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准新娘

brides to be

主演:Carollani Sandberg,Angela DiMarco,Jesse Lee Keete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准新娘》剧照

准新娘 剧照 NO.1准新娘 剧照 NO.2准新娘 剧照 NO.3准新娘 剧照 NO.4准新娘 剧照 NO.5准新娘 剧照 NO.6准新娘 剧照 NO.13准新娘 剧照 NO.14准新娘 剧照 NO.15准新娘 剧照 NO.16准新娘 剧照 NO.17准新娘 剧照 NO.18准新娘 剧照 NO.19准新娘 剧照 NO.20

《准新娘》长篇影评

 1 ) 又一个holmes

e01:【心理医生教唆杀妻案】shrink丈夫教唆暴力精神病犯罪,让美丽老婆整容成病人的type,并对病人秘密consult,喂病人吃激素刺激他的temper,让病人regular给美丽老婆送花强化爱情,最终trigger谋杀,事后shrink丈夫杀了病人。

侦破点是病人对大米过敏但是买了大米,大米被其用来干燥不慎塞入洗衣机的手机,手机里面有自己和shrink的诊疗对话录音。

侦破过程:家里的照片和手机里的照片都没有女主人五年以前的照片,暗指五年前左右女主人做过plastic surgery。

现场有很多血迹,碎掉杯子的玻璃量大于一个杯子,大概率受害者给凶手倒过水,如果成立则受害者一定请了凶手进来,很可能互相认识。

家里有一块地方两边对称,但是有一边桌上少了一个东西,询问死者丈夫得知是一个钥匙盒子,“绑架犯不会拿战利品,但是杀人犯会”。

房间轻微倾斜证明内设了密室(???

密室的重量会把底面压下去??

),于是找到了死者。

凶手的鞋码和死者脖子上手印的大小指出他是190+的大汉。

take trophy的是serial killer?

于是翻旧案找到曾经收到相同掐害后的幸存者,发现和此次被害者有完全相同的红发➡️感觉像是找到了mo。

幸存者有隐瞒凶手的意思,因为在叙述过程中有撒谎的现象,于是s挑衅幸存者直到w为她而骂了s,结果是小姐姐confide给了w。

但是已经晚了,符合凶手特征的男子x死在了家中,家里有案子被害者的戒指盒,一大堆杂色衣服从洗衣机里流出,洗衣机上有脚印,头上有枪孔而枪在手上(伪装自杀)。

侦破中应该发现的奇怪的点:1. 被害人的脸完全没必要整容但是整得和x的第一个victim很像;而在x的心理咨询file当中,他自己confess说自己很喜欢这个类型的女子,但他的喜欢伴随着暴力倾向难以抑制。

这两点联系起来可以看到,被害人受了某种示意或者鼓励整成了x喜欢的样子。

能够导向她整容的either是整容医生(但是他不够dom),or她身边亲近的人。

2. x在第一次犯案的时候控制住了自己对红发小姐姐的杀欲,但是面对受害者却控制不住,犯案过程中有很强的愤怒。

推测可能有physical的引导,经查他吃的药片不是镇静剂而是激素,可以诱导他的暴怒。

3. 以上两点奇怪之处加起来,药片的专业限制+对受害人整容影响代表的亲密性+心理诱导的看似挑战实则缜密性,指向了心理医生丈夫。

细节:1. “pacifying behavior”撒谎的表现之一,一直在fiddle脖子里的项链2. body language says "sub" not "dom" → don't have the berries to take another life生活小知识:1. 大米是natural desiccant,可以用来吸电子产品的潮。

感想:心理医生murderer比较普通。

设置了两条推理线,一条是上面提到的h的复杂有挑战性的方式,另一条是w在x家里看到了大米,并从file中发现x对大米过敏,从而知道大米不简单,直接获得了录音证据,真正能够定罪。

e02:【白天嗑药假死晚上行凶杀人案】和医生合作用药引起coma晚上去杀自己的遗产竞争者。

侦破过程:死者额头中间中弹,现场的沙发上有一种女用deodorant的味道(当然又是储存在大脑里的)。

人际关系调研,死者为即将领到遗产的私生子,金钱动机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嫌疑就集中在两个亲生女儿的身上,A好好活着但是没有杀手的棕发(目击证人)或者deodorant味道,B处于昏迷当中但是有棕发和deo。

所有嫌疑于是都指向A,相处之下感受到了正直,而且有alibi,于是这里B可能是一个dead end,那么不是B就是A。

侦破的点是在aa上听了一个女人说自己搞了个有妇之夫的医生,联想到A的医生有长期戴婚戒的痕迹,进一步推论医生用他的专业技巧manipulate了B的昏迷,杀人就搞醒,不杀人就搞昏迷。

逻辑加强点是,凶手为什么要坐到沙发上?

如果是正常人则开抢杀完人就跑了,坐在沙发上是由于药物带来的虚弱致使杀手只想坐着。

技巧:观察dominant personality。

感想:Attic theory哈哈哈。

关键推理点比较天外来客,但幸好是二选一的题所以还可以接受。

e03:【被绑架后变态成serial killer案】心理争斗的故事。

被abducted的男孩看到电视上家长的痛哭而发现自己心理变态,变成monster而dominate his abductor,继续abduct各种孩子来虐待+杀害;借自己的身份blame他的abductor,并签到了警方给他的免责申明。

捉到真主儿:发现了abductor不能犯案的时间正主儿在受害者指甲里的DNA技巧:接着推理dominat personality or not对于行为造成的影响e04: 【金融公司秘书连毒老板案】杀人的动机为钱,简单,反映的是大型金融公司“all sociopath”的讽刺。

杀人的方法是作为秘书找到每个人的allergy,或者其他容易中毒的原因,然后毒死。

技巧:本次归纳法比较多,找到公司所有死掉的人,找出不合理死因的人,然后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连线起来e05: 【杀死病人的天使和坏医生案】当清洁工的前医生,结束痛苦病人们的生命。

坏医生发现了这位天使,自己手术台上失误的时候,slipped in一张伪造的病人有心癌的单子进她的病历,让天使以为她很痛苦而收走了她的生命,从而cover up了自己的失误。

技巧:1. you've had your arms crossed for 13 of the 15 minutes that we've been here. it's a classic self-compforting posture, and attempt to neutralize the distress signals being sent by your limbic system.;2. 找所有被害者的共同点的同时,注意不同点,不同的那个被害人通常是突破口; 3. 相信直觉,如果有人的表现像在说谎or说真话,那么事实就是这样的。

e06:“10-66” Code for "Unusual Incident" = building collapse, train collision or plane crash; "84" code for on site; 技巧:用胶水粘住伤口;沙子、水、泥土等特征能很好地定位嫌疑人e07:【高跟鞋控狱中教唆Copy Cat爆包枕夫妇案】pattern是被害者都是夫妇,用枕头包着头枪杀,trophy是高价值高跟鞋,想通过教唆犯案的方式洗清罪名。

技巧:一眼睛失明的人通常把家里的东西放在自己能看到的一侧,并且有纵深认知的障碍,无法确知深度e08: 【炸人不成手刃后封尸于墙案】凶手金融大佬女曾为妓女挣钱,被害人是曾经的顾客后来的公司成员,以录像敲诈勒索,女人在他位子旁边埋下炸弹但是没成功遥控bp机引爆因为没信号,只能手刃还砌进墙里,被翻出来是因为有人四年后误拨通该bp机电话引发了爆炸。

技巧:看一个产品的包装特征断代法;random thoughts: the only thing that helps to race the time is your memory. holmes recollects his multi-tasking memories by using other memories to recall the desired part.e09:【变态虐妻教授买凶自杀案】特地在两个眼睛来了两枪,这种事情either仪式感,revealing特定的Hatred,either本案中教授要conceal 自己的眼疾的情况。

关键点是,死者雇人杀自己,雇了一个住的很近的人。

虽然杀手不会登记在案,但是“sex offender registry"当中可以查到坏坏的人,”强奸犯和杀手相似,会为了合适的价钱干坏事“。

Why don't you put yourself in a position to stop apologizing to people?技能:排除不可能之后只剩下可能,不可能:技巧:如果蒙面杀手是在监控中突然出现的,极有可能其他的监控当中拍到了该杀手没有蒙面进入的场面,当然有场景限制,在片中是赌场,蒙面人会被门口bouncer拒之门外,所以一定会有未蒙面状态的杀手证据;机械重复问题中的句子是脑子没有在想or想要假装的表现“你是不是使用了一个机器人来捅死xx”“是的我使用了一个机器人来捅死xx”,所以其实可以使用一下奇怪的动词看看对方会不会试图更换rephrase,typical的不过脑子:xiaoji。

e10:【Jury盗取犯人技能偷窃案】Leviathan利维坦,Malborge一种加密算法;是一个找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案子,一个只被盗取过两次Safe,探后一个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上一次是怎么盗取的。

盗窃案的重点是要看技巧,什么样的背景能提供所需技巧。

e11:【假老鸨真俄谍死两次案】女儿以为自己失手弑母,结果是间谍头子捡漏。

技巧:完全do it for free的事情值得多dig; 俄罗斯人不在门口握手荧光墨水会留有痕迹。

e12:【Moriaty】【倒吊放血案】倒吊放血之后另外丢弃尸体。

note的味道是高档香水和有薄荷精油味道的高档沐浴露气息,推测出来犯人住在高档酒店,并有特定的连锁名字。

e13:【杀八救千老兵案】害怕事情泄漏,要么弄死要么弄傻。

demonic acid 软骨藻酸,神经毒素,侵袭海马体,足够量的情况下会失去所有记忆,副作用是小型癫痫。

e14:【Serial Killer反Pattern报复侧写师案】通过做手术的时候让麻醉剂堆在肌肉而不进静脉,骗过医生而逃脱。

保持open to 杀手经过心情的极大变化而改变自己的pattern,并且利用他们的报复心里预见他们的下一步行动,演绎法;电台互相影响的区域是有分布的,说不定可以推广到WiFie15:【缉毒警察绑架勒索案】利用香槟桶看到身后的情景;Quantico 联邦调查局FBI学院所在的地方;如果一堆纹身都是同样的age,体现一个人想要融入某个组织;伤口的形状对于伤害来源有直接的提示,食物的来源也可以提示地点。

e16:【女警栽赃嫁祸前男友警察案】利用自己busted武器dealer的武器和前男友的鞋子,进行栽赃嫁祸。

一个警察受到栽赃,可能性可真太多了,需要事无巨细的线索。

e17:【遗传学家致病还伪造DNA样品案】Hereditary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虽然是遗传性的但是可以通过某种生物分子攻击PAA基因引起;NYPD检验血样的时候会定位13组的Loci去查,所以只要能够获取某人的这13组基因,就可以“伪造血样”;Warrior Gene会展示此人有Sociopath的人格e18:【推女人下月台掩藏杀妻案】从路人录像当中看到街头艺人停止拉琴盯着犯人看,看出他正在gauge对方的外套哪里可以下手,从而得到了外套上重要的特征。

Gaslighting:A form of psychological abuse, in which false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disorienting a victim, and/or steering them on a certain course of action. 基本上算是钓鱼行为,比如给嫌疑人发“我知道你杀了她”,然后观察ta的行为。

e19:【抢200个手机隐藏偷blueprint案】用一个伤口隐藏另一个伤口。

生火的时候应该搭成小塔形是有道理的:像烟囱一样从下面进空气。

e20:【被勒索者借机勒人案】A。。

Z。。

;B。。

Y。。。。

有规律的名字很可能是同一个人的化名;想各种联系的时候不要政治正确;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ell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 R. Froste21:【Moriaty】【杀人收集等不及说出来案】packrat收集东西不扔掉的人;live close to the bone生活拮据;截胡对方买的手机,再发一个有定位的给他,从而跟踪成功。

e22:【Moriaty】【老婆骗老公谁是杀姐凶手案】M给H出题案中案,被杀的人是被丈夫寻仇,一重,被杀的人是妻子声称看到其杀了丈夫的姐姐,就杀了他,但其实不是,两重。

To me, she eclipsed and predominated the whole of her gender. e23:【Moriaty=Irene】【你无法预测的人只有我】马其顿公投,用希腊人杀马其顿人就可以操控公投结果使得马其顿无法并入欧盟,从而通过购买马其顿币,就能大赚一笔。

Holmes faked an OD to lure M to the hospital to get caught.作为一个deducer(或者随便什么人),最危险的事情就是get emotional,有癖所以有弱点,有弱点所以有突破口。

但正如“人无癖不可友”,癖好和爱情是让人变得有趣的点,虽然同时也是让人cross the line 犯罪的点就是了。

于是乎“癖”让人有趣而不恶心,其魅力就在于人需要控制自己的癖,无论这种癖是对于爱情还是事情。

总结:能学到的不多,可能是以为这部毕竟老了,很多都是现在看来cliche的剧情;而且每集一个案子其实不太够展开,推理角度我还是喜欢天堂岛疑云!

最后几集focused on主线所以有点无聊了!

2020.01.19更新:这一部还能学到的就是成长(OMG i'm actually getting old by saying this i know it)。

我大概可以想象会有人吐槽,“所有的breakthrough都是在watson睡觉的时候Holmes想出来的,而Holmes不用睡觉”之类,但为了讲骗子拍得节奏紧凑,只能将diligent & repetitive work 弱化,强化真正elementary的deduction和whipsy。

watson有在成长,技巧、重视细节等等方面,但她的力量在于她懂得爱,懂得为了别人着想,这种sensibility让她能够crack into一个不同的视角。

Holmes当然也有在成长,怎么接纳别人,怎么manage自己,最后一集Watson则教他怎么live with自己的天才而不是无度滥用。

这片子拍得引人入胜之处在于,虽然后面几集的deduction和核心trick变得不那么强了,但是它很好地用一种progression的方式来把主人公们的成长化入节奏当中,让人始终觉得片子是有趣的。

 2 ) 最吸引人的华生没有之一

最后结局扣一星。

大boss是女的也就算了。

和老福有一腿也忍了。

某福的在面对爱人的时候那智商真是。

难怪要搞个和女华生永不来电的设定。

刘玉玲太美了,真心话。

脸部轮廓很刚毅但是五官有很柔和。

用流行词来说就是高级脸吧。

而且声音超级性感。

带点沙哑又有点仙。

不会形容就是很抓耳朵。

光听她念台词估计能听十季。

 3 ) 陪护御姐和她的哈士奇puppy(大误!作者乃无耻标题党…捂脸)

在BBC死忠一片唱衰中我坚定表示冲着刘玉玲的御姐气场我期待并看好这部剧……先说缺点:我知道美剧都爱走平民路线,讲普罗大众的故事,但是将主角精英气质弱化这一处理真心不适合重口味、高智商的罪案剧。

从福尔摩斯到华生到探长都毫无气场,推理元素应该显现出的那种抽丝剥茧悬疑气氛没有了,福尔摩斯本应洞察先机的演绎法也没演绎出火花。

第一集最后那段雨中对凶手的质问,凶手眼镜叔的变态气场反到压过了侦探,而侦探却只会对华生发火(真TM渣玻璃心…),只能看出演员很想紧张起来,但是还完全没把握住节奏 。

剧情和表演都没有张力,怎么抓得住眼球啊,再加上观众们最近都被BBC版极张力到2B的演绎拉低了下限,真替演绎法剧组捉急呀╮(╯_╰)╭……优点:那么这部剧就只能用“女版华生”博关注了吗?

当然不是,总和BBC版的纠结比较真的会大大降低观剧乐趣。

好在美剧一季都不止三集也讲个细水长流,开始第一集虽不火爆但作为预热温度刚好,第一集看到最后也能习惯这种节奏了。

罪案剧情无BUG,也没有把人绕晕的炫耀编剧智商的2B设定,但后期剧情需要编剧发力。

除去案件剧情外这部剧最大的看点是华生,而个人认为刘玉玲的表现基本合格,戳中我萌点。

原著华生的性格特点略弱,与其说是助手不如说是记录者、画外音,我所知道的几次演员成功的演绎都是把华生性格强化了,赋予了演员自身的特质:爱德华·哈德威克突出了忠厚朴实;马丁福瑞曼的华生黄暴、真实、爷们儿、忠诚、有趣,一如马丁本人;刘玉玲则赋予了温柔又隐忍、坚硬的感觉 ,坚强而脆弱的”女强人“会吸引女性观众,而和米勒的契合真的很”有戏“。

刘玉玲版的华生,在侦探暴躁的时候一句“这没你的事儿了”就把他打发了,歌剧院侦探瞪着无辜的小眼神认错就能轻易换来陪护姐姐一个谅解的微笑……这不是“当福尔摩斯遇上华生”好吧,这明明是“温柔陪护御姐和她的宠物哈士奇puppy”(乃们不觉得Jonny Lee Miller的大额头很像哈士奇幼犬吗)。

这种主人与宠物的relationship,少了基情的暧昧,但是有疑似爱情的温暖与对抗。

男男关系腐女们只会关心够不够基情四射,而男女关系而更多的让人注意到情感本身的微妙,这也是我追剧的最大动力。

 4 ) 【本格良心】侦探与助手关系进阶:绝对平等(剧透)

【Finale】(剧透!

)好吧,现在可以说,这部给我的好感远胜任何一部福尔摩斯改编作。

作为AU界的巨巨,编剧不但把性转梗玩的一点都不雷(这就是“没有雷梗只有雷作者”),而且还把华生塑造成了同样伟大的咨询侦探,和福尔摩斯合力击败the Woman/Moriaty,真是大快人心。

你可以说这是女性翻身之作、助手逆袭之作,也可以说这是在向近年来所有卖腐求荣的双男主罪案剧耀武扬威——没有基情没有暧昧,没有腐女捧场也听不到一片Yoooo声,这就是单纯的以剧情和人情取胜,抛开性别用实力说话。

在越来越斜线的美剧界,Elementary如清风飘过,精神污染为0,三观依然坚挺。

华生变成了女侦探,艾琳和死敌合体睡了福尔摩斯,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的剧情却一点都不违和,因为逻辑贯穿始终。

小玫瑰女王范儿十足,夹克长靴帅气碉堡,餐厅对峙“吉祥物”时气场爆棚,却依然被轻视的对象将了一军,简直是对华生智慧的绝佳反衬。

更让人感动的是,福华的关系不但没有变歪,反而因为一句“吉祥物打败了你”而显得更加坚贞不渝,也体现了夏洛克对搭档满满的自豪之情。

而以soulmate的名字去命名新物种,真是带着天才特有的浪漫。

两人坐在纽约的晴空下目睹新物种诞生,仿佛是各自重生了一回。

因为他们找到了彼此,让对方变成了更好的人。

再也没什么比这个更治愈了。

我能说什么呢?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剧组,在双男主风气正盛的时候放弃卖腐,性转华生遭口诛笔伐,在风口浪尖上创立美国AU惹恼一众“原著粉”和BBC编剧,艾琳和教授合体让所有同人黯然失色,利索地用两个侦探干掉教授更是秒杀一众为求收视率故意设置cliff hanger的同类——用实力打脸啪!

啪!

啪!

ps.有时候会去弹幕网站看此剧,发现不少人都在刷麻麻和熊孩子。

你们刷姐弟我能忍,刷母子的是因为不能接受任何除BL以外的东西是吧,不能接受一男一女发展出母子之外的任何关系是吧。

还有在华生VS艾琳那里刷婆媳矛盾的——哦,我希望你们以后交的男朋友都是因为你们长得像他妈才跟你们在一起的。

【Finale之前】罗纳德.诺克斯,这位福尔摩斯的高端脑残粉,在1928年写了推理“十诫”(亏他还是个天主教徒),其中第九条会让多数人立刻代入某些侦探史上被忽略的角色:——“侦探身边那位忠心却有点笨拙的朋友,绝对不可隐瞒其思维;这个角色的智商,最好能在一般人的平均智力之下。

”没错,他说的就是华生。

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十诫基本上都被打破了,这种小事清凉院流水一个人就能做到。

但第⑨条因为过于常识,是大家公认的反衬侦探才智的好办法,看上去槽点全无,因此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写出了黑斯廷斯、范达因、石冈和己、或者关口,这类完全符合“忠心却有点笨拙”的朋友形象。

毫无疑问,即便他们的智力并没有在平均智力以下,但读者皆默认其为侦探的附属物,为了凸显主角、增加趣味性以及维系bromance。

现在来说说电视剧。

在我的经验里,剧集如果是双主角,性格一定互补,理性vs感性,豪放vs细腻,冷淡vs话痨——火花就是从一次次看对方不顺眼的摩擦里产生的。

此种配置相当安全,基本能让多数人满意。

遗憾的是,当今这个时代,只有在双方皆同性的时候,大家才会觉得这种配置“好萌啊”。

热门剧H50还有妙女神探,算是罪案剧双主角的个中翘楚。

因为太萌了所以观众总会口下留情(况且真的很萌)。

然而当USA接连推出一系列目标人群显而易见的双男主剧后,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世界是否还存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谚语,这样的怀疑在BBC推出Sherlock之后变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HW简直是纯洁无暇Bromance的最佳代言人,一个多世纪以来,众人谈及此无不面带或诡异或神往的微笑——更别提我们身处一个天下大同的时代。

显然,如果让其中一个人突然变成♀,简直是太毁三观啦。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想过福尔摩斯到底说了一些什么故事。

我相信作品的本源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侦探和他忠心的朋友一起破案子,两人深厚的友谊让人备受感动。

至于其他更深入的研究,通通怪罪于高端脑残粉诺克斯主教不遗余力推广福学,让所有好事者都开始研究零零碎碎的线索,然后才有了大家针对某个领域的YY。

我相信Elementary是符合这个本源的。

正如同它几近严格地恪守着古典解密类的优良传统。

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搜一下范达因20条,你会发现此剧算的上良心本格剧,完全不靠匪夷所思的心理分析、逆天黑科技、主角狂拽酷炫的身手来组成剧情。

观众看到的,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案情分析。

案件本身一点都不耸人听闻,连环杀手也甚少出现——这才是侦探的日常,通过最基本的观察,逮住我们身边的凶手。

相比之下,BBC版的出租车杀手、中国黑帮、痴汉教授、SM女王、神秘野兽、痴汉教授2.0更像大片。

我不是批评它,但你得承认美版似乎更接近现实。

美剧中常用逆转来体现情节跌宕,一般都会被进度条出卖,而且意图明显到让观众觉得无趣。

Elementary也有用到,但个人认为此剧现实主义味道浓厚,逆转也不让人觉得突兀,完全不是“为了神展开而神展开”。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制作很细心、不靠出位的剧情来吸引人的剧。

如果说它用福尔摩斯炒作,那真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性转固然是个好噱头,但更容易被口诛笔伐,暂且说BBC版珠玉在前吧,美版稍有不慎就会被挤兑得亲娘都嫌弃。

遗憾的是,因为剧情较日常,走长线慢热向,所以评价完全不及高开低走的某些神棍剧(没错,杀手信徒,说的就是你)。

楼主是好久没看到这么纯粹、既不卖腐又不卖美色,既不搞风风火火满大街最后一秒营救又不搞一惊一乍高能吓人的纯正罪案剧了。

如果有其他类似的欧美纯正本格剧,欢迎大家推荐。

除了骄傲地镇守本格战线之外,此剧另一绝妙之处就在于文章开头讲到的——塑造了绝对平等的侦探助手关系。

毫无疑问,自爱伦坡以来(包括他自己),侦探身边的朋友主要负责社交联络、情感沟通、提供呆萌的伪解答、表达对侦探的敬佩等等,当然,他们和侦探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我指的是,大家默认智商高的情商一定低,头脑太好的势必是个讨人嫌的怪家伙,而朋友则要帮助修饰这种形象,让侦探得以在俗世大显身手。

——即侦探负责脑力劳动,朋友负责情感及后勤支援(御手洗:我负责破案,那个家伙负责上床——岛田庄司-《黑暗坡食人树》)。

Elementary破天荒改变了这种格局。

以往的华生在推理方面只有敬佩的份儿,只能说出“why”"How did you""What the……"类似句子。

而此剧的华生巾帼不让须眉,在H引导她走上侦探之路前,就已经用医学知识和自己的积累糊了侦探一脸。

而当她真正进入H的专业领域时,她表现得丝毫不差,我们面前活脱脱是个初代福尔摩斯。

让人倍感温暖的是,这里的H像个真正的好老师一样,一步步引导着菜鸟侦探,他希望对方观察入微,和自己做的一样好。

类似的事情,“日本的福尔摩斯”御手洗洁也做过,成功了一半,因为石冈和己对自己毫无信心。

然而无论是男是女,华生坚毅果敢的性格没变,她完全有可能成为和H一样独当一面的咨询侦探。

更赞的是,美剧里的女强人一般都性格讨厌控制欲极强,这里的华生却善解人意温柔体贴。

这简直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当助手和侦探一样聪明,那置侦探于何处?

Elementary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这个H和那些刻意塑造出的反社会者不一样,他有时很孩子气,但情商绝对不低,相反,他非常体贴人,不把警局的朋友看成智商低人一等,他讲文明懂礼貌,甚至会在华生的提醒下主动向警长道歉。

除了推理,他有其他的优点和萌点,完全不担心被华生抢戏。

这里的福尔摩斯和华生,比以往任何一版都要接近常人。

智商和情商平均分配,H不算反社会怪人,W也不是只跟在H后面暗暗赞叹。

他们像一对正常朋友那样互相扶持关心,几乎没有负能量和阴暗面,如果硬要说虐心情节,大概是H的吸毒史和W的手术失败,然而,在这两位找到彼此之后,这些显然都成了不值一提的黑历史。

而案情也不脱离三次元,如果有人又拿罪案剧万能评价“案情太弱”来形容此剧,那就只能和这种家伙划清界限了。

在看这部剧之前,很少有人能想到它居然是治愈系,也几乎没人觉得它会超越BBC版。

事实上,它和那版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是纽约的福尔摩斯和华生,脱离了岛国要命的傲娇和狂狷想象力,没有闪瞎眼的Bromance,连案子都规规矩矩,他们脚踏实地,怀着助人为乐的良好心态帮助探员们抓到凶手。

我想我之所以这么喜欢Elementary,就是因为它回归了最初的基本元素,让观众领略到最纯粹的推理,看soulmate如何在摩擦赌气和扶持中一步步养成。

ps.我同样喜欢BBC版,粉丝再神烦也和剧集本身没关系是不?

 5 ) 写在即将第一季大结局之前

还有最后一集两小时特别版,elementary,也就是传说中的美版福尔摩斯就要第一季大结局了。

作为BBC长脸卷福的脑残粉,从最初对不够帅不够优雅还有点驼背的sherlock和女版花生的不信任,到现在狂飙五星,此剧确实颠覆了我对Sherlock的一般印象。

他更暴躁、更脆弱、更不易接近。

但也更真实。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形象也颠覆了自sheldon和卷福以来的超级天才形象,在那些超级天才身上,所有的不近人情都可以解释为呆萌,他们本质上是天真的,情商为0却无关痛痒的。

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我们会觉得与他们做朋友并非真正的难事。

只要试图理解他,不计较那些尖刻的讽刺或者直戳伤痛,换言之,就是心胸宽广一点,生活上照顾他们一点,情商上藐视他们一点,就可以了。

他们,说到底,在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还是够可爱的。

但是这一版的sherlock却并非如此。

首先他长得不萌。

其次,他是真的吸毒。

再次,他遇到困境的时候真的情绪化、不冷静、更谈不上优雅。

他会失败,会手足无措,会暴躁,会让他的朋友感到恐惧。

而更让我喜欢的是,这一版的sherlock与花生,最初的感情是纯粹的毫无瓜葛。

虽然我知道这是部美剧,迟早有一天,两个人会搞到一起。

但是让我欣喜的是第一季中他们最初的感情把握的相当好。

我也曾经吐槽过刘玉玲的长相,但是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是个太合适的人选。

她演活了一个倔强、体贴,而中性的华生。

Sherlock很看重华生,希望她留下来,希望她与他一起工作。

而华生与其说是深深地被sherlock及他的生活所吸引,倒不如说sherlock点燃了她心里不安分的因子。

因此在这一版中,华生虽然最初以一个彻底的sherlock的照顾者——康复陪伴——的身份出现,但是她却也是转型最彻底的一个。

她不再是Sherlock的照顾者,不是他的assistant——而是他的partner,另一个consultant detective. 华生不再是一个配角。

此处的配角并不是指戏份上的配角,BBC版的花生戏份相当多,但是他的身份,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衬托和记录sherlock。

但是在这一版当中,我们看到一个独立的华生,一个自主地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的女性。

她并非仅仅出于对朋友的忠实,并不是在懵懂之中踏上了这样的道路,而是为了真正地完成她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说,sherlock对于华生不再仅仅是朋友,而是类似于supervisor. 他留下华生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而是他敏锐地发现华生内心的火种。

他们都知道,冥冥之中他们是一类人,只是sherlock智商更高,而华生则胜于情商。

所以福尔摩斯中一个巨大的噱头,世界上唯一的一个consultant detective在这里不复存在。

这部剧与其说是福尔摩斯的独角戏,倒不如说是二人如何磕磕绊绊地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相互扶持着成长。

Irene对于sherlock是个坎儿,在这个坎儿过去之前,所有女人对于他都视若空气。

包括华生。

他看华生的眼光,到目前位置,还不曾包含一丝性别色彩。

我特别喜欢这一点,喜欢一个真正的独立女性出现在美剧当中,以一个平等的人格与超级天才相处。

(顺便吐槽一句,大家可以对比TBBT中的amy和penny)。

这或许也是我对此剧格外偏爱的缘由。

华生的果断、冷静、适时、适度都让我欣赏不已,更别谈她的穿衣打扮,哎,简直是我人生的标杆。

美剧的时间长,跨度大,编剧们可以从容地铺排情节,展开故事。

因此这版sherlock的情节层次相对来说也更丰富。

写到这越写越觉得自己在写软文了,还是停笔吧,期待大结局和第二季!

嗯!

握拳!

 6 ) 渐入佳境了

  当第四集结尾开始玩哲理了。

不愧叫做《基本演绎法》;越看下去,越觉得编剧蛮有才。

     I would say, he finds your analytical skills intimidating.      It has its costs. Learning to see the puzzle in everything. They're everywhere. Once you start looking,it's impossible to stop. It just so happens that people and all the deceits and delusions that inform everything they do, tend to be the most fascinating puzzles of all.      Of course,they don't alsways appreciate being seen as such.      "Seems like a lonely way to live."      "As I said,it has its costs."      说这番话的时候,福的桌面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手铐,他正试着一个个挑战(解开)。

手铐可以是一个譬喻,就是他所说的“有趣的迷局”,有人以解迷为乐,并且擅长这个。

但他人不喜欢被看穿到一丝不剩,那感觉很“intimidating”。

所以看穿一切的人代价是孤独。

     最擅长玩原著重现的是英国人,BBC搞过《莎士比亚重现》,《夏洛克》亦可视为一种《福尔摩斯重现》,绝妙的台词,无数典故的巧妙嵌入,英国人会巧妙的借用“fall”的双重含义,他们甚至真地跑到沼泽地搞了一条猎犬出来。

还有表现人物之间关系的各种幽默、讽刺和人情味;英国人玩的那么潮又那么优雅。

     美国人没必要在英国佬最擅长的方向去比拼,另辟蹊径才是聪明。

所以一切都很现代,每个高智商犯罪的case,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还有经典的演绎法,在现代智能条件下,究竟应该发展到什么样子,任何科学都要进阶不是吗?

只不过,一切都在理智的分析下,就像从高空俯瞰自己生存的城市,那么的冷冰冰,那么有现实的骨感。

     相比美版每一集的罪犯目的都是金钱;那么英版的罪犯们简直是艺术家。

美版的福尔摩斯都不得不接受现实社会的生存规则,他一开始接受华生是因为老爸让他去睡大街的威胁;第三集中他为不让华生爆出自己有吸毒史而威胁会控告她(这一点英国版中能想象吗?

卷福不可能说出这种话,虽然他整蛊过华生很多次。

)第四集中他努力花银行家的钱,声称是“财富再分配”(很熟悉的调子吧)。

英版的福,哦,人家是一位绅士;莫里亚蒂更像一位以burning为目的的朋克;艾琳能算做罪犯吗,一个游走于正邪的绝版尤物。

     但美版的福和罪犯更接近真实的现代人;福有点内心小创伤,和太过聪明人的小孤独,所以他小小的不良嗜好算是普通的现代病吧。

至于罪犯们,真都是冷酷精明的计算者。

利益至上,更加算是现代人的通病吧!

美版的凶手们不会去激情犯罪啥的,那太stupid太不经济学了;他们也绝不会为了啥宏伟的目的,他们不会感情用事,他们甚至从不犯错,他们一开始预想到警察的反应、行为程序和可能的调查手段。

所以他们能让人眼前一亮不会是因为“好有范儿”,而是“太聪明了”“太会掩藏自己了”等等。

     所以注定了美版无法在人物魅力上胜过英版,但美版依然很精采,让人担心的反而是它集数太多,希望后续能够保持水准。

 7 ) 开拓女性市场

把华生这样一个经典的角色换成女性,和把故事背景从十九世纪的伦敦搬到二十一世纪的纽约一样让人耳目一新。

现在的故事模式不再是好人们与坏人们,而是男人和女人携手对抗罪恶和解决自身的问题。

原著中福尔摩斯使用毒品只是为了让自己清醒以便更好地破案,本剧中最初的设定一猜便知是为了忘记一个女人而吸毒,这才是本剧最大而又最古老的谜团。

刘玉玲的作用不仅仅是取悦女性观众,开拓福尔摩斯破案系列这一传统题材的新市场,刘玉玲美籍华裔的独特优势也可以视为利用中国元素开拓世界市场的考虑,毕竟现在中国元素很能抓人眼球,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讨好,福尔摩斯依照原著设定还是英国人,这样的混搭确实强大。

此外,刘玉玲的实际作用还包括,用女性的细腻和温柔来关怀和照顾福尔摩斯。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我们的大侦探说得不好听就是个怪咖,说得好听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只有那些案子对他来说是有趣和有意义的,其他的事基本可以无视。

这在古老绅士传统的十九世纪伦敦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但到了现在至少女性观众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大男孩身边有一个女人来照顾来陪伴是一种相当合理的选择,而且更进一步大家都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福尔摩斯陌生的情感世界,这就是女性擅长的领域了(或者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是的,他只是个虚拟人物,就像007,就像哈姆雷特,想要让他们更真实,就必须让他更感性化,更人性化,这样才会更真实。

背景设定在现在,各种高科技和专业知识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就跟玩一样,剧中他可以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但一些女性领域的专业知识明显是他的短板,比如穿白大褂的不一定就是医生,也可能是美容院的美容师。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福尔摩斯也要与时俱进,身边有一位女性助手显得更多元化和更强大,这是原著中那位善良的正直的医生难以企及的。

现在不只是男女平等,女性的角色更独立更自主,已经完全深入到了传统男性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也好,显得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当然,女性的侵略性太强了也不好)。

而且在剧中女性华生也有着自己的苦恼和问题,出过医疗事故,期待走出阴影。

孩子气的福尔摩斯恰恰让人可以感觉到这种希望,在抽丝剥茧般破解各种谜团的同时,人性也在闪耀着微弱的光芒。

 8 ) (继续转载)Elementary说起谈谈犯罪剧

作者:大师与玛丽隔壁链接:http://blog.sina.com.cn/u/1781278563 前一篇文章从改编和文本的角度对Elementary的第一季做了一个梳理,这篇要谈的是剧集内容本身,和它在它所在的犯罪剧流派中的定位。

照例有剧透慎入警告。

作为一部犯罪剧,除了“改编偏离原著”,Elementary经常受到的另一个重大质疑是“罪案太平庸”——排除对酷帅狂霸拽的极端追求(这个Elementary里确实没有,我一般靠撸POI来满足),被什么样的犯罪剧吸引首先必须是一个个人口味问题,我会列出我心目中犯罪剧的几个模范做参考,如果波长还比较在一个次元,基友你有潜力被我卖拐成功,如果完全不在一个次元,了解一下外星球的逻辑也不错。

口味这个东西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雷点和萌点是很好很有趣的事情,但不带先入为主的偏见去尝试新事物应该是人生乐趣之一,而且是只有自己才能剥夺的乐趣。

以下为参照系:对我来说最推崇的犯罪剧是BBC的《马普尔小姐》,对流派做出杰出贡献的是《CSI》系列和《犯罪心理》,客观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收视界的常年霸主《NCIS》。

具体的原因会在下文里加以说明。

其次,明知道口味问题太复杂太多争议,还想试图写一写,是因为除了作品本身、个人经历、性格和圈子之外,一些中肯的评论还是对我欣赏各种文艺作品的口味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

比如如果没有学过当代艺术史的话,去美术馆的乐趣会减弱不少;如果没有读过巴赫金的话,我还是会喜欢《巨人传》和《大师与玛格丽特》,但可能说不上自己为什么喜欢,也没有足够的指引去找到更多类似的好作品。

比起互掐和唱赞歌,我更想试试看能不能客观的说清楚“我为什么觉得好”和“怎样欣赏才能看出好”这样两个问题——如果你看了觉得没启发,一定是我写的不够好。

最后,暴露一下自己常年做PPT的低下职业地位——开讲之前先列提纲,分析问题必须得有框架,接下来的分析会从“罪案”、“侦破”和“悬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Elementary中的犯罪,也顺便说说别的犯罪剧。

罪案当看到Elementary里引用了现代犯罪学之父杰尔米.边沁(Jeremy Bentham)的名言“犯罪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时,我不得不拍大腿叫好。

犯罪虽然是人类社会中的阴暗面,但也无非是人性的产物,对我来说,好的犯罪剧在设计罪案时必须能做到这一点。

拿罪案中篇幅最重的谋杀来说,激情犯罪是动机和精神状态结合的产物,有预谋的犯罪要么来自人格和精神状态的异常(连环杀手属这类),要么有动机,这个动机一般不外乎利益和情感。

在犯罪剧的近亲推理小说这个领域里,我们不难发现,欧美系的杀人动机里有更多利益因素,还经常会加以国家安全阴谋论救世情结等大作料,日系的杀人动机里颇多伦理奇情。

从现实的角度讲,为证明自己聪明无敌而杀人这样的动机是几乎不存在的,那种被英雄化的BOSS魔头形象不仅仅是三观不正,而且会导致整个故事变形,很难拉回正常情理。

虽然很多人看犯罪剧都会激动,会觉得反派非常有魅力,但人类的最本能的心理反应决定了夺走别人的生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般的动机能驱使的行为。

Elementary给了莫里亚蒂重大的利益动机和接受犯罪委托的身份是我最欣赏的一点,除了和福尔摩斯的对决中涉及的感情因素,她不会为展示自己的优越感而杀人,虽然她会对设局的质量有极高要求。

更巧妙的是剧中安排了她招募一些对杀人有病态兴趣的人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且不改变他们的MO(作案手法,Modus operandi)——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现实中,大部分因心理和人格问题驱动的杀手是被视作不够聪明而且手法粗糙的,因为他们要么有会被识破和成为弱点的偏执喜好,要么精神状态不稳定。

Elementary的这个观点在超级碗引导那一集里借福尔摩斯的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不要神话连环杀手,他们大多数比女王的执政庆典还蠢”,在剧情描写上本剧也呼应了这一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有鲜明MO的连环杀手,比如剧中设定有虐待狂倾向的莫兰,比如“意外杀人”工程师,都处于莫里亚蒂蛛网的最底层,他们是不知道莫里亚蒂真实身份的,而被莫里亚蒂亲自击毙的了解她底细的杀手,则是更“职业”的“高层”蜘蛛。

一句话,职业人士比深井冰更可靠,这在杀人界也同样适用。

这个设计罪案的标准也被沿用到了Elementary的其他案子里,所以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罪犯都只是被特殊经历和隐秘动机扭曲的普通人,手法中往往有曲折,但都合常理,很少见造型凹得别致的“犯罪天才”和神乎其技要开金手指的手法。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集包括家庭主妇参与的四人抢金库犯罪团伙,被用早年性爱录像带勒索而杀害同事的公关公司创始人,为加薪升值股权靠杀人帮老板扫清道路的投资银行秘书,为保护纽约城而清算一起模拟恐怖袭击计划队友的知识分子——所有的动机在被剥开层层伪装之后其实都很简单,这种阳光下的阴暗因为真实,所以更显惊悚。

我之所以推崇阿加莎克里斯蒂和从她作品改编的《马普尔小姐》,正是因为克里斯蒂对人性观察入微,即使环境设置往往只是安静祥和家长里短的郊区小镇,动机无非家产和伦理,却能塑造出最经典的侦探形象和犯罪作品。

如果用这个标准看犯罪剧,Dexter虽然制作精良,故事也编的还算圆,我仍然无法把它当作“犯罪剧”来看,“惊悚”和“伦理”更像是它的流派。

新剧The Following这种纠集连环杀手完成大使命的设定,就显得更加架空,为了戏剧性而戏剧性了。

至于用超现实手段破案的流派,就不放在这一组里进行讨论了。

侦破说到侦破,我想首先说说“演绎法”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Elementary已经借福尔摩斯的旧日毒贩朋友瑞斯的口说了出来:第一部分是知道事情,第二部分像艺术创作,是建立这些事情之间的联系。

在“知道事情”这一点上,被更多强调的是观察力,也是福尔摩斯的标志性技能,但容易被忽视的是背后的功课。

我很欣赏Elementary里面数次对练习和学习的强调,比如福尔摩斯的看N个电视大法,读各种稀奇古怪的论文,给华生布置的种种阅读和实践作业等等。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两句话在“演绎法”上都适用。

都没有强大的知识和常识储备,是无法完成“演绎法”的,哪怕有互联网上无穷大的知识库也不行,因为不管是用谷歌还是必应,都得先知道搜索的关键词是什么。

在已知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找到真相的灵感是一种天赋,确实像艺术创作一样,让人不禁觉得也许需要一点儿外来的“刺激”——瑞斯觉得那应该是毒品,但事实上剧中的华生却担当了更健康环保的“刺激”职责。

“你让我变得更好”是编剧说的,“有些人不具有天才,但具有激发天才的能力”是原著说的。

接下来要说的是“演绎法”在现代背景下的位置是什么。

在福尔摩斯原著的时代,因为侦破技术的局限,演绎法更容易显得神乎其技,但在CSI和犯罪心理等片子都已经把各类破案手段兜底展现给观众的今天,演绎法到底能做什么呢?

这一点剧中也有交代,比如同作为找到疑犯的手段,福尔摩斯亲口说出他的演绎法和心理侧写是完全不一样的,演绎法是针对独立案件点对点的推断,而侧写则是通过系列案件面对点的估量总结,心理侧写的手法在有预谋的独立案件中是难以应用的。

同样,演绎法和现代证据采集分析手段也有种兼容互补的关系,DNA和物理证据鉴定提供的是呈堂证供,而演绎法给予的则是“去哪里找这些证据”的指引。

也许没有演绎法,证据采集和分析者最后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但演绎法能让结论提前,为整个侦破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大破案的机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犯罪剧该如何塑造现有的司法系统。

我的个人观点是,如果演绎法对之前提到过的已经存在并很完善的侦破手段越俎代庖,做出拳打CSI脚踢FBI壮举的话,绝对不会显得更高明,反而让人感到编剧缺乏常识,大开主角光环。

像格雷格森警长说的:“在你来之前,这个城市和整个警局都已经存在了。

”Elementary很注意这个问题上的分寸感,没有让福尔摩斯成为拯救愚蠢警察和罪恶城市于水火的超级英雄,而是找到了演绎法可以发挥的空间,也让剧集在众多犯罪剧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除了解决疑难和争取时间之外,福尔摩斯和他的演绎法也在现存的司法程序中间找到了“空子”,比如在人失踪不到48小时的时候就可以介入调查,能去寻找不能惊动官方的被绑架者,可以比“在编”警察有更多获取证据的手段,不用太吃律师和警局内部事务部门那一套,可以接手一些常规办案逻辑下不会被官方接受的疑案等等。

在原著中,侦探和医生接受了很多调查委托,这一点在本季中体现的较少,希望在第二季里除了在纽约警局接案和像柯南一样“碰”谋杀案之外,会有更多有趣的委托人出现。

悬疑如果罪案从罪案策划实施开始沿自然时间线拍到破案,那么一切犯罪剧都不会有悬疑存在。

在电视这个载体上,犯罪剧的悬疑因素取决于悬疑如何被展现。

犯罪剧大概是对编剧和对导演最挑战的类型剧,因为他们要根据以上分析过的罪案类型和侦破手段决定什么时候展现证据和引入嫌疑人。

这个时机要让他们能把故事讲清楚,又不会一下子就被观众看穿底牌。

CSI系列和《犯罪心理》采用的都是侦破过程和作案过程都分段展现的手法,比如《犯罪心理》里最常见的做法是:疑犯作案的镜头一直有,但随着破案进程的推进从不露脸到露脸,最后破案者和作案者终于面对面,戏剧冲突达到顶峰。

《马普尔小姐》这类片子则采用了疑犯藏在普通人物中一起登场的手法,视角更像是旁观者不是侦探的,我们不知道侦探在想什么,一些关键的推理和证据会在最后揭晓。

Elementary则基本是福尔摩斯和华生的视角,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证据都是作为破案者实时遇到的,从开始推理到揭晓答案的每一个思路都会在过程中呈现,只有两人“做局”的时候,镜头不会跟踪,要等到疑犯落网之后才说出原委,倒叙手法只在福尔摩斯被绑那一集中出现过。

NCIS每集开始时照片闪回式的悬念设计独树一帜,经常会调整时间线,所以悬疑往往被构筑的比较大。

这部剧的人物背景故事都异乎寻常的丰富,调查和证据的部分很踏实(网络和实验室领域都有强人出没),加上探案小组本来是军队背景,经常有非常宏大的反恐和国家安全等题材,所以能收视长红也在情理之中,排除个人偏好我给的综合评分也最高,但在犯罪剧这一流派中,也是属于比较靠近“悬疑”和“惊悚”分支的“调查”类剧集,离“推理”类稍远。

看Elementary的时候,如果期待它叙事手法之外的“强大”剧情的话,恐怕会很失望。

比如我们总知道真凶已经作为主角或配角出场,不关心找到真凶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而只去猜真凶的话总有机会猜中。

比如所有侦探和医生知道的看到的细节和证据都已经被展现,想要最后大侦探抛出一个之前从未出现过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关键证据是不太可能的。

比如侦探和医生的体力值基本都是战五渣想要看动作戏出门左转宅总家的李四叔可满足。

Elementary的案情展现是以细节为指导的,让我们一直跟随福尔摩斯,哪怕是被误导和缺乏证据时的历程。

这确实不是一部大起大落或展现智商优越感的剧,而且犯罪剧的领域里几乎已经太阳下面无新梗,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这种理性细腻的风格,看到案件中的“现实性”比“传奇性”更重要。

总而言之,Elementary作为犯罪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比现实只高一点点”——福尔摩斯像个普通人,作案的也都是普通人,这种设置让人很有带入感,仿佛“神探”走下神探。

但如果真的把真正的普通人放到同样故事里,大概设计不出更高明的案情,也做不出福尔摩斯式的推理。

都说艺术高于生活,但到底高多少,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对这“一点点”尺寸的精确把握,是我喜爱本剧的理由,大概也是很多人不喜爱它的理由吧。

最后,各位基友对上篇文章的评论和转发我都仔细看过,抱歉不能一一回应,但得知有这么多Elementary同好真的是一件意外又高兴的事,希望这部剧接下来不会让我们失望,且能保持水准的多拍几季吧!

 9 ) 悬疑不等于推理,推理更不是神棍

很多人对“推理”的解读病态到了极点,简直神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仿佛一部侦探小说不死上那么三五人、凶手不在最后一刻才登场,就不能叫“推理”了。

推理没那么多神秘之处,它很普通,基本上每个普通人都会,只是水平高低的问题。

这就好比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数学,但并非谁都能成为“数学家”。

尽管如此,大多人“会数学”这点事实还是不会变的。

那么什么是推理,我们可以举一条很日常的例子。

比如你在桌子上看到了一条划痕,然后根据划痕的形状,推断这可能是铁制品造成的,因为木头和塑料物品无法形成这种划痕,而这种铁制品很有可能是刀子。

如果你经验再丰富点,还可以认出具体是哪一个种类的刀,甚至再因此缩小范围,得出可能是一种品牌、附近谁拥有这种刀子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推理,它没那么多东京双煞之处,普通人都能略知一二,出色的侦探则能往更深的层次去思索。

推理也只是探案过程中的一种运用手段,而不是全部、不是唯一,就算“神探”福尔摩斯也无法办到每一次都单枪匹马搞定一切,原著中的60个案件里,福尔摩斯没能完全解决的就超过十个(也就是每6个案件他就会有一次重大失误),现实中的李昌钰同样不能一人顶万人,他经手的数千个案件中,也有上百个目前没能解决。

很多人说《福尔摩斯》的推理很弱,但严格意义来说,除了《福尔摩斯》和爱伦坡短片等少数作品,大多侦探剧都谈不上是在推理,那些都只是在YY。

现在的很多热门侦探小说,它们有推理吗?

没有。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故意省略掉了关键的情节——特别是对犯人不利的描写,好让犯人登场时让读者“大吃一惊”。

这些手法无论多么精彩,都只能叫“悬疑”,不能叫“推理”。

尽管这些故事以探案的形式出现,但它们本质上只是“猜猜我是谁”、“请问圆球放在哪个杯子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后宫男最后会抱走哪个女主角?

”而已,就算不以命案的手法出现,这些故事的写作手法也可以成立。

《福尔摩斯》不是这样,而且《福》并不强调案件必须是命案、犯罪现场必须在孤岛、抓住犯人必须“猜猜我是谁”。

《福尔摩斯》系列中的名篇《斑点带子案》,虽然柯南道尔搞错了蛇喝牛奶的细节(世界上的确存在会喝牛奶的蛇,不过道尔本人只是单纯地对蛇作了错误的理解),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推理佳作,这部作品曾在美国的警察学校被列为参考文献。

我们来回顾一下《斑点带子案》福尔摩斯的破案过程,他确立了嫌疑犯后,仔细观察了嫌疑犯屋内的情况,然后很细心地交待了委托人接下来的大概做法,之后和华生地在附近找了一处地点埋伏了起来,一直盯梢到了晚上(这是一个很漫长、很痛苦、却十分必要的过程),最终证实了犯人的犯罪动手法和动机。

在这个非常专业的破案过程中,福尔摩斯并不是呆在房间里纸上谈兵一番,然后就把所有问题解决了,而是结合了多种破案手法,推理只是这个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手段。

柯南道尔本人就有一定程度的侦探知识,并不同于后世的诸多推理小说家,所以他写作的过程中更突显刑侦细节,而不是单纯的“犯人就在我们中间”、“犯人的杀人手法多有趣”。

当然《福尔摩斯》本质上是一部小说,不能将其当作刑侦教科书,而因为柯南道尔本人很迷信,原著小说后期的作品有过度唯心的倾向,甚至教授事件还略带有科幻色彩。

尽管如此,《福尔摩斯》的推理依然远在今日的诸多热门侦探小说之上。

有人拿《冰果》中里志的观点来认证《福尔摩斯》的推理不如后世作品。

《冰果》只能算是一个作者的个人看法,它并非是没有谬论的,比如里志说叙事诡计在《福尔摩斯》时代并没有,而是在克里斯蒂时代才被推广起来。

事实上是不是如此?

完全不是。

叙事诡计是侦探小说创作的五大基本篇之一。

现代侦探小说是爱伦·坡创立的,他的五个侦探短篇基本上就是后世侦探小说的五个基础,而他笔下的《凶手就是你》就是叙事诡计的典型,故事中的“我”就是在舞会上恶作剧的元凶,而作者故意在写作过程中隐瞒了这一点,“我”对犯人并没有好感,但在叙事过程中却偏偏强调犯人的优点,对读者的视线进行了欺骗。

后世的叙事诡计小说,基本上都没有跳出《凶手就是你》的模式,而“我”通常被定位为最后的犯人(比如《罗杰疑案》),但不管“我”是不是作案主谋,这点创作原理还是一样的。

最后,批评一下某些人认为华生很“弱智”的观念。

之所以会得出这种奇怪的结论,无非是办案过程中“读者都想到了,华生却没想到”。

可问题是,为什么“读者都想到了”?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故事被模仿、抄袭、炒烂了,不再有新鲜感,以致故事看了一半就知道结尾。

但在《福尔摩斯》时代,这些故事并非是“老套”的。

现在看冒险片,主角的爸爸如果失踪了,他十有八九是最终BOSS,因为很多作品都这么编,都让人产生既视感了,可当年《星球大战》那句“我是你爸爸”,却让在场所有人为之震惊,因为当时不那么流行这个。

拿后世人炒烂的东西作为标准去衡量前人、然后说前人“老套”,这是什么逻辑?

《巴斯克维尔猎犬》今天来看并不那么新颖,凶手是谁一目了然,猎犬是什么也让人猜个大概,可当年密室大师卡尔·狄克森却这样评价:“如果说它不是名篇,那我简直想不出还有作品配得上这样的评价。

”PS:福尔摩斯和作者柯南道尔在性格和价值观方面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首先柯南道尔非常讨厌福尔摩斯,这点福迷基本都知道,他并不将《福尔摩斯探案集》视为自己的代表作。

其次道尔很迷信,而老福却在故事中屡次有破除迷信的行为。

福尔摩斯的智慧,并不等于柯南道尔的智慧。

也许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不感兴趣,反而使他更能放开手脚去塑造这些角色吧。

 10 ) 美版福尔摩斯的粉丝们实在太过分了

大家不要被首页一些评论欺骗了!!!

那些叫嚣着“男扮女算什么福尔摩斯”、“不伦不类好意思打着福尔摩斯的旗号”以及“跟BBC学真不要脸”,还有“模仿痕迹太重,角色相当OOC”的这些家伙,他们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美版福尔摩斯的支持者!

他们是故意说出这些脑残的话来黑BBC版的!

你看啊,任何一个罪案剧,你都可以给他扣上“剧情太弱、案子不够精彩”的帽子;而任何一个改编自名著的影视剧,你都可以随便说它“角色性格扭曲”、“完全体现不了原作风采”;而任何一个演员,考虑到受众群问题,都可以被骂“演技平平”、“找不到感觉”。

其实,只要一部剧是美剧,你大可以说它“制作没有英剧精良”、“被BBC甩了老远”、“品味庸俗的人才看美剧”——因为这是【哔——】一贯的做法,所以被恶劣的美版粉丝揪住了小辫子,在Elementary的首页故意刷差评,造成一种“BBC粉皆脑残”的错觉,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内心愤懑而刷五星。

实在是太过分了!!!!!!!

看美剧的果然都品味庸俗!!!!!!!!

那么LZ是怎么发现这个诡计的呢!

因为他们黑的太低端了啊!

你看啊,大多数人都是一上来就表达身份,说“我是BBC铁杆粉”,接着下面开始老一套,也就是Haters一贯的言论,反正说的不清不楚你也找不到点反驳。

确实啊,他们说剧情太弱,你想反驳,但发现这个剧情确实不如摩登家庭广告狂人大西洋帝国(此处省略所有有线台出品)。

他们说演员演技平平,刘玉玲是个面瘫,你想反驳,但发现两个主演确实拿不到艾美奖。

他们说BGM不够好,你想反驳,但发现这个BGM确实不如Hans Zimmer等人做的牛。

他们说角色性格偏离原著十万八千里,你想反驳,但发现除了ITV84版没人说它OOC,其他改编版本都被说OOC了。

最后他们说这个剧从头到尾都在模仿BBC,你想反驳,但发现卧槽,一个前一个后,当然是模仿的!

就如同日后正义联萌一定得模仿复仇者联盟一样!

就如同英版泰坦尼克号一定是在模仿美版泰坦尼克号一样!

【快闭嘴露馅了!

总之,不清不楚地一通黑之后,再扯些版权啊国民CP啊这种只有【哔——】会关注的东西,更让看客们坚定了“BBC粉皆脑残”的观点,于是看客们纷纷刷五星以表抗议。

不过你别说,这些人做的还满成功的。

LZ就上当了。

劝其他人不要上当,动动你的脑子,甄别谁才是真.Hater!

ps.去去去,LZ才不爱吃鱼呢

《准新娘》短评

既然和苏格兰场没关系就不用扯伦敦了吧。刘玉玲你的表情可以再少一点吗?

5分钟前
  • dingmumu
  • 还行

13集看到三分之一忽然、终于决定弃了,反正一直也没当成福尔摩斯来看,还是专心补好看太多的疑犯追踪去了

9分钟前
  • Mumu
  • 还行

刘玉玲演的还不错 米勒的角色就感觉完全不对 .不是说刻意拿他跟bbc的版本比较,只不过是Sherlock Holmes这角色实在是跟美帝不搭调,当普通美剧看看也罢.所以本剧讲述的只不过是一个重名的 喜欢卖弄观察能力的糙汉侦探的故事罢了.

12分钟前
  • absolutmilk
  • 还行

刘玉玲的皮笑肉不笑太惊悚了。。。

14分钟前
  • 飞天神猪*将提
  • 很差

BBC版也不過是魔法特內心湧動的傑克蘇同人而已~只是大手一點。性轉也不是第一次某些噴子不要這麼無知。

15分钟前
  • 神威太太
  • 还行

刘玉玲真的不是冬日娜的妹妹?

19分钟前
  • 野大西瓜
  • 较差

比预想的经常很多!

24分钟前
  • 泰尼
  • 还行

很喜欢。两个普通人的感觉,但是很温暖。

27分钟前
  • 力荐

胜在集数多

30分钟前
  • 二不休
  • 还行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福尔摩斯一出来的时候就觉得他是Moriarty?华生像是那个玩茶艺的姑娘。。。。所以总觉得下一幕就是福尔摩斯要杀死华生了。。。。【我真的不是一个人吧?脸盲真的没这么可怕吧?所以我弃剧了不想精分啊

34分钟前
  • 英恩
  • 还行

就看了一集。福尔摩斯先生最近很忙啊……还是英国人拍起来比较好……所有美版的福尔摩斯不管电视还是电影总是那什么不太对头……

37分钟前
  • 荞麦
  • 还行

艾琳·艾德勒跟莫里亚蒂是同一个人……这个点子比较牛。美版的编剧似乎过了十几集才醒过闷儿来开始往原典找补,尼玛你拍福尔摩斯跟原典没有关系那纯属找死好吗!凑数的东西太多,后面又太赶,我看你往下怎么编。莫兰这个阿森纳球迷太亮了。

3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越往后越难看

40分钟前
  • elsa
  • 还行

我!就!是!来!拔!高!分!数!的!尽管推理用力过猛,但是也请接受有柔情没基情的正常剧情好么!(最后艾琳就是莫的设定。。。。。。我只能。。。

44分钟前
  • 井行
  • 力荐

有点弱

48分钟前
  • Moian&粑粑东
  • 还行

我很不认同高贵冷艳的BBC粉狂打一星,看着Jonny Lee Miller一直没办法把他和前妻安吉丽娜朱莉联系起来……美版的创新,让Moriarty和Irene Alder结合为一个人。最后两集+0.5星

49分钟前
  • ChelseaQinWang
  • 推荐

案子一般 纯本格推理粉在英美剧中珍素找不到好伙伴啊 一季没看完弃了

52分钟前
  • PPPPPPPPPPPP酱
  • 还行

剧本写得烂的前提是要会卖萌

55分钟前
  • 公孙策那
  • 较差

刘玉玲在美帝屹立多年是有道理的,以及还是更喜欢英版绅士啊=。=

5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如果抛开福尔摩斯这个噱头,单纯从美剧罪案片来说,这剧还是挺好看的,典型的CBS风格。。

59分钟前
  • 石默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