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龍怪客》在講述一位斜槓中年的故事,順便探討以暴制暴是否合情合理。
看男主角保羅(布魯斯威利 飾)從一位溫文儒雅的外科醫師,因妻女慘遭暴徒欺凌,從此蛻變成一位在城市街頭制裁暴力罪犯的死神,白天開刀醫人,夜晚開槍殺人,身兼兩職,擁有多元身份,開啟了他的斜槓人生。
(白天醫人,夜晚殺人,展現斜槓真諦) 所謂「斜槓」,是一個新概念,源自於英文「Slash」,象徵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或身份,比如有人白天坐辦公室,夜晚駐唱,就是「上班族/歌手」,但後來「斜槓」一詞逐漸跟「文青」一樣氾濫,界線開始模糊(曾有人在某文字創作平台上因「斜槓」的定義進行筆戰),此處我就不贅述;而在《猛龍怪客》,布魯斯威利的斜槓身份是「合法醫生/非正當性的執法者」,有著明顯的反差,對劇本設定來說,這是一個簡單吸引目光的方式,使用相同手法的有電影《我的老婆是老大》和電視劇《通靈少女》,前者顛覆了老婆在男性心中的刻板印象,後者則實屬罕見,因為通靈者很少有妙齡少女擔任。
因此,白天醫人、夜晚殺人的男主角保羅,很容易就能給觀眾吸引觀眾目光,留下印象。
(為了妻女,布魯斯威利開始以暴制暴) 至於造就布魯斯威利成為斜槓中年的肇因為何?
本片給出了很合理的劇情設定,因妻女在家遭遇暴徒闖入,意外造成一死一傷,使他對執法機構產生懷疑,接著眼見岳父向盜獵者大膽開槍,並且用狐狸與雞窩比喻警方執法太慢,說出男人若真想保護自己在乎的人事物,就得自己來,這一席話讓他茅塞頓開,再加上有急診病患剛好掉了一把槍的「神助攻」,為他以暴制暴的行為揭開序幕。
接下來的過程很流暢,他從一位不會使用武器的菜鳥,漸漸熟練,手法越來越俐落,同時不斷調查當初闖入他家的暴徒,展開一連串爽度還不錯的血腥暴力動作戲碼,頗為精彩。
(江湖在走,兵器要有) 《猛龍怪客》藉媒體之口,探討用非法手段討回公道是否合情、合理?
通常這類議題,自然會出現的贊成與反對兩派人馬,然而,本片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定論,不過看布魯斯威利最後的下場,就能明白導演站哪邊了,答案不言而喻。
老樣子,來首十四行詩點評:肇因全因一場搶劫案意外,讓男主角老婆從此睡棺材,女兒也受重創躺上手術檯,面對家中噩耗他三聲無奈,愛妻喪禮後他隨岳父離開,遇盜獵者偷捕動物想盜賣,老丈人開槍展現男子氣概,當場就把布魯斯威利嚇呆,岳父說警方執法太過懈怠,若真是個男人就該自己來,這件事從此改變他的心態,拿槍收拾為非作歹的無賴,以暴制暴這行為是否應該?
我只知道殺人放火金腰帶!
【同場加映】《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影評《死侍2》影評《人型海象》影評昆汀涂的粉絲團昆汀涂的無雷短評Instagram九品中正制度評分:四品,中上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记得在一次小班课英语作业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你有机会选择一个城市生活,你最不会选择的是哪一个城市?
”我当时的回答是芝加哥,这个被称为“犯罪之城”的城市。
即使我再怎么小心翼翼的生活,我也可能在一夕之间死于非命,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今天羽蒙要给大家推荐的一部爽片则是一个在芝加哥发生的故事——《虎胆追凶》。
保罗.柯西医生(布鲁斯.威利斯饰)的太太和女儿遭遇入室抢劫,而爱妻更因而致死时,他的整个人生态度改变了。
他开始主动出击,在暗夜的芝加哥街头找寻那些可能的罪犯加以制裁,他购买了大量的武器,用自己的方式开始维护社会和和平。
这种血腥和暴力的行为,一方面的确制裁了犯罪,而另一方面也令人们对这名神秘的城市英雄感到困惑。
城市英雄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产生的,而是长期犯罪事件的累加,再加上执法人员的不给力。
因为事件终于在有一天发生到当事人身上,这成了压死骆驼身上的一根稻草。
首先来探讨一下影片中的芝加哥为什么犯罪率这么高吧!
其实影片也没有抹黑芝加哥的意思,它完全说的是大实话。
今天的芝加哥其实是一座重建的城市,因为在1871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大火,导致芝加哥的主要城市付之一炬,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大火。
后来新建的城市正好处于美国经济腾飞的时期,大概就是所谓的“柯立芝繁荣”前后,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芝加哥树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
但是在急速发展的同时,犯罪的火苗也在酝酿。
芝加哥犯罪率高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黑人数量很高,当地黑人占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三十八。
当然,这绝对不是种族歧视,并不是黑人导致犯罪率普遍增高。
但是由于十九世纪黑人普遍教育程度很低,而且很难找到工作,同时他们也不愿意老老实实的上班。
你想一帮黑人整天无所事事,还特别能生育,不去捞偏门根本就没办法养家糊口。
老一辈坑蒙拐骗拦路抢劫生活,哪有什么教育下一代的意识,于是就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影片一开始就是在介绍一个这样的城市,犯罪事故频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犯罪率飙升。
黑色的背景,各种电话声,救护车的声音,笼罩着这座城市。
影片的画面还没显露出来,就出现了这一连串的介绍,让观众不得不屏息观看。
不过接下来就切到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女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一家三人互相调侃。
这一温馨画面与影片开始的压迫感和紧张感格格不入。
导演确实很有才,家庭有多温馨,犯罪有多恶劣,这极大的反差便让这个城市产生了“守护天使。
从最开始的路见不平,拔枪相助到后面的消灭已知的恶势力,再到最后的找出杀害妻子的凶手。
这一个过程所造成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正因为这个城市有守护天使的出现,才让这个城市的犯罪率首次下降。
但是却多了一些崇尚守护天使的人,不估量自己的能力便行动。
整部电影并没有完全赞同柯西医生私自执法的行为,毕竟这一行为是违法的。
从电台的讨论就可以看出,受苦的群众,感性的人对于守护天使的行为是感谢的,简直把其当偶像看待。
而理性的人认为这一行为是违法的,如果在一座城市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不需要法律了,很多人会效仿这一行为。
那这个城市会变得更乱。
这也是柯西医生这一守护天使的代号最终选择消失的原因之一。
影片的最大亮点是柯西医生作为守护天使执法的前前后后,买枪,安装枪,拿走连帽衫。
从最开始的不会开枪,还会伤到自己,到后面的游刃有余,面无表情。
作为一部爽片来看,足以。
这些经典的场景也让我想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莱昂,不过人家是专业杀手,而柯西医生是为民请命而已。
光从柯西的硬汉形象和慈父形象来看,这部影片是成功的,但是该片充满了“义务警察”这种类型的电影里的各种陈词滥调,导演试图给观众带来颠覆性的观感,但最终却背道而驰地变得更加血腥。
不过,重在娱乐的朋友去观看这部电影,还是“爽”味十足的,真正的让你体会到什么是男性荷尔蒙爆棚。
我说最近怎么突然好多关注,原来是这个片子这几天在国内上映啦那赶着上映热度,再来刷一波照片,带你们看一下我看到的真实的芝加哥。
为了这个主题,我是故意拍了一些不美好不和谐的照片如果你想看美美的芝加哥,可以去我的相册【Chicago】原文在照片后面
2018/12/14 芝加哥downtown 大雾的一天
2018/12/12 动不动几辆消防车就呼啸来到楼下,因为这边年代久远的高楼里的电梯都不怎么好。
2018/11/6 Chicago police car
2018/10/30
2018/10/27
2018/10/22 芝加哥downtown 大豆子
2018/10/22 芝加哥downtown以下为2018年10月20日
hyde park 公交站
Costco附近的街边
中国城广场以下为2018年10月1日
城南39街,这一片就是下图的深红区域了。
摄于周一中午11点
从E Pershing Rd 上Lakeshore Dr 的桥头。
摄于周一中午11点
从E Pershing Rd 上Lakeshore Dr 的桥头。
摄于周一中午11点
从高架上出口到中国城附近的区域
中国城附近,不是主要街道
中国城区域的“立交桥”,上面好像是走轨道交通的,但是这一片附近的桥洞都长这样。
中国城香港超市附近,那天天气也真是不好。
中国城香港超市附近,那天天气也真是不好。
以下为2018年9月28日
市中心Loop区,W Madison 和 S Wabash 路口,背景是CTA地铁;摄于晚上8点半
市中心Loop区,W Madison 和 S Wabash 路口,背景的楼梯是CTA地铁的入口;摄于晚上8点半
市中心Loop区,W Madison 和 S Wabash 路口,楼梯是CTA地铁的入口;左上角屏幕有每条线的时间表;摄于晚上8点半
市中心Loop区,W Madison 和 S Wabash 路口,上层的类似高架的路是地铁.其实这是一个繁忙的路口,只是刚巧拍得时候四个方向都没车;摄于晚上8点半
市中心Loop区,W Madison 和 S Wabash 路口,背景是TJ Marks商场;摄于晚上8点半
市中心Loop区,N State 和 E Randolph 路口,背景那个闪耀的霓虹灯是著名的“东方剧院”;State街 是一条最繁华的商业街,有很多商场。
摄于晚上8点半以下为2018年9月26日
城南47街和高速的路口,晚上7:30
背后的牌楼就是芝加哥中国城,这片工地自我一年前来到这至今也没修好。
晚上8:00
芝加哥中国城。
工地的另一个角度,背景为一个小的中超。
晚上8:00
芝加哥中国城主街。
晚上8:00
芝加哥中国城主街,两边都是饭店。
晚上8:00
芝加哥中国城,中国城周围的围墙上都会有一些中国元素的装饰。
晚上7:00
芝加哥地铁红线-中国城站,刚下过一场暴雨。
晚上7:00以下为2018年9月7日10日
2018.09.07 城南90号高速公路边的Wendy's,靠近Washington Park,晚上9点左右
2018.09.07 海德园的某个路口,晚上9点左右
2018.09.08 海德园50街地铁下方的通道,是通往商店和学校的必经路。
2018.09.08 海德园50街地铁下方的通道,是通往商店和学校的必经路。
常年有垃圾和积水。
2018.09.10 海德园主街53街,是这一区域的商业区域,商店饭店都集中在这条街。
注意星爸爸门口的学校警车。
2018.09.10 编号为404的报警柱。
2018.09.10 编号为404的报警柱。
你按了以后可以直接告诉电话那头的人员你所在的柱子的编号,他们会立刻知道你的位置。
以下为原文:作为一个过去一年,现在,以及未来一年都要住在芝加哥的人来说,看这个片子会更多些奇异的感觉。
💡首先,关于芝加哥治安的描述并不算太夸张,基本属实。
(没怎么留意故事背景具体是哪一年,但目前而言依旧是全美犯罪率数一数二高的城市)在谷歌里只要输入“芝加哥” “犯罪” “地图”,就会出现各种版本的犯罪率统计地图,大致如下。
红色越深犯罪率越高,绿色则相反。
故事发生的地点,医生他家住在Evenston(埃文斯顿市,下图红色星星),其实已经不是芝加哥市了,离芝加哥市区19公里,有美国西北大学的主校区。
这片是芝加哥周围富人最集中,安全系数最高的区域之一。
医生工作的地方,现实中叫“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位于芝加哥市中心“Near West Side”区域(下图绿色星星),也是相当安全,一般出行是不太担心当街发生危险的。
然鹅,lz住在,呵呵,海德园“Hyde Park”,(下图黄色星星),如果你仔细看,在芝加哥南部一片深红中,能找到一小片粉红色,对,那就是Hyde Park,它之所以为粉色而不是深红,是因为这里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区,有着数量惊人的校园警察和报警柱,才勉强将大学周围区域维持在一个不是特别高的犯罪率水平。
下图为芝加哥犯罪报告网站上Evanston(电影中医生家所在地) 最近一周的犯罪统计,我只选择了袭击,持枪袭击,抢劫,入室,偷窃以及性骚扰等一些选项,共41起(后面还有很多别的犯罪类别)如果点开右侧的“List”,可以看到每起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性质。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别的区域,比如说上图那些深红色的区域的情况,可以点这个网站,https://www.crimereports.com/city/Chicago (不确定国内是否能打开)
💡其次,住在这一片深红中到底是何体验呢?
最显眼的就是每隔50米不到就有一个紧急报警装置。
新生入学时,学校都会邮件通知你,根据紧急报警装置的位置,选择并熟记一条沿路报警装置最多的回家路线。
我有幸从来没有机会按过那个红色报警按钮。
白天在校园周围,会看到很多芝加哥校园警察。
他们的警车和芝加哥警车长得还是不太一样的。
核弹的警察叔叔阿姨会随时任意出现在学校的图书馆咖啡店食堂。
看到穿着防弹小背心的他们,总是不知道该觉得安全还是危险。
天黑后,尽量避免单独外出,无论男女。
也不要步行,能开车就开车,没有车就打Uber,没有Uber你还可以选择坐免费的校车。
有东南西北等几条不同的线路,总有一条能到你住的附近。
在海德园住了一年后,日常活动都在白天进行。
所以,我几乎不怎么知道我所住的区域天黑后的样子,如果需要出门,要不朋友开车要不Uber。
最最难以接受的是,有时晚上不想待在家里,又不想去市中心,只想出门散散步,遛个弯儿买点儿零食什么的,完全是不可实现的。
要知道从我家出去步行10分钟就到密歇根湖边了。
这要是换在国内,夏天傍晚在湖边乘凉遛弯的人那必须是摩肩接踵。
All in all, 芝加哥(如果你住在安全的区域的话)还是一个很美很大很现代的美国城市。
至于其他区域,(比如从我家到市中心的一片都是深红区)有时会好奇是不是真的会像电影中那样。
有一两次,因为高速堵车必须得绕行,坐车路过其中一片区域。
能看到的仅仅是破败和萧条,这隐藏在背后的暴力和犯罪在白天的街上是看不到的。
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虎胆追凶》是由新晋导演指导的一部翻拍电影,翻拍自1974年的同名系列电影,又翻译成《猛龙怪客》。
也是一部值得探讨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威叔扮演的男主是一名温文儒雅的外科医生,收入稳定,家庭幸福美满。
有个美丽的妻子和刚刚考上大学的女儿。
一天晚上男主因外出加班,在家里的妻子和女儿却遭到了歹徒的袭击,之后妻子的去世和重伤昏迷的女儿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让男主备受打击。
本以为报警可以解决问题,没想到经过漫长的等待案情依然停滞不前。
后来在得到自己老丈人的启发后,开启了复仇之路。
为了防止类似意外的发生,男主捡来一把枪,通过网上教程开始自学组装,射击。
之后晚上便穿上连帽衫去比较乱的街区对那些臭名昭著的罪犯给予致命打击,随后因为偷拍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网上的人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评论说他是惩恶扬善的英雄,也有人说他是滥用私刑的恶魔。
这里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老丈人对男主说的话:警察只在事情发生后才出现,需要保护家人必须靠自己。
一个是男主对毒贩说最后一句话:我是你最后一位顾客。
话音刚落毒贩就被威叔把枪射杀了,就那么一瞬间,让人猝不及防。
看完小编只想说:社会我威叔,人狠话不多。
白天是拿着手术刀救死扶伤的天使,晚上是拿着手枪惩治罪恶的死神。
影片虽然动作戏不多,多以叙事为主。
不过看到了昆汀式暴力美学的影子。
电影的主题是复仇,实则更多的探讨社会问题,当自身收到侵害时,自己拿起武器,以暴制暴,是否合理?
小编个人觉得影片本身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答案就是老丈人对男主说的话。
就像前段时间上映的超人总动员2一样,面对危险时,应该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对那些恶势力给予反击!
电影剧情抱满,偏叙事。
想看动作片的可能不怎么喜欢。
第一次看威叔主演的电影,60多岁的高龄动作依旧淋漓。
电影评分7.4,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2018年上映的《虎胆追凶》,其实与布鲁斯·威利斯的成名影片《虎胆龙威》并无瓜葛,而是70年代经典影片《猛龙怪客》的翻拍作品。
《虎胆追凶》这部时隔44年的翻拍之作,又对上述话题做了怎样的探讨?
(电影《虎胆追凶》剧照,布鲁斯·威利斯饰演柯西医生) 一.警方的无奈与无为 无论是暴力犯罪频发,还是社会义警暴力执法,这些社会现象都和司法机构执法不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正是因为社会司法体系的失效,那些无法通过正当手段声张正义的人民,才会不得不铤而走险,采取暴力执法的手段来寻找公道。
像《蝙蝠侠》、《虎胆追凶》、《猛龙怪客》这类关于义警暴力执法、声张正义题材的影片,都离不开一个或腐败、或无能的司法机构。
面对罪恶而毫无作为的司法机构,才是社会暴力犯罪问题频发的温床。
在《猛龙怪客》与《虎胆追凶》两部影片中,都包含了一些警方破案不力的片段,但其性质却大有不同。
《猛龙怪客》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的纽约,那时的警方由于刑侦技术的限制,追查凶手往往困难重重——即使追查到了,也很难用证据定罪。
影片中警方在调查义警保罗的时候,所获取的客观证据十分有限,他们只能通过极其有限的证据,来推理枪杀案的详情。
在整部影片中,警方只得到了两样有效的证据:.32口径的手枪子弹,以及一张遗落的购物清单。
但经验丰富的弗兰克警长,硬是通过这两样并不起眼的物证,成功锁定了影片主人公——克瑞斯先生就是暴力执法的义警。
在第二次枪击案后,弗兰克警长几乎仅靠推理,就锁定了义警最主要的两个特征:近期家中有人被害,并且枪法了得很可能当过兵。
(弗兰克警长推理案情) 在影片的中间时段,弗兰克警长也仅通过一张遗落的购物小票,就成功确定了克瑞斯的家庭住址,并成功的在保罗家中找到了沾有其血迹的棉花块,确定了他就是那个暴力执法的社会义警。
然而即使在如此铁证面前,70年代的刑侦技术却仍不能将克瑞斯锁定为暴力执法的真凶,而只能用它来“缩小嫌疑范围”。
拥有如此确凿的证据,却仍不能给凶手定罪,可见当时落后的刑侦技术,为警方侦查案件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弗兰克警长汇报案件进展) 所以当时暴力犯罪频发的社会问题,与不够先进的刑侦技术有着很大的关联。
罪犯们在犯罪之后,往往能够逃之夭夭;警方在调查案件时,往往会由于线索不足而陷入困境,他们也很难通过确凿的证据将罪犯绳之以法。
在面对众多暴力犯罪案件时,警方的无能为力,其实也包含着相当一部分的无奈。
在克瑞斯先生前往警局询问案件进展的时候,有一段相当有趣的小插曲:一个被抢劫了的中年黑人妇女,在反复地向警察描述自己被抢的情形,而警察因为没有别的线索与证据,只能让她反复重复描述当时的情况。
(被抢劫了的黑人妇女) 没有目击者,没有监控录像,没有先进的刑侦技术,那警方如何才能调查案件呢?
他们只能一再向受害者询问当时的情况——如果受害者运气不错还活着的话。
这一片段多多少少体现了当时警方的困境。
而克瑞斯先生向警方询问杀妻案件的进展时,警方时这样回答的:“如果我给你太多希望,那我就太不诚实了,克瑞斯先生。
”
(老实人警探)更无奈的话还在后头:“在这个城市里,事情就是这样!
”这体现了当时警方深深的无力感。
(警探对克瑞斯先生的答复) 虽然当时的刑侦技术落后,但得益于弗兰克警长老道的经验与精彩的推理,片中“警方追查义警”的情节副线却并没有被落下。
随着弗兰克警长一步步逼近克瑞斯先生,观众们也能很直接地感受到那种节节攀升的紧张情绪。
(弗兰克警长通过购物小票,推理义警地址) 这种剧情设计非常的巧妙:一方面,这将当时暴力犯罪频发的社会问题,归咎于了不够成熟的刑侦技术,而不是警方本身的能力;另一方面,影片也通过经验老道的弗兰克警长,成功调动了观众们的紧张情绪,使警方追查暴力义警的副线,也没因为无能的警方而垮掉。
虽然纽约警方有“技术落后”这块遮羞布,但在维护社会治安、履行司法职责这一点上,他们无疑是失败的:警方既没有能力解决暴力犯罪频发的社会问题,又对暴力执法的社会义警无能为力。
比起打击犯罪、维持司法体系的尊严,他们反而将媒体舆论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
从这些角度去看,纽约的警方是相当失败的;他们的行为与态度,也是纽约市区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警方与忙于应付媒体) 而克瑞斯这个以暴制暴的“另类罪犯”,仅仅用了一把手枪、几颗子弹,就实现了整个纽约司法体系无法实现的作用:他仅凭一人之力,就使纽约街头抢劫率降低了50%——影片似乎在暗示,无能的警方或许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一种非常激进、非常大胆的价值观表达。
而相比之下,18版《虎胆追凶》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则相对地保守得多;而其“警方追查暴力义警”的副线,相较而言也逊色不少。
二.我奶奶都比芝加哥警察懂刑侦 虽然两部影片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却大不相同。
18版《虎胆追凶》中的警方,显然有着更加先进的刑侦技术与查案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影片中的暴力执法的柯西医生,究竟采取了哪些手段,来躲避警方的追查呢?
答案简单得让人震惊:柯西医生全片只采用了一种反侦察手段,那就是用捡来的套头卫衣遮住自己的脸,而且这居然还奏效了?!
看不见脸就查不着人,芝加哥的警方也太不专业了吧?
(柯西医生惟一的反侦察手段:二手套头卫衣) 柯西医生在逃离片中的几个枪击案现场时,也全然没有顾得上擦除自己的指纹、血迹和足印,把能留下的证据全给留下了,就差给警方寄张自拍了,然而芝加哥警方就硬是没抓住他。
(赃物酒吧枪战,我都数不清医生留下了多少个指纹)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74版《猛龙怪客》中,警方在故事中后段,其实就已经知道了克瑞斯先生就是暴力义警了,但考虑到社会舆论与暴力犯罪大幅下降的情况,而选择了放他一马;而在18版的《虎胆追凶》中,警方抓不住柯西医生可没有社会舆论方面的考量,他们只是真的抓不住而已。
这是两部影片中的警方的不同之处。
(夜店厕所枪战,柯西医生把能留的证据全留下了)最离谱的是,影片中的瑞恩斯警探竟然在影片的中段,通过一个巧合才发现义警枪手是个左撇子,这又是什么操作?!
枪击视频中这么明显又重要的线索,都能忽视掉的?
你这警察当的也太不敬业了吧!
最离谱的是,影片中的瑞恩斯警探竟然在影片的中段,通过一个巧合才发现义警枪手是个左撇子,这又是什么操作?!
枪击视频中这么明显又重要的线索,都能忽视掉的?
你这警察当的也太不敬业了吧!
最离谱的是,影片中的瑞恩斯警探竟然在影片的中段,通过一个巧合才发现义警枪手是个左撇子,这又是什么操作?!
枪击视频中这么明显又重要的线索,都能忽视掉的?
你这警察当的也太不敬业了吧!
(假装一本正经查案的样子,真是有够好笑的呢) 手握这么重要的线索,警方竟然还追查错了方向,怀疑起了柯西医生的弟弟来了,就因为人家拱火了你们两句,你们就怀疑他有暴力倾向了?
(一脸懵逼的弟弟) 18版中警方所能掌握与利用的证据,其实比74版中的警方多多了。
全片中柯西医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明显的证据,但警方全都忽视掉了——说句实话,这么多显而易见的证据,想视而不见,难度还真挺大的。
这个案子我奶奶来都能破了,芝加哥这帮弟弟警察,工作划水太有一套了。
(证据是要靠自己去发掘的嘛!
)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呢:影片结尾部分,当瑞恩斯警探终于有了确凿的证据,确定了柯西医生就是暴力执法的义警时,居然还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觉得他这么做真是好样的!
(瑞恩斯警探亲自为暴力义警点赞)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是一口盐汽水喷了出来。
拜托,你可是个代表司法体系的警察,因为个人情感而放别人一马,这难道不是徇私枉法吗?
社会的司法体系难道是摆设吗?
暴力执法难道不需要承担后果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芝加哥人民要你们这帮警察做什么?
大家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端起枪来干丫的不就完事了?
(你这个警察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 如果说抓不住罪犯是因为警方能力方面的不足,那因为私人情感而选择放暴力义警一马,那牵扯的可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了。
包庇可是要坐牢的啊!
瑞恩斯警探,你这可是在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在74版《猛龙怪客》中,警方高层是为了向媒体舆论妥协,才决定放克瑞斯一马的——而且最后他也还是被警方驱逐出了纽约。
但在这部影片中,警方决定放过柯西医生,竟然完全是因为个人同情??
瑞恩斯警探不但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反倒帮暴力义警打起了掩护?
柯西医生也反而成了司法体系所认可的英雄了?
如果代表司法体系的警察都不顾司法正义了,那么这个社会也活该乱套。
(渎职的俩警察,笑得很开心) 影片中的几次重大枪击杀人案件,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没有后续。
合着这么大几个枪杀案件,你说不查就不查了?
包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啊!
(说你没罪你就没罪,好大的官威啊!
) 作为观众的我们,当然会对柯西医生产生同情,并且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复仇。
但瑞恩斯警探代表的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视点:作为一个警察,他绝不能把私人情感看得比司法正义更加重要。
同情柯西医生,当然可以——人人都会同情他这个倒霉蛋;但因为私人情感而亵渎自己的职责,无视司法正义,这就丧失了执法人员基本的底线了。
瑞恩斯警探可以同情柯西医生的遭遇,但他没有权力代替司法体制,来判断柯西医生到底有没有罪——如果柯西医生有罪没罪你说了算的,那还要司法体制干嘛呢,那你岂不是凌驾在了司法体系之上?
从这一点看,瑞恩斯警探反倒也成了游离于司法体系之外的另类罪犯——这么看来,片中的芝加哥真是全员恶人啊。
瑞恩斯警探,帮帮忙,别在芝加哥当警察嚯嚯老百姓了,回家种田去吧,好歹还能为社会贡献点粮食。
(回家种田去吧,就当为社会作贡献了) 影片中全程划水的警方,把“警方追查暴力义警”这条情节副线本应展现的紧张感与刺激感全毁了。
看完电影后,没有人会觉得柯西医生的反侦察手段怎么这么厉害,但所有人都能发现,芝加哥警方是真的有点蠢。
这与74版《猛龙怪客》中老练机智的警方力量,以及紧张刺激的情节副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在18版的《虎胆追凶》中,警方既无力打击暴力犯罪,又徇私枉法、因为私人感情包庇暴力义警,甚至其本身就成了不顾司法正义的另类罪犯。
也难怪芝加哥会乱成那样,毕竟连警察自己都顾不上司法正义了,在这个城市里谁对谁错,也只能用拳头说话了。
(说你没罪你就没罪,好大的官威啊!
) 三.这个倒霉蛋还挺走运 这两部中文译名大相径庭的影片其实有着同一个英文名字:《Death Wish》,它表达的是影片主人公由于家庭变故而产生的求死意志。
而18版影片之所以翻译成《虎胆追凶》,多半是想蹭一蹭布鲁斯·威利斯早年的成名影片《虎胆龙威》的余热。
(红透半边天的《虎胆龙威》) 影片的名字倒取得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片中的主角究竟是名副其实的“真想死”,还是假意惺惺的无病呻吟?
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故后,两位主角的思想价值观,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要想客观的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得从两部影片中的复仇主情节线说起。
18版的《虎胆追凶》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追查杀妻凶手的主情节线;而在74版影片中却完全没有复仇这条线,克瑞斯杀死的,都是些与杀妻案件无关的街头混蛋,这是两部影片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
首先来聊聊复仇情节线较为清晰的《虎胆追凶》。
柯西医生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个相当走运的老倒霉蛋了:倒霉的是,他原本幸福美满的中产阶级生活被三个劫犯给翻了个底朝天;而走运的是,他的复仇之路却异常顺利。
(不幸丧妻,柯西医生心里苦啊!
) 柯西医生这个老老实实赚钱养家的中产阶级中年人,一来没有枪、二来不会用枪、三来也没有追查仇敌的社会资源,那他到底是如何克法重重困难,完成复仇的呢?
因为他是主角啊!
对于这部影片来说,这个梗倒成了一句实话:柯西医生之所以能够完成复仇,完完全全是因为他的运气好,主角光环够强大。
在第一次试图见义勇为却反被暴打了一顿后,柯西医生发现要想行侠仗义,得搞把手枪防身才会更有底气;然而正规途径购买的枪支又很容易被警方追查到,柯西医生在这里遇到了他复仇之路上的第一道难题。
(英雄救美反挨揍) 正愁没有招,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柯西医生正愁没枪用,他手术台上的病人衣服里,就掉出了一把手枪,正正好好就掉在了他的脚边——这也太巧了吧!
柯西医生于是没花半分力气,就捡到了一把警方无法追查的非法手枪。
(Get复仇道具:手枪) 这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非法手枪,不但成为了柯西医生复仇之路中的主要工具,其本身也承载着十分重要的叙事功能——正是这支意外得来的枪支,开启了医生的整段复仇之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支手枪,柯西医生才会走上以暴制暴的道路。
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复仇主情节线,是通过一个巧合来开启的,而柯西医生在其中的作用却并不大。
而杀妻凶手的主要线索,也是从柯西医生这张神奇的手术台上捡来的:正当警方调查毫无进展、柯西医生复仇无望的时候,一个戴着医生遗失手表的劫案从犯又出现在了手术台上。
柯西医生正是通过他的手机,才取得了杀妻凶手的相关信息。
(建议把这张手术台拿回家供起来)
(手术台上惊现遗失手表) 这一巧合也承载着相当重要的叙事功能:此前发生的几场枪战,只不过是给这位蹩脚的枪手练练手的,而影片复仇的主情节线,从这里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也就是说,影片复仇的主情节线,也是通过一个巧合来进一步发展的。
(Get复仇线索:从犯手机) 换句话说,这整部影片的复仇主情节线,是由一个个的巧合来驱动的——而且就连巧合发生的地点都一模一样,而主角在此间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大。
这就使得柯西医生这一角色显得相当被动,因为他为复仇所做的努力其实相当有限——他只是负责捡捡东西而已。
影片中的巧合不但发挥了开启、发展复仇主情节线的作用,而且在剧中的几次枪战中,也正是运气与巧合因素,才让柯西医生保住了命。
第一场街头枪战劫匪的戏,率先开枪的劫匪并没有击中柯西医生,这才给了他反击的机会。
(劫车犯开出第一枪) 而在后来赃物酒吧中的枪战中,运气的作用也进一步被放大了。
柯西医生进入赃物酒吧,寻找杀妻凶手的线索,被赶来的案犯之一“鱼仔”逮了个正着。
正当柯西医生被逼到了死角时,一颗掉落的保龄球砸中了倒霉鱼仔的头,医生才乘势反杀了他。
(建议把这颗保龄球拿回家供起来) 类似的巧合在影片中数不胜数,柯西医生这条老命,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因为他运气好,才得以保全的。
(杀妻凶手诺克斯的描边枪法) 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巧合因素——也就是俗称的主角光环,无论是在复仇的剧情主线上,还是在枪战的打斗设计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让片中的动作设计多少有点没劲,因为几乎所有的危机事件,都是通过巧合来解决的,柯西医生在与在罪犯斗争的过程中,也没有展现出身为主角应该具有的智慧与力量。
这种巧合主导的剧情设计,反而让柯西医生这一主角的行动与意志,显得有些无关紧要。
而柯西医生在片中,也一直扮演者着被迫反击的受害者形象——片中的5场枪战,几乎都是由罪犯们挑起的,柯西医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才不得不反击自卫。
(柯西医生受到凶手威胁) 比起“暴力执法的社会义警”这一说法,“被迫反击的受害者”显然更加贴合柯西医生的人物设定。
影片进展到最后,柯西医生暴力执法、追查凶手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与女儿,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所谓的正义与复仇。
现在我们可以反过头来,探讨柯西医生到底想不想死的问题了——他当然不想了,他还有个女儿要养呢!
柯西医生的女儿在影片末尾醒了过来——并且失忆了。
这个失忆的情节颇耐人寻味,因为这意味着她已经从那场痛苦经历中走了出来,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柯西医生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新的希望。
(耐人寻味的失意情节) 18版《虎胆追凶》有着一个相当圆满的结局:柯西医生大仇得报,女儿也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在影片结束时,医生那个射击动作,也只是对原作的一种致敬,并没有接着打击犯罪的意思。
(致敬原作的手势) 这样看来,柯西医生并配不上《Death Wish》这个片名——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想着要去死,多数时候他开枪,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影片对于暴力执法也持否定的态度:暴力执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好运气才可以,所以大家伙还是看看电影,YY一下就算了吧,可别真走到街上去当什么社会义警啊!
(不是主角不要轻易模仿哦,亲) 于此不同的是,74版片《猛龙怪客》中的克瑞斯既失去了挚爱的妻子,她的女儿也终生精神失常,克瑞斯本人最后也被警方逐出了纽约,彻底告别了从前的生活。
结局更为悲惨的克瑞斯,配不配得上《Death Wish》这一片名呢?
他又是为了什么,而甘愿牺牲生命的呢?
四.两代美国人的对话
(致敬原作的手势) 与18版的《虎胆追凶》不同的是,74版的《猛龙怪客》并没有一条主角追杀凶手的情节主线,片中克瑞斯先生所杀的,都是一些与他妻子毫无干系的罪犯。
影片如此设计,其目的何在?
如果追杀仇敌并不是情节主线,那这部影片的主线情节又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为了复仇,克瑞斯先生又是为了什么才冒着生命危险,走上街头去打击犯罪的?
影片中克瑞斯先生以暴制暴、打击纽约罪犯的情节线,或许能为我们提供答案。
在18版影片的开头,柯西医生是在被两个街头混混胖揍了一顿后,才产生了枪支需求;而他买枪一开始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防身自卫,而不是去街头打击罪犯。
于是柯西医生在整部影片中,都一直扮演着持枪自卫的受害者形象,而并非一个激进主动的暴力义警形象。
(买枪自卫的柯西医生)
(买枪自卫的柯西医生)
(买枪自卫的柯西医生) 但在74版影片中,克瑞斯先生在头一次遇到持刀抢劫时,就选择了与罪犯硬刚:他出其不意的用一只装满硬币的袜子,打跑了那个持刀抢劫的小混混。
同一桥段的不同设计,体现出了两位主角的不同之处:克瑞斯先生敢于赤手空拳地面对罪犯,而柯西医生则需要手枪壮胆。
(落荒而逃的持刀劫匪)在18版电影中,“手枪”仅仅是一件用来复仇的道具,并没有包含别的意义;但在74版影片中,手枪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那支受赠与西部友人的左轮手枪,不仅仅是一件打击罪犯的工具,更象征着勇于反抗的西部精神。
艾米将那支精致的左轮手枪送给克瑞斯的时候,也将美国西部勇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一并送给了他。
在18版电影中,“手枪”仅仅是一件用来复仇的道具,并没有包含别的意义;但在74版影片中,手枪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那支受赠与西部友人的左轮手枪,不仅仅是一件打击罪犯的工具,更象征着勇于反抗的西部精神。
艾米将那支精致的左轮手枪送给克瑞斯的时候,也将美国西部勇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一并送给了他。
在18版电影中,“手枪”仅仅是一件用来复仇的道具,并没有包含别的意义;但在74版影片中,手枪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那支受赠与西部友人的左轮手枪,不仅仅是一件打击罪犯的工具,更象征着勇于反抗的西部精神。
艾米将那支精致的左轮手枪送给克瑞斯的时候,也将美国西部勇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一并送给了他。
(勇于抗争的西部精神) 柯西医生虽然拿着那支编剧硬塞给他的手枪,但他什么都没变,依旧是那个柯西医生;而克瑞斯先生却靠那一支手枪,完成了从纽约人到西部人的转变。
这是两部影片又一个不同之处:柯西医生从始至终都没发生改变,而克瑞斯却完成了价值观上的巨大转变。
(片中的枪支象征着西部,更象征着美国精神) 影片通过几起枪击事件,非常深刻地展现出了克瑞斯先生内心巨大的转变。
与18版电影中充满巧合因素的情节设计不同的是,74版《猛龙怪客》的影片剧情是由克瑞斯先生这一角色的意志与行动主导的;而巧合因素对剧情的影响,则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小。
公园湖边发生的第一起枪杀案中,巧合因素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是那个倒霉的劫匪没有遇上克瑞斯,那这场命案根本就不会发生;但克瑞斯能成功战胜劫匪,却绝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早已做了准备:他剪掉了自己大衣的口袋,让自己能出其不意地射击。
(藏在大衣之下的手枪)相较之下,18版中的柯西医生则显得被动的多:他总是等到罪犯们先开第一枪后,才开枪反击,然后最终靠着自己的运气(主角光环)战胜对手;而克瑞斯先生则大不一样,他开出了那饱含深意的第一枪。
相较之下,18版中的柯西医生则显得被动的多:他总是等到罪犯们先开第一枪后,才开枪反击,然后最终靠着自己的运气(主角光环)战胜对手;而克瑞斯先生则大不一样,他开出了那饱含深意的第一枪。
其实在公园湖边的第一次枪战中,克瑞斯先生还算不上是暴力执法的义警:因为是那个劫匪率先亮出了大宝贝,克瑞斯为求自保才干掉了他——这更像是正当防卫,而不是暴力执法。
(劫匪率先亮出了他的大宝贝) 但影片中后来发生的几次枪击案,却与第一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二次枪击案中的那几个小混混,其实根本没有招惹到克瑞斯先生,他们也没有对其造成生命威胁——他们拿的都是冷兵器,而克瑞斯先生可是揣着枪的。
克瑞斯如果只是想解那个路人的围,亮一亮自己的大宝贝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将他们杀掉。
(此时这三个小混混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克瑞斯先生还是将他们统统干掉了。
这使得这次枪击案的性质,与第一次大不相同:克瑞斯这次开枪可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三个小混混虽然打人在先,但也罪不致死。
克瑞斯杀死了他们,纯粹是因为他想杀死他们——我们的社会义警,在这里迈出了他暴力执法的第一步。
(追杀逃跑的小混混) 在他面前,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的罪犯们,反而成了需要逃跑的受害者,这种上帝一般主宰一切的感觉,也许正是克瑞斯所追求的。
而影片剧情发展到后来,克瑞斯甚至开始主动勾引起了罪犯们:他先将劫匪勾引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再掏出枪来射杀他们。
在影片的后半段,克瑞斯先生碰到劫匪已经不是因为巧合了,而是因为他在主动勾引劫匪上钩——他就像一个老练的猎人,放下准备好的饵料,然后等待猎物上钩。
(空无一人的地铁,克瑞斯等待劫匪上钩)
(酒吧里,用现金勾引劫匪上钩) 最后几次的枪击事件,体现出了克瑞斯先生这一人物的巨大转变:他从一开始暴力案件的受害者,转变成了主动进攻、以暴制暴的施暴者;他开枪杀人的目的,也从一开始的保护自己,转变成了纯粹的猎杀罪犯。
随着剧情的进展,巧合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克瑞斯这一人物的内在变化,才是影片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全片最后一次枪击案中,克瑞斯先生为继续寻找自己的猎物,甚至无视了警方的警告与监视——他为了继续猎杀罪犯,甚至开始公然对抗社会司法体系。
(官方警告) 影片的末尾处,克瑞斯先生的内心OS应该是这样的:“你们这帮臭警察管不了罪犯,行,我来帮你们管;但你们要是挡着我的路了,那我也敢跟丫对着干!
”于是我们这个美国硬汉,真就更警方对着“干”了起来,警方辛辛苦苦给他找台阶下,他竟全然不领情。
(警方突袭搜身,想借此唬住克瑞斯) 克瑞斯不像柯西医生,有一个“不幸中的万幸”的结局,他失去了的妻子,宝贝女儿也终生精神失常。
一无所有的他,才会把打击罪犯当作生活的全部意义。
这也是克瑞斯与柯西医生最大的不同之处:柯西医生还有一个女儿需要照顾,他的女儿就是他生活的意义;而克瑞斯则一无所有。
然而讽刺的是,对这个敢公然违抗社会司法体系的克瑞斯,警方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因为他的举动,纽约市区的街头抢劫案竟下降了50%之多,警方需要利用他维持现状;而且社会与媒体的舆论,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克瑞斯先生的暴力执法,竟使纽约犯罪率降低了50%)克瑞斯这个已然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社会义警 ,反而真的成为了一剂治疗纽约暴力问题的良药。
这当然可以解读为对无能警方的嘲讽——毕竟克瑞斯先生仅凭着几颗子弹,就解决了整个纽约警界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克瑞斯这个已然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社会义警 ,反而真的成为了一剂治疗纽约暴力问题的良药。
这当然可以解读为对无能警方的嘲讽——毕竟克瑞斯先生仅凭着几颗子弹,就解决了整个纽约警界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难道不正是那些毫无反抗精神的纽约市居民,助长了暴力犯罪的嚣张气焰吗?
——狂野的西部没有混混敢闹事,这可不是因为警方力量,而是因为在那里,人人都敢反抗——而纽约人民却是如此地缺乏反抗精神,在那里,甚至找不到第二个敢像克瑞斯一样站出来、对罪犯还以颜色的人了。
纽约人民挨惯了打,已经不识反抗为何味了——这才使得克瑞斯先生的出现,像平地惊雷一般,把整座城市掀了个底朝天。
反观西部城市中的居民,他们可不需要像克瑞斯先生一样的社会义警出来行侠仗义,因为他们人人都敢反抗。
(纽约缺乏的,真的只是枪吗?
)如果说克瑞斯代表是西部的反抗精神与老派美国人的自卫传统,那他的女婿杰克所代表的,则是那些面对罪恶一昧逃避、不敢还击的懦弱纽约人。
(懦弱、悲观的女婿杰克) 原始而狂野的西部,孕育出了富有反抗精神的老派美国人;而在更加繁华、更加先进的纽约市区里,懦弱的市民却滋生出了罪恶——不断进步的社会,反而孕育出了越来越懦弱的人民,这难道不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的讽刺吗?
而更具讽刺意味的则是,随着电影工业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电影人拍出的电影,却也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肤浅、越来越没有自己的观点了,仿佛政治正确就是一切。
74版的《猛龙怪客》将镜头聚焦于了暴力犯罪、民众持枪、社会义警正当性等严肃的社会议题上;而18版的《虎胆追凶》却将这个如此多元的电影主题,讲成了一个纯粹的复仇故事,对严肃的社会问题却三缄其口——现代电影人已经很少有聚焦社会问题、冒犯政治正确的勇气了。
从这一点看,我们这代人,其实就是片中的纽约人——我们在嘲笑他们的时候,其实也在嘲笑我们自己,这是多么地讽刺!
(象征着美国精神的手势) 再回过头来聊聊,克瑞斯先生到底配不配得上《Death Wish》这个片名——他当然配得上,因为他已经将打击罪犯看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勇于反抗的可贵精神,也值得他为之付出生命。
虽然有布鲁斯威利斯坐镇,但不好就是不好。
虽然说不上垃圾,但也就一般般。
唯一值得说的是电影中探讨的一点:通过警察来抓捕罪犯,和打着正义旗号没有执法权的普通人可以以暴制暴,你更支持谁。
无疑,我们看Death Wish手刃各种黑势力,是很爽的,觉得大快人心。
这其实有点像古代大侠的行侠仗义。
但我从来是不相信人性的,首先你不知道你杀的是不是所谓“坏人”,其次是不是非得取人性命不给别人改正的机会,还有你杀的标准是什么,难免会出现错杀好人的现象;况且,这些大侠没准杀人杀上了瘾,最后不是为了净化社会,而是为了杀人的快感和众人的追捧。
就像影片中也提到的,如果大家都效仿自己上街执法,有的可能是这么想的,为了社会为了其他人,可不能排除另外一些人借机报复。
想想,真是那样的刀光枪影,那么这个社会得有多么暴乱。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制度和法律。
虽然制度下流程缓慢甚至没有下文,但就如那句恶俗的话:正义只会迟到,从不会缺席。
当然,大前提是这个制度可靠,如果这些制度的制定者本就是那些恶人,那没办法,只能推翻重建,这时候我是支持侠客的。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一幕,在球场,一个大叔大吼大叫,让男主很不爽,忍了两次之后就互相骂起来了,但是那个大叔明显占上风,甚至用拳头威胁,男主医生在我看来怂了,是老婆打圆场才结束的,本来我以为要干一架。
而医生的父亲是个狠角色,从刚开始跟兄弟在餐厅对话就能看出来,弟弟说你为什么不打他,年轻的时候不是经常打么……医生说,以前经常跟父亲出去打架。
而葬礼后,而且在路上看到偷猎者,直接开车过去拿着枪就怼,太酷了,然后一枪解决了受伤的小鹿。
这一幕是男主觉醒的一天!
在警局的墙上有将近上百张纸条,红色的是破案的,明显未破案的更多。
指望警察真的遥遥无期,一个警探竟然要负责上百个案件,这还都是强奸杀人一类的重案!
所以,面对暴力,我选择暴力…… 当压迫来临的时候,你跪下了,你的命就是对方的了。
美国成年人人都能买枪,生活在芝加哥男主家里竟然没有枪。
枪是个好东西,他可以让弱者变强,人人都有枪,可以把所有人的权利拉升到接近的地位,人人有枪,人人平等!
看到布鲁斯威利斯出场的那一刻已经热泪盈眶了小时候看虎胆龙威开始,就认为英雄就应该是这样的史泰龙?
施瓦辛格?
尚格云顿 ?
猛是猛,壮是壮,但总给人一种脑子里都是肌肉的感觉,反而布鲁斯虽然带些痞气,更给人感觉有血有肉,小时候那个崇拜啊,觉得男人就应该是这样的,至于酗酒导致妻离子散?
小孩又没婚姻家庭的概念,who care?
后来看了第五元素,更是惊为天人,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那个味道,咋就能把一个角色演的这么活灵活现呢?
再后来老布鲁斯拍的那些罪恶之城啊赤焰战场啊,虽然觉得因为剧本啊导演啊之类的原因,总感觉差了点啥,但总觉得他真的能一个人撑起全片好莱坞几个光头男里,个人认为老布鲁斯头把交椅,舍他其谁当然了,六十三岁的布鲁斯也是英雄迟暮了,此片里几乎没有动作戏,就是纯突突突,但凡是布鲁斯出现的镜头,其他人长什么样什么表现仿佛根本记不得了,满眼都是他一个人刷演技至于本片以暴制暴到底对不对,我觉得吧,在整体层面上,肯定是不对的,人人都去处决自己认为做错事的人,还要公家干嘛?
那不是回到原始社会了么?
但站在个人层面上,就好像片中电台某嘉宾说的, PC总是出现在犯罪之后,对于普通人来说,难道什么都不做等着被欺辱么?
小时候去街机厅玩,被大一点的小孩盯上,我和朋友走出街机厅的时候就被抢,因为我和朋友不愿意给钱,被一顿暴打,虽然我们反抗了,但那几个小孩都比我们高一个头,还是吃了大亏。
后来报警,那几个抢钱的小孩都被找到了,但是,因为我国有未成年人渣保护法,所以他们屁事没有,我和朋友挨了一顿揍,钱也被抢光,没有给我俩任何说法上班后买了辆电动车,停到商场楼下丢了,报案后做了个笔录,就没消息了,后来这贼开去电动车市场修车被我卖电动车的朋友发现了,我们一帮人把两个贼按住送到PC局,朋友都说先揍一顿,我说算了等PC处理,最后贼怎么处理了不知道,PC局收了我200元,为啥?
因为这是z物,我要领走需要交200什么鉴定费才能拿走,哈哈,没给任何收据啥的,办案PC直接揣兜里了我朋友的女朋友开的美甲店,那天顾客多关门晚,结果进来两个小混混拿匕首要抢劫,小混混没想到的是我们哥几个就在对面2楼打麻将,两小混混被我们提着三角凳打了个半死,PC来问谁打的,我朋友对象说路边人见义勇为,早走了,那时候路边没监控,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网上有句话,叫莫打架,打赢了J留,打输了住院。
那么,我们遇到犯罪分子欺上门的时候,真应该和小绵羊一样毫不反抗么?
在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能反抗还是得反抗,不然对方是否J留不好说,你这眼前亏肯定是吃定了,你不反抗被暴揍一顿,没啥大伤的话,你一毛钱医药费得不到,对方最多被J留几天,出来还是一条混混,你这顿揍是白挨了,而且因为你没反抗对方毫无顾忌,说不定被揍的更狠网上有人说对方把你打伤了,是故意伤害罪,要坐L的。
这个故意伤害啊,至少得轻伤,而在FL上这个轻伤,是有条件的,不是你说轻伤就轻伤,如果刀砍的,伤口要达到多少厘米,鼻骨至少骨折什么的so,如果你被对方打个鼻青脸肿,他还真不需要坐L,J留嘛也就上限15天,赔钱?
对方一般说没钱,PC局也拿他们没办法,你要真执着要钱,可以去起诉,问题是,起诉所花的时间精力金钱,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是得不偿失,很少有几个人为这点事民事起诉的,而且吧,你真起诉了,走程序开庭几个月,判下来几个月,对方还是不赔钱,你也没好办法。
什么?
强制执行?
这点屁事你去试试申请强制执行,谁理你哦所以啊,此片还真是挺现实的,布鲁斯没招谁没惹谁,就因为开了个宝马被盯上了,老婆被枪杀,女儿植物人未苏醒状态,因为不知道罪犯长啥样,dna对比没结果,探长也和布鲁斯说就这样了,某天其中一个罪犯被J留的话,对比下dna还有可能,现在他们也是一筹莫展最后胖PC明知布鲁斯有猫腻,但一点也不想追究,为啥?
他们没帮到忙啊,销赃窝点布鲁斯找到的,2个小弟被布鲁斯爆头的,带头大哥私闯民宅被布鲁斯打成蜂窝煤的,布鲁斯差点全家被杀光,这中间PC又起了多少作用?
z e r o !
咱们再回到前面,假设这三个罪犯被PC第一时间抓住了,又能怎么样呢?
只是入室抢劫而已,布鲁斯老婆他们可以狡辩是误杀,而且他们三都没案底(PC局dna检测无记录),又是有色人种,很可能轻判,判个十年八年的,坐个几年申请J释又出来逛大街了而布鲁斯呢?
老婆死了,女儿植物人,家破人亡了,悲哀啊悲哀,还得担心这几个罪犯假释出来找他麻烦,活的提心吊胆的,唉对了,我们也有正当防卫呢,呵呵,我可以告诉你们,咱的正当防卫,就是笑话山东聊城R母杀人案 大家都知道吧?
在很多国家,这完全是正当防卫,在我们这呢?
呵呵了曾经有个案子,某人被抢劫,身上被扎了七八刀,他抢过刀一刀把对方扎死了,最后判防卫过当,为啥呢?
F官说你虽然被扎了七八刀,但是你生命没受到威胁啊,你看你内脏也没破动脉也没破,你把人扎死了就是你的不对了哦F官大人,您的意思是要刀子马上要把我心脏扎穿了咱反抗才算正当防卫呗?
爷都到那份上了还防卫个屁啊!
说要依法Z国,要我说啊,那些砖家叫兽们,先把咱的F改的差不多点吧?
补充:纹身男的事,舆论起的效果较多,再者,我们的法系不同,最后造成了这个结果,算是万幸吧,以前判正当防卫的只有一种,就是你在家里或者店铺里,对方在和你没有经济纠纷的情况下(必须前提),纠集超过你方人数的暴徒(比如你和你弟弟2个人,他们来了3个人),主动使用武器并造成轻伤以上伤害的,才会有正当防卫的判罚,而且这种案例极少极少,所以这次的事嘛,体现出了咱们的中国特色,微博治国不是吹的 最后,致敬我的男神, 布鲁斯·威利斯,为你点一万个赞!
看过喜欢请点有用,谢谢大家
其实相比很多美国影片,这部片子所反映的警民关系还是不错的。
警察不黑,也没有推诿,只是在超高犯罪率的局面下,心有余而不足。
于是,原本温文儒雅的医生男主保罗,在经历苦闷彷徨无助后,依然选择亲自去复仇,当他化身守护天使的时候,自身也获得了满足感。
所幸的是,保罗并不是一个推崇沉迷于暴力的人,当女儿终于在昏迷中醒来,而最后一个凶手依旧逍遥法外,甚至挑衅的时候,他相当的聪明将计就计,让凶手落入正当防卫的陷阱中。
警察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然而既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更乐于让这一切就此过去,生活依旧恢复平静,保罗还将依旧是那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有一点我很不明白,那个入室抢劫的匪首怎么敢回来报复?
难道他不知道他惹的是当年单枪匹马干翻整队的恐怖分子、整队的特工杀手、整队的雇佣军,家里藏着个军火库,赤手空拳都能炸飞机的布鲁斯·威利斯吗?
如果我是他,早就天涯海角都逃遍,换号整容清空微博了!
他却送上了门,难道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吗?
难道是要争做罪有应得界的业界良心吗?
当然,也许这就是我的成见作怪,我总觉得这个一笑嘴就歪、一脸痞气、说话带着大舌头北京腔调的家伙,是一定会搞事情的,最好不要惹,不小心惹到了,要马上跪下叫“爸爸”,所以这个家伙和这部电影故事的气场真的很合,复仇就是要这样的狠角色来实施才算过瘾。
导演能找来他演这个电影,故事的完成度至少已经有50%了。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位要为家人复仇的父亲追查真凶的故事,算是一部没啥动作戏的枪战片,其实说是枪战我觉得也有点勉强,因为故事的男主人公在动作和枪战上没啥突出的造诣,复仇基本上靠的都是怒火攻心后的敢拼命和大力出奇迹的好运气!
想想威利斯先生已经年过60了,在我们这里都可以使用老年卡乘坐公交了,在动作戏上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向这位老硬汉致敬!
所以,本片那种一杆清台的爽快感不在于动作和枪战,而是来自于复仇,这种在人们受到伤害后最直接的安抚人心的方式,当然前提是需要你找对复仇的对象。
所以,男主人公的运气真的很不错,专业警方都一筹莫展的案子,线索却接二连三地找上他,而最后那个主谋竟然还会提前通知、主动送上门,简直可以算是罪有应得界的业界良心。
主人公对于这样送上门的货色自然都是照单全收了,甚至还捎带手地扮演了几回正义使者,除暴安良锄强扶弱。
搞得毫无作为的警方一头雾水,搞得吃瓜围观的群众群情激奋,是不是有点意思?
之前也看过老布演过的另一部关于替天行道的电影——《不死劫》,那部就要压抑得多,因为片中讨论了太久法治社会中替天行道的道德困境与强者的自省。
而本片自然没有这些顾虑,也根本没打算加入这些讨论,就是杀人偿命式的复仇,一干到底没有啰嗦。
其他的争论还是留在其他地方再说吧。
本片只想做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让大家就着吃点爆米花。
老布在销赃窝点碰到了反派fish,fish先是一枪把同伴爆头了,然后踩在血迹上摔倒,最后还被保龄球砸了。我还以为在看白头神探小鬼当家这种喜剧片,复仇的气氛荡然无存。有谁会在那么高的地方摆保龄球?没准编剧就会,然后就砸出来这么一部烂片
简洁明快、一气呵成、以牙还牙、快意恩仇,布鲁斯威利斯宝刀未老。
太棒了 这就是一部CSI的大电影 哈哈哈哈哈哈
简单粗暴,挺爽的,最后一镜致敬老版
这么烂的剧本是谁塞给老布的?这不是坑人么!也难怪老布全片都表演得漫不经心的,剧本太烂了。据说是1974年同名电影的重拍版,难怪情节处处这么别扭,虽做了很多跟随时代节奏的调整,但还是充满了不合时宜的味道。
6.5/10 分。1974 年版本的翻拍,那个系列拍了五部,据说只有第一部还可以。。。布鲁斯·威利斯 都老了。。。基本没啥特别的亮点。。。鸡肋。。。
【又是一部孤身复仇的俗套影片,10分满给4分】为什么我打算看的都是这种套路的片子,一个老实人家庭突然被歹徒袭击,不是妻儿被杀,就是小狗被杀,主人公有的是退出江湖的老杀手,有的是非常普通人的弱鸡,然后孤身一人挑战整个黑帮来复仇。现在欧美片这么流行这种套路的片子吗?看个开头就完全能猜到结局啊……看的无非就只剩下了复仇的过程,看他如何残忍地将犯人一个个解决,如果手段不够残忍,片子就不够精彩,落入了这个奇怪的循环。最后有个极其假的片段,男主躲在厕所单间里,那么狭小的空间,歹徒开了20枪过去,门全都打透了,男主一枪没中,这主角光环真的可以。这种片子有什么意思。
服了其实敲敲门更好看吧(。换个男主我可能给一星 其实这选角也很有问题 布鲁斯威利斯现在长得像医生吗??他是不是脸打针了啊表情僵 总体还挺好笑de 芝加哥旅游局强力谴责本片(。
老布还是最适合这类的片子,真是一身的孤胆英雄范。
太难看了,如坐针毡。类型片都不能算,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听一句台词能知道后面跟的十句,太失败了吧
看到母女一出场的尴尬演技我就希望她们去死了
戴个帽兜就可以行侠仗义,这很超级英雄。这个中规中矩的影片谈不上多么好,但布鲁斯威利斯终于摆脱了长达几年多达十几部作品的连接烂片期 。
很燃很爆很过瘾,特别是最后在家里枪战那段,真是霸道极了,根本不废话,干净利索,非常过瘾。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老啦老啦,我们的布鲁斯威利斯动作戏也跟不上了,电影还是不错的
老威利终于又威力了一回。虽然正片其实平平,但跟他今年接的其它骗子相比,这次的表演可以多给两颗星。
很无聊的片子,以暴制暴这种题材已经烂大街了,完全拍不出新意,而对于控枪、私刑等话题只是点到即止也没有深入探讨。布鲁斯·威利斯演医生很违和,主角光环太亮,身手又矫健得彷佛穿越到了别的片场。
自从李维斯的急速开始什么伸冤人这个追那个伸的 简直了 威利斯是我最喜欢的男星之一 因为他长的有男人味 这几年他的片子都不好不好 能看但是不精彩 诺里斯也不错的属于老年队杰出男演员
想起equalizer,丹泽尔华盛顿也是以暴制暴。看来民主党也开始转向,认为自卫第一,政府指望不上。
没有任何亮点,平庸的差
就是很俗套的故事,讨论以暴制暴的合法合理性,都已经显得老土了。就是复仇故事里的巧合太多了点,刚出院持枪歹徒再破门而入一次,求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最慨叹的点是老布已经只能拿枪站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