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这个黄大妮要被气死了,第一次见这样的大女主剧,本以为是想弘扬坚强励志的单亲妈妈的不容易,结果越往后看越觉得三观不正!
编剧严重脑子有坑!
除了韩冰没有一个正常人,黄大妮就是七十年代的圣母白莲花,小三的代表了吧,一心只为自己的孩子固然没错,但是黄大妮也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二凤的幸福,还阻挡二凤出国,她就不为二凤的未来想想吗?
无语到了极致。
黄大妮跟孙木林也是醉了,一开始只是以为孙木林善良,结果韩冰身体一好就跟黄大妮过起日子来了,呵呵哒,简直是中老年版渣男加小三。
为二凤感到可惜,更为二凤的傻痛心,全剧没个正常人,这是什么剧?
编剧您想告诉我们什么?
做人要自私点对吗?
真是要多理解不了有多理解不了,我不懂把儿子前妻带回家的女主,也不懂搂着邻居叫妈的闺女。
我反而理解那些编剧特意塑造的反派,比如二儿子的后两任,二凤的妈韩冰,三儿子,四儿子攀那高枝,五儿子那小粉红之类的。
起码他们做事是有逻辑的,特别是韩冰。
唯一合理的反派我觉得大概是大儿子的媳妇吧。
这电视剧的三观简直了,女主极品圣母婊。
如果不是陪着爸妈一起追剧,我是绝对不会自己看这个。
观众定位父母辈,一定能引起他们那一代人的强烈共鸣,但也仅此而已。
这是一部非常批判现实的剧,又比现实更荒诞一些,也许改编为话剧,更能被年轻观众接受。
比如玩豆瓣的年轻人。
老牛家这个家庭很有象征意味,一个母亲和五个儿子。
母亲象征祖国,失去了丈夫的母亲,失去精神支柱和经济依靠,要独自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
就像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失去了国家开创者,整个国家失掉原有的精神支柱,放眼望去,先解决经济问题,让人民先吃饱,穿暖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黄大妮和五个儿子走过的路,就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走过的路。
老大牛建业象征了原本国家十分依赖的工业阶级演变成的小市民。
工人阶级是党的执政之基,所以牛建业是老大。
牛建业本身不坏,坏就坏在他娶的目光短浅,处处贪图蝇头小利,倒闲话、搬是非的妻子江铁英。
这样的工人家庭,除了给牛家养育了下一代,并且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子弟牛春雷和一个毫无主见的牛春风,再也没有为母亲做出过什么脸上贴金的事情,还为分房闹事、为儿子工作闹事,逼死诗人小儿子,处处让母亲不省心。
这样的老大家就像是失去了信仰的工人阶级,追逐小利益成了改革开放后工人阶层的集体特征。
牛建业逃避世事,遁入佛门去寻求信仰,事实却是逃避责任,为家庭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同样,一个出走的父亲,又影射了下一代工人家庭因精神和信仰的缺失导致的盲目与混乱。
老二牛建国代表的显然是农民。
牛建国老实、本分、贫穷,从来不开口向母亲要什么,五个儿子中建国受过的苦最多,这也让黄大妮在心里时时刻刻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建国,于是有了拿出全部积蓄支持建国承包土地的行动。
就像我们国家早期,农民和工人因身份的不同,带来的经济的不平等,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一样,直到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生活才日渐好转。
牛建国最终凭借踏实、肯吃苦守本分把日子越过越好,就像近些年我们国家很多踏实肯干的农民,在经济上已经越来越宽裕。
最终,和黄大妮最贴心,让黄大妮最省心,最理解黄大妮的还是建国这样一位农民。
老大老二就是“工农联盟”,都是由老牛的前妻所生,在改革开放以前,他们是最好的兄弟。
老三牛建邦,整个剧里最热闹,最好看,最搞笑的戏全是他的,和老四老五都是黄大妮的亲生儿子,可是黄大妮总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
”牛建邦性格乖张,风流倜傥,讲大话,逞英雄,这些性格和老牛家任何一个人都不像,这让黄大妮怎么也想不明白。
牛建邦出生和成长的时代,正是改革开放大潮汹涌的年代,牛建邦崇拜佐罗,喜欢墨镜,牛仔服,这些文化符号全部来自国门之外,邻里们议论牛建邦是私生子,也许牛建邦真正就是改革开放生的“牛魔王”。
他不受控制,不受约束,挣了钱,给牛家脸上贴了金,但更多地是在婚姻和道德方面无数次地给牛家丢脸,在生意失败后,甚至不惜拉自己的兄弟下水,给家里让黄大妮这位东方传统女性无以接受。
牛建邦和他的每一任妻子,都代表了在改革开放后不同商人的性格。
牛建邦完全逐利,类似于史玉柱那样的人,在经济大潮中大起大落;张玲玲摒弃了牛建邦身上所有的缺点,踏实做事,守法经营,热爱国家,是国家所喜欢的民营企业家的代表;陈香是完全面向国外的商人,移民国外,在海外单打独斗,吃了不少苦,与由于西式始终不能和解,但却为牛家养育了一个聪明、伶俐、懂事、孝顺的孙女牛顿;黄鹂是一个贪图小利的小商人,虚伪做作,缺乏道德感,但确是那个时代经商者中的绝大多数。
老四健民,善良、朴实,但没有主见。
一心考大学寻觅美好前程,却遭遇落榜,说明了老四的能力不足。
遇到官宦之女丁美丽就成为了权力之女的裙下之臣。
虽然成为领导干部,但已经不再是曾经那种满怀家国理想的国家干部,他与母亲离心离德,受控于丁美丽,专心仕途,沦为政客,成为国家腐败的蛀虫。
在丁美丽的操纵下,与心机商人勾结违法,最终身陷囹圄。
这样的健民,举着“人民的名义”做出了太多伤害祖国的事情。
老五建宁,他的自杀只会让我想到海子。
他恰恰是念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年纪尚轻坚定地离开了人世。
他是家里最聪明的那一个,最有文化,最有知识,可是他读的是波德莱尔的诗,这个时候的中国人都在忙着帮前程了,钱、房子、地位、仕途,大学教育以及赶不上剧烈变化的社会,没有人再去浪费时间关注人的心灵。
编剧是想用建宁展现一个海子一般的人,可是演员表演太过浮夸。
建宁的早早离开,就像是海子那一批自杀的诗人离世后,历来尊重文化和知识的中国人,再也不必为文化和知识担心,继续追名逐利,继续野蛮生长,更加疯狂起来。
电视剧里的建宁在恋人开始追逐名利地位,抛弃爱情,在老大媳妇江铁英的推波助澜下自杀的,是一些市井之人谋杀了诗人。
好在,诗集被出版,美好的精神留了下来。
并不是祖国的每一个儿子都是这般恼人,现实很荒诞,这里是那些让人伤心故事。
真是被雷的外焦里嫩吃饭时候断断续续陪我妈看了一点 我妈还经常看的泪眼婆娑 心里一阵子无语 好不容易看完了 但是只要自己不听话 她就拿这部雷剧教育我 说黄大妮多么厉害能干多么会教育孩子 上豆瓣看看大家的评价就放心了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这剧三观不正首先看到的就是披着圣母光环的女主劝邻居女医生(韩冰)不要离婚 说韩冰做了植物人躺了十几年都是她老公不离不弃的照顾 人不能忘恩负义 共同语言算个毛线还把别人离婚协议撕了 亲 别人丈夫在自己老婆生病躺着时候跟你暧昧这么多年各种对你好 你还有脸好意思管别人家事?
而且这个男的还成为了模仿丈夫?
呸!!!
再就是她的某一个儿子 抛弃自己青梅竹马 明明自己高考复读机会是那妹子给的 自己进厂指标也是那妹子自己让出来的 妹子自己去了食堂做打饭师傅 去你大爷的 看到厂花走不动路了 女主各种求傻妹子原谅 毕竟不能阻挡自己儿子的光明前途啊 傻妹子和她妈也就是女医生要出国 女主再次智障上线 阻止别人追求大好前途 说什么把傻妹子当做自己孩子 醉了 真当做自己孩子别让她为自己儿子付出那么多啊 也别让妹子理解自己儿子抛弃她啊 别总是维护自己儿子啊而且还不许傻妹子结婚!!!
去你大爷的!
女主不仅是一朵巨大的白莲花 还是一个中老年绿茶婊 和别人暧昧几十年 成功吊着一个男人 别人可是有妇之夫啊 别人老婆生病躺着你怎么就有脸和别人不清不楚 接受一个男人的好几十年 但是就是不答应在一起 那别接受别人的好啊 全世界你最美你最善良??
全剧中只有一个正常人 那就是女医生 可惜没几集就出国了 再不和这一大家子神经病搅和了 打一星都太多了 可以给负一万星麽?!
我的妈呀,我竟然跟着我爸妈一边骂一边吐嘈的看完了,这剧三观太不正了,黄大妮把能坑的都坑玩了,老大被逼的出家了,老二离家了,老三渣男,老四渣渣男,老五自杀了,特别是那老头你到底看上她什么了,这么漂亮有才的老婆跟看不见一样整天围着她老太婆,他女儿更白痴唉,大儿媳作成这样把她两个儿子都作成这样还没事还不是因为她给老东西生个孙子,所以孙子不成器也他惯的,还是她孙女骂的好那就是老不死的,这剧就就喜欢老二一家特别他老婆可惜打拼了一辈子把庄园卖了救渣渣男去了,唉现在的导演编剧什么脑回路呀
受不了了,看到27集果断弃了,我觉得我能看到27集我已经很了不起了,妆容配不上年代配不上剧情也就罢了,台词也干巴巴毫无说服力毫无逻辑,中国式教育失败的典范,教育出来的孩子懦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女主你不把孩子养成了狼最起码也要养成牛吧,宠成那样何来的伟大?
五个孩子里面只有老二的生活是最美满的,难道是编剧想告诉观众遇到这样的婆婆或者妈就像老二那样远离或者是像吕致那样惹不起躲起来才能有自在的生活?
建议去“搭错车”,比这个好
从昨天前天晚上看这部剧到今天早上凌晨 1点看完了。
梳理下 我是从 建民开始看 建民分手-追局长姑娘 -结婚 当兵的回家,大嫂不让回,离家出走 老五跳楼 老大忍受不了媳妇 出家 老三与莹莹离婚,与1号2号结婚离婚 莹莹发家史 老大孩子做出来的坑家事 老三与建民媳妇合伙做生意 建民判刑剧终其实看过来看过去,好多人都在骂编剧。
而且这部剧让我看到的是现实,我不管编剧如何狗血。
因为我和编剧没关系,我只考虑我花了10个小时看的剧对我有什么帮助,能为我的生活提供什么,改变什么。
1.钱。
没钱你不敢和比你条件好的人恋爱,纵然你很优秀,看起来很般配。
没钱你媳妇都娶不了。
1.房子2车子3工作4陪嫁 一样不能少没钱让你无法过上舒服的,你想过的生活。
灾难来临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无助2人一个人的品行,受家庭教育,环境,自身的影响一个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就是两个人的结合。
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身边的这个人会对你产生影响、对你的家庭产生影响、对你的孩子产生影响甚至遇到 三观不正的,你要与她争执一生,叫喊一生,辱骂一生 遇到 比你强的 你要听从一生 你要不吭一声 所以,人情世故,家里琐事,有太多太多。
在这个最清静的几年里,一定要把握机会。
好好学习,努力赚钱,努力奋斗!
不要忘记,所有的发达的,都是从外面回家的,而不是从家里出来的。
就不要抱着动不动回家的想法,出来了就要荣归故里。
记住,只要你努力,只要方向没走错。
你也可以荣归故里。
回家!
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对一部电视剧,有这么多的吐槽。
NND我是在忍不住了。
这部剧想说啥,黄大妮的五个儿子每一个省心,老大窝囊,老二犟,老三风流,老四势力,老五。。。
算了,老五最后都自杀了。
黄大妮这个演员,演小草青青的时候,我妈就看不下去了,这么胖这么老了还演小草也是醉了。
好了,黄大妮这部剧,终于有一个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了,就是任劳任怨一心为了家人的伟大母亲形象。
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样一部剧,人物形象模糊不清,人物关系一会好一会坏。
编剧导演是把观众当智障吗?
拍出这样的电视剧也好意思?
广电审片能不能用点心,不要随随便便一部歌颂母爱的剧就让它过。
这个导演的作品几乎每部都有三大要素,第一:女主角一定会死爷们(参见黄大妮,年年岁岁柿柿红等),主角白莲花,恶人被感动。
很奇怪这种垃圾电视剧为什么总会演,这种电视剧的意义有什么?
教育人们对恶人,恶势力要低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感动对方?
打这所谓的“母爱”来演绎这种三观不正的垃圾东西,这种电视剧除了把国人的智商拉低之外别无用处。
无奈的陪家人看完了这部剧。
拍摄手法技术尚可。
但对于这部剧的剧情非常无奈。
剧情就是人为制造的灾难,看完以后气的难受。
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我不禁思考电视节目的意义是什么。
不是给人带来快乐,而是传播负能量吗?
当然不是,这部剧我个人定位为专门拍给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看的片子。
并不是说这个年龄段的人三观不正,这个年龄段的人看后也气愤,但大多数人气愤后会继续看,搞不懂...我个人的想法还是,拍一些快乐的东西,给大家传播快乐。
其实电视剧挺好看的,黄大妮挺真实的,没有什么高大上,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如果偏要把这部剧和正能量人生价值观弘扬宣传某某那你就不应该看这种婆婆妈妈的剧,我是挺喜欢的最起码我能看完,虽然是边看边抱怨,起码第一集看完想看第二集,我能看下去,不是像有些又空又假,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
明明还可以啊
我妈非要看 拦都拦不住! 国产编剧都死了吗?黄大妮三观败坏 孩子没有一个教得好的 ,还万年白莲花圣母 呕🤢 感情她家都是香饽饽 上赶着都要嫁她家
黄大妮三观不正,这样的电视剧还是别拍了,传播不好的观念,害人害己。
阿姨都媳妇熬成婆啦,不容易继续都是乡村乱搞男女关系的一出好戏,这种刷新三观的剧我妈最爱看了。
电视剧看完后让人充满负能量,几个儿子出了老二,都不是什么好人
我和我妈看着还可以,不是三观不三观,而是身边就真的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所以觉得剧情就那样,演得也还行
虽然特别狗血 特别脑残 但是挺上头的
剧情紧凑 跌宕起伏 三观不正 渣男横行
这段时间和同事每天晚上追黄大妮,一边看一边吐嘈,挺有意思的。
你麻痹就不能来点正常的电视剧给妈妈看吗?
社会主义后现代反乌托邦喜剧典范
好球烦啊。一个女演员一直吵吵吵,耳膜要穿了。
没钱万事衰。人不能在爱里活着,人要吃饭穿衣睡觉,要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死命的生孩子就算你倾尽自己所有的爱,还是让孩子活着生不如死,而且除了你,没人爱你的孩子。整部剧只有二凤的妈妈韩冰一个人是正常的,其他人都不正常,这就是层次的区别,没办法的。跟不合适的人在一起只能痛苦。
五分打给我的童年
各种狗血剧情但是想看啊!
哈哈哈,被喷出翔了,我只想说,演二凤的妹子很好看,值三星
好看
电视剧很好看,有家庭气息,很有感触
我想知道这到底要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