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边境
Zielona granica,边境无间(台),边境炼狱(港),Green Border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
主演:贾拉尔·阿尔塔维尔,玛雅·奥丝塔泽斯卡,贝希·贾纳蒂·阿泰,托马斯·洛索,Mohamed Al Rashi,Dalia Naous,Monika Frajczyk,娅希米娜·波拉克,马赛杰·斯图尔,阿伽塔·库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语言:波兰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波兰与白俄罗斯交界上的这片蓊郁森林,大批中东与非洲难民涌入,叙利亚难民一家也在其中。他们以为只要步行通过边界,进入欧洲,安全的日子就会到来。殊不知波兰政府放任边境警察用暴力驱赶难民,白俄军方会再将他们逐回原地。成为白俄罗斯扰乱欧盟的人肉子弹,又被波兰政府视为洪水猛兽,全家老小困在林中进退不得、饥寒交迫,陷入无间往..详细 >
7.2/10
绿色边境,关于无尽。
阿富汗女人问努卡的名字,他回答说“基里安·姆巴佩”。波兰边防军的太太想给女儿取名克拉拉或劳拉,因为这是莱万多夫斯基两个女儿的名字。我想这些足球梗并非出于一种巧合,而是导演将这些难民比作足球的隐喻,一只被波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踢来踢去的足球。前3/4的绝望和后1/4的温情,都无法抹去这些年来那肉眼可见的裂痕。这个世界还会好吗?上帝说你们别等了,没有通知。
威尼斯速度,赶早场奔跑,没看手机失去判断,一跟洁净管出现在眼前,本想像夏思凝那样迈过2公分高的障碍,结果却成了红毯前摔倒的柳岩。早场也是关于波兰和白俄罗斯之间一场跌跌撞撞的球赛《绿色边境》。比赛用球是难民。导演霍卡老太太充足设置了难民、边防警察、人权分子和边境居民四组人物,让“卢卡申科和普京射向欧盟的子弹”,被波兰一遍遍踢回,再被白俄反攻回去。故事非常流畅好看,也就没必要追求创新。相较全片展现的白波边境地域,结尾赞颂了乌波边境天堂。俄罗斯侵乌战争爆发,涌入波兰的难民不再是皮球,而是可以带着猫猫狗狗花花草草随意过境。调岗到此的边防警察抱着乌克兰婴儿说,“我从来没在过白波边境。”那也类似《打蛇》结尾的“呢度不是钻石山”吧,可以当作告诫大家不要走线的欧洲《孤注一掷》。
挺喜欢的,摄影挺棒,很流畅,完全是有表达的,多线索展开,批欧盟以及波兰对中东难民的态度,结尾接纳乌克兰难民那部分和全片有点分裂,但是否可以解读为对波兰政府的阴阳怪气,明明之前可不是这样的,怎么到乌克兰这又真的顺利了,波兰政府在接纳难民上也存在关于地域和政治博弈属性,
二边军人把难民当皮球踢来踢去,难民的遭遇几乎跟战争一样残忍,没点心理耐力坚持不了。
如此白左的观点又于事何补
不常看这种类型,但是将近三小时我却看得几乎毫无困意。影片将冲突展示得非常好并且在极左的维度里非常多维,或者说多角度,营造的危险、焦躁、紧张的氛围让观众很容易共情,社会性强。只是意识形态实在太过于左倾,,政治性太强,而作为载体的电影存在感太低,或者说电影性太弱,没有什么在电影的维度有设计感的东西。
其实前面的多视角真的很好 最后依然沦为一厢情愿的梦 当然电影就是拿来做梦的
太面面俱到以至于每一面都蜻蜓点水。
2023威尼斯主竞赛//视角太散了
意义大于影片本身,人不如动物,被来回踢皮球。难民、边防军、活动人士三个主体性,难民本身是最弱的
11.17 #金馬60#
难民在波兰、白俄罗斯边境被边防警察来回驱赶,只有一些ngo成员好心帮助他们,难民不断丧生。粗粝的黑白影像很好塑造了冰冷恐怖的氛围,镜头叙事也很到位
【4】无止无尽的漫长。习得一身制造道德陷阱的好本领。两个半小时目的明确的呈现了两段,并通过奇情的原因连贯起来来达到霍兰本身擅长的难民题材处理。带有目的性的选择站在偷渡者,难民的一派,可是剧作和dramaic连结起来的东西却是非难民的一面。最后怕表达不清楚,最后还强行来了一场无奈离开的诀别。典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知道跟看片尾的字幕有什么差的电影。只有无尽的漫长与疲惫。
tghff60#17 3.5
投胎真的是……
本来想说难以想象这种事情发生在近期,但想想前三年,一切皆有可能,最后大家都带上了宠物,还是比我们强
开段难民部分效果很奇怪,明明应该是极为悲惨的,却隐隐拍得有点喜剧感,好在之后视角分散开来后观感回升许多。
以纪录的形式单靠深入浅出的卖惨博同情,过于主观私人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