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昨天在腾讯上看的,之前想去影院看,但是好多影院没有排片。
看完后整体感觉很不错,聂远的演技很在线,剧情也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
但是有几点要吐槽一下:1.反派带人在男二号的家里开枪杀人,竟然没有人去报警。
2.反派追杀男一号到冰雪大世界竟然肆意开枪,没人报警没人管,而且第二天反派竟然有一次正大光明来到为冰雪大世界绑架女主,也没人管。
3.女二号也就是反派老大最后变声说话真的很违和,明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原来,瞬间变成男的了,配音很恶。
《道高一丈》:1.我真的好想给个双耳大哥点个赞,演的超级的赞。
2.我觉得故事是有些老土的,你基本都知道了,但部分细节还是不错的。
3.这部电影有很多演员都是电视剧演员,但演起电影也绝不逊色。
4.反派的黑化原因很普遍,不算惊喜。
5.听说是东北无间道?
我觉得不是,只是兄弟反目而已。
满分10分,我打6分,不推荐……
来到豆瓣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影评一直处于“只看不写”的状态,没想到首次写的是这部电影的影评。
严格讲,至多算是观后感,算不上“评”。
挑这部电影,是因为几个元素刺激了我,“东北”,“犯罪”,“糟糕的电影质量”,“肉眼可见的制作诚意”。
围绕这几个元素,我就瞎叭叭几句吧。
首先说一下评分,两星给电影质量,当然了,是按照我自己心中的评分标准,作为一个观影多年的业余观众,对于烂片的宽容程度逐渐加大,一星的烂片,我倾向于给那种毫无下限,毫无诚意,摆明圈钱(如今很多已经无法圈到钱了)的侮辱观众的作品,看完这部电影,能多多少少感到主创的诚意,这种诚意,在我这个宽容的观众面前,可以说是肉眼可见了。
明明一部低成本的电影,硬件跟不上的情况下,能狠心去“破坏”,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已经算是“诚意”了,所以给两星不冤。
另外一星,是因为无法打半星,那就大方地再打一个星,反派身上的小反转算是个惊喜,演员的完成程度也不错,所以果断打了这第三星。
谈完了星评,说回电影本身,剧情逻辑漏洞可以说是很多很多了,我也不想一个个的细说,说不过来……看了下导演的履历,拍电视剧多一些,因此这部电影里很多的镜头语言,“电视剧感”很浓,在一些逻辑说不通,编剧设计不出令人感到绝妙的情节时,导演索性安排一场打戏,让剧情简单地过渡……然而,粗糙的打戏和强加的主角光环让这些情节尬得不行,没办法,主创能力有限,这又是一部犯罪动作片,不加打戏,加床戏风险更大啊。
导演和编剧某种程度有点模仿韩国犯罪电影的风格,结果是,拙劣地模仿。
近期看了几部韩国电影,其他方面的感受不说,单说电影气质方面(我自己随意造的词,能懂就好),这部电影欠缺的就太多了。
1.粗糙感。
这一种感觉,真的是犯罪电影必须具备的,当然了,除非你想拍一部绅士大盗之类的,否则,没有粗糙感,直接影响到真实感。
记得马未都曾吐槽一些历史剧,“女兵过草地,爬雪山,还描眉画眼的?
”,这一点也是中国的电影和影视剧的通病,太干净!
这一点不只是视觉上,而是方方面面~先说韩国的犯罪电影,诸如《黄海》,《看见恶魔》等,演员的扮相,道具的细致(注意,不是精致),真的让观众不自觉的进入剧情。
《白日焰火》,中国近些年很优秀的一部犯罪电影,粗糙感做的很到位,包括廖凡在内的每个民警,透露着普通和真实,哈尔滨城郊的破败,一向清新的桂纶镁也很朴素。
这部电影在视觉上的粗糙感,是一种透着低成本的“穷”,所以只有“粗糙”,没有“感”。
粗糙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有其他感官上的,一部犯罪电影,没有几句脏话,道上的行话,都不好意思叫“犯罪电影”。
虽然不至于像美版《无间道》那样频繁爆粗般夸张,这部电影后半部分还可以,只不过有点形式化,没有很自然。
2.真实感。
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包括上面的粗糙感,所以就简单说说了~其中人物塑造的真实感,尤其重要。
这是怎样的一种真实感呢?
《黄海》中的遭到黑白两道追杀河正宇,在树林中包扎伤口,同时在哭…一个这样的很角色,居然会哭?
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非是职业杀手或是特工,更没有主角光环,在遭到各路势力追杀,被雇主坑的情况下,当然会崩溃的。
反观这部电影,人物塑造的真实感缺失的不是一点点,宋朝全程主角光环,刘海洋父子全程高大直形象,大果子全程被拷打,看不见什么塑造,石兆琪的boss只是打了个酱油,唯独黄警官,算是有一点丰满的,看到这个人物有在转变,最后也沦为剧情工具~当然,还有紫薇女士,这个呆会儿另说。
因而,真实感上,塌了。
3.紧张感。
犯罪电影里面也分各种题材,节奏有快有慢,紧张感程度也不同。
不过,看这部电影的几个元素,你就会觉得,本应该给观众紧张感,主角是卧底,被好友冤枉,身背“命案”,急于洗刷冤情,被黑白两道追杀……然而,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都没有一丁点紧迫感,更别提紧张感。
抛来打戏,追车戏的硬件不足,单说节奏,场景转换,文武戏的分配,完全达不到“令观众跟着情节紧张”的程度,所以……如果看一部犯罪电影,我都无法入戏紧张,乐趣何在?
当然了,不能盯着槽点不放,反派的小反转还是有点小惊喜。
中间的伏笔我真的没能识破,因为也无法想象国产片能这么拍。
结尾女反派的演技也很惊喜,因为这是个矛盾点很突出的角色,可惜啊,还是被导演沦为剧情工具,草草了事了~再有,其中冰雪大世界追杀的槽点,我觉得没必要吐槽“没买票”之类的,电影本身就是戏剧矛盾冲突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所有情节都按逻辑来,对于犯罪电影而言,矛盾冲突可能弱了一些。
所以有些地方弱化了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地标建筑之一,在这里设置一场戏也没有毛病,而且航拍得也挺美~还有,“东北”,“犯罪”,两个元素,我觉得可以有很强的化学反应,当然我不是说东北的犯罪率高,我本人就是东北人,寒冬的压抑加上人性的罪恶,很适合创作者发挥想象力。
从《白日焰火》到《无证之罪》,都是这两个元素的结合,效果也都还不错。
这部电影嘛~东北只是个大环境吧,一般般,可能因为导演也是哈尔滨人吧。
警察冰雕的意象做得还不错,很有感觉。
最后,说一下我的这篇“观后感”的名字吧。
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看完了完全忘了,重新提起,咦?
这和电影有什么关系?
哦~貌似还有一点。
我的这个名字也一样,算是对于未来国产犯罪电影的展望和期望吧。
中国电影工业越来越走向成熟,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作为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制造业,电影出品种类繁多是必须的。
但是,犯罪电影在中国电影中是亟待开发的一块,近些年,中国优秀的犯罪电影可以数着手指头的那几部。
我国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给这类电影提供素材,绝对是没问题的。
限于审查制度,中国的犯罪电影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影片看过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乱。
太多的情节不够细腻。
冲突点比较多。
可能是为了体现个人英雄主义。
导致不合逻辑的事情占据了影片的大多数时间。
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胡龙男女声音转变的那一瞬间。
但是胡紫薇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人猜到了变性人这个设定。
前提的铺垫不是很好。
最多也就能作为一部网大小众电影观看。
作为影院上映电影有点勉强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9月7日,《道高一丈》上映,身为一名被警校开除的学生宋朝,因为和警察刘海洋在警匪追逐、黑势力追杀的过程中揭露了一桩惊天的黑幕交易,善良最终战胜邪恶。
聂远用一身江湖气,把宋朝刻画的淋漓尽致,再也不是“大猪蹄子”乾小四的画风,而是用严肃的外表,火热的内心,呈现出一个和我们以往看到的不太一样的警察形象。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正是凭借这一股子狠劲,才让人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冰城,竟然因为有这样的博弈和对抗,显得无比热情似火。
打得狠,干得稳,是《道高一丈》最鲜明的特色。
虽然不能说聂远饰演的宋朝可以以一敌百,但至少可以看到他身上雷厉风行的性格,这样的豪放气势,是对黑暗势利的不能容忍,更像是正义的使者,是必须要动手才可以达到目的不寻常。
当车辆在冰冻的松花江上狂奔,你会真切的体会到这种打斗的酣畅,而枪械的对击,拳拳的到肉,还有刀子的不长眼,以及追逐和狂飙的紧张氛围,都让这部影片有足够的动作戏渲染出最佳的观影氛围,注定非同寻常。
也正是这种生死的对抗,才让观众更深刻的体会到,警察所面临的环境,并不轻松,而黑势力也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可恶。
也正是这样一部电影,调足了观众的味口,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欣赏动作,而是在动作的背后,则是严肃犯罪,兄弟情仇。
影片用最细腻的感情,投影到三个人身上,一个是被警校开除的宋朝,一个是警察刘海洋,还有一个是胡龙。
宋朝的人生跌宕起伏,甚至一肚子窝囊气,没处发泄,没处释放,在无法得到理解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
这一点,实属不易。
因为,普通人也许早已崩溃,而这样一个人设,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样一个人物呈现的丰富立体,聂远为此付出了很多,因为很多实拍的镜头,都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敢于挑战,本身就需要几多豪情,也充分说明很珍惜这样一个机会,也很看重这样一个角色。
所以,与宋朝这个人物之前的契合度很高,聂远也抓住了人物的灵魂,用自己的态度诠释出这样一个悲情人物,相当抓心。
而刘海洋身为一个正面人物,其实人生也不如意,因为婚姻并不幸福,所以,这也让观众看到更加真实更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也正是这样一种人设,倒是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原来,面对工作和生活,谁都不易。
同样,胡龙就像是傀儡一样的存在,甚至看到最后,会让观众对这样的反派人物心存怜悯,当身处时代大洪流,很多角色并非本人所能选择,唯有活出一点存在感,才觉得没有白来这世间一遭。
《道高一丈》采用实景拍摄,为故事增添了很多天寒地冻的氛围,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老江桥等,都让人觉得更像是历史中沉淀出来的经典,越看越耐看。
而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怀诉求,其实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较量,去带给观众大不同的体验,也能从中感受到类型片的极度疯狂。
只是想用最纯粹的表达,让观众体会到真实感的震撼,没有太多浮躁和华丽的包装,唯有车辆撞击的响亮声和拳拳到肉的快意江湖。
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报会来的晚一点,但终究会来。
中国有两句俗话,一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另外一句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两句俗话普遍、同时被人民群众接受并挂在嘴边。
检索它们出现的历史,似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现的更为早一些,至晚也在《西游记》中有过踪迹。
姜凯阳编剧、导演的《道高一丈》,显然是采取世间总有公道在的眼光,魔再作乱终究是邪不压正。
一切的魔,无非是一时逞能,随时时间的演进,事情都会起变化。
聂远、谭凯、于明加、徐露等主演的《道高一丈》,是在中国电影环境中无限接近B级片的警匪题材电影,也可以看做是黑色电影的变种,剧本巧妙打造了“蛇蝎美女”的人设。
聂远饰演的宋朝,顾名思义象征着本片的正义担当,他也确实如同《无间道》一样,甚至比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更为难得,毕竟他并没有警方的编制和任务,他主动的将自己隐身于黑暗之中,以便于寻找真相,为这个城市带来光明。
《道高一丈》故事背景发生在冰城哈尔滨,这里有白色的冰雪和暖色的建筑物,当然还有黑灰之间的角色。
《道高一丈》中绝大多数角色,曾经是同学、同事关系,他们因为不同的因缘走向了不同的路径,有的成为了社会人,有的做了警察或者警察的妻子。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表象之下的本质,有的人是好人,有的人是坏人,有的人麻木不仁。
好人未必就是生活中的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坏人也许在家人心目中不错。
《道高一丈》的生活,并非黑白分明。
谭凯饰演的刘海洋,就处于仇恨的泡沫中,所以他的正义感具有着一定的争议。
曲高位饰演的黄天成,便是平衡宋朝与刘海洋之间的第三个人。
在黑色电影里的第三个人,一定有着更为隐秘的立场和不为人知的过去。
《道高一丈》就充分利用他同为警察的公开身份和家庭困难来大做文章,观众假如不带着审慎和审视的态度,就容易被其带进沟里,宋朝和刘海洋就被这位老同学、老同事和中间人给忽悠瘸了。
中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最为悲伤的被套路,便是如此这般遇到浑然天成的憨厚的憋坏。
至于徐露饰演的楚洁,更是关系着宋朝、刘海洋等人的情感波动,曾经的校花、如今的人妻,还遭遇了胡紫薇莫名其妙的接近。
她的烦恼近乎于无所解脱,远走的宋朝显然还是她牵挂的人,而刘海洋的呆板确实性格问题,感情的事情没有办法去称量。
至于胡紫薇的复仇,则更是寄托了她无限的愤懑,她不惜以最残酷的手段来毁灭一切可能的美好。
《道高一丈》确实有些像唐僧取经路上的某些场景,孽缘深沉不自知,仇恨与诠释,身在明暗之间,情在幽远之处。
可以说的,都已经扭曲。
不可以说的,更是被加固。
9月7日即将公映的《道高一丈》,看起来是警匪动作片,也确实有着犀利的CULT风格,其实本质是在讲人心和世情。
编导姜凯阳对于哈尔滨和行走在哈尔滨的男男女女,有着热忱的关怀。
即使给他们安排了奇情迭起的故事,某些人如同风箱中的老鼠一样来回受气、有的人被命运的陀螺抽中,有的人却要被陌生人施加不可思议的“裁决”,最终终究要回到正常秩序,在美好生活的路上。
宋朝是理想中的鱼,刘海洋还是现实中的铁,冷暖自知的现世安稳,温度当然是哈尔滨的关键因素。
从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到《黄海》、《走到尽头》,韩国的犯罪题材一次次受到国内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韩国这类题材大胆、深刻、犀利,另一方面则是国产电影在这个类型上的匮乏,回顾一下,近年来除了导演曹保平之外,我们确实很难找到涉猎这类作品并表现出色的导演。
在这样的现状下,《道高一丈》的诞生注定会吸引影迷的注意,同时也显得特别有意义。
中国地大物博、我们不缺让人脊背发凉的案件作为电影素材,相信也不缺优秀的编剧和导演。
只不过由于类型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往往在创作之处的剧本开发阶段,他们就已经放弃了尝试。
就像现实主义题材《我不是药神》将话题瞄准医改,犯罪题材能不能讲一个大尺度的故事、有更真实、更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更深刻的内涵,是这类作品的价值体现,每向前走一小步,都等于引领者国产类型片向前迈进一大步。
带着这样的预期看《道高一丈》,会得到令人兴奋的结果。
导演姜凯阳是黑龙江人,《道高一丈》是一个在黑龙江省取景拍摄的故事。
作为一个东北人,看到那些极具地域特色的符号,既熟悉又亲切。
而电影的剧情也非常接地气,聂远饰演的宋朝卷入了一起杀警案,被杀的人是他在警校的同学刘海洋的父亲刘守义,宋朝畏罪潜逃到海南,为了救自己的兄弟立果重返东北,一方面要应付刘海洋的追捕,一方面又要面对黑势力的追杀,同时又要保护需要保护的人。
《道高一丈》的剧本扎实、故事引人入胜,导演在拍摄的时候只有减法没有注水,所以100多分钟的电影完全没有尿点,从宋朝在天桥上被黑势力追逐砍杀开始,到冰天雪地中结尾,看个手机走个神都有可能错过重要细节。
并且环环相扣的剧情紧张和悬疑的氛围是持续走高的,在人证物证齐全的情况下,宋朝矢口否认杀害刘守义,在重回故地的过程中,他一方面救人,一方面也在慢慢接近事实真相。
充电宝、小金鱼,甚至一个细节动作,往往都有着前后呼应,都是观众猜测幕后真相的钥匙,电影没有给出上帝视角,观众只能跟着宋朝一起去刺破真相,这也考验观众智商的过程。
讲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容易,要让这个故事落地、完成写实且生动的人物塑造很难,我认为这是《道高一丈》引领类型片的一个进步。
宋朝以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出场,他为了救兄弟重返故地不顾个人安危,是个讲义气的人,同时也好勇斗狠正邪难辨;
怀疑宋朝杀了自己父亲的刘海洋是个人民警察,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写实,他是一个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一面,父亲遇害之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逃避家庭责任,家里暖气漏水不去解决,让自己母亲住大房子也导致夫妻矛盾。
而妻子和宋朝的暧昧关系也让他心存芥蒂,所以追捕宋朝既是公务也是私仇;
黄天成和宋朝、刘海洋三个人是一起读警校的好兄弟,作为一名警察,黄天成的家人重病急需医药费,陷入困境的他,在金钱的诱惑和良知之间挣扎、徘徊,是守住光明还是走向黑暗,他的选择对于观众来说同样是一个问号;
更难得的是,电影中的反派也坏的很不“单纯”,他们有势力、有智慧、有计谋,甚至将一个巨大的反转放到了最后,让人恍然大悟。
在人物塑造上,《道高一丈》打破了以往类型片中正邪分明、脸谱化的塑造,即便是警察也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有缺点,更加生活化,甚至把黄天成塑造成了亦正亦邪的人物。
另外,正邪较量上也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石兆琪饰演的林会长完全留白,引人思考。
另外想说一下电影的动作场面,导演姜凯阳显然很喜欢韩国的同类型电影,请来了《黄海》的团队参与电影拍摄,于是《道高一丈》有尺度很大、非常过瘾的动作场面,电影开场就有冰球击打人头部的段落,后面聂远大打出手,在走廊连打十余人,俯拍的镜头很有《老男孩》长廊大战既视感;
另外还有冰湖上暴裂追车,有一幕汽车凌空飞起竟然没有用威亚,演员就坐在驾驶室……动作场面的点缀,丰满了故事和人物,让电影更深刻。
当然,有可怕的黑暗,方能衬托光明的可贵,电影并非仅仅是暴力和犯罪的粗浅呈现,正如片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善良终究战胜邪恶,惊悚且冰冷的故事下,包裹的是耀眼的人性光辉,这里先小小剧透一下,聂远饰演的宋朝正是那个在黑暗呆久了而向往光明的人。
正如海报上的slogan,做个好人,什么时候都来得及,这应该是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看到电影的结尾,看冰雪中所有的人都接近疯狂,宋朝的幡然觉醒,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梦,然后会在心里默念,做个好人,过平静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道高一丈》由姜凯阳导演,聂远、谭凯、徐露等演员主演,电影将在9月7日全国上映,到时我会再去看一遍。
一提起大东北,大家的印象大都是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还有大哥身边穿貂的扒蒜小妹,还有东方斯卡拉的小品二人转。
但看了这部电影《道高一丈》后,可能会让你对东北的印象有所改观,这部在哈尔滨取景拍摄的电影,故事非常写实,风格非常讲究,看起来非常很酷。
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但随着整个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哈尔滨有点落后了,虽然城市依然美丽,依然是小欧洲的感觉,但经济上似乎也随了欧洲,生活节奏很慢。
但这也让它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欧式建筑,它们赋予了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色。
哈尔滨四季分明,哈尔滨的人性格也真实不矫情,就像一把火,言语和行为直来直去总是能点燃身边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哈尔滨的美,来到这里取景拍摄,比如电影《白日焰火》,网剧《无证之罪》都是在哈尔滨拍摄的。
再加上这部将于9月7日上映的电影《道高一丈》,好像哈尔滨的冰天雪地,到了冬季的那种萧瑟,能磨灭所有欣欣向荣,也能掩盖所有蠢蠢欲动,非常适合拍犯罪题材电影。
作为一部犯罪片,《道高一丈》的尺度国内少有,很黑色。
电影一开头有一段在结冰的松花江上用冰球打人的戏。
零下30多度的哈尔滨,江面变成天然大冰场。
导演为了配合这天然的景色,把这段戏处理得形式感很强,有设计感,也有好莱坞黑帮片的感觉,坏人作恶,总是能想出许多出奇的手段,冰壶削脸看得人肝颤儿,镜头也非常有冲击力,暴力美学的范本。
影片讲述了被警校开除的学生宋朝和警察刘海洋在警匪追逐、黑势力追杀的过程中揭露了一桩连环案件故事。
看似是一个普通的刑侦题材的电影,其实影片对宋朝这个人物的刻画更像是《谍影重重》中的伯恩,影片风格也偏动作惊悚。
宋朝这个人出场就很神秘,被黑社会追杀,还同时被警察通缉。
观众可以从种种细节中看出宋朝有难言之隐,但影片在这个过程并没给出真相,直到最后案件水落石。
所以宋朝这个人物一直在片中都是一个逃亡的身份,还同时肩负着查出真相的任务。
最近追《延禧攻略》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聂远扮演的宋朝颠覆了心目中的形象。
不得不说导演的这种处理很西化,因为这种处理方式势必会让宋朝这个人物突破一些尺度,打破很多规则,这种非官方的行为除了能给观众带来许多情节上的吸引和视觉上的刺激之外,还会给影片带来审查上的麻烦,所以这个度的掌握就很重要。
所长看过电影之后,不得不说这是目前国内犯罪类型影片中尺度很大的一部了,里面涉及了黑帮、暴力、火拼、强拆、变性人、黑警,还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当代浮世绘。
作为观众,我们见多了大团圆结局,这部电影最终的结局虽然依然是邪不压正,但付出的代价的确很大,不管是罪犯,还是无辜的人,都死了太多的人,这也是电影很现实的地方,真正的刑侦工作就是要有牺牲,所以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危都是有人代价巨大的默默守护。
影片将于9月7日上映,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影院感受一下东北极寒天气的刺激,那酸爽。
真的,拍成电视剧挺好看的。
有卧底,有混黑道,有仇杀,有巨大误会,有黑警,有三角恋,有飙车。
还有变性悬疑。。。
可是,作为电影,很多悬念和情节无法展开。
很多地方逻辑不通。
本来是想二刷一出好戏,时间不合适,又加上觉得聂远不错,选了这部第一天上映的道高一丈。
我没报什么期待。
看完电影耳边回荡胡紫薇的两句话。
一句是“太尴尬了”。
一句是响彻天际的“我的蛋”!
刚开始看到影片的宣传觉得是个不错的警匪片,也蹭蹭大猪蹄子的热劲头来参加观影。
聂远的演技还是不错,很在线。
几个演员也都是资深演员,就是剧情有待精华深邃一点,有些小细节不太符合逻辑,剧情也不够紧凑,女坏人为什么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觉得她可爱( ´▽`),唯一的笑点呀~~希望国内电影越来越好!
演员演技基本在线,编剧基本不在线,导演也基本不在线
虽然一开头就猜出了男主的真实身份和大概剧情,不过于明加的那个胡紫薇其实是胡龙还是有点小意外的。
吃相难看,祝你扑街
每一步都在预料之中。但不能评为烂片。那就,这样吧。
不要拿雪佛兰刚路虎
三星,中规中矩的电影
后半段断崖式垮掉的片。几个主演的演员非常好,演员我是愿意给满分的。只是这个剧情是什么鬼??虽然导演讲故事的方式非常别致,但bug也太多了,密密麻麻的bugS和风骚的剧情走向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导演兼编剧是不是特别痴迷无间道和冬阴功??而且,聂远只是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让人家做好人是什么鬼?就是相信了你的鬼话才去混的黑涩会好不好!还不像梁朝伟那样能恢复身份回到编制(当然他没机会了),这不是害人嘛!明明人家回去复读一下还是有出路的呀!相信导演也意思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对聂远的归宿闭口不提。但搞这么多事最后不就是只抓到了于明加??你前面说的大老虎贪腐呢?地产商boss呢?拍到后面就忘了原本的目标了吗??不忘初心好嘛导演同志!
故事逻辑漏洞太大一直想不明白宋朝为啥要潜逃,而且情节设置的缺乏紧张感武打太随意也就是追车那场戏不错
女反派的嗓音是怎么自如切换的?
为啥越拍越差呢
三星给聂远,一星给哈尔滨的冬天,去年才去过,确实冷到哭拍戏不易,其实拍的还不错啊,就是故事稍显的简单了些,但是比起一般圈钱的无脑电影这部算是良心吧,看得出来演员都拍的很用心啊,演技也都在线呢
变性人是什么梗
哈尔滨成为继重庆 武汉之后导演们最爱的黑色电影取景地,但你至少得有刁亦男的水平,无证之罪的故事,不然亲切的元素,好玩的点都会变得很蠢星都是给于明加的设定,还有她的整容脸和角色太贴合了
欧买噶
你这种电影的存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危害,笑哭😂
冲聂远看的这个片子,原本以为会是类似无间道,忍受了电视剧一般的画面,但实在是不能接受情节的空洞和苍白。看了一下导演的履历,是电视剧出身,还自编自导,啊~~还是回去拍电视剧吧,不要浪费这么好的演员资源了。可怜聂远,从古装才翻红一下,现在又没了好感。
瑕不掩瑜
本身是冲着大猪蹄子的电影去的,再一看导演8.13在微博发出 #反同歧视# 的言论之后,决定还是算了。更何况还说的是豆瓣里。想来不是直男看了您的电影就得像您说的必定是脑残,我还不想挂上这么个名号。
冲着大猪蹄子来看的,刚刷完延禧攻略。
抄的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