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间
Între revoluții,Between Revolutions,Intre revolutii
导演:弗拉德·佩特里
主演:伊林卡·哈特纳,维多利亚·斯托伊丘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卡塔尔,伊朗语言:罗马尼亚语,波斯语年份:2023
简介:70年代,伊朗女孩赫拉在罗马尼亚上大学,她认识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同学。在79年反对君主制的革命爆发后,赫拉怀着政治变革的希望回国,此后再也没离开。接下来的几十年,赫拉和玛利亚通过书信传情的方式,交流她们对政治、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直到罗马尼亚也迎来苏东巨变。两场革命之间,是两个女人超越时空的精神恋爱。导演用详实的历史..详细 >
不在一起的人生战友。“自由是我们的文化,沉默是我们的耻辱。”
柏林就喜欢这种片子
宣传中到处都是男导演的名字,但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女编剧Lavinia Braniște的名字,两个根据历史文件创作的虚构女性角色的信的内容写的太细腻太好了,果然是女作家才能写出的。在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掉眼泪一边想念异国他乡的女性朋友们。历史宏大叙事的影像结合细腻的个体经历让人非常有感触,也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情况。男导演创作的内容也来自母亲和其他女性的经历,在影像archive的挑选和剪辑中细节处理地也很细心,但对于内容明显想的没有女编剧深。我在的场次Q&A只有男导演,感觉质量应该大不如有女剧作家的前两个场次,对于一些人物关系核心的内容都含糊其辞
{纪录片起步02}
marker,mekas and akerman,但全是archive
你需要想象力,去想象一个并不存在的未来。
来自伊朗和罗马尼亚的两个女人,几十年间16封信成为二人心灵的纽带,也成为她们和各自国家历史的见证。革命大潮顺势而来,一个是推翻封建统治,一个是面临东欧剧变。两个人的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样的变化也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的,也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说。纪录片真实的呈现了当时的胶片资料,配上这16封信所记录的情感,然它散发着不一样的魅力。
#🍋观影# 心有戚戚焉
影像的选择一般,但信件独白太过动人。你的轮廓模糊了,我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我到底是在和你说话,还是在喃喃自语呢?片尾展示的一系列伊朗女性居留申请也是一个冲击。她们那么美丽,那么璀璨,读完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人生才刚刚开始……结果她们到底度过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呢?
这么好的灵感写成剧情片不好吗?仅仅用新闻影像的拼贴实在太扣分了,完全做成了一出旁白式的《收信快乐》。
不想再看到消费同性和纪录片的工业垃圾了
因禁忌而美丽吗?或是只因慰藉无需向想象承诺?
比《无知之夜》还要好,那种呼告式的语气有了一个实存的对象。人们欢呼,人们流血,人们高唱自由,人们惶恐噤声。我攥住你的信件,仿佛穿越无数的陌生脸孔,攥住你的手。
诗一样的纪录片
图像和文字的间离使用,一如《安娜的旅程》,但触摸不到更深层次的情感。
东欧剧变和伊斯兰革命之间,动荡社会和女性个人意志之间的,只存在于秘密警察资料里永无天日的感情。专制和自由,最后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You need imagination, in order to imagine a future that doesn't exist.
纪录片剪辑+画外音同性恋爱故事。
模糊纪录片拼拼凑凑+旁白让我感觉在看营销号,只是这个内容是两个女人的来往信件。一个小时都让我如坐针毡。我也不了解这历史,对我来说太生涩了。
剧本远胜于拍摄,且镜头多次迅速移动或晃动已经到了需要加seizure warning的程度。
风雨激荡的70年代...看到后面才发现是虚构的,那这还能算纪录片吗? 影像资料➕虚构文本,这种形式蛮好,有种拼贴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