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阳赋》有点兴趣是因为男主叫萧綦,恍惚以为是南北朝背景,而女主出身琅琊王氏,并未看过原著,猜测作者也许借鉴了两晋南北朝历史,看了剧,果不其然,剧中说“天下士族,王谢为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阀政治是东晋一大特点,“王与马共天下”,剧中皇帝便叫马曜,不过东晋时的“马”是“司马”,后期就有个皇帝叫司马曜,前两年看过田余庆所著《东晋门阀政治》,脉络清晰史料充足抽丝剥茧,门阀士族与皇权并驾齐驱甚至超越皇权颇有故事可说,如此时代大背景设定,若重心在谈情说爱未免过于大材小用,据说男主出身寒门,未来将称王,看到个评论说男主原型当是刘裕,推翻东晋,开启南朝时代,不知剧中后事如何开展。
剧中女主本该婚配的对象太子是女主姑姑跟舅舅生的孩子,且王家出了十几位皇后,我的亲娘哎,就不怕近亲繁殖遗传疾病非痴即残,这亲缘关系不禁想起《少年天子》,孝庄是静妃的姑姑,顺治是静妃的表哥,后来静妃被废,孝庄为了保全娘家博尔济吉特氏荣耀,旋即让静妃的堂妹入宫为后,优秀基因叠加也许适得其反,想起一部法国悬疑片《暗流》讲的就是这事。
子澹哥哥?
紫檀哥哥?
tán?
难道不该是子弹哥哥?
澹字作为姓澹台时才念tán,既然子澹为名抑或字,当念dàn更妥,恬静安然之意,同角色性情貌似相符,第一次认识这个字是在小时候看冰冰版《萍踪侠影》,里头有个角色叫澹台镜明,便记住了这一复姓,还有女主的名字,王儇,儇是轻浮、聪明而狡猾之意,同女主人设倒是契合。
至于子怡近四十高龄挑战演十五岁少女确是无法完全令人信服,虽说古代女子十几岁便成婚生子,也许颇为早熟,可我真的无法相信你是个少女,尤其是从背后抱住皇帝撒娇那一幕,着实出戏,相由心生,回想多年前曾辅导过六年级小学生,十三四岁光景,固然现在孩子也早熟,可真的还是孩子模样,娇俏天然不是装出来的,就不能给年轻演员儿童演员一个机会么,难怪国内演员断层厉害严重青黄不接,毕竟连个新人奖都没有,成年女性拥有少女感不是指可以演少女,而是气质轻盈宛如少女,于佩尔在《将来的事》里被盛赞为少女,可她演的角色并不是少女,而是陷入生活困境的中年女性,甚至在片中都已身为祖母,皮肤上肉眼可见岁月的褶皱,可整个人的气质宁静怡然,不是少女胜似少女,表演信手拈来化技巧于无形,当然也得靠导演与服化道帮衬,冰冰二十八岁拍《观音山》,演落榜高中生,角色十七八岁,表演有说服力的,不过若是演初中生,估摸也会力不从心。
这剧好多熟脸,女主哥哥竟然是贾一平,好久不见,对其印象还停留在《错爱一生》,貌似没看过他的古装造型,至于女主钟情的子澹哥哥,杨祐宁这长相穿古装看着好出戏。
原音甚好,台词是表演重要的组成部分,除非你演的是哑巴,看欧美剧日剧,从未碰到过配音,国产电视剧是什么臭毛病,尤其是古装剧,若是现场收音条件不好,演员负责后期配音难道不是其职责所在,否则岂不是演戏演一半,角色成了也有配音演员一半功劳,香港演员普通话说不好并不情有可原,去学去练呀,香港回归都24年了好伐,声音是独特的,听声识人,声音是你的资本,英国演员好多都有读有声书的副业,更何况拍戏都需要配音,那你怎么上得了舞台,不过国内这些演员也不需要上舞台呵。
既然是配音,就没有资格去评奖,像三大国际电影节,角色若是配音便无法评表演奖,金马金鸡据说也是如此,至于奥斯卡,反正假唱都能拿奖,呵呵,国内那些白玉兰金鹰啥的,难道电视剧就比电影低级?
不禁想起一则旧闻,当年《霸王别姬》为了评奖不让给张国荣配音的杨立新署名,幸好张没在戛纳拿奖,否则骗奖简直一大污点。
现在流媒体网播剧插播广告由剧中演员拍简直瞬间出戏,咋想的,还有一句台词“为了大成”,不好意思笑场了,不过这是个人问题。
发这篇被冻结了号,现在找回来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不可说吧。
话说电视剧难道是很低级的市场吗,怎么人人都想要分一杯羹?
有人逼迫你吗,不适合你的角色你为什么要接呢?
开头开个小玩笑啦,就不提本剧服道化是否符合王谢堂前燕的风流魏晋了,反正原著是架空的讨论这个肯定争议很大,因为是超级大女主戏,所以全篇主要谈谈女主吧。
不过先提一嘴,评分后期会客观调整,毕竟刚刚开播,不代表对整部剧看法,看完之后会在最后单独开一块对于整体的看法。
其实也很想吐槽别的选角,比如为什么惠英红那么外放的气场去演小白兔,好像下一秒就要扮猪吃老虎;而为什么赵雅芝摇头晃脑演技尴尬成那样子,时刻担心要唱一句千年等一回。
而且她们真的也严重超龄了,加上奇怪的配音满屏违和感。
更头疼的是原著里面的如玉君子为什么会长成杨佑宁那样,都不用考虑演技了,扮相就彻底没有说服力,选角真的不是看地位和关系就可以。
全剧男性主角没有一个好看的,偏偏又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各种cp真让人磕不动,下次拍剧还是做一下市场调研,为了迁就半神的年龄把所有角色都找大一辈的演员也不值当。
剧情这块目前感觉有点拖拉,玩弄权谋如果如此简单,何必冤冤相报上百年?
好了,下面回到正题吧。
其实也不是光是年龄问题,看本剧经常会想到《夜宴》,那时候的章子怡也演不了目前的人设。
华语影坛的天降紫微星 我差点是当喜剧看的,章子怡就算再年轻十岁也不适合演前期这种情窦初开的任性少女吧,更不用说这种年龄了,满脸满眼都是疲态和沧桑感。
并且剧中的设定是出身显赫无忧无虑的豪门贵女,章子怡给人的感觉却成了身经百战心机深沉的深宫妇人,演少女就算了还演了一个和自己特质完全不同的,真的是错上加错,何况集数也不少。
她的气质就是倔强、孤傲、清冷挂,非常典型的烈妇脸,而演技又没有能够突破自己的气质限制,完完全全的特型演员,在《艺伎回忆录》中就有很明显的违和感,被巩俐秒成碎片;《非常完美》这种小妞电影也不用说,被范冰冰抢光风头。
在她合适的角色领域没有人可以替代她,而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角色她都不合适,气质大于一切的典型,这点和范冰冰很像,魅惑明艳的角色范女士也没有对手,只不过范冰冰没有那么好运势,毕竟也没有佳作的女主角是狐狸精一类。
半神真的是在最好的年龄碰见最合适的作品、角色以及时代,全亚洲运气最好的女演员没有之一:即赶上了第五代文艺片的末班车,以银熊出道;又碰上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开幕式,以奥外加冕;落寞时又演上了王家卫回归之作,以宫二渡劫。
她是最光彩夺目的武旦,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到《十面埋伏》到《一代宗师》,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一代宗师》的落幕也是她武旦生涯的结束,演绎生涯辉煌期完美收官。
且不说《卧虎藏龙》原找的舒淇、《夜宴》在巩俐婉拒后为章子怡改了剧本、《十面埋伏》和《一代宗师》因巩俐及梅艳芳分别未出演成了半神的大女主戏,运气也是一种本事,能够大放异彩更是一种实力。
在武旦生涯后的章子怡经历了《太平轮》大扑街,而后压舱几年的《无问东西》又意外大爆,真是非同一般的运势。
这一路种种危机都可以把人击垮,能够次次渡劫也离不开她那股韧性,不过《攀登者》和《上阳赋》后的半神又该靠什么大翻身?
但是就事论事,章子怡确实很努力,也当然对得起那些机遇,就算有运气也要你有本事抓得住,也不见得别人抓住了能走得更远。
放遍整个华语圈一线也就她最合适那些角色,也吃下了那些旁人受不了的辛苦。
有些电影本身戏份番位也不占优势,她却成了那些佳作的符号,这是人戏合一的绝佳状态,真正的时势造英雄,也是导演们慧眼识珠。
没有人比章子怡更适合这些角色,这是属于她的舞台封神所必备的天赋何在 其实绑定对明星有好有坏但皆决定星途,对半神来说当年的四旦身份何尝不是束缚,她需要更多的实绩与大花拉开绝对差距才能登上神位,遥想当年如果一鼓作气拿下奥提可能早已封神,可惜时运不济也实在是技不如人。
作为华语圈女演员天花板巩张之下第三人的章子怡是需要大导调教的,我不认为她有很强的天赋,模特感更重,她的那些角色重的是特质和肢体,好的导演可以合理的发挥她的特质,运用她的舞蹈功底。
她尤其是驾驭不了厚重角色的,眼睛能给出来的戏太少了,之前综艺里面演《青蛇》和《胭脂扣》就很说明问题,依然是那个烈妇章子怡,用着固定的表演套路,根本没有抓住角色特质,哪有青蛇的妖娆妩媚和如花的哀怨悲凉?
她永远超过不了巩俐和张曼玉何尝没有天赋所限?
她可是比两位神坛女演员努力的多,事业心更是强上一万倍。
可能演员天赋真的没有半神说的那么重要,百分之七十的时运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努力和百分之十的天赋就可以飞上枝头,但是封神也许真要绝对的天赋,毕竟除了作品奖项,你更要有许多不同质的经典角色和路人皆认可的演技。
例如巩俐的《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漂亮妈妈》、《艺伎回忆录》、《满城尽带黄金甲》、《归来》、《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夺冠》;张曼玉的《阮玲玉》、《新龙门客栈》、《青蛇》,《甜蜜蜜》、《花样年华》、《清洁》,这部部代表作双神都可以将截然不同的角色演的淋漓尽致,真的是一人千面,面面不同。
哪怕是同为大花的周迅在《如果爱》、《李米的猜想》、《风声》、《画皮》里角色也是大相径庭,表演行云流水,不被个人特质左右。
像巩俐,张曼玉,周迅这种演员可以驾驭百分之九十九的角色,哪怕部分作品不合格她们都可以演的光彩夺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章子怡需要的是绝对的时机,她也拥有了,天赋极好的周迅差的正好就是时运。
后期片花里实在有很多过往角色的影子,那股狠劲,那种冷冽半神的台词和表演弱点 也许人总要疯一回,章子怡在大花里面国民度一直是中流,比不上赵、范、周,也是她封神的极大限制。
她虽然有顶级作品,但路人又不会觉得影史神作《卧虎藏龙》比大众向的《画皮》高贵,所以半神要演一次少女证明自己的观众缘。
她离封神之路也许越来越远了,去演电视剧也说明了可选择的电影资源有限,她都如此何况别人。
但周迅和别的大花也不介意去尝试小成本或给男演员镶边,皇后却依然固执的坚守着众星捧月的依仗。
其实耐住寂寞安安心心保持自己的逼格也是好事,电视剧真的不是所有的电影咖都适合,有时候在电影里面的神秘高级感到了电视剧就是寡淡无趣。
电影可以一条条重来,一句句斟酌,却没有这么多优待留给电视剧。
特别章子怡中气不足的台词也撑不起来一部大剧,她台词问题这么多年一向很严重。
我之前脑补章子怡去说巩皇在《归来》的台词“焉识,快跑!
”估计得说断气,但她的台词在王家卫的美学体系里面就成了风景线,大导选演员主要看特质,很会掩饰缺点,甚至把缺点变成亮点,而长长的电视剧或者烂片里面只会让人吐槽。
(大花里面周迅和双冰台词很不错) 其实半神哪怕台词天生不过关,面部表情做到位也能吸睛,有些好角色也没什么台词,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后,巩俐把这个张扬的角色诠释的相当准确,这个角色是风暴的中心,发挥空间几乎全在她身上。
巩俐抗住了张艺谋给出的一个个大特写,当年这个表演就真的被成片拖累太多了。
台词是巩俐的强项,王后一角后期完全没有台词了,前期还有台词辅助,后期全靠大特写的表情撑着,而且最后还要在不能要大表情的情况下演出各种层次感,表情控制力要求相当高,完全靠个人发挥,真的相当考验演员功力和理解能力。
还有一部比较典型的就是《胭脂扣》,完全不同的风格,主要是细微处见真章。
而章子怡表情这块也不行,她面部大表情容易做不到位,小表情也可能做不出来,面部肌肉控制力不行,通常只能靠特质演好隐忍坚韧的冷面女侠。
最最关键的是眼睛是演员表达情感最重要的窗口,半神年轻时候就有点眼神暗淡,如今倒越发是无神了。
剧集或少女能者皆可演 我们不排斥中年女演员演少女,年龄不应该成为衡量标准,前提是演的好,对得起观众,四十多岁的陶虹在《演员的诞生》中演的婉容就让所有人称赞,演技当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年龄的问题,只不过看你演技有多好。
做为演员的确要有信念感,刘晓庆当年可以演十几岁的武媚娘靠的是满脸的胶原蛋白和自然的演技,她是相信自己是少女的,因为自己相信演的便也自然。
周迅在《如懿传》之前想必也是相信的,要不然何苦换了小演员自己上,但没想到如懿传肿成那样子,只怕此生都有心理阴影,但是她的演技却还是给力的,演起来眼睛都有星光,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觉得《如懿传》选角有一个好处,没有因迁就周迅的年龄去选清一色大龄演员,对比起来周迅当时真的比其她妃子老很多了,前期戏份颇多的童谣更是小十几岁,这也是一种心胸了。
想想有些妃嫔二十多岁就过世了,如果用四十几岁的演员演肯定不合适。
《上阳赋》的演员都比实际角色整整大了一个辈份,所以违和感比较强,但是哪怕在这些大龄演员中半神都是非常没有少女感的,还比不上刘芸。
可能章子怡她自己演戏时都不信,信念感不足,一本正经的演着少女,使劲用没有光的眼睛卖着萌,努力瞪的大一点再大一点,实在不行还要再转个圈,让你想起来她会跳舞,那么重的表演痕迹观众都看的为她幸苦。
而且结婚生子后的她连以往的韧性与傲气都没有了,眼神里面尽显疲态与迷茫。
也许张艺谋说的没错,章子怡不应该演电视剧,倒不是电视剧的问题,好的电视剧何尝不可以演,但这部戏目前看只会把她的短板暴露的淋漓尽致,连电影女神的神秘感都撕得粉碎。
不过看片花,其实我觉得后期如果角色成长起来,人设估计就适合半神演了,又是隐忍强大的定位,玉娇龙、婉后等等的影子无处不在,但是那时观众已经被少女时期和男主劝退了吧。
男主周一围目前没什么戏份,但为什么要选一个完全没有观众缘的油田做男主?
而且周一围真的很喜欢两眼放空,对着远方发呆装深沉,看多了让人不适。
半神的审美真的是不可说不可说呀。
抗老的骨相不代表真的像少女,台词很稳也不代表适合角色。
不管怎么样,希望前几集过后,这部剧可以走上正轨,毕竟后面的人设还是适合的,到时候再改分。
也别说别人演的剧更不合适,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作为大花中的帝王花,高贵的半步神,华语圈唯一大满贯影后怎么可以和小花一个标准?
观众本身就是对演技有充分的期待。
只不过微博吐槽片方和平台的章半神未来的封神之路该往何处走?
评论区的沦陷反而更影响了本剧的口碑,演电视剧没有赚到路人缘结果又吃了个大亏,这时候真没必要咄咄逼人鸣一声不平,人终究还是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ps:看完了,中间还点播了几次,怎么说呢,感觉没什么好评价的,剧情清汤寡水拖拖拉拉,结局改编也很无聊,整个掉了一个档次。
周一围演的还不错,但章子怡这个角色后期比我想象中演的差多了,诠释的太寡淡了,甚至有几个重头戏演的大方向还有问题,比如她父亲第一次造反的时候,面临滔天的灾祸她怎么样也不应该是那种状态,该爆发的时候完全没有发力。
而且台词这块问题真的好大,用气息说话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合适,剧情本来就无聊配合寡淡的表演和气若游丝的台词真的让人不适。
也别提是观众不够格调去欣赏所谓的“高级电影”演法,一部影视作品出炉本来就是给最广大的观众欣赏的,别人贡献了收视率或者票价如何不能评论呢?
消费者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审美虽然因人而异,但好的作品好的表演是大部分观众所认可的,不求雅俗共赏但也至少有诚意。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官方也好、业内也好,终究是观众的评价最重要,一个艺术家要想取得至高的地位也离不开最广大人群的认可。
希望每一部作品评分低先不想是否观众不够有审美去欣赏,而是先去考虑自身问题,如此才可走的长远。
章子怡的第一部电视剧《上阳赋》在经历多次改名后终于播出了,开播当天,我就一口气看了六集,到昨天为止的十集更新我都追平了,追这部剧的爽点,在于可以边看边欢乐吐槽。
△有网友编了个顺口溜:大秦赋,上阳赋,一赋更比一赋负。
少年张,少女章,一章更比一张装。
你十三,我十五,统一演成三十五。
妹演娘,弟当哥,导演混搭我奈何?
比如,这可能是我看过的出场人物平均年龄最大的一部古偶,目前的出场人均年龄35+,就连女主身边的丫鬟刘芸,都38岁了。
要知道原著《帝王业》里的女主,出场年龄15,死的时候才30出头,根本没活到章子怡出演她时的年龄,完美体现了年轻女孩对年长同性的苛刻——三十岁的女人,活着还不如死了。
在言情小说的世界里,28岁就可以被称为老男人了。
所以,当一堆超龄的老戏骨扎堆的时候,我最大的乐趣成了找出「XX也来了」,然而完全无法被他们代入剧情。
赵雅芝无论是动作还是念白,都是白娘子的范儿,多少层的柔光和滤镜,还是不能掩盖动态的超龄感,她只是一个15岁少女的妈妈啊;
惠英红气场太过于强大,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她会暗中搞大事,结果她偏偏演的还是原著里那个与世无争、柔弱善良的小白兔贵妃;
杨祐宁又黑又壮,不止超龄,看起来还特别能打的样子,起码也是有把子力气的骆驼祥子,可他的人设是温润如玉的浊世佳公子,每当看他穿着仙气飘飘的淡色长衫出演手无缚鸡之力的贵族公子,我就忍不住面目扭曲。
△此处的浪迹天涯与《大秦赋》里嬴政要与吕不韦浪迹天涯的梗梦幻联动了比起部分呆若木鸡的流量生花,《上阳赋》里的老戏骨们起码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作业,但也仅此而已了,我在他们的表演里看不到章子怡成天在《我就是演员》里强调的「信念感」。
他们并不相信自己出演的那个角色,无论是年龄还是阅历,他们都和角色相差太远了,这是再高超的演技也无法弥补的问题。
所以,他们只是靠着多年的表演经验,或者说惯性去诠释人物,以至于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观众在他们脸上看到的是其他角色的影子,或者干脆就是演员自己,就是看不到剧中的人物。
能够达到「千人千面」的演员真的太少了,大部分演员都会受到年龄、外形的影响,能演好一个类型的角色就已经很不错了。
目前备受好评的于和伟和蒋铠,就是因为他们年龄、外型和戏路都与剧中人相符,在中年男人的年纪老老实实地出演了一个中年男子,所以看起来就格外舒服。
饰演皇后的史可,演技没得说,但是外形和气质与出身世家的王氏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想想当年的仙剑一和仙剑三等古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主演们演技特别好吗?
完全不是,只不过是那群妙龄少男少女们,在最适合的年纪遇到了最符合他们气质的角色,不用去演,他们就传递出了那种人戏合一的信念感,就像胡歌说的:「看到刘亦菲站在那里,我就相信那是赵灵儿,自然而然地就入戏了」。
这就是古偶的残酷之处,在带领观众入戏的重要性排行里,年龄和颜值,远远超出了演技。
既然是让女人们带入自己做梦的玛丽苏,既然是霸道皇子们统统爱上我,被这三个歪瓜裂枣似的超龄皇子爱上会很享受吗?
会左右为难吗?
完全不会啊!
我只想说让老娘独美吧谢谢!
凭良心说,《上阳赋》不难看,制作水准超过了一般的古偶剧水平,但它本质还是一部充满了俗套的玛丽苏大女主古偶剧,不可能像《还珠格格》、《甄嬛传》那样成为国民爆款,让章子怡可以躺在上面吃上多年老本。
《上阳赋》能对标的,无非也就是《燕云台》、《大明风华》、《锦绣未央》这一类一看就不咋地的对手,如果光靠精美的服化道和戏骨扎堆就可以吹良心剧作的话,那《上阳赋》还未必能与《如懿传》一战,起码《如懿传》里出彩的配角不少,且年龄感不违和。
况且周迅饰演的少女如懿出场戏份并没有多达八集,众所周知,路人们判断一部剧能不能追的话,可能只会看开头一两集,动辄就说「从第八集开始就好看了」、「跳过少年戏份就挺好了」之类的话只能说明这部剧的编剧和结构均存在很大的问题,基本上跟好剧就不沾边了。
再来说说目前承受火力最猛的章子怡扮嫩演15岁少女的问题,观剧的时候是觉得有点好笑,就是没想到多个重量级影后大奖在手的章子怡,在表现少女感的时候,还是只能跟爽子和AB学瞪眼、噘嘴、吐舌三件套,就,蛮遗憾的……
也不是每个少女年少的时候都需要扮可爱吧,章子怡的长相这么演就很没有说服力,她应该是那种从小就很酷很倔的女孩子,这种人设完全可以啊!
幸好第八集大婚之后,不用再扮傻白甜的章娘娘就找回了场子,顺带妆造和摄影也跟上了,让人梦回玉娇龙和宫二的时代。
后期观众的评价,应该会好转一些,但这更暴露出了剧组的问题,既然知道章子怡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表演方向,就应该大幅压缩少女时代的戏份,尽快过渡到婚后的部分,就能避免目前大面积的差评的情况发生。
更何况,原著里女主的少女时代,本就只有寥寥三章,而拍摄的时候,居然让编剧整整扩充到了八集。
目前被诟病最多的俗套,比如女主从墙上摔下来两次,分别被白月光和男主恰到好处地接到并对视的戏份、女主在上元节偷溜出去买面具偶遇男主的戏份、皇后用迷情香设计女主想要让她与太子生米煮成熟饭的戏份……等等,都是原著中不存在的,这些偶像剧的套路和低智的权谋剧情,观众们也就看过个一百遍吧,完全不知道强加的意义在哪里。
可能就是为了给观众和B站UP主们吐槽提供素材吧。
让我最不能理解的,是编剧已经改了这么多了,就不能顺便给女主改改人设吗?
原著《帝王业》采用的是女主王儇的第一人称来叙事,其实,真的蛮羞耻的,因为女主需要成天吹嘘自己有多么「倾国倾城」,毕竟是玛丽苏大女主,原著里有头有脸的男人基本都爱她,就连男主的副将,也看她一眼就痴了,所以女主倘若不「倾国倾城」的话,似乎就很难说得过去。
△自己都要吹嘘一番的「倾国倾城」问题是,章子怡的长相,无论是年轻时还是现在,都和「倾国倾城」这四个字不沾边吧?
△胶原蛋白满满的时候,也顶多是单纯质朴的美。
我承认,章子怡是非常有魅力的女人,但从大众审美角度上来看,她并不是那种第一眼的大美女,甚至在我25岁之前,我都不承认她是个美女。
年少的我,觉得只有关之琳李嘉欣那种才算得上大美人,要论颜值,章子怡在我心里远远比不上赵薇,因为那时的我,评论美丑,基本上只看五官的硬件。
而章子怡的五官,可以说充满了硬伤,而且她是非常紧实的皮包骨,颧骨又突出又锋利,整体的面部线条如同刀削斧劈一般。
在我看来,她长得太硬太刻薄了,而且她的眼神里充满了狠劲和欲望,这些都让我觉得她不够美,更别说是倾国倾城了。
她的美是独特的、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的,甚至是需要角色加成的,她的美在一些不适合她的角色,或是日常里,就完全没有那么耀眼。
如果少了带着一丝力争上游的倔强,她就会泯然如众人矣,这是她强大的个人标签,也是被大家诟病「演什么都是演章子怡」的原因。
所以,她如果不想从神坛上走下来,就不要轻易挑战那些不能展现她个人特质的角色,当然,更不要给角色贴那些与她本人相去甚远的标签,比如「倾国倾城」,破廉耻的是,在前十集里,各路路人每一次都要对着她发出这样的感慨……
然而……镜头一转,绝色美人是酱婶儿的……
这,简直是欺诈吧!
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绝色美人镜头一打过去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同样是身披华服上殿的画面,章子怡最大的问题,不是她不够少女感,而是她不够倾国倾城,可以让所有男性用迷恋的眼光去注视她,这真的很没有说服力。
而傅艺伟的妲己上殿,才有这种说服力。
更何况,就连原著里的王儇都醒悟过,人们对她的追捧,其实与她的美丑无关,无非因为她是权势滔天的王氏女、是极受宠爱的上阳郡主而已:人群沸腾,潮水般远远向我涌来,为了看一眼车中突然掀起车帘的上阳郡主,甘愿被侍卫的长鞭抽打。
隔着两旁仪仗森严,即使挤到近前,也未必看得清我的脸。
他们却仍争先恐后,挤到近处的男子,奋力推开前面的人,踮足翘首,如痴如狂。
一个从未见过我一根手指头的男子,为了谁痴狂如此,就为了“上阳郡主”这名头,为了王家女儿的姓氏么?
他们看不见,世人眼里只看到鸾车辉煌的纹章彩饰,只看到我高高在上的影子。
我是谁,是美是丑,是哭是笑,并没有人在意。
如果我不姓王,如果没有生在如此门庭,此刻便不会坐在高高的鸾车里,受人争睹……这样的清醒与自知,才是王儇这个人物的魅力,而不是一句肤浅的「倾国倾城」。
既然是章子怡选中的这个IP,她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她应该更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王儇后期黑化的夺权、篡权之路,夫妻齐心搞事业,再加上先婚后爱的剧情,其实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少见的,也比较适合她的演技发挥。
但是目前冗长的少女时代,和非要硬加的绝色美人人设,真的没必要。
章子怡版的王儇,完全可以是一个靠智慧、手段和野心征服男主的奇女子,我相信她能演出来,这不比每集都让路人尬吹她有多美强多了?
国际影后也就是这样的水准,你是电影咖,电视剧是一个很低级的地方么,什么人都要来分一杯羹。
而且你的演技对不起你的装的程度吧 , 全程表演就一副作样子,谁都得罪不起的样子。
只能说投资人有钱,这部剧投资不少数目都被电影咖拿走了, 但是这样的水准,实在不敢恭维, 表演硬伤一大堆, 电视剧魔改太多都是为了凑各种玛丽苏情节, 实在受不了,对原著人物完全魔改,缺乏对原著的敬畏。
不是说一定要照搬原著,但是你女主的人设都修改了,只能说编剧太自以为是。
演技真的,各位细致看看演技在哪里,做了几季节目的导师,自己演戏真的只有那么违和感爆棚了,对着皇帝舅舅撒娇桥段你看了都想去砸了屏幕,两眼无神,看着心机深啊,表情太紧绷, 二十岁不到的少女被你演的像疯婆子似得。
少女的天真浪漫到你这像是被打入冷宫的妃子一样,OMG。
电影咖大几十岁的人了,演什么十五六岁的少女, 真的换一个路人也比你强,违和感不要太强烈。
演戏就是要让人感觉是真的一样, 你这也太出戏了,少女能有你这样冷酷无情的情绪么。
你的言论越出格让你受到的反噬就更多,戏子还是要低调,要不真的看什么你的戏都会让人很出戏。
最最重要的是这部剧完全没有导师章高谈阔论的演技,你这部剧里面出现的这些表情和你之前的电影中出现的不知道有什么两样,基本全程本色出演,自己生活中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这些年章导师可以说相当自信,评价谁的演技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似乎有了自己就是国内女演员的天花板的感觉,认为什么角色自己都可以信手拈来,但是她似乎忘了自己怎么取得的成就,就是大导演大制作,少了大导演的加持引导,自己的真实水平也就显露出来。
看你的演技也会分分钟出戏,如果没有运气和大导演加持综合作用,也许就是比路人甲高点的流量明星的水平。
这部电视剧情节注水严重,真的是又臭又长!
动不动大几十上百集,投资人你真有钱。
现在国际章微博强调不要炒作她的少女感,真的你们是图的什么,少女这个角色估计也是她要求演的,要不凭她咖位要求换一个少女出演女主年轻时代制片方可能没有底气拒绝,工资也是按节算,现在说不要炒作这个少女人设,女主出场就是二十岁不到,全程你工资最多,请你就是为了炒作你才有收回投资可能。
你品品,这里面的双标和你国际影后不匹配吧。
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无所谓的心态,也就只有章导师能泰然处之了!
四十几岁演少女,那你身边的少女演什么 -郝蕾【出自我就是演员第三季】
这个是不到二十岁的少女?
演技是什么,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中老年敬业精神,演戏穿着运动鞋就上了。
也是牛X克拉斯
这个也是是不到二十岁的少女
说句实在的,这部剧除了演员年龄,难道其他方面就完美无缺吗?
一堆人上赶着说评价别人的年龄不应该,熬过前8集就好了,一定会真香的blabla。。。
我姑且认为你们是真的被这部剧打动了,我只能说你们太好被打动了。
你们倒是说说第一集里男主周一围是怎么突破几万大军的围困杀死敌军将领的?
我知道有所谓“于百万军中直取上将首级”,但。。。
也不是这么个取法啊,反正一群士兵围着他就不一起上,就为突出男主是多么的勇猛。
拜托,这一段从布景,特效,服化道,还有剧情(演员演技暂且不表)都假得我不知道要开口吐槽哪里比较好,请问这是演员年龄的问题吗?
抛开年龄,这一段你们就看得下去了?
我个人很不喜欢去讨论演员的年龄和演技,我觉得我评价这些可能远不如专业影评人,他们能找到各种词汇和角度,我是个半吊子,干脆就不说了。
但是这部剧说实话真是白瞎了这一众的老戏骨,只能说娱乐圈生态太差,容不下老戏骨,导致他们只能在这种剧里演各种长辈摸爬滚打。
你们就说说,这部两年前拍的剧,有哪一段剧情是新的?
每一个场景都让我一猜就知道下一步他们要做什么,女主角爬上树/高墙,必然摔在男主角/男二号怀里;那个女主角原本要许配的人,必定是个猥琐不堪用情不专的LSP;女主角身份高贵,心有所属(一般不是男主角),一开始必然看男主角不顺眼,后来就爱得死去活来了;女主角必然是个崇尚婚姻自由的人(思想进步不进步见仁见智,不过婚姻自由是一定要崇尚的)。。。
请问就这些老套到掉渣的剧情,用得着国际章协同这些戏骨亲自下场演绎吗?
我对他们的演技没有任何意见,他们这一群人的演技演这些弱智剧情就跟玩一样,根本没什么挑战,除了前面几集硬凹少年少女感所带来的演技车祸,还有部分男演员表情油腻,从我业余的视角来看也是挑不出什么演技毛病来的。
我可以接受前几年大女主古装剧特别火,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那电视剧就是个很低级的行业吗?
章子怡自己也忍不住自降咖位都要来凑这份热闹,为什么偏要在演技综艺节目里去批评别人,你不觉得你很双标吗?
敢情章子怡就是靠自己过硬的人脉关系拉来了这么多圈中大佬就为了拍个剧玩玩,过过瘾嘛,毕竟没拍过电视剧,还是好奇小银幕的感觉,是这样吗?
再说说你们觉得真香在8集以后,任何一部剧或者一部电影,如果不能把握前面的黄金时间勾起观众的兴趣,那就是在赶客,后面不管有多香我想我也不愿意熬过那些无趣的剧情,更何况一点也不香。
章子怡的演技演这部剧绰绰有余,但她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年龄,而是气质不符合,她年轻时候的角色,都是些充满倔强,叛逆却又有野心的角色,绝不是这剧一开始的那种强凹活泼的傻白甜少女,即使她再年轻十几岁其实也还是不适合这个角色。
但我觉得最赶客的在于这些剧情,我真的没有感到一点点惊喜或者想知道后事如何,因为真的猜得八九不离十。
还有剧中人搞权谋的时候,那一本正经却又十分低幼的模样,我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哭,就这???
如此儿戏的宫斗权谋,恐怕历史上的王谢两个世族要从地底下气活了,我也实在是不好去诅咒他们去找剧组的麻烦。
每一个场景和故事情节都似曾相识,在别的剧里已经被拍烂了,所以这部剧重新演绎了一遍就大不一样了?
就要喊着真香了?
这部剧的价值观和剧情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整个剧从里到外都透露着腐朽的气息,虽然有令人惊艳的构图和配色,但在我眼里这整部剧所用的人与技术都是极大的浪费,这个落后又单薄的剧本根本就配不上这样的阵容。
总体上连旧瓶装新酒都算不上,它就是不伦不类,这才是它最大的问题
章子怡的第一部电视剧。
所以开播伊始我就来追了。
毕竟,早年的章子怡可是绷着一股劲儿,不拍电视剧,冲着好莱坞狂奔而去的。
起初没有仔细研究过这部剧,开播之后看了电视剧的主创人员才大概明白为什么章子怡能加盟。
不看别的,导演侯咏曾经是《茉莉花开》的导演,再加上章子怡拉来了《茉莉花开》是2004年的作品。
这个时候的章子怡,拍完了《卧虎藏龙》、《英雄》和《我的父亲母亲》。
依靠《我的父亲母亲》得了百花奖,《卧虎藏龙》走国际路线,《英雄》里也是二番存在。
这个时候,曾经在张艺谋多部作品里当摄影的侯咏,希望转型导演,手里拿着苏童的本子,找到了章子怡。
果不其然,章子怡凭借《茉莉花开》拿到了金鸡奖,而侯咏也完成了自己从摄影到导演的转型。
10年后,两人再合作《上阳赋》也在情理之中了。
侯咏是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出身,因此剧作的视觉质量完全在审美点上,构图不因繁复失了章法,色调也恰到好处,该清新的时候清新,该凝重的时候凝重,打光在线,整体来说观感上佳,品质上乘。
随手找了几张截图:
章拍这个剧的时候38岁,4年前,也就是2017年前后,那正是资本流量给全国人民观众上大课的时。
每每也是一个天神频频下凡的时刻,周迅的《如懿传》,陈坤的《天盛长歌》也都是这个时期前后的作品。
天神下凡的作品一般来说,都会有意无意的去流量化,所以在《上阳赋》各类型演员的遴选都是秉持着一定的标准的,不管是于和伟演的王丞相,还是贾一平演的王夙,甚至演皇后的史可,都是曾经有作品,有演技的硬核演员。
当然,好的作品,服化道是辅助,演员是呈现方式,核心仍然还是剧作本身。
早晨刷完剧之后,又草草翻过了原著作者的《帝王业》,又觉得这部作品本身的内核,也值得好好的说说。
《帝王业》是作者寐语者的第一部小说,第一部作品,当然有青涩的痕迹,但是确实作者放了十足的精力和心血的,所以情节复杂,前后转折也足够大,我看到豆瓣有书评评价其玛丽苏得荡气回肠。
可以说是相当精准的。
小说的历史观小说的故事,简而言之就是典型的女性成长的故事,从一个设定极度玛丽苏的角色,慢慢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和丈夫萧綦一起用权谋和军功开国的故事。
小说有典型的女性视角,也就是弱化了王朝本身的问题,反而聚焦于宫廷中的人。
最后成功的是作者眼中德行和经历最符合君王地位的人。
甚至最后的改朝换代都过渡的相对和平,很有点上古时期,让贤者居位的意思。
这和男性视角下王朝更迭里正义、邪恶的对抗,仁政和暴政的比拼,有绝对的不同。
我觉得这两种写法都无关高下,是对一类事情的不同维度的解读。
女性的视角往往倾注了个人太多感情,所以每次抉择背后,都代表女主的认知成长。
最初,女主面对要为了家族荣耀,嫁给太子,还是为了爱情,嫁给三皇子子澹。
女主作为天之娇女,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选了后者。
紧接着,其父一番政治操作,女主面临是否要放弃一生幸福,嫁给仅有一面之缘的寒族将军,而救出初恋子澹,女主选择了牺牲自己,也暗示着女主的成熟,以及对爱情的理解更进一步。
目前优酷更新到这里。
小说里,女主还要面对父亲和夫君站在对立面的时候,如何选择。
以及夫君和初恋有绝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如何选择。
女性视角里,没有绝对的坏人,甚至这部戏的每个人,对女主都并无恶意,但是他们之间的冲突,让女主一次一次的进入修罗场,不得不权衡利弊。
过程当然揪心,更难得的是,这部戏里的基色是善良,而非宫斗剧里的为了利益争得头破血流。
人性多一些,动物性少一些。
爱情观最近几年影视作品的爱情观,都趋于同质化。
早年间,玛丽苏文学,所有皇子爱上我,最近的甜宠双箭头,都是对爱情简单化的临摹。
而宫斗剧中,全盘否认爱情存在,或者让生存和利益凌驾于爱情之上,倒是有了深度,但是难免也让人起疑,即使爱情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意味着真如宫斗一样,最后只能你死我活,母凭子贵。
作为一部古装偶像剧,《上阳赋》展现了一种相对现代且健康的影视剧爱情观。
即,爱情不是很纯洁如初恋,爱情背后有责任和家庭,更有双方一起成长,建立工业。
夫妻从简单的情爱发展成了生活上的事业伙伴,原文里有这么一段话:“论情分恩义,我们是夫妻,是爱侣。
”我一字一句道,“而在这皇图霸业的路上,我们则是并肩作战的知己.太平时,我会在深闺中为他研墨添香;变乱时,我可以站出来为他披荆斩棘。
他若只将我当做金屋娇娥,反倒不是识我、知我、信我的那个萧綦,我亦不屑与那样一个凡夫俗子并肩而立!
”作为女性的爱情观,是健康的,积极的,充满生命力的。
女性角色电视剧里除了女主,几个女性角色也可圈可点。
首先是惠英红演的贵妃,惠英红一直以打女闻名,之前对她的印象是机器飒爽,但是今天看她演娇娇弱弱的宠妃,竟然拿捏的也很好!
为红姐打call。
特别是最后答应皇后,认罪伏法,换来儿子平安的一出戏,眼泪充盈眼眶,真真是我见犹怜。
史可,演的皇后。
上次看史可老师戏还是在《嘉年华》里,这次演身不由己,但是又被权谋侵蚀的皇后,也是相当给力了。
在小说里,王皇后的层次也相当复杂,她就是曾经的上阳郡主,但是她在爱情自我和家族之间,选择了家族,嫁给了皇上,过了同床异梦几十年的生活。
姑侄二人互为对照,作者的褒贬也仅在不言中。
从宫斗中解放70-80后,是被规训的一代,他们推崇努力和勤奋,从小便鼓励竞争,内卷严重。
所以宫斗戏一直以来都为人津津乐道。
反而从女性视角来写和丈夫携手建功立业的作品,少之又少,而女性和男性平分秋色的作品就更少了,这种格局比宫斗更舒展一些。
女性的世界从来不只是赢了男人,而是要赢得广阔的世界。
2021年更新:看了前八集。
即使在于正剧里都活不过三集的过家家计谋就不说了,这设定是怎么回事一方面设定士庶有别,贵族全面压制寒门,女主朋友因为要被许配给一个寒门将军(男主)就生不如死,可见阶级差距之大一方面又拍男主作为寒门将军,一路高升,威风八面,皇帝亲自出城迎接(?
),迎娶高门郡主跟玩似地,身边也有足够形成集团势力的寒门属下在古代形成这种阶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寒门没有上升渠道,而世族垄断国家选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了解吧。
世族阶级又是怎么打破的呢。
科举。
科举开通了寒门弟子考试上位的通道。
结果你电视剧拍的啥?
用男主经历告诉我们寒门上位畅通无阻(军功),年纪轻轻打几场胜仗,朝廷便愿意封赏王爵,地位尊崇,世族也要嫁女巴结。
那你还拍个锤子的士庶有别?
你这军功封侯封王的操作,类比一下隔壁老秦,你见过秦国搞什老子的贵族阶级碾压寒门阶级的戏码吗?
逗我?
纯粹是又想要阶级斗争增加深度,又想加玛丽苏给男主霸总王爷人设,整出个自己都说不通的崎岖世界观。
2017年原评听说章子怡会演,特意看了眼小说。
看到几个主角的名字,瞬间就心凉了典型的小四取名法,专拣那些没人认识的生僻字来做名字,可能会觉得这样比较装逼?
不认识这些字的会觉得矫情,认识的又觉得奇葩,因为这几个名字完全不考虑字义,只要看着很复杂很难懂就往上怼的感觉。
比如一个男主叫萧綦,“綦”是姓啊亲。
还有女主叫王儇,特地去查了这个字,释义为“轻薄;小聪明”;儇子:轻薄刁巧的男子;儇媚:巧佞谄媚的行为……这不是啥好词啊喂,男人叫这个还说得过去,表示敏捷聪颖,但古代女子叫这个名字????????
等于现代你取名叫王狐精,你这是想干嘛?
甄嬛的嬛字指的是女子轻柔美丽的样子,作为女子名字没问题,可以换了个人字旁,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好吧!
听说编剧会大改,哭着问会改男女主名字吗?
上阳赋这部剧最大的槽点根本不是一大把年纪的章子怡演了个少女。
而是这剧从头到尾一直都很莎比。
(简单极致的嘴臭。
)用最贵的服化道(但未必好看)最贵的制作班底(但是拍得不怎么样,配乐虽然找了梅林茂但是依旧注水严重可听性极差,对比《延禧攻略》《皓镧传》《如懿传》事实证明2021年配乐还是找中国人做中国剧吧。
歌曲类还凑合多听容易上头莫艳琳能力还可以)就是花了大价钱去拍了一部💩 。
这剧本真的不值得这么拍,幼儿园低智商宫斗权谋,仿佛在玩过家家。
女主光环bug太严重,多次挑战观众三观与智商。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她手无缚鸡之力的婢女单挑大内刺客,居然用牙咬刺客的手把刺客限制得服服的。
(这导演是怎么想的呢?我寻思能拍出这种冥场面这未必是编剧的锅,铁是导演的脑子进水了。
你是太空人吗?拍戏走心真诚一点行吗?)他md拍了这种烂到💩 堆里的烂剧天天买热搜,下面清一色“演技不错,视频很好,支持一下,来踩踩热度,很感人,我能共情,很喜欢”真的duck不必好吗?就嗯刷几千条评论,有说烂的就直接删评,设置评论权限,拍个狗屎剧还玩老美限舆那一套?当观众傻子是吗。
也是心疼这家投资公司,以为自己投了个宝,请了清一色大牌演员花了大价钱,大概率要亏得血妈都没了,广告商看了直跳脚,优酷看了直呼上当。
客观说,这剧的演员演技还是都在线的,比起流量明星强太多太多,尤其周一围演技全程在线,萧綦算是大惊喜。
摄影镜头好,电影质感,服化道优秀,战争场面气势磅礴,女主走马灯似的换各种漂亮衣服。
但我是来看镜头和服装秀的吗?
我是来看一个故事的,但这剧到最后连自己要讲什么都懵逼了。
价值观严重偏离,简直是一团糟。
除了大王和宁朔军,后期全员降智,女主更是像一个精分似的搞不清楚状况,更别提漏洞百出的台词了,前一秒杀了你爹,后一秒就让你当我的皇后,这是正常人的思维吗?
我是真的没想到,都2021年了,还能看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剧情,在剧里寒族只配冤死或死掉,高高在上的士族永远会被原谅,哪怕通敌卖国,而且是皇帝本人通敌卖国,起因是为了一个女人,最终结局这一局面什么都没改变,然后就大结局了?
我想说编剧你真的可以退休改行了。
这烂剧本也就值负分,打得2星其中一星还是给周一围的,他让这部剧还能看的下去,另一星给服化道和摄影。
连章子怡的演技都不香了,有的镜头那张高级脸的表情,和编剧一样让人迷惑,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这剧的摄影和服化道有多优秀,剧本就有多烂,制作方难辞其咎,你们到底在搞什么?
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交出了一个小学生的剧本?
真应该去好好反省一下。
另外,建议这部剧剧名改为“宁朔赋”比较贴切,看完后就记住大王和宁朔军了。
不说岁数大演少女这个槽点。
只评论章子怡这个演技,演什么角色都是一个样 面无表情 瞪着眼睛说话 这么多年都一个样,说真的 同时期李冰冰 周迅哪个演技不完爆她??
整体制作上算得上精良,但是这个演员的演技让观众实在进入不了剧中,说白了 演员代入感不行,毫无感染力,潮退了才发现谁没穿裤衩就是这么个道理,电视剧一个人独角戏一多,缺点立刻被放大我就是演员里你随意点评别人 那你的演技也要接受别人的点评。
装逼做作,犹如自己是圣人在那点评演员,结果自己演得还不如那些被点评的人,这是最让人气愤的!
李冰冰可是作为选手参加的这个节目,章子怡敢吗???
她不敢,她爱惜自己的羽毛,人家是国际章 有些事情不能细细琢磨,越琢磨越觉得章子怡这个人exin!
看了一半弃了....
专门下回豆瓣来支持一下娘娘,我们娘娘也会迎来xxj粉时代,不过,就这一部,好吗👌
章子怡也太差了,充分说明其全靠大导演调教实际演技勉强及格的事实
这部剧公正评分我觉得能有7分以上,章子怡就算拍古偶剧,那也是很认真努力,整个打光,服装,演技都是古偶里面的上乘,剧情就比较一般了,还有就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还是找年轻人来演吧,演技是弥补不了违和感的。
就那样吧
权谋线也太幼稚了吧...
画质不错,演技不错。。。脸不好看
堪称全国人民都会背的古偶剧情,毫无看点的平庸。说实话,拍这种剧章子怡演技真是被小辈连环碾压,七七八八的我也就不说了,就说《东宫》里的彭小苒吧...
章子怡要再矮点,幼年的角色她都能抢过去演了
章子怡演技或成最大看点,40岁的15岁公主和她的不老近亲皇族的玛丽苏故事。毕竟皇帝的爱妃和公主的妈妈已经是61和67的老人了。
章子怡绝对是喜欢周一围,相见恨晚呀
被一星逆反了,剧情挺不错的,章子怡少女时期并没有那么违和,黑太过了。更新:看到后面,五改三,弃
质量非常不错,章子怡演技担当
总拿年龄说事的建议看看大宅门 男主只是挂名男主 这部剧只有一个主角 想磕糖的弃了
对周一围的初印象不太好,但是看会就觉得有内位了,演技可以拯救一切,剧荒时可以选择,还不错
……为了显示章子怡年轻,所以剧里面的少女都要求很老 对吧
好看好看好看!好久没看到如此正统的古装剧了,原著真的很赞,剧拍的还挺符合的~第六集终于get到原著的精髓了,王家争执王儇推门那段真的真的太带感了!!期待后面的剧情,婚后跟萧綦的相处,还有皇子的夺嫡,打仗等等,果然演技好的人聚在一起剧本好点就没有不好看的剧~ 决绝子,五星到三星,剧情知道为什么!
那么多老戏骨演了部玛丽苏剧???
看了几集直接上头,制作道具服化演员演技都还挺好的,拉踩其他演技辣鸡粗制滥造的电视剧
这啥呀这是……章子怡:不适合你的角色,你为什么要去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