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电视很久,特别是分手失恋后,对于爱情失去信心,好像一切都不那么重要,重要到吸引我。
这部剧也是,谈不上吸引,但我还是一集集认认真真的看过。
明明知道是场梦,也愿意按部就班的去做;明明知道是微乎其微实现的可能,也要去尝试;明明也许结局是悲,但圆满还是让人们心满意足。
因为,我们都有爱情的梦想,浪漫的憧憬,幸福的追求。
正如心里紧紧攥着不放的话语: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可是,我再也找不到他了。
许亚军,从小学的时候就喜欢。
一年又一年,就希望他同袁华饰演的角色成就爱情;空镜子又希望他同牛莉饰演的角色能够百年好合;直到在现实中,无论是与许晴离婚,还是同张澍结婚。
打心眼里都希望他好好的,如同剧情里饰演的那样,轮廓分明,气度不凡。
相反,他饰演的剧目,却没有看全,关注本人大过剧目本身。
也许,这便是天生好感的法则吧。
就像剧中所说,我们遇见另一半的可能是千万分之一,几率太小,以至于有些心灰意冷了,这更让李春天的春天成为一个偶像剧的看点。
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梁冰是不可能与李春天在一起的。
他也许会对给予他伤痛的前妻恨到刻骨铭心,如果前妻没有癌症,他可能会对如此的女人念念不忘。
至于小庄,好像他们的气场吸引度从来没有达到爱情的高度。
相信一句话:男人只会变老,不会成熟。
他们对于爱情的思想境界,终不及女人。
是部好剧,看着宋丹丹,感觉像喝着清粥,就着萝卜干,清爽舒服。
而再看许亚军,就像添了一枚咸鸭蛋,令所有都赋予了厚重的滋味,舒坦,总还是舒坦。
小品女王迎来了偶像剧的春天说实话,之前,宋丹丹是入不了我的眼的,尽管头上的光环挺耀眼——小品女王,无人可超越。
但是由于春晚的功劳,中国的小品已经妖魔化了,称得上那八个字“表情做作,演技浮夸”。
所以一直以为宋丹丹阿姨那是中年妇女津津乐道的,跟我这个还在哈偶像剧的文艺女青年是有代沟的,不可逾越的代沟。
但最近咱们的丹丹大姐(请注意我用的称谓变化),着实让人惊艳了一把。
首先是《家的n次方》,本来宋丹丹是里面的大绿叶,用来陪着导演赵宝刚过戏瘾的,所以宋丹丹演的角色安排就很具喜感,三婚女碰到了三婚男,还各自带着自己前几段婚姻的赠品——几个娃,几个娃还各有特色:有老实男楚牧、腹黑女栗子姐、冰块薛洋,和看似疯疯癫癫,实则很多才多艺的怪咖齐齐。
但是随着剧集越播越火,我们发现,撑起整个剧的就是两个人,不是忠的楚牧、不是狡诈的栗子姐,更不是耍酷的薛洋(其实笔者以为这个角色是里面最不给力,最过气没人看的),而是齐齐和文楠,文楠就是宋丹丹演的三婚妈。
先说齐齐,那绝对是怪咖一名,出场是一个动漫人物的造型,好像是《火影忍者》里面的我爱罗,背着个大葫芦,非常之抓人眼球,然后戏耍冰块时又是《死亡笔记》里的造型,再然后耍拜金女赵雯,调酒表演,惊喜一个连着一个,也同样让观众记住了这个灵气十足的演员——王子文。
再说宋丹丹扮演的文楠,本来和赵宝刚演的三爸是剧里主角们的两大精神支柱,说白了就是大绿叶。
赵宝刚演的三爸到后来基本是被人无视掉了,因为已经趋于平庸的家庭妇男了。
而宋丹丹演的三妈就绝对不一样了,那是一个非常淡定的存在,下面的孩儿们就折腾吧,不管怎么折腾,掌控大局的还是那个三妈;底下的小一辈儿出点子,一锤定音的还是三妈;大反派来踢馆,三爸一副懵懂样,出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还是三妈。
所以那部《家的n次方》,宋丹丹的演出也算是可圈可点。
原以为宋丹丹偶像剧的玩票也就此结束了,最多也就跟《奋斗》里的苏小明似的绿叶还是绿叶。
不过就是叶子瘦小和叶子肥大的区别了。
谁知道现在的导演都知道“在这里站一会儿,舞台就是你的了”,这次宋丹丹大姐主角了,绝对的主角——《李春天的春天》。
看这部内地剧是因为偶尔在一个地方看了段剧评,引起兴趣,拿来看。
结果第一集,李春天指着自己撞上的男主的宾利车跟电话里的保险说:“一个8,两个翅膀,杂牌车,我不认识。
”当时我就笑喷了。
然后就看着宋丹丹操着一口京片子,仗着38岁的剩女身份,游走于剧里的每一个角色,虽然在单位是专帮别人收拾烂摊子的老好人,在家里是不受宠的老二,在朋友那也是个受气包,但是还是因为有缘于许亚军演的男主一次次戏剧性的相逢:先是撞车,再是发现男主是顶头上司的老同学,两人总能赶着一块,连宋丹丹因为面子参加的密集型相亲都能让男主赶上现场直播,还录了像。
最后,终于李春天好人有好报,众望所归地与男主走到了一起,两个人在世贸天阶的广场上,一个走,一个找,然后一个终于发现了,默默注视,默默等着对方回头看见自己,另一个蓦然回首,看见了以为已经去娶别人的心上人。
整部剧的背景音乐就是《传奇》,最后一幕更是把传奇这首歌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孤寂的心像是冰箱里的干货,来一点温柔的水轻轻泡发,那些被封存的春天就不期而至。
好的爱情应该如此,无论男女。
(深夜不想睡,为了压制购物欲我打开豆瓣写下这篇,可能有点拉长摸短的文章,我不想赞美自己,敏感是A面,啰嗦则是B面。
)春天生活的主题是阳光,她极其宽松,极其热爱生活,她用那些阳光掩饰了内心她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孤寂。
孤寂这个词太贴切,不是孤独,孤独是自主要求的,但是春天不孤独,她有非常好的朋友。
孤寂是有时候带点享受,是对爱情的渴望而不得,于是把自己沉淀干燥,期间尝试去寻找温柔的水,但是那不是适合自己的。
总之,孤寂让自己陷入某种状态,拥有惊人的自查,春天说:“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状态,被人推着走。
”春天的美在于孤寂的自洽,我知道自己的孤寂,但不沉溺自己的孤寂,孤寂只是她生活的余兴节目,热情地用自己善良和宽容回应生活。
我爱春天,春天数次让我感动。
“我干嘛要让人知道。
”做这件事与任何人都无关,“我”做的事只因为我觉得我要做。
梁冰生活的主题是寻找,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寻找,往往。
他寻找喘息的时间,脱离尔虞我诈的商战,他想要得到最真实的快乐,最真实的快乐无关其他,哪怕是一小段风景,哪怕是一小时有趣的谈话。
他也寻找对爱的救赎,生活的不幸封存了他的心,他极其高傲,他觉得自己站在了事实真相的一面,他甚至有审判的权利,可是他却逃不掉内心柔软的呼唤,梁冰偶尔自大,控制一切,但是绝对柔软。
“你不觉得你生活中的恨太多了吗。
”春天把宽容大方地分给梁冰,结合梁冰内心的柔软拉了他一把。
“你觉得你真的站在事实真相的一面吗?
”春天疑问。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知道所有的真相,且可以做出审判。
我对梁冰多是佩服,名如其人,清楚冰冷。
梁冰曾说春天是一根火柴,火柴点亮了他的心,他的寻找终于结束。
人在某些时候都会被内心的某些感觉呼唤、拉住或推往另一个空间,全新的、超出自己感受的。
让我们尽情干燥,你等的人还没来。
很久没一口气看完一部电视剧,中间没快进,没不耐烦的看完了,妈妈给推荐的《李春天的春天》,说我该看看,会能有些什么感觉的,本来无感,觉得中年这个词离我还很遥远,可是这几天觉得苦闷,甚至苦逼,自己总是那么不管不顾,按着感觉走,在工作不顺利,不能向好友们吐苦水,身边又没个肩膀依靠的时候,想起了这部电视剧,算作解闷。。。
刚刚看完那个童话般美好的结局,听着片尾婉转悠扬的《传奇》,没想到,有一天有这么一部电视剧与这首歌如此契合,天衣无缝梁冰那个温暖宠溺的微笑,不就是春天般的感觉吗?
春天那个暮然回首,笑着笑着眼泪就留下来的瞬间,我也忍不住的哭了,情到深处,感同身受。。。
李春天说了很多我给爸妈给好友说话了无数次的话,代表了那么多追求感觉追求精神生活,担心胡乱嫁掉将来后悔肯定会离婚的女人们,会不会成为齐天大剩,成为灰菇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啦,都希望大家有个好家庭有份好生活:) 不是期望有那么一个钻石王老五出现,而是除去那层物质的外壳,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和你耍贫嘴,说心里的小秘密,小甜蜜,小阴暗,好也罢坏也罢,聪明也罢笨也罢,都那么坦然的面对彼此,倾诉然后释然 人生在世,也不过祈望得那么一个知己,划一根火柴,照亮心里那个角落。。。
PS:好多人在讨论梁冰的前妻和小孩为什么一闪而过,后面没了交代。。。
我倒觉得已经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了我没看过《此此去经年》,单凭剧里展现的,梁冰那么一个从小家庭、成长、爱缺失不完整的人,不能保证或者可以肯定的说他有很多性格缺憾,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他将来的家庭。
从这点上看,对于当初妻子的背叛,生意的失败,会有多少成分来自这些经历呢。。。
也许只有经历了大风大浪,重新站起来,又遇到了李春天,照亮了那心底晦暗,人才真正变得明亮,豁达,释怀,淡然了呢?!
而那个别人眼里的背叛者,坏女人,狗男女的前妻和阎森,俩人互动中的丝丝温情,孩子嘴里最可亲可敬的爸爸妈妈。。。
也许站在他们的角度,会不会是另一段救心爱人出苦海,浪迹天涯的爱情故事?!
不可而知。。。
看第二遍的时候,20集 李春天劝慰梁冰的那番话,也许解放的不仅仅是梁冰的精神桎梏,还解放了动情观看《李春天》的很多饮食男女吧。。。
李春天:“梁冰,我跟你聊聊天行不行?
”梁冰:“行”。
李春天:“其实我这人吧,跟别人聊天啊,说话啊,我特别不习惯把话说得特别彻底。
因为,怎么说呢,我快40的,人了,还没有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朋友,所以我特别不自信,你知道吗?
我觉得,我要说什么,表达对生活的看法,或者是什么的,人家肯定会说,你懂什么啊?
你准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吗?
所以我说话的口头语经常是:是吧?
你说呢?
但是,却是我自从认识你以后吧,我觉得我在你面前变化就特别大,我什么都敢说,不管你怎么想,我觉得我真的胆儿挺大的,挺自信的。。。
所以,我今天来的路上吧我就想,我就知道你看到这封信,你会是现在的态度,所以,我必须把我一肚子话说出来,行吗?
”梁冰:“行,你说”。
李春天:“我觉得你吧,现在生存状态特别有问题,知道吗?
”梁冰:“什么叫我的生存状态,特别有问题?!
”李春天:“就是,你到底为什么活着啊?
你不觉得你生活中的恨太多了吗?
你不觉得你的报的仇太多了吗?
我现在觉得你整个人活着就是为了报仇,就是为了让那几个人难受,而那几个人都是你生活中、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了。
比如,你前妻、你父亲,你母亲已经不在了,你就只有你父亲了,而且你父亲是给你生命的人,你前妻毕竟给你生了一个到目前为止,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血缘了。
我相信,他们曾经给你造成过特别深地伤害,但是你一定要还给他们一个更大的伤害,你就觉得你会快乐了吗?
我记着你曾经跟我说过,任何事情都有三个方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和”梁冰:“事实真相的一面."李春天:“对你父亲的这个问题,你真的就觉得你站在了事实真相那一面吗?
你不觉得有可能,你比较多的站在了你的一面吗?
人有的时候就是会犯错,有的人一生犯的都是小错,都没关系,都很快就过去了。
可是有的人一生就是会犯那种无法原谅的错,再也弥补不了的错,甚至伤害自己最亲的人,最爱的人的事儿。
那可能你受伤害了,但是你一定要用更大的伤害还他们吗?
那样就对吗?
你也有老的一天啊,你父亲给你的的伤害只是在他比你现在还要年轻十几岁的时候做的,而你对他的伤害是在他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做的,你不会后悔吗?
你确定?"梁冰:“李春天,我的童年生活呢,跟你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已经不想再重复这一切了”。
李春天:“我知道,但是我就觉得,为什么你不尝试一下宽容呢?
真的,宽容有的时候,特别有力量。
我觉得,我们宽容别人,解放的不光只是他,其实你是,真正的解放了你自己,真的。
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原谅他们,没准儿原谅了他们,你那会儿觉得特幸福、特快乐,觉得自己特了不起。
如果,你真的换一个活法,你没准儿还觉得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呢,你说呢?"李春天照亮的岂止是梁冰心里那个晦暗的角落,她照亮的是梁冰从仇恨、冷漠慢慢走向释然、善良、重新拥抱温暖的那条道路。。。。
对我来说,看电视就是减压最有效的方式。
宋丹丹扮演的李春天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我的影子,都是那么单纯,都是这么执着地憧憬自己的爱情,如果没有合适的对象,即使不结婚,也是宁缺毋滥。
最近也来越发现身边的好多同学和朋友结婚了,他们的微博或是QQ头像里都是他们孩子的照片,看着他们的照片和日记,恍惚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
身边有很多朋友是因为年龄或是父母的压力而结婚的,我很纳闷真正为了爱情而结婚的又有几对呢?
看着最后一集,李春天和梁冰在广场里相拥的场面,我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24集的剧情下来,我随李春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等候,一起守望,最后终于坚持到她的幸福来临,不知道生活会不会也像电视剧一样的美满和童话呢?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特喜欢看张一男笑。
他第一次和李思扬通电话的时候,听到李思扬的声音时那个笑容秒到了我,让我第一次对这个男人有了好感,让我觉得他内心是温暖的。
他和青青的争吵 我觉得除了青青的原因,只是因为张一男不够爱青青。
不是不爱。
而是不够爱。
对他来说,青青是个值得娶的 爱他的女人,却不是那个轰轰烈烈的爱。
13集春天在办公室唱传奇,青青和张一男赶到办公室,站在春天身后,那时张一男的笑容同样温暖,一种理解的宽容的欣赏的怜惜的笑。
他和春天是男女间真正的友谊,不掺杂任何别的。
看梁冰和春天斗嘴时张一男的笑,是一种调侃的洞察一切的笑。
真的特别喜欢张一男的笑容,春风拂面。
01本来下定决心今天要写论文综述,要搞数据的,但是走了下神儿,突然想到了《李春天的春天》这部剧,便又去B站刷了一眼大结局,再一次被中年人之间的温柔相爱狠狠的暴击,最后的拥抱我真的可以爱一辈子。
剧的两个主角,李春天和梁冰,李春天是一个年近40的大龄单身,长得就中年宋丹丹那样儿,职业是报社编辑。
梁冰40出头,离异、人帅、钱多,是总裁但并不霸道,很接地气。
两个人的相遇是因为李春天不小心撞了梁冰的豪车,后来又因为工作的关系,便成了整天逗贫互相伤害的好朋友。
这个剧总共24集,前20集就都是工作呀、催婚呀、相亲呀那些平平淡淡的生活细碎,就像看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没什么特别,并不惊艳。
但是,因为一个结局,那个结局的出现,让整部剧就像是一副暗淡的黑白画,突然之间浸染的五颜六色变得鲜活亮丽了,它让前20多集的那些繁琐日常都笼罩着一股甜甜的味道,让人觉得,如果有一天我会爱你,那么慢一点,也是最好的安排。
02在前20集的时候,这俩人谁也没看上谁,他们看起来太不般配了,梁冰那样成熟有钱又帅的男人,该是无数美貌少女的理想型,按正常的逻辑他也该找那样的女朋友,怎么可能爱上一个将近40岁,长得又一般,性格又傻傻憨憨的这么一个普通人呢。
李春天呢,她很着急找个对象,被她妈催婚要催的抑郁了,相了不少亲,却都是奇奇怪怪的人,暗恋过别人但两人时间线没对接上,她也不会喜欢梁冰,那哪是她敢考虑的人啊,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
这个心思是梁冰先动的,他在去美国前单独约了春天去他家,本来想要郑重的把心里话说出来,但因为春天她爸突然的车祸,对话被打断,他就走了。
一年后回来,他已经跟秘书小庄在一起,而且都计划结婚了,一开始我不太能接受,才一年而已,中年人的一年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再往后看知道,他其实刚到美国,就给春天发了邮件,可春天一直没回。
在他,或许就以为春天对他没有想法了吧。
但实际上,春天是一年之后才看到。
梁冰回国后,一次出去旅游两个人无意中遇到了,虽然交谈起来还是会逗贫,可是梁冰欲言又止,春天躲躲闪闪,老演员的演技也太好了,春天走后梁冰失落的眼神,我可以直接哭出声来。
后来在酒店他们又遇见了,梁冰假装自然,但一定不知道鼓了多少勇气的,隔空问春天:“唉,李小辫儿,我刚去美国的时候,给你写了一封特别长的E-Mail,这都一年多了,让你给我回一个就这么费劲呢。
”这是全剧我第二喜欢的场景,梁冰好勇敢,如果没有这样挑明了去问,或许就错过了。
03最后,梁冰发了结婚的请柬,春天心里太难受了,就去逛街,一个人喝酒,而梁冰那边,小庄也跟他摊了牌,两个人和平分手,他开着车去找春天。
在世贸天阶那里,两个人淹没在广场的人群中,春天喝多了,手里拿着一瓶酒,梁冰穿越人群来寻她,他们擦肩、错过,被人群阻隔,突然,梁冰一转身看到了春天,一个40岁的人,追着气球,笑的的像个孩子,梁冰也笑了,一脸的宠溺、喜悦和满足。
等春天也看到了他,梁冰还是笑着,春天却委屈泛滥了,她立刻朝梁冰狂奔过去,跳起来抱住他,两个人抱得那么用力,那么满足,背景歌声响起来了: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拥抱之后的故事,导演没有再继续拍下去,在这里收尾实在是恰到好处,他没有用后面的琐碎、平常,把观众从满溢的感动和甜蜜中硬生生的拉出来。
04刚看这个剧的时候,我会怀疑,这样的两个人,不是一个阶级,不是一种类型,要怎么样才能产生爱情啊,看到最后发现,这是能把我羡慕死掉的最好的爱呀。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像朋友一样的去了解和相处,彼此没有任何伪装和取悦,我以最真实的自己,最舒适的状态来面对你,吵吵闹闹也好,贫嘴逗哏也好,在这种相处中,我们深刻的看见了彼此,我对你的认真和珍惜,不是因为什么帅气、漂亮、有钱等等,不是那些肤浅而不长久的东西,而是在我们相处中获得的了解和建构起来的对彼此的价值。
梁冰在E-Mail中说:“在飞机上,我脑海里一直出现你的影子,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思绪,是一种无法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的惆怅,也许你说得不错,我这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某一个纬度极端隐晦,那是一片阳光无法照耀的地方,人生四十年,是你第一次洞察了这里,你在这里划亮了一根火柴……”
两个彼此深刻看见,完全懂得对方珍贵的人,突然的相爱了,真是美好啊。
他们慢慢的了解,慢慢的结下深刻的“革命友情”,又慢慢的把这友情升华成深刻的爱,它不是激情的痴迷,不是平淡的相守,是对彼此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又沉稳内敛的爱。
我多么想要你啊,只有在你这里,我才感到生活的温柔,体会到什么是安稳,我原谅了过去对我的一切亏待,放下了怨恨与愤怒。
你真好,你让我知道,不是防备,不是刁难,我可以用爱去面对世界,有了你,世界才变得值得了。
-作者-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
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我连快女都不愿意看了。
趴在笔记本前看李春天的春天。
本来开始挺轻松的,我特爱看梁冰和李春天逗贫。
可是看到最后真就挺难受的,可这幸好是一部电视剧,善良的编剧和善良的演员给善良的观众们一个喜剧式的结局。
李春天和梁冰在茫茫人海中最后还是彼此看到了,然后就跑过去,然后就拥抱在一起。
然后这部电视剧就剧终了。
我打心眼儿里高兴了一分钟,为这俩快四张的大男大女高兴。
之后就是一阵特别大的悲哀,合适的人太不容易遇到,可要失之交臂那就太容易了。
梁冰急匆匆的就去了美国,本来打算在临走之前向春天表白的,可是造物弄人,李春天没来的及听到那段表白,从此俩人一个东半球一个西半球。
再回来的时候,梁冰的女秘书变成了未婚妻,李春天还是孤单单的一个人。
原因是一封没有看到的电子邮件。
这事儿不稀奇,我也遇到过,不同的是内个时候没有电子邮件,鸿雁传书,不知道为什么邮递员投递信件的时候全部卡在了信箱和墙壁的夹缝里,每次我去开信箱都没有信掉出来,直到同样的一年多以后,这个夹缝被填满了,我才发现那厚厚的一摞信。
可是真的已经晚了,我回信去解释,可是没人会相信,是呀,换了我自己也未必相信,怎么会卡在夹缝里看不到?
可事实就是如此,到后来,跟我鸿雁传书的那一位,我俩连朋友都没的做。
因为失去太容易了。
后来我常常自己解释说这是没有缘分。
李春天也总这么说,她说她和梁冰没有缘分。
其实梁冰一次又一次的找她。
误会和错过都不可怕,梁冰其实一直爱着李春天,他不在意一次又一次的错过,错过了就再去寻找,这个岁数说爱挺不容易,梁冰对春天说,跟你在一起我特有安全感。
一个女人让一个男人觉得有安全感,说明这个男人在这个女人面前是完全放松的。
没有任何戒备和提防。
岁数大了说爱不容易,两个人在一起特别舒服还很开心,这其实就是爱。
真为李春天感到高兴,这个岁数遇到这么合拍的人着实的不容易。
我也为自己感到庆幸,25岁之前确定终身,现在看来一点不幼稚,没有人愿意做齐天大圣,只是现实太残酷,一次又一次等着李春天的梁冰先生实在太难得。
电视剧的主题曲选的是传奇。
片子到最后的时候这支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最后世贸天阶内个桥段用了慢镜头,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模糊,李春天和梁冰被夹在人群中一次次的擦身而过。
好在最后他们俩都回了头,然后遇到,最后一集,梁冰一直没笑过,最后的这个镜头,梁冰看到李春天,会心的笑了,好像长出了一口气儿,我也是,终于还是遇到了。
李春天扑倒梁冰怀里,哭了。
好多人看到这也是跟着笑着哭,合适的人不容易遇到,失去又太过容易,所以不管是现实还是戏中,就让我们这样彼此沉迷一会儿吧,哪怕只有短短一分钟。
尽管现实生活总是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总是比我们在影视剧中看的更加狗血,可我还是愿意为我身边善良的齐天大圣们祈祷。
在不经意转身的那一刻,遇到亲爱的内一位。
会心一笑,然后从此在一块儿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我一看这个电视,就上瘾了。
它讲的爱情是怎样发生的故事。
在真正的爱情里,没有外貌、金钱、物质等择偶条件,像故事一样发生。
也许相识的机缘有些偶然,但是缘分是在那里的,纠纠结结兜兜转转,人必须在故事里成长,爱情也一样需要时间的孕育,需要事件来栽培。
爱情,只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迈开脚步而已,总是能那么顺理成章。
所以,渴望邂逅爱情的筒子们,勇敢地走出我们的玻璃屋子吧。
特别喜欢剧里的一句台词,任何事情都有三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事情真相的一面。
今天早餐和一个男教练和两个女孩聊家常,她们问我是否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
我说不用,她们说你总有一天会后悔的,我们都是把老公所有的收入攥在手里。
以前我挺不认同这种行为的,但是现在觉得也许这里面有着女人们的智慧,也许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找一些理由让彼此互动起来。
当然,我仍然认为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信任他,能做到这一点比控制经济大权让我更愉快。
我喜欢许亚军的帅气,和故事里用金钱堆出来的男人魅力,但是我更喜欢宋丹丹的实力。
从春晚小品到《家有儿女》中的妈妈,到本剧中出演38高龄的剩女,宋丹丹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专业内涵默默地征服了我。
她不漂亮,甚至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土气,前几天看新闻说她住豪宅,开豪车,拎名牌包包,我觉得她的实力让她能配得上这些。
所有的故事都需要用心去感受。
编剧是个很不容易的工作,在一个故事里,需要塑造多种不同的性格,然后安排不同的场景把所有一切串联起来。
而电视剧演员就是整个剧集的灵魂,她们对剧本的理解和展现能力是一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电视剧演的不是剧本,而是演员本身。
她的表达方式,生活习惯,对人生的理解。
无疑宋丹丹对人生的理解是有着非常高的境界的,所以她能在不同的故事里不同的角色中都深扣人心。
在小庄做梁总助理期间,我真的很喜欢她。
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长得福态的脸庞和体型,对生活的热爱和活力,让我作为女人对她都非常喜欢。
但是当一年后她穿着睡衣从梁冰家的楼梯下来的时候,我追剧的心都凉了,我对她所有的美好都被毁了。
这也许是我内心里希望她幸福吧,当她决定放弃梁冰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个优秀女孩所能拥有的幸福。
梁冰是不属于他的,因为在他的心由阴暗变明朗的过程中,是李春天进入了他的心里点燃了这盏希望的灯。
这才是爱情,是一辈子不会忘记的烙印。
爱情是美好的,是每一个会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人不懈的追求。
我真的挺能理解李春天, 绝不委曲求全,因为人如果找到的不是自己真正的另一半,他们毁掉的会是四个人的人生。
做女人,应该做宋丹丹这样的女人,应该像李春天一样生活。
太久不写剧评,甚至脑子都无法再往上动了,但是还是追完了这部剧,看到最后依旧哭得稀里哗啦,哪怕时间再晚,我也想痛痛快快地写上一篇。
我第一次看《李春天的春天》是和妈妈一起看的,当时应该也就12,13岁,班上也有个叫继伟的男生,住在我们小区,我妈也认识,以至于我妈每次看到李继伟这个人,都跟我开玩笑。
我妈其实也是个顶有意思的人,很爱开玩笑,也很爱拿我身边的男孩子跟我打趣。
现在想来,我妈似乎也没明确地说过不允许早恋,反而老拿我玩得好的男生跟电视剧里的角色比,有意无意地暗示我其实有很多人喜欢。
只可惜她女儿不争气哈哈哈,硬是没机会早恋,大概是只配读书了。
我小学初中那会儿经常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也是其中一部。
我妈可爱看那些反应现实的好剧,例如《蜗居》,《老有所依》等,也爱看港剧,而我总是有机会和她一起看。
但像《李春天》这样的纯爱情片是不多的,而这也是我和我妈都很喜欢的一部。
在我的印象中,我妈是一个非常现实,每天都思考着为家里的生计精打细算的人。
但是我突然记起来,我在和我妈看这些爱情片的时候,她也会很纯粹地愉悦,并且总时不时提起,现在看来,大概妈妈也懂“磕cp”的快乐,妈妈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那时的我爸我妈还只是偶有摩擦,我也无法去想象当时她磕cp的心情了。
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也未曾思索过这些他人身上的命题,只觉得李春天和梁冰很甜,梁冰真好,我也想有梁冰这样喜欢自己的人,似乎每个少女都有玛丽苏的梦。
长大了再看,却完全是另外一种体会了。
我不仅看到梁冰身上不可掩盖瑕疵,而是更看到春天作为一个女性,她自身的力量,也看到了时代在这10年里发生的变化。
我看这部剧时常有一种恍惚感,仅仅十年,片中对于“剩女”的看法仿佛已经是一种“老掉牙”的思想了。
如果这部剧放到今天,我觉得十有八九都会被喷,因为里面的人物都有一种坚定不移的认识,那就是女人到了年龄必须要出嫁的紧迫感。
虽然春天是特例,但她对自己是不安的,怀疑的,她想成家的态度是强烈的,周围人对她找对象的关心是热切的。
春天被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有意无意地推着走,尽管她被周围人看出其实她想要的是一场燃烧的爱情,但是她还是在努力劝自己接受相亲,选择不那么喜欢的人成家。
她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还是身不由己地被推着强行朝约定俗成的方向上往前走,似乎“必须成家”的理性就快压倒感性的时候,梁冰出现了。
这时候我不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梁冰没出现,春天会不会已经嫁给了一个普通的相亲对象?
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但遇到梁冰以后,让她无法对身边的人再向下兼容了。
她本来就是个有“小辫儿”有反骨的人,不然也不会顶住压力,熬到30大几,但她在家庭中必须扮演顺从孝顺的形象。
可以说遇到梁冰的时间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再往后一步就顺从了,但恰恰是那么地恰好,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吧。
我本来也想着这部剧算不算中年玛丽苏,但看完我觉得不是。
我很高兴能看到春天是一个能把事业做得很好的人,她善良热心,但有时候也确实“没主意”。
她不会过于地讨巧男性,也没有剥离掉自身对于家庭本能的关心。
她很直率,能够很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对身边人完全地坦诚。
有的人说为什么会有人喜欢上这种大妈,我却想说,她是完全值得被喜欢的,是个活泼灵动又温柔的人,我很真心地喜欢她。
同时,对于梁冰喜欢春天的动机,也很清晰和明确:梁冰是个长袖善舞而有心机的人,他会本能地喜欢相处起来轻松,没有负担的春天。
但其实梁冰这个人挺有瑕疵的,他过于“没心没肺”,钟晓菲事件看起来他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而事实上却证明他是个对周围人不怎么有所谓的人。
同时,他好像又和很多人的关系都很亲密,但没有人能让他特别在意,现实中他其实是一个不大会让人觉得安全的人,戏里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因为我们是上帝视角,但其实戏里的春天也会经常陷入不知道是否被喜欢的苦恼中,就是因为梁冰本质上是一个不对别人付出太多感情的人。
可能就像湘琴和直树吧,只有这样的两个人才能在一起,这个理由我是信服的。
青青和一男的cp,就像很多现实中的夫妻,你说他们好吧,又每天吵架,问题难以调和;你说他们不好吧,但其实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已经算很深了。
我很喜欢这部剧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物都是有瑕疵的,但也拦不住你喜欢他们。
他们很像你真实生活中朋友,有些缺点并不阻碍你喜欢他们。
真实的人生总是在两个极端间走走停停,我看弹幕经常有人说刘青青太没自尊了,过于“舔狗”。
我很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能支持女性自爱自强,我觉得是个好现象。
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实生活中到底怎么去区分“退让”和“作践”的尺度呢?
听起来简单,但对于真正很喜欢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可能在感情深厚的夫妻间,这并不算什么。
但从另一个方向看,尽管刘青青这段婚姻除了偶尔的摩擦外,整体还算幸福美满,但是无节制的退让也绝对不是好例子。
“尺度”永远是大家在慢慢亲身摸索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抄现成的作业,毕竟能被清晰定义的必定是极端的情况,就像一眼能被发现的一定是数据中的极值。
这是每个人这辈子的必行之路,你确定了属于自己的尺度,而你的尺度也在塑造着你自己,其实也是寻找自己的过程。
相比大家都觉得李思扬很绿茶,我觉得其实整体还好,除了强行要和张一男在一起那里有点ooc,其它的举止并没有大问题。
我感觉很多人还是对女性有刻板印象,作为对照组的姐姐,虽然成熟美丽有气质,但必然一心扑在勾搭男人上,并且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找到下一任,仿佛是在给自己找下家,这我很不理解。
虽然我知道这类女性肯定也存在,但是我觉得李思扬这个人物的动机太模糊了,编剧似乎想给她塑造一个“渴望钓金龟婿但最后觉醒成事业女性”的形象,但我还是觉得不伦不类。
因为我实在没明白一个刚离婚回国努力开店做生意的女人为什么卯足了劲又要结婚,我理解可能在当时或者很早以前,离婚是一件很掉面儿的事,但是我觉得李思扬这样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似乎她也不怎么在意别人怎么想她。
说她想钓金龟婿水涨船高,也没看出她有图财图名的念头;说她寂寞了,我感觉她刚强又冷静算计的样子也不像是觉得自己很缺爱的人,顶多只有别人配不上她的份。
难道是为了显得自己优秀和高人一等?
但她好像也不挑。
我只能说她应当也是剧里一个为了冲结婚KPI的工具人,“不管怎么样,就是应该有对象”观念的受害者。
总之也没有特别多的恶感。
包括小庄,小庄没啥槽点也被人骂,怎么不骂骂犹豫不决,话不说明白就另找新欢的梁冰呢?
大家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否太深了呢?
反观男性,这里头就没有什么很不讨喜的男性角色,李继伟顶多就是怕事畏缩了点,道德当年并没有太大问题。
张一男不说了,活脱脱一“拎得清事,最后放得下”的洒脱人。
包括梁冰的前妻的出轨对象,也是一个对不是自己的儿子都尽心尽力的人,似乎人物弧光拉满,只是个痴情男人而已。
当然,这部剧里的人物大多都有一些问题,但本性都是好的,从中似乎能看到作者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只不过李思扬在其中过于突兀了。
本来是想夸这部剧的,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也看到了当中的很多不足。
总之,如今看,我再也不能向如今那样纯真地只看到爱情了,但纯粹的爱情在这些瑕疵中却也更耀眼。
看到结尾,哪怕我知道现实里的诸多瑕疵,但我看到一个孤单的灵魂在最后寻觅到短暂的依靠,两个灵魂相拥,我还是忍不住泪崩。
这本就是我们内心渴望的一段《传奇》:我在世贸天阶兜兜转转,回头时却发现,你一直在我身旁从未走远。
可是一年又一年,我们回头成百上千次,那个人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在身边呢?
看到最后鼻子也莫名其妙变得特酸,特能理解那种默默等待的感觉,大团圆结局即使不真实,也感觉很美好。
跟着老妈看完了,台词不错,贫
扣星完全因为丹丹老师。哪怕从小看到大,哪怕您演技高出天际,没辙,这种片子一看就出戏,完全没法体会情境啊
跟着媳妇儿看丹丹
断断续续的算是看完了。剧还可以,台词比较幽默,有空的时候看看可以调节下心情。
好像看见自己
、、不说啥了。
看看中年人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火花四溅,甜到心坎。
笑了二十三集半,最后半集哭的一塌糊涂。。。
尼玛啊!让宋丹丹演离春天亏你们想得出啊!!!
果然不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东东
不理解心里爱着一个人为什么还能再找个女友~各种电视剧看得我好蛋疼~
太有代沟了。后面的剧情简直是天马行空,就歌儿还可以。
中年恋爱剧还挺好看的,但舆论环境变了,放到今天里面好多细节会被骂,结尾肯定是理想化了的,特别能想象这个结局以外的其他更可能且更平庸的结局。
没看完,觉得一般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孙青青。
“春天”泛滥的年岁里,难得有人宁缺毋滥..我时常想着自己单身的窘境是否会像李春天一样延续到40岁,这未免是可怕的,因为我都不确定,我是否那时候还能心中相信对的人,对的爱情...最后几集戳痛泪点,开始相信欲望都市里的幸福终究是很难等到的,急什么?我们有的是时间........
男女主恶心死了,那个卖汽车城的人真是倒了大霉。这剧本像是一群中年老男女聚一起意淫出来的,还有宋丹丹为什么老是拉她那丑儿子加戏(窒息,浪费观众时间!!!)
并没看过无法打分,我是把名字看成了李宇春的春天才进来的……
唉~现实社会前夫生了新的娃乐的屁颠,自个在微博上气的有点失态。唉~40的女人哪有那么理想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