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莫德

Saint Maud,暗黑圣女(台)

主演:莫菲德·克拉克,詹妮弗·艾莉,莉莉·奈特,莉莉·弗雷泽,图尔洛夫·科维里,罗茜·桑塞姆,马库斯·赫顿,纲高向井,费丝·爱德华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圣人莫德》剧照

圣人莫德 剧照 NO.1圣人莫德 剧照 NO.2圣人莫德 剧照 NO.3圣人莫德 剧照 NO.4圣人莫德 剧照 NO.5圣人莫德 剧照 NO.6圣人莫德 剧照 NO.13圣人莫德 剧照 NO.14圣人莫德 剧照 NO.15圣人莫德 剧照 NO.16圣人莫德 剧照 NO.17圣人莫德 剧照 NO.18圣人莫德 剧照 NO.19圣人莫德 剧照 NO.20

《圣人莫德》长篇影评

 1 ) 信仰与妄想,偏执的人也恐怖如斯!

2019年,恐怖惊悚惊悚电影《圣人莫德| Saint Maud》A24出品的恐怖电影,风格还是着重于神秘诡异的气氛,文艺了一些,没有那么恐怖倒是。

电影讲述主角莫德是一名年轻的宗教信徒,她开始是一名护士,因为一次医疗事故,她换了工作,现在是一名私人护理员,在护理迷人的病人阿曼达时,他们相互产生了好感,因为阿曼达给莫德的赞美让她更坚定信仰,但是相对于莫德而言,这种赞美更像是一种危险的迷恋,就像她对于宗教信仰那样偏执的迷恋。

这种和阿曼达感情上的纠缠,也开始让莫德陷入混乱之中,莫德开始干涉阿曼达的私人生活,她按照自己的信仰来照顾这个命不久矣的病人。

结果可想而知,她被赶走了。

但是莫德已经陷入了纠缠的漩涡,她相信这一切都是主的指引,她开始在网上查询阿曼达的事情,和她的新护理员打探消息。。

在充斥着孤独,懊悔,忏悔,并且惩罚了自己之后,莫德换好衣服,拿上圣水去找阿曼达。

但是阿曼达临终前戳破了莫德的信仰,说这一切都是假的。

不过在莫德眼中阿曼达已经变成了魔鬼的模样,她拿起剪刀刺向了阿曼达,直到她不在出声。

最后莫德带着助燃剂,走向海滩,圣光普照。。。

但现实却是痛苦的悲鸣。

这几年A24出品的电影,很多宗教,神秘学相关的诡异恐怖气氛都非常独树一帜,被大家津津乐道。

作为罗斯·格拉斯导演的处女座,电影的争议还是比较多的。

一位女导演和编剧,从宗教入手讨论妄想和现实,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电影的后半段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了,潜移默化的把观众也带入其中了。

另一方面这个电影在女性心理上的剖析还是非常到位的,对于目前这个社会不在少数的单身女性可能会产生共鸣,这种孤独,挫败,自卑从而情绪化的一种展示吧。

我是圣光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信仰与妄想,偏执的人也恐怖如斯!

 2 ) 上帝的提示和指引,深入信仰层面的共鸣

影片最后莫德引火自焚,镜头两极分化,神圣层面则是天使,另一则是现实中的痛苦呐喊!

女主原本生活融入群体,一场意外让心灵上创伤,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从始信仰坚定,但直到以私人护士看到阿曼达的堕落,影响到她心身的健康带来痛苦,她有责任去阻止发生,直到莫德在厨房翻开到某一页的书上定格,阿曼达的基友下一刻就打破瓶盖,那就是上帝的提示和指引,她的到来是带给阿曼达精神、影响健康和堕落的根源,莫德请求阿曼达的基友离开她,让阿曼达处于静心伤神的环境。

但是,阿曼达在生日派对上,公然和友人一起嘲讽莫德踩踏信仰,原本意志坚定的莫德被触及到心灵深处,所做的一切都无法改变越陷越深走向堕落的阿曼达,一切都是假的,毫无意义的,信仰被质疑直到瓦解,回到堕落的生活,并和原男友的好友滚床单。

接下来,莫德走在堕落痛苦边缘,再一次向上帝请示指引,下一刻,烟花在窗外灿烂绽放,上帝还在,没有离开,再一次相信了所做的一切具有意义和神圣的。

莫德决定再一次以圣人的身份试图拯救阿曼达,直到偷偷溜进阿曼达的房间,看到阿曼达已经病入膏肓,莫德试图让阿曼达能在神的守护下能康复活存下来或是拯救走向堕落深渊的灵魂,但是,现实中,阿曼达并没有接受上帝,还再次嘲讽,像魔鬼一般嘲笑,一度让莫德气愤的把阿曼达和肉身和堕落的魔鬼活生生刺死。

最后,神圣的天使让人膜拜,赤裸裸的焚身无尽呐喊,一部影片两个层面不同的故事。

 3 ) 有信仰是好事,但是不要偏执,钻牛角尖,不然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到最后就变成了精神病患者

又一部看了睡过去好几次的电影。

最后女主照顾的病患突然驱魔时让整部犹如温吞水的电影突然有了点张力,最后的自焚应该也是自己想象的情景,最后的惨叫揭示了所有都是自我构想的覆灭。

女主接替别人照顾一个绝症患者,慢慢开始融入这个患者的生活,按部就班地开始照顾她。

但是因为信仰的问题,她开始以自己的视角规范被照顾着的生活,这与病患自由散漫、颓废不羁的生活碰撞得火花四射,太多的不适应让她几乎无以为继,只能通过一次次向上帝告诫,请求上帝的怜悯和救赎,但是上帝只是给了启示,却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让女主很是苦恼。

最后她好像得到使命一样,来到病患面前,想让她在死之前信奉上帝,但是病患拒绝了,好像还入了魔,这让女主非常绝望,她觉得自己没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让别人皈依,所以她最后以自焚的方式实现同样天堂的梦想,可惜一切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有信仰是好事,但是不要偏执,钻牛角尖,不然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到最后就变成了精神病患者了,结局就是覆灭……对别人的苛责,对自己却很是放纵,太过矛盾了,说明了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

太压抑了,同样很无聊。

 4 ) 也无需去理解其宗教元素

前几天刚被好友拉出去跟三个陌生人聚会开心惬意,看这片是把人瞬间拉回刚开始独居时的血腥惨剧啊.jpg就从莫德与阿曼达的关系开始,一种单纯的、模糊的占有式欲望。

举例:毛姆《人性的枷锁》里敏感自卑的小菲利普与其活泼开朗玩伴的关系。

这类关系不少见,乃至每个内向者都曾饱尝其浓烈的生命火花下渗出凌迟灵魂的苦痛底色而不愿回顾(其实也无需深谙影片里的宗教信仰元素,在我们这个文化语境,似乎有很巧妙的载体——道德。

(从精分角度就是超我嘛一个从小传统禁欲又没什么朋友的孩子,第一次看到那些活泼开朗跟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冲击力极强,随着慢慢热络,对这个人产生一种非常强烈又模糊的欲望。

她照顾着她,她对这个“心灵世界”第一次出现的人产生疯狂的占有欲。

她又怎么可能说出嫉妒卡罗尔这样的话,明明她是那么善良的人,明明她全身心地治愈救赎着阿曼达——过度的超我/道德。

可阿曼达竟然在那么多人的宴席上当面指出自己的自私——压抑的本我/欲望。

这太羞耻了!

羞耻至回到孤身一人的出租屋瞬间陷入混乱。

(大意)“我本不该属于这座小镇。

”独身一人在bar里喝酒、生涩地勾引男人,何尝不像现实中的“莫德”在社交场受挫后对道德上自己曾唾弃之事的屈服尝试?

——当然,这也致使内心产生更大扭曲,就连屈服于厌恶之事都搞得自己更加难堪,到底还能怎么办。

不怎么办,用扎钉的鞋垫刺穿脚板,用血淋淋的痛疮安抚内心的耻感。

空虚一如既往,生活只剩下一路走到黑。

归根到底,她是不信道德的,亦深深渴望自己能够能够安抚下躁动别扭的心,去过随心肆意的生活。

可阿曼达好残忍,继续一言直指自己根源痛处。

(首尾呼应前护工:她有点贱)导演也好残忍,用电影的方式对每一个“莫德”进行二次精神凌迟。

(另一长评导演采访那篇:莫德对阿曼达应该包含嫉妒,她渴望成为阿曼达那样的人。

)希望每一个对影片代入的人忍耐完一小时二十分的“折磨”后,恍惚间会心一笑:还好,那一时期的自己很早就挥手告别,早就烟消云散。

 5 ) 圣人莫德

蛮奇异的观影体验,看讨论才知道是A24出品,包含了仲夏夜和遗传厄运这种类型的宗教恐怖电影,三部都看过了,而较之另外两部,这部比较不那么晦涩,在某种程度上也不会太难以理解或者说过于冲击和难以接受。

其实还是关于宗教信仰的探讨。

信仰当然可以带来正向的价值体验和保护,但如果过于偏执或狂热,心之所向就可能转化成啃噬自己灵魂的恶魔,最可悲的是自己还不自知,相信然后彷徨然后软弱然后恳求然后苦痛然后坚定然后疯魔…影片结尾蛮有冲击力的,当莫德自焚以求飞升,周围惊讶的路人仿佛跪地臣服,莫德也以一种高傲美丽而神圣的姿态浴火重生,但下一秒具有冲击性的视觉画面和高频的惨叫转瞬即逝,一切戛然而止,对比画面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感,一切都如此虚无,莫德自以为的神圣使命与不可辜负的信仰,她所遭受的身心苦痛与彷徨就这么短暂而虚无地结束了。

阿曼达对她的评论如此精准,她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女孩,一个抱有负罪感又期盼具有拯救他人能力所带来的强烈存在感…

 6 ) 《圣人莫德》,一次大胆的类型片尝试与突破

2021年度观影No.29罗斯·格拉斯 《圣人莫德》2019 (3.5/5) 首先,感觉A24这次又是改变以往类型的一次大胆尝试 英国编剧兼导演罗斯·格拉斯作为自己的首部处女作可以说设定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这是一部解决关于信仰、心理创伤和精神疾病等诸多问题的作品。

看上去导演用了一种抽象且说教的方式表达,但是还是非常具有触发性的。

冰冷的剪辑毫不留情的将观众拖向前方,从一个令人不安的画面带入到下一个。

个人感觉这部作品跟以往的惊悚片带来的恐怖效果不太一样,它更多的是将身体恐怖的效果通过间歇性和微妙的变化而产生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比如莫德在面对痛苦、狂喜或两者的某种结合时,张开的嘴比任何人类的嘴都要大一点,特别是影片最后,当这两个女人之间的高潮到来时,有被吓到,而且那个Jump Scare速度太快了 影片的后半部分,当莫德跌入到女性孤独和幻觉般的疯狂漩涡中时(电影史上其实也有类似的先例,比如英格玛·伯格曼,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她也变得越来越疏离,把崇高纯洁的愿景与她周围无可挽回的,堕落的世界联系起来。

在这部电影的呈现上,感觉导演格拉斯将情绪置于恐惧之上,并将画面置于黑暗之中(整部影片的亮度基本都很暗),海边场景也渲染的浑浊。

在决定影片的结局时表现出了一种紧张感,利用这种紧张感让每个场景都感觉随时都可能爆发出彻彻底底的恐怖感。

最后,个人感觉这部电影的口碑可能会两极分化,我的立场是不好也不坏。

 7 ) 穿越幻想——同时破除对穿越幻想的幻想

祂展示力量的方式恰恰是什么都不做:因为一旦行动,就会落入人的道德之中,而祂绝不是人。

在一次急救中,女主失手杀死了患者。

这件事虽然没有让女主受到法律上的惩罚,但却失去了工作、被同事猜忌、在小镇上难以立足——秩序恰恰在这里(而不是法院里)显灵,女主至死也没能逃脱。

秩序的道成肉身从女主开始照顾舞蹈家到女主扇舞蹈家是全片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女主如何将创伤与社会秩序这个大他者缝合起来的经过,并最终成为其道成肉身——女主在一开始进入舞蹈家的家中时,就被告知舞蹈家的性格有点“slut”,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舞蹈家的下场:让我们回想一下父权社会是如何对待一个妓女的?

劝她从良!

电影也完美展示了这一点。

首先是女主照顾舞蹈家的生活,是的,妓女需要一个帮助——只有女主能够拯救她,也即那个不存在的大他者;然后是一个想和舞蹈家发生关系的男性,也即嫖客,这一段处理很有意思,来访的男性在和舞蹈家私聊一段时间后主动叫来了女主,what a coincidence?

和招嫖如出一辙,舞蹈家slut的性格也被印证、她的确如此,之后女主开始出现幻觉,秩序开始显灵,并在女伴到来时到达巅峰:男的还不够,你竟然还为女性提供服务!

你必须受到秩序的惩罚。

然而大他者做了什么呢?

在剧中表现为女主私下告诉女伴不要再来:毫无用处的“劝诫”,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到大他者的无能、祂只能采取这样软弱无力的手段,竟然还是以“健康”之名,另一方面也能意识到大他者不存在,因此只能通过生命政治的规训使人臣服。

在随后的舞会上,这个不存在的大他者被戳穿,女主恼羞成怒,而此时,不存在的大他者应声消失,女主再次自己承担了一切后果,再一次的,失去了工作。

穿越穿越幻想的幻想再一次的创伤让女主寻求外部的帮助,女主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拯救自己——很可惜这是一部恐怖片...当然在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竟然是一部恐怖片///(整部片让我觉得心理毛毛的倒是、打开电影页面发现是恐怖片才觉得恐怖起来:语言当然是有力量的)——这里可以看到即使女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心理的了解也十分浅薄,更别说在小镇上,救赎所有人的只有酒精、纵欲和轻浮的感情。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女主的前同事的反应,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虚伪的人,实际上,只是另一个不了解心理问题的“蠢人”。

在女主放纵自己的时候,内心深处那个最为根源的创伤再一次袭击了女主,女主变得看似麻木,但内心却彻底笃信——穿越幻想失败后,穿越幻想本身就成了最为深重的幻想,女主在渴望救赎失败后,自己化作了幻想的救赎本身,此时,覆水难收。

敌基督者8.9尼采 / 2016 / 商务印书馆第三部分标题如上此时的女主成为了一个倒错患者,生命的目的只剩下寻找“敌人”,杀死“敌人”,舞蹈家就成为了女主不幸的牺牲品——其实我更期待女主去杀她的同事,天生万物以养人!

(走错片场),不过显然这不是一部血浆片。

在杀死“敌人”后,女主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最后一幕为我们展示了那些燃烧自己的倒错者的真实想法,以及,我们眼中的现实——火焰中的天使和冒着黑烟的骷髅:周围的人群更显讽刺,之前你们在哪里?

只有死能够唤醒你们心中对他人的些许关照吗?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错啦,地狱就是我们自己,地狱人声鼎沸。

 8 ) 引疯入土

以上帝之典作为载体 表现孤独与疯狂 “圣人莫德”在声光影上精彩绝伦的表现令人震撼 绝非单调的故事直接引出曾过失杀人的护士走向癫狂的过程 值得一提到的是导演对于一名热爱本职工作护工精神世界的强调 将“圣人”这一博爱又充满希望的概念带入到这部阴暗潮湿电影里的巧妙运用 鲜明的神迹色彩让上半部影片浸泡在上帝的纯净圣光中 令人着迷的是在那一段活脱又漫长的转折(试炼)当中 导演利用外界环境因素 围绕主角举办了一场只属于她的盛大“洗礼” 凌空漂浮 放大的瞳孔 与上帝对话 以及长出翅膀等等 其神乎其技的表现方式 在视觉上凸显了主角的蜕变 在听觉上则利用不同的声道把宗教的狂热和嘈杂镶嵌在每一帧画面中 基督耶稣在其中扮演的不只是一种信念的存在 而是一条加速主人公腐烂且走入深渊的捷径(无宗教观点)颠倒画面中迎面扑来的海浪和慢慢倾斜的巷子 每一次水流的近景 都让观众感受到仿佛“灯塔”般同样的混沌和混乱 冥冥中 徒增了一些魔气和撒旦的恶臭 我们同样可以在主角最孤独和无助之时体会到类似的凄凉之境 向外界寻求帮助的她 却将所谓温暖的人情和自身的快感当成上帝试炼的考验 可想而知习惯冷漠世界的她 经历了数不胜数的苦难和挫折 “圣人莫德”所要展现的不光清醒和疯癫这两面 但凡每个人最无助的时候 迂回于脑海边缘的那一缕信念之光总能混淆视听 但反观光影背后 却是无尽深渊

 9 ) 无聊至极,套路至极

看完了这部惊悚恐怖电影:圣人莫德,一般,剧情太无聊,还是过于套路的信仰的奔溃和疯狂,缺乏新意!

比预期的让人失望,本以为是恐怖片,看完发现并不是!

影片讲述了莫德是一名年轻的宗教信徒,她的职业是私人护理员,她在拯救迷人的病人阿曼达的灵魂时,对其产生了极为危险的迷恋。

 10 ) 如果孤独是一种病

首发于公号:鲜鱼的日常实验室在火爆出圈的《遗传厄运》之后,恐怖片有了新的分类方式:A24和其他。

A24出品的恐怖片,表面上都不像恐怖片,精美细致的镜头及平稳略显沉闷的节奏,像是文艺片一样展开,却抵不住故事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寒气。

一惊一乍的 Jump scare式恐怖不是最终目的,当故事揭开假面,黑暗的内核从荧幕中探出来直逼现实,恐怖才是真正无处不在。

A24的新片《圣人莫德》有着两极化的评价,有人觉得沉闷,有人觉得这不够A24,个人则感到这部片比起以往作品要亲民,除了微弱的恐怖感之外,给予观众更多思考的余地。

故事梗概莫德是一名年轻的宗教信徒,她的职业是私人护理员,她在拯救迷人的病人阿曼达的灵魂时,对其产生了极为危险的迷恋。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如果孤独是一种病《圣人莫德》从名称与类型上来看,乍一眼让人以为又是一部宗教系恐怖片,实则不然,宗教只是它的外壳,其内核比起宗教和信仰更贴近我们所熟知的真实生活,因此也比以往的A24系更好理解,也大大削弱了惊悚恐怖的程度,这是一个有关孤独的故事。

故事从女主角莫德到阿曼达家作看护开始,莫德彷彿在阿曼达中看见了自己,可怜她身处癌症晚期依旧离不开形单影只的命运,便生起了救赎之心。

莫德曾经也是无可依靠,无处寄托,过去甚至以肉体的纵欲试图排解内心的孤独,直到她遇见了所谓的"上帝",人生中第一次感到满足温暖,于是建立起了自己的信仰。

片中以"神性高潮"来表达这种非理性的精神愉悦(参见VULTURE中的导演访谈),展现出一种身心联动的"神性"体验。

但问题是女主仅仅是利用宗教信仰来逃避久久萦绕的孤独感,她没有利用教会集体的力量来打破孤独的困境,反而陷入了使命的怪圈:比起自己渺小生命中的欢愉,上帝将赋予她更伟大的使命,而在这更高的使命面前,孤独便不足为道,种种痛苦都仅仅是微小的附加条件。

正巧,阿曼达成为了她执行更高使命的载体,阿曼达的救赎也将是她自己的救赎。

"神性高潮"始终无法替代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填不满内心的空虚寂寞,因此在救赎阿曼达的过程中,莫德逐渐被她吸引并产生超出使命的情感。

Never waste your pain

在莫德的隐秘情愫爆发使她最终被辞退后,她感到神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回报,她感到背叛因为她始终无法收获真正的归属与满足,信仰开始动摇。

对阿曼达的情感和对神使命的服从之间产生的矛盾,进一步使她感到困惑,始于信仰和精神上的东西最终变成了引发精神错乱的导火线。

莫德精神失常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苦难合理化:长年的孤单,失意和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绝不会白白受苦 Never waste your pain。

没有此番心理辩护,莫德就会走回老路,被无意义感彻底吞噬,陷入对自己的生活全然麻木冷漠的状态。

像望远镜一样,莫德偏执的狭小视角锁定在阿曼达的身上,她要回去完成未实现的救赎,却被阿曼达戳破精心营造的假象。

其实阿曼达是以濒死之人的角度,希望莫德能尽早认识到内心真实的需求,去过更加值得的生活,一句"你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突破了莫德的心理防线。

女主陷入完全疯狂,强烈的心理防卫宁可把阿曼达幻化为与神对立的恶魔,也绝不相信自己的信仰没有任何价值。

恐怖也可以很唯美

做为女导演罗斯·格拉斯的长篇处女作,电影成熟稳健的制作让人钦佩,对影片色调与风格的把控更是让人惊艳。

她不仅刻画了动人细腻的女性情感与关系,还用油画质感一般的镜头展现了唯美的恐怖氛围。

伦伯朗式的打光使角色的身体与背景渐渐隐退在黑暗之中,唯有脸庞在画面中微微发亮,十分庄重。

其中有一幕莫德的侧颜甚至与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极度相似。

《圣人莫德》

《抱银鼠的女子》在莫德遭受背叛时用倒置的镜头表现错乱的心理,在杀人后以耳鸣状表现女主陷入完全疯狂,最精彩的还要数影片的最后一幕,在理想照耀的画面中快速闪现一秒钟的现实,强烈的对比让人瞬间反胃,脊背发凉,揭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每个人难免都有自己备受蒙蔽的地方,某一种程度上人们依靠相信不存在的神话维持向上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想看到或希望看到的东西,沉沦在梦幻之中虽然危险,却是面对人生的孤注一掷。

导演访谈的翻译参见: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77817/#comments

警告:虽然截图很美,也请谨慎观影(狗头)首发于公号:鲜鱼的日常实验室

《圣人莫德》短评

当“A24系”也成了一种批量制造……

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信仰就是一种很私人的拥有甚至是偏执,它和朋友圈类似,辛苦的P图制造的四宫格九宫格其他人或许并未如你所期待的那样般在意;正如莫德觉得自己是救世主是圣人,其他人眼里她只是一个孤僻偏执的疯子,朋友圈的你再精致好看,其他人眼里或许只觉得哇P好凶。

6分钟前
  • Chaos
  • 还行

精神病患者

7分钟前
  • 杜尚·悉达多
  • 推荐

2.8/emmmmm 一言难尽 cinematography做得很好是真的 但是这种精神高潮的精神病难道不是极恶

10分钟前
  • Entrop1e
  • 还行

圣人,高敏体质,易高潮,主。

13分钟前
  • Kaito
  • 还行

神经病吧

16分钟前
  • 有时间就看电影
  • 较差

具备着能够被赞扬的长片处女作的大部分优点,且如同这其中最时髦的那批一样在类型与艺术之间进行着微妙的共舞,然当那对金色的翅膀出现,包括莫菲德·克拉克的表演在内,一切都前功尽弃,暴露了本应推翻的“性别”差异,影像变得轻浮和滥情,并终究被本就强行的性别议题自噬。

1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莫名的渲染,癫狂,创伤应激?在狭隘视角里,救赎与疯狂一念之间。宗教信仰恐怖片可以成为一个类型片。三星

19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还行

以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来说完成度不错,不长的篇幅内把一个宗教狂热分子的形象立住了,在女主前史的介绍上用了很短的交叉剪辑,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整体叙事的进行是非常有效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导演的影像风格,从打光到摄影混杂着神性与暗黑,一些小的细节点诸如下水道和杯子内旋转的水流,都和主角的心境非常契合。

22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A24基础水平 甚至有点模式化倾向 或许这样强调视觉呈现的惊悚恐怖类型作品都应该再深刻挖掘一把自己故事的内核 否则不管怎么装神弄鬼看起来也只是装神弄鬼而已

26分钟前
  • YiQiao
  • 较差

偏执和疯狂是信仰的配方。2.5星,人物的行为和角色太直白,我满脑子“她不对劲”,配乐还行,但是片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索然无味,女主的身形和表演方式好舞台,一查果然是学戏剧的。

29分钟前
  • 冥王星的灯笼裤
  • 还行

看完最后一幕的反应“OH GOD! ”抹大拉的玛利亚本是妓女出身,被耶稣拯救后成为了耶稣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同时也是耶稣最信任的信徒。maud把抹大拉的玛利亚作为自己的守护圣人也是有这层意思吧。不知是孤独导致了maud过于偏执的个性还是反之,再加上在医院做护士时一次事故的刺激,让maud以信仰之名行极端之事。少有的几个特效做的不错,配乐也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

31分钟前
  • ALIAS_ZY
  • 推荐

虔信徒的最终作死实录,越是极端保守的原教旨主义者,在旁人看来这就是个精神病。这类人活在自己用信仰构建的精神世界中,将痛苦当作修行,将幻觉当作启示,种种行为偏执又疯狂,这肯定对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好处。虽然觉得这类人很可怜,但他们不仅要求自己还喜欢影响别人,所以这类人对其他人来说属于安全隐患也不过分。人或许需要信仰,但绝对不需要这样极端的信仰

32分钟前
  • 影愈者
  • 还行

女主演的太出色,最后的一闪而过的真实,令人震撼,孤独而残酷的故事

34分钟前
  • enen
  • 推荐

孤僻社恐性格有问题+自恋+恨世

35分钟前
  • Caaater
  • 较差

走火入魔恐怖片+1,虽然在画面上下足功夫,但这种随便把锅往宗教头上扣的走火入魔在创作上真是十分不过脑子的偷懒行为,没有前史介绍,角色的信仰没有根基,执念越深,观众便越困惑,乏善可陈的情感深度不是几个戛然而止的惊恐剪辑就能逼出奇效的。

40分钟前
  • 小吴佑佑
  • 还行

与其说是信仰带来的毁灭不如是由于悲惨的人由信仰获得救赎,显而易见莫德看到的神的显像都是幻觉,救赎之人是恶魔,那救赎的人则是天使,圣人即是孤独,A24牛逼

45分钟前
  • 黄色录像带
  • 推荐

A24的神叨美学,越神经质越散发高级的美感,本片还是延续这样的风格,但几乎忽略了剧情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刻画莫德的敏感,执拗和阴郁,以及腾空和现实的反向诗意,内心的杂念像五味俱呈的边界混沌,但80分钟这样源源不断的观感实则不妙,脱离开现实的虚空,抛弃观众的共情能力,导演专情在刻画病态的偏执美,多少有些过分沉溺自我之中,倒是跟女主的扭曲相像,大有飞蛾扑火的豪气,但由于内里缺乏,也让这种视觉边界只停留在肤浅层面,魔幻主义和宗教救赎也最终沦为下场悲剧。整体构作和执行还是弱了些,文本差强人意,灵魂人物描绘空洞,女性导演骨子里的飘渺情结,但绝对要关注一下这位新人导演。★★☆

50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7】喜欢导演的名字,罗斯·格拉斯也可作玫瑰玻璃。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玫瑰色的玻璃”,狂热的,偏执的,歇斯底里的,脆弱的,萎靡的,纵情声色的。关于宗教狂热的古老命题,关于上帝和撒旦之间的抢夺战,关于独角戏和女性身体的摆弄,似乎更适合Physical theatre。当然也有非常庸俗的部分:如感受上帝时莫德犹如经历了性高潮(真糟糕,作为上帝妻子的女信徒们勾连的永远是性体验),再如结尾BlingBling的金黄色翅膀(一秒跳戏《X战警》,是最后一幕也救不回来的乏味)。这些桥段不禁让人觉得导演是个想象力极度匮乏的创作者。总体上,只是把《女巫》+《圣女贞德蒙难记》+《魔女嘉莉》又嚼了一遍,在克里斯滕森德莱叶帕尔玛的影像里自慰。

53分钟前
  • 时脆吱
  • 还行

不是典型的惊悚片。电影拍摄值得欣赏,感觉一些构图别有隐喻。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信仰 精神世界,但如果功力不够又太过孤独,真的会走火入魔。如果你的世界里只有上帝,那么最后就只有献身于祂。如果莫德再多一点朋友,也许就不会那么在意阿曼达的纸条了。 这部电影主角几乎都是女生,男的一律的工具人🙈有意思... 最后,上帝说的什么语言啊?咋不说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啊

57分钟前
  • Zoetrope
  • 推荐