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人最为惆怅后悔的时候,无意见打开了这部番剧。
一开始为汤浅政明独树一帜的美术风格和充满张力的动画分镜赞叹不已,后来又同"我"一样对"玫瑰色的校园生活"充满向往,回想起这几日拧巴的心情,时时想着假如当初没有如此选择又或者在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后没有如此踌躇不前,会不会结局就会更好?
心中无数次妄想着重来一次,然而最后汤浅却告诉观众"或许能行也说不定,但是眼睛老是注视着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行的,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别的可能性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之上,这正是万恶之源。
你必须认同只能成为如今的你的自己,你肯定无法过上有意义的学生生活,我可以保证,你就做好心理准备吧。
玫瑰色的校园生活什么的根本不存在,要说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是玫瑰色,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人生充满了遗憾与失落,但当你真正选择逃避在四叠半的舒适圈吋,才会发现生活就只有老旧相机拍摄下的灰黑色。
无论生活具备怎样的色彩,不踏出门去是描绘不出来的。
"良机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你面前你不把那个良机抓住并拿出行动来是不行的,要不然的话你还是会走在和现在没什么两样的人生路上的吧。
"我的良机在哪里?
总之先走出去罢
由第一话的迷人语速坠入罗生门,由最后一话OPED颠倒重回故事最初继续,11话的数量还可以以Eleventh Hour的典故来诠释一番。
除了最后两话显当然的汤浅式的后现代主义拼贴风格,故事整体也充满设计感地运用着重复和特异,当然,这一过程中一再上演的四叠半纪平行宇宙多少还是会让人审美疲劳,虽然意图是为了表达“最后一刻”(Eleventh Hour)努力所做的充实。
平行宇宙间的契合点和续承其实可以做到更好。
The Eleventh Hour,圣经典故,意为最后一刻。
在古代,犹太人通常将白昼分为12个小时。
《圣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天国里有一个葡萄园(桃园!?
),经常需要从外面雇用大量劳动力来园劳动,一天之内有三四批人在不同的时间进入园内,最后一批是11点进去的,但是所有雇工的工资却都是在一天劳动结束时(12点)一起发放的。
这样,如果有人打算钻空子,只要每天都跟最后一批雇工进园干活,领到的却仍然是全天的工资。
而在此动画中,显然是,即便你的人生在每一个钟点都大败特败,除非到了最后一刻,也许你会一雪好多个平行宇宙自己的耻辱,搞不好最后洋洋得意的竟会是自己呢。
最后一话中小津从妖怪退化成了洋葱头,而作为主人公的我,也可以很妖怪啊,这充分说明,优势是可以互换地,特别是在你得意的时候,就像库柏说的:我是我眺望到的一切的君主,我对它具有的权利无可争辩。
特别是在你得意的时候,你就是世界之王啊。
动画的系列构成为上田诚,但汤浅政明参与了所有脚本,同时作了首集和末集的分镜与演出,作为监督,也算是尽了心力。
另,大岛满的配乐也可作一标记。
超喜欢《四畳半神话大系》这种很独特而有韵味的作品。
但是刚看完可能会有一点迷迷糊糊的,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吧。
很有意思的是,第一集和最后一集,虽然都在五山祭,看起来似乎是男主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但是其实不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男主哦。
技术向分析--《四畳半神话大系》结构很精巧,动画每集的剧情,就是剧中“我”的不同选择通向的不同结果。
故事的开头,是刚刚大一入学,男主在满怀着“玫瑰色校园生活”的期待中,面临着大学社团的选择。
这里就像是一个源点,无数个道路出现在男主面前,每做一个选择,都会有不同的大学生活等待着他。
就像是我们大一的时候选社团一样,看起来每个都好有意思,但是我们只能选一个加入。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我们来看看导演到底是怎么讲故事的,或者说,故事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第一到五集,“我”分别加入了网球社,电影社,自行车社,拜师父和垒球社暖暖,第六七八是学聪明了,为了分散风险,一次性加入三个社团,分别是英语社,hero show和读书会,第九话是加入神秘社团福猫饭店,第十话被困四畳半无限空间,第十一话从无限四畳半空间中逃脱,鼓起勇气,抓住机会,终于终于和明石在一起了。
每一集的结尾,差不多都是钟楼的时钟倒转,像是穿梭到了重新做选择的大一,男主记忆被清空,然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走向了一个不大满意的结局,最后男主不满意,又说“如果当时我选择另外一条路会怎样?
”接着,又是时钟倒转,ED歌曲,下一集周而复始。
但是其实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这样子哦!
每次时光逆转,不是男主回到大一了,而是我们回到过去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时光倒流了,我们回到了男主大一的时候,再来见证一下,如果真如男主所说,当时他做了另外一个选择,会有什么结果。
也就是动画让我们看到了作出十种不同选择的男主,最后的样子。
我觉着作者这里小小地偷懒了一会,他并没有因此设计十种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活,而是先设计出了一套不含男主的故事,就像是一个固定的舞台,上面有同样的人物和背景,然后再分别把男主做了不同选择之后的角色插进去再进行微调。
比如说,这个和男主无关的故事关于小津的部分就是这样的:小津在大一网球社认识并喜欢上了“小日向”,然后准备盗取飞艇和小日向一起看“五山祭”,然而被一心报复的前福猫饭店店长破坏,飞艇坠落之前小津跳伞落到山里,然后在猫拉面师傅接应下,女装从下水道坐船回到鸭川,但是被一堆人发现了,不得不站到了桥头栏杆上…… 动画在每一次选择的不同世界里,掀开这个固定故事的一个角,但也不说完,只给一个大概的样子,把几集放到一起,共同勾画出整个故事的全景。
第十话和十一话,选择让这个什么社团也不加入的男主将所有世界的“自己”贯穿起来,他知道了所有世界里,都是因为自己的犹豫,没有抓住眼前的机会,与重要的人擦肩而过,才幡然醒悟。
之所以在男主所有的选择导向的世界里都出现了小津,是因为这家伙的活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在作者这个固定的故事里,不管选哪个角色,都会和这家伙有接触的。
至于各种人生意义,看完后给自己有多少帮助啊这种的,我有点懒得说…不大好玩了,我来说说一些好玩的地方吧!
1.我之所以说开始的男主和最后的男主并不是同一个男主,是有根据的哦!
可没有乱说!
这里作者还稍微有点良心,没有把男女主相遇也设定成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男主的角色而重新设计了。
第一集里的男主遇到女主,是在去年夏天的旧书集会上,那时候明石的小白熊丢了,男主是推着他的自行车,在路上捡到的;但是最后一集,男主是在洗衣机里捡到的。
而且第一集的男主,和明石面对面的时候浑身僵硬,话都说不清了,这里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但是最后一集男主因为看过太多的平行世界自己的经历,所以变得更加勇敢,抓住了眼前的机会,最终,嘿嘿嘿。
2.第十话,这个世界的男主决定什么社团也不参加,将四畳半主义进行到底(也就是宅穿天际),前几话不是出现过好几次《海底两万里》吗?
这里!
这里居然用的是《海底两万里》的视角,也就是说,男主变成了鹦鹉螺号的船长,仿佛在海底漫步一样在探索他那小小的“四畳半”海底,好玩到爆炸。
3.明石真好看!
画风好喜欢!
这番我居然一晚上就看完了!
几年前仅看过首话的我自以为又躲避掉一部只顾情爱的青春文学然而实则被才华横溢又狡诈无比的汤浅政明筛选掉了,仅着眼于对超快语速的无所适从和剧情展开的莫名其妙却浑然不知许多未来之我才能理解的被铺垫伏笔将在我眼前以极致绚丽的色彩和想象力丰富具像化的方式炸开。
再次重拾并有了往后探寻耐心的我比以往被塞了成人化的成熟稳重和社会化的猜忌厌倦,身走了好远并进入一个又一个四叠半将自己身边的世界似一片纸次方对折到断裂,在思想萎缩不再能冲出四叠半的自我与外界整年隔离造成的真正孤独中完整地观完了全番,于是决定这样的人生要结束了,至少是这段我仿若旁观者游离参与的做戏。
不过这样的决定只有半个我同意,所以如此开明的解脱法子也只好妥协成为对生活的进一步撕裂对立,后续怎样我也无法预测。
拖延至今才写下评述的我纵然反复揣度番中明句仍旧无法完全理解放弃不切实际的可能性与感受现在活着的世界之间的平衡,唯望再往后的未来之我不要忘记曾有这样一部说你也说我的赤诚之作,常看常新。
古今中外,文人骚客、电影导演、伶人画匠,无不用自己的方式讴歌着青春的灿烂,又惋惜其稍纵即逝的短暂。
青春,在歌德笔下是象牙塔中没有青春的青春;在贝托鲁奇的镜头前,是坦诚的性爱与革命的烈火;在安达充的画纸上,是青涩难忘的邻家女孩与满座的甲子园;在父辈的记忆中,是红色而灿烂的集体记忆……我们流连于形形色色的青春投影,注视着那些仿佛要灼伤双眼的耀眼光芒,期望着自己的青春也能像风中飞舞的樱花,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于是,我们无暇关注自己那卑微的青春。
似乎除了那些漫天飞舞的试卷、咄咄逼人的分数、家长老师的训斥,青春的残影无迹可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直到自己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回首那些青葱斑驳的时光,猛然发现春光已呼啸而去。
是的,我们也有过那些如何也甩不掉,像是从地狱中爬出来,仿佛被黑线捆在一起落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损友;有过举止诡异,令人退避三舍的邻人;有过热情四射开朗向上的前辈;有过成熟性感令人遐想的异性友人;也有过朦胧暧昧似有若无的暗恋对象。
那些我们曾经不以为意的人和事,构成了我们嘈杂而无奈的日常。
而回望之际,那些曾以为黯淡无光的岁月闪现出斑斓的光辉,刺痛我们的双眼流下眼泪。
我们会懊恼,会后悔,当时没能看清,没有踏出一步,以至于斯。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回到那时候”我们许下和片中主人公同样的愿望,占卜婆婆的话浮现在脑海“良机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你眼前,总而言之,不要错过机会是最重要的”。
好,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三秒后,睁开。
如果你的青春还没有耗尽,就别干坐在电脑前看我的评论了,正在狼吞虎咽也好,衣襟未果也罢,赶紧给我出去,去呼吸满满一大口的青春吧!
声明:本文不黑小说也不黑动画,当然也不洗白任何一方原则:没有真相,只是吐槽附注:笔者观看顺序[动画1-10]—[小说]—[动画11(完结)]1.是说浅汤和新房没有可比性,四叠半动画已经不是原作粉碎机这种程度的问题了。
2.同样是平行世界的噱头,如果都是为了拖沓掉整个番季的话,四叠半比漫无止境的八月要来的有诚意很多,甚至比原著小说还有诚意——没有大段地挪用镜头组和对白,甚至安排了占卜费用等差递增这样可心的原创捏他,动画的死大夫组简直使我想要脱帽致敬;森见登美彦乃不要看其他地方,小说里那一段段看上去似乎一模一样的文字是怎么回事?!!
3.只要不是自己的,没人会介意围观杯具,死大夫们显然深谙某些人心的阴暗面,动画循环世界里的BE怎么看都要比小说的凌虐两倍以上。
相较之下,虽然这么说对原作者多有得罪,但若是过分介意“我”“明石”“喜悦羞涩”“成功的恋爱”这类字眼多次出现在同一自然段并且完全不表达任何讽刺意味的观众盆友,请忘记四叠半还以书籍这种媒介存在着的这件事吧。
4.不像动画进行过大规模的结构重组,作为原始物的小说在平行世界中不少共通细节的安排上更加相互契合,譬如第二话的自虐代理代理战争引发了第三话香织小姐的进驻,该话的年糕熊则被小津丢在了第二话的黑暗火锅(第二话里未作交代的“凶手”也在此真相大白),第一话结尾处掉入河中的或许正是第三话逃跑中的小津。
必须承认的是,更趋完美的时空错乱让我对虫洞理论和有着月球背面驻民一般表情的霍金再次深感凌乱。
5.比照小说中“我”与小津温吞的爱意和动画里面那几个高亮的KISS还有最后一话那个彻底失态的裸抱到底是什么发展啊!
其实这是主角总受在最后时刻熬成攻的励志故事吧……T^T,不可置否的一件事是动画死大夫里必定潜伏了一整只爱意满满的搅基团。
是说小说津乃对主角的爱实在太肤浅了麻烦也试试女装PLAY乘船私奔什么的好伐!!
6.动画最后一话“没人知道蛾子大量出现的真正原因,不过各位观众应该明白其中的缘由吧”——汤浅乃要是有森见三分之一的诚实就请直说,这是要不明真相的群众去看小说看小说是伐!!
7.碎碎念研习者可以考虑入手小说作为优秀练习台本一枚。
8.小说乃前传,萌上后患无穷。
-fin-
“活到现在这个唯一的自己,到底有多少是自主选择而来的?
难道不是由一连串身不由己又无法回头的偶然堆叠而成吗?
”如果当初有别的选择,人生一定会大不相同吧!
好像谎话说了一千次便会成真,牢骚发多了,神也会不胜其烦地偶尔发发彩票,不止给你一次选择。
于是,关于四叠半的神话也就此开始。
一直未出现名字的主人公“我”憧憬着玫瑰色一般的大学生活踏入校园,进入梦想中与黑发美女一起挥洒汗水对打的网球社,却发现玫瑰色主题哪儿都在上演,唯独自己是个局外人(实际是人际交往障碍把不到妹子)。
羡慕嫉妒恨之际,邂逅了被命运黑线捆在一起的男人——小津。
从此化身为爱的死神,将有限的大学生活投入到无限的妨碍他人恋爱的事业中,甚至遗忘了和暑期打工结识的工学部黑发(注意!
是黑发)学妹明石一同吃猫拉面的约定。
如此这般荒废了两年,终于忍受不了以别人的不幸当配菜下饭的人生。
“如果当初没有在命运的钟楼前选择加入网球社,如果没有小津的话,我一定能抓住玫瑰色的大学生活”。
于是时钟逆转,“我”简直就跟蒙太奇电影镜头一样闪回起来。
到此耐心稍微有限的观者大概都要忍不住吐槽了“喂喂,这不就是个失意宅男的妄想么?
” 妄想也好,神话也罢,其实这是个成长的故事。
【斗士OR困斗兽】 不记得哪本书里看过这样一段话,人跟我们实存的世界关系基本是“对抗”——对抗意义的流失,对抗自身的冷漠和绝望倾向,对抗一致性刻板印象,对抗存在即真理的现实世界之外一切可能性的丧失。
这样的人要不是生活中的斗士,愈挫愈勇;要不便如困斗兽一般苦苦挣扎。
四叠半中的“我”又是如何呢?
加入电影社团-禊,不满社长城琦的独裁主义和不明所以的山寨片,在小津的撺掇下开始了两年独立电影制作生涯,可自始至终只有明石一人以笑回应,城琦的形象反而被彰显得更加光辉。
被不解和愤怒冲昏了头脑的“我”,制作了揭发城琦猥琐行径的纪录片(将与明石约定再拍新片的承诺抛到了脑后),在“灵魂肮脏”的小津剪辑下,最终变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诋毁之作。
上映日电影大获“成功”,“我”却不得不收拾起行囊逃亡离去。
第二次选择加入向日葵-自行车同好会,辛苦积攒两年打工费换来的超轻型单车,本以为借此赢得环岛大赛,却被自行车整理会没收。
用毫无胜算的女式脚踏车完成了全部赛程,才发现被夺单车是优胜大奖之一。
明石被“我”无益的热情感动(还有瘦弱的身材- -|||),拜托“我”担任鸟人社新飞机试驾员。
虽然什么也不干便能坐在明石的自行车后去看樱花,但“我”相信伊卡洛斯的翅膀只有飞向太阳才是正道。
更高、更快、更强!
锻炼出一身肌肉搞砸了一切。
最后还被小津栽赃成盗取新飞机的整理军头目。
这样难道不就是个笨蛋吗?
(嗯…明石小姐也是这么说的)如你所见,“我”的选择算不得聪明,如果能欣赏城琦的电影,就不会挑战去拍那些看起来草稿般潦草的小制作了吧,爱情电影什么的终究会等来吧。
如果不妄想夺得环岛大赛,就不会浪费两年时间去攒一辆终究被盗的单车吧,和明石一同骑车看樱花不是很美吗?
可那样对现存世界哪怕一小部分没有一丝不满的人不也丧失更多的可能性吗?
正是对眼前的贫乏、不义难以忍受,所以才抱着无益的热情去反抗啊!
“我”只是觉得还有一个更富意义、更好的世界罢了,仿佛触手可及,只差成功这一步而已。
可是,这就是现实啊~面对这苍凉“被击败”的世界,后悔还是妄想也不全然是廉价的自怜自伤吧。
附:观者稍作留心的话,不难发现两个社团名字的隐喻之处。
“禊”在日本有神道教之意,暗指电影社的个人崇拜主义;“向日葵”则与“我”眼中飞向太阳的悲剧人物伊卡洛斯不谋而合。
【偶然OR必然】在经历了代理代理战争、垒球社…..各种选择之后,“我”似乎真如小津而言无论走向哪条路,都会堕向命运的海沟。
人生难道只是一道多解方程吗?
本作在第九话给了观者一个回答。
这次“我”抱着必死决心进入秘密机关——福猫饭店。
执行图书馆警察任务,遭遇小津的师傅樋口,在小津的掩护下,“我”一年里没有任何收获,成为组织一号废柴;调职到为学生考试提供便利的印刷厂,因不明缘由从河对岸燃放的烟花(在第一话由小津和“我”共同向河岸情侣点燃)烧毁一卡车报告,使得204名学生挂科;最后只能沦落为自行车整理会的搬运工。
这样看来即使在平行世界,选择一种解决方法也必然会牵扯到其他方法本来会导致的结果的改变,人生中按个取消键就能重来的好事是绝对没有的。
就在唏嘘本话将“我”刻画成按部就班、唯命是从的“奋斗”青年时,店长相岛因丑闻下台,小津接管福猫饭店。
“我”摇身一变成为自行车整理会的总指挥。
拥有金钱与权力,玫瑰色的生活终成现实,纯爱什么的也淡如浮云……不过,所谓成功也不过如此吧!
可是为什么在这个人人艳羡的“成功”世界,心却感到凉飕飕呢?
“人生应该更有意义才对!
我说不定可以选择另一种可能性,过上没有一丝云彩的大学生活。
”(主人公富有正义感的本质依然不变) 此处,借用樋口的一句话回答“可能性不是无限制的,决定我们存在的不是可能性而是我们的不可能。
” 在电影社的“我”选择了制作独立电影的可能,期盼地却是获得大众认可,功成名就的不可能,忘记了拍摄电影的快乐;在自行车社,选择了去赢得比赛的可能,寄托的是仅凭一辆优质单车获胜的不可能,变成了自行车的工具;而在福猫饭店,选择了不择手段出人头地的可能,却妄想保有不染一丝云彩的纯净大学生活的不可能,陷入自我矛盾的泥潭。
“你不可能过上玫瑰色的生活,我保证,因为玫瑰色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被不可能的事情蒙蔽了双眼,即使选择了对抗现存世界的勇气,却只能如困斗兽一般将自己置于与实存世界加速远离的尴尬境地。
那些可能性便永远只能是“可能”。
【逃避OR拥抱】既然无论如何都抓不住玫瑰色大学生活,加入社团、期待纯爱、出人头地还有什么意义呢?
“四叠半才是‘我’全部的世界”。
于是睡觉、看漫画、对着电视荧屏发呆,各种人群、各种印象对“我”而言不过是浮光掠影。
安静代替了好奇,一个世界终于只剩下一条环屋的铁道线、几根熟悉的电线杆和回家的固定路线,“我”甚至有了个新名字“四叠半主义者”。
直到某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于四叠半的无尽迷宫中。
不断寻找着逃出迷宫的出口,却发现途经的每个房间都存在着细微的不同,终于意识到那是在每个平行世界的“我”不同的选择所留下的痕迹。
现在看来,那些失败的“我”都那么努力而充实地活着,妖怪一样的小津好像是“我”唯一的朋友,明石的软软熊像预言一样挂在每间屋子的吊灯拉绳上,嘲笑“我”错过了多少次良机。
来到迷宫的尽头,回到最初的起点。
这象征着“我”完成了四叠半中的自我发现——任何一个平行世界的选择都不会成为“我”当下的生活,因为人生只有一次,绝对无法回头。
这次,不再抱怨那命运的钟楼下的选择,“我”只想回到那一天,哪怕走上一万步。
这里不得不提到本作最大的亮点裸奔的一场戏。
“我”在承认当下的自己后,冲破了四叠半的壁垒,一路朝着小津的方向狂奔,胡子、长发、衣服都在不断切换的“平行世界”的回忆中撕成碎片。
“我”如初生的婴孩一般站在桥头拥抱小津(小津隐喻世俗化的生活)。
人毕竟是世界的一部分,虽然时时不满但始终不能彻底决裂,因为已知只会凝固成绝望。
当眼前只剩这唯一的现存世界时,世界便真的消失不见了。
“反正不管你选择哪条路,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都会和你相遇并用尽全力把你变成废柴的,因为我们早已被命运的黑线绑在一起了啊”怀抱“玫瑰色校园生活”梦想的大学新生男主踏入了校园生活在丰富多样的组织和活动里作出了选择,与此同时数个由男主不同的选择诞生的平行世界发生了不同的故事,但每个故事结尾似乎都以在男主的后悔无奈中收场。
直到整个剧集最后现实男主无意中被困四叠半世界看到了不同平行世界的自己发生的不一样的故事,恍然之间明白了自己总感觉无法过上满意生活的原因。
结尾主角走出四叠半以新的态度回归生活一切圆满结束,全剧终。
玫瑰色的梦想 「不论如何我们都会遇见你」从死党小津,明石到女牙医,老婆婆,我想看完整个剧集的无一不感叹导演刻画人物的鲜活。
每一集(每个平行世界)都出现了除主角外同样的有限的人物做着差不多的事,以差不多的方式与主人公的生活产生了联系,但细看却每一次的差不多下都有着不同。
散发妖气的老婆婆算命的老婆婆每集说的话越来越少,要咨询费却一集比一集高。
明石每集里都以不同的方式和男主结识对男主的态度有些许不同且戏份也在逐渐增加,却总是可以通过小熊挂件结下羁绊。
以魔鬼面目出场的小津小津每次以万恶之源的面目出场,为男主的堕落背锅,但又每集都能看到他不同的个性和奇怪能力,变着法让男主堕落。
风度翩翩的学长樋口学长也是最初的神明形象到师傅似乎每次角色身份都有不同,但总是以一种潇洒不羁看穿一切的姿态出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剧情导向。
“不管怎么样我都会遇见你。
”人物的循环出现还有每个角色的自身的不同和统一似乎正印证了剧中“人是立体多面的”的思考,多角度的的刻画加上本剧奇快语速下大量的台词(简直是自带倍速有没有)把每个人物都描绘得令人印象深刻。
「抛开玫瑰色幻想其实你早已身处多彩人生」
看完整个剧集,不禁有种世界观被刷新的感觉。
的确,正如樋口剧中说的对可能性不加限制而把“可能”寄托于无法实现的事物是万恶的根源。
这就是本剧贯穿始终的一个命题。
男主怀抱“玫瑰色校园生活”的梦想,想与黑发少女挥洒汗水,交100个朋友,成为社团核心,走向人生巅峰......但在每一个平行世界里,男主都没能达成自己的想法反而好像陷入了堕落,觉得如果没有小津的干扰,没有选错社团就不会如此,然而所有平行世界来看恰恰又是不管选择什么都会变成这样。
十集前,大概会让人一头雾水。
男主穿过了所有平行世界的自己的宿舍发现了别的“自己”的多彩生活当最后两集和主人公一起在四叠半世界重新穿过了之前的所有平行世界的主人公宿舍后,主人公突然发现过去觉得毫无意义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作为观众的我也突然领悟到了这个故事的核心命题,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占卜的老太太每一次都要对主人公说把握时机。
每一次的占卜似乎都没有离开抓住良机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没有过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四叠半幻想里追逐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忘记体会当下生活本身呢,脚踏实地感受每一分钟的当下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啊,若是为了不切实际的东西沉迷忘记生活本身,不管怎样的选择最后都不能让人满意吧。
每一集男主都在失望后悔中发出感叹「走出四叠半,珍惜现在认真生活吧!
」
奔跑时形象的切换,更像是重新超越从前的自己,摆脱过去的选择,最后的裸奔是真正意义上抛开一切获得新生的标志吧最后一场大桥裸奔的场景,男主形象在不同平行世界自己间切换,朝着桥上被围困的小津奋力奔跑,声嘶力竭的喊出对方名字,配上悲壮的音乐,不少弹幕飘出“迷之泪目”我也有泪目之感,不过并非“迷之”。
这一幕,主角终于领悟了生活的本真,决心要把握生活的美好走出四叠半,此时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角色都无法影响主角跑出过去拥抱生活的决心,说这是本番最燃最感人的一幕也毫不夸张。
没有了妖气的婆婆
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角色形象至此,男主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画面里小津的形象变成了正常的少年,街边的占卜老婆婆不再散发着“妖气”,师傅带上牙医女踏上旅途,男主也和女主走到一起,没有什么比这一个“万物归位,不值一提”的大好结局更给人带来能量了吧。
我想故事要传达的不只把握当下这一条,抛开过去,改变的勇气也许也是男主身上的重要特质吧。
当你用积极的眼光再次审视世界,以前无聊的事情也许是五彩斑斓的,以前看成鬼怪要远离的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朋友,如果不寻求自己的改变,无论怎么选择,都会被命运的黑线紧紧的抓住,唯有走出四叠半脚踏实地才能享受缤纷的人生啊。
被困四叠半世界的男主开始怀念四叠半外的生活「四叠半-神话」从剧集拍摄本身来看正如题目名字一般,这个剧集是充满神话的魔幻色彩的,清奇的画风和叙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且不说大的平行世界相互交织的世界观,故事里的人物,散发着奇异妖气的老婆婆,起初以怪物形象示人的小津,如明石“激光眼”般凌厉的眼神,男主内心冲动的“牛仔”......看似不在意画面,但其实每一集每个人物的外貌动作都看得出导演组有精细的考量,精致的原声音乐集也为每一个场景气氛的表现增分不少,总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精准”,令观众很容易看懂。
最后的领悟最后一集开头主角大喊要回到过去然后整集OP和ED互换的前所未有“神级”操作真的必须要大赞一个,似乎与最后万物归位的结局十分呼应,同时两首歌的不同基调前后变换简直把气氛推向高潮(燃死我了)
迷子犬と雨のビート8.4ASIAN KUNG-FU GENERATION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 2010
神様のいうとおり9.1やくしまるえつこ いしわたり淳治 砂原良徳 / 2010『结语』总的来说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优秀的配乐,值得深思的精神内核,还有精细有创意的制作,神不神暂且不论但绝对对得起豆瓣9分的成绩(主观感受不喜勿喷)
动画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不明所以,感觉像是看到了《求婚大作战》的影子,还有那个所谓的四叠半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制作组自称四叠半主义协会。
纯属无聊当天一下子看完了前五集, 明明是颜色明快的构图却怎么也无法感觉欢乐。
废柴主人公不厌其烦地穿越时间,重演失败。
小津邪恶地说,无论你选择了哪种剧情结果都是一样,你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时候感觉小津像是主人公内心黑暗面的拟人化,每次主人公心情动摇的时候都会出现,然后怂恿主人公干这干那。
明明只是想要一个玫红色瑰丽的校园生活,为什么会那么难实现呢为什么我倾尽全力还是落得孤家寡人呢为什么我一定要为了派遣寂寞而随便找人在一起呢。
种种疑惑困惑着主人公,也困惑着屏幕前的我。
也许正如明石在第四集所说的一样,前辈只是拥有拼命做这些无益事情的激情罢了。
明明是这么残酷的话,却可以让失意的主人公在堆叠的失败中嘴角上扬,让他微微感觉到被别人认同,被肯定的欢喜。
这样寂寞潦倒的人生让屏幕前的我心里发寒。
第五话 目前让我印象最深的一集。
温馨垒球社,人人都带着温良美好的假面。
当这一切面具都撕毁后,他们争先恐后地露出骇人的面孔,吼叫着,痛苦泪流。
想必,这也是现在大多人的脸吧。
大家都害怕受到伤害,于是选择隐忍地生活,任凭内心深处的不满日益膨胀。
时间一长疼痛变成为了习惯,一旦得到解脱,愤怒的猛兽便迫不及待地释放出来。
这样的人生,真的快乐吗,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一直到今天早上的第八话,我以为主人公会一直继续穿越,选择不同的生活。
幸好我错了。
主人公什么社团都没有参加,他对失败的逃避使他整日闭门不出,只是宅在家里,在四叠半的小小空间里创造着他的妄想世界,全神贯注自以为是地反击着命运之神,做自己的王。
但为什么越是躲闪鄙视外界肮脏的事物,越是自得其乐地用厚实虚假的笑容伪装自己,隔绝外界,心里就越是空虚得难受呢。
有一天他终于想要出去,可是出不去了。
自己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相连的四叠半空间。
有着吃不完的鱼肉汉堡和蛋糕,有捡不完的一千日元纸币,还有怎样都填补不了的空虚。
他发现每个四叠半空间都稍稍有些不同,每一个四叠半空间都意味着当初入学做出不同决定的自己,每一个四叠半空间都承载着碌碌无为的生活。
虽然不是玫红色瑰丽的校园生活,却忙碌而充实。
发现这些的他顿时内牛满面。
故事的结局是好的,主人公最终做出了正确的觉悟,用力向平凡琐屑充实的生活奔去。
无论做什么,总比宅着强。
因为男主在平行世界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最终用来买扫刷的代理战争资金是10w,每个房间是1000,那么算一下,是100个四叠半。
无论是哪一种追求玫瑰色校园生活和黑长直妹子的四叠半,都有OZ的"爱的羁绊“,绑着男主掉入海沟。
真是能下三碗饭的不幸日常啊!
在每一个四叠半的男主都想着不认识小津就好了,却在最后一个四叠半里认真地羡慕着以往觉得苦逼的日常,认真地觉得要是认识小津就好了。
有些事有些人总是在拥有时察觉不到其贵重,当从手上失去才明白其重量。
连日常也是。
总是觉得随时可以推开门离开自己的四叠半,所以一直没有离开过,等发觉离不开时,才歇斯底里地崩溃羡慕四叠半之外的日常。
妈蛋最后一个四叠半吓死爸爸了好么,我也是想着我随时都可以推开门离开我的房间所以一直宅着啊,妈蛋现实世界果真才是正途啊!
其余的都是魔障啊!
师傅说,不可随意使用可能性这个词,眼睛老是盯着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行的,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别的可能性,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之上,这正是万恶之源,你必须认同只能成为如今的你的自己,玫瑰色的学园生活什么的压根不存在。
要说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是玫瑰色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师傅果真是高人!!
最后男主把握了良机,从唯唯诺诺的安全牌变成了全身心全裸的主动健气的男主,对着小津说着小津说了100遍的爱的宣言,露出小津笑了100遍的妖怪笑容,把握了良机,把饼熊给了明石,遵守了100个四叠半做过的约定一起去吃猫拉面。
真好啊看完之后,特别想做的事:1.好想去下鸭幽水庄吃猫拉面啊2.好想吃一次黑暗火锅啊3.好想去福猫饭店参观一下啊喂!
适可而止一点!
不要妄想了好么!
(笑)最后的最后,果真主角没有名字的番一般都不会难看
意识流大片 字幕快得我都无法吐槽 CV们一定都录哭了……
无论在哪个四畳半,都要抓住良机哦
这货什么啊。。。抱歉我欣赏不了啊,直接弃了
风格像似搞笑日和漫、天体战士、化物语、绝望先生等吐槽片聚集一身。以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相的声题材,通常分为数次表演,单口相声更多注重笑料。这类笑本称上内涵或神片尚有一段距离。片子缺乏文艺为主的艺术涵养及精赞作画品质。当成轻松另类风格的喜剧来欣赏也是不错选择。
原著和动画都是神作~~
【A+】困于四叠半迷宫的人啊,徘徊于无尽的房间,挣扎于无限的轮回,幻想于无穷的可能,迷醉于玫瑰色的人生。殊不知,真正的出路,只在于冲破头顶那一片逃避之海后的的坚定。前进吧,那些已经错过生活无数次的四叠半主义者啊!
行不行行不行行不行 不要那么多废话就问行不行行不行行不行
5喺甘睇得明,画风喺中意噶
粪作也好,不是粪作也好,我认为三星或以下都是可以理解的。豆瓣上有一小部分人碰到自己可以装逼的就打五星,自己能装逼就说是神作。你若支持他们,只能说明你和他们一样肤浅而已。 星星完全是给声优的卖力演出的。
后面几集应证了男的脑子里只有下体
欣赏不了 这语速这画风
神作!超神作!
不太懂大神,没有吸引力 @2018-12-23 13:30:25
不是我的菜
没看完,弃了……我果然还是道行不够啊~
风格太棒了,四叠半主义者算什么,本人的大学生活可是三尺床头主义的哦
在无数种可能性的人生中,我是我的朋友,我的对手,我的看客,预言家、愚者、典狱长。所有所向往的,被嫌弃的,欢喜、痛恨、麻木、忧愁的,时间、空间或者色彩,都是我。
感覺OK有內涵但作畫不我的菜。三星半。
属于“是真的难看,不会因为分高而觉得再看一次就好看了”的类型,铺垫太太太长。
当初完全是被海报吸引了去拖了第一集,事实证明这么对胃口的画风故事也很对胃口,宅跟平行世界什么的,重复中带有些许不同不同行为中又相互关联,正是我的爱啊。虽然故事算不上是带来意外的惊喜,但胜在有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