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这么儿戏的政治,看得我心情很糟糕,通篇讲的是伊丽莎白,但是根本感受不到伊丽莎白的手段,只是一个女王,感受不到帝王风范,政治手腕什么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一直在和彼得过家家,历史或许真的是这样的,但是这部剧的人物形象真的太过单薄,太站不住脚,在我心中不算很烂,但绝对不会有二刷的欲望。
伊丽莎白的人设看起来很牛逼,但在我这里看到的只有她体弱和愚善,伊凡这么大一个隐患也不出手干掉,战争画面约等于0,只有旁白告诉我俄国怎么样国际形势怎么样。
彼得更是垃圾,烂泥扶不上墙,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怎么样,但就这部影片看来,他是绝对的傻逼,没有政治才能,懦弱无能,和伊丽莎白对着干,行为举止像孩子,演员演技也不好,看起来很忧郁,完完全全大恶人,看不出半点身上其他性格的影子。
叶卡捷琳娜人设也非常刻板和平庸,明明是大帝,我忍受了七八集,从来没看到她稍微显示出的政治才能,动不动就瞪眼,但实际上只有在和情人偷情的时候才有出现一点小心机,最后的政变看的更是可笑,不流血政变可以,但是镜头拍得,如果旁白不说,完全意识不到已经更换朝代,她的上位不像是利用男人,只会为男人哭泣流泪,每一集都在生孩子,最后登上皇位和过家家一样,就像是被男人们推上去一样。
就这种演技和剧情,就算第二季能看到她的政治手腕,也会让人觉得很离谱很割裂,怎么就突然从娇妻变成女王了呢?
同样是说政治,纸牌屋拍得比这个好非常多,连甄嬛传都可以吊打叶卡捷琳娜,一直在看弹幕说女王多牛逼,就这种过家家的手腕,我看不出任何东西。
评分是两分,看得我非常憋屈。
叶卡捷琳娜大帝看完了,三星不能再多了越到后面越觉乏味画面精致,不可否认,每一帧截下来都跟油画一样;女主漂亮,我老婆看了女主都犯花痴;情人们个个都是帅小伙壮如牛枪法准但有几个问题不得不吐槽:一是进度太快。
不知道是不是预算有限只能拍9集还是什么,到后面一集的跨度都是好几年,感觉跟纪录片一样。
导演纯粹为了赶进度,照着历史事件一件件给还原出来了,纯粹就事论事,一件事发生了就发生了,结束了就结束了,几乎没有任何延伸,纯粹是为了复述一遍历史二是主角形象混乱。
越到后面主角越让人看不懂。
伊丽莎白一世塑造的算是最成功的,其次是彼得三世,但他们的一些举动你依然会看不懂,不知道动机在哪,剧里面也不说。
至于女主,更是要把你搞晕,看完一部剧下来,你仍然搞不懂女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善良的?
腹黑的?
纯洁的?
淫荡的?
果敢的?
犹豫的?
你完全搞不懂。
而且,到后面莫名其妙就黑化了,莫名其妙就看上了那两个情人,从见面到上床,只用了十分钟的篇幅,看的我心理十分不适。
前面明明花了那么多集表现女主的忠贞、聪慧坚强,怎么突然就放荡了?
云里雾里三是拍的太简单。
比如最后一集,第三情夫发动政变,跟尼玛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从头到尾只见到他带了四五个兄弟,只打了一架,然后政变成功了?
这尼玛也太敷衍了吧。
类似的敷衍还有很多,比如普鲁士国王,每次出现,都是那两个场景,都是那三四个人外加两条狗,每次都在试图破坏俄国,统一欧洲,你说你这导演气人不气人,丢人不丢人。
总体来说,这部剧我认为只能比及格多一点点,给三星足够了
第一集,德国公主初入沙俄皇宫,被女皇伊丽莎白监视,被宫廷医生投毒;第二集,德国公主康复,宫廷医生被抓,女皇开始关注德国公主母亲和大使互通情报,德国公主被女皇赐名叶卡捷琳娜;第三集,叶卡捷琳娜母亲被女皇发现向腓特烈大帝传递情报,母亲交代完被驱逐出境,但她还是嫁给了彼得三世;第四集,彼得三世得了天花大难不死,留下了满脸疮,叶卡捷琳娜的父亲去世,过了七年叶还没有子嗣,被女皇威胁流放到北冰洋修道院,叶说她还是处女;第五集,女皇和东正教主教发生严重冲突,开始收回教会土地,彼得三世做了包皮手术一年了还是没有进展,女皇指使公爵趁虚而入,结果在公爵播种的关键期,彼得三世也来了,这下搞不清孩子是谁的了;第六集,叶卡捷琳娜生下儿子后旋即被女皇夺走,彼得三世质疑这是谁的孩子,情夫公爵被派往国外,叶悲伤不已;
一开始买的就是叶卡和几位情人的爱恨纠葛,没有吃到剧名的虚假安利,所以心理上的落差并不算太大。
只是随着剧情的推动,对于叶卡的政治才能不可抑制地期待起来,可惜这一部分只能等待下一季了。
这部剧里,叶卡这段时期俄国政治的风云际会不过是陪衬,人物才是一切剧情的刻画。
好多人夸赞伊丽莎白女皇形象光辉,有帝王的权谋和冷酷心肠,也有对爱人的百般柔情。
但伊丽莎白的形象已经是个成熟体了,剧里有生长有变化的,还是叶卡。
季末最后,一身洁白睡袍的叶卡举着一支蜡烛,穿过夜幕中的宫殿,推开大门,终于头顶皇冠手握权杖。
这一段充满暗示性的镜头恰恰便是这一季叶卡的缩影。
从异国公主到俄国的女皇,叶卡脱下了对于爱情的纯洁期待,披上了权势的华服。
看到最后一幕登上王座的叶卡,心里会生发出一种“终于”的感觉。
无论叶卡如何变化,如何被推着往权利中心一步一步走去,都会有一种归宿之感,就好像那里本来就就该是她去的地方。
命运早在最出众写好了剧本,一切顺理成章都是早有铺垫。
叶卡最初坐在马车上与母亲的对话,就以一个真正的恋爱脑为衬托,将她与愚蠢和绝对少女心割接干净,她追求爱情,但这是基于她对于权势的追求之上,尽管此时她追求的仅仅是个王后。
之后与女皇对答,面对体弱质疑硬撑着毒药的刺激回到房间,一个聪慧而坚韧的灵魂已经在重重叠叠的绣花蕾丝下伸出了她的钢筋铁骨。
叶卡两次黑化,一次举枪对上发情的彼得和他的情妇,一次是孩子被夺走。
后一次虚弱到无法站直的叶卡,扶着床栏对懦弱的彼得说出谋朝篡位的话,明明她满头是汗,连站直的力气都没有,可嘴里的话却如同杀人的利刃一般。
可惜紧随的剧情又落回了叶卡蛰伏无作为的等待和对伊丽莎白哀求,有些辜负了这一段的黑化。
其实全剧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人是彼得,虽然他沉迷艺术是个政治智障,脸上有坑还秃顶,但他真的很有意思。
他对于叶卡最后的厌恶很明显,前期的感情却很隐晦,难以分清最初只是厌恶姨妈的安排,而后的同病相怜,有那么一刻的动心,因为对暗杀的恐惧而产生的克制。
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或许彼得自己也难以分清,所以令人玩味。
最后让我高喊,能撩的一号忠犬的三号都是浮云,波兰小黄瓜赛高!
他用手指勾住女仆领口那一瞬间奠定了在我心里全剧情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
1 叶卡捷琳娜大帝还有一个爽点是,她一生有非常多的情人,可是她有过双向奔赴的真爱;她被人说她是靠着男人上位,可她是俄罗斯唯一拥有女皇称号的大帝,她在位时期称霸欧洲,她的能力让所有人(古今中外)心悦臣服。
与其说她是靠男人上位,不如说,她的情人们是作为大帝的她的子民的一部分,是她开疆拓土的工具。
她和男人上船不是因为她需要靠身体或者美色换取什么资源,她的美丽本身足够让这些人为她做事,她的智慧和能力能让为她做事的人井井有条且足够忠心。
她情人存在的原因,更多的,就是有情人做快乐事。
2。
俄版叶卡捷琳娜大帝很牛逼的一点是,这个叶卡捷琳娜不仅少女时期有清纯、天真、懵懂的美,有作为不被丈夫爱着的绝望、卑微的美丽,有作为漂亮女人魅惑的、勾人的美丽,有作为母亲脆弱、温柔的美丽,也有在事业上要大展拳脚的,侵略性的、野心勃勃的美丽,有作为帝王自信、果敢的美丽。
即便是后期明显看出来年纪上去了,身材没有年轻的时候好了,脸上泪沟法令纹(可能是特效)更加明显了,其眼神之坚毅、自信、霸气依然是美得惊心动魄的。
美丽永远不仅仅局限于需要玻璃罩保护的小玫瑰。
美丽和野心不是对立面,美丽和能力、计谋也没有必然的反相关性,这似乎是()大女主剧很难具备的。
叶卡捷琳娜把野心当做自己皇冠上的宝石一样炫耀;一袭黑色长裙大步走来的时候,像一艘战舰奔赴战场;她的野心、她的谋略就是酣畅淋漓的美丽本身。
她因为具有高质量人类的种种品质而美丽,她是女人而更美丽,但她又不仅仅是美丽的女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影视作品的成功。
3看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一季给我的感觉就是,欧洲的王储王妃乱搞的好多,小孩生了也只能保证母亲是对的,父亲就不好说了...然后我去查了一下,我感觉好像他们更在乎的是有个小孩可以延续某人的执政,而非其血统。
其实血统肯定也是在乎的,但因为他们贵族一直通婚,谁都是优雅的血统,就算爸爸不是亲生的,妈妈也是什么公主什么国王的血统,好像就没啥...另一方面就是不管你私下怎么乱搞,名义上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且婚生子才有继承权,就杜绝了很多争端?
彼得三世的爱情。
他喜欢小提琴、喜欢舞蹈、喜欢骑士兵团唯独不想当皇帝,然而姨妈把他从德国带到俄罗斯还逼迫他做各种不想做的事情,做不好要挨骂挨打,反抗的下场就如同伊万终身囚禁。
众人说他没有帝王的样子,然而在彼得眼里他又何尝不是囚犯。
直到遇到丽莎,一个和他同样外观有缺陷,行为举止不被世人喜爱的女子,与他有着同样的灵魂。
这是彼得第一次感觉到了爱,在又被迫规规矩矩坐着给人画画像的时候,他听到了她的琴声,兴冲冲跑去见面,几句在外人看来很怪异的对话却让彼此认定了是对的人。
人生在世知己难求,后宫里高智商高情趣的人无一不在嫌弃这位小孩,哪怕是女帝也只能与他说:“我在尝试理解您的笑话”,只有丽莎开心的笑道:“我只看到弹片留下的痕迹。
”是的,只有她能懂他“世人所不能理解的怪人”,不会埋怨也不会指责,能与他一起疯一起难过。
遇到一生所爱让两颗心紧紧靠在一起,实在太令人动容及开心了。
可惜神已安排好一切,不适合做君主的彼得等待他的只会是无尽的悲剧。
俄罗斯的九集短剧,开始是奔着介绍里说的“俄国武则天和她的三千情人”的故事,看了两集差点弃剧。
涉及太多十八世纪欧亚的政治历史纷争背景,各个国家的混乱史看得云里雾里。
后面开了弹幕,顿时被开挂一般了解了来龙去脉,理解剧情也就顺畅多了。
这部俄剧虽说是以叶卡捷琳娜为名,但其中八集的亮点几乎都在于伊丽莎白女皇,因为实在霸气外露得令人膝盖发软。
有原则,有手段,有威仪,风头完全盖过女主角。
影片想讲述叶卡捷琳娜从德国公主步步晋升为俄罗斯女皇的奋斗史,可惜除了惊为天人的容颜,实在看不出她的能力所在,最后夺权也完全是情人代劳,并且从始至终只出现过三个情人而已。
她在剧里基本也就负责美和一个劲生孩子。
虽然剧情弱了点,不过内容还是蛮丰富,节奏也紧凑,连着两天看完颇有成就感。
三个鲜肉情人的颜值都极高,也很值得一看。
宫廷戏涉及的场景和服饰都华丽而耀眼,每一幕都像油画般的画面色调。
以及,如伊丽莎白女皇所说,她有三万多条裙子。。。
为了这句话,也值得耐心撸完全剧吧。
说起来是因为这部剧入坑俄剧。
亚历山德娃的叶卡捷琳娜是真的漂亮,伊丽莎白女皇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霸气,两大女皇之间的对垒是全剧最最具有看点的地方,最后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加冕称帝,真的是又漂亮又霸气。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淫乱而且很有手腕的沙皇,在俄国历史上,除却之前的彼得大帝以外,能称之为大帝的也只有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也是沙俄最最强盛的时候,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
从这部剧里,我更多的是看到一个女人的隐忍和决断。
叶卡捷琳娜是普鲁士的公主,在开头,便是叶卡捷琳娜在马车上学俄语,从最开始的大部分的德语,到后来熟练地使用俄语,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之后马车翻车,一个帅气的伯爵把她从翻倒的马车上拽了出来(当时她还以为这是她的丈夫彼得三世,心生爱意的眼神真的特别的温柔。
)而后她嫁给了彼得三世,但是彼得三世根本就不爱她,甚至结了婚都不和她一起。
彼得三世是一个很窝囊很乖张的皇帝,实际上他在位的时间也并不长。
除却他有彼得大帝的孙子这一值得荣耀的身份,而且拉小提琴拉的很好以外,基本上一无是处。
他与叶卡捷琳娜并不相爱,而且崇拜腓特烈,喜欢波兰公主,与伊丽莎白和叶卡捷琳娜都有很大的矛盾,这也是造成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俄国还是伊丽莎白女皇所统治,伊丽莎白对于彼得三世的厌恶和控制也是非常严厉的。
当时俄国对西欧诸国的态度也是类似于战国时代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与丹麦结为盟友,而与普鲁士宣战。
伊丽莎白女皇的独断专行,叶卡捷琳娜与情人生下孩子,成为了未来的皇储保罗,被伊丽莎白强行的抢走。
身处异国他乡,丈夫不爱她,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所以,叶卡捷琳娜在宫廷里,第六集就已经发展了三四个情人,也生下了几个孩子。
这些情人可以说是未来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的集中的政治力量。
后来伊丽莎白病重逝世,彼得三世倒行逆施,要与普鲁士结盟而对盟友丹麦宣战。
这一点招致了近卫军的反感和厌恶。
叶卡捷琳娜当机立断,借助近卫军的力量发动了宫廷政变,最终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整部剧其实节奏稍显的有点慢,但是矛盾冲突却特别激烈,而且选角、演绎和服化道也特别棒。
从这部剧,更多地展现出了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女人如何隐忍和努力,最后成为王者的故事。
有时候我们会批判叶卡捷琳娜这个人的淫荡,在宫廷发展情人。
壮大实力。
但是,从剧中我们可以慢慢理解,这可以说是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女人在面面树敌情况下必须生存下来,甚至之后不断发展的生存之道,否则她就会像那些犯人一样,最终被关到修道院里凄惨终老而死。
这部剧从历史角度出发,是一部很有血有肉的历史剧。
之后看完第二部和第三部,再写之后的剧评。
本片虽然名为叶卡捷琳娜大帝,但其实讲述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1744年入宫到1762年登基的故事。
整部里面并没有显现叶卡捷琳娜二世如何治理国家能够被称之为大帝的。
我第一次看俄国大片。
因为认识一位在俄国留学的朋友,看过不少俄国的旅游照片,感觉那是一个比欧洲和亚洲都不一样,更多异域风情的国度。
宏达的建筑,厚重的装饰,冰天雪地,还有令人感到震撼的西方龙的形象。
第一次听到俄语,感觉也不太适应,语速比想象得快,卷舌也没有那么明显。
伊丽莎白、叶卡捷琳娜、彼得还都是德国来的,感觉都算是德国人吧。
叶卡捷琳娜入宫前,虽然被称为公主,其实家境一般,母亲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爱财,与父亲的婚姻也没有爱,没什么道德感,出轨出得心安理得。
当时在位的伊丽莎白一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看得出来权倾朝野,没有人能撼动她。
因为三十五岁还没有生育,一直非常着急。
目前合法的继承人是她的侄子彼得。
但是伊丽莎白是一个非常强权的女人,她要达到的目的根本不管他人意愿。
彼得是被她强从德国带来,更名改姓的,简直就是她的囚犯。
彼得十分忌惮这个皇帝姨妈,但是本身也没什么本事。
一开始我以为他训狗训侍卫打仗只是装着样子,说不定就跟打败鳌拜的康熙一样,结果他真的就是爱玩。
是德国皇帝腓特烈的粉丝,排话剧,拉小提琴。
也卡结玲娜也是被伊丽莎白选中,强行更名改姓。
但是叶卡捷琳娜更多自觉自愿,因为俄国皇宫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她努力学习俄语,皈依东正教,真正把自己当做俄国人。
叶卡捷琳娜本来是带着对爱情的向往来的,想讨好王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到了才发现,真正需要讨好的是伊丽莎白,而彼得,无论如何也无法讨好。
彼得憎恨姨妈以至于憎恨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建议二人生子,想办法对付伊丽莎白也被彼得拒绝了。
彼得因为害怕姨妈夺取自己的孩子,废黜自己,甚至都不敢和叶卡捷琳娜同房。
叶卡捷琳娜七年都还是处子之身。
叶卡捷琳娜也是老实,也没说自己生一个。
直到伊丽莎白按耐不住暗示,才找了个情人。
顺从的生下一子,保罗。
但是伊丽莎白真的就把她当生育工具了。
爱子之心给了叶卡捷琳娜勇气,夺子之仇也让叶卡捷琳娜开始憎恨伊丽莎白。
从此自己找情人过日子。
但是就算如此,当伊丽莎白病重,朝中大臣怂恿叶卡捷琳娜夺权,叶卡捷琳娜也没有同意。
等伊丽莎白病好了抓人,不禁让人觉得叶卡捷琳娜因为安稳躲过一劫。
就算彼得登基,叶卡捷琳娜也不过是要求要回孩子保罗。
但是虽然保罗不是彼得亲生,但是跟彼得十分相像,深受彼得喜爱。
大概是因为是彼得的好基友的孩子吧,所以气味相投。
彼得要跟叶卡捷琳娜离婚,离婚也就罢了,还要逮捕叶卡捷琳娜。
这真让人想不通。
但是彼得做事情,有很多让周围人想不通的地方。
比如,明明伊丽莎白取得了重大胜利,占领了德国不少领土,本来可以攻打柏林,但是因为彼得,退出了全部土地,还要跟德国永结同盟。
这让将领们觉得一万多俄罗斯士兵的战死非常不值,认为彼得简直就是叛国。
彼得爱上了一位侍女,要跟她结婚,教会不同意,当上了皇帝的彼得甚至要废除东正教,扶植路德教。
伊丽莎白在位期间一直在削弱教会力量,但是大臣们依然担心这会引发教民叛乱。
彼得各种新政真的很不得人心啊。
叶卡捷琳娜的军官情人赶来协助她发动了政变,处死了彼得。
叶卡捷琳娜比伊丽莎白更果断,处死了伊丽莎白篡权囚禁多年的皇帝。
然后,叶卡捷琳娜登上了宝座。
如果要说有叶卡捷琳娜和彼得有什么区别,就是叶卡捷琳娜更有勇气,更果断,伊丽莎白在位期间,她也非常好学,而彼得确是各种玩乐。
当权之时,叶卡捷琳娜更能获得他人的帮助,而彼得总是一意孤行,失去人心。
彼得还是太过幼稚,懦弱的等到自己登基,以为自己可以威风八面,实施新政,却不知道当上了皇帝并不会自带光环,自己有一个可以利用的位置,却没有好好的使用。
当然,看到最后也看不出叶卡捷琳娜除了谦逊好学之外有什么可称道的。
她的帝位也不过是情人送到手上的。
这是我第二次看俄罗斯的影视剧,第一次是看《他是龙》。
可能我对俄罗斯的文化了解太少,所以总是觉得这个国度很神秘,语言动听,历史传说壮丽无力,银幕中的人物美丽绝伦,充满力量。
前几集看到彼得的基本人物形象时,我觉得他和南唐后主李煜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国家不幸诗家幸”,热爱艺术或科学,却不巧成了国家继承人,在长辈统治者或政敌的压力下郁郁寡欢,“赋到沧桑句便工”,他们的文学或艺术因为优美中的悲情而十分感人。
可能李煜在我们的印象中是软弱而敏感的。
这位彼得三世则更像个孩子——任性、叛逆、纯真、诚挚。
他即使成年都没有丝毫沾染宫廷政治的习气。
他有极佳的艺术趣味。
喜欢演奏小提琴,爱惜古琴;爱好以宫廷生活为题材创编戏剧、指导排练和演出;他善于指挥乐队,能够察觉并指出乐曲节奏、风格的细微误差。
他是德国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天天组织一群宫廷侍卫玩军事游戏,模仿德国军人的列队和正步口号。
但他玩得认真,叶卡捷琳娜为了讨好他而参加军事游戏,他略有所动。
但是跛脚的侍女伊丽莎白认真地和他高喊冲锋口令、一次次奔跑冲锋,他格外开心。
彼得像个孩子一样摆弄他的小兵玩具。
叶卡捷琳娜为了使他爱上自己,特地去找冶炼工铸造了精致的锡制小兵玩具,彼得感动万分:您是如此体贴、温柔……可是由于姨妈,我还是不能和您在一起。
他明明可以爱上叶卡捷琳娜,和她有夫妻之实,幸福生子。
可迫于伊丽莎白女皇的流放压力,和她一以贯之的鄙视、厌恶和冷淡,彼得拒绝屈从于姨妈的一切安排。
新婚之初的某天,他曾对叶卡捷琳娜有了萌动的爱情,因为她告诉他,没人能夺去他们的孩子,她一定会设法保护骨肉(那时彼得因为恐惧自己的儿子会被夺走、自己会被投入要塞,拒绝和妻子同房)。
那一夜他们被女王锁进房间,可是彼得天花发作。
他虽然捡回一条命,却毁了容颜,更加乖戾,和叶卡捷琳娜也更疏离。
他是因为用老鼠做实验而染上天花。
他也喜欢研究科学、做实验、收集大量奇珍异物。
可是因为杜绝天花传播,彼得的所有收藏和记录被付之一炬。
彼得并不像有些人说得“双商俱低”。
他没有政治才能,他的性格因为长期宫廷生活的宠溺放纵,和伊丽莎白女皇兼姨妈的高压监视,被扭曲成既乖戾冷酷又软弱天真的模样。
可是他有艺术才华,也不会隐藏自己的善良。
他目睹太多杀戮和非人软禁,比如伊丽莎白女皇软禁前皇帝伊凡,伊凡还是个孩子。
所以彼得厌恶政治权术,放浪形骸,他对俄国的敌人——腓特烈二世的崇拜,不知出于真心还是对本国的愤恨。
彼得送给伊凡一个小兵玩具,后者在被监禁至成年、临死之前还为彼得祈祷。
彼得冷落妻子叶卡捷琳娜十数年之久、在长期的绝望后欢庆姨妈的驾崩、充满温柔爱意地对待侍女情人。
他成为皇帝后撤销了秘密监视制度,停止了战争,在皇位和生命岌岌可危时,对于叶卡捷琳娜的私生子保罗,他想的是释放而不是挟持:拿小孩当掩护太卑鄙了。
可正是他在俄国对德国胜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辜负了数万将士付出的生命,最终使他倒台。
他那些透明的制度、和平发展的政治理想改革太单纯“幼稚”了,根本不符合俄国国情。
彼得是一个单纯热情的好小伙,可注定不是一个聪明的政治家。
最后,昔日游戏的断墙边、树林中,彼得三世对已成为妻子的情人伊丽莎白说:过了二十多年,我终于自由了,可是死亡也要降临。
无视前来抓捕他的士兵骑着马在旁环绕。
最后,他忘情地演奏着小提琴,镜头中是他灵巧整洁的手指。
支持叶卡捷琳娜上位的禁卫军静静地听他演奏,然后勒死了他,轻轻将小提琴放在他的遗体上。
彼得·费奥多罗维奇怀着对故国——腓特烈二世的德国的依恋死去了,怀着对曾被剥夺的名字——卡尔·彼得·乌尔里希的记忆死去了,怀着对艺术和科学的热爱和不被理解的忧郁死去了。
或许只有叶卡捷琳娜和情人伊丽莎白尊重过他的兴趣爱好。
叶卡捷琳娜也曾在独守空闺的七年里,潜心研究文学和科学,她也被女皇剥夺了德国姓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
或许这对因为外交和政治被绑在一起的、一个毁灭一个浴火重生的男女,心底曾有一点辛酸的相通之处?
叶卡捷琳娜像武则天,彼得像李煜。
彼得的扮演者亚历山大·亚森科并不是高大英俊棱角十足的美男,相反,他有一双小眼睛,嘴巴有点尖有点扁,天真的痴相有一点萌和一些哀愁。
电视剧片头曲有一幕是彼得临窗眺望,拉着小提琴——我觉得这是他一生的定格写照:贵为储君,却志不在此;热爱艺术科学和军事游戏,却被认为不务正业;渴望自由,却身处宫廷政治的最大的不自由中。
我同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彼得·费奥多列维奇。
如果他活在现在,会幸福吗?
女主角很美,男的都好丑,男情人演的军人的感觉都没有,场景单调普通,除了光线不错,剧情单薄,是国外政变就那么简单,只能说全靠女主美拉起的。
毛妹真是美的肝儿颤
审美惊人相比于《康熙王朝》,剧情太弱,体现不出叶卡捷琳娜的鲜明人格有机会读读传记
虽然名字叫叶卡捷琳娜大帝,但伊利莎白女皇的形象塑造更为立体,政治手腕和理政治国的能力展现更为全面,女主角剧情集中在和丈夫及情人的感情纠葛上。特效五毛,服化及格,俄语画外音式的同声传译有点奇怪。
这部剧和它的狂热粉丝充分给我们展示了某种双标精神:中国古装电视剧没按照历史拍就是垃圾,要立正挨骂,要磕头给历史爱好者谢罪;外国古装剧乱拍乱编人设就是好顶赞只许夸,就是“看脸谈恋爱就完事了哪来那么多心思”,就是“野心勃勃的女阿尔法牛逼”😅😅😅差不多得了哈。真不知道这种古装偶像剧是怎么混到8.6分的😅
女主很美
女主真美,太美了会影响我看剧情的
感谢木鱼水心的解说和知识补充,才能让我顺利啃完这块不好啃的骨头。在叶卡捷琳娜成为“大帝”之前,第一部剧的女主角更应该是伊丽莎白女皇。伊皇是叶卡捷琳娜名义上的婆婆,作为一位女性政治家、帝国的统治者,伊皇一生没有杀过一个人,连自己的政敌也没有斩草除根,比起同为女帝的武则天,伊皇可说心慈手软;但作为守成之主,她又要竭尽全力保住父亲彼得大帝打下的俄罗斯锦绣江山,哪怕心里再不愿意也要选择不成器的外甥彼得作为下一任俄国沙皇,为了俄国的未来可谓殚精竭虑。而彼得,他只是现在再常见不过的宅男,爱玩手办,爱好一切在伊皇看来“不务正业”的事,他没能力也不愿意挑起俄国的重担,以为自己登基就可以大权在握为所欲为,却不过如同三岁小儿持金过市,毫无自保之力。
第七集完
看了半集,离谱程度像印度剧,和历史也严重不符。
一星给女演员颜值,一星给服化道(不懂是否符合史实,但是好看是真的),一星给画面,剧情实在太拉垮,扣一星。政变就像过家家,女主除了睡了几个有能力有身份的男的,不知道做了啥能体现政治素养的事情,反正最后莫名奇妙做皇帝了,感觉村长家大儿子二儿子争土地也要比这个燃一百倍……套路也很俗,最后还是要表现女主白莲花,不是我要当皇帝的啊,不是我要杀前夫的啊,都是你们逼我的,都是你们背着我干的。
不是,拍自家历史都不舍得要经费么?还是经费都花在服化道上了??配乐倒是好听,可这毫无波澜的剧情搭上澎湃的配乐简直莫名其妙
第一部俄剧,大失所望。这部剧表达得太肤浅,演员演技好烂,毫无灵魂。
闹着玩似的
改编的部分和侧重的部分很不讨喜
俄罗斯版武媚娘传奇。好好的铁血女皇被拍成了白莲花玛丽苏。演员俊美,画面华丽,剧情失望透顶,所有的坏事都是别人做的,她真心爱皇子,真心爱夫123,每次都是单纯的真爱哦。每次对政治表现出异常敏感,还以为会黑化,结果到头还是无辜白莲花。登上皇位5分钟本剧结束,感叹国外也热衷洗白
不知道在毛那边这部算不算在“历史正剧”的范畴,但有些部分真的很儿戏,比如伊丽莎白对继承人血统的要求反复横跳,叶卡兵不血刃政变成功,能瞒住所有人在皇宫生下孩子,生下孩子后才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大帝不需要完美,但一定不是剧中的玛丽苏。
怎么说呢………有些历史宛如假酒。比如xxx的,和xx的、xx的~多说无益。
不当史料看
23.6.8第一季讲述叶卡捷琳娜从进入俄国到当上大帝的历程。首先,她原本不叫叶卡捷琳娜,是被伊丽莎白女王封赐的名字,所以,准确的说,她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然后,我发现从古至今有好政绩的君王大部分都不是正统继承,而是谋权篡位,朱元璋,刘邦,李世民等等。还有就是,剧里的女主真的很漂亮,很有气质,同时又有一种霸气。再说回片子本身,构图和色彩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