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朴树那首《生如夏花》,这歌我怎么听都听不够。
之后又听说电影改编自《柳树下的梦》,我读这篇童话时还很小,仍然为故事中男主的悲哀和痴情而深深震撼。
前两天看完电影,稍微有点失望,跟童话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除了男主孤独地等待一生最后早逝这点比较相似,其他的没什么可比性。
《柳》里是女主背叛,电影里是男主先背叛。
尽管不是真心的,但由此可见男主性格中的懦弱和逃避。
我不觉得星子做错了,如果是我,多半也不会原谅这样的男主。
《汉宫飞燕》里赵合德说过:“正是因为太爱她了,所以才不容许她任何的背叛。
”星子正是因为爱陆粞,才背负着巨大的痛苦选择永不原谅。
深爱之人的背叛就像埋在地下的定时炸弹,即使他们最后在一起了,也是随时可能爆发的隐患。
而且,某种角度上,背叛是会上瘾的。
电影的配乐很好,尤其是陆粞用长笛吹的那一段短短的旋律,听得我好几次鼻子发酸。
陆粞垂死时的梦境中,星子翩翩而来,配乐是这段旋律的交响乐版本,把陆粞一生的悲哀推向顶峰。
倒是《生如夏花》感觉跟电影不太配,片尾出现的时机也不太好——我原本以为它是插曲。
这歌相对电影的忧伤氛围,太过活泼动感了,穿插在电影的个别场景里效果可能会更好。
窃以为比起星子奔跑的那个冗长的镜头,电影结局如果拍成这样会更好:星子在船边感应到了将死的陆粞,但是,看到拿着长笛一脸笑容走过来的亦文,她强忍住奔下船的冲动,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挽住亦文的手走远。
既然已经放弃了他,已经错过了一生,何必在最后的时刻恋恋不舍?
好吧,我承认我《白夜行》看多了。
(一)《颐和园》《颐和园》看过有几遍了,因为实在是部让人解闷的片儿,但一个深夜看过此片之后,便暗暗下决心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看它,因为真的会让人窒息,你可以说它把纠结发挥到极致。
很不幸,《桃花灿烂》也是这样一部片子,连演员都没换,郭小冬,我甚至对这个XX这个演员产生某种奇妙的感觉。
两部片子的背景都是在80年代,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一个公认的文化复兴的年代,最具生命力的年代。
在这个背景下的一切都是赤裸裸的,纯粹的可怕。
牺说,下辈子我做一条鲨鱼,可以在大海里游荡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星说,下辈子我做一只鸟,可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牺说他一无所有。
便给分离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
鱼离开了飞鸟。
但鱼对飞鸟的爱,无法搁置。
离开之后变是一个长久的等待。
牺终于还是死了。
始终也没有见到星。
看到预料到的结局,我是极为悲痛的,而且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理想主义残念的人都会如此。
我很莫名,因为这个东西那么高贵,却偏偏又不堪一击,莫名的离开,莫名的伤感,歇斯底里。
有时候我想,不就两个人嘛,谁离开谁还不一样,人真是脆弱的动物。
转念一想,这真是个伟大的东西,可以让两个普通的人变的很不平凡,不在惧怕一切,甚至是死亡。
我希望人死后是有灵魂的,因为可以看到一切依然安详。
(二)《柳树下的梦》1840年,安徒生初认识“瑞典夜莺”珍妮.林德,其后一直为其魂牵,安徒生用书信表述爱慕,珍妮.林德却希望安徒生做她的哥哥。
1844年及后数年,安徒生历游德国及西欧各城市,期间,受各国及君王款待,结识当时的文艺家(歌德、舒曼、格林兄弟、狄更斯、李斯特等)。
同时乡思不断,目光也时刻追随着那些苦难:落难的王室、精神错乱的年轻人、认识的人的不断死亡。
《柳树下的梦》可能完成于五O年左右,安徒生化身为克努得,痴情一生,离不开乡愁、自卑和得不到的爱情。
(三)我以我二十四的人生经验来看,我曾经有很多的遗憾,年少够轻狂,可以很潇洒的甩甩手,拒绝别人和自己,总以为未来还有多少远大前程在等待着。
现在胆子越来越小,看的多了,也就发现有些东西走了也就回不来了,我很小心,不在让自己执迷,没什么原因,就是害怕。
可它始终还是来了。
胆怯,纠结,迷茫。
因为真的不置可否。
(四)《杀手莱昂》“常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里昂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那盆绿萝,为什么在最后的危机时刻,他仍不忘嘱咐玛蒂尔照顾一盆植物。
一盆植物,有何稀奇。
绿萝,就是里昂不是一个好杀手的最好证据。
绿萝,代表着弱者,代表着需要保护和照顾的人,代表着里昂曾经无法保护的爱情。
其实,里昂很想去爱一个人,保护她,照顾她,呵护她。
如果那个人不出现,那就只好用一盆绿萝来填补这段空虚。
玛蒂尔正宛如那盆生机盎然的绿萝,填补他受过伤的心。
”睡不着 - -
七十年代。
波澜壮阔的长江之滨。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星子高中毕业后到铁路装卸站工作,结识了同在装卸站工作的陆粞。
朝夕相处中两人情愫暗生。
高考之前,两人相约共同复习。
临考时陆粞因家庭原因而退缩,两人发生争吵。
酒醉后的陆粞与装卸站美女水香发生了一夜情。
星子考上了大学,陆粞受到新站长的提拔。
并向星子吐露爱意,但星子无法原谅他的背叛,忍痛拒绝了他。
星子投入了青年军官亦文的怀中,激情之后她终于明白,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陆粞的影子是她的真爱,肉体的出轨也许不完全等同于精神的背叛。
她错判了陆粞的死罪,然而一切已无可挽回。
对爱情绝望的陆粞陷入了婚姻与爱情的低谷,巨大的不幸接踵而至。
弥留之际,陆粞渴望见星子最后一面。
而此时,星子却正在旅行结婚的途中,冥冥之中,她感受到了陆粞的强烈召唤,毅然跑回陆粞的身边…… 然而,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的爱,一再错过之后,还能相伴走过陆粞弥留的时光吗?
昨日偶然在电影频道看了《桃化灿烂》,一曲爱的挽歌,十分唯美清新。
特别是同是生长在武汉的人来说,尤其感到亲切:长江大桥、轮渡、穿插于民宅间的铁道、武大,宛如一副逝去的画卷,讲述着过去的美好。
相较于《情人结》、《美人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淡化了历史的背景,更突出了美丽的爱情!
2007.1.24
很偶然的机会,电影频道看的,难得把遥控器停在一部没有任何宣传的国产电影上,但是那天就停住了。
具体情节就不说了,仅说自己的几点体会:如果你心里有珍爱,就不要在寂寞的时候,找别人填补;如果你是真爱,那就多给对方一点机会、一点空间,哪怕是说句话的时间;如果真爱在彼此之间,不要相信心有灵犀的必然,沟通和告白很重要;如果你与真爱在某断时间失去联系,不要矜持,要尽可能的去寻找,以免留下任何遗憾。
就说这么多吧//
这部电影全国首映是在武汉大学武测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当天方方、导演傅华阳和男女主角均到场,按照方方的说法,这部电影是献给武汉大学的一份礼物,现场还邀请了武汉其他各校的学生观看,如果说做为武大的学生一年里最骄傲的日子是花开放的时候,那么桃花灿烂的全国首映会绝对是文学院学生们最值得骄傲的时刻,因为哪个时刻是特别的,仅属于我们武大中文系的。
武汉……武汉大学……再一次看到那些熟悉的地方,虽然只是从屏幕里。
长江大桥,樱园,盛开的樱花,老图书馆,甚至我用过无数次的武汉大学信纸,看着这些画面,我的心真的又被拉回那些往事中。
那些美好的,心痛的,都是属于我的。
又是一个擦肩而过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
多么希望他们能有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啊,不要错过对方。
每个人都会有遗憾,遗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但是这样的遗憾,我真的不愿意再看到。
“星子,你大概不知道,你我心里是怎样铭刻在,擦不去,也抹不掉。
我并不指望能挽回什么,只是希望我们能继续是好朋友,希望我还能去码头接你,希望我们之间还有友谊……”“……只要你幸福,就算我得不到你,我也会觉得很幸福。
这一生,不管你给我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接受.”不同的故事,却有相似的过程。
有些缘分注定是要错过的,而错过了,便不再是缘分。
爱的再深,也没办法越过心中的那片桃花。
所以,这份爱,只能永远的埋藏在心里了。
今天终于看了这部电影,比起原著差距很大。
演员都很不错,和《爱情的牙齿》一样,陈思成扮演了女主角最终选择--然后不是出于爱情--的丈夫。
周韵是个美丽的女子,而且不是一目了然的美。
郭晓冬扮相好,演技也好。
但是最早读原著的时候,我构想的粞应该是更多几分秀气的男子,郭晓冬的豪气多了点。
影片结尾没有完全服从原著,很遗憾。
这个故事这样就没能被讲全。
方方应该再找个导演来拍,演员都不用换,编剧一定要换。
与电影相比,书中描写的爱情,是让人信服也让人震撼的。
那种从无到有暗地滋生却不能得以成全的爱情,滋润着也折磨着两个人。
可以如磁石般相爱的人本来就世间难得,这辈子你真的遇上了,已经算是幸运,轰轰烈烈的爱了,彼此都知道了对方的爱,是更大的恩赐,若要这份爱被成全,有结果,就是极大的奢侈了。
这份奢侈,不是用钱来获取,而是时间,运气,机遇。
亦舒曾反复地说,恋人分手,说到底,原因还是爱得不够深。
但是很多时候,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可是能那么爱过,已经很难得。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只要你善于苦苦的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纵然朋友们等的厌倦,在炉火旁围坐,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万!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里,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的等待。
怂恿。
对接。
眼神。
微笑。
如同两块姜饼小人没有结果的沉默爱情等着我吧,我会回来我们不够强大的第六感一次次的让彼此错过那愁煞人的阴雨,一次次的隔绝了我们我没有把你从死神手里拯救出来时间到了,我来晚了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的等待。
如果我的情感战胜理智,原则你的苦苦等待不会因我的打击而终止码头上会是两个上着台阶,坐在堤坝,吹着独一洞箫,朗诵独一诗篇的我们
我没看过原著,但不介意影片一开头他们两个的的情愫就你知我知。
我承认,江城熟悉的地方让我给这部电影加分。
和工友们骑单车下磨山,后座上是未来的爱情,长江大桥下高壮的墩柱,火车的轰鸣声混着缓缓的江波,从汉口到武昌的轮渡,一个人走、一个人等的码头,喷着白气的老火车,武大老图书馆,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门牌的女生宿舍,可以安静地抬头看指头的樱花,大道上樱花散落,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东湖还是可以游泳的……小时候在家里电视的电影频道上看过,不完整,甚至不知道这是武汉的故事,只是没有忘记那时时的汽笛声,画面中的长江总是蒙蒙的,是夕阳,是阴天。
来汉求学却没再记起了。
周韵不漂亮,但她很美,她的眼神是清澈的,盯着你看可以不说话的真。
还有,我发现了陈思成,他有两个性感的小酒窝,我早就记住他了。
以前看《守望者》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拍过《士兵突击》。
这部电影他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耍帅就可以了。
最后朴树的《生如夏花》音乐响起的时候,你怎么能不动容?
整部影片的配乐也十分到位,我很喜欢。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p673分岔路口,大家走进完全不同的世界,别等了,别想了,可以暗恋心中的桃花源,不过,也就这么样了。
小孩赌气,天真可爱;成人赌气,害人害己。
不惹尘埃,桃花灿烂。
喜欢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太矫情。周韵真有味道,很美
陆粞有点像周伟
镜头下的武汉!
稍显冗长女主角好纯啊结尾太狗血了
狗血的厉害~
拍成这样 其实还是洒狗血(-┍) 洒得很矫情= =
看了部分电视剧版和电影版,两个版本剧情都较拖沓,电视剧人物设置丰富,面面俱到,电影主要围绕两个主要人物,以至于与主人公发生关系的次主人公的情节显得突然与莫名。电影版的演员选取更好,周韵和郭晓冬,电视版水香角色选取的最好,让殷桃主演。此剧本拍摄更类于散文电影,让霍导执导可能更好。
这爱情够纠结的
关于武汉这座城市的一点遥远的记忆……
这片源太难找了,CCTV6要是没有,这片就断了,还没字幕。这内衣不穿的激凸 以前那个年代,是不是被火车撞死过很多人,没事就在火车道上晃荡那个是哪个啊?我永远爱他,但是不会嫁给他因为这最高尚和丑恶,相爱不能一辈子 陈思诚这一脸猥琐相,却桃花运那么好周韵这里好有气质,演技多好
看了四遍电影,一遍小说,
还是小说好看。。。
时间这么长的纠结。。。
30年前看的小说,一直还有印象,现在再来看20年前的电影版,拍的还是粗糙了点
原来歌曲《生如夏花》来自这部电影。
为郭小冬来的
矫情,大喊大叫跟神经病一样
既然想好了么就一直这么下去好了,女主可能也是天秤的,烦屎了。
草长莺飞,谁又爱谁?抉择的背后都是犹豫和无奈…
武汉啊!武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