的文章)也基于导演个人经历进行了改编和拍摄。

所以对儿童的侵犯是真,那些以爱作为借口的理由和合谋也是真,甚至直到35年后这个孩子还在深受其害自我欺骗最后醒悟也是真。

这些真实存在的伤害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时候是否起到了一个警钟的作用?

电影的呈现方式我很喜欢,有一点悬疑,也将回忆处理的非常超现实。

记忆里超美的Mrs G现实中是个又老又严厉的老太太,略显英俊的Bill也不过是个大腹便便的渣男。

而对记忆的美化可能不止于此:她以为自己的15岁是个少女其实不过是13岁的儿童样子的自己,她想象的一场恋爱不过是两个成年人的陷阱,她以为的自由是自我欺骗,她书写下的经历被自己说成是虚构故事…一次又一次她与自己的对话和与Mrs.G的访谈般得对谈都在展示她在边回忆边使用自己现在拥有的纪录片的能力去再次分析,展示真正的真相。

记忆是骗人的,但那些表情和感受不会。

她想起了对方冷漠的表情和自己生理的呕吐,让这一切再也无法被合理化。

也让她终于可以和年幼的自己面对面。

后劲很大的电影,很多镜头也非常直接,节奏非常好,技术上也可圈可点,值得看。

 3 ) Cuz nobody saved me.

信笺故事泛黄信纸使你回到青葱岁月,记忆里是秋海棠的庭院和开满玫瑰的金色花园。

空气中散发着青草和马粪的混合气味,你乖巧的白色马驹盛放着你轻盈的身子,正如某个黄昏与黑夜的暧昧交界它被盛放在一个成年人的床上。

在你最天真与最伤感的日子里你遇到了两个最美好的人,并成为了他们故事的一部分。

这个属于你和他们的最初的故事复写了延展在你之后的时间里的全部故事,你会在许多许多年后才会明白这个故事的开端不是你自以为情窦初开的十五岁,你所遇到的两个人不是你自欺欺人的文过饰非。

许多许多年,久到信笺都泛黄记忆都迷失,久到母亲的手风琴再也弹奏不出当年冰淇淋车旁的温柔旋律,久到你的白驹过隙容颜老去,久到你终于愿意走入一段婚姻。

太久太久以后,你终于开始尝试面对尝试清醒:那些被装点在十三岁的清晨朝露消散了,玫瑰枯萎了,并逐渐暴露出被掩盖在它们尸体痕迹之下的平淡真相。

他和她插入你,并对你说这是爱,并让你以为这是爱。

你被摧毁了,可你却对此一无所知。

曾经你遇到两个最美好的人,并成为了他们故事中的一部分。

这个原本属于他们的故事后来成为了你的故事,在这个属于你的故事中你拒绝承认自己是个受害者。

你说这是文学,这是爱,这是被重视的愉悦与最终报复的慰藉。

这个故事让你在学校得到了一个A,于是你更加坚信自己并模糊了爱与受害的边界。

你在自己的故事里扮演自己,阅读那些关于灯塔与海浪的诗句,筛检那些关于马驹和土壤的记忆。

你将你光荣的自信的坚强的A紧紧抱在胸前,企图以此来否认所有将你视为受害者的诘问。

可你不知道,可你要到许多许多年之后才会知道,这个红字A,它的全名是Adultery。

在几十年不经意的PTSD后你开始调查追究,真相就像它被摆在那里的最初模样一样分明。

你质问那个曾经你所无比信任的人,你曾经以为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人:你为什么不救我?

——因为没人救我,她回答。

那些封存于泛黄信笺中的海棠会凋落,玫瑰会枯萎,云雀会在田野上坠落,马驹会在大海中死亡。

少女的心会不再宝贵,像洁白的床单上破损的洞,从中流出沉默着啼哭的血液来——他说这是爱,她信以为真。

直到几十年后母亲的一封来信让她重读那个刻着A字的古老故事,她才终于发现所有一切起承转合的开端——那是一段长久的虚伪的令人作呕的以爱之名的——强奸。

 4 ) 当性侵儿童被包装成爱情

“青春期的女孩想迅速成为女人,于是有的人开始告诉她们,经历了性,你才真正成为女人。

”是的,观影时,会不由自主想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而这一切竟然是导演詹妮弗福克斯的亲身经历。

长大后成为一名电影人的她,选择将自己的这段经历拍成电影。

是什么样的故事?

媒体人詹妮弗探寻自己13岁的经历。

珍妮在马术夏令营里结识了马术教练G夫人和跑步教练比尔先生,从而被他们诱骗性侵的故事。

詹妮弗是如何被骗的?

13岁的詹妮弗在多子家中长大,被忽视被简单粗暴对待是她的生活常态。

正值青春期,詹妮弗渴望长大、独立,渴望自己做主,而教练比尔和G就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他们不断地给詹妮弗制造错觉,让她觉得自己被信任、被重视、被分享秘密,被像大人一样对待,让她认为自己“是大人了,是女人了,可以做主自己的人生了”。

比尔则不断地示爱,制造爱情的假象,让13岁的詹妮弗真的以为自己在恋爱了,一步步地掉入陷阱。

为什么会被骗?

不只是因为年少无知、单纯可欺,还有必不可少的家庭要素。

詹妮弗来自多子家庭,虽然家境殷实,但父亲经商,母亲无暇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即使她对詹妮弗有明确的规矩,但那都是简单的,她从未有时间走进詹妮弗的内心过。

这个家庭的家长,只负担了孩子们的身体长大,但严重缺席了孩子们的心理成长。

当比尔取代G夫人来接詹妮弗走时,妈妈即使察觉到了不对劲,也只是告诉了爸爸,并未加阻拦,而爸爸也是轻松地认为没什么问题。

甚至外婆看到了比尔和詹妮弗吻别,也没有认真对待过那么不寻常的行为。

而比尔和G为什么对詹妮弗下手,也是因为这样的家庭关系,让他们可以大胆地给詹妮弗洗脑,让詹妮弗信任他们而不是父母,从心理上阻断詹妮弗与家庭的联系。

回忆房思琪呢,不也是如此?

房思琪的妈妈只看到女儿的学习,而看不到女儿,只看到名师,却看不到名师的不同寻常,正是她,一次次地将女儿推向火坑。

究竟是诱奸还是恋爱?

诱奸,利用金钱、物质或者其他手段,引诱妇女(包括幼女)与之发生性交的行为。

它与强奸的区别在于手段的不同,强奸是采用暴力胁迫,而诱奸在其成奸时,女性是表示同意的,但其同意是由于被欺骗和利诱,按其本质仍是违背女性的意志。

比尔四十多岁,是个成年人,他观察到詹妮弗在家中的被忽视,锁定了目标,不断地给詹妮弗洗脑,“你已经长大了,你是个有独立思想的女孩,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

”青春期女孩,正跃跃欲试向往独立,很吃这一套,觉得比尔很懂自己,很爱自己,很疼自己,于是心甘情愿褪去所有衣衫。

三十多年后,詹妮弗找到比尔,在众人面前,她问比尔:你不是称呼我是你的小女友吗?

比尔慌乱不堪,如果承认他真的爱詹妮弗,那他便是妥妥的性侵儿童,如果不承认,那他们当年就不是恋爱,他更是打着爱的幌子在诱奸未成年。

比尔不敢承认啊,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只是这爱的幌子欺骗了未成年女孩,也保护了比尔很多年。

美版的房思琪?

詹妮弗与房思琪相同的都是在未成年的时候被成年人侵犯。

不同的是,房思琪从一开始就是拒绝的、恶心的,在半信半疑中被强迫,而詹妮弗是被诱骗的,开始时是“心甘情愿”的,在一次次迷失中,渐渐开始拒绝,开始恶心,最终觉醒,痛下分手决心,自己跳出泥坑。

她们的命运也不同。

房思琪在短暂的人生中一直无法释怀,无法摆脱,噩梦缠身,虽然将自己的故事写了出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而詹妮弗是将记忆封存起来,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不是受害者,自己那时候是在谈恋爱。

仿佛把记忆置换掉,就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她成年后揭开谜底,也最终选择了直面人渣、当众揭穿其真面目的举动。

詹妮弗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受害者?

小时候的詹妮弗喜欢写作,也自豪于自己的写作,更乐于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说青春期的孩子都喜欢认为自己有个性,与众不同。

詹妮弗很享受自己被比尔特别对待,被爱被呵护的感觉让她很有自信,甚至敢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故事。

当一个人感觉良好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觉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詹妮弗相信自己很特别,相信自己很有魅力,相信自己已经长大,有着其他同龄人无法企及的阅历和秘密。

这些都让詹妮弗兴奋。

即使她和比尔分手,电话那头比尔的哭泣和不舍,也让詹妮弗自大地认为自己是被需要的,被不舍得和被对方一直惦念的,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让詹妮弗更加愿意相信那是爱,而不是伤害。

试想,如果詹妮弗一直认为那是伤害,自己是受害者,那么詹妮弗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长大?

是的,我们很快会想到房思琪,沉重的、隐忍的、抑郁的,挫败感、无价值感将充斥她的一生。

但我们也看到,詹妮弗的一生狼狈不堪,她不断和不同的男人上床,一生都不愿意结婚。

人的自我保护本能触发,让房思琪选择将性侵美化为爱上老师,让詹妮弗选择将诱奸美化为成人必经的爱情,只有这样,她们才会欺骗到自己,那不是伤害,那是爱,才能活下去。

房思琪说,“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

”只有爱上对方,这段经历才有出路,才能被自己接受消化掉。

记忆是可靠的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追问过,记忆是对的吗?

她发现,同一件事情,她和别人的记忆不同。

所以,到底谁是对的?

到底记忆可不可靠?

长大后的詹妮弗也不断进行探寻和追问,她的记忆是对的吗?

她认为的爱情是真的吗?

13岁的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吗?

越接近真相,记忆越吹弹可破。

记忆不就是来自事情发生当时的看法吗?

那只是当时的认知、情绪、思考的产物呀,是有局限性、偏颇度的。

在詹妮弗的回忆里,马场阳光明媚,G夫人优雅美丽,比尔先生和蔼可亲,她的爱情更是充满美好。

可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看出来,那两个披着人皮的狼在欺骗在诱奸在强奸。

为什么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揭露真相?

我想说,她们那时无法面对,不是懦弱,是本能。

你可以说,直面挫折才是坚强啊,但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力量时,直面可能真的会摧毁她。

毕竟,那时她们都只是孩子啊。

而她们其实也并不懦弱。

林奕含写下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将这段往事诉之于众。

而詹妮弗长大了,有了力量和勇气,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再去面对童年的这段经历,她也是理性的,是勇敢的,是坚强的。

这时的她,有能力去寻找其他的受害者,有能力去寻找真相,有能力去当众揭发,有能力去鄙视虚伪、唾弃犯罪,也同样选择了把经历拍成电影,展现在大众眼前。

至于犯罪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被纵容,为什么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揭露真相。

受害者本人、导演詹妮弗说:“我希望人们不仅仅就电影和电影所讲的故事展开讨论,还应该关注电影与他们生活的关联。

它只是个例,但我想它也连接着许多的创伤事件。

无论它是你或你亲友的经历,或是你在治愈创伤时该如何对自己来讲述故事。

”如何对自己讲述创伤故事?

成年后的詹妮弗不断寻访后,才把记忆拼凑完整,“我不是唯一受害者”。

而记忆即使不可靠,但剔除记忆并不容易,成年詹妮弗与13岁的詹妮不断对话、争辩,才一点点走近真相。

从《熔炉》、《嘉年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到《信笺故事》,这些来源于真实发生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汗毛倒竖,犯罪行为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而它的发生又是那么悄然自然、难以觉察,坏人想要钻空子,实在太过轻松。

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只是要警惕针对弱势群体的犯罪,我们也要看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关怀和性教育更是所有人都该正视和重视的问题。

 5 ) 不是影评

The Tale《信笺故事》电影有几处我消音后才能看下去,直视画面那几秒会引起强烈的心理不适。

作为此类事件艺术化后的旁观者,我们会觉得恶心,愤怒,不可理喻…而对于无数个真实存在的詹妮弗·福克斯,那些亲历者…他们躲在心灵深处的黑屋里不断被提示着伤害。

初长成阶段多数人有过对年长异性的“错爱”,或是被恶意的诱惑,而这种单纯私密的心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大人引导或是利用,结果不言而喻……我们小时候受过的真实伤害远远大于记忆中的不悦,而在成年后能被唤醒的痛点或是说敢于直面的又有几个?

甚至在更小的时候,我们无法思考,更没有记录分析的能力,不知道陌生叔叔伸进裙子里的手有多肮脏,不知道被糖果诱惑进小房间后的龌蹉…而对于再大一些的孩子,脏手会贴上“以爱为名”的标签,用谎言麻痹叛逆期最为薄弱敏感的心智,暗处温柔的强暴,实则将身心意志埋入炼狱的仪式。

The Tale的侧重点并不是描述事件本身,而是聚焦于受害者自我和解的过程,平行时空的对话,采访叙事,多重蒙太奇以及一些暗喻的引用,旨在唤醒观众的意识,从而给予更多可以观察及讨论的角度。

盛夏的清晨看完此片,还是出了一身冷汗。

 6 ) 如何才能看上去不那么像,一个受害者

如何才能看上去不那么像一个受害者,不是向他们证明而是朝自己证实,这一头衔的肤浅和片面,我将改写我的年龄以使我与你并肩,修正记忆的形状,以使它们如此自然而顺畅如同你的身体进入我的爱是最好的润滑剂而使疼痛不再那样疼痛而我还要骑在你的身上发出痛快的呻吟少女是那该死的引诱,眼神过于澄澈而皮肤落满雪我要如何不等于受害者或等于,都是不恰当的好像它们只源于一个决定或者表情,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副锈迹斑斑的铁链锁住了身体

 7 ) 美国版房思琪

去年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并留下遗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肥姐一直觉得这是一部很伟大的作品,无论从思想和文笔来说,它对女性自我的剖析让人觉得作者是挖心创作。

《信笺故事》是美国版房思琪,讲述了13岁的詹弗妮和长跑教练比尔的一段往事,是美国纪录片导演詹弗妮·福克斯根据自己被性侵的经历自编自导的。

年近50岁的詹弗妮是个大学教授兼纪录片导演,有个订婚三年的男友,有天她平静的生活被母亲寄来的快递打破,里面是詹妮弗少女时期写的东西,这些信件打开了她刻意尘封的往事,在母亲的追问下,詹妮弗努力回忆那年。

13岁的詹妮弗被父亲送到格拉夫人的马场练习骑马,一起的小伙伴有贝奇,弗兰妮,兼职工艾莉丝,马场里还有个叫比尔的中年男教练,他健壮温和,与格拉夫人有私情。

在小詹妮弗的记忆里,格拉夫人是她见过最漂亮的女人,高挑优雅,因此她无条件地信任格拉夫人。

父亲忙于生意,母亲被几个孩子和家务乱得团团转,没人注意到詹妮弗渴望逃离的心愿,每周星期五在格拉夫人与比尔那里,她找到了归属感,两个成人把她当作朋友,他们那种开放自由的态度让人着迷。

有人给女儿的忠告是:“那些看起来可以做你父亲或祖父的男人,其实并不会把你当女儿或孙女看待。

”詹妮弗把他们当作家长,他们把她看作猎物。

一次三人聚会,格拉夫人借口要回家做晚餐,把詹妮弗单独留在了比尔家里,比尔让她念诗,鼓励她,靠近她,引诱她……

其实詹妮弗并太不明白那一次次的抚摸、喘息、冲撞,意味着什么,但她还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换取他们的友谊,直到她呕吐心烦到害怕,才鼓起勇气打电话给比尔和格伦夫人,说参加不了聚会,言语之间全是抱歉。

就像房思琪为老师口交之后说:“对不起。

”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虽然也不是她的功课。

之后詹妮弗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交了许多男朋友,她一直把比尔当作初恋男友,爱好写作的她写下了这段经历,但以她当时的心智,下笔就是:“我拥有过一段完美的爱情,我遇到了两个让我着迷的人。

现在母亲评价说:“你就是被性侵了。

”詹妮弗的世界开始倾斜了,她自以为拥有的是独一无二的经历,却发现是令人作呕的现实,为什么偏偏是她?

可能因为贝奇拒绝了,弗兰妮太胖,而他们认定她什么都不会说才这样做。

詹弗妮开始四处寻访,她找到了贝奇、弗兰妮、艾莉丝、格伦夫人,当事人出于私心,避重就轻,不过足以让詹弗妮拼凑起当年的真相。

记忆总是不可靠的,詹弗妮以为13岁的自己足够成熟,照片里却是瘦弱可怜的样子;她明明记得在比尔家的第一晚壁炉很温暖,突然间火焰化为灰烬;她总是记不起那时自己说了什么,别人的话仍犹在耳边。

事隔四十年,詹妮弗每次亲热都仿佛重揭伤疤,而星期五、马这些名词也会勾起她不快的回忆。

时间愈合不了伤口,她的灵魂永远停留在了13岁。

可能导演是拍纪录片出身,影片风格冷静克制,叙事有条不紊,力图展现每个人的深层性格,但不想造成太明显的导向性。

詹妮弗最终接受被性侵的事实,母亲也为当年发现苗头但心存侥幸而道歉,至于格伦夫人与比尔,他们从来没有忏悔过,因此导演只能在假想的时空里和他们一一对话。

导演也让50岁的詹妮弗试图阻止13岁的她,但无济于事,因为那时她的家庭,她的状态都注定命有此劫。

再说说演员选角,扮演小詹弗妮的演员伊莎贝尔·内利瑟在镜头下不是丰盈或苍白的少女,她就完全是小孩样儿,这也许是导演的本意,被性侵的只是个孩子,而不是禽兽眼中早熟纯净的少女。

 8 ) 一些想法

这是我看过的电影里关于未成年人被性侵最有深度的剖析。

(本文出现的未成年人特指没有性承诺权的未成年人,每个国家法律不同,我国规定是14岁以下)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非暴力形式的性侵。

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经常被“性侵者”和“被性侵者”拿出来当作“借口”的一个说辞是:所谓“未成年人”或者“儿童”难道真的不了解“爱情”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当然在法律层面上,和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那就是强奸。

但是就像成年的界定一样,跨过法定成年年龄,你只是成为一个法律上面的成年人,而你在思想or道德上的成年可能在这之前,也可能在这之后。

所以我们真的能从道德层面去批判,去定罪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由于个体的差异以及真正沟通的困难(就像本片里主人公对自己记忆的粉饰,他者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可能只有上帝才能做出评判。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这个“借口”最大的问题就是:该接受道德审判的本就不应该是身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而是那个身为施害者的成年人。

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身为施害者的成年人往往凭借着各种不对等(信息上的不对等,知识上的不对等,财富上的不对等等等),自知or不自知的去“欺骗”(“压迫”)受害者。

这不是身体的暴力,而是另一种层面的暴力。

难道就不存在对等关系下未成年人自愿与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吗?对不起,存在可能性极低,低到不可能。

退一亿步讲,就算有这种可能,成年人仍然面对另一个道德问题:“爱情”等同与性关系吗。

 9 ) 自编自导亲身经历,尘封将近四十年的未成年少女性侵往事《信笺故事》

美国纪录片导演詹妮弗·福克斯,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导演童年时的亲身经历,13岁未成年少女被成年人诱惑,性侵的尘封往事。

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非常出色的一部给8分。

年今五十的詹妮弗·福克斯已经是一名成功的纪录片导演,在繁忙的拍摄工作中,她接到了数次母亲打来的电话,语音留言中母亲焦急的等待着她的回电。

回到美国之后,詹妮弗收到了母亲寄来的邮件,里面是自己13岁时写的一篇作文,作文里自己在一个暑假,陷入了一对已婚男女的不伦恋情之中。

将近四十年后母亲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这篇作文,迫切的希望得知作文的真实性。

作文将詹妮弗的思绪拉回了13岁的夏天,自己在马术训练时,结识了自己的马术教练和田径教练。

马术教练成熟性感的酮体。

田径教练强壮阳刚的体魄,对性意识刚刚萌动的詹妮弗充满了诱惑。

深入的接触后詹妮弗发觉了二人超出寻常的亲密关系,而二人也表现出了对自己异常的好感。

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已经冲淡了詹妮弗的记忆,她一直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秘密,模糊的记得,自己曾经和田径教练真心相爱过。

母亲迫切的希望得到真相,而詹妮弗发觉很多往事都变得莫能两可难以确定,于是她开始拜访昔日的亲历者,随着细节的渐渐显现,记忆和真相的距离越来越大,一个惨痛的事实在四十年后完整的呈现在詹妮弗的眼前。

导演詹妮弗虽然是一名成熟的纪录片导演,但是纪录片在本质上和剧情长片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部剧情长片处女作,显示了导演强大的掌控能力。

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现实和回忆交织平行推进,而记忆和真相的偏差,又是一个不停修复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精彩的叙事结构,电影最终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完整呈现了四十年前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导演深厚的叙事功底可见一斑。

在纪录片中导演往往喜欢大量使用长镜头,毕竟在电影的拍摄手法中长镜头是最能完整还原事件真相的一种拍摄手法。

从二战之后长镜头也大量在叙事电影中使用,现在高难度的长镜头也是艺术电影中常见的镜头语言。

最近在戛纳亮相,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据说使用了一个一小时的长镜头,不能不佩服毕赣的镜头掌控能力。

电影没有占有绝对优势的镜头语言,不能说长镜头先锋,前卫就是最好的拍摄手法,万事都是有利必有弊,长镜头意味导演舍弃了电影语言中另一魅力巨大的技巧蒙太奇。

在这部当中,导演放弃了自己驾轻就熟的长镜头,而大量使用蒙太奇,技巧非常娴熟。

表现在迷失的记忆之中,朦胧的臆想,虚幻的碎片和残酷的现实纠缠不清,彼此交织,没有比蒙太奇更合适的表现手法了。

电影超高的完成度,跟导演大量使用时空蒙太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看过电影之后心情有些压抑,我们的记忆真的是真实的吗?

可能未必,现在我真的想不起来自己十三岁时究竟长什么样,记忆可能只是一些模糊的碎片和自己臆想出来的片段。

而在青春叛逆期,自己坚信和执着的许多事,几十年后仔细思量,原来都不过是年少轻狂的荒唐一梦罢了。

 10 ) 这种爱,比强奸更恶心!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在今年的圣丹尼斯电影节上,有这样一部电影,当它播完之后,所有观众都陷入了沉默。

这就是《信笺故事》。

信笺故事The Tale

该片豆瓣评分8.3。

其主题是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类型:少女遭到性侵。

小探觉得,比起《熔炉》、《素媛》,甚至是去年的《嘉年华》,也许这部电影中的故事才更普遍的发生在我们周围。

本片中,性侵并不以违背少女意志、赤裸裸的犯罪形式出现,而是包裹了一层“爱”的外衣,隐秘的进行着。

在这样的故事中,作为成人的一方往往非常善于选择目标、诱导未少男/少女,让她们误以为坠入了爱河,心甘情愿的为爱奉献。

所以很多受害者直到成年后都不认为自己“曾经受过伤害”。

而这恰恰是让大众最不能理解的一点,并且动摇了很多人的道德判断:既然受害人自己都不在意,那吃瓜群众还跟着较啥劲啊?

(前段时间被封号的两位,当事人小姑娘站出来怒怼网友“我们是真爱!

”)真的不在意,没影响吗?

《信笺故事》选择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让受害人讲自己的故事。

该片改编自纪录片导演詹妮弗·福克斯的亲身经历。

提示:以下剧透较多电影一开始,詹妮弗的母亲找到了女儿十三岁时写的日记。

在这些记录中,她发现女儿竟然有被性侵的经历。

然而面对情绪激动的母亲,詹妮弗只是淡定的告诉她:自己当时不过是在跟一个比自己年龄大的男人谈恋爱。

但当她读到当年的日记时,想法却渐渐改变了。

她开始以年近五十的成熟形象,和记忆中那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对话。

她发现记忆并不准确:十三岁的自己其实是个身材矮小、长相幼稚、极度缺乏自信的小女孩。

(上:记忆中十三岁。

下:十三岁的詹妮弗真实的模样。

)作为多子女家庭中总被忽略那个孩子,那时的她渴望长大、渴望被爱、渴望变的与众不同。

这时,两个人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高大漂亮的马术女老师和英俊帅气的跑步教练。

女老师成了詹妮弗完美幻想的投射,而教练则给了她“前所未有的爱”。

直到现在,这两人在她心目中仍旧保持着几乎完美的形象。

但重读日记的詹妮弗却发现,这两人的一言一行都有某种强烈的目的性。

他们用各种方式,让年幼的自己觉得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他们主动和詹妮弗分享秘密,建立信任的纽带,诱使她许下”守护秘密“的誓言。

他们不断暗示詹妮弗:从离析她与父母的感情,

到重塑她的三观:

最终诱使她主动交出了初夜。

而年幼的詹妮弗始终是以一双纯洁、向往美好的眼睛去看待这一切的。

当受到特别关注时,她觉得自己有了归属感。

当听说女老师和教练在偷情时,她觉得这两人活的真实不做作,和那些总是撒谎的大人一点也不一样。

甚至与教练发生性关系时,她也觉得这是因为两人相爱,她只不过做了“女人该做的事情”。

但实际经历却与她的感觉截然相反:性爱如同噩梦般痛苦不堪。

詹妮弗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她胃疼、呕吐;与此同时,她的精神也出现了更大的撕裂:她不断做噩梦,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最终,年幼的詹妮弗选择主动终结了这段关系。

但她所受的伤害却深深的刻在了骨髓里。

这种伤害强大到她根本无法直面它,因此她编了个美好的故事。

这么多年来,她都在欺骗着自己。

以致重读日记的詹妮弗虽然意识到了不对劲,却仍不愿承认自己受到了伤害。

(当男友直白的指出教练的行为是强奸时,詹妮弗的反应)她想要找到自己的“初恋”,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当得知这位教练曾与多名少女发生过关系时,她甚至一度拒绝相信。

还是母亲的一句话点醒了她:是不是我亲生的啊?

怎么这么傻?

当听到其他女人聊起初夜的奇妙经历时,詹妮弗终于意识到,由爱引发的性本应是美好、难忘的。

这时的她才看清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伤疤被一点点揭开,詹妮弗觉得越来越无法呼吸。

她决定替十三岁的自己,去质问当年的教练。

却发现恶人非但没受到惩罚,反而活得功成名就。

甚至谈起当年的事,仍像疯狗一样反咬自己一口。

这段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詹妮弗的一生:成年的她私生活放荡,宁可当小三伤害别人,也不愿主动走进婚姻。

被伤害过的人往往也会去伤害别人。

(詹妮弗崇拜的马术老师,从一名受害者变为了施害者)而让小探觉得更可怕的是,当年詹妮弗被性侵是在一种半公开状态下进行的。

她曾在作文课上写过自己的经历,老师只是简单批复了一句“你可能被成年人利用了”。

她被教练强吻,将这一幕收入眼底的姥姥质问了她两句,然后什么也没做。

她的母亲觉察到教练和自己女儿相处时的不正常,但在父亲“别胡思乱想”的呵斥下,也什么都没做。

最终,詹妮弗无处求救、无处倾诉。

如今的中国其实很像《信笺故事》中所描绘的七十年代(即詹妮弗十三岁时)的美国。

好在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强。

但除了性教育与增强保护意识,最能防止孩子们不受侵害的,其实是爱。

只有获得了足够的爱、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才不会轻易委身于他人。

电影的最后,导演打破时空,成年的詹妮弗和年幼的自己坐到了一起。

与过去和解?

那是不可能的。

只能抱抱曾经的自己。

这部电影的故事有点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但詹妮弗却比林奕含幸运一些——至少她有勇气主动终结这段关系,而林奕含却持续遭受了五年的性侵 。

(已故才女林奕含)很难想象她究竟得有多痛苦,才会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

最后,我想用电影中的一句话告诫文章开头自以为找到真爱的小姑娘张千巽:不会只有你一个。

这是所有恋童癖的特点:他们的一生,都很专一的只喜欢小女孩,会接二连三的制造受害者。

所以醒醒吧,别被爱包裹下的性侵骗了!

《烟草》短评

4.5 But time...how time first grounds us and then confounds us. We thought we were being mature when we were only being safe.

4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A-】“如果有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个电影或许会很好emmm也可能是这些成年人直接给未成年人看这部电影,然后说“我和他们不一样”诸如此类,把这个电影当成另一张杀手锏额,你是懂男人的”

6分钟前
  • 蜂唐罗隐
  • 力荐

所以艺术创作者只要展览伤口就能得到观众认可了呢

9分钟前
  • 小阿
  • 较差

对一段封尘记忆的追问,追溯自己何为自己的人生,两条线索相交的方式运用完美,现在对过去的拷问切合这故事。而故事本身就用悬疑方式讲述,一步步将观众引入恐惧。太多道貌岸然的人了,导演给凶手的特写可使人作呕。

13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这么多年的我伤痛,在他面前就是个笑话。It was you! You deceived yourself, not me! 这才是师生恋最可恶的地方,利用幼年的无知去赢得存在感,去赢得所谓的爱。小姑娘的invisible,最终都会找到出口的。

15分钟前
  • 囡囡
  • 还行

希望女孩都能学会辨别看似无害而浑身发骚的渣男 以及发现那些看似无聊老实巴交但内心纯洁火热的能给各位菇娘一段美好感情经历的肥宅🙄

18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圣丹斯首映。没法评价。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第一次有作呕反应,心跳极快、血液膨胀到无法呼吸。电影完成度极高,双线剪辑的严丝合缝,两位女主跨时空跨年龄的对话真的是猛敲人心。正是因为这是一部完成度极好的作品,但由于故事的社会价值深度、压抑程度足以将每个有良知的人击垮... 谨慎观看。

23分钟前
  • Roderick
  • 力荐

B / 叙述几乎完全发散于主角自身,即便部分心理的呈现是直白的呼吼,但至少维持了细腻的情绪状态。影片也从对教条程式的正义建构,落实为对人本身体验的回溯、对纯粹的真实的动人追逐。一切愤怒都蓄积到最后一刻人海中的嘶吼,仿佛嘉年华的大喇叭萦绕着空荡荡的回声。

2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正视自己的记忆有那么难吗,还需要和探案一样抽丝剥茧,不理解,美国性侵案大背景下的政治正确电影

30分钟前
  • 谢家之宝树
  • 较差

纪录片导演的拍摄角度为这个故事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觉,两个时空平行剪辑互相交错,幼时和成年的自己相互欺骗相互安慰,最后才发现伤疤原来早就在那里,疼痛感也只是暂时遗忘掉罢了

32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推荐

从头到尾,充满同一镜内跨越时空的对话,现在与过去自己的对话,现在自己与过去亲友的对话。开始很长时间,这样的处理让我心烦,渐渐发现这就是一个悬疑故事,一个解决自我伤痕心结的悬疑故事,那些与之对话的亲友渐变成了目击罪行的证人。终于,在对观众不停灌输和强加,被性侵女童不是受害者,甚至性侵者只是她的第一个恋人后,在现实和过往持续对话的交叉剪辑下,来了个巨大反转,圆满了这个米兔时代的漂亮信笺故事。

34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2.5星

37分钟前
  • 路过
  • 还行

垃圾恋童癖。手段是接近小孩,给小孩洗脑忍耐痛苦是美德为之后的性侵做铺垫,同时不断洗脑说你是大人了你很成熟也是为性侵做铺垫。记忆会自动美化,但记忆也会留下真相的痕迹。垃圾恋童癖,气死我了。

41分钟前
  • 不忘
  • 推荐

可能是後metoo時代的代表作之一。紀錄片女導用劇情片重構自己的傷痛,已是另一種「紀錄」;與《烈女本色》的極前衛不同,本片多了更多的壓抑,緩緩訴說主角(導演)自己的過去與現在;Laura Dern近年的顛峰演出,沒有之一;本片應該在銀幕上映正場,而不只是在HBO播映。

45分钟前
  • 過客
  • 力荐

“当时也没人救我。”G太太如此轻描淡写她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的帮凶。原生家庭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道防线,连成年人都未必分得清以爱之名的谎言,何况十三岁的少女。人生中不堪的往事忘了真的是福气,如不自我催眠恐怕面临精神崩溃,一旦回想起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难免二次伤害。

46分钟前
  • ofelia11
  • 还行

为创作者自我剖析的勇气而感到佩服。

50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女主SB. 给Miss G看资料的时候能把自己做了笔记的资料也放在里面,真是又蠢又不负责;在公开的教学场合逼问学生性经历,逼问学生是否抑郁,现实中她早就被开除了!在后期她已经开始明白自己的遭遇就是恋童癖性侵,却不报警而是直接找恋童癖对峙。她做的追查、追问都毫无效率毫无计划,真的对不起她自己的遭遇

54分钟前
  • fakeCrocodile
  • 较差

差点在中途,放弃一个好故事。也算是声援me too运动吧,只是这样艺术地表达是否合适,见仁见智。

56分钟前
  • 童书小读伴
  • 还行

自传电影,由大量过去的虚影与现实的羁绊堆砌而成,过程中夹杂着拷问与质询,导演用纪录片形式探索困扰着自己的答案。而像我这样的——没有切身经历过的人来说,做出的任何评价都是非客观、无意义的。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故事、一场周末电影,对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生的梦魇。

1小时前
  • 康报虹
  • 还行

真的是时机对的电影,赶上所谓的#metoo。对话这种形式也没有很特别;故事也没有很深刻,但胜在真实? 看看鱼缸这样的作品,那么这部只能说寡淡。

1小时前
  • Cherr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