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是完整的看完了努尔哈赤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白手起家到建立自己想要的世界,这期间有和兄弟之间的情感纠结,尤其是和东哥的感情,想得到却得不到那种复杂的心情,和东哥的妹妹在一起生了皇太极也算是一场机缘巧合,努尔哈赤在打江山的这块也是很痛快的,剧情后面和自己的原配妻子佟佳氏的信任没有了,佟佳氏为了保护自己的大儿子储英和丈夫努尔哈赤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太好的结局,和阿巴亥之间只能说阿巴亥的心思想法太多了,野心比较多,努尔哈赤的儿子中代善和皇太极有年龄上的优势,多尔衮的本事出来的比较晚了,这三个儿子母亲家族也差不多,性格方面最直接了当的是皇太极,所以最后的赢家是他
值得五星1.片头曲很好听,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欢,一袭美人传佳人,英豪挥剑斩飚狂。
很上头,看完46集都背的这段了2.努尔哈赤从佟家庄园支持起步,虽然他对猜忌青娅的猜忌很像个渣男,是凤凰男才对,但是也不能不理解,因为人是具有多面性的。
他身为长子却被继母排挤而离开,而佟家庄园大多人因他是入赘,从而看不起他,男人本就最好面子,入赘本就视为男人的可耻之事,再被人瞧不起,以及家庭背后,再被赶出家,怪不得他心寒。
可是青娅的一把火烧掉佟家庄园真的太傻了,对青娅我只能说,如果她也有超前的思想,不是认为非要依靠男人,女人也可以骑在马背上打仗闯出一片江山也不是不可以,至少还有五兄弟支持保护。
储英身为长子,有额娘五大臣支持,父汗又对他愧疚,如果他心胸宽大,是个明君的话该多好,可惜啊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3.看了这部剧,发现皇太极真的心胸很广大,大多贝勒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他却能看到,相信大金总有一天打进京城。
其实他本也有一手好牌,如果叶赫不与其为敌,他背后有着舅舅一家支持,在成为皇储的路上也不会走得这么艰难。
以前我对多尔衮是更有好感的,不过这部剧弱化了多尔衮的存在,皇太极的优势反倒更显现,让我觉得皇太极作继位人真的很能干。
4.也是看了这部剧突然更深刻理解,有些事情为什么别人能做到。
同样是汗王,努尔哈赤舍得所有,不光对别人狠也对自己狠,爱的女人永远只能是白月光,儿子也只能送去做人质,但为了统一女真,只能到处割舍,可是舒尔哈齐虽然人善良老实,他可以是个好部将,好兄弟,但绝不是一个好帝王,太过的优柔寡断,为了东哥会想要恢复叶赫,可是如果这样,那还要统一女真干什么呢,今天恢复叶赫,明天就可能恢复乌拉,有一就会有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扼杀在摇篮里。
看到他死的时候是真的可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毁于自身,努尔哈赤和他一起打下来的天下,一个死了另一个又能多久。
不过突然也明白了,人年轻的时候和老的时候是不能相比的,年轻的时候总有无限精力,觉得自己战无不胜,但老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擅自做主,听不进去建议,人越老越容易猜忌,特别是身处高位,也更容易做出糊涂事,所以一定要注意好这一点。
5.真的很喜欢看每个朝代开国之祖的电视剧,看到他们白手起家也不是没有道理,努尔哈赤作为汗王,在还是都督的时候手不释卷,大多时候总是看见他的镜头里拿着一本书,可是转换到明军,李如柏和李成梁却很少有,几乎是没有。
即使后来努尔哈赤成为了大金的汗王,也总是待在书房,手里拿着一本书。
这些镜头让人感触颇深,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多读书,什么都可能背叛我,但是知识不会,不管有没有用,也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
秘史三部曲我三部全看了,结果没有惊喜,一部不如一部。
这三部说简单点就是山峰,山腰,山脚。
最后的一部太祖秘史真的是最差,可以说如果第一部播的是这部,估计另外两部都不会再出现。
太祖秘史无论从像泡沫一样的铠甲,男主后期堆上去一样的胡子,还是跟开玩笑一样的楼阁,都透着一股廉价。
这也就算了,但是这部里的爱情部分跟第二部皇太子秘史有得一拼,真不愧是传承……总之,这最后一部,在我这里算是给秘史系列打了个低分,如果要平均……算了,别平均了,孝庄秘史做错了什么?
小时候看电视剧很少能够从头到尾一集不落的,这部讲努尔哈赤的片子也是,我追过但是中间断断续续落下不少剧情,到现在时日太久其实剧情也差不多忘记了,前几天在b战偶然入了赵鸿飞(就是《孝庄秘史》演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的那个演员,在这部片子里同样演马景涛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坑,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看这部剧时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舒尔哈齐为了帮助哥哥努尔哈赤稳住朝廷,上京述职途中将妻子那奇娅留在她的前夫李如柏那里小住。
那奇娅本就是努尔哈赤从李如柏手上夺走、强配给弟弟舒尔哈齐的女人,众人皆知李如柏对那奇娅旧情难忘,所以她才有这个面子去影响他。
他们把她放在李如柏府上小住,是个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吧。
可是聪明的那奇娅设法保住了清白,也稳住了李如柏,不对努尔哈赤他们用兵,可是舒尔哈齐却怎么都不相信她跟李如柏之间的清白,大发雷霆,和那奇娅产生无可弥合的嫌隙。
记得当时看到这里真的是好气啊!
是你他妈要留下她的!
是你自欺欺人一般去相信努尔哈赤说的“她那么聪明一定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然后等她真的完成任务帮你们达到目的,你又恼她给你戴了绿帽,别说她没绿你,就算她真的绿了你你不也应该装没事儿人一样好好补偿她吗!
因为是你他妈送她去绿的啊!
当时真的太心疼那奇娅了,这个男人就因为自己那点可怜的面子,对她翻脸无情,她明明是为了他们兄弟的大业才委屈自己去见前夫的,事情办好了却没换来半分感激,还得到这样的嫌弃。
时隔多年,补了下前后剧情,再看那一段,我却从舒尔哈齐的雷霆盛怒中,琢磨出一点虐中带苏的味道。
为什么会说苏呢,因为今天的我看出来,他的怒气好像不是因为自己的脸面,而是出于自己爱的女人被染指的痛心。
试想一下,如果那奇娅对舒尔哈齐而言,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那么利用完了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不就满意了?
她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达成、是否献身,重要吗?
他之所以这么耿耿于怀,正是因为他对她有感情,尚不说是爱,但至少是珍惜的,重视的,所以他不能去像努尔哈赤一样纯粹地利用那奇娅。
他现在多恼火,越发说明了自己多后悔,当初留下她去应付李如柏。
而那奇娅答应去稳住李如柏的动机,也被舒尔哈齐错误地理解为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哥哥努尔哈赤——在她与他成亲数年并且诞下孩子之后,他一直试图掩盖的真相这一次翻到明面上来:她心里真正爱的人是努尔哈赤。
在舒尔哈齐看来,她所有甘愿的牺牲都变成了对另一个人爱的证明,所以他才那样愤怒。
这个时候大概可以确定,舒尔哈齐一定是爱上那奇娅了,如果你不爱她,你会对她不爱你感到那么伤心失望,甚至死心绝望吗?
所以他才会答应那奇娅,让她离开。
因为不想强留一个心中另有所属的人在身边,不想圈住她。
所以这几场戏真的很苏,因为舒尔哈齐的爱太深沉和无害。
而虐的地方在于,舒尔哈齐以为那奇娅一点都不爱他,可事实上在她心里,现在舒尔哈齐是比努尔哈赤更重要的存在。
那奇娅一共被努尔哈赤利用四次,第一次她被他从李如柏手里夺来,强配给舒尔哈齐,好让舒尔哈齐跟自己最爱的女人东哥之间没有结果,方便自己得到东哥。
这一次那奇娅当然无从选择,她除了死之外只剩下这一条路。
但是我相信,从舒尔哈齐为了救她的命牺牲了自己跟东哥的感情,答应娶她的那一刻起,那奇娅就决心结束对努尔哈赤的爱慕,好好和舒尔哈齐在一起。
所以紧接下来的努尔哈赤的第二次利用,她是拒绝的。
那时努尔哈赤游说舒尔哈齐,想让他劝那奇娅去向李如柏打探一下消息,而那奇娅故意当着努尔哈赤的面拥住舒尔哈齐,说我是你的妻子,我不去见李如柏。
努尔哈赤负气而走,那奇娅却一脸平静,毫无愧意,她的用意很明显:我拒绝,最好免开尊口。
舒尔哈齐因为哥哥生气而倍感压力,劝那奇娅帮他一次,那奇娅这才答应了他去向李如柏打探消息。
而这最终导致她和舒尔哈齐决裂的第三次利用,她一开始其实也是拒绝的。
为了要那奇娅答应去李如柏府上小住稳住他,努尔哈赤兵分两路,自己去劝舒尔哈齐,还叫自己妻子去劝那奇娅,结果舒尔哈齐和那奇娅两个人都分别拒绝了这个无理请求。
这里需要岔开提一句的是,舒尔哈齐对那奇娅的感情已经比上一次要深很多很多了,在舒尔哈齐心里哥哥一直是不容拒绝的,上一次他就为了哥哥劝了那奇娅,可是这一次他为了那奇娅拒绝了哥哥。
舒尔哈齐心怀愧意地上路,结果掀开马车帘子一看,那奇娅已经坐到了里面。
他恼她为什么要来,他已经帮她拒绝哥哥了。
可是那奇娅说:你是拒绝了,可是你昨晚整夜都没有合眼。
她那样聪明,能看懂他对哥哥的深情厚谊,懂得他拒绝哥哥有多为难,内心有多煎熬,所以她来了,这一次她同样不是为了努尔哈赤,而是不想舒尔哈齐为难。
所以她才会在马车里说出要他警惕,你们的兄弟感情在努尔哈赤的眼里跟他的宏图大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话来,她是真心要在维护舒尔哈齐。
可惜舒尔哈齐没有看到她的心,到最后也认为她心中只爱一个努尔哈赤。
就连最后诀别那一晚,那奇娅对他说出跟上次的说法完全相反的劝告——要他不要跟努尔哈赤作对,要顺从他。
他也理解为她在维护努尔哈赤,他没有看出,那奇娅在努力保护他。
她太清楚他没有努尔哈赤那样的城府和狠心,他太善良太纯真,跟他哥哥作对,他只有死路一条。
后来事实证明,那奇娅当初的顾虑一点都没错,舒尔哈齐果然就死在努尔哈赤的儿子手里。
第二天早晨舒尔哈齐醒来,枕边已经有没有那奇娅,他身着寝衣就这样跑出去,但是佳人已远,他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后悔的,可是认定她并不爱自己的舒尔哈齐没有立场再去追回她。
明明可以相爱的两个人,就这样因为误会错过了。
真的太可惜了。
而那奇娅这条线再到后面就有些崩了,编剧为了满足努尔哈赤的所有女人都爱我的主角光环,强行让那奇娅对他痴心不改,包括对话里表达的爱慕啊,还有第四次又成了心甘情愿被他利用,被送还给李如柏答应停战。
这已经前后矛盾了好不,让那奇娅这样全剧智慧担当的人设去至死不渝地喜欢一个杀了自己父亲,还把自己当作工具一样前前后后利用了四次的残暴自私的男人,这能编得圆?
这种利用一次就该死心吧,何况中间明明还有两次这样鲜明的拒绝,难不成跟舒尔哈齐分开之后又对努尔哈赤旧情复燃?
你还不如解释为第四次也是为了保护舒尔哈齐,别把她搞成一个痴情傻女再给那奇娅设计些不合时宜的表白句,太膈应人了好吧。
顺嘴一说努尔哈赤太虚伪了,嘴上对那奇娅总是说些很可惜啊不能娶她,心里有她之类的话,手上可毫不手软地将她利用了一次又一次,要不是他一次又一次逼她去找李如柏套消息,她原本跟舒尔哈齐是可以很幸福的。
舒尔哈齐和那奇娅,完全是被努尔哈赤一手毁掉了。
那奇娅离开之后,舒尔哈齐状似无事,又娶了新的福晋,后来东哥重新出现之后又为了她甚至差点造反,可临死之前,他最后喊出的那个名字还是那奇娅。
东哥是永远的初恋,但说到底,那奇娅恐怕才是他最遗憾的爱而不得。
舒尔哈齐是可怜的,他恐怕至死不知道,或者说不相信,那奇娅心里有过他,甚至他的分量一度超过努尔哈赤。
那奇娅赶到的时候,舒尔哈齐已经躺进了棺材,她一身孝衣在他灵前,痛哭说自己当初不该离开他,他当初为什么不留住她。
她最懂舒尔哈齐的痛苦和孤独,他唯一的亲人就是哥哥,可这个哥哥对他百般算计,她懊悔自己应该陪着他,哪怕两人在一起争吵、痛苦,她也应当陪着他,宽慰他,帮助他,保护他。
她也许没有那样的底气说自己爱他,可是那份想爱他,想帮他,想真心待他,伴他此生的心情,她应当让他知晓的,而不是让他这样孤独、悲伤、绝望地离开人世。
说到底舒尔哈齐和那奇娅都是可怜人,因为他们同样善良,同样隐忍,总是默默付出,不想让对方为难。
而这,终究没能成全自己,只成全了这世上最自私的那个人。
如果问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电视剧,《太祖秘史》一定是其中之一;如果问我陈德容演的角色里我最喜欢的,也绝对少不了东哥的身影。
关于《太祖》首播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
每天做完作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两集。
酷爱历史的我是冲着剧名去看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代天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样的英雄是我所崇拜的,这样的历史是我所向往的。
但纯粹的历史叙事显然不是秘史系列所追求的。
恢弘的历史画卷之下,不仅有血与火,还有情与爱。
亲情、友情、爱情的交织与碰撞,是本剧最大的内在张力。
最唏嘘的是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的兄弟之情:故事的前几集,他们相依为命,兄友弟恭;然而因为东哥,兄弟间有了隔阂。
后来,努尔哈赤成了汗王,弟弟还是当年的弟弟,哥哥却不是当年的哥哥了。
但是,当舒尔哈齐被褚英的刀刺中倒地临死的时候,努尔哈赤紧紧地抱住他,不让血流得更快;舒尔哈齐安心躺在他的怀里。
那一刻,兄弟又是当年模样…关于东哥她有倾国倾城的容颜,是叶赫第一美女;她有不输男儿的智慧,得东哥者得天下。
她钟情于温柔多情、善良单纯的舒尔哈齐,却也被努尔哈赤的痴情和抱负打动。
徘徊于兄弟之间,想爱却终不能爱。
她是叶赫格格,叶赫亡了,她的心也死了。
从今以后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复仇。
可她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努尔哈赤,知道努尔哈赤会是一个有作为的好帝王。
背负着国仇家恨,想忘却终不能忘。
这个女子,美貌与才情并重,善良与智慧集于一身。
与无数普通女子一样,追求的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奈何天意弄人,爱不了,忘不掉,于是只能选择离开。
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优点,与孝庄秘史一样剧本打磨不错,很好地反映了宫廷政治的残酷性和帝王孤家寡人般的凄凉感。
供应宫廷政治的秘密性,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这是封建人治体制必有的周期性灾难。
这部电视剧前半部分很好地反映了大明王朝后期的腐败堕落和6号明哲保身的李成梁如何在内斗不断和庸臣当道的时代养虎为患的故事。
后半部分则反映8号反社会人格类型的努尔哈赤建国后如何逼死发妻,儿子和弟弟等至亲的过程,我感觉编剧很好地吸取了麦克白情节去展现野心反噬的结局。
败笔1服化道好烂,比起大宅门那种考据差远了,这就是艺术品和粗制滥造的商品之间的差别。
我们的文化产业运营问题太大了,影视剧工业体系不发达,各个环节的人才缺失严重败笔2导演的视觉效果的创意和大场面调度太烂了,这是能力问题,我们的史诗格局的剧情最后总是能拍得特别像家庭剧。
此外,配乐好烂,看完没有入耳不化的旋律。
败笔3爱情戏加得太生硬,一部史诗格局拍得如同矫揉造作的爱情剧似得,这估计是为了照顾市场需求和背后捧人的需要。
看的第一部小马哥的戏,不否认演员演技不错,只是编剧这感情戏安排的太琼瑶,当然,历史上叶赫老女能兴天下也能亡天下不是白说的,比剧情狗血的多,而且里面的每一条线多少都跟努尔哈赤的感情戏牵连在一起,要不是青娅,东哥,孟古,还有我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纳奇亚,二哈不知道怎么挺过那么多集的。。。。
这里的女人比大多数男人都有智慧。
特别在看第三十集的时候,本来期待一场后金大汗和叶赫贝勒的十年大战,结果,看到努尔哈赤大军缓缓逼近叶赫城门的样子,笑喷了,认真的,不吹。。。
叶赫缺的不是勇士,是脑子。。。。
叶赫贝勒在一顿嘴炮之中自焚了你敢信,说好的一对一的对决呢,还有东哥你这个消失十年的意义是在哪里?
金吉台一路走好,难怪慈禧最后亡了大清。。。
第37集打卡,严重剧透。。。。
东哥终于死了,舒尔哈齐也死了,剧情终于不玛丽苏了,小马哥最后抱着死去的弟弟的表情贡献了影帝级的表演,而编剧真会玩,在最后才向观众揭示了舒尔哈齐的内心:他一辈子压抑和逃避着自己的心,一辈子做着哥哥的影子,恐怕到死了,才真正明白深爱的是谁,才敢喊出那个人的名字,可是晚矣,错过就是一生。。。
全剧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努尔哈赤老了,很多事上明显开始力不从心,几位宫妃和阿哥也开始轮番斗法。
大妃青娅在努尔哈赤的心中一直是敬重而非深爱,靠着五大臣的拥戴和宽容明理的心胸,上辅佐君王,下打理后宫,乍看一副和乐融融的气象。
只是可怜天下父母,终究拗不过孩子,因着曾经的一份亏欠,对储英的种种行为多少带了纵容。
记得努尔哈赤在储英被带回建州时说,终究这一切是不怪别人,只是被自己的命运所拖累。
而青娅啊,从头到尾都是真正与努尔哈赤命运相连,休戚相关的人,储英因为童年的亲情缺失和对父亲的误解,造成了性格上不可逆转的扭曲,这最终也会导致青娅被同样的命运所牵累,与自己的夫君走向殊途。
阿巴亥一直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凭着多年来的捏拿揣度和苦心经营,成为了努尔哈赤现在的宠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布占泰从街头捡回的任人欺凌的可怜姑娘了,20多岁就超越了自己的阶层,达到了一般人一辈子也达不了的高峰。
她从小便学会了识时务和靠自己,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总是绝处逢生,把一手烂牌打到了极致。
且此女心机,一看就是天生的宫斗大拿,自己的儿子多尔衮虽然年少,却深得努尔哈赤之心,不知她之后又会如何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筹划。
蒙古在东哥去世后是否会遵循姐姐的遗言,重新获宠,为儿子铺路,光复叶赫的荣耀也是看点。
储英心狠手辣而急功近利,终失去了父亲的信任,代善重利不重权位,心善不比哥哥的狠心,也是个聪明人,皇太极初露锋芒,小小年纪却才能突出且长袖善舞,低调而小心翼翼地周旋在王储身边,同时不被怀疑自己的真正用心,城府不可谓不深,期待皇太极的逆袭。
努尔哈赤其人,残酷暴虐。
还能被如此美化,咱不得不说满清遗老真的贼心不死,当初民主革命对这些🐶东西还是太宽厚了。
再看回这部片子,打着正统历史剧的名号,通篇都是胡编乱造,极尽讴歌,将一个有勇无谋,残酷暴虐的奴隶制部落头领吹嘘成一代霸主。
编剧这么能吹,怕是你家祖宗黄太吉都看不下去啊。
毕竟如果努尔哈赤没有在辽东搞大屠杀,黄太吉上台后螨清的日子也不会那么难过,差一点就分崩离析了。
看清宫剧,不是只有《甄嬛传》的勾心斗角,也有“秘史三部曲”的金戈铁马。
花了半个月时间,看完了《太祖秘史》。
想要看懂《太祖秘史》,首先需要了解一段少数民族的历史。
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古语有"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
"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立金朝。
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京,实行"南迁北徙"的政策,女真人最初迁徙到燕山一带。
以后定居在华北地区,而汉人逐渐向北迁移。
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汉族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
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
1616年,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州族。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太祖秘史》的主人公就是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
在努尔哈赤的一生中,有几个对他影响重大的女人。
青娅,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嫡长子褚英和代善的母亲。
最终为了保住褚英的储君之位丧命。
历史上的青娅叫佟佳氏·哈哈那扎青,塔木巴彦孙女,塔木巴晏(巴晏女真语解作富人、富翁,即佟富人)之女。
佟佳·塔木巴彦收养16岁的努尔哈赤,1577年(万历五年)塔木巴彦将其孙女佟佳·哈哈那扎青配于年仅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结婚。
努尔哈赤是佟氏的赘婿,努尔哈赤本人也并不讳言,当时明朝政府亦称“佟努尔哈赤”,于佟氏去世后才改回姓爱新觉罗。
但皇族后代后来受汉俗影响,认为开国皇帝曾经入赘是件不光彩的事,转而加以避讳。
也是因此,佟佳氏始终没有得到大妃的封号。
佟佳氏并非一般柔弱女子,她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功不可没,孕育二子一女,也都在清史上赫赫有名。
努尔哈赤先后在20岁(1578年)时有长女东果,即固伦端庄公主(下嫁给开国功臣何和礼);22岁时有长子广略贝勒褚英,25岁时(1583万历十一年)次子有名的礼亲王代善(历经三朝、以忠贤恭诚闻名)代善出生,同年起兵。
佟佳氏的生活此后生活改变。
起兵之初,经常遭人夜袭,努尔哈赤每次受伤,都是佟佳氏亲自照顾,最终积劳成疾,佟佳氏最后一次出现是万历12年,公元1584年在太祖攻打翁科洛城负伤时衣不解带照顾太祖。
根据太祖在万历14年左右娶继妃富察氏看,佟佳氏薨于万历十四-十五年之间,最多超不过25岁,葬地不详。
死后被努尔哈赤追封为元妃,元是肇始、第一的意思。
佟佳氏族由此在有清一代备受殊荣,素有佟半朝之称。
之后皇太极登基为帝,为了抬高生母的身份,追封生前为侧妃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但作为嫡母的佟佳氏与另一位嫡母富察氏则未追封。
孟古,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穆麟德:Monggojeje),叶赫部贝勒杨吉砮(杨吉努)女儿,清太祖努尔哈赤侧妃,清太宗皇太极生母,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1629年,孟古哲哲与努尔哈赤合葬在福陵。
崇德元年,皇太极为其上谥号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经康熙、雍正、乾隆累加谥、改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孟古出身叶赫,两位哥哥死在了努尔哈赤的刀下,一边是丈夫,一边是部落家族,孟古很难做到平衡。
她被尊为大妃,却早早离世。
一定程度上,她的哥哥金台吉死前的诅咒应验了,是孟古的儿子皇太极建立了大清,也是叶赫那拉最后一个女人(慈禧)断送了大清。
东哥,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称叶赫老女,女真族,孝慈高皇后堂侄女,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的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
叶赫那拉氏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绝代佳人,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她的美貌名扬女真各部。
她的一生注定因叶赫部公主的地位而成为政治砝码。
先后几次被许给不同的男人,却都没成功。
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嫁于蒙古贝勒巴噶达尔汉之长子莽古尔岱,因叶赫那拉氏成婚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婚龄(有些女人在她这年纪,已经是祖母级呢),因此,她在史书上被称为"叶赫老女"。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叶赫那拉氏病逝。
《太祖秘史》里,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布占泰,甚至后来的皇太极,都对东哥倾心,但是作为叶赫格格,她还是无法放下仇恨,选择了自杀。
阿巴亥,努尔哈赤大妃,乌拉那拉氏(1590年-1626年10月1日 ),乌喇贝勒满泰的女儿,清太宗继妃堂侄女。
1601年,嫁于努尔哈赤,为福晋,即平妻,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福晋,时年14岁,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一女 ,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天命五年,被庶妃德因泽揭发其与大贝勒代善有染而遭到努尔哈赤休弃,一年后又被重新立为大福晋,后金天命十一年不知何故被逼殉葬,享年37岁。
顺治七年,追尊为皇后,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顺治八年,其子多尔衮得罪,罢谥,出庙。
和其他几位相比,阿巴亥的一生实属坎坷,嫁给大自己31岁的努尔哈赤,享尽了宠爱,也受够了凌辱。
还有一位杜撰的历史人物——那齐娅。
她简直是本剧最惨女性。
为了笼络明朝,她被父亲送给了李如柏,幸好李如柏宠她如命;父亲被努尔哈赤杀死,她又被努尔哈赤送给了舒尔哈齐,生下了阿敏;为了帮努尔哈赤,她又被努尔哈赤还给李如柏,最终阿敏也不肯认她。
她的一辈子,都被当成物品一样,送来送去,直到将死,也没有得到阿敏的原谅。
令人惊喜的是,《太祖秘史》的女性颜值很高,不仅有陈德容、邬倩倩、石小群、程莉莎等,还意外发现了毛林林和陈一娜,颜值高,服化道也很用心。
《太祖秘史》
这部电视剧被我称为“渣哥坑弟记”。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憋屈的电视剧了。
因为是@演员赵鸿飞 的粉丝,我看这部戏绝对是从角色出发,很难作为一个旁观者。
这个角色真的是我最心疼的角色了。
初恋被哥哥抢走,然后她还爱上了哥哥;后来哥哥强行给自己塞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最爱的人是自己的哥哥,因为这段婚姻和初恋彻底失之交臂;终于和这位妻子相亲相爱过好日子的时候,自己的妻子被哥哥带走送给了敌人;最后忍无可忍带兵出走,被哥哥的长子抓回来,还在和哥哥争执中被杀了。
哪有这么惨烈的人生啊,有啊,这人就是啊。
我当真无法想象,这样的人生活的有多痛苦。
怨不得在最后只求一死。
好不容易拥有的很快就会失去,而抢走这一切的是自己唯一的亲人,这样的矛盾在他心里千回百转不知如何是好。
真的不恨吗?
怎么可能呢,他一定还是恨的,可他得顾念大局,顾念这唯一的亲人。
因为我过于主观的立场,在最后我看到他死在自己哥哥怀里时,他哥哥的眼泪让我觉得那么的虚伪且无耻。
这部电视剧我几乎就是在泣泪交加中看完的,没办法安然的置身事外。
同样感叹编剧和演员们。
这几部秘史看下来,也见识了马景涛的咆哮中的无奈……还有陈德容!!!
其实我感觉评分上七是没问题的。个人三部曲中最喜欢这部,相比孝庄,更喜欢这个。舒尔哈奇
前面还可以,越往后越是普通,人生如戏一般,都将过去,没什么好计较的
一群学生演话剧
虽然尤胖子的秘史系列越拍越烂了,但是起码还有赵鸿飞可看,后期没有赵鸿飞的秘史真是毫无看点。
教主你好。。。
烂片一堆堆。。。
其实我蛮喜欢…金台吉
這部裡的努爾哈赤就是綠茶男始祖(/‵Д′)/~ ╧╧
关系太混乱,努尔哈赤太自私
马真是演了不少类似的角色
这部剧岂止是“扯淡”!
那时候的女演员都好漂亮,尤其是孟古。
鬼畜好题材
这部戏完全就是大男主杰克苏,人人都是为了男主而生。可我却全然看不到男主的闪光点。希望编剧们明白,一个人是否有魅力是要看他说的话做的事,而不是在两性关系中所有的异性都爱他……
以前很喜欢的一部剧啊,怎么评分这么低😂
舒尔哈齐啊舒尔哈齐,你最敬爱的哥哥PUA 你,你深爱的东哥不要你,你一心一意对待的那其娅并不爱你,春儿嫁给你是为了监视你,你嫂嫂防着你,你的侄儿构陷你……啊啊啊……舒尔哈齐,让我爱你吧!让努尔哈赤一个人打拼他的大金吧!我只要善良、深情、重情重义的你!我的舒尔哈齐啊啊啊!!!(仅赵鸿飞版)
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方……陈德容真美,咆哮马真受不了,别再YY历史了好伐?主题曲1星,陈德容颜值1星,剧情只得1星。
和拍东条秘史有什么区别
孟古真的是初心了,这是我最喜欢的秘史系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